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法在梅毒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价值及适用范围研究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价值及适用范围研究石杜娟【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24(45)2【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光激化学发光法(LIC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性能指标,探寻GICA法在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价值以及患者自检的可能。
方法选取2022年2~5月收集的合肥市滨湖医院住院患者、门诊就诊者以及体检者共143人份血清标本,同时采用GICA、LICA、ELISA、CLIA、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
以TPP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GICA与LICA、ELISA、CLIA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并与TPPA比较得出一致性以及符合率;通过绘制出GICA、LICA、ELISA、CLIA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对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根据计算所得最佳临界值进行分区,比较不同区间的TPPA符合率与GICA的TPPA符合率大小。
结果GICA的特异度与ELISA、LI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ICA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C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ICA与TPPA的符合率均高于ELISA、LICA、CLI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ELISA和LICA与GICA的符合率均高于CLIA与GICA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交叉示意图可见,GICA阳性时至少伴有其他2种方法同时阳性。
GI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与ELISA、LICA、CLIA 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分区后发现ELISA、LICA和CLIA的S/CO值(样本吸光值/临界值)分别在1.00~12.00、1.00~10.00、1.00~4.00时的TPPA 符合率与GICA的TPPA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胶体金法和TPPA诊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胶体金法和TPPA诊断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摘要】目的:比较胶体金法和TPPA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诊断价值,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坚持方法。
方法:100梅毒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40,1:80,1:160;1:320的滴度,每份样本均分别稀释为上述4个滴度,共得400份待检样本。
随后平均分为TPPA组和胶体金组,TPPA组采用TPPA法检测,胶体金组采用胶体金法检测。
结果:两组各滴度下检测值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TPPA组检测值比较稳定,均在90%以上;胶体金组在1:80和1:160准确率最高,滴度过低或过高时假阴性会相应增高。
结论:两种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为了提高诊断效果,可以先用胶体金法做半定性试验,对于阳性患者,再通过TPPA法进一步确认。
【关键词】胶体金法;TPPA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近年来,虽然随着卫生防疫机构工作的逐步落实,性病监测和控制工作得到了很大发展,但随着人们性观念的改变,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梅毒发病率依然高居不下。
该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易被误诊或漏诊,为银屑病、斑秃等皮肤病,而且病情具有一定的反复性,给监测和治疗工作带来一定困难[1-2]。
为了提高诊断效果,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客观参考,我们对临床上应用较广的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和胶体金梅毒血清学检查方法做一个初步的比较分析,以便为患者筛选高效,准确的诊断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08年3月到2010年本院及门诊梅毒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63例,女37例,年龄18~68岁,平均32.7岁。
患者均肘静脉采血加入3.2%柠檬酸钠抗凝剂,用羟乙基淀粉两次离心分离部分红细胞和多余的血浆,按照1:40,1:80,1:160;1:320的滴度,每份样本均分别稀释为上述4个滴度,共得400份待检样本。
随后平均分为TPPA和胶体金组。
每组均为200份样本,均含上述4个滴度的样本各50份。
1.2方法TPPA组:采用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TPPA试剂盒,微量加样器取50uL待测血清和TPPA混合,用梅毒螺旋体致敏明胶颗粒与血清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明胶颗粒为玫瑰红色,便于肉眼观察。
梅毒初筛三种方法检测的应用比较

梅毒初筛三种方法检测的应用比较目的为了了解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初筛试验中的应用和价值。
方法采用RPR,ELISA,免疫层析法三种方法同时对5394例检测对象检验,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作为验证试验。
分别统计RPR,ELISA,免疫层析法三种方法的测试。
结果阳性率分别为4.2%,5.2%,5.5%。
结论ELIS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为三种方法中筛查梅毒感染的最好方法。
标签: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感染疾病。
因其症状隐匿,治疗常常被延误,导致更广泛的流行和传播。
TP侵入人体后,经过2~3w 的潜伏期,即发生皮肤损害。
TP人工培养迄今没有被解决。
直接镜检简便,但是明感度偏低。
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制止梅毒的蔓延,复发梅毒,随着机体免疫的消长,进入梅毒晚期,对机体损害很大,尤其是皮肤黏膜,骨骼,心血管系统[1]。
在梅毒快速诊断方面,初筛试验以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为主。
为了了解的应用以上3种方法的价值,我们将这3种方法进行检验。
先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013年度在我中心进行自愿咨询及监测项目的体检,年龄在18~55岁。
1.2方法和试剂静脉采取的血清,同天进行检测。
血清在我中心同时经过TRUST检测和梅毒螺免疫吸附试验和胶体金初筛阳性者,再经过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梅毒复检。
TRUST上海荣盛生物药业有限公司,ELISA法北京万泰有限公司,胶体金法北京万泰有限公司。
复检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血清梅毒TPPA试剂则由日本富士珠式会社。
仪器为酶标仪Thermo MultiScan和洗板机Thermo Cell Wash。
2 结果ELISA,胶体金,RPR结果比较。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原理

胶体金法检测梅毒原理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胶体金法检测梅毒这个事儿。
这梅毒呢,可是个挺麻烦的病,所以能准确检测出来就特别重要啦。
那胶体金法到底是咋检测梅毒的呢?咱先得知道啥是胶体金。
胶体金啊,就像是一群超级小的金粒子在液体里开派对一样,它们特别特别小,小到咱们肉眼都看不见呢。
这些小粒子还有个特别酷的本事,就是它们可以和很多东西结合在一起。
梅毒呢,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
在检测的时候啊,这个胶体金法就像是一个特别机灵的小侦探。
检测的试纸上有一些专门为梅毒螺旋体准备的“小陷阱”。
这些“小陷阱”是啥呢?其实就是一些特殊的抗体。
当把疑似感染梅毒的人的血液或者其他体液滴到试纸上的时候,如果这个人真的感染了梅毒螺旋体,那他身体里就会有梅毒螺旋体的抗原。
这个抗原就像是一个小标签,它一碰到试纸上的抗体,就会像两个小磁铁一样紧紧吸在一起。
然后呢,咱们之前说的那些胶体金粒子也没闲着。
它们有的已经和另外一种抗体结合好了,就等着抗原和试纸上的抗体结合呢。
一旦抗原和试纸上的抗体结合了,胶体金粒子和抗体的这个小组合就会跑过去,和已经结合的抗原 - 抗体复合物再结合在一起。
这个时候啊,试纸上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就好像是一个小舞台,原本啥都看不见的地方,突然就会出现一条红线或者其他的标记。
这就表示检测到了梅毒螺旋体的存在啦。
要是这个人没有感染梅毒螺旋体呢?那他的体液里就没有梅毒螺旋体的抗原。
试纸上的抗体就只能自己孤零零地待着,胶体金粒子和抗体的组合也找不到要结合的东西,那试纸上就不会出现表示阳性的标记。
不过呢,宝子们也要知道,胶体金法虽然很厉害,但它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情况。
假阳性就像是一场乌龙,明明没有梅毒,但是检测结果好像说有。
这可能是因为身体里有一些其他类似的物质干扰了检测。
假阴性呢,就是明明感染了,但是检测结果却显示没有。
这可能是因为感染的早期,体内的抗原还不够多,还没被检测出来。
所以啊,如果胶体金法检测出有问题,或者是有怀疑的情况,还得去医院做更详细、更准确的检测呢。
梅毒胶体金法医保编码

梅毒胶体金法医保编码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也称为梅毒。
它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疾病,可影响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性行为,包括口交、肛交和阴道交等。
然而,其他方式,如母婴传播和皮肤黏膜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
梅毒的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容易被忽视。
典型的早期症状是梅毒性溃疡,通常在感染后的2-3周出现。
这些溃疡通常不痛或只有轻微的不适感,使得患者很容易忽视或误认为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小伤口。
如果早期梅毒没有被及时发现和治疗,它会进一步发展为潜伏期和晚期梅毒。
梅毒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梅毒胶体金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检测患者体液中是否存在梅毒螺旋体进行诊断。
该法准确度高,特异性强,被广泛应用于梅毒的诊断。
在医保编码中,梅毒胶体金法被赋予了特定的编码,使得医疗机构可以方便地进行报销和结算。
除了梅毒胶体金法外,梅毒的诊断还可以通过其他检测方法进行,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暗视场显微镜观察等。
这些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进行。
对于患者来说,预防是最重要的。
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危性行为,如不戴安全套的性行为,以及与患有梅毒的人进行性接触。
此外,定期进行性病筛查,及早发现梅毒感染,有助于及时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对于孕妇来说,怀孕前进行梅毒筛查尤为重要,因为如果患有梅毒未经治疗就怀孕,有可能将疾病传给胎儿。
总之,梅毒是一种严重的性传播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梅毒胶体金法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体液的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是否感染了梅毒。
然而,预防仍然是最好的办法,避免高危行为和定期进行性病筛查都是预防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不仅个人要对自身的健康负责,也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提高人们对梅毒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只有通过综合的预防手段,才能有效控制和预防梅毒的传播。
体金法与TPPA法在街头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

HEILONGJIANG MEDICIAE AND PHARMACY Apr. 242), Vod 44 No. 6・79 •体金法与TPPA 法在街头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①李俊设(洛阳市涧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河南洛阳471075)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胶体金法(TPAb)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在街头献血者梅毒筛查中的应用。
方 法:选取2410 -4) ~2424 - 46参与街头无偿献血者6252例,其中5218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甲组),先采用TPPA 法进行梅 毒抗体检测,对于TPPA 阳性者进一步应用胶体金法进行复查。
对1530例血液标本(乙组),先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对胶 体金法阳性者进一步用TPPA 法进行复查。
选取8例两种检测均阳性的标本,取阴性血清分别按比例进行稀释,分别采用胶 体金法和TPPA 法对各稀释后的标本进行定性检测,评价胶体金法相比于TPPA 法的灵敏度及可检测范围。
结果:甲组5418 例血液标本组经TPPA 检测显示阳性144例,胶体金法复查显示阳性74例,阳性符合率为96.15% ;以TPPA 法为“金标准”, 胶体金法阳性漏诊率为4.08%。
乙组经胶体金法检测显示阳性73例,1209例阴性。
采用TPPA 法对胶体金法检测阳性的73 例标本进行复查,阳性符合率为36.66% ,胶体金法检测的假阳性率为13.44%。
胶体金法可检测至TPPA 法下限的)/4 - )/2,有着较宽的检测范围,能够检测到下限的724倍甚至以上。
结论:胶体金法由于敏感度高、操作简便、试剂便于保存、可 独立包装、易对结果作出判断等优势,可作为基层医院的梅毒筛查手段。
关键词:梅毒;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献血中图分类号:107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 - 4144(2401)40 - 4147 - 40梅毒是常见的经血传播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 健康,近年发病率逐年增高九2]。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比较

两种梅毒检测方法比较任爱英【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与免疫胶体金法在梅毒检测中各自的优劣和适用性。
方法选取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8600例,采取静脉血液5 mL,待血清析出后,3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分析;所有患者均先用ELISA法进行梅毒检测,再用免疫胶体金法复检;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出的阳性数、阴性数。
结果8600例患者经ELISA检测,阳性155例(1.8%);经免疫胶体金法检测,阳性105例(1.22%);两种梅毒检测方法结果比较2=9.76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梅毒检测中ELISA与免疫胶体金法比较,ELISA阳性检出率更高。
同时,为确保梅毒确诊率,还应充分结合患者各方面资料以及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断。
%Objective Analysis of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and immune colloidal gold method in detection of Treponema pallidum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applicability. Methods To choose 8 600 patients of the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taking venous blood for serum 5mL, precipitation, 3 000 r/min centrifugal 5min, serum analysis;all patients were tested for syphilis by ELISA method at first, and then the immune colloidal gold method re examination;positive numbers, negative detected to compare the two methods of number.Results 8 600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y ELISA, 155 cases were positive (1.8%);the detection of immune colloidal gold method, 105 cases were positive (1.22%);two syphilis detection method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c2=9.763, p<0.01,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Comparison of ELISA and colloidal gold method in detection of syphilis, ELISA positive rate is higher. At the sametime, to ensure that the syphilis diagnosis rate, also should be fully integrated with all aspects of patient data and other detection method of comprehensive judgment.【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3页(P182-184)【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胶体金法【作者】任爱英【作者单位】云南省弥勒市人民医院,云南弥勒 65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任爱英云南省弥勒市人民医院,云南弥勒 652300梅毒属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是乙类防治管理病种之一。
胶体金、RPR两种筛查梅毒抗体方法的对比与应用分析

胶体金、RPR两种筛查梅毒抗体方法的对比与应用分析作者:黄彩英来源:《中外医疗》2014年第36期[摘要] 目的为了比较胶体金(Collodal Gold TPCG)与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RPR)法筛查梅毒抗体区别与联系,以便对这两种方法有更明确的认识,合理选择检测方法,减少误诊与漏诊。
方法 2013年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需要检测梅毒抗体的标本,先用TPPA法检测,TPPA法检测出的阳性标本322例,再同时进行TPCG法和用RPR滴度检测。
结果 322例TPPA法阳性标本中TPCG法320例,阴性2例;RPR阳性114例,阴性208例。
在TPPA阳性的标本中TPCG和RPR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TPCG阳性率高于RPR。
结论TPCG法比较RPR更适合医院筛查,尤其是基层医院。
[关键词] 梅毒抗体;TPCG;RPR;TPPA;梅毒筛查[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c)-0169-02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所致的系统性传播疾病,其次是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
目前临床对梅毒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以外,更依赖于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检测梅毒感染的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筛查方法有RPR、TPCG,酶联,发光法等,确证TPPA、TPHA和免疫印迹法较为常用。
RPR和TPCG法由于实验要求低,操作简便,作为筛查方法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基层医院。
选自该院2013年住院及门诊检测梅毒项目的血清样本,并用上术两种方法进行检测,为了对这两种筛查方法有更明确的认识,合理应用于临床,减少误诊与漏诊的发生,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标本选自该院住院及门诊检测梅毒项目的血清标本,均24 h内进行检测。
1.2 试剂与仪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诊断试剂盒,试剂均当天配置或在4~8℃冰箱保存并24 h 内用于检测;TPCG法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RPR试剂;移液器经质检部门校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5 . 0例 正 常 对 照 人 员 血 清 T US T P 和 胶 体 全 法 检 R T、 P A
测结果
3 讨
5 0例 检 测 结 果 均 为 阴 性 。
论
诊 断 梅 毒 常 常要 依 靠 血 清 学 检 查 , 伏 梅 毒 血 清 学 诊 断 潜 尤 为 重 要 。梅 毒 血 清 学 试 验 根 据 使 用 的 抗 原 不 同 而 分 为 两 类: 非梅 毒 螺 旋 体 抗 原 试 验 和 梅 毒 螺 旋 体 抗 原 试 验 。非 梅 毒 螺 旋 体 抗 原 试 验 用 心 磷 脂 作 为 抗 原 , 查 血 清 中 的 抗 心 磷 脂 检
胶 体 金 法在 梅 毒 实验 诊 断 中 的应 用价 值
宗扬 勇 朱爱娟 ,
( .江 苏省 如皋 市 中 医院 , 苏 如皋 2 6 0 ; .江苏省 如皋 市皮 肤病 专科 医院 , 苏 如皋 2 6 0 ) 1 江 2 502 江 2 5 0
[ 要 ] 目的 研 究胶 体 金 法 在 梅 毒 实验 诊 断 中的 应 用价 值 。方 法 采 用 胶 体 金 法检 测 2 8例 梅 毒 患 者 及 2 9 摘 0 2
为阴性。
梅 毒 是 由 梅毒 螺旋 体 ( P 所 引 起 的 一 种 慢 性 、 统 性 性 T ) 系 传 播 疾 病 , 年 来 在 我 国 呈 现 逐 步 上 升 趋 势 。 梅 毒 的 诊 断 必 近 须依 靠病 史 、 状 以 及 实 验 室 检 查 进 行 综 合 分 析 ,而 实 验 室 症 检 查 结果 对梅 毒 的 诊 断 往 往 具 有 决 定 性 意 义 … 。 目前 , 内 国 外用 于检 测梅 毒 螺 旋 体 特异 性 抗 体 的试 验 主要 有 梅 毒 螺 旋 体
・
40 ・ 3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nJunl f nertdT aioa C ie n s r d i 0 9F b 1 ( ) dr ra o t ae rd i l h s adWet nMein 2 0 பைடு நூலகம்e . 8 4 o I g tn n e e ce
例 非 梅 毒 患者 血 清 。结 果 果 均 为 阴性 。结 论
2 8例 梅 毒 患 者 血 清胶 体 金 法 检 测 结 果 均 为 阳性 ,2 0 2 9例 非 梅 毒 患者 血 清胶 体 金 法检 测 结
梅 毒 胶 体 金 法 检 测 敏 感 性 、 异 性 高 , 有 简便 、 速 的 特 点 , 得 在 临床 中推 广应 用 。 特 具 迅 值
[ 关键 词 ] 梅 毒 ; 体 金 法 ; 断 胶 诊 [ 图分 类 号 ] R 5 . 中 7 91 [ 献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9 0 文 0 8 8 9 20 )4—0 3 4 0—0 2 22 2 9例 非 梅 毒 患 者 血 清 T S TP A 和 胶 体 金 法 检 测 . 2 RU T、 P 结 果 所 有 病 例 中 , 体 金 法 与 T P 检 测 结 果 一 致 。 2 胶 PA 6例 S E患 者 中 有 1例 T US 呈 阳性 , 1例 麻 风 患 者 中 有 1例 L R T 1 ( 瘤 型 麻 风 ) 阳性 , 胶 体 金 法 与 T P 检 测 检 测 结 果 均 为 为 而 PA
荧光 抗 体 吸 收 试 验 ( T —A S , 毒 螺 旋 体 血 球 凝 集 试 验 FA B )梅
( H , TP A) 梅毒 螺 旋 体 颗 粒 凝 集 试 验 ( P A) 及 1 s g T P 以 9 —IM 检测 等 。梅 毒 胶 体 金 检 测 方 法 是 一 种 较 新 的检 测 梅 毒 螺 旋 体 特异 性 抗 体 的 方 法 , 有 操 作 简 便 、 速 及 时 、 确 可 靠 等 特 具 快 准 点 。笔 者 应 用 胶 体 金 方 法 对 2 8例梅 毒 患 者 以 及 2 9例 非 梅 0 2 毒 患 者 血 清 进 行 了胶 体 金 方 法 的 检 测 , 将 结 果 报 道 如 下 。 现
11 一般 资料 .
2 8例 梅 毒 血 清 标 本 均 为 2 0 0 0 6年 7月 一
抗体 , 主要 有 R R、 S 以 及 T US P UR R T。而 梅 毒 螺 旋 体 抗 原 试 验 以 活 的 或 者 死 的 梅 毒 螺 旋 体 或 其 成 分 来 检 测 抗 螺 旋 体 抗 体 。 非 梅 毒 螺 旋 体 抗 原 试 验 虽 然 操 作 简便 、 速 , 是 由于 其 快 但
20 0 8年 4月 来 我 院 首 次 就诊 患 者 , 毒 分 期 诊 断 依 据 相 关 标 梅 准 ¨ 。男 1 4例 , 9 2 j 1 女 4例 ; 龄 2 ~ 7 年 1 5岁 , 均 3 . 平 8 4岁 ; 病 史 5 3 , 均 2 . 。 司 机 8 ~8 平 d 46 d 5例 , 体 6 个 2例 , 人 2 工 4例 , 无业 人 员 1 5例 , 务 人 员 1 服 l例 , 他 l 例 。其 中 I期 梅 毒 其 1 9 3例 , Ⅱ期 梅 毒 1 6例 , 伏 梅 毒 9例 。2 9例 非 梅 毒 患 者 中 0 潜 2 均排 除梅 毒 感 染 , 中 非 梅 毒 性 传 播 疾 病 ( T 12例 , 括 其 S D) 9 包 尖锐 湿疣 8 5例 , 病 5 淋 2例 , 淋 菌 尿 道 炎 4 非 7例 , 殖 器 疱 疹 生 8例 ;L 6 ; 风 1 例 。另 选 择 同期 5 S E2 例 麻 1 0例 正 常作 对 照均 为本 院健 康 体 检 人 员 。 12 试 剂 与 方 法 . T US 试 剂 由上 海 荣 盛 生 物 技 术 有 限 R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