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识别报告
草坪草识别实验报告

草坪草识别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种类草坪草的识别,提高对草坪草的认知和了解,为日后的园艺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验材料1.不同种类的草坪草样本(共计10个);2.手持式显微镜;3.放大镜;4.标本夹。
三、实验步骤1.观察样本外观特征:首先,对每个样本进行外观特征观察,包括叶形、叶片颜色、叶片纹理等方面。
将这些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并与其他样本进行比较。
2.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细节:接下来,使用手持式显微镜对每个样本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
将显微镜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后,用标本夹将样本固定在显微镜下方。
然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叶片上的毛发、花粉等细节结构,并记录下来。
3.识别草坪草种类:根据前两步中所得到的信息和自己已有的知识,在笔记本上写出每个样本可能属于哪种草坪草,并进行分类。
四、实验结果经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识别出了10个样本中的草坪草种类。
其中,有4个样本被识别为高羊茅,2个样本被识别为细叶羊茅,1个样本被识别为早熟禾,1个样本被识别为兔尾草,1个样本被识别为黑麦草,1个样本无法确定属于哪种草坪草。
五、实验结论通过对不同种类的草坪草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种类的草坪草在外观特征和细节结构上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草坪草品种来满足需求。
同时,在进行园艺工作时也需要注意对不同品种的认知和了解。
六、实验感想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对植物的认知和理解对于园艺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对植物进行仔细观察和研究,才能更好地进行植物栽培和管理工作。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更加注重对植物的学习和研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植物识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植物形态学特征,学会观察和识别常见植物。
3. 提高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
二、实验原理植物分类是根据植物形态、解剖、生理、遗传等特征,将植物划分为不同的类群。
植物形态学特征主要包括:植物的外部形态、器官结构、生殖器官等。
通过观察这些特征,可以初步识别植物种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常见植物标本(如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蕨类植物等)。
2. 实验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植物图鉴、植物分类检索表。
四、实验步骤1. 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包括植物的高度、叶形、叶缘、叶序、叶脉、花形、花色、果实等特征。
2. 仔细观察植物的器官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
3. 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根据植物的特征逐步缩小检索范围,确定植物种类。
4. 查阅植物图鉴,确认植物种类,并记录植物名称、科属等信息。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本植物(1)植物名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2)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0-25cm。
叶基生,狭倒披针形或倒卵形,边缘有锯齿;头状花序,花黄色;瘦果褐色,冠毛白色。
2. 木本植物(1)植物名称:白杨(Populus alba L.)(2)形态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灰白色,光滑;叶互生,长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锯齿状;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实为翅果。
3. 蕨类植物(1)植物名称:铁线蕨(Pteris multifida Poir.)(2)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20-50cm。
叶簇生,羽状复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孢子囊群生于小叶背面。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观察和识别常见植物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了植物的外部形态、器官结构,并利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和植物图鉴确定了植物种类。
此次实验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而且提高了我们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植物种类识别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操作,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提高对植物种类的识别能力,培养独立工作及与人协作的能力,并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时间: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地点:XX省XX自然保护区三、实习内容1. 植物种类识别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识别了以下植物种类:- 乔木类:松树、柏树、柳树、杨树、梧桐树等。
- 灌木类:玫瑰、杜鹃、绣线菊、金樱子等。
- 藤本植物:爬山虎、紫藤、凌霄等。
- 草本植物:麦冬、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等。
通过对植物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观察和比较,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种类的植物。
2. 植物采集与制作标本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采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并亲自采集了多种植物。
采集到的植物经过清洗、干燥、压制等步骤,制作成植物标本。
3. 植物分类与鉴定通过对采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观察和比较,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植物分类学知识对植物进行分类和鉴定。
4. 植物生态环境调查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植物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植物与土壤、气候、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将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加深了对植物学知识的理解。
2. 提高识别能力通过对多种植物种类的识别,我们的植物识别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3. 培养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植物采集、制作标本、分类鉴定等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4. 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组进行活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五、实习总结本次植物种类识别实习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植物识别能力,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的植物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植物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王五,赵六. 植物分类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3] 李七,张八. 植物生态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园艺植物识别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园艺植物的基本分类方法。
2. 掌握园艺植物的主要特征和识别技巧。
3. 培养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4. 提高对园艺植物的兴趣和认知。
二、实验时间2023年10月25日三、实验地点XX农业大学园艺实验室四、实验材料1. 园艺植物样本:包括草本花卉、木本花卉、观赏蔬菜、果树等。
2. 识别工具:植物图鉴、放大镜、剪刀、记录本等。
3. 实验试剂:酒精、碘液、醋酸等。
五、实验方法1. 观察与记录:仔细观察样本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叶片、花、果实、枝干等,并记录相关信息。
2. 鉴定与分类:根据观察到的特征,结合植物图鉴,对样本植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3. 实验操作: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叶片切片、花药制片等,以便更直观地观察植物内部结构。
4. 讨论与总结:将实验结果与同学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经验,提高识别能力。
六、实验过程1. 观察与记录:实验开始前,我们先对实验室的园艺植物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记录。
观察内容包括植物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通过观察,我们初步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特点。
2. 鉴定与分类:根据观察到的特征,我们开始对样本植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如何识别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叶片的形状、花色、果实的大小等。
通过对比植物图鉴,我们成功地对部分植物进行了鉴定和分类。
3.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叶片切片、花药制片等。
通过这些操作,我们更直观地观察到了植物内部结构,如叶片的细胞结构、花药的花粉等。
4. 讨论与总结:实验结束后,我们将实验结果与同学进行了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互相分享了识别植物的经验,并总结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讨论,我们提高了对园艺植物的识别能力。
七、实验结果1. 成功鉴定了20种园艺植物,包括草本花卉、木本花卉、观赏蔬菜、果树等。
2. 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了叶片切片、花药制片等基本技能。
3. 提高了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增强了识别园艺植物的兴趣。
校园常见植物实验报告

实验十校园常见植物识别与分类
基础生物学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识别校园植物中一些常见的种类, 了解其主要形态特点、进化地位和经济利用价值。
2 学习观察和鉴定植物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不同植物的新鲜材料, 了解其外部形态特点, 比较不同类群间的差异。
2 解剖观察代表植物的花, 了解其结构特点, 分析其进化程度及其分类学意义。
3 识别校园植物。
三、实验原理
被子植物是日前地球上种类最多, 分类最广的植物, 也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植物类群。
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 被子植物分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种类, 它们形态各异, 并有各自特定的分布区。
因此在本实验中, 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 选择一些常见的代表进行观察, 并尽可能考虑到被子植物中一些主要的科、属, 如: 木兰科、毛茛科、蔷薇科、豆科、菊科、百合科、禾本科等。
四、实验步骤
1 取不同植物的标本或新鲜材料, 对照检索表或植物志等工具书进行观察, 了解不同植物的外部形态特点。
2 在实体显微镜下, 运用解剖针, 解剖刀等工具对代表植物花的结构进行解剖观察, 了解其结构特点, 分析其进化程度, 并比较不同类群植物在花结构上的差异。
四.校园植物名录。
品种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植物叶片、果实、种子等特征,学习并掌握植物品种鉴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识别能力,为后续的植物分类和育种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原理植物品种鉴定主要依据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叶片、果实、种子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可以确定植物的种类和品种。
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1. 观察叶片形态、大小、颜色、叶缘、叶脉等特征。
2. 观察果实形态、大小、颜色、果皮、果肉、种子等特征。
3. 观察种子形态、大小、颜色、种皮、胚乳等特征。
三、实验材料1. 植物叶片:选取不同植物种类的叶片样本,如苹果、梨、桃、葡萄等。
2. 植物果实:选取不同植物种类的果实样本,如苹果、梨、桃、葡萄等。
3. 植物种子:选取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样本,如苹果、梨、桃、葡萄等。
4. 显微镜:用于观察叶片、果实、种子等样本的细微结构。
5. 比色卡:用于比较植物叶片、果实、种子的颜色。
四、实验步骤1. 叶片观察:- 取出不同植物种类的叶片样本,进行清洁和固定。
- 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形态、大小、颜色、叶缘、叶脉等特征。
- 将观察结果与标准图谱进行比对,确定植物种类和品种。
2. 果实观察:- 取出不同植物种类的果实样本,进行清洁和固定。
- 观察果实形态、大小、颜色、果皮、果肉、种子等特征。
- 将观察结果与标准图谱进行比对,确定植物种类和品种。
3. 种子观察:- 取出不同植物种类的种子样本,进行清洁和固定。
- 观察种子形态、大小、颜色、种皮、胚乳等特征。
- 将观察结果与标准图谱进行比对,确定植物种类和品种。
五、实验结果1. 叶片观察结果:- 苹果叶片:长椭圆形,叶缘锯齿状,叶脉明显。
- 梨叶片:卵形,叶缘波浪状,叶脉明显。
- 桃叶片:长椭圆形,叶缘锯齿状,叶脉明显。
- 葡萄叶片:掌状复叶,小叶5-7片,叶缘锯齿状,叶脉明显。
2. 果实观察结果:- 苹果:球形,红色,果皮光滑,果肉白色。
- 梨:倒卵形,黄色,果皮粗糙,果肉白色。
植物辨识实践报告范文

植物辨识实践报告范文一、引言植物是我们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解和辨识植物对于我们认识世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增强对植物的辨识能力,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辨识实践活动。
本报告旨在总结我们的实践经验和收获。
二、实践内容本次实践活动在某公园内进行,共有20名参与者。
为了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我们事先制定了一套辨识方法和步骤。
我们使用了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植物辨识的专业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和植物采样袋。
在实践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依据。
然后,我们按照植物的形态特征、叶片、花朵和果实等方面进行分类和辨识。
对于不确定的植物,我们会在现场进行观察、记录和比对,以确保准确性。
三、实践经验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收获了以下经验和教训:1.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参与者而言,事先学习植物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植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原则,对于准确识别植物起到了关键作用。
2.重视实地观察:植物辨识不仅依赖于书本知识,更需要对植物进行实地观察。
只有通过亲自观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才能更好地进行辨识。
3.团队合作:在实践中,同学们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通过互相讨论、比对和交流,能够有效提高辨识的准确性和效率。
4.遵守实践规则:在进行植物辨识时,我们遵守了公园内的规定,不损坏植物和公物。
保护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四、实践收获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增强了对植物的辨识能力,还加深了对植物多样性的理解。
我们每个人都通过亲自参与实践,亲眼观察了各种形态的植物,对于植物的分类和演化原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此外,这次实践也提醒了我们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植物资源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五、结论通过本次植物辨识实践,我们不仅提高了植物辨识的能力,还加深了对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认识。
这次实践活动为我们打开了认识植物世界的大门,同时也呼吁我们保护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植物特征鉴定报告模板

植物特征鉴定报告模板一、植物基本信息植物名称:[植物名称]植物科属:[科属名称]鉴定时间:[鉴定时间]鉴定地点:[鉴定地点]二、外部特征描述1. 株高:[株高描述]2. 叶片形态:[叶片形态描述]3. 茎和枝条形态:[茎和枝条形态描述]4. 花与果实形态:[花与果实形态描述]5. 根系形态:[根系形态描述]三、内部特征描述1. 解剖结构:[解剖结构描述,如细胞组织结构、维管束形态等]2. 综合特征:[综合特征描述,如气孔形态、细胞壁结构等]3. 物理特征:[物理特征描述,如石细胞、封顶细胞等]四、特征对比分析对比该植物与其他可能相似的植物进行特征对比,评估鉴定准确性。
五、植物生态习性分析1. 生境分布:[植物所适应的生境分布范围]2. 生活习性:[植物的生活习性,如喜阳性还是喜阴性]3. 生长速度:[植物的生长速度,如缓慢生长还是快速生长]4. 适应性:[植物的适应性,如对寒冷环境的耐受性等]六、植物用途1. 经济价值:[植物的经济上的应用价值,如药用、食用、纺织等]2. 生态功能:[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生态保护作用]3. 文化意义:[植物在文化传统中的特殊意义和用途]七、结论与建议根据鉴定结果,得出植物身份确认和特征分析的结论,并提供针对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或保护建议。
八、参考文献列出鉴定过程中使用的参考文献,包括专业书籍、期刊论文等。
注意:这是一个植物特征鉴定报告模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页数和字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1. Smith, J. (2005). Plant Identification Guide. ABC Publishing.2. Johnson, T. (2010). Key to Plants of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认知报告班级:09园林姓名:***学号:**********日期:2011年10月24日落叶乔木一、重阳木拉丁名:Bischofia polycarpa科属:大戟科重阳木属识别要点: 1、叶片浅纵裂,三出复叶2、树皮呈黄褐色3、秋色叶观赏特征:抗湿,抗有毒气体。
观枝干树形景观应用:用于堤岸、溪边、湖畔和草坪周围作为点缀树种极有观赏价值。
孤植、丛植或与常绿树种配置,秋日分外壮丽。
二、枫杨拉丁名: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C.科属:胡桃科枫杨属识别要点: 1、叶多为偶奇数羽状复叶2、叶轴有翅3、顶端常钝圆或稀急尖观赏特征:喜光性树种,不耐庇荫,但耐水湿、耐寒、耐旱。
观叶,观枝干景观应用:河床两岸低洼湿地的良好绿化树种,既可以作为行道树,也可成片种植或孤植于草坪及坡地,均可形成一定景观。
三、鸡爪槭拉丁名:Acer palmatum Thunb科属:槭树科槭属识别要点: 1、树皮平滑。
小枝红棕色,秋日红叶2、叶对生纸质,掌状7~9裂,基部截形成心脏形。
裂片先端尾状观赏特征:花期5月,果期9月。
喜疏荫的环境,夏日怕日光曝晒,抗寒性强,能忍受较干旱的气候条件。
观叶景观应用:鸡爪槭叶形美观,入秋后转为鲜红色,植于草坪、土丘、溪边、池畔和路隅、墙边、亭廊、山石间点缀,均十分得体,若以常绿树或白粉墙作背景衬托,尤感美丽多姿。
三、泡桐拉丁名:Paulownia科属:玄参科泡桐属识别要点: 1、树皮灰褐色,幼时平滑老时纵裂2、单叶,对生,叶大,卵形,全缘或有浅裂,具长柄,柄上有绒毛3、泡桐花又被称为喇叭花观赏特征:春季先叶开花,观叶观花景观应用:防风固沙的最好树种。
四、日本晚樱拉丁名:Prunus serrulata科属:蔷薇科樱属识别要点: 1、单叶,花叶同时开放,2、春季萌发的新叶有嫩绿色和茶褐色两种3、重瓣花,有粉红色,白色观赏特征:花期4月中旬,观花景观应用:樱花以群植为佳,最宜行集团状群植,在各集团之间配植常绿树作衬托。
在庭园中有点景时,最好用不同数量的植株,成组的配植,而且应有背景树。
五、樱花拉丁名:Prunus serrulata科属:蔷薇科李属识别要点: 1、树皮紫褐色,平滑有光泽,有横纹2、花叶互生,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淡3、先花后叶观赏特征:花期3月,观花景观应用樱花花色幽香艳丽,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
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
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
六、白玉兰拉丁名:Magnolia denudata科属:木兰科木兰属识别要点: 1、叶互生。
花先叶开放,直立2、钟状,芳香,碧白色观赏特征:白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观花观叶。
景观应用:古时常在住宅的厅前院后配置,亦可在庭园路边、草坪角隅、亭台前后或漏窗内外、洞门两旁等处种植,孤植、对植、丛植或群植均可。
对二氧化硫、氯等有毒气体抵制抗力较强,可以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培。
七、垂丝海棠拉丁名:Malus halliana科属:蔷薇科苹果属识别要点: 1、花朵簇生于顶端,花杆长。
玫瑰红色,朵朵弯曲下垂2、叶深绿色而有光泽,背面灰绿色并有短柔毛3、小枝有棘刺观赏特征:花期3-4月,花色鲜红,观花景观应用:垂丝海棠宜植于小径两旁,或孤植、丛植于草坪上,最宜植于水边。
观花树丛中作主体树种,其下配植春花灌木,其后以常绿树为背景。
八、垂柳拉丁名:Salix babylonica科属:杨柳科柳属识别要点: 1、树冠倒广卵形,小枝细长下垂2、叶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3、表面绿色,背面蓝灰绿色观赏特征: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观枝景观应用:植于河岸及湖池边,亦可用作行道树、庭荫树、固岸护堤树及平原造林树种。
九、旱柳拉丁名:Salixmatsudana科属:杨柳科柳属识别要点: 1、树皮灰黑色,纵裂。
2、枝条斜展,小枝淡黄色或绿色3、叶披针形或条装披针形,无毛,下面略显白色,细锯齿观赏特征:花期 3月。
4~5月果熟,景观应用:我国北方常用的庭荫树、行道树。
十、碧桃拉丁名:Prunus persica Batsch. var. duplex Rehd.科属:蔷薇科李亚科李属识别要点: 1、小枝红褐色2、叶椭圆状披针形3、花重瓣、桃红色。
核果球形,果皮有短绒毛。
观赏特征:花期 4—5月,观花观果景观应用:适合于湖滨、溪流、道路两侧布置,也适合小庭院点缀和盆栽观赏,还常用于切花和制作盆景。
十一、紫薇拉丁名:Lagerstroemia indica科属:千屈菜科紫薇属识别要点: 1、树皮易脱落,树干光滑。
2、花紫色、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边缘有不规则缺刻观赏特征:观花观树干景观应用:常植于建筑物前、院落内、池畔、河边、草坪旁及公园中小径两旁均很相宜。
也是做盆景的好材料。
十二、红枫拉丁名:Acer palma tum科属:槭树科槭树属识别要点: 1、叶掌状深裂,裂片5-9.裂深至叶基2、叶和枝常年呈紫红色观赏特征: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观叶景观应用:广泛用于园林绿地及庭院做观赏树,以孤植、散植为主,也易于与景石相伴,观赏效果佳。
十三、池杉拉丁名:Taxodiumascendens.Brongn科属:杉科落羽杉属识别要点: 1、叶钻形在枝上螺旋伸展2、球果圆球形,略下垂观赏特征:观树形,观果景观应用:植于湖泊周围及河流两岸常出现膝状根,抗风力强。
十四、水杉拉丁名: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科属:杉科水杉树识别要点: 1、叶交互对生,在绿色脱落的侧生小枝上排成羽状,二列2、树皮灰褐色或深灰色,裂成条片状脱落3、叶色翠绿,入秋后叶色金黄观赏特征:每年二月开花,果实11月成熟。
景观应用:水杉可于公园、庭院、草坪、绿地中孤植,列植或群植。
也可成片栽植营造风景林,并适配常绿地被植物;还可栽于建筑物前或用作行道树。
常绿乔木一、香樟拉丁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科属:樟科樟属识别要点:1、单叶互生2、卵形,离基三出脉3、初夏开花,花小,黄绿色,圆锥花序4、灰褐色的树皮有细致的深沟纵裂纹观赏特征:有很强的吸尘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
能够吸收多种有毒气体。
观花,观叶景观应用: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
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
在草地中丛植、群植、孤植或作为背景树。
二、女贞拉丁名:Ligustrum lucidum科属:木犀科女贞属识别要点: 1、树皮灰褐色,相对平滑2、叶对生,革质,卵状披针形3、顶生圆锥花序,果实紫黑色观赏特征:花期6-7月,适应性强。
观叶景观应用:园林中常用的观赏树种,可于庭园孤植或丛植,亦作为行道树。
也可作为郊野道路及高速公路的绿化用树。
三、冬青拉丁名:Ilex purpurea Hassk科属:冬青科冬青属识别要点: 1、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成熟时深红色2、树皮灰色或淡灰色,有纵沟3、叶薄革质,基部楔形,边缘有浅圆锯齿观赏特征: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
较耐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
观叶景观应用:宜在草坪上孤植,门庭、墙际、园道两侧列植,或散植于叠石、小丘之上,葱郁可爱。
冬青采取老桩或抑生长使其矮化,用作制作盆景。
四、杜英拉丁名:Elaeocarpus sylvestris(Lour.)Poir科属:杜英科杜英属识别要点: 1、单叶互生,叶形为长椭圆状披针形,钝锯齿缘,表面平滑无毛,羽状脉2、果实为椭圆形褐果,两端锐形,种子很坚硬3、叶片在掉落前,高挂树梢的是红叶观赏特征:花期在6-8月,果期10-11月,观叶。
景观应用:老叶在掉落前转为耀眼的鲜红色,此起彼落,美不胜收,杜英可作观赏红叶的树种之一,常被栽种在公园、庭园、绿地做为添景树或行道树。
五、罗汉松拉丁名:Podocarpus macrophyllus科属:罗汉松科罗汉松属识别要点: 1、叶互生,以螺旋形状排列2、叶条状披针形,先端尖,两面中肋隆起,表面暗绿色,背面灰绿色观赏特征:花期 5月,种熟期10月。
半阳性树种,观树形景观应用:常作造型树独赏树|室内盆栽|花坛花卉。
可门前对植,中庭孤植,或于墙垣一隅与假山、湖石相配。
六、桂花拉丁名:Osmanthus fragrans科属:木犀科木犀属识别要点: 1、叶对生、革质,花序簇生于叶腋2、树皮粗糙,灰褐色或灰白色,有时显出皮孔观赏特征:花期 9~10月,果期次年3~4月。
观花品种分类:丹桂,丹桂花朵颜色橙黄,气味浓郁,叶片厚,色深。
一般秋季开花且花色很深,主要以橙黄、橙红和朱红色为主。
金桂花朵为金黄色,且气味较丹桂要淡一些,叶片较厚。
金桂秋季开花,花色主要以黄色为主(柠檬黄与金黄色银桂花朵颜色较白,稍带微黄,叶片比其他桂树较薄,花香与金桂差不多不是很浓郁。
银桂开花于秋季,花色以白色为主,呈纯白,乳白和黄白色,极个别特殊的会呈淡黄色。
四季桂,也有很多人将四季桂称为月月桂。
花朵颜色稍白,或淡黄,香气较淡,且叶片比较薄。
与其他品种最大的差别就是它四季都会开花,但是花香也是众多桂花中最淡的,几乎闻不到花香味。
景观应用:常作园景树,有孤植、对植,也有成丛成林栽种。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桂花常与建筑物,山、石机配,以丛生灌木型的植株植于亭、台、楼、阁附近。
旧式庭园常用对植,古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
在校园取“蟾宫折桂”之意。
七、广玉兰拉丁名:Magnolia Grandiflora科属:木兰科木兰属识别要点: 1、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固又称“荷花玉兰”2、树皮淡褐色或灰色,呈薄鳞片状开裂。
3、叶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观赏特征:根系深广,抗风力强适应性强。
观花观叶景观应用:广玉兰在庭园、公园、游乐园、墓地均可采用。
大树可孤植草坪中,或列植于通道两旁;中小型者,可群植于花台上。
八、枇杷拉丁名:Eribotrya japonica科属:蔷薇科苹果亚科枇杷属识别要点: 1、小枝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2、圆锥花序花多而紧密3、梨果近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观赏特征:花期10一12月,果期第二年5—6月。
观果景观应用:庭园观赏树种,可丛植或群之于草坪。
九、落羽杉拉丁名: Taxodium distichum科属:杉科落羽杉属识别要点: 1、树干尖削度大2、叶线形,扁平,3、面中脉下凹,淡绿色,下面黄绿色,中脉隆起观赏特征:观树形景观应用:庭园、道路绿化树种。
十、铁树拉丁名:Cycas revoluta科属:苏铁科苏铁属识别要点: 1、叶集生茎顶,花顶生2、花黄色观赏特征:花期通常7月至8月,观叶景观应用:庭园观赏树种,也可植于草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