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合集下载

高温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高温烫伤现场处置方案高温烫伤现场处置方案一、引言高温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尤其在工业生产、厨房和实验室等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

为了降低高温烫伤给受伤者带来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制定一套科学的高温烫伤现场处置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温烫伤的处理步骤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帮助现场非医务人员在应急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处置。

二、高温烫伤的处理步骤1. 首先保护自己在处理高温烫伤的现场,务必保护好自己,穿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避免接触高温物品或热液体,以免发生二次伤害。

2. 烫伤伤员的安全将伤员迅速转移至安全位置,避免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确保伤员远离高温源,迅速为其提供第一时间的救助。

3. 停止烫伤源如果烫伤是由于高温物品接触皮肤而引起的,应立即将伤员与烫伤源分离,避免进一步造成伤害。

如果烫伤是由于热液体溅入皮肤引起的,应立即将伤员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切勿用手触摸或擦拭伤口,应优先处理受伤者的急救。

4. 温水冷却将伤员烫伤部位放入凉水中进行冲洗,冲洗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避免使用冷水或冰块,以免引发低温烫伤。

如果没有现成的水源,可用清洁的湿毛巾或纱布进行冷却。

5. 去除紧贴物如有紧贴在伤员皮肤上的衣物或物体,应当谨慎地将其取下,且不要强行撕扯。

如果物体粘附过紧或不易取下,应暂时不予处理并等待医务人员的指导。

6. 轻柔包扎将冷却后的烫伤部位进行轻柔、干净的包扎,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纱布等,保持局部干燥。

切勿使用棉花等容易残留在伤口中的物品。

7. 伤员安抚伤员可能处于痛苦或恐惧状态,安慰和鼓励伤员,保持平静,不要让伤员过度紧张。

8. 就医救治即使伤势看起来不是很严重,也应尽快将伤员送往医院就医,以确保伤势得到及时和适切的处理。

三、高温烫伤处理注意事项1. 切勿使用冷水或冰块直接冷敷高温烫伤部位,以免引发低温烫伤。

2. 伤者在冷却过程中应迅速处理,减少病程延长。

3. 包扎时,不要使用粘连性较强的敷料,以免伤口二次受伤。

2024年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4年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024年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灼烫事故是指液体、气体或固体物质对人体皮肤或其他组织造成损伤的事故,对被灼伤的人员进行快速、准确的现场处置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为您提供____年灼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包括应急响应、现场救治和后续处理等。

一、应急响应1. 发现灼烫事故后,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并向相关部门进行报告,提供详细的事故信息和地址。

2. 确保现场安全,立即切断电源、气源等可能导致二次事故的设备,并采取必要的警戒措施,保护现场周围的人员。

3.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口罩等,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二、现场救治1. 初步评估伤情,判断伤者的呼吸、脉搏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伤害。

对于意识清醒的伤者,应询问是否有基本病史,以便更好地判断伤情。

2. 快速冷却灼伤部位。

将受灼烫部位放置于冷水中浸泡15-20分钟,以降低受灼烫部位的温度,减少组织损伤。

3. 剥离衣物。

将受灼烫的衣物从伤者身上剥离,但避免将衣物粘附于灼伤表面,以免进一步损伤皮肤。

4. 封闭伤口。

对于深度烫伤,应采用无菌敷料进行封闭,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如果伤者出现呼吸困难,应及时采取人工呼吸或其他适当措施。

6. 提供心理疏导。

灼烫事故对伤者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

三、后续处理1. 将伤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

在转运过程中,应做好伤者体温的监测,防止伤者体温过低或过高。

2. 医疗机构进行继续救治。

根据伤者的具体情况,医护人员将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伤口处理、换药、药物治疗等。

3. 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随访制度。

对灼烫事故进行详细的事故调查和分析,总结教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以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4. 提供伤者和家属的法律援助。

灼烫事故可能导致严重伤害和经济损失,应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和支持,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5. 加强灼烫事故的宣传和预防工作。

通过开展灼烫事故的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烫伤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它往往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困扰。

正确的烫伤现场处置可以有效减轻痛苦并加快伤口愈合。

下面将介绍一套烫伤现场处置方案,以帮助大家应对烫伤事故。

一、迅速切断烫伤源在烫伤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迅速切断烫伤源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热水、油烟、火焰还是热器具,都要立即切断与之接触的途径,以避免烫伤加重。

切断烫伤源的同时,也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受到二次伤害。

二、及时冷却烫伤部位烫伤后,及时冷却烫伤部位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用自来水、冷水或冰水冲洗烫伤部位,持续冷却10-20分钟。

冷却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组织损伤,并有助于减少烫伤范围。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冷冻物品直接接触伤口,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三、判断烫伤程度冷却烫伤部位后,需要判断烫伤的程度。

烫伤分为三度烫伤、二度烫伤和一度烫伤。

一度烫伤为轻度烫伤,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无水泡;二度烫伤为中度烫伤,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有水泡;三度烫伤为重度烫伤,表现为皮肤焦炭状,疼痛较重。

根据烫伤程度的不同,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四、处理一度烫伤对于一度烫伤,我们可以采取简单的处理方法。

首先,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烫伤部位,以保护伤口。

然后,可以涂抹一些烫伤膏或消炎药膏,以促进愈合。

最后,用纱布或创口贴固定伤口,防止感染。

五、处理二度烫伤对于二度烫伤,我们需要更加细心地处理。

首先,同样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烫伤部位,以保护伤口。

然后,不要将水泡割破,以免感染。

可以在水泡上覆盖一层无菌敷料,以防止细菌感染。

最后,用纱布或创口贴固定伤口,避免摩擦和感染。

六、处理三度烫伤三度烫伤是最严重的烫伤程度,处理起来也更加复杂。

对于三度烫伤,我们不能进行简单的处理,而是需要立即就医。

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烫伤部位,以保护伤口,同时避免感染。

七、避免一些误区在烫伤现场处置过程中,我们还需要避免一些误区。

首先,不要用冷水冷却烫伤部位过久,以免造成低温烫伤。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样本(三篇)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样本(三篇)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样本灼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模板一、演练目标1. 熟悉灼烫伤事故现场处置程序和流程;2. 检验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3. 检验应急救援装备的适用性和性能;4. 评估演练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二、演练对象1. 应急救援队伍;2. 相关医疗机构和医疗救援人员;3. 监管部门和相关职能单位。

三、演练场地选择一个适合举办演练的场地,具备消防安全、医疗救援和应急救援设施。

四、演练装备和设备1. 模拟伤员:使用训练模型或人工制造伤情模拟器;2. 灭火器材:灭火器、喷水器等;3. 应急救援装备:应急箱、急救包、救护车辆等;4. 通信设备:对讲机、移动通信设备等。

五、演练流程1. 组织演练前准备(1)明确演练目标和任务;(2)确定演练时间、地点和演练人员;(3)准备演练装备和设备;(4)制定演练方案,并分配责任人;(5)向演练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2. 模拟伤员的救护和处置(1)收到灼烫伤事故报警后,及时调派应急救援队伍;(2)到达现场后,迅速评估现场安全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3)通过对讲机或移动通信设备与现场指挥中心联系,报告伤员数量和伤情程度;(4)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初步的现场急救,并向医疗救援人员传达相应的伤情信息;(5)医疗救援人员按照伤情严重程度,对伤员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相应的救治。

3. 现场火灾扑灭(1)如果现场有明火,应当立即使用灭火器材进行扑灭;(2)如果现场无法进行有效扑灭,应报告指挥中心,调动消防队进行扑灭。

4. 指挥协调与信息报送(1)设立现场指挥部,指挥和协调救援工作;(2)按照现场指挥部的要求,报送相关伤员信息、物资需要等。

5. 演练总结与改进(1)演练结束后,立即召开总结会议,对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和总结;(2)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3)制定改进措施,并将其纳入演练方案中。

六、演练注意事项1. 演练过程中要确保参与人员的安全;2. 模拟伤员的伤情要符合实际情况,逼真度要高;3. 演练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现场设施的安全;4. 对演练过程进行全程录像,便于后期总结和分析。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烫伤是常见的一种伤害,它的发生给伤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同时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对于烫伤的现场处置需要高度重视。

下面是一份烫伤现场处置方案,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帮助。

1. 初步处理:在发现烫伤后,要立即将受伤人员移至安全区域,并立即对受伤部位进行初步处理。

对于轻微烫伤,可以用冷水冲洗受伤部位15~20分钟,并及时覆盖口罩或者其他干净的物品;对于较严重的烫伤,应尽快拨打急救电话或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2. 检查伤情:在初步处理结束后,要对受伤部位进行仔细的检查。

如果发现烧伤面积较大、炎症明显,或者受伤部位深度较大,应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

如果烧伤面积比较小,炎症并不明显,可以选择在家自行处理。

3. 消炎止痛:对于烫伤部位有明显炎症的情况,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

比如芦荟胶、红霉素软膏、生育散等,应根据医生建议合理选择,并按照其使用规定进行使用。

4. 避免碰触:烫伤后受伤部位的皮肤很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因此在处理时应避免频繁碰触受伤部位。

同时,还要保持受伤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防止感染加重。

5. 营养补给:受伤后的身体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来促进伤口的愈合,因此在处理时应注意给受伤人员提供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水果、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等。

6. 预防疤痕:烫伤后容易出现疤痕,因此在处理时要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可以使用一些适当的药膏或霜剂,这些产品通常会有一定的滋润和保护皮肤的效果,对减少疤痕的发生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烫伤现场处置方案需要做到及时、准确、科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受伤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对于烫伤的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判断,并结合医生的建议来进行处理。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四篇)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事故定义与范围:烫伤事故是指人体皮肤或其他组织受到高温、热液或化学物质等的侵袭而导致的组织损伤。

二、预案目标:及时应对和处理烫伤事故,减少伤害的发生和扩大范围,保护伤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应急救援组织与人员:1. 领导指挥部:指挥所有救援行动,由相关单位的领导人员组成。

2. 救援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包括医务人员、消防人员、安全人员等。

3. 通讯联络组:负责与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通讯联系。

四、应急救援流程:1. 报警与通知:立即报警并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

2. 现场保护:确保自身安全,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3. 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注意保护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如止血、冷却等。

4. 现场隔离:将事故现场隔离,确保其他人员的安全,避免次生伤害。

5. 伤者处理: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并根据伤情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包括烧伤面积的测量、对伤口进行处理等。

6. 医疗救治:将伤者转送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与救治。

7. 事故调查: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五、应急救援装备与设施:1. 急救箱:包括各类药品、消毒用品、急救器械等。

2. 救援工具:如担架、灭火器等。

3. 隔离带与警示标志:用于隔离事故现场与警示其他人员。

六、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定期进行烫伤事故的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常规事后处理: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与恢复工作,修复与恢复受损设施。

同步进行伤者的康复治疗与辅助帮助。

注:以上为一般烫伤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具体预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完善。

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二)一、背景介绍:烫伤是指皮肤或黏膜受到高温物体、热液体或化学物质的灼伤造成的损伤。

烫伤事故通常是突发事件,可能发生在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各种场所。

烫伤事故对人体造成的损伤非常严重,早期的急救能够有效减轻并阻止烫伤的发展,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烫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非常重要。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范文(三篇)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范文(三篇)

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范文一、总则根据《普屯坝/格支坡风电场____年“安措”计划》,并结合普屯坝/格支坡风电场现场实际情况,按照新能发安〔____〕____号《____发布____》的相关要求,特____本次应急预案演练。

二、演练目的1、通过安全演练,可以查找出演练过程中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确保一旦烫伤人身伤亡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应对,迅速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最大限度地减轻烫伤事故所带来的伤害。

2、通过这次应急救援方案的制定和演练的实训,使一线工人熟悉、掌握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高温烫伤等____处置能力,防止因现场处置不当而造成受伤职工伤势加重的情况发生。

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普屯坝/格支坡风电场《灼烫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演练。

四、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基本原则。

2、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就近急救和分类转送专科医院。

五、____保障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风电场生产实际,成立风电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人员如下: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现场行动及对外协调组、后勤保障组、信息保障及治安警戒组等抢险救援机构。

2、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风电场升压站中控室,主任由风电场负责人顾蕾兼任,副主任由风电场值长吕元健担任,负责指挥部日常事务处理,收集、报告安全生产信息,督促、落实指挥部的应急事项,建立和管理安全生产事故档案,____、参与有关事故调查。

3、现场行动及对外协调组组长:成员:后勤保障组组长:成员:突发灼烫伤亡事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____、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具体职责如下:—____突发灼烫伤亡事故救援预案的实施工作,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

烫伤现场处置方案烫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它可能发生在家庭、工作场所或其他日常生活环境中。

正确的烫伤现场处置非常重要,它可以减轻疼痛、减少感染的风险,并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

本文将介绍一套烫伤现场处置方案,以帮助您在遇到烫伤时能够正确应对。

1. 第一时间将受伤者带离热源当发生烫伤时,最重要的是将受伤者迅速带离热源,以防止伤势进一步加重。

如果烫伤是由热液体引起的,应立即将受伤者从热液体中移开。

如果烫伤是由火焰引起的,要确保受伤者没有被困在火焰中,并迅速将其带到安全地点。

2. 冷却烫伤部位在将受伤者带离热源后,应立即开始冷却烫伤部位。

将受伤的皮肤放在凉水中,但要注意水温不要太低,以免造成更多伤害。

冷却时间应持续至少10到2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为止。

冷却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减少炎症反应,并防止伤势进一步加重。

3. 清洁伤口在冷却烫伤部位后,应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洁伤口。

要轻柔地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擦拭伤口,避免用力擦拭以免引起更多伤害。

如果伤口上有杂质,应用清洁的镊子将其取出。

清洁伤口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帮助伤口更快地愈合。

4. 使用合适的敷料清洁伤口后,可以应用适当的敷料来保护伤口。

选择无菌的敷料,将其轻轻覆盖在烫伤部位上。

敷料应紧密贴合,但不要过紧,以免阻碍伤口的正常愈合。

如果伤口较大或深度较深,建议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5. 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在敷料覆盖后,要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每天更换敷料,并在更换时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洁伤口。

在更换敷料前,应先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

更换敷料时要注意手部清洁,以免引入细菌感染伤口。

6. 避免破坏皮肤在伤口愈合期间,要避免破坏皮肤。

不要揭开伤口上的疤痕或结痂,以免引起感染或延缓愈合过程。

避免使用粘性的胶带或绷带,这可能会导致皮肤损伤。

如果伤口感染或愈合进展缓慢,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7. 缓解疼痛烫伤通常会引起疼痛和不适感。

可以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众鑫源钢材有限公司高温烫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孟红
审核:陈平
批准:蒋召清
2015年01月10日
公司生产现场高温灼烫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目的及范围
目的:为公司职工在现场发生高温灼伤事故后人员的应急疏散及救护,达到反应快速、应急处置合理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或灾害损失的目的。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突发高温灼伤人身伤害事故。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 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温灼烫事故。

1.1.1 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
1.1.2 明火作业;
1.1.3 接触高温坯料;
1.2 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 带负荷拉闸;
1.2.2 电气设备相间短路;
1.2.3 没有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1.2.4 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灼烫。

2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现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蒋召清
副组长:陈平
成员:设备专工、电气专工、各作业区作业长和安全员
2.3 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的职责
2.3.1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单位有关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接受上级单位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的领导,请求和提供应急救援;
2.3.2统一领导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2.3.3组织制定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
2.3.4发布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和终止命令;指挥协调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
2.3.5发布安全生产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的进展与处置情况。

2.4 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的职责
2.4.1及时了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情况,提请应急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实施和终止应急预案;
2.4.2 落实应急领导小组下达的应急指令和各项任务;
2.4.3 监督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2.4.4 制订、监督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评估和修订;制定完善有关应急工作的规章制度;
2.4.5 组织开展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宣传、培训与
演练;
2.4.6 负责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工作,查清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对抢险救灾中立功人员提出表彰意见,对事故责任者进行责任追究,并积极配合上级、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2.5 现场急救站工作人员职责
2.5.1负责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急救知识培训及常规急救培训工作;
2.5.2负责急救站药品、器械的准备及管理工作;
2.5.3负责人身伤害事故的现场急救工作;
2.5.4参与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演习活动。

3. 高温灼烫防治措施
3.1加强热处理作业过程的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安全操作规程。

3.2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

3.3加强对存放强酸碱等化学品容器的日常检查,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贮存装置。

3.4正确使用高低压及带电作业工具,规范化进行操作。

3.5对作业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消除交叉作业等不安全现象。

3.6加强安全操作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从业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4 应急响应
4.1发生灼、烫伤事故后,应本着员工和救援人员的生命优先,保护环境优先,控制事故防止蔓延优先的原则,根据不同程度、不同类型
烧伤,现场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4.2搬运受伤人员、创面处理动作要轻,用药要准,对严重灼、烫伤,应注意伤者的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及时防治休克。

同时抓紧时间将伤者尽早送往医院治疗。

4.3烧伤急救就是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灭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尽量缩短烧伤时间。

4.4对已灭火而未脱衣服的伤员必须仔细检查全身情况,保持伤口清洁。

伤员的衣服鞋袜用剪刀剪开后除去,伤口全部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污染。

4.5四肢烧伤时,先用清洁冷水冲洗,然后用清洁布片、消毒纱布覆盖并送往医院。

4.6对爆炸冲击波烧伤的伤员要注意有无脑颅损伤,腹腔损伤和呼吸道损伤。

4.7发生烧烫伤后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局部降温,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

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即使烧烫伤当时即已造成表皮脱落,也同样应以凉水冲洗,不要惧怕感染而不敢冲洗。

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

4.8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儿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冻猪肉冷敷。

如采取的冷疗措施得当,可显著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

4.9对于酸、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处理也是以清水冲洗,且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过早应用中和剂,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
重局部组织损伤。

4.10常用的灼烫处置方法
4.10.1高温汽水烫伤
4.10.1.1判断烫伤情况,如受伤面积的大小,伤处是否疼痛,伤处的颜色。

4.10.1.2在伤处未发现红肿之前要脱下伤处周围的衣物和饰品。

4.10.1.3如果伤处很疼痛,说明这是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浸洗半小时左右,不必包扎。

如果皮肤呈灰或红褐色,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4.10.1.4严重烫伤的病人,在转运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

4.10.2电弧灼伤
4.10.2.1电弧灼伤一般分为三度:一度:灼伤部位轻度变红,表皮受伤;二度:皮肤大面积烫伤,烫伤部位出现水泡;三度:肌肉组织深度灼伤,皮下组织坏死,皮肤烧焦。

4.10.2.2当皮肤严重灼伤时,必须先将其身上的衣服和鞋袜小心脱下,最好用剪刀一块块剪下。

由于灼伤部位一般都很脏,容易化脓溃烂,长期不能治愈,因此救护人员的手不得接触伤者的灼伤部位,不得在灼伤部位涂抹油膏、油脂或其他护肤油。

4.10.2.3灼伤的皮肤表面必须包扎好,应在灼伤部位覆盖洁净的亚麻布。

包扎时不得刺破水泡,也不得随便擦去粘在灼伤部位的烧焦衣服碎片,如需要除去,应使用锋利的剪刀剪下。

现场紧急处置后,立
即送往医院治疗。

4.10.3明火烧伤
4.10.3.1烧伤发生时,最好的救治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伤员自己浸入附近水池浸泡,防止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4.10.3.2衣服着火时应立即脱去用水浇灭或就地躺下,滚压灭火。

冬天身穿棉衣时有时明火熄灭,暗火仍然燃烧,衣服如有冒烟现象应立即脱下或剪去以免继续燃烧。

切忌带火奔跑呼喊,免得因吸入烟火造成呼吸道烧伤。

4.10.3.3对重度烧伤病员,要立即进行止痛处置,以预防因剧痛引起休克。

同时紧急送往有治疗条件的医院进行医治。

4.10.4紫外线灼伤:主要是指电弧光对人的眼睛造成的伤害,严重的眼部有灼烧感和剧痛感,并伴有高度畏光、流泪等明显症状。

受到紫外线灼伤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戴墨镜避光,然后用红霉素眼药水滴眼。

如没有药物时,也可用新鲜牛奶滴眼。

5 信息收集、报告
5.1信息收集
接到高温灼烫事件相关信息后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负责收集、汇总人身伤害事件信息。

5.2信息报告
发生一般轻伤及以上高温灼烫伤害事件,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上报厂长。

6 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应急处置结束后,做好对受伤人员,以及紧急征用的设备、物资按照规定给予补助或补偿,并协助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复等工作。

6.2事故调查及报告:
6.2.1应急处置结束后,协助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做好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6.2.2将有关文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为事故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7 附则
7.1应急预案修订:应急结束后,结合事故调查报告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本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修订。

7.2预案解释部门:本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订与解释。

7.3应急预案实施: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安全生产应急领导联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