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方法
眩晕【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水平半规管耳石的检查及复位方法

眩晕【5】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水平半规管耳石的检查及复位方法前言昨天我们传播了“眩晕【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后半规管耳石的检查及复位方法”、“眩晕【2】视频:耳石症复位法详解,让不老实的“石头”归队!”。
今天我们接续传播“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水平半规管耳石的检查及复位方法”。
•先科普一下,轻松认识“耳石症”手法复位“耳石症”@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复位法1Babecue复位法主要用于水平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治疗;当行Roll试验时如果出现向地性的眼震,考虑水平半规管管石症,采用此方法进行复位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图3示左侧水平半规管耳石症),患者坐于治疗台上,头向患侧扭转90°,迅速平卧(图中A位置);待眼震及眩晕消失后,将头转为仰卧位(图中B位置),继而头向健侧转90°(图中C位置);待眼震及眩晕消失后,头再转90°,使鼻尖朝地面(图中D 位置);继续朝患侧方向翻转,使侧卧于患侧(图中E位置);然后坐起;连续翻滚360度,使耳石最终从水平半规管移回前庭。
上述每一体位待眼震眩晕消失后再保持1min。
图1: Babecue手法复位方法嘱患者依次从患侧侧卧—仰卧—健侧侧卧—俯卧,连续翻滚270 度,耳石最终从水平半规管型移回前庭;图中所示为耳石颗粒在半规管内不同体位所在的位置。
2Gufoni 复位法在行Roll试验时,临床常常会出现两种不同形式的眼震:水平向地性和水平背地性。
对于向地性眼震,主要考虑是水平半规管管石症,则采用上述所提到的Babecue复位法;如果出现背地性(离地性)眼震,目前认为主要是壶腹帽处有耳石碎屑,或壶腹帽附近的水平半规管前臂中有浮动的耳石碎屑;因此在复位之前需要将这些耳石碎屑脱落并转移到水平半规管的后臂中。
针对此类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则主要采用Gufoni复位法,具体操作如下,患者正坐,背部和头部挺直(图中a位置),然后快速向患侧(图示左侧为患侧)卧倒(图中b位置),保持姿势1至2分钟,直到患者眼震消失或明显减弱,然后迅速将头部向上旋转45 度(图中c位置),保持2分钟后让患者缓慢坐起(图中d位置)。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
眩晕症按摩穴位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找准起始点:将手指按在额头中央,稍稍向上移动,找到两个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2. 精确定位穴位:将两只手指指尖放在鼻梁与眼眶之间的位置,向上移动到发际线上1-2厘米的位置,找到一个稍微凹陷的点。
3. 按摩眩晕穴位:用中指或无名指的指腹,用适量的力度轻轻按摩和揉捏眩晕穴位。
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穴位,每次持续按摩3-5分钟。
4. 注意力度和频率: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不要过于强力。
每天按摩2-3次,每次间隔数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是一种辅助方法,如果眩晕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图文详解:常见4类「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图⽂详解:常见4类「⽿⽯症」的⼿法复位图⽂详解:常见4类「⽿⽯症」的⼿法复位2020-09-18原创:医学界医⽣站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称⽿⽯症,是最常见的前庭性疾病,⼈群中有 10% ⼀⽣总有⼀次发作,⽽发作患者中,有接近 50% 患者会有复发。
笔者总结了最常见的⼏种 BPPV 诊断标准及⼿法复位,希望对⼤家的临床⼯作有所帮助。
BPPV 主要由于⽿⽯掉落进⼊半规管,随着头部运动,⽿⽯在重⼒作⽤下在半规管内移动,导致内淋巴不均匀流动,诱发受累半规管的前庭活动,继⽽出现位置性眩晕及眼震,即半规管内结⽯症。
另⼀少见病因为⽿⽯黏附或嵌⼊某⼀半规管的壶腹嵴顶,进⽽引起位置性眩晕,这种 BPPV 称为壶腹嵴顶结⽯症。
⼏种⽿⽯症的共同特点1、短暂的位置性眩晕后,会有较为持续的轻度头晕及不稳感;2、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位置性头晕,并⽆眩晕感;3、发作过程中会出现外部眩晕感;4、需与体位性症状鉴别,后者仅出现于卧位或坐位起⽴时,其他位置性改变时不出现;5、症状不⽌出现于卧位,其他改变头位时也会出现,如前后点头或左右摇头时;患者会将位置性眩晕与后续的持续性头晕混为⼀谈,因此患者描述的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数分钟或数⼩时;6、若位置性眼震在⼿法复位后迅速消失,更进⼀步证明该诊断;7、关于壶腹嵴顶结⽯与管内结⽯症在⼿法复位上有区别,前者不能⼿法复位,会加重症状。
后半规管BPPV1. 后半规管管内结⽯症(Canalolithiasis of the posterior canal pc-BPPV)为最常见的⽿⽯症类型,常见于 80%-90% 患者。
单侧pc-BPPV 并不少见,右侧半规管较左侧更易受累,但外伤性单侧受累较⾃发性多见。
诊断标准:BPPV的诊断依赖于病史和体位诱发试验,后半规管常⽤的诱发试验称为Dix-Hallpike。
下图显⽰的是右侧后半规管BPPV的体位诱发⽅法。
在Dix-Hallpike中,如果阳性,在患侧会诱发出具有两个成份的眼震:上极扭转向地性眼震+上跳性眼震。
gufoni复位法

gufoni复位法Gufoni复位法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方法。
它是由意大利耳鼻喉科医生Carlo Gufoni于1998年提出的。
该方法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刺激半规管,从而使得耳石回到内耳的正确位置,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一、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简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常见的内耳疾病,主要表现为头部转动或抬起时出现突然的旋转感和眩晕感。
这种疾病通常由于内耳中的钙质碎屑脱落并堆积在半规管中引起,导致半规管刺激过度,从而出现旋转感和眩晕感。
二、Gufoni复位法原理Gufoni复位法是一种非侵入式治疗BPPV的方法,它通过特定的头部动作来刺激半规管,并使得耳石回到内耳正确位置。
1. 头部姿势在进行Gufoni复位法之前,患者需要先坐在床上或治疗台上,并将头转向患侧45度。
然后,医生会将患者的头稍微后仰,使得耳朵朝向天花板。
2. 刺激半规管医生会将手放在患者的头部上,并迅速将头向健侧旋转90度,使得患者的头部朝向床或治疗台的脚。
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保持手的位置不变,并让患者保持这个姿势30秒钟。
3. 将耳石复位在30秒钟之后,医生会将患者的头转回到中立位置,并让患者休息一会儿。
然后,医生会再次迅速将患者的头向健侧旋转90度,使得耳石回到内耳正确位置。
这个过程中,医生需要保持手的位置不变,并让患者保持这个姿势30秒钟。
4. 完成复位在30秒钟之后,医生会帮助患者坐起来,并检查是否已经完成了复位。
如果治疗成功,则眩晕症状通常会立即缓解。
三、Gufoni复位法注意事项1. 适用人群Gufoni复位法适用于BPPV患者,特别是那些已经被确诊为后半规管BPPV的患者。
对于前半规管BPPV和水平半规管BPPV,该方法可能不适用。
2. 操作技巧Gufoni复位法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操作技巧和经验。
因此,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需要确认医生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
3. 预防措施在进行Gufoni复位法之前,患者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眩晕症状的疾病,并遵循医生给出的预防措施。
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5 个特征性表现
( 1 ) 潜伏期: 头位变化后1 、4 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 2 ) 旋转性: 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 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
转感; ( 3 ) 短暂性: 眩晕在不到1 分钟内自行停止; ( 4 ) 转换性: 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 5 ) 疲劳性: 多次头位变化后, 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4
耳石症的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 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变化有关。激发头位( 患耳 向下) 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 ~10 秒之内, 眩晕则 常持续于60 秒之内, 可伴恶心及呕吐。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
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 或有头晕, 个别病人眩晕发作后可有较长时间的 头重脚轻及漂浮感。
耳石症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不对其进行复位等处理,相当比例的病人 的耳石也会自行还纳,眩晕症状消失。
2
耳石症的病因病理
正常人的内耳球囊、椭圆囊结构内有感受重心变化的一种比芝麻粒还小 的碳酸钙盐结晶, 形状像石头, 故称为耳石。球囊、椭圆囊称为耳石器。
耳石黏附在内耳的球囊和椭圆囊斑的耳石膜内, 紧紧地固定在囊斑上面, 正常的头部和身体活动时并不会脱落。原发性或继发性原因如梅尼埃病、 病毒性迷路炎、内听道动脉缺血、慢性中耳炎等可诱发导致了半规管的 炎症或缺血损伤而致耳石脱落,脱落的耳石在内淋巴液体里游动,随着 头部活动进入半规管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剧烈眩晕。
13
THE END
14
耳石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PPV)的手法复位
* * * * *科 * * *
2020年08月04日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简称良位,是一种重 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震为表 现的常见外周性前庭疾病。
治疗头晕目眩的6种按摩手法

6.耳朵(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脚底的四、
五趾与脚掌相交处下方的肌肉。按摩时要由上往 下扣住后,往内侧按摩。
1cj0f9c7a 海口雨荷会所/
有两条横纹线的中间都是小脑反射区,刚好与颈
项相邻。按摩时方向要从外往内方向扣按后再由 内往外扣按。>>>做对保健按摩手法助你去掉烦
像个备跑的运动员,都做好预备动作,为此还被那些
人眼袋 2.大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整个
趾腹都是。按摩方向是从上面往下按摩。 3.三叉神经(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
像个备跑的运动员,都做好是由下往上按
摩。
4.额窦(反射区有交叉):在双脚五个脚拇趾
末端处,刚好在脚趾甲下方。按摩方向是由下往 上按摩。
像个备跑的运动员,都做好预备动作,为此还被那些
5.内耳迷路:位于双脚脚背的脚小趾下方,
脚掌第一骨头边缘处,触摸时有颗粒微凸感觉。 找到微凸的小颗粒,用手按住后定点揉按。
头晕是怎么回事?人在身体一切都很正常的
情况下,有时也会出现头晕的现象,会造成突然 站不稳的现象,这个是由于脑部血液暂时供应不
上来,脑部贫血而造成的。中医有法子,让你在
按摩手法的帮助下,能够摆脱头晕现象。
像个备跑的运动员,都做好预备动作,为此还被那些
头晕的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1.小脑(反射区有交叉):位双脚大拇指指腹
出现眩晕咱不怕按按这些穴位就好!

出现眩晕咱不怕按按这些穴位就好!
眩晕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主要的症状是眼前发黑,意识丧失,有些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的症状,眩晕可大可小,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穴位治疗法可以帮助有效缓解眩晕的症状,可以按摩哪些穴位呢?
1、按揉百会穴
位置:头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顺、逆时针各揉1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发散为佳。
2、推抹印堂穴
位置:双眉头中间。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头后,用拇指从鼻子向额头方向推抹印堂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3、按揉翳风穴
位置:耳朵下方耳垂后遮住之处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两手拇指或中指按在左右翳风穴上,同时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4、按揉头窍阴
位置:头部两侧,耳朵后高骨的后上方。
按摩方法:取坐位,两手拇指同时按压头窍阴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按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5、点按天柱穴
位置:颈处,后发际正中旁开大筋外侧。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坐位,按摩者坐于其头后,食指、拇指同时着力,点按两侧天柱穴约1分钟,或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该穴,以局部感到酸胀为佳。
眩晕复位手法

1.Harvey法:针对上或后半规管型患者进行:患者仰卧悬头,头转向患侧450,患耳向下,2min后将头以每次150~200的角度分次缓慢转向对侧,每转一次停留30秒,观察眼震,直到头部再不能转为止,然后转身呈健侧卧位,继续转头至与水平面成1350。
患者坐直,头部恢复到起始位。
2 Semont设计—针对水平半规管管石或壶腹嵴顶结石
患者快速卧向患侧,面向上转450,此时管石因重力作用移向半规管最下方,引起嵴顶向下偏斜,诱导出典型的BPPV发作。
观察眼震直至消失,患者快速坐起并立即转向对侧卧,头向下转450,管石移向半规管出口处,内淋巴流再度造成嵴顶偏斜,出现眼震,5min后转为仰卧并缓慢坐直,管石进入椭圆囊内。
怎样减少眩晕的发生呢?
首先我们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注意“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天人合一”的生活规律。
其次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自我保健按摩如:(1)“营治城廓”:以两手按耳轮,一上一下摩擦之,每次做15分钟左右。
(2)“鸣天鼓”: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横按在两侧枕部,两中指相接触,将两食指翘起叠在中指上面,用力滑下,重重地叩击脑后枕部,即可闻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
两手同时叩击48次。
具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方法
不知道大家对于眩晕的治疗方法了解多少,这是我们生活非常容易出现的情况,我们都应该对其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以防我们日后出现类似的问题时病情再恶化,相信我们绝大部分人对于眩晕的治疗方法还不了解,现在不了解还不晚,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方法对于眩晕的具有独特的疗效,下面我们可以跟随以下的文章还好好的学习一下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的方法吧!
方法:
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1)前庭功能尚属可逆损害性眩晕这一类预后较好,如良
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浆液性迷路炎等。
治疗应针对病因,一旦病因解除,眩晕消失,前庭功能可恢复。
(2)前庭功能一次性损害不可逆转的眩晕征如化脓性迷路炎、突聋、前庭神经元炎等,病因虽除,迷路或前庭功能完全破坏,前庭功能不能恢复,需依靠前庭中枢代偿消除眩晕。
(3)病因难治的前庭功能波动性损害或不可逆性损害如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等,治疗效果差。
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行外科治疗。
2.对症治疗
(1)眩晕发作时保守治疗选择最舒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解除思想顾虑。
(2)前庭神经镇静药异丙嗪(非那根)、地西泮(安定)
等。
(3)防止呕吐制剂阿托品、山莨菪碱。
(4)利尿及脱水药速尿、甘露醇等。
(5)血管扩张药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川芎嗪等。
(6)激素类泼尼松、地塞米松。
(7)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E。
(8)吸氧一般用高压氧或5%二氧化碳混合氧吸入治疗。
3.其他治疗
眩晕症病因复杂,牵涉学科广泛,但有些眩晕疾病(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通过复位治疗,达到痊愈,治疗效果好。
手术治疗眩晕类疾病必须有明确定位诊断和适应证。
4.由于眩晕症状涉及多个学科、多种疾病,所以在疾病预防方面较为困难。
往往眩晕的发作并无先兆,有些诱因尚不确切,如周围性眩晕前庭神经炎,30%有前期感冒病史,推测病毒性感染是其发病因素。
但大多数感冒不一定引起前庭神经炎,所以发病前期并无良好的干预手段。
中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治疗眩晕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这个
方法,我相信我们大家都学到了一些治疗方法,我们自身在以后的过程就可以运用到自己的身上,我们每个人都不会一辈子不生病,当我们生病时就可以更快更好的重新恢复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