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圆锥投影2
常用的几种地图投影

在这些公式中略去六次以上各项的 原因,是因为这些值不超过0.005m,这 样在制图上是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实用 上将化为弧度,并以秒为单位,得:
xs y
"
N
"2
2
"2
sin cos
"3
N
"4
24
"4
sin cos3 (5 tan 2 9 2 4 4 )
2
1 n ,m r n P 1, tan(45 ) a 4
四、等距离圆锥投影 正轴等距离圆锥投影沿经线保持等 距离,即 m 1 ,根据此条件可推导出 正轴等距离投影的公式。
, c s x s cos , y sin (c s) a b m 1, P n , sin r r 2 ab
式中: 为纬线投影半径,函数 f 取决
于投影的性质(等角、等积或等距离投
影),它仅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是地
球椭球面上两条经线的夹角; 是两条 常数。
经线夹角在平面上的投影; 是小于1的
在正轴圆锥投影中,经纬线投影后正
交,故经纬线方向就是主方向。因此经
纬线长度比(
m, n )也就是极值长度比
二、圆柱投影的分类 圆柱投影可以按变形性质而分为等 角、等面积和任意投影(其中主要是等距 离投影)见图。此外尚有所谓透视圆柱投 影,其特点是建立x坐标的方法不同,从 变形性质上看,也是属于任意投影。见
图5-10
按“圆柱面”与地球不同的相对位臵 可分为正轴、斜轴和横轴投影。又因 “圆柱面”与地球球体相切(于一个大圆) 或相割(于两个小圆)而分为切圆柱或割 圆柱投影。见图5-11,5-12。
模块二任务3.2圆柱圆锥的投影

《机械制图与CAD》学习领域教案
NO:7
(a)(b)(c)
图2-52 曲面及常见的回转体
(2)素线与轮廓线
形成回转面的母线,它们在曲面上的任何位置称为素线。
如圆柱体的素线都是互相平行的直线;圆锥体的素线是汇集于
图2-53 圆柱体的三视图圆柱的视图特点:
一个视图为圆,另二个视图为方形线框。
4.圆锥
图2-55 球的三视图球的视图特点:三个视图均为圆。
图2-60 圆球表面上取点
例2-15 如图2-61(a)所示,已知属于球体上的点A C及线段EF的一个投影,求其另两个投影。
(1)分析
①由已知条件可判断点A在球体的左前上方球面上;点位于球体前下方的球面上,是最大侧平圆上的特殊点;点C
图2-61 圆球体上取点和线
可见,求曲面上点的投影的方法主要有素线法和纬圆法两种,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应着重弄清以下概念:
(1)某一点在曲面上,则它一定在该曲面的素线或纬圆。
圆柱、圆锥、圆球的投影(制图课件)

一、曲面立体的投影 二、曲面立体表面取点
1.圆柱的投影 2.圆锥的投影 3.圆球的投影
1.圆柱上点的投影 2.圆锥上点的投影 3.圆球上点的投影
利用正面纬圆 作图,根据正 面纬圆正面投 影反应实形, 水平投影和侧 面投影积聚成 一条直线,在 正面投影中, 过a ′点画圆, 与水平轴线相 交,相加点的 水平投影在水 平轮廓圆上, 再做平行于水 平轴线的直线 ,得到a点的水 平投影;根据a 点和a ′点的位 置求得a ″ 。
利用侧面纬圆作图, 根据侧面纬圆正面投 影积聚成一条直线, 侧面投影反应实形, 在正面投影中,过a ′ 点平行于竖直轴线做 辅助线与正面轮廓圆 相交,正面轮廓圆的 侧面投影为侧面的轴 线,所以相交点的侧 面投影在侧面的竖直 轴线上,再画圆,求 得a ″点;根据a ′点和 a ″点的位置求得a
来看每一个点的作图过程,A点首先向下做水平投影,得到a点。
再根据投影规律,利用A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求得其侧面投影a''。
再来看B点的作图过程,B点的水平投影在右后方,首先做水平投影,得到b点。
再根据投影规律,利用B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求得其侧面投影 b‘’,擦去多余的线,得到了AB两点的另外两个投影。
总目录
项目一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项目二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项目三 点、直线 面的投影 项目四 基本体的投影 项目五 截交线和相贯线 项目六 组合体 项目七 轴测投影 项目八 机件的常用表达法 项目九 建筑图的识读 项目十 识图综合训练 项目十一 计算机绘图
子目录
项目四 基本体的投影
11..视平图面立体 2.曲面立体
以判断A点在圆球面前、上、左
半球上。
利用水平纬圆作图,根 据水平纬圆正面投影积 聚成一条直线,水平投 影反应实形,在正面投 影中,过a ′点平行于水 平轴线做辅助线与正面 轮廓圆相交,正面轮廓 圆的水平投影为水平面 的轴线,所以相交点的 水平投影在水平轴线上 ,再画圆,求得a点;根 据a点和a ′点的位置求得 a″。
初中地理教案:了解地球的地图投影方式及特点

初中地理教案:了解地球的地图投影方式及特点一、了解地球的地图投影方式及特点地图是通过将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平面,以便于人们观察和使用。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而纸张和屏幕都是平面,因此不可能完美地将地球的表面展示在平面上,这就导致了不同的投影方式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及其特点。
二、圆柱投影圆柱投影是最常见也最基本的一种投影方式。
如其名称所示,该投影方式是通过将地球表面展开成一个圆柱形再将其展平而得到的。
圆柱投影可以分为等角圆柱投影和等积圆柱投影。
1. 等角圆柱投影等角圆柱投影保持了真实经纬度之间的角度关系,适用于航海、天文学以及机械制图等领域。
然而,在高纬度区域因为比例变形问题会产生较大误差。
2. 等积圆柱投影等积圆柱投影保持了各个区域之间的相对面积关系,适用于农业、气象及人口统计等领域。
然而,在接近两极区域会有更大的比例变形问题。
三、圆锥投影圆锥投影是将地球展开成一个圆锥然后再将其展平。
由于圆锥形状,该投影方式在赤道附近的地区保持了较好的几何特性。
1. 等角圆锥投影等角圆锥投影能够准确地表现经纬度之间的角度关系,适用于航海及天文学领域。
但是,在大规模地图制作时面积会有较大误差。
2. 等积圆锥投影等积圆锥投影保证各个区域之间的相对面积关系,并且在接近赤道附近能够保持较好的几何特性。
它广泛应用于国家和州级地图上。
四、正轴等距墨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正轴等距墨卡托投影是最常见也最具争议的一种投影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 水平方向上完全保留了真实长度比例关系。
2. 面积随着纬度增加而不断膨胀,造成极高纬度区域相对于实际面积的大幅度误差。
3. 聚焦于赤道附近地区,不适合展示整个地球。
因为这些特点,正轴等距墨卡托投影广泛用于航海、导航和地图制作。
尽管它存在一些问题,但由于能够提供具有良好可视性的海洋航线,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五、其他投影方式除了以上介绍的投影方式外,还有一些特殊用途的投影方式。
常用的地图投影

常用的地图投影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常用的地图投影)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常用的地图投影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圆锥投影一、圆锥投影的基本概念1.圆锥投影的定义圆锥投影的概念可用图5-1来说明:设想将一个圆锥套在地球椭球上而把地球椭球上的经纬线网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沿着某一条母线(经线)将圆锥面切开面展成平面,就得到圆锥投影。
2.圆锥投影的分类①按圆锥面与地球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正轴、横轴、斜轴圆锥投影,见图5-2,但横轴、斜轴圆锥投影实际上很少应用。
所以凡在地图上注明是圆锥投影的,一般都是正轴圆锥投影。
②按标准纬线分为切圆锥投影和割圆锥投影切圆锥投影,视点在球心,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仍是圆,不同的纬线投影为不同的圆,这些圆是互相平行的,经线投影为相交于圆锥顶点的一束直线,如果将圆锥沿一条母线剪开展为平面,则呈扇形,其顶角小于360度。
在平面上纬线不再是圆,而是以圆锥顶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弧,经线成为由圆锥顶点向外放射的直线束,经线间的夹角与相应的经差成正比,但比经差小。
在割圆锥投影上,两条纬线投影后没有变形,是双标准纬线,两条割线符合主比例尺,离开这两条标准纬线向外投影变形逐渐增大,离开这两条标准纬线向里投影变形逐渐减小,凡是距标准纬线相等距离的地方,变形数量相等,因此圆锥投影上等变形线与纬线平行。
③圆锥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等角、等积和等距圆锥投影三种。
构成圆锥投影需确定纬线的半径ρ和经线间的夹角δ,ρ是纬度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δ是经差λ的函数.用公式表示为 ,对于不同的圆锥投影它是不同的。
测绘技术的地图投影方法

测绘技术的地图投影方法地图是人类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地球而创造的重要工具。
然而,地球作为一个三维球体,如何将其表达在二维平面上,一直是地图制作中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测绘技术发展出了各种地图投影方法,用于将地球的地理信息转换为平面地图。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用的地图投影方法,并探讨其特点和应用。
一、等经纬度投影法等经纬度投影法又称为柱面投影法,它是最简单也是最直观的地图投影方法之一。
它以地球的经度和纬度为基准,将地球展开成一个长方形或矩形,并将经纬度放置在长方形的边上。
这种投影方法使得纬线和经线在地图上呈现为等间隔的直线,从而方便了对地球上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比较。
等经纬度投影法最著名的应用就是经度和纬度坐标所构成的经纬网。
然而,等经纬度投影法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无法完全保留地球表面的面积关系,导致地图上不同区域的面积有所变形。
其次,纬线越接近极地,变形越明显,最终导致了北极的无限大问题。
因此,等经纬度投影法主要适用于小范围的地图制作和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分析。
二、圆柱投影法圆柱投影法是一种将球面地图映射到圆柱面上的投影方法。
它使用了一根垂直于地球的柱形,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投影到柱面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地图。
圆柱投影法具有简单、直观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和地图编制等领域。
最常见的圆柱投影法就是墨卡托投影。
墨卡托投影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等比例地映射到柱面上,使纬线和经线在地图上呈现为等距直线。
这种投影方法主要用于大范围和中等纬度区域的地图制作,例如世界地图。
然而,墨卡托投影无法完全保留地球表面的形状和角度关系,尤其是靠近两极的地区。
因此,在导航和导航等对地球形状和角度要求较高的应用中,圆柱投影法并不是最佳选择。
三、圆锥投影法圆锥投影法是一种将球面地图映射到圆锥面上的投影方法。
与圆柱投影法相比,圆锥投影法更适用于大范围和高纬度地区的地图制作。
圆锥投影法将地球表面的地理信息投影到一根垂直于地球的圆锥上,然后再展开成平面地图。
结合正轴方位投影,正轴圆锥投影和正轴圆柱投影的投影变形规律

结合正轴方位投影,正轴圆锥投影和正轴圆柱
投影的投影变形规律
投影变形规律是指在正轴方位投影、正轴圆锥投影和正轴圆柱投
影中,对象在投影过程中所产生的形状和尺寸的变化规律。
这三种投
影方法都是常见的地图制图投影方式,它们在保持地球表面特征的同时,将地球三维空间投影到二维平面上。
在正轴方位投影中,地球表面的形状在投影过程中基本保持不变,但尺寸存在变形。
距离地心越远的区域,其投影尺寸越小,而靠近地
心的区域其投影尺寸则越大。
在正轴圆锥投影中,地球表面被切割成锥形,然后在投影过程中
展开到一个平面上。
由于单个圆锥无法包含整个地球表面,使得南北
极附近的地区发生大幅度变形。
距离锥顶越远的地区,其投影尺寸越大,而靠近锥顶的地区则投影尺寸越小。
在正轴圆柱投影中,地球表面被展开成一个圆柱体,然后再将圆
柱体展开到一个平面上。
地球的纬度线和经度线在投影过程中形成平
行线和垂直线。
由于圆柱体不能完全包容整个地球表面,使得地球的
南北极地区有较大的变形,而赤道地区的变形相对较小。
综合来看,正轴圆锥投影在赤道地区变形最小,但在极地附近变
形较大。
正轴圆柱投影在赤道地区变形较小,但极地附近也存在变形。
而正轴方位投影对于小范围地图制作效果较好,但对于大范围地区存
在较大的投影变形。
因此,在选择投影方式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及地
图范围进行合理选择,以尽可能减小地图变形的影响。
曲面体的投影

1.3 圆台的投影
圆台可看作用平行于圆锥 底面的平面截切锥顶后得到的 形体,两个底面为相互平行的 圆。圆台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 步骤同圆锥。图5-13所示为圆 台的三视图。
圆台三面投影图的视图特 征为:两个视图为梯形线框, 第三视图为两个同心圆。
图5-13 圆台的三面投影图
1.4 圆球的投影
圆球由球面组成。圆球的三面投影图是三个全等的圆,其直径为球的 直径。这三个圆是球面上不同位置轮廓素线的投影。如图5-14所示,水平 投影表示球面上平行于水平面的最大轮廓素线圆①的投影,正面投影表示 球面上平行于正面的最大轮廓素线圆②的投影,侧面投影表示球面上平行 于侧面的最大轮廓素线圆③的投影。这些素线圆的其他投影均与相应的中 心线重合,不必画出。
1.2 圆锥的投影
2. 圆锥的作图步骤
圆锥的作图步骤如图5-12(b)所示,具体如下: (1)定中心线、轴线位置。 (2)画水平投影,作反映底面实形的圆。 (3)根据“长对正”和圆锥的高度画正面投影三角形线 框。 (4)根据“宽相等、高平齐”画侧面投影三角形线框。 (5)检查后加深。 圆锥三面投影图的视图特征为:两个视图为三角形线框, 第三视图为圆。
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
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
曲面体的投影
表面全由曲面或由曲面和平面共同围成的 形体为曲面体。常见曲面体有圆柱、圆锥、圆 球等。它们的曲表面均可看作是由一条动线绕 某固定轴线旋转而成的,这类曲面体又称回转 体,其曲表面称为回转面。动线称为母线,母 线在旋转过程中的任一具体位置称为曲面的素 线。曲面上有无数条素线。
曲面体的投影
图5-10所示为回转面的形成过程。图5-10(a)表示一条直 母线围绕与它平行的轴线旋转形成的圆柱面,图5-10(b)表示 一条直母线围绕与它相交的轴线旋转形成的圆锥面,图5-10(c) 表示一曲母线圆围绕其直径旋转而形成的球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5.4 斜轴方位投影 投影面切于两极和赤道间的任意一点上。在这种投影 中,中央经线投影为直线,其他经线投影为对称于中央经 线的曲线,纬线投影为曲线。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6
圆柱投影
6.1圆柱投影的概念和种类 假定以圆柱面作为投影面,把地球面上的经 纬线网投影到圆柱面上,然后沿圆柱面的母线 把圆柱切开展成平面,就得到圆柱投影。 当圆柱面和地球体相切时,称为切圆柱投 影,和地球体相割时称为割圆柱投影。 由于圆柱和地球体相切相割的位置不同, 圆柱投影又分为正轴、横轴和斜轴圆柱投影三 种。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二 墨卡托投影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墨卡托投影) 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又称 墨卡托投影。
1.经纬线形式: 经线是一组间隔相等的平行线, 纬线是与经线垂直的一组平行线, 且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 中心向南北两极逐渐增大。
1. 等角正轴方位投影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 ② 经纬线形式: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是同心 圆的半径。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经线夹角等于相应的经差. ③变形分布规律: ⅰ 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面积、长度变形增大。 ⅱ w=0 ⅲ 没有角度变形,但面积变形较大。 IV 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④用途:主要用于制作两极地区图。
一 正轴圆柱投影
在上述三种投影方式中,最常用的是正轴圆柱投影,假 定视点在球心,正轴圆柱投影中,经纬线网的特点是: 1、纬线为一组平行直线,平 行线间的距离视投影条件而异。 2、经线为垂直于纬线的另一 组等间距的平行直线。 3、和圆柱面相切的赤道弧长 或相隔的两条纬线的弧长为正长 无变形。 用途:最适合制作赤道附近 想东西向延伸地区的地图。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等角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 上表现为直线,这一点对于航 海航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有 这个特征,航行时,在墨卡托 投影图上只要将出发地和目的 地连一直线,用量角器测出直 线与经线的夹角,船上的航海 罗盘按照这个角度指示船只航 行,就能达到目的地。 但是等角航线不是地球上 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地球上两 点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的 大圆弧,(又称大圆航线或正 航线)。大圆航线与各经线的 夹角是不等的,因此它在墨卡 托投影图上为曲线。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5.用途及意义: 远航时,完全沿着等角航线航行,走的是一条较远路线, 是不经济的,但船只不必时常改变方向,大圆航线是一条最 近的路线,但船只航行时要不断改变方向,如从非洲的好望 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沿等角航线航行,航程是6020海里, 沿大圆航线航行5450海里,二者相差570海里(约1000公 里)。 实际上在远洋航行时,一般把大圆航线展绘到墨卡托投 影的海图上,然后把大圆航线分成几段,每一段连成直线, 就是等角航线。船只航行时,总的情况来说,大致是沿大圆 航线航行。因而走的是一条较近路线,但就每一段来说,走 的又是等角航线,不用随时改变航向,从而领航十分方便。
④用途:主要用于制作两极地区图。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5.3 横轴方位投影 平面与球面相切,其切点位于赤道上。 特点:通过投影中心的中央经线和赤道为直线,其他经 纬线投影后都是对称于中央经线和赤道的曲线。
5.2正轴方位投影 投影后经纬线形式:投影 中心为极点,纬线为同心 圆,经线为同心圆的半径, 两条经线间的夹角与实地 相等。
变形特征:等变形线都是 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 圆。 包括等角、等积、等 距三种变形性质。
用途:主要用于制作两极 地区图。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我国规定1∶1万采用3°分带投影,从E1°30′子午线起, 每隔经差3°分成一带,全球共120带。(25~45)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高斯-克吕格直角坐标
yA = 245 863.7 m yB = - 168 474.8 m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1. 等角横轴方位投影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 w=0 Ψ 0=0º ②经纬线形式:中央经线为直线,其它经线是对称于中央经 线的曲线。中央纬线为直线,其它纬线是对称于中央纬线的曲 线。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在中央 纬线上经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东、向西方向逐渐增大。 ③变形分布规律: I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面积、长度变形增大。 II没有角度变形,但面积变形较大。 III面积等变形线与纬圈一致。
现代地图学教程Leabharlann 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4. 投影特点:
①在墨卡托投影中,面积变形最大。 在纬度60度地区,经线和纬线比都扩大了2倍,面积比P=m*n=2*2=4, 扩大了4倍,愈接近两极,经纬线扩大的越多,在φ =80度时,经纬线都 扩大了近6倍,面积比扩大了33倍,所以墨卡托投影在80度以上高纬地区 通常就不绘出来了。 ② 在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表现为直线(在球心投影上大圆航线表现为 直线。 等角航线:就是指地球表面上与经线交角都相同的曲线,或者说是地 球上两点间的一条等方位线。 就是说船只要按照等角航向航行,不用改变方位角就能从起点到达终点。 由于经线是收敛于两极的,所以地球表面上的等角航线是除经线和纬线 以外,以极点为渐近点的螺旋曲线。因墨卡托投影是等角投影,而且经 线投影为平行直线,那末两点间的那条等方位螺旋线在投影中只能是连 接该两点的一条直线。 大圆航线:地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是通过两点间的大圆弧,也称为 大圆航线。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等积横轴方位投影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 p=1 Ψ 0=0º ②经纬线形式:中央经线为直线,其它经线是对称于中央经线 的曲线。中央纬线为直线,其它纬线是对称于中央纬线的曲线。 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减小。在中央纬线 上经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东、向西方向逐渐增大。 ③变形分布规律: I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度变形增大。 II没有面积变形,但角度变形较大。 III角度等变形线与等高圈一致。 ④用途:
II没有面积变形,但角度变形较大。 III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④用途:主要用于制作两极地区图。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等距正轴方位投影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 μ1= 1 Ψ0=90º ②经纬线形式: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是同心 圆的半径。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不变即相 等。 ③变形分布规律: I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度变形增大。 II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心圆。 III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都不大。
此投影无角度变形, 中央经线长度比为 0.9996,距中央经线 约±180km处的两条 割线上无变形。亦采 用分带投影方法:经 差6°或3°分带。长 度变形 < 0.04%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7
7.1圆锥投影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
圆锥投影
圆锥投影:是假定以圆锥面作为投影面,使圆锥面和地球体相切或 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圆锥面上,然后把圆锥面沿一条母线剪 开展为平面而成。(当圆锥面与地球相切时,称为切圆锥投影,当圆锥 面与地球相割时,称为割圆锥投影。) 2.种类: ①按圆锥面与地球相对位置的不同,可分正轴、横轴、斜轴圆锥投 影, 但横轴、斜轴圆锥投影实际上很少应用。所以凡在地图上注明是圆 锥投影的,一般都是正轴圆锥投影。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3.等距横轴方位投影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 μ 1= 1 Ψ 0=0º ②经纬线形式:中央经线为直线,其它经线是对称于中央经线 的曲线。中央纬线为直线,其它纬线是对称于中央纬线的曲线。 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相等。在中央纬线上经线间隔自投影中 心向东、向西方向逐渐增大。 ③变形分布规律: ⅰ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度变形增大。 ⅲ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与等高圈一致。 ⅳ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都不大。 ④用途: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等积正轴方位投影 ①投影条件:投影面---平面 p=1 Ψ0=90º ②经纬线形式: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经线是同心 圆的半径。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减小。 ③变形分布规律:
I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度变形增大。
现代地图学教程
第二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经纬线形式: 中央经线为直线,其他经线是对称于中央经线的曲线,中 央纬线为直线,其他纬线是对称于中央纬线的曲线。 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相等,在赤道上经线间隔自投影中 心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3.变形分布规律: 此投影无角度变形,中央经线无长度变形,其他经线长度 比大于1。中央经线附近变形小,向东、向西方向变形逐渐 增大。长度、面积变形均不大,其中长度变形 ≤0.14%, 面积变形 ≤0.27% 为保证精度,采用分带投影方法:按经差 6°或 3°进行 分带。 我国规定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采用 6°分带投影,从0°子午线起,自西向东每隔经差6°分成 一带,全球共60带。(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