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推理题经典题型总结(行测)

合集下载

行测十大数字推理规律

行测十大数字推理规律
总结一下我们发现数值之间的差值分别为4,5,-6,-7,8,X。很明显数值之间的差值形成了一个新的等差数列,但各项之间每“相隔两项”的正负号是不同的,由此可以推出X=9,则第七个数为11+9=20。即答案为A选项。
备考规律二:等比数列及其变式
【例题】4,8,16,32,( )
我们发现“倍数”分别为3,9,27,X。很明显“倍数”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平方数列,规律为3的一次方,3的二次方,3的三次方,则我们可以推出X为3的四次方即81,由此可以推出第五个数为1428×81=118098。即答案为A选项。
(四)等比数列的变形四:
【例题】2,-4,-12,48,( )
题目规律的延伸:既然可以是“每一个立方数减去一个常数”,戴老师认为就一定可以演变成“每一个立方数加上一个常数”。就上面那道题目而言,同样可以做一个变形:
【例题变形】9,28,65,( )
A.126
B.128
C.125
D.124
【答案】A选项
D.17
【答案】B选项
【解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的变形,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但这个规律是一种等比的规律。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1,第一个数字为7,两者的差为4,由观察得知第三个与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2;第四个与第三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1。假设第五个与第四个数字之间的差值是X。
【答案】A选项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求积相乘式的数列,即“第一项与第二项相加等于第三项”,我们看题目中的第一项是3,第二项是6,两者相乘等于第三项18。同理,第二项6与第三项18相乘等于第108,则我们可以推敲第五项数字等于第三项18与第四项108相乘的积,即第五项等于1944,所以A选项正确。

行测数字推理题各种规律汇总

行测数字推理题各种规律汇总

□等差数列及其变式「例题1」2,5,8,()A 10B 11C 12D 13「解答」从上题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的数字与前⾯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个常数。

题中第⼆个数字为5,第⼀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个数字也满⾜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项进⾏推理,即8+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例题2」3,4,6,9,(),18A 11B 12C 13D 14「解答」答案为C.这道题表⾯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但稍加改变处理,就成为⼀道⾮常容易的题⽬。

顺次将数列的后项与前项相减,得到的差构成等差数列1,2,3,4,5,……。

显然,括号内的数字应填13.在这种题中,虽然相邻两项之差不是⼀个常数,但这些数字之间有着很明显的规律性,可以把它们称为等差数列的变式。

□等⽐数列及其变式「例题3」3,9,27,81()A 243B 342C 433D 135「解答」答案为A.这也是⼀种最基本的排列⽅式,等⽐数列。

其特点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商是⼀个常数。

该题中后项与前项相除得数均为3,故括号内的数字应填243.「例题4」8,8,12,24,60,()A 90B 120C 180D 240「解答」答案为C.该题难度较⼤,可以视为等⽐数列的⼀个变形。

题⽬中相邻两个数字之间后⼀项除以前⼀项得到的商并不是⼀个常数,但它们是按照⼀定规律排列的;1,1.5,2,2.5,3,因此括号内的数字应为60×3=180.这种规律对于没有类似实践经验的应试者往往很难想到。

我们在这⾥作为例题专门加以强调。

该题是1997年中央国家机关录⽤⼤学毕业⽣考试的原题。

「例题5」8,14,26,50,()A 76B 98C 100D 104「解答」答案为B.这也是⼀道等⽐数列的变式,前后两项不是直接的⽐例关系,⽽是中间绕了⼀个弯,前⼀项的2倍减2之后得到后⼀项。

故括号内的数字应为50×2-2=98.□等差与等⽐混合式「例题6」5,4,10,8,15,16,(),()A 20,18B 18,32C 20,32D 18,32「解答」此题是⼀道典型的等差、等⽐数列的混合题。

数字推理经典题型汇总与解析(名师团队提供)

数字推理经典题型汇总与解析(名师团队提供)
word 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常见基础数列归纳 近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数字推理部分的命题隐蔽性越来越强,多重元素复合度越 来越高,题目难度一年比一年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任何复杂数列都是由多个简单 数列、基本数列复合而成的,只要大家将这些基本型数列牢牢掌握,对它们保持足够的 敏感度,再难的题目也能迎刃而解。 常数列: 8, 8, 8, 8, 8, 8„„ 自然数列: 1, 2, 3, 4, 5, 6„„ 奇数列: 1, 3, 5, 7, 9, 11„„ 偶数列: 2, 4, 6, 8, 10, 12„„ 质数列: 2, 3, 5, 7, 11, 13„„(只有 1 和原数字本身两个约数的自然数叫做质数) 合数列:4,6,8,9,10,12„„ (除了 1 和原数字本身外还有其他约数的自然数叫做合 数) 自然数平方数数列: 1, 4, 9, 16, 25, 36„„ 自然数立方数数列: 1, 8, 27, 64, 125, 196„„ 正负间隔常数列: 1, -1, 1, -1, 1, -1„„ 正负间隔自然数列: 1, -2, 3, -4, 5, -6„„ 周期数量: 1, 6, 8, 1, 6, 8, 1, 6, 8„„ 斐波那契数列(加和数列): 1, 2, 3, 5, 8, 13„„ 完全加和数列: 1, 2, 3, 6, 12, 24„„ 2.常用敏感数字总结 ( 1)多次方数 A.平方数: 30 以 内自 然数 的平 方数 底数 平方数 底数 平方数 底数 平方数 1 1 11 121 21 441 2 4 12 144 22 484 3 9 13 169 23 529 4 16 14 196 24 576 5 25 15 225 25 625 6 36 16 256 26 676 7 49 17 289 27 729 8 64 18 324 28 784 9 81 19 361 29 841 10 100 20 400 30 900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专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专题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字推理专题解题关键:1. 培养对数字计算的敏感度。

2. 熟练掌握各类基本数列(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等)。

3. 熟练掌握所列的五大数列及其变形。

数字推理题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多级数列【例1】9,20,42,86,(),350A.172B.174C.180D.182【答案】B【解析】相邻两项两两相减,,11,22,44,(88),(176),这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86+88=174。

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例2】4,10,30,105,420,()A.956B.1258C.1684D.1890【答案】D【解析】该数列相邻两项具有明显的倍数关系,可采取两两做商,得到新数列:2.5,3,3,5,4,(4.5)所以()=420*4.5=1890.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例3】82,98,102,118,62,138,()A. 68B. 76C. 78D. 82【答案】D【解析】该数列相邻两项具有波动特性,可采取两两做和,得到新数列:180,200,220,180,200,(220)所以()=220-138=82.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二. 多重数列【例1】1、3、2、6、5、15、14、()、()、 123A.41,42B.42,41C.13,39D.24,23【答案】D【解析】该数列项数过多,考虑奇偶项分开,奇数项:1,2,5,14,();偶数项:2,6,15,(),123,奇数与偶数项做差均为等比数列。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例2】1615,2422,3629,5436,()A.8150B.8143C.7850D.7843【答案】B此题考虑到每项的数字太大,可以把四位数分解成了2个两位数,此数列就分解成:16,15,24,22,36,29,54,36,()。

考虑奇偶项分开,奇数项:16,24,36,54,();偶数项:15,22,29,36,()。

行政能力测试数字推理题

行政能力测试数字推理题

数字推理行测数字推理全方法:(一)等差、倍数关系介绍要学会观察变化趋势(1)数变化很大,一般和乘法和次方有关。

如:2,5,13,35,97 ()-------------A×2+1 3 9 27 81=B 又如:1,1,3,15,323,()---------------数跳很大,考虑是次方和乘法。

此题-------------(A+B)^2-1=c再如:1 , 2 ,3 ,35 ()------------(a×b) 2-1=c0.4 1.6 8 56 560 ()--------4 5 7 10倍,倍数成二级等差A、2240B、3136C、4480D、784009国考真题14 20 54 76 ()A.104 B.116 C.126 D1449+525-549+5(2)数差(数跳不大,考虑是做差)等差数列我就不说了,很简单下面说下数字变化不大,但是做差没规律怎么办?一般三种可以尝试的办法(1)隔项相加、相减(2)递推数列(3)自残(一般用得很少,真题里我好像没见过?也许是我忘了吧)09江苏真题1,1,3,5,11,()A.8 B.13 C.21 D.32满足C-A=2 4 8 16-3,7,14,15,19,29,()A 35B 36C 40D 42------------------------------满足A+C=11 22 33 44 5521,37,42,45,62,()A 57B 69C 74D 8721+3×7=4237+4×2=4542+4×5=6245+6×2=57(3)倍数问题(二)三位数的数字推理的思路(1)数和数之间的差不是很大的时候考虑做差(2)很多三位数的数字推理题都用“自残法”如:252,261,270,279,297,()252+2+5+2=261261+2+6+1=270270+2+7+0=27909国考真题C.1079D.1229150+3170+9200+27….左边等差,右边等比(三)多项项数的数字推理多项项数的数推比如:5,24,6,20,(),15,10,()上面个数列有8项,我习惯把项数多余6项的数列叫做“多项数列”。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常考考点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常考考点总结

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常考考点总结行测数量关系技巧:数字推理常考考点总结一、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常考题型之一,等差数列的主要特点为数列呈现单调性,并且相邻数字之间的倍数关系在1-3倍左右。

等差数列主要考察的题型如下:二、和数列和数列跟差数列一样是考察的重点题型。

和数列的主要特征是数列数字较小,数列比其他常规数列长,和数列的常考题型如下:1、基础数列:前n项和为后一项例:1,1,2,3,5,8,13,21解:前两项和为后一项。

2、和数列±数列例:6,5,10,14,23,36解:前两项和减去1,得到后一项。

3、逐和后成新数列例:1,1,2,3,4,7,6解:俩俩逐和之后得到质数列,2, 3, 5, 7, 11, 13,因此下一个数字为11。

二、多次方数列学习多次方数列之前要先培养多次方数字的敏感性,需要掌握的多次方数列如下:11-20的平方:12=1;22=4 ;32=9 ;42=16;52=25;62=36;72=49;82=64;92=81;102=100;112=121;122=144;1 32=169;142=196;152=225;162=256;172=289;182=324;192=361;202=40021-10的立方:13=1;23=8;33=27;43=64;53=125;63=216;73=343;83=512;93=729;103=1000以上为各位考生必须掌握的数列,以便能够更好的识别多次方数列。

多次方数列的考点如下:1、底数和指数的变化例:1,7,36,125,256解: 底数和指数反方向变化,分别为81,71,62,53,44 。

2、多次方±数列例:2,9,28,65,126,217解:13+1、23+1、33+1、43+1、5+13、63+1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行测数字推理秒杀口诀

行测数字推理秒杀口诀

行测数字推理秒杀口诀
题型一、和倍问题。

问题描述:已知两数之和及倍数关系,可快速得出这两数。

秒杀公式:大+小=和;大=倍×小,则:小=和÷(倍+1);大=倍×小=和-小。

题型二、差倍问题。

问题描述:已知两数之差及倍数关系,可快速得出这两数。

秒杀公式:大-小=差;大=倍×小,则:小=差÷(倍-1);大=倍×小=差+小。

题型三、和差问题。

问题描述:已知两数之和及两数之差,可快速得出这两数。

秒杀公式:大+小=和;大-小=差;则:大=(和+差)÷2;小=(和-差)÷2。

题型四、日期问题。

问题描述:若2017年7月10日星期三,则2018年8月10日星期几。

秒杀公式:平年:365=52×7+1 平过1;闰年:366=52×7+2 闰过2。

题型五、植树问题。

问题描述:在一个路段上植树,植树方式不同,棵数和段数的关系不同。

秒杀公式:①不封闭路段:两端植:棵数=段数+1;一端植:棵数=段数,②两端都不植:棵数=段数-1;③封闭路线:棵数=段数。

绝招:3分钟搞定行测数字推理(不得不看)

绝招:3分钟搞定行测数字推理(不得不看)

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2)深一愕模型,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

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

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

B,各数之间的和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3)看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

如7,9,40,74,1526,5436,7和9,40和74,1526和5436这三组各自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看作6个数,而应该看作3个组。

而组和组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

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 74*74-40=5436,这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A,看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7+14=10+11=9+12。

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是很简单的规律。

B,数的大小排列看似无序的,可以看它们之间的差与和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就要看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了。

如6、24、60、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看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是2^3-2=6、3^3-3=24、4^3-4 =60、5^3-5=120、6^3-6=210。

这组数比较巧的是都是6的倍数,容易导入歧途。

6)看大小不能看出来的,就要看数的特征了。

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是递增关系,如25、58、811、1114,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fjjngs解答:256,269,286,302,(),2+5+6=132+6+9=172+8+6=163+0+2=5,∵256+13=269269+17=286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数字推理题的解题技巧行政能力倾向测试是公务员(civil servant)考试必考的一科,数字推理题又是行政测试中一直以来的固定题型。

如果给予足够的时间,数字推理并不难;但由于行政试卷整体量大,时间短,很少有人能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做完,尤其是对于文科的版友们来说,数字推理、数字运算(应用题)以及最后的资料分析是阻碍他们行政拿高分的关卡。

并且,由于数字推理处于行政A类的第一项,B类的第二项,开头做不好,对以后的考试有着较大的影响。

应广大版友,特别是MM版友的要求,甘蔗结合杨猛80元书上的习题,把自己的数字推理题解题心得总结出来。

如果能使各位备考的版友对数字推理有所了解,我在网吧花了7块钱打的这篇文章也就值了。

数字推理考察的是数字之间的联系,对运算能力的要求并不高。

所以,文科的朋友不必担心数学知识不够用或是以前学的不好。

只要经过足够的练习,这部分是可以拿高分的,至少不会拖你的后腿。

抽根烟,下面开始聊聊。

一、解题前的准备1.熟记各种数字的运算关系。

如各种数字的平方、立方以及它们的邻居,做到看到某个数字就有感觉。

这是迅速准确解好数字推理题材的前提。

常见的需记住的数字关系如下:(1)平方关系:2-4,3-9,4-16,5-25,6-36,7-49,8-64,9-81,10-100,11-121,12-14413-169,14-196,15-225,16-256,17-289,18-324,19-361,20-400(2)立方关系:2-8,3-27,4-64,5-125,6-216,7-343,8-512,9-729,10-1000(3)质数关系:2,3,5,7,11,13,17,19,23,29......(4)开方关系:4-2,9-3,16-4......以上四种,特别是前两种关系,每次考试必有。

所以,对这些平方立方后的数字,及这些数字的邻居(如,64,63,65等)要有足够的敏感。

当看到这些数字时,立刻就能想到平方立方的可能性。

熟悉这些数字,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个数字就能提供你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

如216 ,125,64()如果上述关系烂熟于胸,一眼就可看出答案但一般考试题不会如此弱智,实际可能会这样215,124,63,()或是217,124,65,()即是以它们的邻居(加减1),这也不难,一般这种题5秒内搞定。

2.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一般加减乘除大家都会,值得注意的是带根号的运算。

根号运算掌握简单规律则可,也不难。

3.对中等难度以下的题,建议大家练习使用心算,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在考试时有很大效果。

二、解题方法按数字之间的关系,可将数字推理题分为以下十种类型:1.和差关系。

又分为等差、移动求和或差两种。

(1)等差关系。

这种题属于比较简单的,不经练习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

建议解这种题时,用口算。

12,20,30,42,()127,112,97,82,()3,4,7,12,(),28(2)移动求和或差。

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或差,这种题初次做稍有难度,做多了也就简单了。

1,2,3,5,(),13A 9B 11C 8D7选C。

1+2=3,2+3=5,3+5=8,5+8=132,5,7,(),19,31,50A 12B 13C 10D11选A0,1,1,2,4,7,13,()A 22B 23C 24D 25选C。

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

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动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5,3,2,1,1,()A-3B-2 C 0D2选C。

2.乘除关系。

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1)等比。

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

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2,5,10,50,(500)100,50,2,25,(2/25)3,4,6,12,36,(216)此题稍有难度,从第三项起,第项为前两项之积除以21,7,8,57,(457)后项为前两项之积+13.平方关系1,4,9,16,25,(36),4966,83,102,123,(146)8,9,10,11,12的平方后+24.立方关系1,8,27,(81),1253,10,29,(83),127立方后+20,1,2,9,(730)有难度,后项为前项的立方+15.分数数列。

一般这种数列出难题较少,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1/24/39/416/525/6(36/7)分子为等比,分母为等差2/31/22/51/3(1/4)将1/2化为2/4,1/3化为2/6,可知下一个为2/86.带根号的数列。

这种题难度一般也不大,掌握根号的简单运算则可。

限于计算机水平比较烂,打不出根号,无法列题。

7.质数数列2,3,5,(7),114,6,10,14,22,(26)质数数列除以220,22,25,30,37,(48)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

8.双重数列。

又分为三种:(1)每两项为一组,如1,3,3,9,5,15,7,(21)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2,5,7,10,9,12,10,(13)每两项之差为31/7,14,1/21,42,1/36,72,1/52,()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由两个数列,22,25,31,40,()和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34,36,35,35,(36),34,37,(33)由两个数列相隔而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8.04,16.07,(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

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

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

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双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

9.组合数列。

此种数列最难。

前面8种数列,单独出题几乎没有难题,也出不了难题,但8种数列关系两两组合,变态的甚至三种关系组合,就形成了比较难解的题目了。

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

只有在熟悉前面所述8种关系的基础上,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A 89B 99C 109D 119选B。

此为移动求和与乘除关系组合。

第三项为第二项*2+第一项65,35,17,3,()A 1B 2C0D 4选A。

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1,6的平方-1,4的平方+1,2的平方-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1=14,6,10,18,34,()A 50B 64C 66D 68选C。

各差关系与等比关系组合。

依次相减,得2,4,8,16(),可推知下一个为32,32+34=66 6,15,35,77,()A 106B117 C 136 D 163选D。

等差与等比组合。

前项*2+3,5,7依次得后项,得出下一个应为77*2+9=163 2,8,24,64,()A 160B512 C 124 D 164选A。

此题较复杂,幂数列与等差数列组合。

2=1*2的1次方,8=2*2的平方,24=3*2的3次方,64=4*2的4次方,下一个则为5*2的5次方=1600,6,24,60,120,()A 186B 210C 220D 226选B。

和差与立方关系组合。

0=1的3次方-1,6=2的3次方-2,24=3的3次方-3,60=4的3次方-4,120=5的3次方-5。

1,4,8,14,24,42,()A 76B 66C 64D68选A。

两个等差与一个等比数列组合依次相减,得3,4,6,10,18,()再相减,得1,2,4,8,(),此为等比数列,下一个为16,倒推可知选A。

10.其他数列。

2,6,12,20,()A 40B 32C30 D 28选C。

2=1*2,6=2*3,12=3*4,20=4*5,下一个为5*6=301,1,2,6,24,()A48B96 C 120 D 144选C。

后项=前项*递增数列。

1=1*1,2=1*2,6=2*3,24=6*4,下一个为120=24*5 1,4,8,13,16,20,()A20 B 25 C 27D28选B。

每三项为一重复,依次相减得3,4,5。

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27,16,5,(),1/7A16 B 1 C 0 D 2选B。

依次为3的3次方,4的2次方,5的1次方,6的0次方,7的-1次方。

这些数列部分也属于组合数列,但由于与前面所讲的和差,乘除,平方等关系不同,故在此列为其他数列。

这种数列一般难题也较多。

综上所述,行政推理题大致就这些类型。

至于经验,我想,要在熟练掌握各种简单运算关系的基础上,多做练习,对各种常见数字形成一种知觉定势,或者可以说是条件反射。

看到这些数字时,就能立即大致想到思路,达到这种程度,一般的数字推理题是难不了你了,考试时十道数字推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完成7道是没有问题的。

但如果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请继续多做难题。

强烈建议继续关注我们的清风百合江苏公务员,在下次公务员考试之前,复习冲刺的时候,我们会把一些难题汇总并做解答,对大家一定会有更多的帮助的。

讲了这么多,自我感觉差不多了。

这篇文章主要是写给没有经过公务员考试且还未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版友看的属于入门基础篇,高手见笑了。

仓促完成,难免有不妥之处,欢迎版友们提出让我改善。

目前准备江苏省公务员考试时间很充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开始看书准备。

也欢迎有对推理题有不懂的朋友把题目帖出来,大家讨论。

我不可能解出所有题,但我们清风版上人才众多,潜水者不计其数,肯定会有高手帮助大家。

第二部分:数学运算题型及讲解一、对分问题例题:一根绳子长40米,将它对折剪断;再对剪断;第三次对折剪断,此时每根绳子长多少米?A、5B、10C、15D、20解答:答案为A。

对分一次为2等份,二次为2×2等份,三次为2×2×2等份,答案可知。

无论对折多少次,都以此类推。

二、“栽树问题”例题:(1)如果一米远栽一棵树,则285米远可栽多少棵树?A、285B、286C、287D、284(2)有一块正方形操场,边长为50米,沿场边每隔一米栽一棵树,问栽满四周可栽多少棵树?A、200B、201C、202D、199解答:(1)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