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半导体行业现状调研报告

半导体行业现状调研报告

半导体行业现状调研报告注:本报告基于大量文献资料和市场数据,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部分内容可能存在某些片面或不准确之处,仅供参考。

1. 行业概况半导体(Semiconductor)通俗地讲,就是指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在电子器件中,半导体的作用相当于开关。

例如,晶体管的控制就依赖于半导体材料的导电性变化。

半导体的发明源于20世纪20年代,随着半导体领域的不断拓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如今,半导体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基石”,应用于各种通信、计算、控制、存储等领域的电子器件和器材中。

在半导体行业内部,可以根据产品应用领域,将其划分为计算机器件、通讯器件、嵌入式系统、消费电子等四个主要应用领域。

其中,计算机器件占据了半导体市场的最大份额。

2. 行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中叶开始,半导体行业依靠着一系列技术创新和市场推动,发展迅速。

而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家,“十三五”规划也将半导体制造列为国家支持的重点行业。

以下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几个阶段:1958年:杰克·基尔比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发明了第一颗集成电路。

1960年:独立的半导体企业诞生,半导体产业走向成熟。

1980年代:应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市场的兴起激励了半导体业的快速增长。

1990年代:半导体行业迎来第二次浪潮,VLSI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推动了器件集成度的迅速提高,诸如存储芯片、ASIC芯片等应用获得了广泛的市场。

21世纪:半导体行业继续快速发展,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半导体行业的市场空间和前景依然广阔。

3. 行业现状截至2019年底,全球半导体业总市值达到4696亿美元,其中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而在中国,半导体行业作为新兴产业,国内半导体企业的市值和发展速度也在逐年攀升。

上市企业方面,三星电子、英特尔、台积电等公司是半导体行业内市值最大的企业,其紧随其后的还有博通、英伟达等公司。

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

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

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一)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概况分析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LED等电子设备的崛起,半导体显示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个行业中,液晶显示(LCD)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但OLED、Micro LED、Mini LED等新技术的出现正在逐渐改变这一格局。

一、市场规模2019年,全球液晶显示器的销售额达到2110亿美元。

预计到2024年,这一规模将继续增长到2170亿美元。

与此同时,OLED显示器市场规模也处于发展的初期,但增速极快。

预计到2024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将达到559亿美元。

二、技术趋势(一)OLED技术OLED技术具有自发光、超薄、广视角和高对比度等优点,在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小型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OLED技术将继续向更大的电视屏幕领域拓展。

同时,OLED还将应用于汽车、虚拟现实等新兴市场。

(二)Mini LED技术Mini LED技术是一种介于LCD和OLED之间的新兴中高端显示技术。

Mini LED的可以通过集成多个LED单元形成像素点,以实现高对比度、高亮度、细节清晰的显示效果。

Mini LED技术在显示屏技术上是一种较为完美的中间方案。

(三)Micro LED技术Micro LED技术是一种LED颗粒非常微小的显示技术,其像素点可在非常小的面积内达到高像素密度,同时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Micro LED市场的销售额将超过300亿美元。

三、市场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格局在不断变化,大公司的市场份额不断被小型公司挤压。

根据IDC发布的最新数据,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显示器出货量1.70亿台,同比下降了3.5%。

其中,三星、LG、AU Optronics等大厂商的市场占比略有下滑,而华星光电、BOE、TCL等新兴公司的市场占比不断提升。

四、面临的挑战半导体显示行业无疑正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技术不断升级,新一代的显示技术不断出现,这也使市场不断变化和波动。

半导体行业专题分析

半导体行业专题分析

半导体行业专题分析一、设备零部件市场碎片化,全球空间接近500亿美元1、半导体设备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半导体设备结构复杂、集成度高,设备零部件在价值链上举足轻重。

半导体前道制程包括氧化/扩散、光刻、刻蚀、薄膜沉积、过程检测、化学机械抛光、清洗等众多环节,不同类型的设备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对应到零部件,则是具有多品种、小批量等特点。

设备公司营业成本中90%为原材料采购成本,零部件在半导体设备产业链中举足轻重。

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而半导体设备厂商绝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需要以精密零部件作为载体来实现,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下游设备厂及晶圆厂对零部件在材料、结构、工艺、精度、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

半导体设备由八大关键子系统组成:气液流量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制程诊断系统、光学系统、电源及气体反应系统、热管理系统、晶圆传送系统及其他关键组件。

半导体零部件可大致分为:机械类、电气类、机电一体类、气/液/真空系统类、仪器仪表类、光学类等。

以光刻机为例,光刻机主要构成包括和光学相关的模块(光源系统、透镜系统、浸没系统等)以及和运动相关的(晶圆工作台、晶圆传输系统、圆模板工作台、掩膜版传输系统),此外还有维持内部工作环境的环境电气支持系统等。

按照主流的零部件划分方式,半导体零部件可以划分为机械类、电器类、机电一体类、气体/液体/真空系统类、仪器仪表类、光学类和其他零部件。

机械类(金属/非金属的结构件)、机电一体类(机械手等)用于所有设备,一些光学类的零部件主要用于光刻机以及过程控制设备,另有一些真空类泵阀主要用于刻蚀、薄膜沉积等干法设备、液体管路等气动液压系统零部件主要用于清洗机等湿法设备。

因此,不同种设备零部件各有侧重,零部件市场呈现碎片化的特点。

2、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全球市场空间接近500亿美元半导体设备市场2022年增长15%。

根据SEMI统计,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规模从2010年395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026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市场296亿美元。

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半导体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半导体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石,广泛应用在手机、电脑、汽车等领域。

半导体行业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源于美国,属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行业。

伴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半导体行业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产业链转移。

第一次从美国转移到了日本,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第二次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日本转移到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第三次发生在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正在承接第三次大规模的半导体技术转移。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速平稳,2012-2018年复合增速8.23%。

其中,中国大陆集成电路销售规模从2158亿元迅速增长到2018年的6531亿元,复合增速为20.27%,远超全球其他地区,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大陆转移。

集成电路一般分为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子行业,复合增速分别为26.27%、23.96%和13.33%。

在集成电路制造和封测行业中,均需要大量的半导体新材料支持。

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市场同比下降了5.5%。

受到全球半导体市场下滑影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2019年增速大幅下降,根据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1274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下降了1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10.3个百分点。

从具体的生产流程来看,集成电路设计业同比增长16.3%,销售额为458.8亿元,占比36.01%;集成电路制造同比增长10.2%,销售额为392.2亿元,占比30.78%;封测业增速下降幅度最大,增速环比下了1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1%,销售额423亿元,占比33.20%。

2011-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数量整体提高。

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4176亿块,出口2171亿块,差额超过2000亿块。

2019年第一季度,受全球半导体需求与莫阿姨环境的影响,我国半导体进口量为864.6亿块,同比下降10.70%,出口量为404.9亿块,同比提高9.50%。

半导体行业研究报告

半导体行业研究报告

半导体行业研究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行业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和关键支撑,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半导体是一种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具有可控的电导率,是电子器件的基本材料。

半导体行业主要包括芯片制造、设备制造、材料生产等多个领域,涉及到电子、信息、通信、光电、医疗等多个领域。

首先,半导体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半导体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汽车电子等领域,对高性能、低功耗的半导体产品需求量大幅增长。

据统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4000多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其次,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的不断升级,半导体行业不断推出性能更强、功耗更低的新产品。

同时,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也为半导体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硅基材料、氮化镓、碳化硅等新材料的应用,使得半导体产品的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

再次,半导体行业的国际竞争格局日趋激烈。

目前,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出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态势。

美国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头羊,拥有众多知名芯片企业,技术实力雄厚。

日本和韩国在存储芯片、显示器件等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也在近年来加大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步伐。

最后,半导体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行业的投入成本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半导体行业在新兴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如人工智能芯片、汽车电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同时,政府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综上所述,半导体行业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不断推动行业发展,国际竞争格局日趋激烈,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半导体硅片行业报告

半导体硅片行业报告

半导体硅片行业报告引言。

半导体硅片是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半导体硅片行业也在不断壮大,成为支撑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报告将对半导体硅片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概况。

半导体硅片市场是半导体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其发展与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据统计,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约8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20亿美元以上。

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智能手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及5G、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传统行业的需求增长。

1.2 中国半导体硅片市场发展情况。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半导体硅片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加大对半导体硅片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了中国半导体硅片市场的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亿美元,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相当比例。

中国半导体硅片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和生产水平,逐渐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二、市场规模分析。

2.1 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需求分析。

半导体硅片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基础材料,其需求主要受制造业和消费电子产品的影响。

随着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半导体硅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新兴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半导体硅片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比如5G基站、人工智能芯片等。

2.2 中国半导体硅片市场需求分析。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对半导体硅片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中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领域的发展将为半导体硅片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同时,中国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传统行业的半导体需求也在稳步增长,为半导体硅片市场提供了持续的需求支撑。

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半导体行业是指生产、开发和应用各种半导体器件的企业和机构,是高科技和新兴产业之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半导体已成为现代电子通讯、计算机等领域中的核心元器件。

因此,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创造了半导体物理学的肖克利和巴丁等人的努力,为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半导体行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板块,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投资价值。

一、行业背景与现状半导体产业是一个技术先进、竞争激烈的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半导体市场迅速崛起,年增长率超过20%,在全球市场中迅速扩大市场份额。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国内外企业积极布局,不断推出新品和新技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并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总体趋势上,国际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正在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

而国内企业则在加大自身技术研究力度、发展核心技术和智能制造方面不断加强。

二、发展趋势1.芯片制造技术不断创新目前,半导体制造技术主要以14nm、7nm和5nm为主,而这些技术在中国还完全没有实现。

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研究和开发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将成为各大企业的重中之重。

而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布局7nm甚至是3nm的芯片制造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更大的市场空间。

2.5G、6G等技术的发展5G技术已经开始商业化应用,而在此背景下,各大企业都已经开始投入更多的研发力量,开拓6G和更高水平的通信技术。

这一领域的投入将成为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重点,也将为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重视人才、掌握核心技术半导体行业的技术含量极高、研发成本极大,因此,企业要掌握核心技术并吸引人才参与其中是非常关键的。

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推动一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未来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将离不开各大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重视。

半导体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半导体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

半导体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分析一、半导体行业分类半导体指的是在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从产品形态上可以分为分立器件、光电子、传感器和集成电路四大类,其中,集成电路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规模最大。

集成电路一般被称为芯片,又可分为模拟电路、微处理器、逻辑电路和存储器等。

二、半导体行业现状分析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为4688亿美元,而2019年受存储芯片下滑影响,全球半导体全年销售收入为4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09%。

2019年,受全球半导体市场整体下滑影响,我国半导体产业市场规模为1441亿美元,同比下降8.74%。

分品种来看,2019年全球晶圆制造材料销售额328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1亿美元;2019年封装材料销售额为192亿美元,同比下降2.54%。

半导体行业下游方面,半导体产业应用广泛,包括家电行业、电子产品、通信设备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产业链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对于半导体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据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半导体产业下游需求领域最大的是网络通信领域,占比33.0%,其次为PC(平板),占比达28.5%,再是消费电子领域,占比13.3%。

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份额美国占比47%,排名第一,其次是韩国,市场份额为19%,此外其他国家的市场份额均在10%及以下。

三、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竞争格局方面,2019年全球半导体供应商中,英特尔收入约为658亿美元,排名第一,占比15.68%;其次是三星,收入522亿美元,占比12.49%;SK海力士和美光半导体的收入分别为224亿美元和200亿美元,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四。

四、半导体产业相关政策在政策方面,国家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建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半导体行业分
析报告
2019年1月
目录
一、半导体:十年产业投资大机会 (6)
1、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持续提高 (6)
2、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速全球第一 (6)
3、产业第三次转移,中国占比不断提高 (8)
二、全球半导体周期分析 (11)
1、供给:硅片剪刀差-供需有望长期维持健康结构 (11)
(1)最核心材料钳制产能释放 (11)
(2)摩尔定律放缓+数据时代来临,放大剪刀差 (13)
(3)存储器位元需求是硅片偏紧的最大驱动因素 (15)
2、需求:第四轮硅含量提升 (17)
()1人工智能持续驱动服务器硅含量提升 (19)
(2)汽车电子核心驱动在于ECU量价齐升 (28)
(3)IoT:物联网浪潮迭起,芯片环节率先受益 (40)
3、库存周期:库存水位仍处于相对低位 (42)
(1)IDM库存:库存占营收比重同比、环比均有所下滑 (42)
(2)设计公司库存:出现边际改善势头 (45)
(3)晶圆厂库存:18Q3库存水位环比下滑 (46)
(4)渠道库存:艾睿、大联大库存水位逐季下滑 (47)
(5)下游终端的情况 (49)
①手机出货疲软,关注半导体价值量提升 (49)
②服务器市场增长结合PC企稳,助力芯片需求成长 (51)
三、国之重器、大投入加快推进 (52)
1、国产化需求快速提升,各大领域不断突破 (52)
(1)国内现状:自给率亟待提升,产业链布局完善 (52)
(2)从韩国模式看半导体发展路径 (55)
(3)政策凝聚产业链,大基金撬动杠杆 (59)
2、存储:大国市场纵深孕育关键产品突破 (65)
(1)寡头格局下的默契联盟 (65)
(2)趋势研判:目前仅是上行周期的间断性放缓 (71)
(3)国产需求广阔,合肥长鑫睿力进展顺利 (75)
(4)长江存储首批32层3D NAND已部分量产,64层有望突破 (78)
3、设计:国内IC设计厂商轻装追赶 (79)
(1)垂直分工大势所趋,中国Fabless产业高速成长 (80)
(2)多领域已实现部分突破 (84)
(3)从海思看国产IC设计厂商成长路径 (88)
4、设备:中国将成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市场 (92)
(1)半导体产业东迁带动中国设备市场高速成长 (92)
(2)全面完整布局,多项设备均实现国产突破 (95)
四、相关企业简况 (100)
1、兆易创新:存储“芯”希望 (100)
(1)NOR Flash (102)
(2)SLC NAND (102)
(3)MCU (103)
(4)思立微 (103)
2、景嘉微:GPU时代开启,景嘉微大有可为 (106)
3、全志科技:下游布局多元化,语音交互前景乐观 (107)
4、韦尔股份:自研+分销双管齐下,收购豪威进军CIS市场 (108)
5、圣邦股份:模拟芯片龙头,国产替代深度受益 (110)
6、富满电子:深耕模拟电路20年,设计+封测整合优势凸显 (111)
7、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强强联手,打造5G+IoT+云的生态链 (112)
8、扬杰科技:功率半导体领先者,内生外延顺利推进 (114)
9、士兰微:A股IDM龙头厂商 (115)
10、三安光电:LED龙头进军化合物半导体广阔市场 (117)
11、北方华创:国产半导体设备平台型厂商,订单释放业绩持续高增长 .. 118
12、精测电子:检测设备大厂,换挡半导体后续空间巨大 (119)
13、至纯科技:半导体湿法刻蚀设备龙头,开创“芯”篇章 (120)
14、长川科技:整合优质设备标的STI,后续有望迎来强协同 (121)
15、兴森科技:拐点已至,老牌PCB联合新星半导体双剑合壁 (123)
16、晶瑞股份:国产微电子化学品龙头,核心关键产品不断突破 (124)
17、中环股份:收购国电光伏,高度契合双产业链布局 (125)
18、江丰电子:靶材龙头,关键技术不断突破 (127)
19、通富微电:三大市场共同增长,六大厂区逐步迎来释放期 (128)
20、晶方科技:外延更进一步,光学能力协同补强 (130)
五、主要风险 (132)
1、外部环境边际恶化 (132)
2、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132)
3、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 (132)
全球科技创新2019年代际切换,半导体先抑后扬,库存扰动有望上半年结束,先抑后扬,年中有望反转。

供给端:最上游核心材料-硅片产能受限,保守估计供需紧张将持续至2022年,从量上对半导体芯片产出的限制。

需求端:以第四轮硅含量提升为背景,5G支持下的AI、物联网、智能驾驶持续驱动芯片需求增长。

库存水位:仍处于相对低位,远低于2011、2016年,行业基本面以得到改善,我们判断,2016年的下行周期不会重演。

趋势研判:目前仅是上行周期中的阶段性放缓,库存扰动,静待年中节点。

全球议价权转向半导体企业、第三次半导体产业迁移、中国半导体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产业迎来十年投资大机会。

2017全球半导体收入约4122亿美元,预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达到4779.36亿美元,实现连续3年稳步增长。

其中,中国为全球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预计2018我国半导体销售额再增20%,达到1322亿美元,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

目前我们正处于全球半导体第三次迁移进程中,从美国到日本,到韩国与台湾省,再到中国大陆,大陆半导体市场增速持续高于全球水平,我们判断,六年前消费电子产业东迁将会重演,半导体行业将迎来十年产业投资大机会。

国之重器、中国第二次大投入加快推进。

国家战略聚焦、巨大市场纵深、产业资本支持,中国半导体产业黄金十年到来。

未来四年,全球62座新建晶圆厂中将有26座落户中国大陆。

资金支持方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第一期1400亿初显成效,带动各级产业资金总计约近5000亿,第二期2000亿有望推出,将引领社会投资上万亿。

市场纵
深方面,中国存储、汽车、IoT及消费电子巨大市场空间推动芯片需求提升,国家战略政策聚焦+产业资本支持驱动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从材料、设备到设计、制造、封装,产业链上所有企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一、半导体:十年产业投资大机会
1、中国半导体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持续提高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统计,2017年受存储器涨价影响和物联网需求推动,全球半导体收入约412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6%。

预计2018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达到4779.36亿美元,实现连续3年稳步增长。

其中,中国为全球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

2017年国内半导体销售额为110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9.9%。

随着5G、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下游产业的进一步兴起,叠加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大陆转移,中国将持续成为全球最大和贸易最活跃的半导体市场。

预计2018我国半导体销售额再增20%,达到1322亿美元。

2、我国集成电路市场增速全球第一
2016年我国集成电路销售额624.98亿美元,2017年为828.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是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速最快的区域。

预计2018再增20%,达到993.1亿美元。

统计2000年以来18年间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年均增速,中国CAGR为20.6%,全球CAGR为4.8%。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扩大,在全球的占比持续提高,已成为全球主要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