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叮当猫》
关于猫的小班数学教案

关于猫的小班数学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通过猫作为学习的主题,引导小班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观察、归纳、分类、比较和推理等能力。
教案内容涵盖了数数、数量的认知、形状的认知和排序等数学学习领域,并通过与猫的关联,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数数与数量认知1. 游戏:猜猜猫咪有多少只教师带领幼儿围成一个圈,观察教室中的猫咪偶像,每个幼儿猜一猜猫咪有多少只,然后教师数一数确认答案。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理由,并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要数猫咪的数量呢?2. 图片游戏:猫咪的数量配对教师事先准备好一套猫咪图片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不同数量的猫咪图案,幼儿的任务是将同样数量的猫咪图案配对。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数量相近的图案进行配对,逐渐增加难度,培养幼儿的数量认知能力。
3. 数一数:教室中的猫咪数量教师带领幼儿在教室中,数一数有多少只猫咪。
可以让幼儿分组进行数数活动,每个小组负责数一部分猫咪,然后把结果汇总。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巩固数数的能力,还能学会合作。
二、形状的认知1. 找颜色相同的猫咪教师事先准备好不同颜色的猫咪形状图案,让幼儿分别找出颜色相同的猫咪。
可以对猫咪的形状进行简单描述,例如:找一找有没有圆圆的猫咪?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不仅可以巩固形状的认知,还可以练习颜色的辨别。
2. 填色游戏:给猫咪涂上相同颜色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黑白的猫咪图案,每只猫咪用线条勾勒出不同的形状,幼儿的任务是用相同的颜色填满每个形状。
可以针对不同幼儿的绘画技能,设置不同难度的填色任务。
通过这个游戏,幼儿可以训练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能。
三、排序1. 猫咪的身高排序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不同高度的猫咪图片,幼儿的任务是将它们按照高矮顺序排列。
可以让幼儿将猫咪图片贴在墙上,然后站在旁边观察并进行排序。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可以锻炼比较大小的能力,培养排序思维。
2. 根据不同特征分类猫咪教师事先准备好一些具有不同特征的猫咪图片,例如颜色、眼睛形状、耳朵形状等,幼儿的任务是根据这些特征进行分类。
小班数学教案:送给叮当猫的礼物

小班数学教案:送给叮当猫的礼物课程目标•学生能够通过游戏方式掌握1-10的数字及数值大小的概念•学生能够借助小手指进行简单的算数计算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1-5的数字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1-5,让学生一个一个数,并分辨出数字的大小。
2.将1-5的数字卡片混在一起,让学生在教师指挥下,用小手指一个一个点。
3.教师出示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事物的数量,如5只猫、3个苹果等。
第二课:认识6-10的数字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卡片上的数字6-10,让学生一个一个数,并分辨出数字的大小。
2.将6-10的数字卡片混在一起,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小手指一个一个点。
3.教师出示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事物的数量,如8只蜜蜂、10朵花等。
第三课:数字1-10的加减法教学步骤:1.教师出示数字1-10的卡片,模拟加法,让学生用小手指数一下。
2.教师出示数字1-10的卡片,模拟减法,让学生用小手指数一下。
3.将数字卡片混在一起,出示加减法的口算题,让学生用小手指进行计算。
游戏活动游戏一:找到数字游戏规则:将数字1-10卡片随机撒在地上,老师出示数字,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游戏二:数字接龙游戏规则:首先将数字卡片混在一起,依次码放在课桌上。
老师先念出一组数字(如1、2、3),学生按顺序用小手指点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并继续报下去(如4、5、6)。
游戏目的:锻炼学生的数字记忆力和手指协调能力。
课后练习1.完成练习册上的数字认识练习。
2.家长陪同指导,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口算练习。
3.借助数字卡片,模拟一些简单的情景口算,如桌上有3个苹果,我吃掉了1个,还剩下几个?总结通过本次小班数学教学,学生们通过游戏方式学习1-10的数字及数值大小的概念,通过小手指进行简单的算数计算。
学生们的数字认知水平及手指协调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也督促家长在课后进行适当的复习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

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活动目的: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叮当猫”的生日邀请卡,引发幼儿给“叮当猫”送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叮当猫”过生日,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些礼物送给他,你们想买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随机渗透“吃”、“穿”、“玩”的定义。
二、游戏“买礼物”,初步理解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教师带幼儿来到“自选商店”,观察“食品区”、“玩具区”、“服装区”,初步理解物品的分类。
2、幼儿自由购物,并互相说说:“我买了什么,有什么用”3、教师以“看看小动物们都买了哪些礼物”的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区分物品的用途。
4、随机复习“1和许多”概念:每个小动物都买了一个礼物,合在一起是多少礼物(许多)。
三、游戏“送礼物”,学习将物品按类摆放。
1、教师启发幼儿把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别挂在树上,边挂边说:“叮当猫,我送你XX,祝你生日快乐。
2、出示几篮的礼物,进一步引导幼儿将其他的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摆放。
四、评价幼儿的操作,大家围着“生日树”唱生日歌。
小班数学发现“1”和“许多”活动目标1、发现“1”和“许多”,感知“1”和“许多”的关系,即若干个1个合起来是许多个,许多个可以分成若干个1个。
2、知道班里除了有1个我,还有许多个我的好朋友,体验与小朋友在一起时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镜子若干,大穿衣镜1面。
活动过程1、看看小镜子,发现“1”个和“许多”个给每人提供一面小镜子,引导幼儿:“快看看小镜子里,有谁在里面?有几个你自己?”并告诉幼儿:“小镜子里还有你的好朋友。
”让幼儿试一试,能不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好朋友,看到了就大声说:“×××,你是我的好朋友。
送给叮当猫的礼物小班数学教案

送给叮当猫的礼物小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能熟练书写和读取这些数字。
2.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并能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字认知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1-10,用于数字认知和数量对应的训练。
2.彩色卡片:红、蓝、黄、绿,用于颜色概念的学习。
3.益智玩具:积木、珠算棋,用于培养学生手眼协调能力。
4.计数棒:用于数量概念的训练。
5.彩色笔、纸张:用于学生练习数字书写。
三、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认识数字1-51.导入:通过播放《叮当猫》的主题曲,引发学生兴趣。
2.观察:给学生展示数字卡片1-5,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说出对应的数量。
3.游戏:用益智玩具积木让学生模拟数字1-5,进行实物数量对应的训练。
4.练习:分发彩色卡片和彩色笔,让学生根据卡片颜色和数量,画出相应的形状,并书写相应的数字。
5.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数字1-5,巩固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第二课时:认识数字6-101.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数字1-5,让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数量。
2.观察:给学生展示数字卡片6-10,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字,说出对应的数量。
3.游戏:使用计数棒,让学生模拟数字6-10,并进行实物数量对应的训练。
4.练习:分发彩色卡片和彩色笔,让学生根据卡片颜色和数量,画出相应的形状,并书写相应的数字。
5.总结:帮助学生总结数字6-10,巩固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第三课时:加法运算1.导入: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数字6-10和数量对应关系。
2.观察:给学生展示加法运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数字之间的变化规律。
3.游戏:使用珠算棋让学生模拟加法运算,并用积木进行实物数量对应的训练。
4.练习:出示简单的加法题目,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纸上进行计算,并书写答案。
5.总结: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并巩固加法运算的方法。
【经典教案】-二年级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

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活动目的: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叮当猫”的生日邀请卡,引发幼儿给“叮当猫”送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叮当猫”过生日,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些礼物送给他,你们想买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随机渗透“吃”、“穿”、“玩”的定义。
二、游戏“买礼物”,初步理解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教师带幼儿来到“自选商店”,观察“食品区”、“玩具区”、“服装区”,初步理解物品的分类。
2、幼儿自由购物,并互相说说:“我买了什么,有什么用”3、教师以“看看小动物们都买了哪些礼物”的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区分物品的用途。
4、随机复习“1和许多”概念:每个小动物都买了一个礼物,合在一起是多少礼物(许多)。
父亲夜赌不归,母亲怕他输钱,转辗半夜,硬是想不顺,就打了手电去找。
几个村几个村地找过去,跑上一个通宵。
有一阵子,父亲不跟母亲吵架,一见吵架的苗头,就闪人,赌牌去。
父亲对我说,他只有在牌桌子上才是快活的。
父亲有恃无恐,是因为他的赌债,母亲咬牙也要还上。
水晶棺/ 。
母亲悭吝,却不贪婪。
她有两句口头禅。
一句是:别人的是别人的,我的是我的。
另一句是:别人的,是假的;自己的,是真的。
母亲怕欠账,父亲不怕,他为此欠下母亲太多。
他去职后的十余年,整个人荒废了,除了赌博,对任何事都不上心。
几亩庄稼全靠母亲一个人伺候。
在母亲的眼里,庄稼胜过一切。
因为没有庄稼,一家人就会挨饿。
我读高中时,母亲生了一场病:胃溃疡。
一直不见好。
她怀疑是癌症,整日里疑神疑鬼,检查了几次都否定了,她还是心神不定。
有时,体内发烧发痛,大家劝她想开点。
她反而动怒了,我是在装吗?我装啥不好装病啊?有一天,母亲竟然喝下了敌敌畏,嫌分量少,又喝了煤油。
【幼儿教学】-四年级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

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活动目的: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叮当猫”的生日邀请卡,引发幼儿给“叮当猫”送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叮当猫”过生日,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些礼物送给他,你们想买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随机渗透“吃”、“穿”、“玩”的定义。
二、游戏“买礼物”,初步理解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教师带幼儿来到“自选商店”,观察“食品区”、“玩具区”、“服装区”,初步理解物品的分类。
2、幼儿自由购物,并互相说说:“我买了什么,有什么用”3、教师以“看看小动物们都买了哪些礼物”的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区分物品的用途。
4、随机复习“1和许多”概念:每个小动物都买了一个礼物,合在一起是多少礼物(许多)。
我毫不客气地回敬她:“放心吧!我不是你姑娘,肯定当初在医院你趁乱把别人家的孩子抱回来了。
”。
水晶棺/ 。
天天处于一级战备的状态很难过,难过到我一闭上眼睛就再也不想睁开,我怎么会和妈妈这样呢?为了寻找原因,我找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半仙,请他帮忙看看我和妈妈的八字。
他仔细地看了看,看完后一个劲地摇头,说我属鼠妈妈属马,大运上子午相冲,更为可怕的是月上日上我和妈妈也是对冲。
最后他说:“你妈生你下来真是没事找事做了!!你是她的克星,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你让她睡着了都睁着眼睛。
”我争辩说:“你有没有搞错?是她每天让我生不如死!”算命人把头摇得叮当响,说:“真正的冤家啊!好在二十岁后不在一起了,这种相冲相克才会减弱一点。
”难怪啊!难怪一直以来我俩不共戴天。
这是天意、天意难违,从此我尽可能地不去面对妈妈。
工作结婚以后,我完全自由了,那真是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了!如算命人预料的那样,渐渐地,我什么都看淡了,面对妈妈不再有怨恨。
XHCE社区双语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

解决的问题:用相同材料、大小不一的两张纸折出同一形状的纸飞镖,比一比大飞镖和小飞镖哪个飞得远。
幼儿讨论。
(1)大飞镖比小飞镖飞得远。
(2)大纸、小纸飞镖飞得一样远。
用大、小纸各折一只相同形状的飞镖。
用同一种投掷方法分别投掷大小不同的飞镖。
记录实验过程。
说一说我的实验结果。
大飞镖比小飞镖飞得远。
小朋友们: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
活动目的:
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2)幼儿自由玩玩具,教师帮助胆小的幼儿玩玩具。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要求幼儿睡眠姿势正确,安静午睡,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5、教师总结:
师:“经过一周的学习、生活,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老师、小朋友,学会了洗手、上厕所,会唱新歌了,还懂得了许多道理,希望下个星期每个小朋友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做个听话能干、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
活动之二:组织幼儿到音乐厅认识部分乐器。
小朋友们: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
一、活动题目
纸飞镖飞起来
二、活动目标
幼儿在尝试探究中,知道纸的大小与投掷方法的不同会影响纸飞镖的飞行距离激发幼儿对探究的兴趣。
三、适用对象
3~4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大小不同的纸若干张。
五、活动过程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同样材料的纸飞镖,哪种投掷方法飞得远。
新人教版-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

小班数学活动“送给叮当猫的礼物”活动目的: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叮当猫”的生日邀请卡,引发幼儿给“叮当猫”送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叮当猫”过生日,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些礼物送给他,你们想买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随机渗透“吃”、“穿”、“玩”的定义。
二、游戏“买礼物”,初步理解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教师带幼儿来到“自选商店”,观察“食品区”、“玩具区”、“服装区”,初步理解物品的分类。
2、幼儿自由购物,并互相说说:“我买了什么,有什么用”3、教师以“看看小动物们都买了哪些礼物”的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区分物品的用途。
4、随机复习“1和许多”概念:每个小动物都买了一个礼物,合在一起是多少礼物(许多)。
四叔后来又找了一个四娘,四娘带着两女一男。
这么一来,我婆婆不干了,骂我四叔光替人家养孩子。
于是,四叔把乜儿和继承要了回去,四叔和后四娘带着五个孩子,苦苦地在生存之路上结伴前行,四叔拖家带口,养儿育女,丝毫无怨。
农闲时,还在有月亮的夜晚,拿出笛子来吹,这笛声,是对我最早的文艺启蒙。
小桔出行/。
四叔家与我们家仅一墙之隔,墙后一段两米长的排水沟,一头是他家的后门,一头是我家的后门,从我家的后门走过排水沟,进入他家后门,再穿过他家两间房,就进入爷爷婆婆所住的小天井里。
因父亲跟四叔的关系好,我们两家的孩子天天往来穿梭,蹿到爷爷婆婆那边的小天井里去玩,小天井的东南角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下有一条窄窄的仅能容一个人的身体通过的小道,通往院外。
那块巨石是我们的乐园,石面被我们常年爬上爬下磨得精光。
在我的心中,后四娘带来的那三个孩子跟我们没有什么区别,他们跟乜儿和继承一样,叫我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叮当猫》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
1.通过“买礼物”、“送礼物”的游戏活动,学习将物品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
2.在游戏中,继续巩固“1和许多”的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归类的能力,萌发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创设“商店”、“叮当猫家”两个场景,圣诞树两棵,货架、道具(“玩具”、“服装”、“食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叮当猫”的生日邀请卡,引发幼儿给“叮当猫”送礼物,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叮当猫”过生日,我们一起去商店买些礼物送给他,你们想买什么呢?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随机渗透“吃”、“穿”、“玩”的定义。
二.游戏“买礼物”,初步理解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教师带幼儿来到“自选商店”,观察“食品区”、“玩具区”、“服装区”,初步理解物品的分类。
2.幼儿自由购物,并互相说说:“我买了什么,有什么用”
3.教师以“看看小动物们都买了哪些礼物”的形式,帮助幼儿再次区分物品的用途。
4.随机复习“1和许多”概念:每个小动物都买了一个礼物,合在一起是多少礼物(许多)。
三.游戏“送礼物”,学习将物品按类摆放。
1.教师启发幼儿把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别挂在树上,边挂边说:“叮当猫,我送你XX,祝你生日快乐。
2.出示几篮的礼物,进一步引导幼儿将其他的礼物按吃的、穿的、玩的分类摆放。
四.评价幼儿的操作,大家围着“生日树”唱生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