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基本理论1
2024《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详细知识点总结(详细版)

会计学第一章总论(一)会计基本理论1.会计的概念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供经济信息和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主要目的的经济管理活动。
基本特征:①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其他计量尺度作为辅助性补充。
②准确完整性、连续系统性。
(本质特征)2.会计的职能和目标会计职能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和报告(财务报表)。
确认:初始确认和再确认;交易事项实质、会计要素、是否列入财务报告计量:计量属性选择和计量单位确定记录:填制会计凭证、账簿报告:形成财务报表监督职能:三位一体会计监督体系——单位内部监督、国家监督、社会监督单位内部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其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使之达到预期经济活动和会计核算目标的功能。
国家监督: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各有关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等实施的监督检查。
社会监督: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中介机构等实施的监督活动。
关系: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拓展职能: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会计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资料和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达到不断提高企业事业单位乃至经济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目的和要求。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告使用者:外部使用者:投资人——关注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债权人——关注企业偿债能力政府管理部门——关注企业纳税情况潜在投资人/债权人——关注投资方向内部使用者:经营管理者——关注经验管理所需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二)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
第一章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2.下列事项中,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 )
A.售后回购销售方式下不确认收入(该交易不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
B.售后租回业务方式下不确认收入(该交易不是按公允价值达成的)
C.将包装物作为存货核算 D.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
A.重要性要求 B.谨慎性要求 C.相关性要求 D.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5.以下不属于企业的资产的有( )
A.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 B.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C.存货 D.企业申请的专利
6.下列项目中,不符合费用定义的是( )
11.附注是财务报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小企业编制的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 )
12.金额较大的会计信息是重要的,而金额较小的会计信息是不重要的
(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公允价值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且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 )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公允价值
4.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限定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是基于( )
C.无形资产期末按产期末采用成本计价
(三)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对于会计要素的计量,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 )
2.费用的流出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
( )
3.收入应当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 )
4.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应充分估计资产和收益
《儿童文学》第一章 基本理论

• 三是经过专门编纂的“陶冶性 情”的成人文学作品,如《千家 诗》、《神童诗》等。
• 四是古典文学中那些适合儿童特 点、事实上也常为儿童读者所选择 和接受的作品。如《西游记》中的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水浒传》中 的武松打虎、李逵杀虎等。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认识周围世界 的文学”
0-6岁
知识、经验不足 ;
以游戏为基本活 动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7-12岁
好幻想、爱探索 、喜新奇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12-16岁
半幼稚、半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关注成长,描 绘青春萌动在作 品能产生较强共 鸣
小说、科学文艺、儿童剧剧本等。
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他们的心理、生理、的发展各有不同 的特征,因此,他们对文学也就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年龄 身心特点
幼儿文学
“人之初文学”
童年文学
“小学生文学” “勇敢浪漫主义
文学”
少年文学
“过渡文学” “面向社会的文 学”
文学特点
主要体裁
儿童文学的读者范围
小鸭说:“不要怕,我扶你过去。” 忽然,“扑通”,跳出一只青蛙,小鸡吓了一跳,又哭 着喊:“妈妈,妈妈!”小鸭说:“不 要怕,这是只青蛙!” 过了草地,小鸡不好意思地说: “小鸭哥哥,别送啦,让我自己回家吧! 我要像你一样勇敢 !”
二、儿童文学的范围
• 现代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 古典意义上的儿童文学
第一章社区基本理论

陈章玉
本章提要
• 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 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 成的一个社会实体,它至少包括地域、人口、组 织结构和文化以及认同感5个要素。社区的要素、 内容及结构方式存在的差别,使得社区类型的多 样性成为必然。在现实生活中社区具有极其丰富 的、多元化的社会功能。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居民 在政府机构的支持下,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善社 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过程。联合国1955年 提出的10项社区发展原则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原 则。
三、社区的主要特征
社 区 是 一 个 相 对 完 整 的 社 会 实 体
社 区 是 人 们 参 与 社 会 活 动 的 基 本 场 所
社 区 具 有 多 重 功 能
社 区 是 以 聚 居 作 为 生 活 的 基 本 载 体
社 区 是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的
第二节 社区的构成要素
• 社区的构成要素就是社区的主要因素,构成社区的主要因 素是多方面的,它通常包括5个方面的基本因素,即地域、 人口、组织结构、文化和认同感。地域是社区存在和发展 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物质载体,没有一定地域的社区 是无法想像的。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区生活的主体。 一定数量的人口是一切社会群体所必需的构成要素,当然 也是社区构成的要素。组织结构是社区活动得以展开的社 会组织形式,文化则是社区范围内具有特质的精神纽带。 社区里的居民有某些共同点,如相似的社会经济地位、经 济利益和详尽的文化素质等,这些居民发生接触和互动形 成了相似的文化习俗、价值判断和一定的社区认同感等等。
四、社区发展的基本原则
• 1.社区发展的各项活动必须符合社区的需要,根据人民的愿望,制定首要的 工作方案。 • 2.健全的社区发展,必须建立目标的计划,并组织各方面、各部门行动。 • 3.在推行社区发展的初期,改变居民的态度和物质建设同样重要。 • 4.社区发展的目的在于促进人民参与本社区工作,从而改进地方行政机构的 功能。 • 5.选拔、鼓励和训练地方领导人才,是社区发展计划中的主要内容。 • 6.社区发展工作应特别重视妇女和青年的参与,以扩大参与的基础并获得社 区的长期发展。 • 7.社区自主计划的有效实现,有赖于政府积极而广泛的协助。 • 8.制定全国性的社区发展计划必须有完整的政策,行政机构的建立,工作人 员的选拔和训练,地方与国家资源的运用与研究,社区发展的事业与考核机 构的设立等,都应逐步配套进行。 • 9.在社区发展中应充分利用地方的、全国的与国际的民间组织资源。 • 10.地方性的社会、经济进步,必须与全国性的发展计划互相结合,协调进 行。
第一章__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与文本特征
第三节儿童文学的叙事视角与艺术母题
第四节中外儿童文学鸟瞰
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
一、“儿童文学”本位论 儿童文学是用儿童本位组成的文学, 其艺术构成必须以儿童本位心理特征为 依据和标准。
• 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 提出“幼者本位”。 • 郭沫若在《儿童文学之管见》中提出儿 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 • 周作人在1920年10月26日在题为“儿童 的文学”的报告中专门提到儿童读什么 书的问题,第一次有影响地提出了“儿 童的文学”,强调在小学教育中让孩子 读儿童文学是非常重要的。周作人还在 《儿童的书》《童话的讨论》中论及 “儿童文学只是儿童本位的,此外更没 有什么标准”,儿童文学应当“顺应满 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
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特征
一、儿童文学的表现特征 • 1、特定的表现内容
•
儿童的生活——儿童文学作品大都是表现 儿童的生活,包括儿童的学校生活,家庭 生活、社会生活等。儿童的心理 迪米特〈拉拉和我〉 戈西尼《小尼古拉》
• •
• 儿童的想象世界——儿童泛灵化思维特 点和文学表现。主要以童话作品形式呈 现 • 儿童文学主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表现内容,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所表现的题材 也因之而十分广泛,对此有人归纳类型: • 家庭生活型、 学校生活型、 社会生 活型、 异域型、 成长型、 奇 思异想型、 动物型、 自然风物型、 • 英雄型、 少男少女型、 • 苦儿型、 顽童型、 童趣型等
(2)7—11岁,学龄初期,童年期
(3)12—18岁,学龄中后期,少年期
童年文学
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 文学分类: 儿歌 幼儿故事 图画文学
初中化学第一章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初中化学第⼀章复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中化学第⼀章复习第⼀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理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例⼦如:空⽓分离法制氧⽓,⽯油分馏,固体NaOH潮解,浓硫酸吸⽔,浓盐酸挥发,活性炭吸附⽓体,物质的三态变化,物质的形状变化。
化学变化例⼦如:晶体失去结晶⽔,风化,⽆⽔硫酸铜变成蓝⾊晶体,⽣⽯灰吸⽔,NaOH吸收⼆氧化碳变质,煤的⼲馏,物质分解,燃烧,物质之间相互反应,钢铁⽣锈、⾷物腐败、酸碱指⽰剂变⾊等。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例⼦如:状态,⽓味,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熔点,沸点,硬度,颜⾊、密度。
化学性质例⼦如;不稳定性,稳定性,酸性,碱性,中性,脱⽔性,可燃性,腐蚀性,活泼性,不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助燃性,毒性。
⼆、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合反应—由⼆种或⼆种以上的物质⽣成另⼀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种物质⽣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类型置换反应—由⼀种单质跟⼀种化合物反应,⽣成另⼀种单质和另⼀种化合物的反应。
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化合反应(⼏合⼀或多变⼀)(A+B→AB)分解反应(⼀分⼏或⼀变多)(AB→A+B)常见能分解的物质如:H2O ,H2CO3,C u(O H)2,F e(O H)3,CaCO3,KClO,3NH4HCO3,C u2(O H)2C O3置换反应(单+化→单+化)(A+BC→AC+B);注意:根据⾦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的⾦属能把排在后⾯的⾦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或置换酸中的氢,铁在置换反应中⽣成亚铁盐。
复分解反应(化+化→化+化)(AB+CD→AD+CB)注意:复分解反应发⽣在酸,碱,盐之间。
⽣成物中必须有沉淀、⽓体、⽔⽣成。
注安:讲义 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一、考情分析本章分值分布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2013年8分4分12分2014年7分2分9分2015年9分4分13分二、本章主要考点考核内容考核要点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海因里希法则、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安全、本质安全、安全许可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本章大纲要求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源的分类,运用因果连锁理论、系统安全理论等事故致因理论和方法,辨识和分析生产经营过程中造成事故的原因、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根据事故预防的基本原则,制定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考核点要求:1.熟悉安全生产的有关内容2.掌握事故、事故隐患、危险、事故法则(海因里希法则)和重大危险源等3.掌握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许可等要求一、几个重要的概念1.安全生产:2.安全生产管理:3.事故(意外事件)、事故隐患(三个因素:人、物、管理)4.海因里希法则(事故法则)5.危险、危险源、重大危险源6.安全、本质安全、安全许可安全许可是指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五类高危生产企业实行的安全许可制度。
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注意五个企业谁来颁发安全许可证)二、事故与隐患的区别和关系事故和隐患的概念;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前提,而事故发生是事故隐患的结果。
注意:事故隐患和事故的关系,发生事故一定由于存在事故隐患造成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故隐患一定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根据我国有关规定,事故是如何进行分类的?事故隐患的分类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企业工伤事故分成20类;2.事故等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4个等级:元)一般事故<3人<10人<1000万元3.事故隐患分类原则,按危害和整改难度,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第一章人工林营造基本理论第1节_森林营造技术

造林 技术
良种 合理 认真 适地 细致 抚育 壮苗 结构 种植 适树 整地 保护
优良的个体 遗传品质
合理的群体结构
良好的生长环境
高生产力人工林 造林技术与人工林生产力关系图
19
• 思考与练习
一、名词解释:造林、人工造林、人工更新、人 工 林、
森林生产力、林种、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用林、 经济林
同时还需要改善树木生长的小环境,使树木生长在适 宜的环境下。实现这个目的的主要措施有适地适树、 整地、抚育保护。
这些措施包括整地、施肥、灌溉或排水洗盐以及生物 改良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立地调控的 能力越来越强,可供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但森林 培育中如何应用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生态和经济的制约
二、思考题
1、人工林划分为哪些种类?各自有什么作用? 2、人工林有什么特点? 3、为什么我国人工林生产力水平比天然林低? 4、简述提高人工林生产力的途径与措施?
20
。 森林生产力的提高有生态制约因素,如不引起水土流 失,不影响流域水质,保持土壤肥力的可持续发展, 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措施
为了提高造林成效和人工林的生产力,根据人工林生 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在总结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我国 提出了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合理结构、 精心栽植、抚育保护等6项造林技术措施。
10
• 2、经济林 以木材以外的其它
林产品为收获目的。 特点:①周期短, 见效快②集约经营③ 生态和经济效益有机 结合 木本粮油、药用、 香料、工业原料林、 果品林等。
11
木本粮油
药用木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薪炭林 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发达国家 工业化程度高的发展中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体流动------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2112z z g p p -+=ρ gh p p ρ+=0
注意:1、应用条件:静止的连通着的同一种连续的流体。
2、压力的表示方法:绝压-大气压=表压 表压常由压力表来测量; 大气压-绝压=真空度 真空度常由真空表来测量。
3、压力单位的换算:
1atm=760mmHg=10.33mH 2O=101.33kPa=1.033kgf/cm 2
4、应用:水平管路上两点间压力差与U 型管压差计读数R 的关系:
gR p p A )(21ρρ-=-
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液体,维持等压面的条件必须时静止、连续和同一种液体。
二、定态流动系统的连续性方程式––––物料衡算式
常数常数=====≠ρρρρuA A u A u w s A 222111,
常数常数======uA A u A u V s A 2211,
ρ
21221221///,
d d A A u u A ===圆形管中流动
常数ρ
三、定态流动的伯努利方程式––––能量衡算式
1kg 流体:f h u P gZ We u P gZ ∑++
+
=++
+
2
2
2
2
2
2211
1ρ
ρ
[J/kg]
讨论点:1、流体的流动满足连续性假设。
2、理想流体,无外功输入时,机械能守恒式:
3、可压缩流体,当Δp/p 1<20%,仍可用上式,且ρ=ρm 。
2
2
22
2
2211
1u P gZ u P gZ +
+
=+
+
ρ
ρ
4、注意运用伯努利方程式解题时的一般步骤,截面与基准面选取的
原则。
5、流体密度ρ的计算:
理想气体ρ=PM/RT 混合气体 vn n v v m x x x ρρρρ+++= (2211)
混合液体
n
wn
w m
w m
x x x ρρρρ+
++
=
(1)
2
2
1
上式中:vi x ––––体积分率;wi x ––––质量分率。
6、gz ,u 2/2,p/ρ三项表示流体本身具有的能量,即位能、动能和静压能 ∑h f 为流经系统的能量损失。
W e 为流体在两截面间所获得的有效功,是决定流体输送设备重要参数。
输送设备有效功率N e =W e ·w s ,轴功率N=N e /η(W ) 7、1N 流体 f e H g
u g
p
Z H +∆+
∆+
∆=22ρ [m] (压头)
1m 3
流体 []
f f a f
e h p p h u p gh W ∑=∆∑+∆+
∆+=ρρρρρ而2
2,
四、 伯努利式中的∑h f I .
流动类型:
1、雷诺准数Re 及流型 Re=du ρ/μ=du/ν,μ为动力粘度,单位为[Pa·S];
ν=μ/ρ为运动粘度,单位[m 2/s]。
层流:Re ≤2000,湍流:Re ≥4000;2000<Re<4000为不稳定过渡区。
2、牛顿粘性定律 τ=μ(du/dy)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流型的比较: ①质点的运动方式;
②速度分布,层流:抛物线型,平均速度为最大速度的0.5倍;
湍流:碰撞和混和使速度平均化。
③阻力,层流:粘度内摩擦力,
湍流:粘度内摩擦力+湍流切应力。
II . 流体在管内流动时的阻力损失
'f f f h h h +=∑ [J/kg]
1、直管阻力损失h f ρ
λf
f p u d l h ∆=
=2
2 范宁公式(层流、湍流均适用).
层流:2
3264)
(d
lu
h R R f f e
e ρμλλ=
=
=或即 哈根-泊稷叶公式。
湍流区(非阻力平方区):),(d
R f e ε
λ=;
高度湍流区(阻力平方区):)(d
f ελ=;
具体的定性关系参见摩擦因数图,并定量分析h f 与u 之间的关系。
推广到非圆型管 润湿周边长
流通截面积⨯=
==44H e r d d
注:不能用d e 来计算截面积、流速等物理量。
2、局部阻力损失hf ` ①阻力系数法,5.00.12
2'===c e f
u h ζζζ
②当量长度法,2
2'
u d l h e f
λ
=
注意:截面取管出口内外侧,对动能项及出口阻力损失项的计算有所不同。
当管径不变时,2
)
)((2u d
l l hf e ζλ
∑++∑=∑
流体在变径管中作稳定流动,在管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能减小。
流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流动流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阻力损失,流体的流速沿管长不变。
流体流动时的摩擦阻力损失h f 所损失的是机械能中的静压能项。
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时,粗糙管的摩擦系数数值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当管道上的阀门
开度减小时,水流量将减小,摩擦系数增大,管道总阻力不变。
五、 管路计算 I .
并联管路 1、321V V V V ++=
2、321f f f f h h h h ∑=∑=∑=∑ 各支路阻力损失相等。
即并联管路的特点是:(1)并联管段的压力降相等;(2)主管流量等于并联的各管段流量之和;(3)并联各管段中管子长、直径小的管段通过的流量小。
II .分支管路
1、321V V V V ++=
2、分支点处至各支管终了时的总机械能和能量损失之和相等。
六、伯努利方程在流量测量中的运用
1、皮托管用来测量管道中流体的点速度。
2、孔板流量计为定截面变压差流量计,用来测量管道中流体的流量。
随着R e 增大其孔流系数C 0先减小,后保持为定值。
3、转子流量计为定压差变截面流量计。
注意:转子流量计的校正。
测流体流量时,随流量增加孔板流量计两侧压差值将增加,若改用转子流量计,随流量增加转子两侧压差值将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