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小脚真能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班健康小脚丫真能干教案

小班健康小脚丫真能干教案

小班健康《小脚丫真能干》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脚,了解脚的结构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会正确穿鞋袜。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身体,养成讲卫生、自己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脚丫模型、图片、鞋袜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脚丫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脚的结构。

2. 主体部分:(1)教师讲解脚的功能,让幼儿了解脚的重要性。

(2)游戏:小脚丫走天涯,培养幼儿对身体协调性的认识。

(3)示范穿鞋袜的正确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穿鞋袜。

3.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保护脚的方法,如保持脚部清洁、选择合适的鞋袜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脚部护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2. 环境创设:布置“我爱我的小脚丫”主题墙,展示幼儿绘画、手工等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脚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2.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效果的评价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幼儿表现: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如正确穿鞋袜、保持脚部卫生等。

六、活动内容:1. 学习脚部肌肉和骨骼的知识。

2. 了解脚部的穴位和按摩方法。

3. 学习简单的脚部运动。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脚部的肌肉和骨骼,知道脚部的穴位和按摩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简单的脚部运动,并能坚持完成。

八、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脚部肌肉和骨骼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脚部的肌肉和骨骼。

2. 主体部分:(1)教师讲解脚部肌肉和骨骼的知识,让幼儿了解脚部的构成。

(2)游戏:脚部穴位按摩,培养幼儿对脚部穴位的认识。

(3)示范脚部运动的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做脚部运动。

3.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说出保护脚的方法,如坚持做脚部运动、保持脚部清洁等。

九、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脚部护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

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二、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知道小脚的用处。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自己穿鞋袜的能力,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护自己身体的意识,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服务能力。

三、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鞋子、袜子、画纸、彩笔、篮子等。

2. 环境准备:干净、整洁的活动室,适当的照明和温度。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邀请幼儿一起做《小脚跳舞》的游戏,让幼儿感受小脚的活动能力。

2. 主题活动一:认识小脚。

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了解小脚的结构和功能。

3. 主题活动二:小脚穿鞋袜。

引导幼儿自己穿鞋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 主题活动三:小脚绘画。

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小脚,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5. 主题活动四:小脚踢球。

组织幼儿用小脚踢球,锻炼幼儿的小脚协调能力。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脚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2. 关注幼儿在穿鞋袜、绘画、踢球等环节的操作准确性,评估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听取幼儿的分享,了解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和情感体验。

注意事项:1.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进行调整,保证活动的趣味性。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小脚的图片、鞋袜的图片等。

2. 视频素材:幼儿穿鞋袜的视频、小脚活动的视频等。

3. 教具:鞋子、袜子、画纸、彩笔、篮子等。

七、教学步骤:1. 主题活动一:认识小脚。

教师展示小脚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脚的结构和功能。

2. 主题活动二:小脚穿鞋袜。

教师示范穿鞋袜的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尝试穿鞋袜。

3. 主题活动三:小脚绘画。

教师展示绘画示范,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小脚。

4. 主题活动四:小脚踢球。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脚踢球的游戏,锻炼幼儿的小脚协调能力。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小脚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真能干》

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脚真能干》

第二单元第4课第二课时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4(B)A.异日图将.好景(用在动词后的语助词)参差..十万人家(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B.风帘..翠幕(挡风的帘子)千骑拥.高牙(拥护)C.对长亭晚.(傍晚)都门帐饮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D.此去经年..(年复一年)云树..绕堤沙(茂密如云的林木)【解析】B(拥,簇拥、跟随)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5(D)A.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C.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D.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D项“三秋”,词中的意思是“秋季”,现在的意思比较复杂:①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

②指夏历九月。

即季秋、暮秋。

③指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下列对“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6(B)A.这一句是写西湖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面则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花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

B.“三秋”极言桂花飘香时间之长,整个三秋季节都有桂花飘香;“十里”是指荷花种植面积之广,是实写。

C.这一句对西湖景物的描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杭州的繁华,人民安居乐业。

D.“重湖”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里湖和外湖。

“叠”指吴隐山、南屏山、慧日峰与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着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

【解析】“三秋”指秋季,“三秋桂子”与“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花木,不是实写。

4.下列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41594067(D)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

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赞美郡守,即孙何。

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

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

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篇一」活动目的:1、初步学习用脚画画、撕纸、夹东西等本领,锻炼脚部肌肉。

2、能积极探索小脚的本领,培养幼儿保护小脚的.意识。

3、体验用小脚丫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1、场地创设春天情景。

2、布置污染的小河(内有纸杯、玻璃珠、废纸团、塑料袋、瓶盖等)、皱纹纸、图画纸、颜料、海绵、大树模型、湿毛巾等。

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一、动一动小脚丫。

1、幼儿自由结伴,玩“脚跟脚尖踢”的游戏。

2、听音乐做脚丫放松操。

二、认识小脚丫1、你的脚上有什么?动一动、数一数。

2、挠一挠、比一比。

三、探索活动:小脚丫的本领1、引导幼儿谈谈小脚丫的本领。

2、分组活动:用小脚丫布置春天乐园(1)脚印画——春天的树(2)小脚作画——美丽的花朵(3)撕纸贴画——柳树(4)救救小河——练习用脚夹物的本领。

3、幼儿与同伴、教师分享用小脚丫布置春天乐园的经验。

活动结束:师生共同讨论保护小脚丫的办法。

小班综合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篇二」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脚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的行走、运动都需要脚。

对脚的用途,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较零碎,没有一个整合的概念。

幼儿最喜欢赤脚,但经常受到大人、环境的限制。

通过提问、体验、延伸等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体验脚踩在不同材料上的感觉。

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

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②、进行游戏竞赛。

③、师宣布获胜组。

5、听音乐做脚趾放松动作,有秩序地穿袜、穿鞋,结束活动。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案

一、活动名称:小班科学活动《小脚真能干》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知道小脚的名称和用途。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使用小脚。

3. 培养幼儿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活动准备:1. 准备若干双不同颜色和款式的鞋子。

2. 准备一张大的白纸和彩色笔。

3. 准备一个小脚模型或者幼儿的脚印。

四、活动过程:1. 热身活动:邀请幼儿模仿小动物走路,感受小脚的不同功能。

2. 认识小脚:教师向幼儿展示不同颜色和款式的鞋子,让幼儿说出鞋子的名称,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小脚,认识小脚的各个部分。

3. 小脚游戏:教师邀请幼儿用小脚踩脚印,并在大纸上画出脚印的形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 小脚比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脚比赛,比一比谁的小脚最快、最稳。

5. 结束活动: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小脚的重要性,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小脚。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小脚。

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小脚区”,放置各种有关小脚的图书、玩具等,让幼儿自由阅读和探索。

3.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让幼儿用废旧材料制作小脚模型,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六、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小脚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2.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3. 互动法:鼓励幼儿与同伴、教师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内容:1. 小脚的结构:向幼儿介绍小脚的各个部分,如脚趾、脚掌、脚跟等。

2. 小脚的用途:让幼儿了解小脚可以用来走路、跑步、跳跃等。

3. 小脚的保健:教育幼儿注意脚部卫生,合理搭配鞋袜,保护小脚的健康。

八、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小脚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2. 作品评价: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如脚印画、小脚模型等,了解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对自己的身体的左右也不是很清楚,为了引导孩子能够清楚区分左右,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一设计意图:《纲要》中指出,对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脚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每天的行走、运动都需要脚。

对脚的用途,已有一定的感性经验,但较零碎,没有一个整合的概念。

幼儿最喜欢赤脚,但经常受到大人、环境的限制。

通过提问、体验、延伸等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体验脚踩在不同材料上的感觉。

活动目标:1、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2、初步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1、帮助幼儿把鞋、袜脱下并组织幼儿到户外(有地砖、草地、沙坑的地方)。

2、红、黄、蓝、绿水粉颜料各二盆;铅画纸二张。

录音机、音乐磁带。

3、戏水盆四只,里面放些水;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一、自由跑跑跳跳,引出幼儿活动兴趣。

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的用途;二、第一次感知表达活动。

1、让幼儿赤脚在地砖、沙地、草地上走走,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实感受;2、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感受。

三、第二次感知表达活动。

1、再次让幼儿体验小脚走在这些材料上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感受。

2、小结:小脚踩在各种材料上的感觉。

四、小脚作画,印地毯。

师生一起为大地毯印上美丽的花纹。

五、延伸活动:小脚玩水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优质教学教案二活动目标1、认识小脚,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外界事物兴趣;2、初步知道排序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尝试利用小脚印进行排序。

准备材料1、课件小脚印排队;2、大、中、小脚印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认识小脚1、我们小朋友本领很大的,会穿鞋、会穿袜,那你们会脱鞋子和袜子吗?现在请小朋友脱下你的鞋子和袜子。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教学教案范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教学教案范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小脚真能干》教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双脚的构造及功能,认识脚的重要性;2.提高幼儿对小脚的保护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3.通过观察、实验、体验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4.以小脚为切入点,引导幼儿学习、探究自然界中的科学现象和规律;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小脚真能干》三、教学准备教学计划、PPT课件、实验器材、节目表等。

四、教学流程步骤一导入1.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小脚真能干》;2.让幼儿自由发言,看看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小脚。

步骤二观察体验1.通过PPT介绍人类双脚的构造和功能,帮助幼儿了解小脚的重要性;2.带领幼儿进行体验,让幼儿用自己的小脚按地面,感受地面的不同材质,比较不同材质下脚的感觉有何不同。

步骤三实验探究1.通过实验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2.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用瓶盖、鸡蛋、鞋底等不同材料做成几个小实验,比如几张不同的质地的水泥砖,然后让幼儿在水泥砖上行走,观察不同材质下的小脚磨损情况,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小脚究竟适合在什么材质上行走?3.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幼儿归纳出结论,再由教师加以印证,引导幼儿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步骤四艺术表演1.让幼儿自己设计一项小活动,展示自己小脚的魅力;2.分组安排,让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表演节目,激发幼儿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

步骤五小结1.引导幼儿讨论本次活动的主题,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2.给幼儿讲解一些更加深入的知识,比如活动中没有涉及到的脚刹车等,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的形式,幼儿能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本次教学活动深入浅出、形式多样,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脚真能干》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脚真能干》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小脚真能干》一、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和观察力;2.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双脚并了解脚的基本结构;3.引发孩子们对脚的功能和用途的思考。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笔记本;2.学生准备:教室、椅子、学生本、彩色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是如何站立、行走的?是谁让你们站立起来的?”引发学生对脚的功能和作用的思考。

2. 探究(10分钟)•教师出示一对脚的剪贴画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脚的形状和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触摸自己的脚,感受脚的温度和质地,以及脚的形状和特点;•教师提问:“脚有哪些骨骼组成?能做什么动作?”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

3. 实验(20分钟)•教师将彩色纸铺在地上,让学生脱鞋踩在纸上,然后用彩色粉笔在纸上描绘出学生的脚印;•学生观察自己的脚印并描述,教师将学生的脚印张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和比较;•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让学生用脚在纸上画出各种形状的图形,如圆、三角形等,并进行比较和评论。

4. 讨论(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脚的功能和用途,问学生:“我们的脚有什么用?脚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表意见。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脚的重要性;•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脚?”四、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人的脚印,并画下来;•学生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的脚印,以及自己对脚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反思本堂课采用了探究和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感受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的双脚,并了解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通过课上的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并激发了学生对脚的功能和用途的思考。

在总结环节,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强调脚的重要性及保护,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整堂课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小班数学活动:小脚真能干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Mathematics in small classes: Little feet are really capabl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小班数学活动:小脚真能干
活动目标
1、认识小脚,激发幼儿主动探索外界事物兴趣;
2、初步知道排序要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尝试利用小脚印进行排序。

准备材料
1、课件小脚印排队;
2、大、中、小脚印若干(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脚
1、我们小朋友本领很大的,会穿鞋、会穿袜,那你们会脱鞋子和袜子吗?现在请小朋友脱下你的鞋子和袜子。

(幼儿独立脱鞋袜,师随机指导、帮忙)
2、脱掉了鞋子、袜子,你们看到了什么?
3、小脚是什么样的啊?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引发幼儿生活经验的回顾,根据幼儿回答逐个认识脚背、脚底、脚趾、脚跟,
教师及时回应,并给予适当的经验提升,如丰富认识脚弓、保护小脚、数数脚指头等)
4、小结: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小脚,小脚有脚背、脚趾、脚底、脚底中间还有脚弓、后面是脚跟,我们的小脚真好玩。

5、请你们想一想好玩的小脚有什么本领呢?
(小脚可以跳、可以跑……)
6、小结:原来我们的小脚本领这么大,可以做许多事情。

7、那我们的小脚在什么地方留下过小脚印呢?
(在沙滩上、在湿地上……)
8、小结:原来我们赤脚走在沙滩上、湿湿的泥土上就会留下我们的小脚印
(二)、猜脚印
●出示课件,大、中、小三种脚印图
1、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脚印?哪个大?哪个小?
2、猜一猜:大脚印是谁踩下的?中脚印又会是谁的?那可爱的小脚印是哪个的啊?
3、验证幼儿的猜测
●点击课件中的脚印,课件中就会出现相应的人: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
(利用幼儿感兴趣动画人物形象,引导幼儿数数,认识并
比较出大、中、小)
4、小结:原来不同的人会留下不同的脚印,我们看到大脚印就能猜到那是爸爸的,看到中脚印就知道那是妈妈的脚印,看到小脚印,你们知道是谁留下的啊?(宝宝)(三)脚印排队
●出示课件中的小脚印排序
1、(第一组脚印,全部排好的)这是谁小脚印?它们在干什么呀?是怎么排队的?
2、(第二组脚印,开始有大、小、大、小4个已经排好的脚印)现在的这些又是谁的脚印,它们是怎么排队的?剩下的谁来帮脚印排队?(可以是幼儿口头说、老师操作拖拉脚印排队,也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上前操作)
3、(出示第三组脚印排队,是大、中、小三种脚印的排序)这次有几种脚印啊?它们是怎么排的?我们快来帮忙全部排好队吧。

(利用直观形象的电脑课件进行脚印排序,延续了刚才“谁的脚印”的兴趣,同时让幼儿亲自操作电脑进行排序,再次体验、感受排序要按一定规律进行,大大提高了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效果)
(四)幼儿操作:
1、别急,看大家都想来帮助小脚印排队,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许多脚印,你想为小脚印排
出示脚印图片:
这里还剩下许多小脚印,谁来帮忙排排队?
2、幼儿动手操作、尝试排序,老师巡回观察、随机指导。

(幼儿人手一份大、中、小脚印图与排序卡,卡有提供规律的,也有空白的。

鼓励幼儿自己选择脚印,用自己的方法排序,看谁想出的方法最多。


3、展示、讲评,重点讲abc、abc或者是aba、aba之类较难类型的。

(五)延伸:
把小脚印及脚印排序卡投放在活动区,让幼儿在区域活动时练习。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