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目次(兰属))(目次目次页目次是什么

合集下载

兰科植物各论

兰科植物各论

(三)按属形成方式分类
(一)自然形成属:未经人为干涉,是自然演化和天然杂交而 成的属。早期栽培的兰花多属此类。主要栽培的属有兰属、白 芨属、兜兰属、虾脊兰属、鹤顶兰属、石斛属、蝴蝶兰属、指 甲兰属、卡特兰属、万带兰属、瘤瓣兰属、蕾丽兰属、树兰属 、 杓 兰 ( Cypripedium) 属 、 独 蒜 兰 ( Pleione) 属 、 贝 母 兰 (Coelogyne)属、蜘蛛兰(Arachnis)属、火焰兰(Renanthera) 属、鸟舌兰(Ascocentrum)属、假万带兰(Vandopsis)属等。
(Cattleya)、瘤瓣兰属(Oncidum)、蕾丽兰属(Laelia)、指甲兰属(Aerides) 、树兰属(Epidendrum)、米而顿兰(Miltonia)属、鹤顶兰属(Phains)、细瓣 兰属(Masdevallia)等属。
3、非洲的热带:在多水的海岸或森林山区,主要有船形兰属(Aerangis )、凤 兰属、豹斑兰属(Ansellia)、拟蕙兰属(Cymbidiellia)等。
兰科花卉
一、 概述
兰科(Orchidaceae)为单子叶植物,均为 多年生草本,地生、附生或腐生。该科是有 花植 物中最大的科之一,约有800个属,3~3.5万个原 生种,人工杂种约有4万种以上,且以每年1000种 以上速度增加(卢思聪、中国兰与洋兰)。也有 称为1000余属,2万余种,其中供观赏的种有2000 余个(吴应祥)。其中我国有166属,1019种,其 中兰属50余种,我国有31种(也有说兰属有50— 70余种,我国云南有33个种或变种)。
应力更强,已逐渐成为当今商品生产的主要品种。


Aeridachnis
Aeridocentrum
Aeridovanda

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

克朗奎斯特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图

二、种及种以下单位
种:共同的祖先,稳定的分布区,形态特 征相似,自然交配,后代正常。
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种是分类上的基本单位。
种内分为:亚种、变种、变型
亚种:地理区域分布、生境不同,生态适应 亚种(半种)种内生态适应,地理分布上的分布
区、生境不同,种与亚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变种:某一特征的差异但不大,糯稻Orysa
1、人类对植物识别和分类的最初认识(动 物人)
可食;有毒;药用 2、人类有目的认识植物与人为分类(文明
人)
植物的人为分类
• 古希腊提奥弗那斯(Theophrastus,371-288 BC)研究了植物的经济用途、生活习性及分 类。
• 我国明代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 目》。该书中共收集植物种类一千多种,按 其用途分为草、谷、菜、果和木五部。
332科——411科(修改后)
分类系统
克郎奎斯特系统 美国学者克郎奎斯特(Cronquist)1957年在 《Outline of a new system of families and orders of dicotyledons》一书中发表的。根据真花学说建立。 11个亚纲、83目、383科
12.3 植物的命名法则
1、植物学名由来 1623年,C.Bauhin,(法,1560-1624) 1690年,Rivinus 1753,Carolus Linnaeus,(瑞典,1707-
• 四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界、 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美) Copland。
• 五界系统: 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 植 物 界 、 真 菌 界 、 动 物 界 ,( 美 加 ) Whittaker 1969年 。
12.2 园林植物分类常用方法

被子植物亚门检索表(广州版)

被子植物亚门检索表(广州版)

被子植物亚门草本、灌木或乔木,胚珠和种子生于子房腔内;子房后来长成一肉质或干燥的果;植物有真花,即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构成(不是四者全备,有时缺此或缺彼)。

1、花各部器官通常4~5数;叶大部分有网脉;子叶通常有2枚;茎通常有环状维管束,假如是木本植物时,则有年轮.......................................................................................... ................(一)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1、花的各部器官通常3数,叶大部分为平行脉;子叶通常1枚;茎通常有散生维管束,倘为木质时,则无年轮.......................................................................................... .....................(二)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一)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草本、灌木或乔木,茎由形成层的分裂而增厚,倘为木本植物时有年轮;叶非平行脉;花通常4~5数。

1、花冠缺,或花被裂片全相似或花被全缺........................................................................ 1、无瓣花亚区Apetalae1、花萼与花冠均具存,花瓣分离..................................................................2、离瓣花冠亚区Choripetalae(5页)1、花萼与花冠均具存,花瓣多少合生...................................................3、合瓣花冠亚区 Gamopetalae(11页)1、无瓣花亚区Apetalae(花冠缺,或花被裂片全相似或花被全缺,倘花被为单层时,无论有颜色与否统当为无花瓣)1、乔木,有纤弱、具节、绿色的小枝,状如松叶;叶退化为小鳞片且轮生于节上.....111、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1、植物与上不同,木质或草质,有绿色、寻常的叶。

生物分类总表

生物分类总表

生物分类总表1 古菌域(Archaea)2 细菌域(Bacteria)3 真核生物域(Eukarya)3.1 植物界(Plantae)3.2 真菌/后生动物组3.2.1 动物界(Metazoa)3.2.2 真菌界(Fungi)3.3 其余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真核藻类)4 病毒和类病毒古菌域(Archaea)包含嗜盐菌、一些超嗜热菌、嗜酸菌等。

参见古菌分类表。

细菌域(Bacteria)包含蓝藻、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

参见细菌分类表。

真核生物域(Eukarya)植物界(Plantae)包含绿藻、轮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等。

参见植物分类表。

真菌/后生动物组真菌/后生动物组除动物界和真菌外,还包含领鞭毛虫、鱼醉菌等。

动物界(Metazoa)即“后生动物”。

参见动物分类表。

真菌界(Fungi)参见真菌分类表,包括子囊菌、担子菌、接合菌、壶菌、Glomeromycota 和微孢子虫。

金藻纲(Chrysophyceae)硅鞭藻纲(Dictyochophyceae)针胞藻纲(Raphidophyceae)前毛壶菌纲(Hyphochytriomycetes)卵菌纲(Oomycetes)褐藻门(Phaeophyceae),如海带、巨藻、马尾藻、墨角藻。

硅藻门(Bacillariophyta)黄藻门(Xanthophyceae)囊泡虫类(Alveolata)顶复门(Apicomplexa),如疟原虫。

纤毛虫类(Ciliophora),如喇叭虫、中缢虫、榴弹虫、草履虫、四膜虫。

甲藻门(Dinophyceae)单孢子虫门(Haplosporidia)丝足虫类(Cercozoa)根肿菌类(Plasmodiophorida)粒网足虫类(Granuloreticulosea),如有孔虫。

叶足纲(Lobosea),如变形虫(阿米巴)。

黏菌门(Mycetozoa)灰胞藻纲(Glaucocystophyceae)红藻门(Rhodophyta),如石花菜、紫菜。

植物学下册植物界各类

植物学下册植物界各类
耐旱、耐高温。
B、原生质体
中心质(中央体): DNA 以细纤丝存在,无核膜、核 仁,原始核或拟核。 周质(色素质): a、光合片层:叶绿素a、 藻胆体和叶黄素。 b、光合产物(营养): 蓝藻素颗粒和蓝藻淀粉。
c、藻胆体:藻蓝蛋白和 藻红蛋白。
d、气泡:浮游生活。
3)、异形胞: 大,无色透明; 壁厚;节球可见。 意义:萌发成 新丝体;形成内 生孢子;此处断 裂,形成藻殖段; 固氮。 2、繁殖 1)、营养繁殖
一、蓝藻门的一般特征
1、形态构造 1)、藻体形态: A、单细胞 群体(定形、不定形) 丝状体(分枝、不分枝、假分枝) B、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无鞭毛。
2)、细胞结构 A、细胞壁:黏肽和 肽聚糖 L1: L2:坚固层(黏肽) L3:可塑层(脂多 糖、脂蛋白) L4:可塑层(脂多 糖、脂蛋白
胶质鞘:果胶酸和黏 多糖
2、原核: 3、细胞壁:胞壁酸(原核细胞特有)。 系统学意义: 叶绿体来自远古的类似于原绿藻的生物。
内共生学说:
是关于真核细 胞中叶绿体和线粒 体起源的学说。
Prochloron didemni (Lewin) Lewin--------1976.[原绿藻] 曾呈奎教授1980年在我国西沙群岛发现, 后又在海南岛找到该种。 国外学者再次发现两个种,分属于两个 属,即原绿丝藻属和原绿球藻属。
曾呈奎 教授(1909-2005)
主要特征:
1、单细胞,翠绿色,含叶绿素a、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毒素;水华。
3、管胞藻属Chamaesiphon 单细胞,长杆形,有极性。外生孢子。
4、颤藻属Oscillatoria a、一列细胞的不分枝丝状体。 b、颤动-故名,丛生成团。
c、生于湿地或浅水中。

兰花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兰花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兰花的界门纲目科属种-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应该简要介绍兰花是一种被广泛栽培和欣赏的花卉植物,具有丰富的品种和多样的花色,被誉为花中皇后。

兰花作为一种重要的园艺植物,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兰花的分类、特点和生长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增加人们对兰花的了解,进一步推动兰花的保护和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进行说明,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引。

在这篇关于兰花的文章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呈现内容:1. 引言1.1 概述:介绍兰花是什么,为什么它值得关注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1.2 文章结构:这一部分,即当前所在的位置,对整篇文章的目录进行说明,为读者提供一个概览。

1.3 目的:阐明本文的目的,即为何要对兰花进行分类及研究。

2. 正文2.1 兰花的分类:将探讨兰花的属、种类及其特点,为读者详细介绍兰花的分类体系。

2.2 兰花的特点:深入分析兰花在外形、颜色、花期等方面的特点,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兰花。

2.3 兰花的生长环境:调查兰花的生长环境、喜好条件以及适宜的栽培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兰花的生长背景。

3. 结论3.1 兰花的重要性:总结兰花在生态、文化及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性,强调兰花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

3.2 兰花的保护:呼吁保护兰花资源,倡导人们对兰花的爱护和保护。

3.3 对兰花的展望:展望未来对兰花研究的发展方向,希望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兰花。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章中的信息。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系统地介绍兰花的分类、特点和生长环境,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兰花这一美丽的植物。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了解兰花在植物界中的定位,了解兰花的生长环境和特点,进而增加对兰花的认识和欣赏。

同时,本文也旨在提倡对兰花的保护和重视,希望能够引起读者对兰花保护的重要性,激发大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植物门纲目科属种总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植物门纲目科属种总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植物门纲目科属种总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其数量庞大,种类众多。

植物门包含着许多不同的纲、目、科、属和种,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作用。

本文旨在对植物门的纲、目、科、属、种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植物世界的多样性,促进对植物分类学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植物的分类系统,深入探究植物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为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愿本文能为读者打开植物世界的一扇窗,展现出植物的奇妙之处,激发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和目的。

2. 正文:分为植物门、纲、目三个部分,介绍各个分类级别的概况和特点。

3. 结论:对文章进行总结,强调文章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使读者能够很好地了解和理解植物门纲目科属种的总表内容。

1.3 目的本篇文章的目的在于系统整理和归纳植物的分类信息,包括植物的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的分类学信息。

通过这篇总表,读者可以快速了解植物的整体分类体系,对不同层级的分类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对植物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另外,通过本文的整理和总结,也有利于植物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更好地查阅和了解植物的分类信息,为他们的研究和兴趣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植物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了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的植物分类信息总览,促进植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

2.正文2.1 植物门植物门是生物学分类中的一个高级分类单位,包含了所有的植物生物。

植物门是所有陆地生物中最为广泛的一类,它们在地球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

植物门的分类是按照植物生物的共同特征和进化关系进行划分的。

包括了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多个类群。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学复习资料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学复习资料

山西农业大学植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枝条:着生叶子的茎或着生芽的茎,枝条也是茎,主茎的分支。

节和节间:着生叶子的部位叫节,禾本科节膨大成突起(环状)。

节与节之间的部分叫节间。

长枝与短枝:节间比较长的枝条叫长枝,起营养作用,也叫营养枝。

节间比较短的用来结果的枝条叫结果枝。

园艺上培养结果枝组和一定的辅养枝,起到丰产效果。

叶痕:叶子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疤痕,叶柄在枝条上留下的疤痕。

叶迹:叶子脱落后在叶痕内的点状突起,叶柄内维管束断离后留下的痕迹。

芽鳞痕:多年生木本植物顶芽是鳞芽,当鳞芽萌发后,其外围的鳞片或芽鳞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的痕迹。

根据芽鳞痕的数目可以判断枝条年龄,北方顶芽一年只萌发一次。

叶隙:叶迹上方由薄壁细胞填充的区域。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叶片,叶柄,托叶三部分都具有的叶叫完全叶;只具有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叫不完全叶。

平行脉和网状脉:网状脉;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具有网状脉。

平行脉;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具有平行脉C3,C4植物;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内含有多量的叶绿体,且叶绿体的体积比叶肉细胞内的大,并且具有“花环”型结构称为C4植物;植物体的叶肉没有花环型结构维管束鞘细胞内的叶绿体较小,数量也很少称为C3植物。

器官的变态: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执行特殊的生理功能,某些营养器官形态结构上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稳定的,可遗传的,这种现象称为器官的变态。

年轮:又称生长轮,是由形成层的季节活动或其他特殊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胞质运动:生活细胞的胞基质在细胞内流动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组成。

问题:1为什么中空的植物会枝繁叶茂?2为什么玉米叶子会卷曲?3为什么水稻茎干中空却不易折断?4为什么移栽植物时,根部要留一些土?(一)根一根的功能:(1)吸收作用(2)固着作用(3)合成作用(豆科植物)(4)繁殖作用(甘薯)(5)贮藏作用(甘薯,萝卜)(6)分泌作用二根的类型:①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突破种皮向下扎形成②侧根:主根生长达到一定长度时,在一定部位上侧向地从内部生出许多支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