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方略】2016版中考物理 第17-18章课件 新人教版
2016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全套645页)

3.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 不变 的运动,叫 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时间 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像.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 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 不相等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这种 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s (3)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 v= t来粗略地 描述运动的快慢.平均速度表示的是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 内(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程度. s [易错警示]①平均速度公式 v= t .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明 确是计算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且要注意运动路 程和运动时间应一一对应.②平均速度不能理解为速度的平均 v3+v4 值,如果认为平均速度 v=v1+v2+ ,那就大错特错了,必 4 须根据具体的运动路程和对应的运动时间,运用速度公式进行 运算.
三、时间的测量 秒 ,符号是 S 1.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 2.单位换算:1 h= 60 min= 3600 s. 3.测量工具 (1)常用:机械表、电子表、 石英表. (2)实验室和操场常用停表测 量时间.
.
(3)停表的读数 停表通常有大、小两个表盘,大表盘的时间单位为秒(s), 小表盘的时间单位为分(min).不同规格的停表指针运动一周 所表示的时间不同,如图知,大圈1整圈是30 s,每大格分为 10小格,所以每小格是0.1 s,小圈1整圈是15 min,每小格是 0.5 min.由图观察发现,小圈走了1大格即1 min,大圈指示4 s,所以表中指示时间为1 min 4 s. [帮你归纳] 1.石家庄日出至日落时间约8 h.2.橡皮从课 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0.4 s.3.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 约50 s.4.普通中学生跑完1000 m 用时3~4 min.5.成年人1 min脉搏跳动约70次. [易错警示]时间的国际主单位是秒而不是小时;光年是长 度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它是指光传播一年所通过的距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课件 17.专题二

易错提醒:弄清楚在图甲中滑动变阻器在a、b点时,图
乙对应的电压电流,利用欧姆定律 必须注意同一性, 同时性.
等进行计算时,
正解:首先分析电路图为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串联电路,
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 在a端时,仅有定值接入电路中,两端的电压为电源电压 9 V;在a端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9 V,此时电路中
以得出I1R1=I2R2,即
说明在并联电路中电阻有分流的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 流越小.即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之比与它们的 电阻成反比.
【例2】如图Z17-2-3是甲、乙两导体 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由图可得乙 的电阻是__________Ω ,若把甲、乙 两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加在甲、乙两
____4_._8____V.
易错点三 使用欧姆定律 意同一性, 同时性
等进行计算时,必须注
物理量的同一性.叙述欧姆定律时,在两个“跟”字
后面都强调了“这段导体”四个字,它是指对电路中同一
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所以在运用欧姆定律
等进
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同一导体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一段电路中的物理量.在表示I、U、R时,注意脚标的一
对
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
C.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 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
中考复习方略2016版中考物理40分钟真题练第7章力与运动新人教版

第七章力与运动考点1 牛顿第一定律1.(2015·宜昌中考)正在地面上滚动的足球,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B.慢慢停下来C.做匀速直线运动D.改变运动的方向【解析】选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滚动的足球如果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方法归纳】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物体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取决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将保持静止状态。
2.(2014·无锡中考)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此探究活动的各种表述,错误的是( )A.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B.由于惯性,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C.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远D.运动的物体若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解析】选C。
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及推理过程。
水平面越粗糙,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越小,故C选项说法错误。
【方法技巧】正确建立“理想模型”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外力的作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用逐渐逼近法建立的理想状态,也包含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
3.(2014·潍坊中考)如图所示,吊在天花板下面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某一天,吊线突然断开的同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电灯将( )A.竖直向下匀速运动B.竖直向下加速运动C.保持原来静止状态D.竖直向上匀速运动【解析】选C。
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不受外力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由于电灯原来处于静止状态,故当所有外力消失时,电灯仍处于静止状态。
C选项正确。
4.(2015·遂宁中考)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中考新突破】江西省2016届中考物理第一部分教材同步复习第17章电功率教科版课件

焦耳定律
1.定义:电流通过灯泡的灯丝时,灯丝变得灼热而发
内能 光,这种电能转化为⑫_________ 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
正比 ,跟通电时间成 ⑭ 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⑬ ______ 正比 . _______
2Rt I 公式:Q=⑮______.
电功率 快慢 1.定义: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⑨____________ 的物理
量,等于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单位:瓦特,简称瓦, 符号是 W.
W t =⑪________( 10 _____ UI 公式:P=○ 适用于任何电路).
2 U 推导式:P=I2R= 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备注】
条件
50 Ω,求:
1
W”的字样,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2)断开开关 S1,闭合开关 S、S2、S3,将滑片 P 移到距 1 a 端的长度为总长 ab 的 位置时,小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 5 电源电压是多少?
(3) 断开开关 S2 ,闭合开关 S 、 S1 、 S3 将滑片 P 移到 a 端
(4) 分 析 表 中 信 息 , 可 知 小 灯 泡 的 额 定 功 率 为 0.75 越大 , _____W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_____
小灯泡越亮. 【答案】 (1)如图答所示.
三年中考 ·讲练
选择类 【例 1】(2013· 江西 13 题 )( 不定项 ) 如
图 a 所示,是某电器内部的电路结构图,
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R P1 R1 P总 R总 = ; = P2 R2 P1 R1
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R2 P总 R1 ; = R1 P1 R总
中考复习方略2016版中考物理50分钟真题练第15章探究电路新人教版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考点1 电阻与变阻器1.(2015·益阳中考)下列有关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中的电流为零时电阻也为零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电阻的理解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导体的电阻越大,说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差,故选项A错误;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大小及有无都无关,故选项B、C错误,D正确。
2.(2015·枣庄中考)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我市某技术监督部门对市场上的电线产品进行抽査,发现有一个品牌的铜芯电线不符合规格:电线直径明显比说明书上标有的直径要小。
这种电线不符合规格的主要原因是( )A.电线的温度引起电阻偏大B.电线的材料引起电阻偏大C.电线的长度引起电阻偏大D.电线的横截面积引起电阻偏大【解析】选D。
本题考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包括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四个因素。
电线直径偏小,即横截面积偏小,会导致电线电阻偏大,使电路在通电时导线损耗的电能增加,故D选项正确。
3.(2015·天津中考)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方法。
滑动变阻器是依靠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因此,采用“一上一下”的接线方式,起作用的是下接线柱和滑片之间的电阻丝。
4.(2013·湖州中考)如图为旋转式变阻器的结构图,a、b、c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d为旋钮触片。
将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调节灯泡的亮度,当顺时针旋转旋钮触片时,灯泡变亮,则应连接接线柱(选填“a、b”“b、c”或“a、c”)和灯泡联后接入电路中。
中考物理人教版 教材系统复习 第18讲 电与磁

考点 4:电动机和发电机 类型 电动机
发电机
实物图
工作原理 □42磁磁场场对对电流电的流作的用 能量转化 电能作→用□44机机械械能能
□43电电磁磁感感应 应 机械能→□45电电能能
实质 □46用用电电器器
□47电电源源
区别 电路中□48有有电源
电路中□49无无电源
电动机的换向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就自 注意
⇨ 7.(人教九年级 P142 动手动脑学物理 T1 改编)如图,a 表示垂直于纸面的 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所指方向运动时, 乙乙图的导线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应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发发电电机.
机
实验 1: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是怎样分布的,我们通过以下实验来进行探 究:
下表所示.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导导体体切
割割磁磁感感线的线速的度速越大度,闭合电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切
越大
命题点 1:简单的磁现象 磁场
1.(2022·金华)司南是我国早期的指南针.小科将条形磁体置于塑料勺 内,在勺下垫泡沫,一起置于装水的纸盘中,漂浮在水面上,能自由转 动,从而得到一个仿制“司南”(如图所示).
则受电线圈处用到了下图实验原理的是
(C )
命题点 5:电磁作图 10.(2022·鄂州)如图所示,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 管的 N 极、电源的“+”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11 . (2022· 随 州 ) 如 图 所 示 , 一 个 通 电 螺 线 管 , 绕 线 未 画 出 , 电 源 “+”“-”极未标出,为了防止短路,绕线具有一定的电阻.已知一 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一端最终静止时状态如图,图中的 “N”是小磁针的极性.要求: (1)画出绕线(三匝即可),使它和电源形成闭合回路. (2)标出电源“+”“-”极.若有多种情况满足“(1)(2)”的要求,只 画一种情况即可. (3)画一条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课堂精练
考点一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如图12所示,能正确描述电阻一定时,电流随 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A )
2.小刚同学用如图13所示的电路探究“一段电 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 当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 题,他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B ) A.将电池的个数增加 B.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不动 D.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成正比
,跟导体反的比电阻成
.
2. 数学表达式: I=U/R ,变形公式:
U= IR ,R= U/I .
3.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电阻的串联:
①等效电路:
②理解:电阻串联起来之后,相当于增加了导体 的 长度 ,所以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 大 .
③规律:R串=R1+R2+……Rn.
(2)电阻的并联:
③导体的电阻大小只与导体本身因素(长度、横 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与通过的电流和两 端的电压无关,凡是说导体电阻与电流或电压有 关或成比例关系,都是错误的.
变式拓展1:从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B ) A.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决 定 B.导体的电阻可以由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 流的比值来测量 C.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它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D.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 它的电流成反比
变式拓展4:(2016·广东节选)物理课外兴趣小 组利用如图8中所示的电路图进行一些电学实验, 其中电阻R有20Ω、15Ω、10Ω、5Ω、1Ω五个供 选择,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A”,电源电 压5V保持不变.
【中考复习方略】2016版中考物理 第16章 电流做功与电功率课件 新人教版

(5)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关系。
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U实=U额 U实<U额 U实>U额
电功率
= P实__P 额 < P实__P额 > P实__P额
用电器工作情况
正常工作 _________ 不能正常工作 _____________ 容易损坏 _________
三、电流的热效应 电 能转化为___ 内 能的现象。 1.定义:电流通过导体时___ 2.影响因素: (1)时间:对同一电阻丝,在电流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通电时间
考点2:电功、电功率的计算 1.常用公式及适用条件: 电功 基本公式 W=Pt W=UIt 推导公式
U2 W t R
电功率
P W t
适用条件 适用于各种电路电功、 电功率的计算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P=UI
U2 P R
W=I2Rt
P=I2R
不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总有: 总功与总功率的 W总=W1+W2+W3+„„ 计算 P总=P1+P2+P3+„„
A.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等于12 W B.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大于12 W C.灯泡L1比灯泡L2亮 D.灯泡L2比灯泡L1亮
【解题关键】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 关键1:灯泡的亮暗与电功率的关系。 关键2: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关键3:灵活运用电功率的两个计算公式:P=I2R和P=
U2 。 R
【解析】选D。本题考查灯泡亮暗与电功率的关系及有关计算。两灯 泡并联接在6 V的电源上,灯泡L2正常发光,则灯泡L2的实际功率P实2 =P额2=6 W。灯泡L1的电阻是R1= 际功率P实1=
能;灯管内表面的荧光物质吸收紫外光后释放出可见光。不同的荧光 物质发出不同的可见光。一般紫外光转换为可见光的效率约为40%。 因此日光灯的效率约为60%×40%=24%——大约为相同功率钨丝电灯 效率的两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磁场: (1)特点: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它布满磁体周围的整个空间,并不 只在一个平面上。 (2)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3.磁感线: (1)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引入的一些假想的一种物理模型,不是真实 存在的。 (2)磁场强弱:磁感线密集处磁场强,稀疏处磁场弱。 (3)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而在内部则由S极 指向N极,从而形成闭合曲线。任意两条磁感线都不能相交。
4.地磁场: 地球 这个天然大磁体产生的磁场。 (1)定义:_____ 南极 附近, (2)地磁场的磁极位置:地磁N极在地球地理位置的_____ 北极 附近。 地磁S极在地球地理位置的_____
二、电流的磁场 1.奥斯特实验: 电与磁 的联系。 (1)意义:首先揭开了_______ (2)结论。
2.【填一填】磁现象
N 极,B端是条形磁体的__ S 极。 (1)A端是条形磁体的__
右侧 ;若在F点 (2)若在D点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_____
左侧 。 放一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向_____ 强 ;在磁场中,P处的磁场比 (3)条形磁体上,A处比E处的磁性___ 强。 Q处的磁场___
N极 所指的方向。 时____
3.磁感线: 带箭头的 (1)定义:用来形象描述磁场的某些特征和性质的一些_________ 曲线 。 _____ (2)特点。
N极 出发,回到____ S极 。 ①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____
切线 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②磁感线上任何一点的_____ 越密 的地方,其磁场越强。 ③磁感线分布_____
3.【判一判】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N 极,右端为__ S 极。 (1)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__
对调电源 (2)要改变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的正负极 。 _________
(3)要增强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在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 ①___________________ 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力 的作用。 (1)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___ 电流方向 和_________ 磁场方向 有关。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跟_________
2.电动机: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的原理制成。 (1)原理: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磁体 、_____ 线圈 、电刷、换向器等。 (2)主要部件:_____ (3)换向器。 相互绝缘 的铜制半环组成。 ①构造:由两个_________ 平衡位置 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 ②作用:每当线圈刚转过_________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磁场、磁感线、地磁场的理解及电磁铁的 应用。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而人为画出的一些曲线,磁 场是真实存在的,但磁感线是不存在的, A错误;磁体周围的磁感线 都是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B正确;我国宋代的沈括最早发现地磁 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C错误;扬声器利用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 中受力运动,没有应用电磁铁,D错误。
化学 电池、_______ 太阳能 电池等。 ③种类:_____
(2)发电机。 电能 的装置。 ①定义: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_____ ②种类。
化学
内
机械
机械
机械
机械
内
机械
2.电磁感应现象:
切割磁感线 运动时产生电流的 (1)定义: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___________
感应电流 。 现象。此现象中产生的电流称为_________ (2)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
2.(2014·莱芜中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条形磁体作用下处于静止状 态。
(1)请标出小磁针的N极。 (2)用箭头标出条形磁体磁感线的方向。
【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 (1)判断小磁针的N极、S极的依据是什么? (2)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是怎样的? 提示:(1)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 N极、S极。 (2)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磁场 的方向。 ①_____
导体运动 的方向。 ②_________ 改变 ;若二者同时改变, 若二者只改变其一,则感应电流的方向_____ 不变 。 则感应电流的方向_____
(3)发电机。 磁体 、_____ 线圈 等组成(或由转子和定子两大 ①基本构造:主要由_____ 部分组成)。 电磁感应 原理制成的。 ②原理:利用_________
【示范题1】(2015·乌鲁木齐中考)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关于 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指南针可以仅有一个磁极 B.指南针的指向不会受附近磁铁块的干扰 C.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 D.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两极是重合的 )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磁体、磁极和地磁场的理解。一个磁体有 两个磁极,总是成对出现的,A错;磁场的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 有力的作用,B错;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磁针受到了磁场力的作 用,这个磁场是地磁场,C正确;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两 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夹角(磁偏角),D错。
第十七章 从指南针到磁浮列车 第十八章 电能从哪里来
一、磁是什么 1.磁现象: 最强 的部位;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分别 (1)磁极:磁体上磁性_____ 磁北极(N极) 、____________ 磁南极(S极) 。 是____________
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_____
【示范题2】(2014·宁波中考)如图是研究磁体周围磁场时的铁屑分布 情况。实验时,a、b、c三个位置所对应的磁极可能是( )
A.N、N、N C.N、N、S
B.N、S、S D.S、N、S
【解析】选B。本题考查用铁屑描述磁场的理解。任何一个磁体都有 两个磁极,由此可知,a、b一定为异名磁极,A、C错误;观察铁屑的 分布情况可知,b、c一定为同名磁极,D错误,B正确。
6.【填一填】动圈式话筒
振动 , (1)当你对着动圈式话筒说话或者唱歌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_____
感应电流 ,经放大后 与膜片相连的线圈在磁场中的这种运动能产生_________
通过扬声器还原成声音。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 (2)线圈在运动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7.【填一填】发电机
吸引 。 _____ (3)磁化:原来不显磁性的物质通过靠近或接触磁体等方式使其显
磁性 的现象。 出_____
2.磁场: 磁体 周围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磁体间 (1)定义:存在于_____ 磁场 发生的。 的相互作用是通过_____ (2)方向: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就是放在该点的小磁针自由静止
【读·练】 1.【填一填】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乙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 (1)甲图表明_________________ 磁场 发生的。 (2)磁体间没有接触,它们之间的作用是通过_____ S 极指南, (3)若将条形磁体在教室中单独悬吊起来,静止时它的__ 地磁场 的作用。 这是因为受到_______
4.联系:磁场的方向、静止时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小磁针北极的受力 方向和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四者是一致的。
【知识拓展】怎样认识和描述磁场 磁场是抽象的,在认识和描述磁场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或磁性物质产生吸引或排斥作用,确 认它的存在,这是转换法。 (2)用铁屑显示磁场的分布,实际上是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小磁针, 由于受到磁力的作用而有规律地排列起来,这是小磁针法。 (3)与用光线描述光的直线传播一样,用磁感线描述磁场,这是模型 法。
机械 能转化为___ 电 能。 ③能量转化:把转子转动的_____
3.电能的输送: 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 。 (1)输电方式:采用高压输电,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压触电及其防护。 ①高压触电的形式:
电弧 触电; a._____
跨步电压 触电。 b._________ 远离 高压带电体。 ②防护:为了安全,必须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磁体周围的磁感线分布。 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判断小磁针右端为 N 极,左端为S极。磁体周围磁感线的方向总是从磁体N极出发,回到S 极,据此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答案:如图所示
【示范题3】(2015·东营中考)如图所示是两个磁极之间的磁感线,请 在图中标出两个磁极的名称和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
【解题探究】解答本题时,思考以下问题: (1)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方向是怎样的? (2)判断小磁针的N极、S极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1)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2)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判断小磁针的N极、S极。
(1)图甲中,导体AB、CD中的电流方向不同的原因是两导体切割磁感 相反 。 线的方向_____ (2)线圈转动到乙图所示位置时,无电流产生,原因是导体AB、CD的 不切割磁感线 。 运动_____________
考点1:磁体、磁场与磁感线 1.磁体: (1)磁极:可吸引铁、钴、镍等物质;任何磁体都有N极、S极;由于 受到地磁场的作用,磁体自由静止时,N极指北。 (2)性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析】本题考查磁感线及其特点。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 N极出 发,回到S极,据此可判断出左边磁极是N极,右边磁极是S极;根据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判断出小磁针的右端为 N 极,左端为S极。 答案:如图所示
【备选例题】1.(2014·襄阳中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的 B.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南极 C.西方人最早发现地磁两极和地理两极并不重合 D.扬声器、电磁继电器、电铃都应用了电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