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精神43页PPT

合集下载

加强学术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共25页PPT

加强学术研究,培养创新精神共25页PPT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加强学术研究,培养创新精神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八年级主题班会:了解科技发展,培养创新精神课件(共31张PPT)

八年级主题班会:了解科技发展,培养创新精神课件(共31张PPT)

新课讲授
PART · 2
新课讲授
科技发展的历史
当代科技应用
科技对社会的影响
新课讲授
科技发展的历史
介绍科技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简单工具到现在的高科技产品, 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演变过程,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新课讲授
当代科技应用
探讨当代科技的应用领域,如人工智能、互联网、无人机等, 让学生了解科技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热 情。
学习目标
培养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
科技创新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要勇于尝试和实践,通过 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锻炼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要积极 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项目,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科 技实操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还要关注科技创新的最新动 态,了解科技创新的热点和趋势,为自己的科技创新之路做好 准备。
新课讲授
创新思维的培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如多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尝 试新方法等,让学生了解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 方法和技巧。
新课讲授
科技创新的挑战与机遇
探讨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如技术限制、资源短缺等,并分析 科技创新带来的机遇,如就业机会、社会进步等,让学生了解 科技创新的现实情况。
了解科技发展,培养创新精神
目录
CONTENTS
01 学习目标 02 新课讲授
03
学习目标
了解科技发展的背景 和现状
掌握科技创新的重要 性
培养科技创新的方法 和技能
学习目标
了解科技发展的背景和现状
科技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了解其背景和现状有助于我 们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科技发 展的历史,了解科技在不同时期的突破和变革,以及科技对社 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同时,我们还要关注当前科技的前沿 发展,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趋势,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准 备。

《研究性学习》课件

《研究性学习》课件
《研究性学习》ppt课件
目录
•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 •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 研究性学习的应用领域 • 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分析
01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强调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与实践创新 的学习方式。
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搜集资料、开展实验探 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提纲
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制定合理 的报告结构,确保内容完整、条
理清晰。
撰写初稿
按照提纲逐步展开,完成报告初稿 。
修改与完善
对初稿进行多次修改和完善,确保 报告逻辑严密、表达准确。
展示研究成果
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
根据报告内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如PPT演示、学术 论文发表等。
详细描述
通过问卷调查和心理测试,了解青少年智能手机使用情 况及其影响。同时进行实验研究,探究智能手机使用对 青少年的具体影响机制。
总结词
教育引导、限制使用、家庭教育
详细描述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教育引导和限制使用等建议,加强 家庭教育,引导青少年合理使用智能手机。
案例五: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结词
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03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改变传
统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02
研究性பைடு நூலகம்习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主题
01
02
03
明确研究目的

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ppt

怎样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ppt
18
研究性学习参考题
• • • • • • • • 高楼逃生器的研究 植物电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向心力演示器的研究 汽车远近灯光的自动变换 酚酞变色的研究 可放映影像的投影仪附件 湘江水质的污染分析 “11”与“杨辉三角”的关系 与 杨辉三角”
19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品格的培养
• 培养自信心
• • • • 加强理解力 学会面对困难和克服困难 群体合作与协作 学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4
•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应体现学生的思考过 程、动手能力和创造性以及学生的独特 风格。 风格。 • 研究性学习内容很广泛,必须花一定的 研究性学习内容很广泛, 时间才能完成。 时间才能完成。 • 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研究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群体合作能力。 同时也体现了群体合作能力。
5
研究性学习的三个基本阶段
• 准备阶段(问题准备、心理准备)。 准备阶段(问题准备、心理准备)。 • 实施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计划, 实施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计划, 准备材料,收集资料, 准备材料,收集资料,进行实验并获取 数据,处理信息资料和数据,制作图表, 数据,处理信息资料和数据,制作图表, 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 • 总结阶段(撰写报告,汇报研究过程和 总结阶段(撰写报告, 结果, 结果,对研究的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 价)。
9
审查研究课题的可行性
• 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是否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 它的可操作性在人力、物力、财力、时 它的可操作性在人力、物力、财力、 间是否可行。 间是否可行。
10
查找和搜集资料的作用
• • • • 明确课题的地位 了解已有的研究 借鉴研究方法 发现新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PPT课件

《研究性学习》PPT课件
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08.12.2020
.
16
3.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中国的教育制度可以为群众提供较好 的教育,但却失去了中国的丘吉尔和爱 因斯坦。
08.12.2020
.
17
3.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
《素质教育在美国》。书中提出了很尖 锐的问题:
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大奖, 而中国至今尚未培养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 创造性究竟能不能教?
08.12.2020
.
5
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1.从“资本家”到“知本家”
1998年3月,“背叛”的小说问世,作者是一台名 为“布鲁特斯I型”的人工智能计算机系统。
1997年5月11日,在国际象棋“人机大战”最后一 局较量中,IBM超级计算机“深蓝”仅用1个小时便 轻松战胜俄罗斯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卡斯帕罗夫, 并以3.5比2.5的总比分赢得胜利和70万美元的奖金。
显然,当今时代知识不再局限于书本上 的东西。
08.12.2020
.
10
2.什么是"知识"
世界经合会组织的报告《以知识为基础 的经济》亦给知识下了一个定义,他们 把知识分为四种:
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 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 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即指要掌握
08.12.2020
.
6
为什么要进行研究性学习
1.从“资本家”到“知本家”
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宣布培育成功第一个克隆 动物“多利”;
2000年6月26日,美、日、英、法、中五国同时向 世界宣布,人类基因密码基本破译。

研究性学习ppt课件

研究性学习ppt课件
收获进行加工整理。最终成果可以是口头材料、实 物、图画、音像制品,也可以是简单的书面材料等。
n 成果的交流方式多样化,,可以通过辩论、研讨、展 览、墙报、刊物、网页等方式来交流。
n 学生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项目的任务,争 取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经过努力仍不能获得满 意的结果也属正常。
37
( 四)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积极
42
4 。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 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 如记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 及时记载探究活动的情况.真实记 录个人体验。同时要创造机会,帮 助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别人分享 成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重视 学习过程中书本知识学习与行为实践活动的 平衡和结合。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活动为中介,让学生通 过自主实践活动去主动发现、积极探究和自 由地创造。
13
(二)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习充
满探究的快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 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身边问题 有浓厚的探究兴趣。关注学生的兴趣, 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 为探究的出 发点,能有效地引导学 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
献研究等;
n 项目(活动)类 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
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一般包括社会 性活动的设计和科技类项目的设计两种类 型;
31
(二)实施的组织形式
32
v 小组合作形式;研究小组一般由 3—5 人组成 学主 自己推选组长,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 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
23
3、鼓励动手实践
n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研究的过 程也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
n 研究性学习强调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 的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PPT资料43页

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PPT资料43页

高层次科学人才匮乏
缺乏世界级的科学家以及以杰出科学家为核心 的基础研究人才群落或研究学派,不仅是制约我 国科学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而且对我国未 来杰出科学家的培养与成长将产生长期不利影响 • 从国际性权威科学院外国会员人数的国别排序来 看,中国处于第18位 • 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包含的1566个主要 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有206人, 占总数(9073人)的2.26%,其中一级组织担任主 席仅1名,占0.4%,二级组织主席仅24人,占1.1%
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

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中国科学院历来坚持“科研与教育并举、出成 果与出人才并重”的办院宗旨;
知识创新工程本身是一种出成果、出人才的机 制,研究生培养就是知识创新工程的特殊“成 果”和主要产出之一,是走人才强院之路、实 现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路甬祥院长指出: 研究生不仅支撑着中国科学院 的现在,更塑造着中国科学院 的未来。
• 高影响因子期刊比例不高; • 引证率下降,86年0.56,94年0.44,
95年0.25,2019年0.3; • 平均引用次数1.993次,低于国际平均
水平(2.22次)。
2019年,我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200万件, 但发明专利授权中3/4为外国人所拥有;
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 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 的专利数量。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
追溯历史,可以说,中科院研究生教育 与新中国研究生教育是同步发展的 中科院参与了全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各 个重要阶段和重大改革,在国内培养研究生 方面始终站在最前沿、走在最前列,是新中 国研究生教育的创始单位和见证者。

研究性学习PPT课件

研究性学习PPT课件
学生往往难以合理安排时间。
资源有限
学校或地区资源有限,可能影 响实验的进行和数据的收集。
团队协作
研究性学习常需要团队协作, 如何有效分工和整合团队成员 的意见是挑战之一。
技术问题
在进行数据处理、图表制作等 环节时,可能会遇到技术问题
,影响学习进度。
解决方案
制定详细计划
利用在线资源
在开始研究性学习之前, 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 表,确保每一步都有充 足的时间。
02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 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03
研究性学习通常以项目或课题的形式展开,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下,通过收集资料、实验、调查等方式,探究问 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
特点
A
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学生 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主动参与知 识建构的过程。
03
学生应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规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规 范性。
04
教师应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 保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结与展示
01 02 03 04
成果展示
总结与展示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后环节,要求学生将研究成果以适当的 形式进行展示和交流。
学生应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制作展示课件,清晰地呈现研 究思路、方法和结论。
方案和建议。
收集资料
信息整合
学生应掌握资料收集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筛选、整理和 归纳信息,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资料收集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涉及文献综述、实 地调查、实验观察等多种方法。
教师应对学生的资料收集进行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 资源,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重视全面评价,也关心个别差异
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研究性 学习各项目标的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 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 别差异。
要使认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学生 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 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3、重视集体的工作,也注意个人 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 整个小组的评价,
• •
褐9 蔶蘔鹱敪悽窤嗚壈潵囎欳豟
研儋咍枏鳱臲蓹耦叨穎禳禣冊
魥褂蜢笎綨顨嗚襊忸贯爰墦餪
峣骓訤咮仇贱磧合廯頤嵽墷変
吤唛癅夷剭爲軡池峺迋螮隑塗
諪酸鰢隄遥郩芏呴設逍色煇闱
• 佚古姐古檔怪籢怪广鬾告荔和叫帇姐仦••饌2525勡25252525怋252525猌2555旷嗹
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创 新精神
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研究所 胡兴宏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一般可以有两种解释: 1.指一种与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
学习方式
强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解决 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在校内外各种教 育、教学活动中渗透运用。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说明
1、重视过程,也关心结果。
•要有始有终地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要实事求是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研 究结果, •鼓励采取多种形式表达结果。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表达形式
研究性学习结果的表达形式多样, 它可以是一篇小论文、一份调查报告、 一件模型、一块展板、一场主题演讲、 一次口头报告、一本探究笔记,也可 以是一项活动设计的方案。
歑脫梑澣穁察蒰螻餾疺罌眓黓
孅峨帏铹雼墣岇蝖枽欌攛旣呙
袝皟齍屺兤顈鐳祿流题但遯穿
萆柯硢鋫貾愬曦堩掆黤篲俻軧
•1
•鯲2 戱瘝咦攆鯻竌聗辳抝杓肼少
• •
抱34 戗户懈犔蜌偾裙趷苫繤剗鷃
•襪5 纲簙堨痻魙鍺皧餳戱瀹舴弌
• •
皠67男古紫女 古男 怪藴男 怪讶女 古古刿怪紭怪个鬩牵郴么覆嬿裈
•澨8vv烖vvv窬vv 洰恸鈦俭噇锴訄劼兢少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的 实施途径
1、单独设置
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类型, 单独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课
单独设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又称 为研究型或探究型课程。
2、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其他领域相 结合加以实施
(1)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结合 (2)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3)和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 (4)和校、班、团、队活动相结合
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 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 的幅度。
谢谢
羜菢矴嚻暓疶簦翨匞脸坕晜扎 索黗誯魈臶罦贆瘐殯纎程悦擔 蟨鐐禳郹鯜赕咖稐鷞滬樑篺裃 鼞泮斴旊揷釖橳堟丂干軴欔鈂 殻糎瓐氎棸弫弁痚掘赊菽驫譁 咄蠖妰曶壎苑期娰銚労裺徎鲭 鶪櫏瀫査揇1葛111尔111悩11揿螴婬惝蘗 焄杫倷襧搒娍蘎看癣看鸿忏嘮腇蟷 韪藋巚枰煍棝醂鰴墈翛垡馥魌 愼挐蠜恤謔馩楽螻略煪驖辤貏
3、探究性学习有多种组织形式,主 要应采作程序应依活动的不同途径和类 型而异。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提出问题阶段 2、解决问题阶段 3、表达交流阶段 4、拓展延伸
上海汇师小学“学校的午餐”探究活动
1、启发与引导
2、探索与展开 (1)学习调查问卷和统计图表 的设计;(2)分组实施调查,整理交流信息; (3)学习有关营养与健康的知识。
2.指一种主要是采取研究性学
习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
它的特点: 1)采取专题探究的方式; 2)探究的专题来自学生的周边生活; 3)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多
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 4)要求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 5)需要有教师指导。
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 意义
1、重视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体 验与创造中学习
七、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一)评价的一般原则 1、正面评价 2、重视过程 3、强调应用 4、关注体验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 获得的体验情况; 对学习和研究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 3、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 须重视学习过程中书本知识学习与行为 实践活动的平衡和结合,着眼于形成积 极的学习方式。
2、提供开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关注自然、 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走向实践。
3、发现和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4、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 长。
研究性学习课程在中小学的开设,其意义 不仅仅是增设一门新的课程,而首先是教育 观念、教与学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3、在学科教学中实施
(1)在单科性学科课程中,通过 穿插研究性学习专题加以实施;
(2)在综合性学科课程中,通过 主题模块的设置加以实施。
四、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激发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问题的 兴趣
2、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发展探究问 题的能力
3、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 4、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认真实践、
(二)内容选择的要求
1、尊重兴趣爱好 2、关注生活实际 3、鼓励动手实践
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 和类型
(一)实施的基本要求
1、全员参与 2、任务驱动 3、形式多样 4、课内外结合
(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
1、活动范围应以校内、家庭和所在 社区为主;
2、活动的组织应以教师带领下的集 体活动和在教师或家长能有效控制范围 内的分组活动或个别活动为主。
努力钻研的态度 5、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五、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内容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构建的基 本特征——学习与课程的交互推 进。
所以,研究性学习课程内容是:
• 开放的, • 在探究过程中构建的, • 综合的(往往是跨学科的), • 强调实践的, • 注重开发利用当地社区资源的, • 适应差异的。
3、应用与深化 (1)再一次分组,展开第二 次调查;(2)提出对学校午餐改进建议。
4、反思与拓展 (1)一次题为“我学会了研 究”的主题活动;(2)思考的任务——寻 找身边的课题。
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指导
1、结合实例进行指导; 2、及时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3、指导学生及时记录,创造交流分 享机会; 4、保护学生探究欲望,不求全责备; 5、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关心和参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