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盆栽1年紫花苜蓿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特征、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比较

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特征、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比较

第32卷 第2期V o l .32 No .2草 地 学 报A C T A A G R E S T I A S I N I C A2024年 2月F e b . 2024d o i :10.11733/j.i s s n .1007-0435.2024.02.003引用格式:景 芳,师尚礼,南 攀,等.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特征㊁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比较[J ].草地学报,2024,32(2):369-377J I N GF a n g ,S H I S h a n g -l i ,N A NP a n ,e t a l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L e a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Y i e l dT r a i t s o fD i f f e r e n tA l f a l f aV a r i e t i e s [J ].A c t aA gr e s t i aS i n i c a ,2024,32(2):369-377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特征㊁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比较景 芳,师尚礼*,南 攀,马瑞宏,阿 芸,陆保福,关 键,张辉辉(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收稿日期:2023-08-29;修回日期:2023-10-24基金项目: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2021-D F Z D -21-4)资助作者简介:景芳(1990-),女,汉族,甘肃定西人,博士,主要从事牧草种质创新及遗传改良研究,E -m a i l :j i n g f a n gs h i 110@126.c o m ;*通信作者A u t h o r f o r c o r r e s po n d e n c e ,E -m a i l :s h i s h l @g s a u .e d u .c n 摘要:以国内外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 L .)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比研究不同品种的叶片特征㊁产量性状和光合生理特性,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法,探讨其与产量的关联性,以期为高产紫花苜蓿种质的筛选提供依据㊂结果表明:供试紫花苜蓿品种单株干重的变幅为0.88~1.21g ;各性状与单株干重的相关性按大小排序依次为:单株叶干重>比叶重>蒸腾速率>单株叶片数>叶形指数,单株叶干重是最突出的叶片特征指标㊂对单株干重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比叶重>气孔导度>可溶性蛋白>株高>蔗糖>可溶性糖>叶绿素总量,其中,比叶重是单株干重的主要决定因子㊂综上,高产紫花苜蓿种质筛选的重要指标包括:单株叶干重和比叶重,8个紫花苜蓿品种中 甘农9号 ㊁ W L 319H Q 和 S G 501的单株干重㊁单株叶干重和比叶重均较大,可作为高产种质在育种工作中加以研究利用㊂关键词:紫花苜蓿;叶片特征;光合生理;高产种质中图分类号:S 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435(2024)02-0369-09C o m p a r i s o n o f L e a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h y s i o l o g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Y i e l dT r a i t s o fD i f f e r e n tA l f a l f aV a r i e t i e sJ I N GF a n g ,S H I S h a n g -l i *,N A NP a n ,MA R u i -h o n g,A Y u n ,L U B a o -f u ,G U A NJ i a n ,Z H A N G H u i -h u i(C o l l e g e o f P r a t a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G a n s u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G r a s s l a n dE c o s y s t e mo fM i n i s t r y ofE d u c a t i o n /S i n o -U SC e n t e r s f o rG r a z i n g L a n dE c o s y s t e m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L a n z h o u ,G a n s uP r o v i n c e 73007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E i g h t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 (M e d i c a go s a t i v a L .)i n t r o d u c e d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w e r e u s e d a s t e s tm a t e r i a l s t o c o m -p a r e a n d s t u d y t h e l e a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y i e l d t r a i t s ,a n d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p r o pe r t i e s of d i f f e r e n t v a r i e t i e s .C o r r e -l a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a n d t h r o ugh p u t a n a l y si s w e r e u s e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r c o r r e l a t i o nw i t h y i e l d a n d p r o v i d e a b a s i s f o r t h e s c r e e n -i n g o f h i g h -y i e l d i n g a l f a l f a g e r m p l a s m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v a r i a t i o n o f s i n g l e p l a n t d r y w e i g h t o f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 f o r t h e t e s tw a s 0.88~1.21g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v a r i o u s t r a i t s a n d s i n g l e p l a n t d r y w e i gh tw a s r a n k e d i n o r d e r o f m a g n i t u d e a s f o l l o w s :s i n g l e l e a f d r y w e i g h t>s p e c i f i c l e a f w e i g h t>t r a n s p i r a t i o n r a t e>n u m b e r o f l e a v e s p e r p l a n t>l e a f s h a p e i n d e x ,w i t h s i n g l e p l a n t l e a f d r y w e i g h t b e i n g t h em o s t p r o m i n e n t l e a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d i c a t o r .T h e d e gr e e o f i n -f l u e n c e o n t h e d r y w e i g h t o f a s i n g l e p l a n t w a s a s f o l l o w s i n d e s c e n d i n g o r d e r :s p e c i f i c l e a f w e i gh t>s t o m a t a l c o n d u c t a n c e >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p l a n t h e i g h t>s u c r o s e>s o l u b l e s u g a r>t o t a l c h l o r o p h y l l ,o fw h i c h s p e c i f i c l e a fw e i gh tw a s t h e m a i n d e t e r m i n a n t o f t h e d r y w e i g h t o f a s i n g l e p l a n t .I n s u m m a r y ,t h em o s t i m p o r t a n t i n d i c a t o r s f o r s c r e e n i n g h i g h -yi e l d a l f a l f a g e r m p l a s mw e r e s i n g l e p l a n t d r y w e i g h t a n d s p e c i f i c l e a fw e i g h t .A m o n g t h e 8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 , G a n n o n g No .9 , W L 319H Q a n d S G 501 h a v e r e l a t i v e l y h i g hs i n g l e -p l a n td r y w e i g h t ,s i n g l e -p l a n t l e a fd r y w e i g h t ,a n ds pe c if i c l e a f w e igh t ,w hi c h c a n b e s t u d i e d a n d u t i l i z e d a s h i g h -y i e l d i n g g e r m p l a s m i n b r e e d i n g wo r k .K e y w o r d s :A l f a l f a ;L e a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L i g h t a n d p h y s i o l o g y ;H i g h y i e l d g e r m p l a s m 紫花苜蓿(M e d i c a go s a t i v a L .)作为种植面积最广的多年生豆科牧草,其叶片中含有大量维生素㊁氨基酸和蛋白质,适口性好㊁易消化㊁营养丰富,可作为高蛋白饲料[1];其茎秆可通过发酵生产乙醇或高草地学报第32卷温分解生产生物油以及生物燃料[2];其发达的深根系统不仅具有固氮作用,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㊁促进水分吸收㊁提高微生物活性[3],故被誉为 牧草之王 ㊂苜蓿的种植改善了生态环境,在防风固沙㊁肥田沃土㊁保持水土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㊂随着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和生态建设工程的推进,紫花苜蓿栽培面积逐年增加,据统计,截止2021年我国苜蓿种植面积达到42.4万h m2,苜蓿草产量为422.4万t[4-5]㊂总体来看,苜蓿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对苜蓿的需求量仍供不应求,大量的优质苜蓿仍依赖美国㊁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进口[6],仅2021年我国苜蓿进口量为178万t㊂供需不平衡的严峻形势下,为降低对进口苜蓿的依赖性,亟需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而如何获得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种质对提高紫花苜蓿产量意义重大㊂高产紫花苜蓿由诸多表型性状共同构成,株高是衡量牧草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牧草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合理的株高是良好株型的基础㊂株高决定了作物抗倒伏㊁抗病虫能力,同时决定作物争夺光的能力,与光合效率相关[7]㊂苜蓿株高在整个生育期呈 S 型生长曲线,在初花期达到峰值,之后几乎停止生长,初花期苜蓿的产量和营养品质俱佳,是最佳刈割时期[8]㊂叶片是紫花苜蓿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叶片特征包括叶片数㊁叶面积㊁叶干物质含量等[9],叶片特征指标不仅是影响群体冠层结构的重要指标,而且是牧草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构成因子[10],叶片特性越突出,牧草产量越高,蛋白含量越大,品质越好[11-12]㊂光合作用是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基础,植物95%以上的干物质来源于叶片光合作用[13-14]㊂然而,光合作用作为维持植株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实际光能转化效率仅为理论值的25%左右,具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15-16]㊂因此,提高光能转化率成为提高作物干物质产量的重要途径㊂已有研究表明,高产玉米品种增产的基础是较高的光合效率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17];高产型小麦品种具有较高的冠层光合有效利用能力[18];高产谷子具有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量㊁光合速率和冠层光合能力[19]㊂北方超高产水稻育种中株型改良是育种的核心目标,优良的株型及群体冠层结构是植株高光效㊁高产的形态学基础,而株高和叶片特征指标是影响牧草株型的重要表型指标[20]㊂未来高产苜蓿育种的关键是亲本材料的发现㊁创制和利用,在品种筛选过程中产量性状研究成为育种的重点方向,通过创制理想株型材料,培育光合利用率高的苜蓿品种,成为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发展方向㊂因此,本研究以国内外引进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状㊁叶片特征指标以及光合生理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紫花苜蓿种质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关联性,以期为紫花苜蓿高产种质的鉴定筛选提供参考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地概况和试验材料试验在甘肃农业大学牧草实训基地进行(105ʎ41' E,34ʎ05'N),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甘肃省中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天干燥少雨,夏天炎热,冬季冷凉,昼夜温差大㊂平均海拔高度1525m,年平均气温10.3ħ,无霜期180d,年均降水量400~600m m,降水量集中分布于7 9月,年均日照时数2100~ 2600h,年均蒸发量1410m m㊂供试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具有较高产量和生产性能,其中 甘农9号 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提供; S G401 W L319H Q S G501 S G601 W L298H Q W L168H Q W L363H Q 均购自北京正道生态科技有限公司㊂供试土样由大田土样与营养土按5ʒ1质量比混匀,大田土样取自甘肃农业大学牧草实训基地0~20c m的耕层土样,土壤为黄绵土,肥力均匀;营养土购自甘肃盛华威商贸有限公司㊂1.2试验方法试验于2021年8月播种,采用盆栽,每个小区8个品种,每个品种3盆,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㊂播种前将土样装入径口为24c m,高24c m的塑料花盆,均匀播入长势饱满且大小一致的紫花苜蓿种子,30粒㊃盆-1㊂为保持于田间条件一致,将紫花苜蓿品种栽种于甘肃农业大学牧草实训基地㊂栽种后定期浇水,生长期间不施肥料,于冬季霜降前刈割㊂2022年5月底待苜蓿长到初花期,每盆随机选取长势均匀的植株2株,共18株,测定各项指标㊂1.3测定指标1.3.1产量性状及叶片特征用卷尺测量牧草基部至叶尖或花序顶端的高度为株高(P l a n th e i g h t, P H),将鲜样带回实验室统计单株叶片数(N u m b e r o f l e a v e s p e r p l a n t,N L P),于105ħ杀青20m i n,80ħ烘干至恒重后,称取单株叶干重(L e a fd r y w e i g h t p e r073第2期景芳等: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特征㊁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比较p l a n t,L D W P)及单株干重(D r y w e i g h t p e r p l a n t, D W P)㊂叶面积的测定参照王尚文等[21]方法,取定株的紫花苜蓿植株旗叶向下第3片叶片,通过数码相机获取已知面积的叶片图像,用数字图像处理法提取图像中被测叶片的像素,并计算叶面积,叶面积(L e a f a r e a,L A)=叶片像素/参照物像素ˑ参照物面积㊂选取紫花苜蓿功能叶片倒4叶测量叶型指数,叶型指数(L e a f s h a p e i n d e x,L I)=叶长/叶宽,比叶重(S p e c i f i c l e a fw e i g h t,S L W)=叶干重/叶面积㊂1.3.2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产物测定随机选取单株顶部向下第3~5片叶片,剪取后装入提前准备好的锡箔纸袋,在液氮中迅速冷冻后,储藏至-80ħ超低温冷冻冰箱,用于测定光合生理指标㊂采用丙酮-乙醇浸提法测定光合色素含量,包括叶绿素a (C h l o r o p h y l la,C h l a)㊁叶绿素b(C h l o r o p h y l lb, C h l b)和叶绿素总量(T o t a l c h l o r o p h y l l s,C h l);采用试剂盒测定光合产物,包括蔗糖含量(S u c r o s ec o n-t e n t,S u c)㊁淀粉含量(S t a r c hc o n t e n t,S t a)㊁可溶性糖含量(S o l u b l es u g a r c o n t e n t,S S)㊁可溶性蛋白含量(S o l u b l e p r o t e i n c o n t e n t,S P),4种试剂盒均购自苏州梦犀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㊂1.3.3光合参数测定采用德国便携光合仪G F S-3000于紫花苜蓿初花期选择9:00 11:00晴朗的天气测定光合参数,供试叶片选取定株的紫花苜蓿植株从旗叶向下第3片完全展开的小叶片,测定指标包括蒸腾速率(T r a n s p i r a t i o nr a t e,T r)㊁净光合速率(N e t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r a t e,P n)㊁胞间C O2浓度(I n t e r c e l l u l a r C O2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C i)㊁气孔导度(S t o m a t a l c o n d u c t-a n c e,G s),试验地内C O2浓度为400μm o l㊃m o l-1,光照强度设定为12000μm o l㊃m-2㊃s-1,每盆选取3片叶片,3次重复㊂1.4数据处理采用M i c r o s o f t E x c e l20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㊁计算;用G r a p h P a d8.0.2软件作图;相关性分析热图采用O r i g i n p r o软件,利用S P S S25.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通径分析,利用下列公式计算间接系数和决策系数㊂间接通径系数=r i j P j y决策系数:R2=2P i j r i y-P2i y式中r i j P j y反映了自变量x i通过自变量x j对因变量y的间接影响效应;r i j为x i与x j的简单相关系数;r i y表示自变量x i与因变量y的简单相关系数;P i y为直接通径系数,反映了自变量x i对因变量y的直接影响效应㊂2结果与分析2.1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及单株干重比较由图1可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和单株干重存在差异㊂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为66.87~ 79.13c m,平均株高70.62c m,其中 甘农9号 的株高与 W L363H Q 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较平均值高出12.06%;而 S G401 ㊁ S G501 ㊁ S G601 和 W L298H Q 的株高相对较低(图1a)㊂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单株干重为0.88~ 1.21g,其中 甘农9号 的单株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而 W L298H Q 的单株干重最低(图1b)㊂8个紫花苜蓿品种中 甘农9号 的株高和单株干重最高, S G401 ㊁ S G601 和 W L298H Q 的株高和单株干重均较低㊂图1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株高及单株干重F i g.1 P l a n t h e i g h t a n d s i n g l e p l a n t d r y w e i g h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N o t e:D i f f e r e n t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 d i c a t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 v a r i e t i e s a t t h e0.05l e v e l,t h e s a m e a s b e l o w173草 地 学 报第32卷2.2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叶片特征比较由表1可知,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单株叶片数为171.50~318.33,平均值216.50,甘农9号 的单株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较平均值高出47.04%;而 S G 601的单株叶片数最低㊂8个品种的平均叶面积为1.43c m2, W L 298H Q 的叶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较平均值高出33.84%; W L 319H Q的叶面积最小(0.92c m 2)㊂单株叶干重在0.35~0.66g 之间,甘农9号 的单株叶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而 W L 298H Q 的单株叶干重最低㊂叶形指数为2.41~3.67,平均值2.83,其中 甘农9号 的叶形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 甘农9号 ㊁ W L 298H Q 和 W L 363H Q3个品种的叶形指数较平均值高㊂比叶重为1.34~2.68g ㊃c m -2, W L 319H Q 的比叶重最大,W L 298HQ 的比叶重最小㊂8个品种中 甘农9号 的单株叶片数㊁单株叶干重和叶形指数均最高,分别为318.33,3.28g ,3.67; W L 298H Q 的单株叶干重和比叶重最低㊂表1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叶片特征指标T a b l e 1 L e a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品种V a r i e t y 单株叶片数N L P叶面积L A /c m2单株叶干重L D W P /g叶形指数L I叶茎比L e a f s t e mr a t i o比叶重S L W /g㊃c m -2S G 401225.00ʃ8.79c1.24ʃ0.04d0.44ʃ0.03d2.41ʃ0.12c1.37ʃ0.05a1.96ʃ0.08b cW L 319HQ174.50ʃ5.07e 0.92ʃ0.05e 0.63ʃ0.00a b 2.73ʃ0.06b c1.38ʃ0.06a2.68ʃ0.22a S G 501261.67ʃ7.70b 1.67ʃ0.10b 0.57ʃ0.04b c2.69ʃ0.09b c 1.41ʃ0.15a 2.00ʃ0.17b 甘农9号G a n n o n g No .9318.33ʃ25.85a1.20ʃ0.05d 0.66ʃ0.01a 3.67ʃ0.18a 0.88ʃ0.03b 2.46ʃ0.13a W L 168HQ 181.50ʃ3.61d e 1.64ʃ0.09b 0.50ʃ0.03cd 2.66ʃ0.14b c 1.29ʃ0.02a 1.60ʃ0.10c d S G 601171.50ʃ10.78e 1.54ʃ0.03b c 0.44ʃ0.03d e2.75ʃ0.12b c 1.24ʃ0.03a 1.41ʃ0.06d W L 298HQ 186.00ʃ12.09d e1.92ʃ0.08a 0.35ʃ0.03e 2.85ʃ0.06b 1.25ʃ0.04a 1.34ʃ0.03d W L 363HQ 213.50ʃ6.17c d 1.34ʃ0.12c d 0.42ʃ0.04d e 2.92ʃ0.13b 1.19ʃ0.09a 1.52ʃ0.08d 注:不同列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0.05),下同N o t e :T h e l o w e r c a s e l e t t e r s i nd i f f e r e n t c o l u m n s s h o w e d s i g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a t t h e 0.05l e v e l ,t h e s a m e a s b e l o w 2.3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2.3.1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色素含量比较由图2可知,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叶绿素a 含量为1.19~1.31m g ㊃g -1,其中 W L 298H Q 与 甘农9号 的叶绿素a 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图2a )㊂叶绿素b 含量为0.70~0.84m g ㊃g -1,S G 501 甘农9号 和 S G 601 的叶绿素b 含量相对较高且差异不显著;而W L 168H Q 的叶绿素b 含量最低(图2b)㊂类胡萝卜素为0.14~0.19m g㊃g -1,其中 甘农9号 的含量最大, S G 601 的含量最低(图2c )㊂平均叶绿素总量为2.04m g ㊃g -1,甘农9号 W L 363H Q ㊁ S G 501 和 S G 601的叶绿素总量相对较高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W L 168H Q的叶绿素总量最低(图2d)㊂8个品种中 甘农9号 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量均为最高,分别为0.19m g ㊃g -1,2.16m g ㊃g -1,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含量位居第二;而 W L 168HQ的叶绿素含量均为最低㊂2.3.2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产物含量比较 由图3可知,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淀粉含量为5.06~14.22m g㊃g -1,其中 甘农9号 的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 S G 501 的淀粉含量最低(图3a )㊂可溶性糖含量的范围为2.78~4.50m g㊃g -1,平均含量3.45m g㊃g -1,含量最高的是 S G 601 ,含量最低的是 W L 298H Q ; W L 319H Q 和 S G 601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平均值(图3b)㊂可溶性蛋白含量16.17~42.66m g ㊃g -1,其中 S G 501 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 S G 40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图3c )㊂平均蔗糖含量9.54m g ㊃g -1,S G 401 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为13.16m g ㊃g -1; W L 298H Q 的含量最低,为6.66m g ㊃g -1(图3d)㊂273第2期景 芳等: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特征㊁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比较图2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色素含量F i g .2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i gm e n t c o n t e n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s 图3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产物含量F i g .3 P h o t o s yn t h e t i c p r o d u c t c o n t e n t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 373草 地 学 报第32卷2.3.3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参数比较 由表2可知,蒸腾速率的变化范围为6.17~14.31μm o l ㊃m -2㊃s-1,平均值9.34μm o l ㊃m -2㊃s -1,其中 甘农9号 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 W L 298H Q 最低; S G 401甘农9号 和 W L 168H Q 3个品种的蒸腾速率较平均值高㊂净光合速率为11.27~29.68m m o l ㊃m -2㊃s-1,其中 甘农9号 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而 W L 319H QS G 501 W L 298H Q 和 W L 363H Q 4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相对较低且品种间差异不显著㊂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胞间C O 2浓度为237.08~293.03m m o l ㊃m o l -1,平均值269.67m m o l ㊃m o l-1,其中 甘农9号 的胞间C O 2浓度最高,较平均值高出8.66%㊂8个品种的气孔导度为135.91~410.36m m o l ㊃m -2㊃s -1, 甘农9号 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 <0.05), W L 298H Q 最低㊂8个紫花苜蓿品种中 甘农9号 的光合参数表现突出,其蒸腾速率㊁净光合速率㊁胞间C O 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为最大,分别为14.31μm o l ㊃m -2㊃s -1,29.69m m o l㊃m -2㊃s -1,293.03m m o l ㊃m o l -1,410.36m m o l㊃m -2㊃s -1,而 W L 298H Q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为最小㊂表2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光合生理指标T a b l e 2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h y s i o l o gi c a l i n d e x e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 品种V a r i e t y蒸腾速率T r /μm o l ㊃m -2㊃s -1净光合速率P n /m m o l㊃m -2㊃s -1胞间C O 2浓度C i /m m o l ㊃m o l-1气孔导度G s /m m o l㊃m -2㊃s -1S G 40111.21ʃ0.47b22.91ʃ1.06b258.12ʃ3.21c248.55ʃ11.68b cW L 319H Q 8.06ʃ0.45d e15.42ʃ1.10c270.14ʃ4.81b c177.20ʃ7.64d eS G 5019.01ʃ0.59c d13.83ʃ0.57c288.26ʃ3.51a200.15ʃ14.70c d甘农9号G a n n o n g No .914.31ʃ0.88a29.69ʃ2.85a293.03ʃ4.94a410.36ʃ31.48aW L 168H Q 9.84ʃ0.48b c25.27ʃ0.95b264.92ʃ4.25b c279.63ʃ16.62bS G 6019.01ʃ0.59c d24.85ʃ2.13b237.08ʃ8.98d266.03ʃ32.19bW L 298H Q 6.17ʃ0.27f11.74ʃ0.46c265.40ʃ4.13b c135.91ʃ5.97eW L 363H Q7.24ʃ0.62e f11.27ʃ1.10c280.44ʃ7.15a b161.13ʃ14.34d e2.4 紫花苜蓿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通过对供试紫花苜蓿的产量性状㊁叶片特征及光合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图4),结果表明:单株干重与单株叶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与单株叶片数㊁叶形指数㊁比叶重㊁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其相关性按大小排序依次为单株叶干重>比叶重>蒸腾速率>单株叶片数>叶形指数㊂其中单株叶干重与比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单株叶片数与蒸腾速率㊁胞间C O 2浓度显著正相关(P <0.05);叶形指数与淀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 <0.01);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㊁气孔导度极显著正相关(P <0.01)㊂综上,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各性状间相互影响㊁相互作用,其中蒸腾速率㊁胞间C O 2浓度㊁净光合速率㊁气孔导度㊁淀粉含量是影响产量性状最重要的光合生理指标㊂图4 紫花苜蓿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F i g .4 C o r r e l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o f a l f a l f a y i e l d t r a i t s a n d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h y s i o l o gi c a l i n d e x e s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N o t e s :**i n d i c a t e s a e x t r e m e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c o r r e l a t i o na t t h e 0.01l e v e l ,*i n d i c a t e s a s i gn i f i c a n t c o r r e l a t i o na t t h e 0.05l e v e l 473第2期景 芳等:不同苜蓿品种叶片特征㊁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性状的比较2.5 紫花苜蓿产量性状与光合生理指标的通径分析通过对紫花苜蓿的产量性状㊁叶片特征及光合生理指标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通径分析排除了单株叶片数㊁叶面积㊁单株叶干重㊁叶形指数㊁叶茎比㊁淀粉㊁叶绿素a 含量㊁叶绿素b 含量㊁类胡萝卜素㊁蒸腾速率㊁净光合速率㊁胞间C O 2浓度12个指标的影响㊂其余7个指标对单株干重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直接通径系数绝对值大小):比叶重>气孔导度>可溶性蛋白>株高>蔗糖>可溶性糖>叶绿素总量,其中,比叶重㊁气孔导度㊁可溶性蛋白3个指标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说明其对单株干重的贡献率较大㊂7个生理特性指标的决策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比叶重>气孔导度>株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叶绿素总量>蔗糖,其中,比叶重的决策系数最大,为0.618,是单株干重的主要决定因子㊂7个光合生理特性指标通过其他指标响应紫花苜蓿单株干重间接效应的大小依次为:株高>气孔导度>叶绿素总量>比叶重>可溶性糖>蔗糖>可溶性蛋白;其中,株高和气孔导度通过比叶重对单株干重产生较大的间接正效应,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01,0.204㊂表3 紫花苜蓿产量性状及光合生理指标通径分析T a b l e 3 T h r o u g h p u t a n a l y s i s o f y i e l d t r a i t s a n d p h o t o s y n t h e t i c p h y s i o l o g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i na l f a l f a 性状C h a r a c t e r 相关系数C o r r e l a t i o n c o e f f i c i e n t直接通径系数D i r e c t p a t h c o e f f i c i e n t间接通径系数I n d i r e c t p a t h c o e f f i c i e n t 株高P H 比叶重S L W蔗糖S u c可溶性蛋白S p可溶性糖S S叶绿素总量C h l气孔导度G s总和S u m 决定系数R2株高P H0.6400.2360.2010.0200.002-0.0060.0030.1840.4040.246比叶重S L W 0.8190.5890.080-0.0090.0280.0060.0020.1220.2300.618蔗糖S u c -0.015-0.118-0.0410.0460.0100.0040.0010.0840.103-0.010可溶性蛋白S p 0.3720.2980.0010.056-0.0040.0020.0020.0170.0740.133可溶性糖S S 0.1870.054-0.0270.062-0.0080.0090.0010.0960.1340.017叶绿素总量C h l 0.2840.0100.0650.107-0.0080.0740.0060.0300.2740.006气孔导度G s 0.6820.3530.1230.204-0.0280.0140.0150.0010.3290.3573 讨论3.1 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相关表型性状指标在牧草生产中,叶片干重作为影响产量性状的重要叶片特征指标,对紫花苜蓿产量的贡献达到30%~60%[22-23]㊂王静等[24]研究表明苜蓿产量与叶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㊂本研究也发现,紫花苜蓿单株干重与单株叶干重的相关性最强,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是最突出的叶片特征指标㊂因此,在高产紫花苜蓿种质选育中可将叶片干重作为重要参照指标㊂比叶重是反映叶片质量,衡量植物相对生长速率的重要参数㊂本研究中比叶重与单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通径分析表明,比叶重的直接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均为最大,是单株干重的主要决定因子㊂叶片数作为影响牧草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本研究表明,单株叶片数与单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叶片数的增加,能够增加有效光合叶面积,有利于紫花苜蓿干物质的积累[25]㊂株高作为反映苜蓿生长发育和草产量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株高较高的品种,其生物量也相对较高[26]㊂王晓春等[27]对20个苜蓿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草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干草产量显著正相关㊂张帆等[28]研究表明,株高是影响苜蓿产量的最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能解释植株46.4%的干重变异,产量性状指标中株高和干重的相关性最高㊂本研究也表明,株高与单株干重呈正相关关系,株高通过比叶重对单株干重产生较大的间接正效应;同时,研究还发现,株高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株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贮藏能力㊂适宜株高是良好株型的基础,良好的株型可以高效率利用植株生长优势,进而获取预期理想经济效益㊂蔡星星等[29]研究表明,在不改变经济系数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株高有利于提高叶片对光的吸收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作物产量㊂兰进好等[30]研究表明,过低的株高会减弱植株群体通透性,减少叶片对光能的吸收率,影响光合产物运输,降低生物产量㊂3.2 影响紫花苜蓿产量的光合生理特性提高紫花苜蓿产量,要从 源 头抓起,源是指叶片单位时间内积累的光合产物,光和参数作为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重要的生理活动指标,影响着作物产量的提高[31]㊂较高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有利于外界环境中水汽与植株体进行交换,促使C O 2参与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积累光合产物,提高作物产573草地学报第32卷量[32]㊂本研究发现,紫花苜蓿的单株干重与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而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㊁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蒸腾速率的提高,影响了其他光和参数指标,增加了紫花苜蓿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苜蓿产量㊂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从两个角度反映了叶片的光合性能,叶绿素表示单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则表示单位叶面积植株转化光能的能力㊂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参与光能的吸收㊁传递和转换等过程,在光合作用中占有重要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光合速率强弱[33-34]㊂本研究表明,叶绿素含量与单株干重呈正相关关系㊂然而,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论,理论上,叶片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如玉米产量的增加部分归因于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但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干物质和产量的相关性很小[35]㊂本研究中单株干重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说明紫花苜蓿单株干重的增加部分归因于净光合速率,但不是主要影响因子㊂因此,在评价作物光合作用强弱时,不能单一的以光合速率或叶绿素高低来推断,而应综合考虑各光合生理指标做出全面评价[36-37]㊂本试验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中 甘农9号 的光合生理指标表现突出,其蒸腾速率㊁净光合速率㊁胞间C O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为最大,分别为14.31μm o l㊃m-2㊃s-1, 29.68m m o l㊃m-2㊃s-1,293.03m m o l㊃m o l-1, 410.36m m o l㊃m-2㊃s-1;同时, 甘农9号 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量最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也相对较高㊂因此,可将 甘农9号 作为高光效种质在紫花苜蓿育种工作中加以利用研究㊂干物质产量的形成取决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合产物的输出㊁转运和积累,光合产物在植株体内的积累和分配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实现紫花苜蓿高产的前提[38]㊂植株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如可溶性糖和淀粉,而大多数高等植物的光合产物是淀粉,如棉花㊁烟草㊁大豆等[39]㊂植物体内合成的淀粉在叶绿体合成后通过韧皮部运输至贮藏器官,成为重要的储能物质㊂当植物自身对可溶性糖的需求量小时,可溶性糖会转化为淀粉贮存于植物体内,而当其需求量大于本身含量时则消耗储存的淀粉[40]㊂本研究表明,单株干重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淀粉含量是影响产量性状最重要的光合产物,是紫花苜蓿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㊂已有研究表明[19],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运可提高干物质积累量,进而增加作物产量㊂小麦孕穗至开花前后是产量形成关键期,这一时期分配到干物质越多,产量越高;超级杂交稻在抽穗后干物质和养分积累较快;紫花苜蓿产量积累主要发生在开花前;因此,把握产量积累的关键时间节点,对作物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㊂4结论通过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性状㊁叶片特征及光合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和通径分析,筛选出了影响紫花苜蓿单株干重的重要指标:单株叶干重和比叶重㊂8个紫花苜蓿品种中, 甘农9号 ㊁ W L319HQ 和 S G501 的单株干重㊁单株叶干重和比叶重均较大,可作为高产种质材料在育种工作加以研究利用㊂同时,紫花苜蓿产量积累主要发生在开花前,把握产量积累的关键时间节点,对作物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㊂参考文献[1]陈敏.紫花苜蓿赤霉素受体基因M s G I D1b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1-2[2] Y U A NJS,T I L L E R K H,A L-A HMA D H,e ta l.P l a n t s t op o w e r:b i o e n e r g y t of u e l t h e f u t u r e[J].T r e n d s i nP l a n tS c i-e n c e,2008,13(8):421-429[3]A N N I C C H I A R I C O P,P I A N O E.U s eo fa r t i f i c i a le n v i r o n-m e n t s t o r e p r o d u c e a n d e x p l o i t g e n o t y p ex l o c a t i o n i n t e r a c t i o nf o r l u c e r n e i nn o r t h e r n I t a l y[J].T h e o r e t i c a l a n dA p p l i e dG e-n e t i c s,2005,110(2):219-227[4]胡伟,张亚红,李鹏,等.水氮供应对地下滴灌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28(2):41-50 [5]南丽丽,师尚礼,郭全恩,等.甘肃荒漠灌区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9,28(1):108-119 [6]刘选帅,孙延亮,张前兵,等.滴灌苜蓿不同花期农艺性状特征及与干草产量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2020,29(7):1000-1008[7]马晓霞,秘一先,陈宏亮,等.14个引进紫花苜蓿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综合分析[J].草业科学, 2022,39(2):328-342[8]尹东.陇东黄土高原春播紫花苜蓿不同茬次生物量动态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37(1):178-183[9]孙志强,徐芳,张元庆,等.不同品种玉米农艺性状及青贮发酵品质的比较及相关性研究[J].草地学报,2019,27(1):250-256[10]蔺芳,刘晓静,童长春,等.间作对不同类型饲料作物光能利用特征及生产能力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30(10): 3452-3462[11]乔子楣,刘敏国,杨惠敏.高寒地区灌溉对建植当年紫花苜蓿673。

苜蓿生长顺序

苜蓿生长顺序

苜蓿生长顺序苜蓿是一种优良的饲草作物,因其高产、高质、高效、适应性强等特点,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被誉为“草中皇后”。

苜蓿的生长顺序涉及到苜蓿生长的一切方面,下面我们来详细地介绍一下。

一、发芽阶段苜蓿的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来说,15至20摄氏度是苜蓿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温度,而25摄氏度是苜蓿种子萌发的最高温度。

当苜蓿种子遇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后,种皮开始膨胀,并逐渐裂开。

在裂开的种皮中,苜蓿种子里的胚芽开始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在地下开始生长。

这个过程称为苜蓿的发芽阶段。

在发芽阶段,苜蓿的根系开始生长,但是在根系建立完成之前,苜蓿会依靠胚芽上储存的养分进行供能。

二、幼苗阶段苗期是苜蓿生长的极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也是阳性生长期。

这个时候,苜蓿需要充足的阳光、水分、养分和温度,才能够健康地生长,快速形成根系、叶片和茎。

苜蓿在幼苗阶段的生长速度非常迅速,每天可以长高几个厘米,如果生长良好,当然也取决于所处的栽培环境。

三、生长期生长期是苜蓿生长过程中最长的一个阶段,也是苜蓿体量急剧增长的阶段,可以持续达到几个月甚至半年左右。

这个阶段内,苜蓿会形成锁骨、侧枝和根系,把营养物资转移到叶片和茎上面,帮助其生长壮大。

苜蓿的株高和茎长在生长期内的增长速度将减缓,取而代之的是其叶片数量和茎的厚度的增加。

尽管苜蓿在生长期内的生长速度会稍微减缓,但是由于其生长速度非常迅速,所以还是会有很快的生长速度。

此阶段一定要注意管理种植环境,及时换草、施肥、灌溉等等。

四、开花期开花期是苜蓿生长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苜蓿的生长速度会变缓,需要特别关注。

开花期相对较短,通常会持续2-3周。

苜蓿在开花期内会形成花序,并开始进行授粉,与此同时也成熟了,此时出现掉落现象,如不及时割草,将大大降低草产量和质量。

五、成熟期成熟期是苜蓿生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标志是苜蓿开始枯萎和凋谢。

在成熟期,苜蓿的生长速度会急剧下降,甚至停止不前。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蔬菜,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营养需求。

此外,它还含有多种活菌,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因此,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一、土壤处理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排水良好的酸性砂粒性土壤,亩产量较高,抗性强,因此土壤处理尤为重要。

首先,土壤中的杂草要及时清除,防止土壤肥力累积,影响植物生长。

其次,应用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改良,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土壤吸收能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定期进行土壤耕翻也是必须的,以有效除草、促进水分和肥料的吸收、改善土壤透气性和结构。

二、种子的选择紫花苜蓿的种子非常重要,必须选择优良的种子,以便保证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应选择大粒、洁白的种子,具有良好的耐病性和良好的生长性。

同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作物病虫害状况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保证植物的营养和品质。

三、种植技术紫花苜蓿的种植适宜季节是4月至7月。

此时,土壤温度正好适合播种,植株迅速地生长发育,可以获得较高的亩产量。

另外,种植前应进行除草、深耕、进行立铲、播种和浇水等处理。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管理草坪,控制杂草的生长,避免草莓受到竞争。

四、施肥技术经过种植后,应及时施肥,提高植物的长势和产量。

首先,应做好施肥规划,按需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按照“羽毛肥+花费”的方式进行施肥,可以有效的增加植物的产量。

此外,定期施用有机肥,有助于土壤的肥力增加,提高土壤的吸水性、供氧性和改善土壤结构。

五、防病技术紫花苜蓿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卷叶病等。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保障植物的健康成长。

首先,应定期做好行间松土、除草等日常管理,以改善土壤环境,保护植株免受病害侵害。

其次,定期使用抗病药物防治病害,维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是获得优质植物的关键,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子,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进行有效的土壤处理和施肥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并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以确保植物有效地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紫花苜蓿知识点总结

紫花苜蓿知识点总结

紫花苜蓿知识点总结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主要用途包括牧草、绿肥、饲料和药用。

同时,紫花苜蓿也具有固氮作用,可通过与根瘤菌共生来固定大量氮素,对土壤肥力的改良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分类特征、生长习性、主要栽培技术和应用价值,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紫花苜蓿的分类特征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

茎匍匐性,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穿透性,主根深达2米左右。

茎被柔毛和短钩刺,叶片羽状三出,叶序上卷,叶片椭圆形至卵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表面光滑,有稀疏的细毛和针状突起。

花序为头状花序,呈现浅紫色或淡黄色,花瓣五枚,雄蕊十枚。

果实为螺旋状的荚果,内含2-10枚种子。

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耐旱性、耐盐碱性和耐贫瘠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冷和湿润。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紫花苜蓿生长迅速,繁茂度高,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高,在酸性土壤中也能生长。

二、紫花苜蓿的生长习性1. 生长季节:紫花苜蓿生长期主要分为春季、夏季和秋季三个阶段。

春季生长快,夏季生长缓慢,秋季再次生长,形成越冬时的营养器官。

2. 生长环境:紫花苜蓿适应性强,对环境适应性广泛,适合生长在低海拔、平原、丘陵地区,不耐高寒和盛雨环境。

3. 生长速度:紫花苜蓿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生长环境和适当管理下,每日生长速度可达2-4厘米。

4. 营养要求:紫花苜蓿对氮素的需求较大,而磷、钾的需求量相对较小。

对土壤的肥力要求不高,适应性广泛。

5. 生长特点: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主根深入土壤深层,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三、紫花苜蓿的主要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不耐盐碱,对酸碱度的要求不高。

适合生长在深层肥沃的壤土或砂质土壤中。

2. 种子选择:紫花苜蓿的种子形状为扁平的荚果,内含2-10枚种子,无毒、营养丰富。

选择优质的紫花苜蓿种子,可以提高种植的效果。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试卷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试卷

高三2月份月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26.0分)1. 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依赖于其独特的结构。

下列有关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B. DNA分子螺旋化程度的不同可能影响其复制的进行C. 蛋白质在高温下失活是因为其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D. 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基本单位不同导致功能出现差异2. 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B. 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离子跨膜运输C. 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散在脂质中D. 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3. 以下是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AB. BC. CD. D4. 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无氧呼吸不产生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气体B. 种子萌发时需要有氧呼吸为新器官的发育提供原料和能量C. 有机物彻底分解、产生大量ATP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 通气培养的酵母菌液过滤后,滤液加入重铬酸钾浓硫酸溶液后变为灰绿色5. 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对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描述正确的是()A. 利用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B. 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8O标记H2O或CO2,研究了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C. 同位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同,可以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常见的放射性同位素有14C、3H等D.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6. ABC转运器最早发现于细菌,是细菌质膜上的一种运输ATP酶,属于一个庞大而多样的蛋白家族,他们通过结合ATP发生二聚化,ATP水解后解聚,通过构象的改变将与之结合的底物转移至膜的另一侧。

多药物抗性运输蛋白(MDR)是真菌细胞膜上的ABC转运器,与病原体对药物的抗性有关。

2021年9月中正浙江省生物选考模拟卷(一)含解析

2021年9月中正浙江省生物选考模拟卷(一)含解析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模拟卷(冲刺版)生物(一)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中,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生长激素B.血红蛋白C.乙酰胆碱D.尿素2.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最准确的选项是A.控制不同性状B.位于姐妹染色单体上C.由基因突变产生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分离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RuBP的元素组成与三碳糖不同B.组成纤维素和淀粉的单体是相同的C.根据糖类能否水解,把糖类分成了单糖、二糖和多糖D.用本尼迪特试剂进行检测出现红黄色沉淀,说明样液中含有葡萄糖4.制作泡菜时将蔬菜放入开水中浸泡一会,在进行发酵可更好的保持泡菜的清脆,这是因为加热会A.提高纤维素合成酶的活性B.提高果胶酶的活性C.破坏纤维素合成酶的活性D.破坏果胶酶的活性5.下列关于水体污染和防治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体中氮磷等无机盐含量丰富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繁殖,不属于水体污染B.采用无水印染、无水造纸法,可减少水体污染C.通过建造污水处理厂,发展生产工艺无害化,可减少水体污染D.家庭污水、化学肥料、水土流失的冲积物都是水体污染物6.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减少甚至没有,使其容易在组织间转移B.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呼吸变慢C.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D.高度分化的细胞执行特定的功能,一般不能再分裂增殖7.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种细胞吸收葡萄糖均为主动转运B.神经细胞静息时钠离子外排为易化扩散C.白细胞吞噬病原体属于跨膜运输的胞吐D.甘油可以扩散进入人工制作的无蛋白膜8.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光合能力的比较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光合能力的比较
s g e td t a h a a i f“ h o o g ’i l g rt a h t f“ h n e ” a d “ W 2 0” u g se h tte c p c t o Z a d n ’ s a e h t a y r n o Z u gr n C 0 . Ke r s M e  ̄ g a i . y wo d d a o s t a L :N tp o o y t ei ae v e h t s nh t rt ;W ae s f ce c ;C lr p y l u r s e c c tru e e i in y ho o h l f oe c n e l
王 刚 孙广 玉
( 东北林业大学 , 哈尔滨 ,50 0 104 )
摘 要 以气体 交换 和叶绿 素 荧光 技术 测定 了田间条件 下 3个 紫花 苜蓿 品种 ( 东苜 蓿、 葛尔苜 蓿和 肇 准 C 20 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W 0) 比较 了3个品种 的光合特性 。结果表明 : 东苜蓿干草产量高于准葛 尔苜 肇 蓿和 C 20肇 东苜蓿和准 葛尔苜蓿的净光合速 率和水分利 用效率 高于 C 20 W 0, W 0 。与 C 20和准 葛尔苜蓿相 比, W0
分 类号 Q 4 .9 5 2 9 5 7 ;¥7 Dieecs f h tsnh t a ai ew e h e r t so ff / n ag S nG agu C l g f i f rn e ooy tei C p c yb t enT re oP c t Vai e f a a Wag n , u uny ( ol eo f e i Al G e Le
2 0 ,5 4 . 9— 1 0 7 3 ( ) 一1 2
A t d sc n u td t v siae n tp o o y t ei ae a d e mp y u r s e c aa tm ft re v r t s su y wa o d ce o i e t t e h t s nh t r t n  ̄o h U f o e c n ep me e o e a i i n g c l r h ee

紫花苜蓿栽培全部知识

紫花苜蓿栽培全部知识

紫花苜蓿栽培管理技术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全世界达3000万公顷。

第一章基本介绍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

由于其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

苜蓿的寿命一般是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毫米、无霜期100天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喜中性土壤。

PH值6-9.5为宜,6.7-8.0最好。

成株高达1-1.5米。

苜蓿的营养价值很高,粗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很丰富,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苜蓿干物质中含粗蛋白质15-26.2%,相当于豆饼的一半,比玉米高1-2倍;赖氨酸含量1.05-1.38%,比玉米高4-5倍。

苜蓿的产量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地区、管理水平和刈割次数不同,产量差异很大。

一般年刈割三茬(辽宁2-4茬),亩产鲜草2000-6000公斤,4-5公斤鲜草晒1公斤干草。

在我国,由于它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再生性强,且肥田增产,因此在畜牧业上,紫花苜蓿的优势完全凸现出来。

紫花苜蓿是各种牲畜最喜食的牧草。

叶的粗蛋白质含量比茎高1-1.5倍,粗纤维含量比茎少50%。

栽种五年后可作为放牧地使用,但应有计划地做到分区轮割或轮牧。

越是幼嫩,叶的比重较大,营养价值越高。

因此,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与收获时期关系很大,幼嫩苜蓿含水量较高,随生长阶段的延长,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粗纤维含量显著增加。

初花期刈割的苜蓿消化率高,适口性好。

播种后2-5年内生产力高,青刈或调制干草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紫花苜蓿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多种维生素及胡萝卜素,特别是叶片中含量更高。

紫花苜蓿鲜嫩状态时,叶片重量占全株的50%左右。

在同等面积的土地上,紫花苜蓿的可消化总养料是禾本科牧草的2倍,可消化蛋白质是2.5倍,矿物质是6倍。

紫花苜蓿草质好、适口性强。

紫花苜蓿茎叶柔嫩鲜美,不论青饲、青贮、调制青干草、加工草粉、用于配合饲料或混合饲料,各类畜禽都最喜食,也是养禽业首选青饲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 不 显 著 。相 关 分 析 表 明 , 株高 、 单 叶重 与产 量 成 正 相 关 。综 合 分 析 认 为 , 紫花苜 蓿各茬产 量主要受 环境 的影响 , 温室栽培下生长至一定时间时 , 产量可保持稳定 。 关键词 : 紫 花苜 蓿 ; 茬; 产量 ; 叶绿素 ; 净 光 合 速 率
摘 要: 采用盆栽方法 , 将 8个 紫 花 苜 蓿 ( M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 ) 品种播种在 智能温 室 内, 保持一致 的适 宜温度 、 光 照 和 水
肥环境 , 探 讨其 各茬 产量 、 叶 绿 素 和 光 合 速 率 的 变 化 规 律 。 为验 证 第 1 年得 到的试验结 果 , 第 2 年 另 选 4个 紫 花 苜
第 2 3卷
V oI .2 3
第 2 期
N o. 2
草 地 学 报
A CT A A GR EST I A SI NI CA
2 0 1 5年
Ma r .
3月
2 01 5
d o i : 1 0 . 1 1 7 3 3 / j . i s s n . 1 0 0 7 — 0 4 3 5 . 2 0 1 5 . 0 2 . 0 1 4
c u t i n t he s pr i n g a r e ge ne r a l l y t he hi g he s t i n pr a c t i c e .Th e y i e l ds a r e t h e n d e c l i ni n g i n t he f ol l o wi ng c u t s . Th i s s e a s o n a 1 r e d uc t i o n i n a l f a l f a bi o ma s s yi e l ds c ou l d b e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p r e v a i l i n g c ha ng e s i n e nv i r o nme n— t a l f a c t or s s u c h a s r a i nf a l 1 a n d h e a t s t r e s s or due t o b i ol o g i c a 1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l f a l f a i t s e l f .I n o r d e r t o a n— s we r t h i s q ue s t i o n e v e n c l e a r l y,8 a l f a l f a v a r i e t i e s we r e g r o wn u nd e r t he c on t r o l l e d gr e e nh ou s e c on di t i o ns
中 图分 类 号 : ¥ 5 4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7 — 0 4 3 5 ( 2 0 1 5 ) 0 2 — 0 3 1 0 — 0 6
Ph 0 t o s y nt he t i c C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o f Yi e l d Va r i a t i o n s o f Al f a l f a u nd e r Gr e e n ho u s e Co nd i t i o n s f o r Fi r s t Ye a r
蓿 品 种 在 相 同生 长 条 件 下 重 复 本 试 验 。结果 表 明 : 在 适 宜 的光 、 温、 水肥条件下 , 紫 花苜蓿播种后 第 1 ~ 3茬 产 量 逐
渐升高 , 之 后 基 本 保 持 稳 定 。第 1 ~6 茬初花期收获 时株高 、 叶绿 素含量 和净光合 速率变化 不大 , 大 部 分 茬 次 间 差
LI De — f e ng ,LI Pu — f a n g ,M A Ba o — l u o 。 ,W ANG Che n g — z h a n g
( 1 . Co l l e g e o f An i ma l Hus b a n d r y a n d Ve t e r i n a r y S c i e n c e ,He n a n Ag r i c u l t u r a l Un i v e r s i t y,Zh e n g z h o u,He n a n Pr o v i n c e 4 5 0 0 0 2,Chi n a 2.S c ho o l o f Li f e S c i e n c e ,La n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La n z h o u,Ga n s u Pr o v i n c e 7 3 0 0 0 0,Ch i n a;
日 皿
室盆 栽 1年 紫 花 苜蓿 产 量 和 光 合 速 率 的变 化 规律
李德 锋 ,李 朴 芳 ,马保 罗¨ ,王 成 章
( 1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牧 医工 程 学 院 ,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2 ; 2 .兰州 大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甘 肃 兰 州 7 3 0 0 0 0 ; 3 .加 拿 大 农 业 部 东 方 谷 物 研 究 中 心 , 渥太华)
3 .Ea s t e r n Ce r e a l a n d 0i l s e e,0t t a wa ,Ca na d a )
Ab s t r a c t :A l f a l f a( Me di c a g o s a t i v a)i s u s u a l l y h a r v e s t e d 3 ~6 t i me s a n n u a l l y . Th e b i o ma s s y i e l d s o f f i r s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