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2009年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全册优秀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全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包括有理数、整式、分式、方程、不等式等方面的内容。
2. 几何:包括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内容。
3. 概率: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概率、随机变量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初中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计算、概率的计算等。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动有趣的事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给学生发放自主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3.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 探究发现:给学生发放探究发现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总结提升: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进行评价。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进行评价。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总之,本全册优秀教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教案模板(经典七篇)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教案模板(经典七篇)初中数学教案优秀教案模板(经典七篇)。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
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
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
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
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
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8篇)

初中数学教案(优秀8篇)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能准确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
②能准确熟练地求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
③使学生知道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能更深刻地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①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通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领略到数学的奥妙,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②通过课堂上生动、活泼和愉快、轻松地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教学难点:绝对值定义的得出、意义的理解及求一个负数的绝对值。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讨论式和谈话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问题:相反数6与-6在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各是多少?两个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点有什么特征?(二)新授1、引入结合教材P63图2-11和复习问题,讲解6与-6的绝对值的意义。
2、数a的绝对值的意义①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数a的绝对值记作|a|。
举例说明数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按教材P63的倒数第二段进行讲解。
)强调:表示0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是0,所以|0|=0.指出:表示“距离”的数是非负数,所以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
②代数意义把有理数分成正数、零、负数,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得出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用字母a表示数,则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可以表示为:指出:绝对值的代数定义可以作为求一个数的绝对值的方法。
3、例题精讲例1.求8,-8的绝对值。
按教材方法讲解。
例2.计算:|2.5|+|-3|-|-3|。
解:|2.5|+|-3|-|-3|=2.5+3-3=6-3=3例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2,求这个数。
初中数学教学教案(优秀5篇)

初中数学教学教案(优秀5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注重学生参与,联系实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熟练地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一、试一试1、设矩形花圃的垂直于墙的一边AB的长为xm,先取x的一些值,算出矩形的另一边BC的长,进而得出矩形的面积ym2.试将计算结果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2.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吗?3.我们发现,当AB的长(x)确定后,矩形的面积(y)也随之确定,y是x的函数,试写出这个函数的关系式,对于1可让学生根据表中给出的AB的长,填出相应的BC的长和面积,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情况,提出问题:(1)从所填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2)对前面提出的问题的解答能作出什么猜想?让学生思考、交流、发表意见,达成共识:当AB的长为5cm,BC的长为10m时,围成的矩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50平方米,对于2,可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表意见。
形成共识,x的值不可以任意取,有限定范围,其范围是0 <x <10。
对于3,教师可提出问题,(1)当AB=xm时,BC长等于多少m?(2)面积y 等于多少?并指出y=x(20-2x)(0 <x <10)就是所求的函数关系式.二、提出问题某商店将每件进价为8元的某种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一天可销出约100件.该店想通过降低售价、增加销售量的办法来提高利润,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0.1元,其销售量可增加10件。
将这种商品的售价降低多少时,能使销售利润最大?在这个问题中,可提出如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1.商品的利润与售价、进价以及销售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利润=(售价-进价)×销售量]2.如果不降低售价,该商品每件利润是多少元?一天总的利润是多少元?[10-8=2(元),(10-8)×100=200(元)]3.若每件商品降价x元,则每件商品的利润是多少元?一天可销售约多少件商品?[(10-8-x);(100+100x)]4.x的值是否可以任意取?如果不能任意取,请求出它的范围,[x的值不能任意取,其范围是0≤x≤2]5.若设该商品每天的利润为y元,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009年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2009 年初中八年级数学教课计划一、学生基本状况 2009 级整年级人数为 121 人,年年下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均匀分为××分,整体来看,成绩在前方的基础上还有所倒退。
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达成了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辟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可以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几何中,因为缺乏三角形全等与勾股定理的相应知识,学生在推理上的思想训练有所缺点,学生对四边形中的相应的数目关系缺乏更深入的认识。
对好多孩子来说,对几何有畏难情绪,有关知识学得不很透辟。
在代数上现行的教材降低了孩子们在计算上的难度,关于一些较简单的计算题,解说新课时,能又快又好的进行计算,但时间一长,学生又忘得快,依据过去的经验,学生在宽泛的深入的理解基础上使知识在各个方面成立起有机的联系,是最不简单忘掉的,但此刻的要求中,学生在这方面仍是有所缺失的。
在知识上学生对不等式、整式的乘法、公式、时机、平移与旋转、四边形的学习,对孩子们此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会这一学期孩子们在代数中无理数与实数的学习,对数的认识上一个台阶,函数的学习,比率与相像,也会使孩子们在数学的认识上来一个飞腾,前方的学习为这一期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最令担忧的是班级中的差生的学习,不论怎样要尽可能的使他们跟上班级体整体行进的步伐。
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有所进步,前一学期煽动孩子们去买自己喜爱的参照书,经过自己的努力,一部分孩子的数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本学期也要持续鼓舞有条件的孩子拓宽自己的知识视线。
使孩子们在这个初中阶段这个最重要的一年初二,还剩下一期的时间里能更上一层楼。
更多的希望他们能买买风趣的课外读物。
本学期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想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获得增强,还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适合的时候增补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本学期中,要抽出必定的时间给孩子们讲讲有关新观点几何,用面积来证题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上课能聚精会神,踊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量几个学生对数学学习上的困难,使他们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讲堂作业,大多数学生能仔细达成,少量学生需要教师敦促,这一少量学生也成为老师的要点惦念对象,讲堂家庭作业,学生达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前一学期因为在实验不向学生部署作业,学生课外的活动多了,孩子们长得更结实了,是令人快乐的,这也带来了负面的作用,就是来自老师的任务少了,学生的自觉性降低了,学习的民风有所淡化,是本学期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增强,需要教师的敦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育习惯,这是本期教课中要点予以关注的。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选6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牛牛范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6篇初中数学优秀教案,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初中数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方法,并能用内角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探索多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如何探索研究问题。
3、通过将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的过程体验,初步认识"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2、难点: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
3、关键:。
多边形"分割"为三角形。
【教具准备】三角板、卡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示问题1、在一次数学基础知识抢答赛中,老师出了这么一个问题,一个五边形的所有角相加等于多少度?一个学生马上能回答,你们能吗?2、教具演示:将一个五边形沿对角线剪开,能分割成几个三角形?你能说出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点题)意图:利用抢答问题和教具演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二、探索研究学会新知1、回顾旧知,引出问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
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__(2)长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
2、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1)学生思考,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叙述对四边形内角和的认识(第一二组通过测量相加,第三四组通过画对角线分成两个三角形。
)回顾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内角和,使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思考与猜想。
以四边形的内角和作为探索多边形的。
突破口。
(3)引导学生用"分割法"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方法一:连接一条对角线,分成2个三角形:180°+180°=360°从简单的思维方式发散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分割"问题,并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步骤教学内容备注方法二:在四边形内部任取一点,与顶点连接组成4个三角形。
优秀数学教育教案初中模板

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教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1. 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
2.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之间的联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做好铺垫。
2.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
二、新课讲授1.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相关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合作学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完成一个探究任务。
2.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探究结果,教师点评。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批改。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
六、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哪些收获?2.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是否活跃?3.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4. 课后作业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相关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教案(优秀5篇)

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教案(优秀5篇)数学属于形式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
不同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数学的确切范围和定义有一系列的看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本文是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初中数学优秀教学教案(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篇一一、学习目标:1、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明确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学习重点: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二次根式计算的结果要是较简二次根式。
三、过程知识准备1、满足下列条的二次根式是较简二次根式。
2、回忆有理数,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3、回忆并整理整式的乘法公式。
方法探究1⑴(512+23)x15⑴(3+10)(2-5)归纳:尝试练习:⑴(3+22)x6⑴(827-53)6⑴(6-3+1)x23⑴(3-22)(33-2)⑴(22-3)(3+2)⑴(5-6)(3+2)方法探究2⑴(3+2)(3-2)⑴(3+25)2归纳:尝试练习:⑴(5+1)(5-1)⑴(7+5)(5-7)⑴(25-32)(25+32)⑴(a+b)(a-b)⑴(3-2)2⑴(32-45)2⑴(3-22)(22-3)⑴(a-b)2⑴(1-23)(1+23)-(1+3)2⑴(3+2-5)(3+2+5)例题解析1、计算:(22-3)2011(22+3)2012.2、若x=10-3,求代数式x2+6x+11的值。
3、若x=11+72,y=11—72,求代数式x2-xy+y2的值。
内反馈1、计算12(2-3)=2、计算⑴(2+3)(2-3)=⑴(5-2)2010(5+2)2011=3、计算:⑴12(75+313-48)⑴(1327-24-323)12⑴(23-5)(2+3)⑴(5-3+2)(5+3-2)⑴(312-213+48)÷234、已知a=3+2,b=3-2,求下列各式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川区2009年初中数学优秀教案
评选结果的公示
各初中学校:
2009年淄川区初中数学优秀教案评选工作已结束,在本次收到的55篇教案中,无论是在实用性还是教案设计的可操作性上均较往年有了长足的进步。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了具有本人风格能体现个性的好教案。
经过评委的认真评议,共评出一等奖18篇,二等奖23篇(评选办法:经过筛选,去掉20%的不获奖,5520%11
⨯=(篇),剩余的40%获一等奖,4440%18
⨯≈(篇),60%获二等奖,⨯≈(篇)。
现将结果予以公示。
4460%26
一等奖(18篇)
刘燕(淄川一中)刘培培(商家中学)
李雪(淄博育才)刘永城(开发区)
高清霞(淄川二中)朱玉琴(实验中学)
王丛丛(师专附中)张建勇(黑旺中学)
孙兆伟(磁村中学)李德群(西河中学)
李鹏(双沟中学)孟庆云(十五中)
郭成顺(黉阳中学)李刚(十五中)
刘学凤(城南中学)刘燕(二十六中)
李国胜(张庄中学)殷丽芳沈宏林(岭子中学)
二等奖(23篇)
王克钊(黉阳中学)翟春柳(淄川一中)
蒲秀娟(淄川一中)张磊(育才中学)
董学永(育才中学)王衍菲(太河中学)
王长伟(太河中学)王木军(二十六中)
刘新政(开发区)申经利(淄川二中)
田庆晓(实验中学)胡叶秀(实验中学)
荆林丽杨月芝(十四中)周海峰(十四中)
赵明昌(杨寨中学)韩彬(杨寨中学)
陈文英(商家中学)赫文波(黑旺中学)
陈美玲(磁村中学)李绪生(西河中学)
袁春华(双沟中学)孙艳(淄博九中)
白鑫(商家中学)
公示期:2009年6月24日至6月30日.
监督电话:51812925180821
淄川区教学研究室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