美国宏观经济指标解析
美国经济数据解析及公布

美国经济数据解释及公布时间内部培训资料1、非农就业人数非农数据通常指美国非农就业率。
非农就业人数,它能反映出制造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及其增长,数字减少便代表企业减低生产,经济步入萧条;当社会经济较快时,消费自然随之而增加,消费性以及服务性行业的职位也就增多。
非农业就业人数与失业率是同一时间公布的。
该数据是观察社会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和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非农业就业人数为就业报告中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位变化情形。
通常被誉为白银市场能够做出反应的所有经济指标中的“皇冠上的宝石” 。
公布时间通常为每月第一个周五北京时间20:30。
2、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
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港台地区被称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第一,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最终产品来计量的,即最终产品在该时期的最终出售价值;第二,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第三,国内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反之,则利淡。
一般情况下,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衰退。
此数据每季度由美国商务部进行统计,分为初值、修正值、终值。
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时间21:30公布前一个季度的终值。
3、零售销售其实是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凡以现金或信用卡方式付帐的商品交易均是零售业的业务范围。
因汽车销售构成了零售销售中最大的份额,一般能够占到25 %,因而在公布零售销售的同时,还会公布一个剔除汽车销售的零售数据。
此外,由于食品和能源销售受季节影响较大,有时也将食品和能源剔除,再发布一个核心零售销售; 因为零售业涉及范围太广,因而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调查,以取得较具代表性的数据资料。
美国经济数据指标解读

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是衡量制造业在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 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 口等八个范围的状况 。
采购经理人指数中的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 物价指数也被视为物价指标的一种,而其 中的就业指数更常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 农业就业人口的表现 。
非农业就业数字
主要统计从事农业生产以外的职业 变化情况,其中包括教师、服务行 业、消费性行业等等。美国公布这 项数据的时间和失业数字相同,同 于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发表。
耐用品订单
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对不易耗损的物品订购数量, 该数据反应了制造业活动情况,就定义而言,订 单泛指有意购买、而预期马上交运或在未来交运 的商品交易 。
总体而言,若该数据增长,则表示制造业情况有 所改善,利好该国货币。反之若降低,则表示制 造业出现萎缩,对该国货币利空。市场一般最为 重视美国耐用品订单指数。
非制造业指数反映的是美国非制造业商业活 动的繁荣程度,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上水 平时,表明非制造业活动扩张,价格上升, 往往预示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扩张状态;
当其数值连续位于50以下水平时,往往预示 着整体经济正处于一个收缩状态。
领先指标
一、也叫领先指标或先行指标,是预测未来 经济发展情况的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是 各种引导经济循环的经济变量的加权平均 数。
生产者物价指数 -PPI
主要用于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 格变化情况,与消费者物价指数一样,通常 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般而言,当生产者物价指快速上涨,则该国 货币升值的可能性增大;反之亦然。
经常帐
ISM制造业指数
制造业指数由一系列分项指数组成,其中以采 购经理人指数最具有代表性。
该指数是反映制造业在生产、订单、价格、雇 员、交货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状况的晴雨表,通 常以50为临界点,高于50被认为是制造业处于 扩张状态,低于50则意味着制造业的萎缩,影 响经济增长的步伐。
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20 = 0 0 2 10 2 0 = 0 0 2 10 2 0 = 0 02 10
l 美元 乙
15 0 0 . 7 . 52 7 . 19
1, 6 . 2 1 38
12 5 0 . 7 . 36 7 . O2
1, 9 . 2026
美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
指 G P( D 现价 , 经季节调 整, 折年率 ) G P( 0 0 经季节调整 , D 2 0 价, 折年率 )
G P 长率 ( D增 季节调 整 )
标
名 称 G os o sc rd c C r n pi s rsd met out ur t r e) ip ( e c G os o sc rd c a2 0 r e) rs dmet out t 0 0 i s ip ( pc
G rwt r e DPgo h a t
单位 l亿美元 O ll 美元 OL
%
9 n  ̄ 一垂唐 2 0 年 三季度 2 0 年 四季度 oa 08 08 1, 9 . 4 24 5 1, 2. 4492 1 ,0 . 4203 1, 4 . 1 70 3
28 .
1, 1 . 17 2 3
P roa dsoal icme esn i sben o l p R a Pmo acnu t n x edtr el e n lo smpi pn i e oe u B l c r n cut aa e nc r t co n n o ue a U e ly nrt nmpo meta e
全部工业 生产指数
P dc cs o lise os r ueP e Tt i d od) o r r ( af h g i n Pou tPi s tr da t a ) rd c r e( e s c I me ie e l n tma r s i Pou tP cs rd tr s rd c r e( u e ei ) si C ma a l
美国重要经济数据解读

美国重要经济数据解读1、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声明市场的敏感度:非常高重要性:市场在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每年8次的会议前夕,总是喜欢猜测和预测该次会议对利率政策的取向,甚至连语气和用词都斤斤计较,主要是FOMC是决定美国利率走向的主宰者,而利率是美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它的变化都会令消费支出、公司利润、政府预算及股票债券和美元的价值都受到影响。
利率不单直接影响到美国,也直接影响到香港,因为香港实行的是联系汇率,所以在众多的美国经济数据之中,FOMC的会后声明,可以说是对香港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的美国经济数据或者指标。
而每当FOM C的会后声明与市场的预测有所出入时,或者用词语气方面有所改变时,都难免引起投资市场的波动。
需要留意: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由19位成员组成,包括7位联邦储备委员会委员和12位地区联邦储备银行主席。
FOMC惟独12位人士具有投票权,7位委员和纽约联储银行主席具有永久投票权,剩下4个投票席位由其余成员轮任。
匚口口 bJODAY B,2、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 市场的敏感度:非常高 重要性:这个指标是市场上最瞩目的经济指标之一,通胀(缩)率是联储局决定是否加息的最主要参考指标, 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则是最重要的通胀(缩)指标。
通胀(缩)会影响到民生、政府的财政政策和民间的所 有经济活动。
通胀(缩)对于投资市场来说是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它创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 性,给股市会带来波动和风险。
如何计算:包括8个主要类别的商品和服务:1.住宅(42. 1% ) , 2.食品和饮料(15.4%) , 3.交通运输(16. 9%) , 4.医疗(6. 1%) , 5.服装( 4. 0% ) , 6.娱乐(5. 8%) , 7.教育和交流(5. 9% ) , 8.其他和烟草 (3. 8%)o 美国劳工部会对23000个零售商和87个城市的机构进行电话调查,经过整理后得出有关的数据。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市场行情向来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公司业绩、政策影响和国际因素五个方面对美国市场行情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1.1 美国经济增长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经济增长直接影响市场行情。
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稳健,主要受益于消费支出、投资和出口的增长。
1.2 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的状况也是影响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
美国失业率的下降和就业人数的增加,通常会带动消费支出和经济增长,从而推动股市走高。
1.3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另一个影响市场行情的关键因素。
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可能会导致央行加息,从而影响股市表现。
二、行业动态2.1 科技行业科技行业向来是美国市场的引擎,科技巨头如苹果、谷歌等公司对市场行情有着重要影响。
近年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科技股的表现。
2.2 医疗保健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医疗保健行业也成为市场的热点。
制药公司、医疗设备创造商等公司的业绩表现也备受关注。
2.3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是美国市场的支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表现对市场走势有着重要影响。
利率、汇率等因素也会影响金融股的表现。
三、公司业绩3.1 财报季每一个季度的财报季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时期,公司的业绩表现直接影响股价走势。
盈利能力、营收增长等指标是评估公司业绩的关键。
3.2 资本支出公司的资本支出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投资者通常会关注公司的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以判断其未来的盈利能力。
3.3 领导层变动公司领导层的变动通常也会对市场行情产生影响,新任CEO的上任、公司重大战略调整等都可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和市场波动。
四、政策影响4.1 贸易政策贸易政策是影响市场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关税政策等都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4.2 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税收政策、财政支出等都可能影响经济增长和市场表现。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一、市场概况美国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对美国市场的行情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指标、股市表现、消费者信心和就业市场等方面。
1.1 经济指标美国的经济指标涵盖了GDP增长率、通胀率、失业率、利率等多个方面。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GDP增长率在过去一年中保持稳定增长,通胀率处于合理范围内,失业率持续下降,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1.2 股市表现美国股市是全球最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代表指数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股市整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市场表现较为乐观。
1.3 消费者信心消费者信心是衡量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较高水平,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1.4 就业市场美国的就业市场状况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就业率持续上升,失业人数减少,就业市场相对稳定。
二、市场趋势分析2.1 宏观经济环境美国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对市场走势有着重要影响。
当前,美国经济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政府实施的减税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为经济提供了良好支持,估计未来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
2.2 行业分析不同行业在市场中的表现存在差异。
以科技行业为例,近年来科技巨头公司的发展势头强劲,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增长。
同时,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等行业也表现出较好的增长势头。
2.3 国际贸易形势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国际贸易形势对市场行情有着重要影响。
当前,美国的贸易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与中国的贸易争端等,这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波动。
2.4 消费者需求变化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对市场行情有着直接影响。
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将推动相应行业的发展。
三、风险与机遇3.1 风险因素美国市场存在一些风险因素需要关注。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引言概述:美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行情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企业盈利状况、股市走势以及投资机会等五个方面,对美国市场行情进行分析。
一、宏观经济环境1.1 GDP增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
分析GDP增长率,包括消费、投资、出口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1.2 就业市场:就业市场状况是经济健康的重要指标,包括失业率、薪资增长以及劳动力参预率等。
分析就业市场的稳定性和劳动力供需关系。
1.3 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市场行情具有重要影响。
分析利率走势、通胀预期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对市场的影响。
二、行业发展趋势2.1 科技行业:科技行业向来是美国市场的重要推动力,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分析科技行业的创新动力、投资趋势和市场竞争格局。
2.2 医疗保健行业:美国医疗保健行业庞大且不断发展,包括制药、生物技术和医疗设备等。
分析医疗保健行业的政策变化、人口老龄化对市场的影响。
2.3 可再生能源行业:可再生能源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电动汽车等。
分析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前景。
三、企业盈利状况3.1 财报分析: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营收增长、利润率和现金流量等。
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健康状况。
3.2 行业竞争力:评估企业在所处行业的竞争地位,包括市场份额、产品创新和品牌价值等。
分析行业竞争对企业盈利的影响。
3.3 市场预期:分析市场对企业盈利的预期,包括分析师报告、市场估值和市场反应等。
评估市场对企业的信心和预期。
四、股市走势4.1 指数分析:分析主要股指如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的走势,评估市场整体表现和投资者情绪。
4.2 技术分析:运用技术指标和图表分析股票价格的走势,包括趋势线、挪移平均线和相对强弱指标等。
4.3 市场情绪:分析市场参预者的情绪和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包括投资者信心指数和恐慌指数等。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

美国市场行情分析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美国市场一直被视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市场之一。
美国市场的行情波动对全球经济都有着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美国市场的行情进行分析,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市场走势。
一、宏观经济数据分析1.1 GDP增长率:美国的GDP增长率是衡量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GDP增长率的变化来判断经济的健康状况。
通常情况下,GDP增长率较高意味着经济增长强劲,股市可能会表现良好。
1.2 就业数据:就业数据是另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较低的失业率和增加的非农就业人数通常会提振市场信心,推动股市上涨。
1.3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通货膨胀率上升可能会导致股市下跌,因为高通货膨胀会削弱消费者购买力。
二、行业分析2.1 技术行业:美国的科技行业一直是市场的领头羊。
投资者可以关注一些知名的科技公司,如苹果、谷歌等,以获取市场行情的重要信息。
2.2 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也是美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投资者可以通过关注金融股的表现来了解市场整体的走势。
2.3 医疗保健行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保健行业也备受关注。
投资者可以关注医疗保健公司的业绩和发展前景。
三、政治因素分析3.1 贸易政策:美国的贸易政策对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以及贸易战的发展情况。
3.2 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变化也可能对市场产生影响。
投资者应关注政府对税收政策的调整,以及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3.3 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美国国内外的政治事件,以及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四、国际因素分析4.1 全球经济形势:全球经济形势对美国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
投资者应关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化,以把握市场走势。
4.2 汇率变动:美元汇率的波动也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投资者应关注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动,以了解市场的风险和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宏观经济指标解析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定义:用以衡量全国国内财货与服务产值的经济活动总金额。
分为实际GDP 与名义GDP,实际GDP是名义GDP中除去物价变动因素后所得到的。
制作方式:从生产方衡量GDP的制作方式为:GDP=C+I+G+(X-M)即:GDP = 消费商品与服务支出(C)+ 投资品支出(I)+ 政府商品与服务支出(G)+ 净出口 [ 出口(X) - 进口(M)]发布时间:GDP 是季度数据,美国商业部的经济分析局(BEA)每月以初次估计和随后两次的修正形式公布这一信息。
第一季度的GDP 先期报告即初次估计公布于四月底,其余各季度的数据公布依次类推至七月、十一月和隔年一月。
第一次修正报告被称为初步,一般于该季度末后两个月公布,第二次修正报告被称为修正后或最终, 一般在初步估计后三个月公布。
数据解读:GDP指标是探讨经济基本面的情况用以分析经济发展目前是处于何种状态。
GDP增速加快表明经济处于扩张阶段,对生产资料的消费需求会增加。
市场一般会认为强劲的GDP增长表明经济的高速发展,预示着通货膨胀或者Fed 要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利率上升、债券利率下跌;GDP增长低或为负值时,表明经济活动停滞或完全衰退,利率下降、债券利率上升。
在与市场的期待值相提并论时,实际发布的经济成长率或者衰退率经常左右金融市场的走势。
网址: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定义: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针,用以衡量城市消费者与工资收入者购买的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商品与服务价格的变化,也能衡量同样一组财物货物及服务的成本变化,内容包括食物、能源、衣物、住屋、交通、医疗及教育等。
制作方式:劳工部(Labor Department)以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针。
目前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是以1982年至1984年的平均物价水准为基期,涵盖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医疗、成衣、娱乐、其它等七大类,364种项目的物价来决定各种支出的权数,服务份额约占57%,商品份额约占43%。
发布时间:通常在每月的第15日左右,美国东部时间8:30 AM发布前一月份的资料。
数据解读: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在讨论通货膨胀时最常提起的物价指数之一。
指数上升太多,有通货膨胀的压力,此时中央银行可能藉由调高利率来加以控制,对美元来说是利多。
该指数重要性高,只要是与通货膨胀意义有关的经济数据都会影响金融市场变化,美国固定收入、股票与外汇市场都对通货膨胀的急剧上升做出相应反应,利率将上升,股票价格将下跌,外汇市场美元汇价将下浮,这都因为利率的上升是由于物价的上涨而不是经济的扩张造成的。
对该指数的分析尤其以扣除食物与能源两项波动剧烈成份的核心指数更受到市场关注。
不过,由于与生活相关产品多为最终产品,其价格只涨不跌,因此,该指数不能完全反映价格变动实情。
网址:/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PPI)定义: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包括衡量国内工厂,农场及加工厂的产品交货价格变化。
顾及食物及能源两项成份经常受季节因素而波动剧烈,因此這项报告又计算扣除这两个成份的核心物价,称为生产者物价核心指数。
制作方式: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资料搜集是由美国(Labor Department)负责,以问卷的方式向各大生产厂商搜集资料,搜集的基准月是每个月包含十三号在内该星期的2300种商品的报价,再加权换算成百进位形态以方便比较,基期为1967年。
生产者物价指数的计算中,消费品约占76.5%,资本设备约占23.5%。
发布时间:美国一般在每月第13日,美国东部时间8:30 AM公布生产者物价指数。
数据解读:一般来说,生产者物价指数上扬对美元而言大多偏向利多,而下跌则为偏向利空。
美国固定收入市场愿意看到低通货膨胀,PPI每月增长越大,对债券和货币市场的影响就越消极,因为高通货导致高利率。
美国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也消极看待通货膨胀的加速,当生产者价格上涨幅度大而且迅速时,股票价格会下跌,美元汇价将可能下浮。
在确定通货膨胀率时,金融市场参与者通常研究排除了食品能源价格变的生产者物价核心指数,因为食品与能源价格上涨有暂时性的特征。
网址:/ppi/制造业指数(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 ISM)定义:ISM是衡量美国制造业的体检表,衡量制造业在新订单、商品价格、雇员、新出口订单和进口、订单交货、生产、存货等八个范围的状况。
制作方式:是非官方ISM(供应管理协会)按制造业生产、新订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订单交货、新出口订单和进口等八项成本项目设计问卷,对50个州21种产业的300多家公司的采购经理人进行统计,每份产业比重按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权重计算。
发布时间:美国ISM在每月第一个工作日,美国东部时间10:00 AM公布该指标。
数据解读:该指数一般判断准线是“50临界点”—高于50,表示美国制造业扩张,但接近100,比如60以上仍然继续上涨,需防范通胀;低于50,如接近40,则有经济萧条忧虑。
ISM类似消费者信心,倾向于情绪预期,易受影响频繁变动。
比如股市回升、GDP转好就激励ISM,而股市下跌和会计丑闻对其造成沉重打击,因此对待该指标应以趋势为主; ISM、工业生产和耐用品订单三个指标公布时间有先有后,ISM指标最领先,可以预期工业生产和耐用品订单,形成纵向时间序列。
市场对指标的预期、消化程度等都能影响铜价,经济指标之间能由此及彼。
ISM有八个分项,覆盖面广,可将其视为较广泛的预期指标,比如它含有制造业产出、新订单等,可以将其新订单与工业产出、耐用品作比较,形成横向联系,相互参照,相互核实。
结合其他领域,比如耐用品订单中的运输支出一项可以结合反映消费的零售销售中的汽车/零件,而ISM中所含的商品价格、雇员则可以结合PPI和就业状况。
网址:http://www.ism.ws/就业报告(Employment Report)定义:就业报告包括失业率(Unemployment)及非农业就业人口(Normalpayroll employment),用以衡量净增加的新工作数目,同时也统计出失业率、工人平均时薪以及平均每周工时的数据。
制作方式:就业报告的内容来自家庭调查与机构调查两份独立的调查资料。
其中家庭调查资料是由美国普查局(Census Bureau)先作当期人口调查,然后劳工统计局(BLS)再统计出失业率。
而机构调查资料又称薪资调查,是由劳工统计局与州政府的就业安全机构合作汇编,根据的样本包括约38万个非农业机构。
发布时间:Labor Department每月第一个星期五美国东部时间8:30 AM发布前一月份的统计。
数据解读:由于公布时间是月初,一般用来当作当月经济指针的基调。
其中非农业就业人口是推估工业生产与个人所得的重要数据。
失业率降低或非农业就业人口增加,表示景气转好,利率可能调升,对美元有利;反之则对美元不利。
该指标的重要性非常高,通常会影响金融市场走势,而且由于该指标的时效性很强并同时包含的就业市场与工资水准的成长率,因此通常都被视为是用来衡量经济健康状况的最佳单一指标,并且其意义经常会延伸至当月其他经济报告的取向。
网址:/cps/新屋开工数及营建许可数(Housing Starts and Building Permits)定义:新屋开工数是反映住房活动的一个良好的月度指标,用以衡量私有住屋破土动工的数目,以及在三、四个月后新屋开工之营建许可数目的变化。
制作方式:新屋兴建分为两种:个别住屋和群体住屋。
个别住屋开始兴建时,一户的基数是1,一栋百户的公寓开始兴建时,其基数为100,依此计算出新屋开工率。
发布时间:美国于每月的16号至19号间公布新屋开工数。
数据解读: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居民的收入也相应的变化,在经济衰退时期,新屋开工数会出现明显下降,而在经济复苏期,新屋开工数会出现明显上升。
美国固定收入市场参与者视住房建筑开工数的增加为不利的消息,因为它意味着经济增长,将使债券价格下跌;相反,这样的情况使美国股票市场参与者振奋,因为强劲的经济提供了潜在的丰厚的公司盈利。
美国外汇市场也喜欢该指数的上升,因为它引起利率上升,提高了美元的汇价。
该指数的重要程度中等,有时会影响市场走势,因为它是房屋销售以及整体支出的一个甚佳的领先指标,而且新屋开工资料也可用来预测GDP中的住宅投资成份。
新屋开工数与营建许可数的增加,显示出市场景气看好,对于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
网址:/construction/nrc/成屋销售量(Existing Home Sales)定义:用以衡量成屋的销售速率,数据内容包括地理区分以及房价和市场余屋库存咨询,以预测房市的供需。
制作方式:由全国不动产商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NAR)收集。
发布时间:通常在每月25日或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美国东部时间10:00 AM 发布前一月份的资料。
数据解读:由于住房销售到其公布时对市场来说是旧消息,而且与新屋开工数一般同方向波动,所以该指数重要性一般,如果新屋开工数已经向市场参与者显示任一个给定月份对住房的需求增加或减少,那么住房销售数据几乎无关紧要。
然而在熊市时,金融市场参与者会将住房销售的增加视为对坏消息的证实。
而且鉴于此资料的即时性强,可以用来衡量所有房市相关项目。
网址:/research/research/ehsdata零售销售指数(Retail Sales Index)定义:用以衡量消费者在零售市场的消费金额变化,凡以现金或信用卡方式付账的商品交易均是零售业的业务范围,但统计内容并不包含服务项目的支出,即使后者经常占有消费者整体消费金额的一半。
制作方式:美国商务部统计局每个月进行一次全国性零售业抽样调查,其调查对象为各种型态和规模的零售业(均为商务部登记有案的公司)。
因为零售业范围太广,因而采随机抽样方式,以求取较具代表性的数据资料。
耐久财商品方面的零售商包括汽车零售商、超级市场、药品和酒类经销商等。
由于服务业的资料很难搜集、计算,所以将其排除在外,但服务业亦属于消费支出中重要的一环,可以从个人消费支出(包括商品零售和服务)一窥究竟。
发布时间:通常在每月的第12日左右美国东部时间8:30 AM,发布前一月份的资料,一个月后再发布修正数据。
数据解读:零售额的提升,代表个人消费支出的增加,经济情况好转,如果预期利率升高,对美元有利;反之如果零售额下降,则代表景气趋缓或不佳,利率可能下降,对美元偏向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