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1课时作业12
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1课时作业15

课时作业(十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财政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②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所以财政就是国家的预算和决算③财政的目的是为了履行国家职能,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④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二者必须平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解析]国家的财政是通过预算实现的,而不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而不是预算和决算,②错误;财政包括收入和支出两部分,但不是必须保持二者平衡,这要看当年经济运行需要。
④错误;①③正确,故本题选D。
[答案] D2.在2014年两会上,财政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该报告经大会审议后批准。
上述材料说明()①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②决算是上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③预算需要经国家权力机关审批后方能生效④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预算和决算的知识,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 A3.2014~2015年,随着南广铁路和贵广铁路的先后通车,肇庆将进入高铁时代。
国家花巨资修建高铁,体现了()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国家必须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解析]国家通过财政支持铁路建设,有助于资源向该行业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B正确;A、C不符合题意;D错误,国家应合理占有社会财富。
[答案] B4.2013年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
1至10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 2.6%。
为稳定物价我们可以()A.提高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B.降低存贷款利率,增加财政支出C.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加财政支出D.降低存贷款利率,减少财政支出[解析]本题要求选出稳定物价的措施。
高中的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43-9-1

课时作业(十七)一、选择题1.(2013·浙江五校联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对立统一的关系B.质量互变的关系C.肯定与否定的关系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对立统一等知识。
“我们坐在一起”应该是距离近,但因为你“在玩手机”而变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项正确,其余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2.下列包含矛盾观点的有( )①失败是成功之母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③刻舟求剑④故步自封,夜郎自大⑤居安思危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⑤解析:矛盾的观点即对立统一的观点,本题所列各项中①②⑤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故选D项。
③④是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应排除。
答案:D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体现了(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D.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解析:“有鱼”和“无鱼”是矛盾的双方,在“水至清”条件下,“有鱼”变为“无鱼”,则表明了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选B。
其它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4.曹植《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实如果曹植和曹丕不是“同根生”,曹丕也无须去“煎”曹植。
兄弟二人的真实关系应该是“只缘同根生,相煎分外急”。
由此可见( ) A.矛盾双方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B.矛盾双方没有统一,就没有对立C.矛盾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只缘同根生”表明统一,“相煎分外急”强调对立,矛盾双方总是在统一中对立,故B最符合题意。
A、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也对,但不如B更准确。
答案:B5.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但摄碘过量可致多种甲状腺病。
卫生部《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明确指出,从2012年3月15日起,食用盐碘含量将不再“一刀切”,各地可以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的碘营养水平,在规定范围内浮动添加。
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1课时作业9

课时作业(九)一、选择题1.2014年我国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公司和企业的区别是()A.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B.企业不一定以营利为目的,公司一定以营利为目的C.公司不一定以营利为目的,企业一定以营利为目的D.公司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企业则不一定[解析]A项表述的不是区别而是相同点,故不选;企业和公司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故B、C表述错误;公司一定是由法定数额的股东组成,而企业不一定。
[答案] D2.郑州银行作为一家本土金融机构处处彰显地方银行勇担社会责任的风范,关注社会民生,以善行义举诠释着本土企业慈善先锋的角色,不断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以下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①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②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③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④规范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制定产品质量标准,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职责,不是企业的责任,排除①②。
③④属于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故选C。
[答案] C3.王先生同另外两人分别以资金(60万元)、土地(50万元)、设备(30万元)共同成立了一家服装公司,他们各自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这家服装公司属于()A.股份有限公司B.个人独资公司C.合伙企业D.有限责任公司[解析]该公司不是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筹资的,排除A。
通过“共同成立”,可知不是个人独资,排除B项。
合伙企业不一定实行公司制,排除C项。
通过出资方式,可知是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 D4.中国工商银行在曼谷宣布将其收购的ACL银行正式更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泰国)股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中国工商银行正式进入泰国市场。
中国工商银行进入泰国市场主要是为了() A.扩大企业规模B.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C.获得更多的利润D.服务泰国人民[解析]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金融机构,中国工商银行在泰国开设分行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故C项符合题意。
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1课时作业16

课时作业(十六)一、选择题1.下列对税收表述正确的是()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②税收有无偿性、法制性、固定性三大特征③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④税收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②说法错误,税收具有无偿性、强制性、固定性三大特征。
①③④说法正确。
[答案] C2.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的,表现为()①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③三者性质相同,密不可分④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③认为三者性质相同,说法错误;①②④是关于税收三个基本特征关系的表述,且是正确的。
[答案] C3.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上述违反税法的行为与税收基本特征有联系的是()A.税收的强制性B.税收的无偿性C.税收的固定性D.税收体现国家意志[解析]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A4.加快房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二手房转让严格按所得20%计征个人所得税……我国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
在税种上,房产税和个人所得税分别属于()A.财产税流转税B.财产税所得税C.行为税所得税D.流转税所得税[解析]房产税属于财产税,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答案B正确;A、C、D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B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减除费用(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调整了税率。
对此,正确的认识是()A.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利润减少→投资过热得到抑制B.个税起征点提高→收入分配更趋公平→社会更加和谐C.个税起征点提高→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增强→出国留学费用降低D.个税起征点提高→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提高[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
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1课时作业2

课时作业(二)一、选择题1.有了稳定收入后,小强就去银行申请办了一张信用卡。
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方便安全B.可以任意透支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随意申领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解析]信用卡必须是发给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且由银行规定了消费场所,不能随意透支。
故B、C、D三项错误。
[答案] A2.没有稳定收入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A.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B.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C.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解析]银行信用卡的发放需考查客户的资信状况,应选B项。
[答案] B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信用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今天你刷卡了吗?”成为流行问候语,“刷卡消费”渐成时尚。
“刷卡消费”能()①提高消费水平,带动经济发展②促进信用货币的发展③减少现金的使用,增强消费安全④加强对银行信贷业务的经营管理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解析]信用卡的使用具有很多优点,②③正确;“刷卡消费”与消费水平无直接关系,①不选;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 D4.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在购物、旅游、劳务消费之后,总是习惯性地签发支票来偿付账目,卖方也乐意接受。
支票之所以可以偿付账目并被卖方接受,是因为()①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②支票是出票人委托银行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③支票是最基本的结算方式④支票是最方便、最快捷的电子货币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支票的含义及特点,③④表述错误。
[答案] A5.目前,人们在网上购物往往通过支付宝进行结算,即由买家将货款打到支付宝账户,由支付宝通知发货,买家收到商品后确认指令支付宝将货款打给卖家,至此完成一笔网络交易。
支付宝的实质是“第三方担保平台”。
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1课时作业8

课时作业(八)
一、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
A.国有经济
C.个体经济 B.生产资料公有制 D.非公有制经济
[解析]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以B正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A不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D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据此回答2~3题。
2.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有( )
①集体经济②个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资经济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故②③④入选;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①与题干要求不符。
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
3.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这表明( )
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平等②非公有制经济已成。
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1课时作业17

课时作业(十七)一、选择题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人类必须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组合的原因是()①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②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人类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③配置资源的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④为了解决资源短缺和人类的需要之间的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合理配臵资源的原因。
注意题干的要求,即找原因。
资源有限,需求无限,要解决资源和需求的矛盾,就需要合理配臵资源,因此①②④说明了原因,D入选;③不是原因,排除。
[答案] D2.古典经济学家斯密认为,每个人在追求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
在这里“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 A.政府调控机制B.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C.市场准入机制D.利益分配机制[解析]本题考查市场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调节,它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起作用的,故选B;A、C、D与题意不符。
[答案] B3.某县长在面对农民“今年种什么”的问题时,应该这样回答()A.什么价格高就种什么B.去年种什么赚钱,今年就种什么C.上级政府让种什么就种什么D.市场需要什么就种什么[解析]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某县长的回答充分肯定了这种决定性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
故选D。
[答案] D4.下面漫画《缩水》中的卖家违反了()A.市场准入原则B.平等自愿原则C.诚实守信原则D.市场竞争原则[解析]网上宣传的商品和实物差距甚大,是欺骗消费者的表现,这反映出卖家违反了诚实守信原则。
[答案] C5.近年来,中国网购规模不断扩大,“光棍节”一日的交易量更是不断刷新中国电商行业纪录。
可是细心的网友却发现不少商品明降暗涨、先涨后折,虚假促销成了电子商务发展的顽疾。
高中跟踪优化训练《与名师对话》政治必修4 3-10-2

课时作业(二十)一、选择题1.一个国家不管现在处于何种地位,如果不重视创新,都有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挑战与危机。
创新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表现在()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①②③④均是创新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的表现,故应选C项。
答案:C2.凡是乞求永远不变的最终体系的理论,反而或迟或早会“寿终正寝”。
这告诉我们()①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要积极创造客观条件,使之与变化发展着的认识相符合③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理论才有生命力④只要敢于冲破现有条件的制约,就会推动认识的创新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创造条件,使主观符合客观,②项错误;④项太绝对。
答案:C3.胡适在《四十自述》里称搞文学革命是被“逼上梁山”。
当时在语言、文学方面,国人固守传统,死守文言文,不能给白话文应有的地位,自己只好铤而走险,造文言文的反,造传统文学的反,试着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学。
这主要表明了创新()A.一定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B.是创造出新出现的事物C.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D.需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解析:A、C说法太绝对,“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它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B项错。
答案:D4.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柳体;赵孟頫丰富发展了楷书书法;齐白石推动国画技艺;刘半农创造出新的汉字“她”,丰富发展了祖国语言。
这些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变革C.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变革D.人类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解析:本题考查创新对文化发展的作用。
书法、绘画、汉字都属于文化范畴,柳体的形成、楷书的发展、国画技艺的提高、汉字“她”的产生都是创新的具体表现,因此,题干表明了创新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故选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二)一、选择题1.下列对股票的认识正确的是()①股票是一种出资凭证②所有的股份制企业都可以发行股票③股票代表的是出资人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④股票所代表的所有权就是指收益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股票是一种出资凭证,①正确;并不是所有的股份有限公司都能发行股票,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符合一定的条件,且经国务院证券监管机构核准,才可以发行股票,募股集资,②错误;③表述正确;④将所有权等同于收益权是错误的。
[答案] B2.股票收益的来源是()①上市公司的利润②商业银行的利息③证券公司的利润④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股票收入的来源有两个:一是发行股票的公司的利润,二是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故①④正确;②③不符合题意。
[答案] D3.“最终,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无论我们的所有权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
”巴菲特这话指出了股票价格()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B.受所获股票数量的影响C.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D.受股票所有权的影响[解析]材料中我们的经济命运将取决于我们所拥有的公司的经济命运,表明我们手中的股票价格、手中的财产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选C。
A中的“供求关系”、B中的“股票数量”、D中的“所有权”,均与材料无关。
[答案] C某职工所在的企业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他曾用10000元购买了本公司的股票。
后来,该公司发行债券,他又认购了10000元债券。
据此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债券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②都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内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股票和债券的认识理解。
股票和债券都是有价证券,都能获得一定收益,债券的安全性比股票大,到期还本付息,故①③正确。
购买股票后,股东不得从公司中退还股金,②错误。
股票没有明确的付息期限,股票价格涨落不确定,收益不一定大于债券,④错误。
故选D。
[答案] D5.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①到期之前,不可以转让②到期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本金,只能转让给第三人③风险较高,收益率也较高④利率高于银行同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债券的相关知识。
债券在到期前有的也可以转让,①错误。
公司债券在发行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②表述错误。
③④是对公司发行债券的风险性、收益性的正确认识。
故选D。
[答案] D第23号强台风“菲特”给浙江带来了沉重一击,余姚市遭受了百年一遇的降雨,70%以上城区受淹,主城区交通瘫痪,损失惨重。
据此回答6~7题。
6.余姚被淹的大量汽车发动机进水后损坏,一些购买了涉水险和车损险的车主惊喜地发现能从保险公司获得相应的理赔。
这说明买这类保险()A.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B.能够为投保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额外收益C.是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选择D.能够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财产保险的知识。
A指的是投资股票的特点,排除。
B中的“额外收益”表述错误。
D中的“资金保值增值”表述错误,排除。
保险是规避风险的途径,故选C。
[答案] C7.“菲特”降临突显了农业险险种进一步开发的迫切性,对此保险公司表示至少要在具备数十年的农产品产量、价格、气象、水文等数据库的基础上才能开发。
这表明()A.保险公司以营利为直接目的B.保险公司要诚信经营,注重企业的信誉C.农业险险种只能依靠国家的支持D.保险公司缺乏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解析]材料中“保险公司表示至少要在具备数十年的农产品……数据库的基础上才能开发”农业险险种,表明保险公司投资的谨慎,说明保险公司是以营利为直接目的的,故选A。
B不符合题意。
C中的“只能依靠国家”说法错误。
D中“缺乏商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表述不准确。
[答案] A8.投资理财是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
假如让你进行投资理财,正确的做法是()①在物价涨幅较高的情况下将钱存入银行保值增值②考虑家庭收入和预期消费情况③资产分散投资在不同风险的产品之中④追求收益的最大化,将资金主要投入股票市场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解析]①错误,在物价涨幅高于银行利率的情况下将钱存入银行会是负收益,不会使存款保值增值。
④错误,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主要资金投入股市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答案] C9.公民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参加商业保险的共同点是()①都以获得利息为目的②都对国家和个人生活有利③都是具有较大风险的投资方式④都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收益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几种投资理财方式的比较;获得利息仅指存款储蓄和债券、具有较大风险仅指股票投资,因此①③不是四种投资方式的共同点。
四种投资带来收益有利于个人,资金融通有利于社会、国家。
②④是共同点。
[答案] D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投资理念的转变,投资方式也日益多元化。
据此回答10~11题。
10.漫画《晕》中投资者之所以犯晕,其原因可能是()①所面临的金融市场单一,混乱②投资渠道太多,不易选择③掌握的投资知识太匮乏,难以决断④自身的资金缺乏,无力下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此题考查我国现有的投资方式,漫画人物犯晕可能是由于投资渠道太多,投资者无从下手。
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知识匮乏,难以决断,也可能是因为资金不足,无力下手,故选B项。
①错在“单一”。
[答案] B11.家庭的投资理财应根据不同的经济态势,采取不同的选择。
当银行储蓄利率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时,下图中最适宜的家庭投资理财结构是()[解析]当银行储蓄利率下降、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滑时,储蓄、股票等都不是理想的投资方式,国债就会成为投资热点,应选C项。
[答案] C12.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商业保险()①能为人们规避风险提供有效的措施②具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③能确保居民的人身财产不遭损失④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的需求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④[解析]本题③表述有误,④是社会保险的特点,故选C。
[答案] C二、非选择题13.材料一材料二股市的暴跌,使很多股民损失惨重,不少投资者纷纷把手中的资金存入银行,以获取稳定收益,也有不少投资者苦于缺少投资理财的知识,持币观望。
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认为,投资股票就是选择风险,只有储蓄存款才能规避风险。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假如有投资者向你咨询理财问题,请你提出自己的建议。
[解析]本题应用性较强,考查同学们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第(2)问的主体知识,在教材中并没有体现,需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把题目回答好。
[答案](1)①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投资方式。
股票受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也有可能带来高收益。
②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存款储蓄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购买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③储蓄存款、股票、商业保险等投资理财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认清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使自己的资金保值增值。
(2)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该遵循四个原则: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②要注意投资的多元化。
既能增加投资收益,又能降低投资的风险。
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经济实力微薄,可投资储蓄和购买国债,经济实力允许可选择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如购买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
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不得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
14.小李的家庭属于农村普通家庭,父母在村里自家的承包地种植蔬菜,最近蔬菜价格上涨,种植的蔬菜共收入3万元。
小李的叔叔鼓动他们家将这3万元投入股市,小李妈妈认为自己不懂股票,坚决不同意购买;爸爸则建议买国债;爷爷身体不好,认为这笔钱应该全部存入银行;正在上高中的小李则想把这笔钱定期存入银行里一部分,为将来上大学做好准备,同时给爷爷购买一份人身保险。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为小李一家拟定一项投资计划并对其可行性加以论证。
[解析]此题考查投资理财的原则和方式。
注意要从投资的安全性、收益性、多样化等原则出发,并根据小李家庭的实力和具体情况进行投资理财。
[答案](1)将1万元用于定期储蓄,1万元购买国债,为爷爷和小李各买人身保险5000元。
②依据:小李父母都在农村,投资理财的能力不高,购买股票有较大风险,因此不宜购买股票。
国债和股票相比,安全性较好,风险性较小,收益也比储蓄高些,可以考虑购买一部分。
小李正在上高中,将来上大学需要资金,存一部分定期储蓄可以满足以后上学的需要。
爷爷年龄大,从健康角度考虑,购买人身保险比较合适。
小李购买人身保险可以阶段性地领取保险公司的红利,有利于小李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