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言语:巧解语句排序题之事理的逻辑性

合集下载

2014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连线法解决朴素逻辑中的复杂对应问题

2014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连线法解决朴素逻辑中的复杂对应问题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在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考试中,有一种题目叫做朴素逻辑。

它既不像我们学过的必然性推理,也不像可能性推理,很多同学会认为,这种题目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智力考察”吗?于是河北政法干警的考生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虽然说朴素逻辑不同于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但却是最能体现逻辑精神的一类题,而且它的解题思路也跟必然性推理类似,也是一种从题干所给前提一定能够推出作为正确答案的结论的。

在如今这个时代,考生们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力争攻克每一类题型,包括让大家“望而生畏”的 “智力考察”题。

今天就跟着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一起来学习一下解答朴素逻辑题的一种实用方法—连线法,一起为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加油! 在较为复杂的单纯元素对应问题中,如果题干涉及到两项以上对应元素,那么我们可以采取连线的方法来整理题干已知信息,连线法能够更快的帮助我们理清多个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某宿舍住着甲乙丙三个人,一个出生在长沙市,一个出生在武汉市,一个出生在重庆市。

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会计,一个是营销,一个是中文。

已知:①乙不是学中文的; ②乙不出生在重庆市;③丙不出生在长沙市; ④学习会计的不出生在武汉市;⑤学习中文的出生在长沙市。

根据上述条件,可推出甲所学的专业是:A.会计B.营销C.中文D.无法推断【答案】C 。

题干中给出了人、职业、出生地三种元素,这三种元素都是唯一对应,在此我们用连线法来解题,实线表示有关,虚线表示无关。

第一步:根据题干所给5个已知条件,先把已知项标出来。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第二步:根据①和⑤可知,乙不出生在长沙,又因乙不出生在重庆,故乙出生在武汉。

又因④出生在武汉的不学会计,可知乙不学会计,故乙学营销。

第三步:由乙出生在武汉,丙不出生在长沙,可知,丙出生在重庆,故甲出生在长沙。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辅导:言语理解“八字诀”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辅导:言语理解“八字诀”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辅导:言语理解“八字诀”大家都知道在河北政法干警考试中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在接下来的备考时间希望考生谨记“八字决”,查缺补漏,厚积薄发。

在行测的考试中希望考生能够明确各个模块的考点在哪里?有针对性的复习,才能使整个备考过程事半功倍。

对于言语这个模块呢?有些同学还是存在错误的观点,认为言语这个模块大多倚重于语感来答题。

在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这个模块中,片段阅读主要考察的是从,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这三方面着重进行考察,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历年试卷中,意图判断题中还是有大部分的题目是考察主旨类的答案.文段一般是给我们阐述一个社会的负面现象,让我们提出一个对策,或者是作者的一个观点。

在意图判断题中如果没有正确的引申项,无正确引申项的标致为,第一:和主旨无关的引申项。

第二:过度引申。

第三:无引申项。

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应该退而求其次选择无引申项也就是主旨类的答案。

在2010考题中,我们的意图判断题就考察了10道题。

片段阅读中的比例占了50%.在2011-2013年都在7—8道题中波动。

在标题填入题中比如议论文类的类型就是典型的变形的主旨概括题。

细节理解题呢?主要就是考察考生是否细心,同样希望考生能够谨记八字诀,“一一对应,排除干扰”。

干扰选项何处找?无中生有加偷换,偷换包括(数量,时态、数量、逻辑关系、概念、语气的偷换。

)希望考生还是要把主旨概括题,意图判断题,细节理解题,着重把握掌握这三个模块就是我们在言语模块中的高分秘器。

在逻辑填空的这个模块,我们政法干警考试大纲是这么说明的,要求我们考生能够准确、得体的遣词用字。

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实词积累和对成语的积累与辨析,感情色彩的考察,考生可以结合语境判断作者想表达的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感情倾向性。

语境如何判定呢?考生可以通过从,关联词语,标点符号,解释性词语,和文段出现的释性语句来把握。

对成语的语义,及它的用法可以合理的掌握。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亮点分析——言语理解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亮点分析——言语理解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亮点分析——言语理解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言语理解部分题型、题量保持稳定。

纵观各省,考查题型包括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表达和文章阅读,其中病句分析及文章阅读仅出现在吉林省;考查题量依旧为30-40,占行测总题量的25%-35%。

从题型特点上来说,逻辑填空侧重分析语境,片段阅读主观题仍旧为重中之重。

另外在材料的选取上,2014年政法干警考试向国考看齐,注重材料的文化性与现实性,突出正确选项与主题的呼应关系,这也是今年言语的亮点之一。

一、最富民俗文化的逻辑填空【真题】黄河以西地区形成了端午插柳的风俗,受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影响,人们利用了杨柳的象征意义和辟邪、祈雨抗旱功能,______了纪念屈原的意义,是特殊环境下人们对北方端午基本形态的一种合理_______。

A.实现理解B.融合改造C发展外推D表达存在【答案】B。

【解析】材料讲述黄河以西形成“端午插柳”这一风俗的原因及意义,这是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对节日形态的一种改变与创新。

首先看第一空,“表达”与“意义”不搭配,排除D。

第二空,根据主题,能体现出来对节日形态改变这层含义的只有B项的“改造”,A的“理解”与C的“外推”均不能体现“改变”这层意思,所以答案为B.二、最具诗意色彩的片段阅读【真题】李商隐说“美酒成都堪送老”,雍陶说“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点名直夸成都酒好。

客观来看,成都也确实深受酒神的青睐:独有的弱酸性黄粘土,粘性强、保水性好,含铁、钙等金属离子少,是酿酒筑窖的最佳土壤。

地下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优质水源,浸润了美酒的灵魂。

而盆地中湿润的气候,格外有利于酒窖里微生物的繁衍,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

悠长历史,堆叠的不仅是酒窖的深、酒糟的浓、酒浆的冽,也是酿酒、沽酒、饮酒之人悠然享受生活的心态,这才使成都的酒,酝酿出至醇的香和韵。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成都美酒从唐朝开始就已经闻名天下B. 独特的地理文化条件造就了成都美酒C. 产地的生活哲学塑造了酒文化的灵魂D. 气候形成了成都市井文化的中慢的物质【答案】B。

2014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言语理解高分技巧:要学会认识题目

2014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言语理解高分技巧:要学会认识题目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张家口中公教育网:/?wt.mc_id=bk120102014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言语理解高分技巧:要学会认识题目“认识题目”这个阶段只需要一天即可,用一天时间仔仔细细地研究一下言语理解的题目,把自己当做一个“考试研究者”来去认真“品读”题目,同时可以尝试做 一些题目来了解出题者的出题思路,最终的目的是要做到“懂”言语理解,要自己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也要找到弥补自身弱项的方法。

下面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介绍政法干警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部分的题目有那种类型,常考的题型有哪些?一、认识题目对于言语理解题型“零基础”的同学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题目。

这几年的政法干警行测中,言语理解部分的题量一直保持在40道,占整个行测考试的30%左右。

常考的题型有:•选词填空题(题量:20题)•实词辨析题•虚词辨析题•成语辨析题•材料分析题(题量:18题)•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意图强调题•细节判断题•语句填空题•语句排序题(题量:2题)同学可以拿出历年行测真题卷,找到言语理解部分,先不做题而是去“看”题,边看边问自己:这几年言语理解部分出了些怎样的题目,这几种题目的问法是如何,解法可以是哪几种,自己在解言语理解题目时的优势在哪里,时间把握应该如何等。

通过“看”和“问”这两个过程,可以使同学迅速熟悉言语理解的考试题型,并且可以对自己的应试水平有一个比较准确的估计,在接下去的复习策略中,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能力。

二、学习方法和技巧方法、技巧对于考试来说,就像是一套解决问题的工具,要想考试尽可能地发挥自身考试水平,就要熟练运用这些工具。

在认识了言语理解的题目之后,要做的就是学习方法和技巧。

河北省政法干警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本硕真题2014年

河北省政法干警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本硕真题2014年

河北省政法干警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本硕真题2014年(总分:140.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36,分数:40.00)1.法国作家雨果说:“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

” 雨果这句话意在强调:(分数:1.00)A.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B.理想受生活存在的制约C.人要有物质生活,又要有精神生活√D.人的存在由高到低可以分出不同层次解析:A选项:从后半句可知,理想是生活存在的基础,而非源于并高于现实,错误; B选项:从整句话可知,是生活存在受物质的制约,生活受理想的制约,错误;C选项:人有了物质(物质生活)和理想(精神生活)才能生活和生存,正确;D选项:这句话并不涉及人的存在层次的问题,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2.人类对技术的乐观或悲观倾向由来已久,但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家爱德华·泰纳的说法可能会使你大吃一惊: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缔造福祉,反而极大地报复了人类。

技术反噬人类的事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但我们与其把泰纳的说法当成一种绝望的声音,不如把它视为一种警告。

日益复杂的技术文明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结果,这些结果与人们当初的良好愿望大相径庭。

最能准确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分数:1.00)A.泰纳的说法表现出对技术的悲观倾向,我们对科学技术的看法应该是乐观的,但也应该吸取泰纳说法中的有益因素B.我们不能因为泰纳的说法而对技术绝望,但应对技术可能带来的无法预料的后果保持警惕√C.泰纳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技术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已经印证(或者部分印证)了泰纳说法的合理性D.泰纳的说法缺乏辩证,他只是认识到技术对人类的疯狂报复,而没有认识到技术毕竟还是掌握在人的手中解析:A选项: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应该乐观看待科学技术的结论,错误;B选项:与文字内容一致,正确;C选项:这段文字意不在于说明泰纳说法的合理性,而是提醒人们技术可能带来的反作用,错误;D选项:“技术毕竟还是掌握在人的手中”并非文段内容,不能得出此结论,错误。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辅导:归纳推理欲望难躲闪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辅导:归纳推理欲望难躲闪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辅导:归纳推理欲望难躲闪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判断推理部分中有一种题型叫做归纳推理,题干会给出一段文字的陈述,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能够或者不能从题干中推出的结论,这类题型的问法不同时,选择正确选项的方式也有一定的区别。

在这一类题型中,有很多干扰选项很容易迷惑广大的考生。

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提问方式对于正确选项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区别,对于能够推出的提问方式,我们必须要选择一个最严谨的选项,而对于不能推出提问方式,我们则需要选择一个错误最明显的选项。

而在选项设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类选项,选能够推出的时候它不够严谨,我们不能选择它。

当提问方式是能够推出的时候,它是有一定的根据,虽然不是很严谨,我们也不能选它。

这样的选项往往会对考试造成比较大的困扰,导致出现错误。

下面列举几个政法干警考试中的典型例题来具体分析:【例题1】读者上网阅读各类网络小说已成为阅读新时尚,“点击率小说”在网络小说的基础上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新的出版模式。

网络上的作品因为高点击率走红出版,网络写手可以获得版权税。

网站因为人气赚取高点击率,出版社因为高点击率和人气判断市场,赢得市场销售业绩。

为了获得更高的点击率,有的专业写手甚至根据出版商的要求写书。

根据这段文字,无法推出的是( )。

A.网络阅读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阅读模式B.点击率小说受到网站和出版商的大力欢迎C.网络写手必须满足读者需求,作品才会有较高的点击率D.点击率小说使网络写手、网站与出版社建立起“三赢”的出版模式【答案】A【解析】题干中只提到了“读者上网阅读各类网络小说已成为阅读新时尚”,可是A选项说“网络阅读将逐步取代传统的阅读模式”,表述太过绝对,明显夸大了观点,故选A。

B和D选项很容就能找到根据,易于排除。

而C选项中的“必须满足读者需求”在题干中也找不到确定的根据,假如要选能够推出的,C选项也是不能选的。

由于此题要选的是不能推出的,相比A选项来说,C选项又可以从题干中“有的专业写手甚至根据出版商的要求写书”这句话中找到一定的根据,虽然不是很严谨,也不能选择C选项。

2014年河北省政法干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专科类)及详解

2014年河北省政法干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专科类)及详解

2014年河北省政法干警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专科类)注意事项这项测验共有五个部分,125道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试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卡、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禁折叠答题卡!7.考生可以在试题本的空白位置及草稿上进行演算。

这项测验要求你必须严格按照监考人员的指示去做,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

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出品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20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记名股票的,应当置备股东名册。

股东名册应当记载的事项,不包括:A.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B.出资证明书编号C.股东取得其股份的样式D.股东的出资额2.下列关于我国行政。

审判和检察机关与人大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各级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有全国人大产生B.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向同级人大汇报工作,受同级人大的监督C.行政、审判和检查机关刑事管理国家的权力D.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代表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3.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三峡水力发电B.北京二锅头酿酒C.中石油炼油D.唐山有色冶金4.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下列食物中钙的含量最低的是:A.虾B.牛奶C.豆类D.青菜5.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C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前提分技巧

2014河北政法干警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考前提分技巧

政法干警考试中定义判断考查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开始单一的法律知识,到现在考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军事学等。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随着考查范围的扩大,定义判断的难度也在提高,需要大家在做题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及解题技巧。

技巧一:根据定义名称结合常识理解进行解题例题:社会惰化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也会下降。

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或叫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逍遥、社会懈怠。

【2011-政法干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惰化的是:A.十根筷子抱成团B.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C.人多力量大D.三个和尚没水喝答案:D。

中公解析:定义名称是社会惰化,结合常识理解表示的含义是不好的现象,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不好的现象。

技巧二:归纳概括定义的主要特征进行解题例题:商标平行进口是指在国际货物买卖中,某商标权或商标使用权已受一国法律保护,而进口商未经该国商标所有人或商标使用权人许可,从国外进口相同商标商品。

【2012-政法干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属于商标平行进口的是:A.甲国生产商与乙国经销商签约销售一款新型发动机,但后者未经甲国生产商许可擅自将此产品销往丙国B.甲国某饮料生产商授权乙国企业在乙国境内使用其品牌生产、销售饮料,后者未经过许可将此饮料销往丙国C.甲国某家电生产商授权乙国厂商使用其商标生产彩电,乙国经销商未经后者许可从甲国进口该品牌彩电D.甲国一汽车制造商允许乙国某服装厂在T恤上使用其商标,该服装厂又以高价将T恤摊销到甲国的市场答案:C。

中公解析:归纳定义的主要特征是未经许可、进口。

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只有C选项。

文档来源:/?wt.mc_id=bk48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河北政法干警行测言语:巧解语句排序题之事理的逻辑性
1、上下文的内容要符合逻辑。

语句排序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由上到下,从左到右;或按事情发展和客观过程为序;或以事物性质的主次轻重为序;或按景物的远、近、动、静等不同为序。

2、语句上要前后照应、上承下接。

语句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总起与分承的照应,句子结构的照应,上下句词语间的照应,前后句式照应等。

3、借助选项的不同可以获得一部分提示,有利于快速解题。

事理的逻辑性(基本方法)
事理的逻辑性,就是在强调行文的逻辑关系。

无论叙事、状物还是说理,在行文时都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

比如,例证应该在观点之后,解释说明应该在观点之后。

总述的部分应该是在分述之前的观点中或者分述之后的总结中。

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这些事理的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

【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清醒地认识到,______________,从而正式宣告了全面改善民生时代的到来。

①并在客观认识现存民生问题的基础上,突出地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
②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③将全面改善民生、实现国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
④我国现阶段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民生方面确实存在着较多问题
⑤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A.④⑤②③①
B.②⑤④①③
C.②⑤④③①
D.④②⑤①③
【解析】D。

题中②⑤是对④的解释和补充,所以②⑤排在④之后,排除B、C两项。

①和③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在认识问题的基础上才能作出目标指向,因此③排在①之后,排除A 项。

本题是按照认识问题、解释问题、确定目标的逻辑顺序来解答的,只有D项最符合逻辑顺序和语言习惯。

【例2】①城内大街小巷中辣子与熏肉的香味四季飘香,多情湘女,婆娑而过。

有月光的晚上,苗民男女的对歌声可惊醒每一扇临水的窗户
②凤凰县位于吉首市与怀化市之间偏西的地方,城区傍沱江而建,沱江如酒,沿江的吊角楼就如美人醉酒一样憨态可掬
③出了城,见一山如利剑穿空,拔地而起,日天星山
④下得山来,性犹未尽,还可去奇梁洞
⑤进山,再见斧削刀砍的绝壁中一清溪婉转。

跨过清溪,登栈道,古树夹道,怪石峥嵘
⑥上山顶,一平台豁然开朗,中有一方池为“天池”,汩汩溪流,却久旱不涸,常有麝獐叹水,百鸟低回
A.②①⑤③④⑥
B.②①③⑤⑥④
C.⑥②⑤①③④
D.⑤③④②①⑥
【解析】B。

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这一段文字所描述的是凤凰古城,②为提出这一主题的发语句,所以应该在段首,C、D两项排除;而在进行描写时所遵循的是“城内”、“出了城”、“进山”、“上山顶”、“下得山来”这样的顺序,这些关键词在句中都有体现,并且暗示了下一句将要表达的内容,因此按照这样的顺序,可以得出正确的排序为②①③⑤⑥④,B项正确。

【例3】①实现了粮食供应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②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③使粮食产量不断攀升
④任何国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问题。

中国多年来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
⑤推广良种、改善水利条件、精耕细作
⑥在上个世纪末突破5亿吨大关
A.④⑥②⑤③①
B.④⑤③⑥①②
C.⑤①⑥④③②
D.⑤④③⑥②①
【解析】B。

句子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④⑤,其中④讲的是“战略”,⑤讲的是“措施”;第二个层次是③⑥,讲的是“产量”,其中⑥是对③的具体说明;第三个层次是①②,讲的是“意义”,其中①讲的是对中国的意义,②讲的是对世界的意义。

这样,六句话就形成了“采取战略措施——促使产量提高——产生巨大意义”三个鲜明的层次,据此,六句话应排列为④⑤③⑥①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