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件2019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第3节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19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课件(共25张PPT)

Cl Cl
Cl
Cl
共用电子对
Cl2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不偏向,Cl原子 都不显电性,为非极性分子
∴以非极性键结合的双原子分子均为非极性 分子
H Cl
δ+
δ-
H Cl
共H用Cl电分子子对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l原子, ∴Cl原子一端相对地显负电性,H原子一 端相对地显正电性,整个分子的电荷分 布不均匀,∴为极性分子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无偏向 (电荷分布均匀)
如:H2(H-H) Cl2(Cl-Cl) N2(N N)
极性键: 共用电子对有偏向 (电荷分布不均匀)
如:HCl(H-Cl) H2O(H-O-H)
思考
(1)、键的极性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共用电子对是否有偏向
(2)、共用电子对有偏向是由什么因 素引起的呢?
这是由于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不同 造成的(元素的电负性不同)。
判断方法:
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 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A-A)
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 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A-B)
练习: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共价键类型
1、CH4 2、CO2 3、 H2O2 4 、Na2O2 5、NaOH
(H-O-O-H)
H2O 2
6
极性
NH3
SO2
3、依常见分子的构型判断分子的极性
常见分子 键的极性 键角 分子构型 分子类型
双原 子分
H2、Cl2
子 HCl
三原 CO2 子分 子 H2O
四原 NH3
子分 子
BF3
五原 子分
CH4
无 直线形
无 直线形 直线形V形 三角源自形平面正三角 形 正四面体形
★2.3.2《分子的性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液 态 水 中 的 氢 键 在水蒸气中水以单个的 分子形式存在; H2O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态 分子形式存在 水中, 水中,经常是几个水分子通 过氢键结合起来, 过氢键结合起来,形成 如上图); (H2O)n(如上图);在固 ) 如上图);在固 态水(冰)中,水分子大范 态水( 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 围地以氢键互相联结,形成 相当疏松的晶体, 相当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 构中有许多空隙, 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 膨胀,密度减小, 膨胀,密度减小,因此冰能 浮在水面上. 浮在水面上.
甲醇
2. 氢键的存在 (1)分子间氢键 ) 氢键普遍存在于已经与N、 、 形成共价 氢键普遍存在于已经与 、O、F形成共价 键的氢原子与另外的N、 、 原子之间 原子之间。 键的氢原子与另外的 、O、F原子之间。 如:HF、H2O、NH3 相互之间 C2H5OH、CH3COOH、H2O相互之间 、 、 相互之间 (2)分子内氢键 ) 某些物质在分子内也可形成氢键, 某些物质在分子内也可形成氢键,例如当苯 酚在邻位上有—CHO、—COOH、—OH和—NO2 酚在邻位上有 、 、 和 时,可形成分子内的氢键,组成“螯合环”的特 可形成分子内的氢键,组成“螯合环” 殊结构. 殊结构
28.1
O—H--- O
18.8
N—H--- N
17.9
13.4
16.4
12.1
568
462.8
390.8
4. 氢键强弱 氢键强弱与X和 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有关 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有关, 氢键强弱与 和Y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有关, 即与X和 的电负性有关 的电负性有关.它们的吸引电子能力越 即与 和Y的电负性有关 它们的吸引电子能力越 强(即电负性越大 ,则氢键越强,如F原子得电 即电负性越大),则氢键越强, 原子得电 即电负性越大 子能力最强,因而F是最强的氢键; 子能力最强,因而 -H…F是最强的氢键 原子吸 是最强的氢键 引电子能力不同,所以氢键强弱变化顺序为: 引电子能力不同,所以氢键强弱变化顺序为: F-H…F > O-H…O > O-H…N > N-H…N C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弱,一般不形成氢键。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弱, 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弱 一般不形成氢键。
高二化学选修3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课件

碰撞理论
碰撞理论是研究分子反应 速率的理论模型之一,认 为分子间的碰撞是引发反 应的必要条件。
分子反应的活化能与反应速率
活化能
活化能是分子从基态跃迁到活化 态所需的能量,是决定分子反应
速率的重要因素。
温度与反应速率
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有利于 分子发生有效碰撞,从而提高反应 速率。
催化剂与反应速率
拉曼光谱
物质分子对入射光的散射所产 生的光谱,可以用来研究分子
振动和转动能级。
分子光谱在研究分子结构中的应用
确定分子结构
01
通过分析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组成、化学键的类型和数
目等信息。
测定分子几何构型
02
通过分析分子光谱,可以确定分子的几何构型,如直线型、平
面型、四面体型等。
研究分子振动和转动
分子的形状
直线型
立体构型
对于由两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通常为直线。例如,氮气(N2)分子为 直线型。
对于由更多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可能更加复杂,具有立体构型。例如 ,甲烷(CH4)分子为正四面体型。
平面三角形
对于由三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形状 可能为平面三角形。例如,水分子为 V型,即平面三角形。
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提高分子 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
分子反应的方向与限度
热力学稳定性
热力学稳定性是描述分子在热力 学条件下稳定性的性质,稳定性 越高的分子越不容易发生反应。
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描述化学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时各物质浓度的关系,平 衡常数是衡量化学平衡的重要参
数。
反应选择性
在多步反应中,某些中间产物可 能不稳定或不易分离,导致最终 产物与预期不同,选择性越高,
选修三第二章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课件 (共116张PPT)

V形
NH3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不为零 不重合 极性分子
三角锥形
CH3Cl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不为零 不重合 极性分子
四面体形
HCN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不为零 不重合 极性分子
直线形
中心原 子孤电 子对数
0 0
0 2
1
0
0
P45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课本
P45
(3)ABn型分子极性判别方法
①根据分子构型判断 若分子是对称的(直线形、正三角形、正四面体形等),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等于零 时,为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②利用孤电子对判断 若中心原子A中无孤电子对,则为非极性分子;有孤电子对,则是极性分子。
第二节 分子的性质
新课程学习与测评
P34
1.下列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且为非极性
分子的是( )
A.HCN
√C.C2H2
B.CS2 D.H2O2
第二节 分子的性质
活页作业
P15
1. 下列物质中,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
A.氯仿 C.石炭酸
√B.干冰
D.白磷
第二节 分子的性质
NH3 BF3 CH4
CH3Cl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课本
分子
共价键的极性
分子中 正负电 分子的极性 荷中心
立体构型
CO2 BF3 CH4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为零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为零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为零
重合 重合 重合
非极性分子 直线形 非极性分子 平面三角形 非极性分子 正四面体形
H2O 分子中各键的向量和不为零 不重合 极性分子
120º 平面正三角形,对称,键
的极性互相抵消( F合
课件分子的性质_人教版选修三PPT课件_优秀版

(3)键参数:键长指X和Y的距离 键能指X—H…Y分解为X—H 和Y所需要
的能量
(4)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①饱和性 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下列物质的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分子间作用力来解释的是(
)
分子内氢键成一定角度
一个氢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 一个氢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并且NH3与水分子之间还可以形成氢键,使得NH3更易溶于水。
思考
若已知H3PO3(亚磷酸)为中强酸,H3AsO3 (亚砷酸)为极弱酸,试写出亚磷酸和亚砷 酸的结构简式
通式(HO)mROn (n值为非羟基氧原子数) ❖成酸元素R相同时,n值越大,酸性越强
❖成酸元素R不同时,n值相同,酸性相近
根据经验,判断HClO4 与 HBrO4 酸性强弱
含氧酸的强度取决于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原子 半径、化合价。当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大、原子半 径小、化合价高时,使O-H键减弱,酸性增强。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氢键的表示方法
①“—”表示共价键 X—H•••Y ②“•••”表示氢键
③键长:“X-H•••Y”
(1)X—H•••Y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X原子与H形成共价键,且电负性大; ②Y原子的电负性大、半径小且有孤电子对, 一般为N、O、F。
(2)氢键的强弱:与X和Y原子的电负性及半 径大小有关,电负性大,半径小,则氢键强。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内氢键成一定角度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氢键的种类
分子内氢键 (不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氢键 (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同种分子间氢键:缔合分子 不同种分子间氢键
(1)分子间氢键 (2)分子内氢键
的能量
(4)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①饱和性 HF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下列物质的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分子间作用力来解释的是(
)
分子内氢键成一定角度
一个氢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 一个氢原子只能形成一个氢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并且NH3与水分子之间还可以形成氢键,使得NH3更易溶于水。
思考
若已知H3PO3(亚磷酸)为中强酸,H3AsO3 (亚砷酸)为极弱酸,试写出亚磷酸和亚砷 酸的结构简式
通式(HO)mROn (n值为非羟基氧原子数) ❖成酸元素R相同时,n值越大,酸性越强
❖成酸元素R不同时,n值相同,酸性相近
根据经验,判断HClO4 与 HBrO4 酸性强弱
含氧酸的强度取决于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原子 半径、化合价。当中心原子的电负性大、原子半 径小、化合价高时,使O-H键减弱,酸性增强。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 氢键的表示方法
①“—”表示共价键 X—H•••Y ②“•••”表示氢键
③键长:“X-H•••Y”
(1)X—H•••Y形成的两个条件:
①X原子与H形成共价键,且电负性大; ②Y原子的电负性大、半径小且有孤电子对, 一般为N、O、F。
(2)氢键的强弱:与X和Y原子的电负性及半 径大小有关,电负性大,半径小,则氢键强。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分子内氢键成一定角度
三、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氢键的种类
分子内氢键 (不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氢键 (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同种分子间氢键:缔合分子 不同种分子间氢键
(1)分子间氢键 (2)分子内氢键
人教版化学选修三2.3分子的性质 课件 优质课件PPT

81 23.11
128 26.00
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 华力越大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范德华力与分子的极性的关系
分子 相对分 分子的 范德华力 子质量 极性 (kJ/mol)
CO
28
极性
8.75
Ar
40 非极性 8.50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或相近时,分子的极性越 大,范德华力越大
由分子构成的
化学键与范德华力的比较
化学键
范德华力
概念 使原子相结合的 把分子聚集在
相互作用
一起的作用力
存在范围 分子内、原子间
作用力强 弱
较
强
影响的性 质
主要影响 化学性质
分子之间
与化学键相比 弱的多
主要影响物理性 质(如熔沸点)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范德华力大小
分子
HCl
HBr
取决于成键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是否有极性
多原子分子(ABm型) 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ABm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
物理模型法 将分子中的共价键看作作用力,不同的 共价键看作不相等的作用力,运用物理上 力的合成与分解,看中心原子受力是否平 衡,如平衡则为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 分子。
O
C
F1
F合=0
180º
布不均匀,是极性分子
F2
104º30'
H
NH3: N
H
H
三角锥型, 不对称,键的极 性不能抵消,是极性分子
107º18'
BF3: F1
F3
平面三角形,对称,
120º 键的极性互相抵消
F’
F2
( F合=0) ,是非极 性分子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课件 第2章第3节《分子的性质》

单质分子:Cl2、N2、P4、O2 非极性键
非极性分子 直线形分子:CO2、CS2、C2H2
正四面体:CH4、CCl4、CF4
思考与交流:
判断下列分子中,哪些是极
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
H2、O2、P4、CO2、H2O、
CH4、Cl2、HCl、C60、HCN、
BF3、CH3Cl、NH3
自学: 科学视野—表面活性剂和细胞膜
随温度升高,同时发生两种相反的过程:一 是冰晶结构小集体受热不断崩溃,缔合分子减少; 另一是水分子间距因热运动不断增大.0~4℃间, 前者占主导优势, 4℃以上,后者占主导优势, 4℃时,两者互不相让,导致水的密度最大.
相似相溶──水和 甲醇的相互溶解 (深蓝色虚线为氢 键)
蛋白质结构中的氢键
成键原子 所带电荷
键的极性 H—H
H—Cl
NaF
成键元素电负性值差异越大,共价键的极性越强。
想一想
HF NaOH
指出下列物质中化学键的类型 N2 Na2O2 H2 O2 CH3COOH NH4Cl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一)键的极性 (二)分子的极性 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 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 根据分子正负电 荷中心是否重合 共价键 非极性键 极性键 根据成键元素的 种类是否相同
冰霜、雪花中的水 的氢键结构
范德华力、氢键和共价键的对比
范德华 力 概念 分子间 普遍存 在的作 用力 存在 分子之 范围 间
强度 微弱
氢键
已经与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形成共价键的氢原子与另 一分子中电负性很强的原 子之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或分子内氢原子与 电负性很强的N、O、F之间 较弱 溶解性、熔沸点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3第2章 第3节分子的性质第2课时课件(44张)

第2课时 溶解性、手性、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建构
1.能够辨认简单的手性分子。
2.了解物质的溶解性与分子结构的 关系,了解“相似相溶”规律。 3.掌握常见含氧酸酸性强弱的判断
溶解性―→相似相溶规律 分子的性质手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方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知 识 梳 理]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2.一般来说,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由非极性分子组成 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这就是“相似相溶”规律。以下事实不能用 “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的是( )
A.HCl易溶于水
B.I2易溶于CCl4
C.Cl2可溶于水
D.NH3难溶于苯
解析 HCl、NH3是极性分子,I2、Cl2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溶剂,CCl4、苯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4.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次氯酸 Cl—OH
磷酸
A.水很稳定(1 000 ℃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 B.乳酸(CH3CHOHCOOH)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 D.由上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中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中非
答案 B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提升一 手性分子
【例 1】 在有机物
分子中含有
该有机物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它
(填“有”或“没有”)光学活性。
个手性碳原子。 ,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解析 分子中连接 CH3COOCH2—、—H、—CH2CHO、—CH2OH 4 个不同原子团
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建构
1.能够辨认简单的手性分子。
2.了解物质的溶解性与分子结构的 关系,了解“相似相溶”规律。 3.掌握常见含氧酸酸性强弱的判断
溶解性―→相似相溶规律 分子的性质手性
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方法。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知 识 梳 理]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2.一般来说,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由非极性分子组成 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这就是“相似相溶”规律。以下事实不能用 “相似相溶”规律解释的是( )
A.HCl易溶于水
B.I2易溶于CCl4
C.Cl2可溶于水
D.NH3难溶于苯
解析 HCl、NH3是极性分子,I2、Cl2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溶剂,CCl4、苯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4.下列对分子的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次氯酸 Cl—OH
磷酸
A.水很稳定(1 000 ℃以上才会部分分解)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 B.乳酸(CH3CHOHCOOH)分子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规律解释 D.由上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中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中非
答案 B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提升一 手性分子
【例 1】 在有机物
分子中含有
该有机物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
它
(填“有”或“没有”)光学活性。
个手性碳原子。 ,
基础知识导学
重点知识提升
解析 分子中连接 CH3COOCH2—、—H、—CH2CHO、—CH2OH 4 个不同原子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水与甲醇互溶;水4℃时密度最大
(熔点:115-117℃) (熔点:-7℃)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习题导学
含氢键的氢化物HF、H2O、NH3,它们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的熔、沸点比相邻的同类氢化物要高。
×
A.HF、HCl、HBr、HI的熔、沸点升高只与范德华力大小有关 B.H2O的熔、沸点高于H2S,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氢键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一、氢键的概念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X—H ... Y—
概念解读
如:F 、O、N
共价键
2、形成条件 3、表示方法
氢键
液态水中的氢键
①与电负性大且半径小的原子(F、O、N)相连的 H ②在附近有电负性大, 半径小的原子(F、O、N)
一般: X—H
一般: X—H
... Y—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二、氢键的存在
看图分析 生物大分子中的氢键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二、氢键的存在 1、分子间氢键
现象解读
如: C2H5OH、CH3COOH、H2O 、HF、NH3 相互之间
2、分子内氢键 如:苯酚邻位上有-CHO -COOH、-OH和-NO2时,由氢键组成环的特殊结构
思考 交流
(2)为什么结冰后体积膨胀?
(3)为什么4℃时密度最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4. 氢键的应用 (1)水的特殊物理性质 (2)蛋白质结构中存在氢键 (3)核酸DNA中也存在氢键 (4)低级醇易溶于水(甲醇乙醇)
交流讨论
(5)醇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烃熔沸点高
(6)HF酸是弱酸 …………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探究一、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的比较
比较归纳
概念 存在 范围 强度
范德华力 氢键 分子间普 与电负性强的原子形成共价 遍存在的 键的氢原子与另一分子中电 作用力 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作用力 分子之间
微弱 分子间或分子内氢原子与电 负性很强的N、O、F之间 较弱
共价键
原子间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化学键
... Y—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一、氢键的概念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X—H ... Y—
概念解读
如:F 、O、N
共价键
2、形成条件 3、表示方法
氢键
液态水中的氢键
①与电负性大且半径小的原子(F、O、N)相连的 H ②在附近有电负性大, 半径小的原子(F、O、N)
相邻原子之间
很强
影响
熔沸点
溶解性、熔沸点
主要影响化学性质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 判断下列关于氢键的叙述是否正确? 分子间作用力
习题导学
× (2)在氢键A—H…B—中, A、B电负性越大,则键能越大,氢键越强。
(1)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键能越大
√ (3) A、B原子半径(尤其B原子半径)越小,则氢键A—H…B—就越强。 √ (4) √分子间存在氢键时,使物质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5)分子内存在氢键时,降低物质的熔、沸点。 √ (6)氢键的存在可引起物质的溶解度、密度的变化。 对羟基苯甲醛 邻羟基苯甲醛 √
●●●
形成氢键,也是溶 液呈碱性原因。
极性溶剂里,溶质分子与溶剂
分子间的氢键使溶质溶解度增
大,而当溶质分子形成分子内
氢键时使溶质溶解度减小。
水、甲醇互溶 氢键存在增大 了溶解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4. 氢键的应用 水蒸气中单个H2O分子存在; 液态水中,通过氢键形成(H2O)n 冰中水分子大范围以氢键联结,形 成相当疏松晶体,结构中有许多空 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 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现象解读
1. 氢键的强弱
氢键是一种静电作用,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的大小介于化学键与范德华力间,不属于化学键,但有键长、键
能,氢键具有饱和性、方向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问题导学 H2O HF NH3沸点反常原因?
√ C.乙醇与水互溶可以用“相似相溶”和氢键来解释 √ 均为极性分子 D.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低 √
分子内氢键 熔沸点低 分子间氢键 熔沸点高
水分子间有一种特殊作用力——氢键 水中的氢键很脆弱,破坏的快,形成的
也快,总之水分子总是以不稳定的氢
键连在一片。这一特性使水有了较强 的内聚力和表面能力.由于具有较高的 表面能力,所以昆虫能在水面上行走。 当然也和昆虫本身的结构有关系。
明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
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
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现象分析
1. 氢键的强弱
X—H
... Y—
X和Y的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氢键越强 如:F 电负性最大,得电子能力最强,因而F-H…F是最强的氢键
氢键强弱顺序:
F-H…F > O-H…O > O-H…N > N-H…N
注意:C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弱,一般不形成氢键。
问题导学
讨论水的特殊性:
(1)水的熔沸点比较高?
思考 交流
(2)为什么结冰后体积膨胀?
(3)为什么4℃时密度最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4. 氢键的应用
问题导学
讨论水的特殊性:
(1)水的熔沸点比较高? 一是冰晶结构小集体受热不断崩溃,缔 合分子减少;二是水分子间距因热运动 不断增大。0~4℃间前者占优势, 4℃ 以上后者占优势, 4℃时两者互不相让
化学 · 选修 3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看图 思考
科普新知 雾凇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
昆虫为什么能在水上行走?
美丽雾凇如何形成的?
这些过冷水滴不是天上掉下来
的,而是浮在气流中由风携带 来的。当它们撞击物体表面后, 会迅速冻结。由于雾滴与雾滴 间空隙很多,因此呈完全不透
2. 氢键对物质熔沸点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
对羟基苯甲醛 (熔点:115-117℃)
看图 思考
邻羟基苯甲醛 (熔点:-7℃)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3. 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思考 讨论
问题导学 1、NH3极易溶于水? 2、水和甲醇互溶原因?
(熔点:115-117℃) (熔点:-7℃)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习题导学
含氢键的氢化物HF、H2O、NH3,它们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的熔、沸点比相邻的同类氢化物要高。
×
A.HF、HCl、HBr、HI的熔、沸点升高只与范德华力大小有关 B.H2O的熔、沸点高于H2S,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氢键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一、氢键的概念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X—H ... Y—
概念解读
如:F 、O、N
共价键
2、形成条件 3、表示方法
氢键
液态水中的氢键
①与电负性大且半径小的原子(F、O、N)相连的 H ②在附近有电负性大, 半径小的原子(F、O、N)
一般: X—H
一般: X—H
... Y—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二、氢键的存在
看图分析 生物大分子中的氢键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二、氢键的存在 1、分子间氢键
现象解读
如: C2H5OH、CH3COOH、H2O 、HF、NH3 相互之间
2、分子内氢键 如:苯酚邻位上有-CHO -COOH、-OH和-NO2时,由氢键组成环的特殊结构
思考 交流
(2)为什么结冰后体积膨胀?
(3)为什么4℃时密度最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4. 氢键的应用 (1)水的特殊物理性质 (2)蛋白质结构中存在氢键 (3)核酸DNA中也存在氢键 (4)低级醇易溶于水(甲醇乙醇)
交流讨论
(5)醇比含有相同碳原子的烃熔沸点高
(6)HF酸是弱酸 …………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探究一、范德华力、氢键、共价键的比较
比较归纳
概念 存在 范围 强度
范德华力 氢键 分子间普 与电负性强的原子形成共价 遍存在的 键的氢原子与另一分子中电 作用力 负性很强的原子之间作用力 分子之间
微弱 分子间或分子内氢原子与电 负性很强的N、O、F之间 较弱
共价键
原子间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化学键
... Y—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一、氢键的概念 1、概念 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电负性很强的原子 X—H ... Y—
概念解读
如:F 、O、N
共价键
2、形成条件 3、表示方法
氢键
液态水中的氢键
①与电负性大且半径小的原子(F、O、N)相连的 H ②在附近有电负性大, 半径小的原子(F、O、N)
相邻原子之间
很强
影响
熔沸点
溶解性、熔沸点
主要影响化学性质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1. 判断下列关于氢键的叙述是否正确? 分子间作用力
习题导学
× (2)在氢键A—H…B—中, A、B电负性越大,则键能越大,氢键越强。
(1)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键能越大
√ (3) A、B原子半径(尤其B原子半径)越小,则氢键A—H…B—就越强。 √ (4) √分子间存在氢键时,使物质具有较高的熔、沸点。 (5)分子内存在氢键时,降低物质的熔、沸点。 √ (6)氢键的存在可引起物质的溶解度、密度的变化。 对羟基苯甲醛 邻羟基苯甲醛 √
●●●
形成氢键,也是溶 液呈碱性原因。
极性溶剂里,溶质分子与溶剂
分子间的氢键使溶质溶解度增
大,而当溶质分子形成分子内
氢键时使溶质溶解度减小。
水、甲醇互溶 氢键存在增大 了溶解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4. 氢键的应用 水蒸气中单个H2O分子存在; 液态水中,通过氢键形成(H2O)n 冰中水分子大范围以氢键联结,形 成相当疏松晶体,结构中有许多空 隙,造成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因 此冰能浮在水面上。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现象解读
1. 氢键的强弱
氢键是一种静电作用,是除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的大小介于化学键与范德华力间,不属于化学键,但有键长、键
能,氢键具有饱和性、方向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问题导学 H2O HF NH3沸点反常原因?
√ C.乙醇与水互溶可以用“相似相溶”和氢键来解释 √ 均为极性分子 D.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低 √
分子内氢键 熔沸点低 分子间氢键 熔沸点高
水分子间有一种特殊作用力——氢键 水中的氢键很脆弱,破坏的快,形成的
也快,总之水分子总是以不稳定的氢
键连在一片。这一特性使水有了较强 的内聚力和表面能力.由于具有较高的 表面能力,所以昆虫能在水面上行走。 当然也和昆虫本身的结构有关系。
明白色。雾凇轻盈洁白,附着
物体上,宛如琼树银花,清秀
雅致,这就是树挂(又称雪挂)。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现象分析
1. 氢键的强弱
X—H
... Y—
X和Y的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氢键越强 如:F 电负性最大,得电子能力最强,因而F-H…F是最强的氢键
氢键强弱顺序:
F-H…F > O-H…O > O-H…N > N-H…N
注意:C原子吸引电子能力较弱,一般不形成氢键。
问题导学
讨论水的特殊性:
(1)水的熔沸点比较高?
思考 交流
(2)为什么结冰后体积膨胀?
(3)为什么4℃时密度最大?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4. 氢键的应用
问题导学
讨论水的特殊性:
(1)水的熔沸点比较高? 一是冰晶结构小集体受热不断崩溃,缔 合分子减少;二是水分子间距因热运动 不断增大。0~4℃间前者占优势, 4℃ 以上后者占优势, 4℃时两者互不相让
化学 · 选修 3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看图 思考
科普新知 雾凇是由过冷水滴凝结而成。
昆虫为什么能在水上行走?
美丽雾凇如何形成的?
这些过冷水滴不是天上掉下来
的,而是浮在气流中由风携带 来的。当它们撞击物体表面后, 会迅速冻结。由于雾滴与雾滴 间空隙很多,因此呈完全不透
2. 氢键对物质熔沸点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物质熔沸点升高 分子内氢键使物质熔沸点降低
对羟基苯甲醛 (熔点:115-117℃)
看图 思考
邻羟基苯甲醛 (熔点:-7℃)
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知识点三、氢键性质及应用 3. 氢键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思考 讨论
问题导学 1、NH3极易溶于水? 2、水和甲醇互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