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语法基础知识五
2014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语法基础知识二

2014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语法基础知识二4.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1)单句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①单句的成分和主干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谓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宾语:我们热爱祖国。
/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定语:(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母亲。
状语:他[勇敢]地站出来。
补语:他急得哭起来。
句子的主干,就是把句中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
②用符号法分析主谓句。
第一步,用“‖”界分出主语和谓语。
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二步,用“( )”标出充当主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有“ ”标出充当谓语的短语中的宾语:(伟大)的人民‖ 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三步,用“〔〕”标出状语;用“( )”标出充当宾语的短语中的定语,剩下的是中心语:(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第四步,用“〈〉”标出补语,剩下的是中心语:(伟大)的人民‖〔一定〕创造〈出〉(伟大)的时代。
这样,除去定语、状语、补语,句子主干就显示出来了:……人民……创造……时代。
摘取句子的主干,是为了掌握原句的结构,对理解原句的意思有帮助。
但是,必须注意,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的甚至跟原句相去很远。
还要注意,在摘取否定句主干时,一般要把否定词一起摘出来。
2014年XXX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编版)

2014年XXX语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精编版)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填空题(每空l分,共10分)1.课堂管理包括__课堂时间管理_、_营造和谐的课堂气象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2.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小学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划分为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二、简答题(10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参考答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知识(字词句篇)为基础,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文化底蕴)、情感态度、审美情趣、思维道德、思想品质、研究方法和研究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20分)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
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千米。
城墙高8—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教学目标]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英姿,解决文中的难点。
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积累语文知识分类整理二十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 2014年中学教师招聘积累语文知识分类整理二十
古诗中描述离别的句子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本文摘自:。
语文学科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汉语知识之语法备考

语文学科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汉语知识之语法备考
一、考情分析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语文学科考题考查的知识主要包含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中外文学、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文教材教法。
其中现代汉语属于大学所修专业知识,不管是对汉语言相关专业的考生还是对非汉语言相关专业的考生来说都是备考时复习的难点。
对现代汉语知识的考查,大致可分为现代汉语概说、语音、词汇、汉字和语法几个部分,其中语法也经常有考题出现。
考查的题型有单选、多选、判断、填空、材料分析等不同的形式,但只要掌握知识的要领,就能从容应对不同形式的考题。
二、知识梳理
(一)词类
三、备考建议
1.掌握短语类型辨析方法,多找短语进行练习,熟能生巧;
2.掌握句子成分划分方法,由简单到复杂进行练习,做到能准确找出主干和枝叶,为病句辨析题打好基础;
3.根据不同知识点的考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2014教师招聘考试古文系统复习资料五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4教师招聘考试古文系统复习资料五-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生字谪(zhé)守朝晖(huī)夕阴霏霏(fēi)薄暮冥冥(míng)霪(yín)雨心旷神怡(yí)皓(hào)月宠辱偕(xié)忘潜行(qián)浩浩汤汤(shāng)潇(xiāo)湘属(zhǔ同“嘱”)二、重点解词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
制,规模。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
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备,详尽。
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
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
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
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
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
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
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
微,无、没有。
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
惊,有“起”、“动”的意思)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去,离开)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宠,荣耀;偕,一起)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2014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语法基础知识五

一个语言片断可能有两种结构关系、两种意思。
“我要刀削面”,可能是“我要/(一碗)刀削面”,也可能是“我要刀/削面”。
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片段的结构和含义相对稳定。
例如:
我不要担担面,我要刀削面。
我不要擀面杖擀面,我要刀削面。
下面带点的对比使用的副词,在语境中表示特殊的含义: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
在一定语境中,相同意思用不同句式表达,就能取得完美的效果,如下例: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儿子?
鲁大海说“你们这一群强盗!”鲁侍萍说“这真是一群强镒!”句式不一样。
鲁侍萍用判断句,“是”表示确认,因为鲁侍萍在事前还没有认清周朴园的真面目;等到打他的儿子,才真正认识到周朴园的剥削阶级本性。
鲁侍萍用判断句式,隐含了她从模糊到确认的认识飞跃,有深意。
语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隐含语义。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讲义+练习+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讲义第一节概说现代汉语语法基本知识,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等五个方面。
语素是汉语中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也是汉语的一级语言单位。
学好它对于我们把握词语的构成、辨析近义词和同义词有很大的帮助。
词是汉语的二级语言单位。
词的知识包括词的构成、词类等。
短语是汉语的三级语言单位,对于短语结构的熟练把握,有助于我们分析语言结构,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
短语知识主要包括短语的类型、短语的结构。
句子是汉语的四级语言单位,这是高考必考的内容,而且是难点、重点。
句子知识主要包括句子的分类、句子的结构、复句类型以及单复句辨析、多重复句等。
句群是汉语的五级语言单位,这个语言单位与语段的层次结构非常相似,只需要了解一下即可。
第二节语素一、语素的概念人类的语言是有声音、有意义的,是语音和语义的结合体,这便是语法单位的基本特征。
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因此语素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它是汉语的一级语法单位。
“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指一个语素在具备语音最小的同时还必须具备语义也最小的特点,二者缺一不可。
我们来看下边这个句子: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最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是一个一个的语素了。
这里的“沙发”语音上素。
自由语素是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这种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也可以和其他语素一起构成词,构词能力很强。
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这种语素是意义实在,只是不能够独立运用了,要跟其他语素组结合才能构词。
不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而且跟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这种语素实际上跟英语根据语法功能来考察,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词叫实词。
实词都有词汇意义。
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叫虚词。
老师--------------2014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语法、(字)即语素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词、短语、句子、句群。
二、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一节、词类一、实词和虚词词是由语素(字)构成的。
词按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可分为实词和虚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等六类。
:它可分为,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虚词是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等六类。
二、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1 、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2 、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3 、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4、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5 左右、上下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1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2 、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3 、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4、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5 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表示可能、意愿6 愿意、需要、肯、敢、情愿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表示动作趋向7 判断词:是——、表示判断8四、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1 笔直、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2 、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3 五、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学语文教师招聘语法基础知识五
7.句子之间衔接、连贯
写一组句子,即组合一个句群,做到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意衔接连贯,就要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间关系,安排合理的顺序。
如:
①所以,天、地、生、化四门基础学科,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都可以归结到物理和数学。
②根本的基础学科,就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物理,加上作科学技术工具的数学。
③数学不只是演算,也包括逻辑的推理。
④靠六门基础学科的现代工程技术,也靠物理和数学这两门基础作为支柱。
⑤所以,物理和数学也可以称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体系的基础。
(《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
这段话第一句句首的“所以”是承接上段说的,说明’天、地、生、化”四门基础学科同物理和数学的关系。
②③④句则进一步解释。
第⑤句又引出结果。
分析下面一段语言的层次,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语义: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②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③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语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④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⑤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⑥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⑦难道你竟一点也联想不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⑧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的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扬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茅盾《白扬礼赞》)
这段话是由两组句子构成的。
第一组句子包括①②③④句,第二组句子包括⑤⑥⑦⑧句,第一组句子讲白扬树是树中的伟丈夫,第二组句子讲白扬树象征什么,以白扬树的本质来象征顽强的革命精神和意志。
写一段话,如果来回兜圈子,横生枝节,就全使中心语义不突出,不能清楚地说明问题。
一些学生写一组句子,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如: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一切的。
要使自己成为有本领的人,就得充实自己的头脑,即要有知识。
要成为有知识的人,就得“求学”。
“求学”里的“学”是学问,也就是知识。
只有不断去“求”,才能掌握知识。
对类似这样的语句,要指导学生认真修改,删去罗嗦的句子,使得句意简明,衔接连贯,中心意思明确。
8.掌握词句在语境中的含义。
有的词句在一个确定的语境中结构才确定,语义才明确,而且常常还有隐含语义。
使用
词句要恰如其分,准确、得体。
一个语言片断可能有两种结构关系、两种意思。
“我要刀削面”,可能是“我要/(一碗)刀削面”,也可能是“我要刀/削面”。
在一定的语境中,语言片段的结构和含义相对稳定。
例如:
我不要担担面,我要刀削面。
我不要擀面杖擀面,我要刀削面。
下面带点的对比使用的副词,在语境中表示特殊的含义:
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孔乙己》)
在一定语境中,相同意思用不同句式表达,就能取得完美的效果,如下例:
鲁大海:(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大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儿子?
鲁大海说“你们这一群强盗!”鲁侍萍说“这真是一群强镒!”句式不一样。
鲁侍萍用判断句,“是”表示确认,因为鲁侍萍在事前还没有认清周朴园的真面目;等到打他的儿子,才真正认识到周朴园的剥削阶级本性。
鲁侍萍用判断句式,隐含了她从模糊到确认的认识飞跃,有深意。
语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获得隐含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