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物理实验大纲do
基于信息技术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型设计

题 ,提 出了基 于信 息技术的信息融合新型 大学物理实验教 学模型。
关 键 词 :信 息技 术 ;大 学物 理 ; 实验 教 学 ; 模 型
De s i g n o f Un i v e r s i t y Phy s i c s Ex pe r i me nt Te a c hi ng Mo de l Ba s e d o n
的 一 门 基 础 学 科 ,显 示 了 它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 经 过 调 查 ,发
1 2 8 电 与雏
作 者 简 介 :曾 令 伟 ,男 ,硕 士 ,实 验 师 ,研 究 方 向 : 数 据 挖
掘 、数 字 图像 处 理 。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8 — 2 2
科 学 认 识 世界 的观 念 ,引 导学 生 学 会 如 何 发 现 问题 ,探 索 问 题 和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运 用 现代 信 息 技 术 能 在 大学 物 理 实 验 教 学
中起 到 很 大 的辅 助 教学 的作 用 ,而且 ,这将 是 大 势 所趋 。
基 金 项 目 :理 工 学 院 专 业 建 设 科 研 课 题 项 目 ( 2 0 1 3 L G J G 2 2 ) ;
技 术 整合 进 中 国教 育 的改 革 ,这 反 过 来 极 大地 促 进 了信 息 .对 我 国 现 行教 育状 况 形 成 极 大 的
冲击 ,传 统 的教 学 方式 已经 不 能 满 足 学 生 的需 求 , 以信 息 技术
为基 础 的新 型 教 学 模式 ,正 在 取 代 以 往 的 老 师课 堂 满 堂 灌 ,填 鸭式 的教 学方式 1 2 ] 。正 是 在这 种 历 史背 景 下 .提 出基 于 信 息 技术 的大 学 物理 实 验 教 学改 革 的 ,这 显 然 具有 十 分 重 要 的意 义 。 高 校 物理 实 验 是全 国各 个 高 等 院 校 工科 必须 开 设 的 一 门基 础 课 程 ,它承 载 着 培 养 大学 生动 手 能 力 、创 新 能力 和 实 践 能 力 等 的功 能 ,开 展 好 物 理 实验 教学 意 义 非 凡 。 一 直 以来 ,大 家 都 认 为物 理 实验 教 学 就 是 为 了 演示 一 个 现 象 .验证 一 个 原 理 ,实 际上 ,它 终极 的 目标 是 ,通 过平 时 的 实 验 教 学 。培 养 学 生 们 的 自学 能 力 、动手 能 力 、独立 思考 能 力 和 创 新 能力 等 。掌 握 自然
电动力学A-长沙理工大学教务处

课程教学大纲“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程芳大纲审核人:李亚捷课程编号:0701000485英文名称:Methods of Mathematical Physics学分:4总学时:64。
其中,讲授 64 学时适用专业: 物理学专业本科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或普通物理学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是指课程适用于物理学专业以及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专业基础课。
二、基本要求该课程是物理学专业及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基础课。
它是进一步学习本科阶段量子力学,电动力学,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所必备的数学工具,也是从事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数学工具,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和难点:复幂级数展开,路径积分,积分变换,特殊函数,线性数学物理方程的定解方法。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包括适当次数的习题(讨论)课。
六、实验、上机与实训教学条件及内容(无)七、作业要求让学生做习题可以使学生深入地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他们应用物理如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平均每周习题数为4-5 题。
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
作业要求做在装订成册的作业本上,书写要规范、整洁。
作业用钢笔或圆珠笔书写,字迹要清晰。
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八、考核方式与要求1.知识考核占总成绩的70%,主要采用期末书面考试的方式评定。
期末考试可采用闭卷考试。
2.能力考核占总成绩的30%,其中根据作业、质疑、课堂讨论等能力、素质评定占30%。
九、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推荐教材:[1] 梁昆淼.《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主要参考书:[1] 郭敦仁.《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 姚端正等.《数学物理方法》[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3] 郭玉翠.《数学物理方法简明教程》(第一版)[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大学物理A(上)”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黄祖洪大纲审核人:李亚捷课程编号:0702000045英文名称:College physics A(1)学分:3总学时:48学时。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标准

《⼤学物理实验》课程标准《⼤学物理实验》课程标准第⼀部分前⾔⼀、课程的性质及特点⾼职专业:基本实验技能训练课程,必修课。
是对学⽣进⾏科学实验⽅法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培养和提⾼学⽣科学素养以及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的实践性课程。
物理教育专业:基础实验课,必修课锦州师范⾼等专科学校物理系成⽴以来,在1992年前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教师培养的教学⼯作,⼤学物理实验作为培养学⽣具有⼀定实验技能,以实验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设置,实验教学为理论教学服务;1992年以后,师范专业逐渐过渡为⾮师范专业,作为基础课程⼤学物理及⼤学物理实验保留下来,2001年⾮师范专业全部转为⾼职专业,物理系承办⼯业电⽓⾃动化(2005年改为电⽓⾃动化)和电⼦信息⼯程技术两个⾼职专业,2005年⼜申办了数控设备应⽤与维护专业,⼤学物理实验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基本实验操作能⼒。
课程内容包括普通物理中⼒、热、光、电四个部分中的最基本部分实验,多为验证性内容。
2005年初,本课程负责⼈从教务处调任物理系教学副主任后,与系⾥领导、⽼师多次研究后认为,必须对该门课程进⾏⼤幅度改⾰,主要进⾏了以下⽅⾯的⼯作。
(1)教学⽬标的改⾰原⼤学物理实验作为⼀门为⼤学物理理论课服务的⼀门验证性实验课题已不符合课程设置的要求,⾼职教育是⼀种以职业能⼒形成为中⼼的教育,实践教学的地位得到⼤幅度提⾼,理论教学反过来为实践教学服务的思想必须得到贯彻。
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标不在作为理论课程的依附,⽽是应加强其课程的独⽴性,培养学⽣的动⼿能⼒及创新思维,充分体现⾼等职业教育以实践能⼒的形成为中⼼的教育理念。
(2)进⾏教学内容改⾰由于现在承办的⾼职专业为⼯类⼆产专业,均是与电⼒、电⼦相关的专业,原⼤学物理实验中⼒、热、光实验与专业培养⽬标,与培养规格偏差较⼤,因此对此部分进⾏削减,加强电磁实验部分,并侧重为电学部分。
并将内容确定为基础性,提⾼性及设计性实验三个层次,使学⽣能⼒逐级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Matlab程序设计基础 EDA技术 电路CAD—Protel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网络应用技术 信息科学前沿讲座 DSP原理及应用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5 2 2 32 20 6 6
6 3 3 48 40 8
6 2 2 32
16 16
6 3 3 48 32
16
6 3 3 48 32 8 8
电子信
息科学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与 技 术 6 16.0 2.0 并就其前景进行展望。采用课内课外结合,论文与讲演相结合的方法,
专业研
学期中讲演,学期末完成论文。
修
电子信
1、全面巩固和应用“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信 号与系统”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模拟与数
公共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 专业课 合计/比例
课内教学学时分配比例表
必修 1310.0 568.0 296.0 2174.0/86.1%
选修 128.0 0.0 224.0 352.0/13.9%
合计/比例 1438.0/56.9% 568.0/22.5% 520.0/20.6% 2526.0/100.0%
4 4 4 64 64
校级
线性代数
3 3 3 48 48
院级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3 3 3 48 48
院级
场论与数理方程
4 3 3 48 48
院级
随机数学
4 4 4 64 64
院级
高等数学AⅠ
1 6 6 96 96
校级
高等数学AⅡ
2 5 5 80 80
校级
大学物理AⅠ
2 4 4 64 64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长度,质量,密度的测量参考模板

大学物理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012年3月14日第3周X X学院班级学号2011xxxxxx
4、取下砝码、物体和秤盘挂钩,整理并放在合适的位置。
二、铜圆柱体直径的测量
1、选取铜质圆柱体不同的位置,重复测量柱体直径10次,每次测前都要检查零点偏差,将数据填写于记录纸的表中。
2、整理好螺旋测微计。
三、铜圆柱体高度的测量
1、观察并确定游标卡尺的精度。
2、测量铜质圆柱体的高度10次,每次均要检查零点偏差,记录数据于表中。
0.0008
0.9941
0.9933
0.005
8.225
8.220
8
0.0007
0.9940
0.9933
0
8.220
8.220
9
0.0005
0.9940
0.9935
0.005
8.225
8.220
10
0.0006
0.9940
0.9934
0.005
8.225
8.220
算术平均值
0.99338
8.2195
螺旋测微计是通过精密螺旋使与主尺同轴嵌套的圆柱形鼓轮能绕主尺同轴旋转,鼓轮转一周,主尺正好冒出一个最小分度a,这样微小的长度量就被放大为旋转角度所对应的弧线。若垂直于主尺的轴对称鼓轮圆周上有m个等分格,则鼓轮的精度为a/m . 测量时为防螺旋压力过大造成量体形变或损坏螺旋,在鼓轮的尾部设置有辣轮,当测量端面靠近待测体时,扭转辣轮至听到响声为止即可读取数据。计数方法是:首先通过鼓轮绕主尺的脚线读取主尺上的整分度数值,不足一个整分度的数值由鼓轮上去读取(注意估读)。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案

五、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特色在于:紧密结合国防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电子科技大学在电子
信息领域内的学科优势,体现了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电子工程和数学等多学 科融合的特点。以科研促教学,用教学助科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为 学生创造实践环境和平台,增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 生的获取知识能力、 应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能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 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设 计与实现的高级技术人才。
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
八、课程体系及最低毕业要求
最低毕业要求 课程类别 Course Type 必修 公共基础课 Basic Courses 课程教学 (含实验) Lecture (including Experiments) 专业课 Courses in Specialty 学科基础课 Basic Courses in Discipline 专业核心课 Core Courses in Specialty 专业选修课 Elective Specialty 实习实训 Practice and Training 创新学分 Creative Credits 合计 Total 2472+42 周 2472+42W 42 周/42W 21 4 181 11.6% 2.2% 100% Courses in 256 16 8.8% 272 17 9.4% 856 53.5 29.6% Required 素 质 教 育 课 Courses of Quality Education 992 63.5 35.1% Minimum Credits for Graduation 学时/时间 Hrs 学分 Crs 学分比例 Percentage
山东大学(威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2014版)

13 1 1 2 1 8
17周
1周 1周 2周 1周
12周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X1 X1 X2 X3 8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表
课程编 号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课程学时数 学 学 考核 修读 分 时 理论 实验 上机 课外 方式 学期 39 883 688 195
说明:详见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案。 学科基础平台课 28220100 高等数学Ⅰ(1) 28220110 高等数学Ⅰ(2) 28220070 线性代数Ⅱ 2822002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Ⅱ 28320090 大学物理 28320100 大学物理实验 28023050 工程制图 28220040 复变函数Ⅰ 专业基础课 28023010 电路 28023020 模拟电子技术 28023030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28023040 数字电子技术 2802306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Ⅰ 2802307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 专业必修课 28020211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28033010 电子信息技术导论 28033020 高频电子线路 28034010 信号与系统Ⅰ 28034020 电磁场与电磁波 28034030 数字信号处理 28034040 通信原理I 28034060 通信技术研讨课* 28034070 信号处理技术研讨课* 28033030 电子技术研讨课* 28033040 软件技术研讨课* 28033050 科技创新研讨课* 28033060 专业前沿讲座 27.5 5 5 3 3 4 1 3.5 3 19 4.5 4 1 4.5 4 1 27 4 2 3.5 4.5 3 3.5 4.5 464 416 80 80 80 80 48 48 48 48 64 64 32 64 48 48 48 352 256 80 64 64 64 32 80 64 64 64 32 480 384 80 48 32 32 64 48 80 64 48 48 64 48 80 64 48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考试 32 32 1 2 1 3 2 2 1 3 2 3 3 3 4 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表

考查
必修
2
1
C02200C
大学体育C
1
考查
必修
2
1
C0320CX
大学英语C
4
考试
必修
2
1
C042008
概率统计
3
考试
必修
2
1
C042012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
考查
必修
2
1
C042013
数学建模
2
考查
必修
2
1
C042EA2
大学物理实验A2
1
考查
必修
2
1
C042PA2
大学物理A2
3
考试
必修
2
2
B052012
6
考试
必修
1
1
C05200A
计算机应用基础A
2.5
考试
必修
1
1
C102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考试
必修
1
1
C102005
形势与政策
2
考查
必修
1
1
C102007
应用写作
2
考查
必修
1
2
C02200B
大学体育B
1
考查
必修
1
2
C0320BX
大学英语B
4
考试
必修
1
2
C042007
线性代数
2
考试
必修
1
2
C042EA1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
3
考查
必修
4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验课教学大纲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编2006年6月电子信息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设置一览表陕西师范大学本科应用电子、电子信息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一)课程编码:0622015学时:24学分: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开课单位:物理学院物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先修课程:无一、实验性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理科各专业的奠基学科。
物理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是理工科各专业特别是物理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必修基础课。
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与普通物理理论课课堂教学相配合,使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观察研究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能力。
作为实验物理基础的普通物理实验是师范院校开设普通物理课程各专业比修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普通物理实验(一)课程是后续普通物理实验课及其他专业实验课的基础。
课程选取物理思想清晰、设计思想精巧、实验方法典型的一组实验,着重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通过对物理量的测量和物理规律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物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基本的实验方法,掌握基本仪器原理及构造,并会正确使用,正确地选择仪器和应用有效数字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要求学习实验误差、有效数字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主要任务学习长度、时间、质量、温度及电流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和相应的基本测量仪器及助视光学仪器的操作使用。
使学生接受初步的系统训练,尤其是基本操作与实验素养的训练,为以后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目的要求有:1.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方面受到基本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
3.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注:1.实验类型指技能训练性、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实验;2.实验项目编号规则:共10位,第1-7位为课程编码,第8、9、10位为流水号四、实验项目具体内容实验项目1单摆运动规律的研究实验目的:1、了解测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2、掌握周期的测定方法,验证单摆的摆长与周期的关系;3、练习坐标作图处理数据。
实验内容:1、测量摆长2、测量摆动周期3、计算重力加速度4、作T2-L关系曲线图,由作图求解g5、作T-θm关系曲线主要仪器:单摆实验装置一套、米尺、游标卡尺、电子秒表等。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操作(提前预习、现场演练)与教师临阵指导相结合。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所用量具、仪器、装置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2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物理天平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3、了解用比重瓶测定小颗粒固体或液体密度的原理和方法;4、学习如何从仪器上正确的读取数据、记录数据以及处理数据,并熟练掌握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物理量的不确定度计算。
实验内容:1、首先了解熟悉物理天平的构造,按操作步骤调节好天平,根据物理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称出物体的质量。
2、用流体静力称衡法测量铜块、石蜡、酒精(或盐水)的密度3、用比重瓶法测量盐水(或酒精)、不规则小金属粒的密度主要仪器:物理天平、温度计、待测固体和液体、玻璃烧杯、细线、比重瓶等。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操作(提前预习、现场演练)与教师临阵指导相结合。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所用量具、仪器、装置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3碰撞的研究实验目的1、熟悉碰撞过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实验内容1、调节气轨水平。
2、观察并测量完全弹性碰撞。
一共测量5组。
3、观察并测量完全非弹性碰撞。
一共测量5组。
主要仪器气垫导轨、MUJ-6B电脑通用计数器、两个滑块及碰撞弹簧、尼龙搭钩等。
教学方式采取以学生双人一组、互相配合实验为主,教师课堂讲授为辅的教学方式,着重让学生研究并分析在气垫导轨上进行碰撞实验的条件、特点及操作方法。
预习要求要求在实验前先熟悉教材有关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内容,了解碰撞的测量方法,按格式写出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4测量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目的:1、熟悉扭摆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测定扭摆的设备常数(弹簧的扭转系数)K;2、用扭摆测量几种不同形状刚体的转动惯量,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3、验证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
实验内容:1、熟悉扭摆的结构及数字式计时仪的使用方法,调整扭摆基座底部螺钉,使水准泡中的气泡居中;2、用数字式电子天平测量所有待测的质量;3、用游标卡尺及钢尺分别测量各待测物体的几何尺寸;4、装上金属载物盘,测量其10次摆动所用时间,测3次;5、将塑料圆柱、金属圆筒分别同轴地垂直放于载物盘上,测量其10次摆动所用地时间,测3次;6、取下载物盘,分别装上实心球及金属细杆,测量其10次摆动所用时间,测3次;7、将两滑块对称地放置在细杆两边地凹槽内,质心离轴的距离分别为5.00 cm、10.00cm、15.00 cm、20.00 cm、25.00cm,分别测量细杆5次摆动所用时间,验证平行轴定理。
主要仪器:扭摆装置及其附件(塑料圆柱体等)、数字式计时仪、数字式电子天平、钢直尺、游标卡尺。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操作(提前预习、现场演练)与教师临阵指导相结合。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所用量具、仪器、装置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5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实验目的:1.观擦液体的内摩擦现象,了解小球在液体中下落的运动规律;2. 掌握用多管落球法测定液体粘滞系数的原理和方法;3. 学习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掌握作图规则。
实验内容:1. 用落球实验仪测定蓖麻油实时温度下的粘滞系数;2. 学习用外延扩展法后的理想体检的思想方法;主要仪器:落球实验仪,停表,小钢球,镊子,比重计,温度计,游标卡尺。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对于抽象内容辅之以部分课堂演示或计算机教学课件演示。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仪器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6电热当量的测定实验目的:1、学习用电热法测电热当量;2、掌握散热补偿法;3、学习电表基本误差估算。
实验内容:1、测量系统热容;2、接电路,测电流、电压;3、测初温、终温及时间;4、修正温度计插入水中部分体积的影响。
主要仪器:量热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直流稳压电源,秒表,物理天平。
教学方式:预习、讲授与学生操作相结合。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所用量具、仪器、装置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7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声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方法;2、用驻波法、行波法和时差法测量声速。
实验内容:1、按照要求连接仪器;2、选定信号源的输出频率f0;3、用共振干涉法测量波长和声速;4、用相位比较法测量波长和声速;5、用时差法测量声速。
主要仪器:SV-DH系列声速测试仪、示波器、声速测试仪信号源。
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操作(提前预习、现场演练)与教师临阵指导相结合。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所用量具、仪器、装置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8示波器的原理及应用实验目的: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2、初步掌握示波器各旋钮的作用和调节方法。
3、学习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的波形,测量电压值、频率值及两个电压之间的位相差。
实验内容:1、观察电信号(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的波形。
2、测量电信号的峰一峰值电压。
3、用李萨如图形测电信号电压的频率。
4、测量电路中电压与电流间的位相差。
主要仪器:示波器、电阻箱、电容箱、信号源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对于抽象内容辅之以部分课堂演示或计算机教学课件演示。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仪器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9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实验目的:1、掌握分压器和限流器的使用方法。
2、熟悉测量伏安特性的两种方法及其修正计算。
3、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实验内容: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晶体二极管等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利用回归分析法处理数据。
主要仪器:元件伏安特性实验仪教学方式:课堂讲授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对于抽象内容辅之以部分课堂演示或计算机教学课件演示。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初步了解仪器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写出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
五、实验课考核方式(1)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实验完成后的书面总结,是把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培养表达能力的主要环节。
认真书写实验报告,不仅可以为撰写科研报告和科学论文打基础,而且可以提高组织材料和写作能力,这是其他理论课程无法替代的。
物理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实验名称实验目的(或要求)实验仪器用具实验原理简要叙述实验的物理思想和依据的物理规律,主要计算公式,电学和光学实验应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和光路图。
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把教师签字的原始数据如实地撰写在报告的正文中,写出计算结果的主要过程及误差或不确定度估算过程。
进行数值计算时,要先写出公式,再代入数据,最后得出结果。
若用作图法处理数据,应严格按作图要求,画出符合规定的图线。
讨论分析小结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遇到的问题,写出自己的见解、体会和收获,提出对实验的改进意见等。
讨论分析是培养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回答问题回答指定的问题。
(2)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实验预习情况考核;2)出勤和实验操作完成情况考核;3)实验报告质量考核;六、实验指导书以及主要参考书[1] 吴俊林. 基础物理学实验.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第1版[2]张进治. 大学物理学实验.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5第1版[3] 肖苏.大学物理学实验. 合肥: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6第1版[4] 熊永红.大学物理学实验.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2第1版ﻬ陕西师范大学本科物理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大纲大学物理实验(二)课程编码:0622016学时:24学分:课程属性:非独立设课开课单位:物理学院物理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实验(一)一、实验性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是理科各专业的奠基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