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神经调节测试题
神经调节习题和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成人可以“憋尿”体现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作用B.感受器和效应器不一定分布于机体的同一组织或器官中C.体内外刺激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兴奋只有传到大脑皮层,机体才能产生感觉D.学习和记忆是只有人脑才有的高级功能3.(2012·上海高考)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4.(2013·洛阳统考)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钠、钾离子的跨膜运输C.ATP的合成和分解D.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5.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B.若增大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刺激引发动作电位所需时间变短C.若增加静息电位时膜对K+的通透性,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不变D.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6.右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A、B、C、D为四种测量方式,其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 )7.(2013·南通一调)如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b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c处D.①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②的反应8.如下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
神经调节练习题

神经调节练习题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各种信息,以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
本文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测试读者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和知识。
请读者认真思考每个问题,并在心中作出答案,最后可以通过相关参考答案来对比自己的回答,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正。
练习题一:神经递质1. 人体中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多少?列举出其中的几种。
参考答案:人体中已知的神经递质种类有超过100种,其中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谷氨酸等。
2. 请简要介绍一下乙酰胆碱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答案: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参与运动控制、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
它还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参与控制随意肌肉的运动。
3. 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对神经信号传导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是神经信号传导的重要环节。
释放过程使神经递质能够传递信号,再摄取过程则能够终止信号的传导,使神经系统能够快速调节和控制。
练习题二:神经调节机制1. 简述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区别。
参考答案: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输入信号,并发出相应的输出信号。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传递信息和指令到身体各部位。
2. 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请简要描述。
参考答案:神经调节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周围神经系统的调控来实现的。
中枢神经系统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输入信号,经过处理和分析后,产生相应的输出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到周围神经系统,最终对身体产生调节和控制作用。
3. 神经调节可以影响哪些生理过程?参考答案:神经调节可以影响人体的许多生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运动控制、自主神经调节、心血管功能、消化吸收和内分泌调节等。
练习题三:自主神经系统1. 请简述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差异。
参考答案:交感神经系统主要参与应激反应和体力活动时的调节,促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强血糖水平等;副交感神经系统则起到相反的作用,主要参与休息和消化过程的调节,促进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增强消化功能等。
高中神经调节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神经调节练习题及讲解一、选择题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反射B. 神经冲动C. 神经递质D. 神经纤维2. 以下哪个不是神经调节的特点:A. 快速B. 短暂C. 精确D. 持久3.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时,其作用方式是:A. 直接进入另一个神经元B. 通过突触间隙C. 通过细胞核D. 通过细胞质4.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比,其主要优点是:A. 反应速度慢B. 作用范围广C. 作用时间短D. 作用效果持久5. 神经调节的中枢是:A. 脊髓B. 脑C. 神经节D. 神经末梢二、填空题1. 神经调节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______。
2.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使人体能够更好地适应______。
三、简答题1. 描述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2. 说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区别。
四、应用题1. 假设你是一名生物学教师,你需要为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神经调节的过程。
请描述你的实验设计。
2. 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通过神经调节来应对不同的环境变化。
五、案例分析1. 阅读以下案例:一位学生在考试期间因为紧张,导致手心出汗,心跳加速。
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神经调节机制。
2. 描述在运动过程中,神经调节如何帮助运动员提高运动表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B4. C5. B二、填空题1. 效应器2. 受体3. 环境变化三、简答题1.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包括感受器接收刺激,通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递到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将指令传递到效应器,从而产生相应的反应。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在人体中的作用和区别主要体现在:神经调节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作用范围精确;而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作用时间较长,作用范围较广。
四、应用题1. 实验设计: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膝跳反射实验,通过敲击学生的膝盖下方,观察腿部肌肉的反射性收缩。
高二生物神经调节练习题

高二生物神经调节练习题神经调节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高二生物学课程涵盖了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神经调节的机制等内容。
为了帮助高二生物学学习者提高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下面将给出一些高二生物神经调节的练习题。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们巩固知识,提升学习效果。
题目1:简答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什么是神经系统?2. 人体的神经系统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3.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请简要描述神经元的结构。
4. 简述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
5. 什么是神经调节?6. 简述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7. 简述自主神经系统的两个分支以及它们的功能。
8. 简述神经传递的过程中的兴奋与抑制如何实现的?9. 简述感觉神经的传递过程。
10. 举例说明一种神经调节在人体中的作用。
题目2: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神经元2. 突触3. 神经递质4. 神经冲动5. 中枢神经系统6. 自主神经系统7. 交感神经系统8. 副交感神经系统9. 感觉神经10. 运动神经题目3:应用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 小明每次用手触碰热物体后会立即把手抽回来,这是怎么一回事?请解释其神经调节机制。
2. 电流能够引起肌肉的收缩,这是因为神经调节的作用,试解释其原理。
3. 为什么人们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请解释其神经调节机制。
4. 某人感觉到强烈的恐惧后,血压明显上升,这是怎么回事?请解释其神经调节机制。
5. 某人受到威胁时,瞳孔会迅速放大,这是怎么回事?请解释其神经调节机制。
以上就是关于高二生物神经调节的练习题,希望同学们通过做这些练习题,加深对神经调节的理解和应用。
更多的练习和实践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加油!。
人体的神经调节习题

第1节人体的神经调节习题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B.条件反射C.非条件反射D.应激性2.下列神经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北雁南飞 B.望梅止渴C.老马识途 D.谈虎色变3.下列活动不属于反射的是()。
A.眼睛突然遇到强光会闭上B.天热时出汗C.婴儿一出生便会吃奶D.受伤流血后,血液凝固4.下列有关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条件反射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B.条件反射必须在大脑皮层参与下才能发生C.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而非条件反射是永久的D.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更重要5.下列生理活动中,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是()。
A.排尿和排便 B.呼吸中枢C.心血管运动 D.谈虎色变6.下列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A.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给学生“讲故事”,学生感动得流泪B.看了感人的电影,同学们都哭了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D.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7.下列各项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马戏团的小狗会表演节目 B.狗吃食物时分泌唾液C.山羊会表演简单的计算 D.小儿看到护士就哭8.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沸水烫手,立即缩回 B.叩击膝下韧带,小腿前踢C.预铃响,学生进教室 D.强光刺激,瞬间闭眼9.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是()A.脑和脑神经B.脑和脊髓C.脑和脊髓灰质D.脑、脊髓和神经10.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元B.神经纤维C.反射弧D.神经11.以下不属于非条件反射。
()A.碰到针尖立刻缩手B.吃杏时,唾液腺分泌大量唾液C.婴儿吮吸奶头D.见到青杏便分泌唾液二.非选择题1.中枢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2.观察上图,完成以下习题:(1)请在图中方框内写出反射弧的结构名称(2)谈虎色变、画饼充饥属于_______,这种反射的特点是___________。
初中神经调节试题及答案

初中神经调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反射B. 感觉C. 运动D. 思维答案:A2.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A. 细胞体和轴突B. 细胞体和树突C. 细胞体、轴突和树突D. 轴突和树突答案:C3.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通过的结构是()A. 突触B. 神经纤维C. 细胞膜D. 细胞核答案:A4.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互不相关D. 完全相同答案:B二、填空题1. 神经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
答案: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2. 神经调节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
答案:神经元3. 突触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简答题1. 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
答案: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调节机制。
神经调节主要通过神经系统来实现,其特点是快速、精确、短暂,主要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体液调节则是通过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来调节,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主要通过体液运输激素来影响生理过程。
2. 描述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答案: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其结构特点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细胞体延伸出的分支,主要负责接收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息;轴突是细胞体的长突起,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轴突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轴突末梢,它们与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形成突触,实现信息的传递。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生物神经调节知识点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下列关于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 神经元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C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D 一个神经元只能将信息从轴突传向树突答案:D解析:一个神经元可以将信息从轴突传向树突,也可以从树突传向轴突,D 选项错误。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般包含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A、B、C 选项均正确。
2、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钾离子内流B 钾离子外流C 钠离子内流D 钠离子外流答案:B解析:静息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钾离子外流,导致膜外正电位,膜内负电位,B 选项正确。
3、动作电位产生时,膜电位的变化是()A 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B 外负内正变为外正内负C 外正内负电位差增大D 外负内正电位差减小答案:A解析:动作电位产生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 选项正确。
4、下列关于突触的叙述,错误的是()A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B 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C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答案:B解析: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 选项错误。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A、C、D 选项均正确。
5、某人能读书看报,也可以写文章,但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A 运动性语言中枢B 听觉性语言中枢C 视觉性语言中枢D 书写性语言中枢答案:B解析: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大脑受损伤的区域是听觉性语言中枢,B 选项正确。
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能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能说话;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书写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初中神经调节试题及答案

初中神经调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神经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A. 脑和脊髓B. 脑和神经C. 脊髓和神经D. 脑和神经节答案:A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什么?A. 反射B. 适应C. 应激D. 反应答案:A3.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A. 细胞体和树突B. 细胞体和轴突C. 树突和轴突D.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答案:D4. 以下哪个器官不属于神经系统?A. 脑B. 脊髓C. 心脏D. 神经节答案:C5. 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A. 脑B. 脊髓C. 神经节D. 神经纤维答案:A6.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是什么?A. 突触B. 细胞膜C. 细胞质D. 细胞核答案:A7.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内部的传导方式是什么?A. 电传导B. 化学传导C. 机械传导D. 热传导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神经递质的功能?A. 传递信息B. 调节生理功能C. 促进细胞分裂D. 调节情绪答案:C9. 脑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调节体温B. 调节心跳和呼吸C. 调节血压D. 调节睡眠和觉醒答案:B10. 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的哪个部分?A. 大脑皮层B. 小脑C. 脑干D. 脊髓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神经系统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答案: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2. 神经元的功能是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接受刺激,传导兴奋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和传出神经、效应器。
答案:反射4. 脑由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组成。
答案:大脑,小脑,下丘脑,脑干5.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_______实现的。
答案:突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大脑皮层的主要功能。
答案: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主要负责感觉、运动、语言、记忆、思维、情感等高级神经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 高二A阶段测试2016-9-6 出题人:杜小丽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选择题1. [2016•广西桂林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B. 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 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 反射活动中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 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冲动的传导现象依赖于细胞膜上离子通透性的变化B. 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C.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同步D. 神经元不会呈单个的、游离的细胞而存在于生物体内3.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 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 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4.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5. 在“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中,对健康牛蛙的脚趾皮肤进行环割剥除的操作是为了研究 ( )A. 脊髓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B. 感受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C. 效应器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D. 传人神经在反射活动中的作用6. 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存在于( )A. 大脑皮层和下丘脑B. 下丘脑和大脑皮层C. 下丘脑的神经细胞和垂体D. 肾上腺和下丘脑7. 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他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了( )A.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B.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C. 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8. [2016•吉林长春质检(二)]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 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C.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D.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9. 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刺激图中的肌肉,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两次B. 刺激M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 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 刺激N点电流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10. [2015•武汉高三调研,5]下图表示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内的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释放B.②处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③对神经递质的识别不具有专一性D.④一定是某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11. [2010•哈三中等四校高三联考,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催化功能具有专一性和高效性B.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C.氧气进入红细胞依赖膜的流动性D.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12、[2016·湖北部分高中高二期中联考]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 线粒体基质中的pH相对稳定B. 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 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 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1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1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体液是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B. 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恒定不变D. 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15、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会引起代谢紊乱B. pH和温度的稳定,都为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C.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D.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16、正常情况下,组织液中含有的成分有( )A. 胰岛素、血红蛋白、CO2、氨基酸 B. 组织胺、葡萄糖、呼吸氧化酶、CO2C. 血浆蛋白、尿素、转氨酶、O2D. 胰岛素、葡萄糖、氨基酸、O217、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B.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C. 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D.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19、 [2014·辽宁省实验等五校高三期末,19]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a、b表示刺激位点,A、B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A表示感受器,B和肌肉组成效应器B、刺激a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C、分别刺激b点、a点,电流表指针将对应发生1次、2次偏转D、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20、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因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有( )①四肢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21、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 )A. 氧浓度较低B. 它们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C. 缺少食用的动植物D. CO浓度较高222、 [2015·长春市高三调研,28]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图中各点的电位变化。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检测到b、d点有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B、兴奋由c点传递到e点时的过程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C、 a点检测不到电位变化,是由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电表①指针不偏转,电表②指针偏转两次23、 [2015·湖南十三校高三联考(一),28]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24、 [2015·高考江苏卷,18]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25、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②唾液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组织液⑦细胞质基质⑧核液A. ③⑤⑥⑦⑧B. ①②③④⑥C. ②③④⑥⑦D.③④⑥⑦⑧26、 [2015·北京丰台高三期末,29]下图为缩手反射弧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器A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B、若神经—肌肉连接也算突触,该图中有4个突触C、刺激B点,在D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传递是单向的D、抽指血时被针扎不会缩手,说明大脑皮层能调控脊髓的反射活动27、 [2015·丹东市高三测试(一),6]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如图乙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②→①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28、 [2012·鞍山一中高三五模,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刺激A点,连接于该神经元左边那个神经元和此神经元的电流计将出现1次偏转B、①中的遗传物质是DNAC、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不是主动运输D、⑤的形成与细胞器②③④有关29、[2014•高考重庆卷,6]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30、 [2013·高考海南卷,19]关于细胞内外K+、Na+和Cl-的叙述,错误的是( )A、 Na+与神经细胞膜上兴奋传导有关B、人体血浆中K+的浓度比红细胞中的高C、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 Na+和Cl-是形成哺乳动物血浆渗透压的主要物质31、 [2012·高考安徽卷,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
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 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 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 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32、 [2012·鞍山一中高三三模,19]下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偏转,乙不偏转33、 [2011·大连十三中期末36,]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可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
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