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中心项目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三星级

合集下载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过程中,建筑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符合一定的要求,达到一定的环保标准。

通过控制建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碳排放,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支持。

本文将从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的意义、具体要求、实施难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的具体要求。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一般会包括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建筑节能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在建筑材料选择方面,要求建筑材料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和无公害材料。

在建筑设计方面,要求建筑能够最大程度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建筑的能耗。

在建筑节能方面,要求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非可再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的实施难点。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建筑行业对碳排放标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建筑企业缺乏相关经验和技术支持。

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成本较高,建筑企业可能因此而望而却步。

绿色建筑需要符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筑企业还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成本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求。

绿色建筑三星级碳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建议政府加大对绿色建筑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建筑企业积极参与到绿色建筑的建设中。

建筑企业应提高对碳排放标准的认识,注重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逐步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建筑业的绿色升级,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居住环境。

第二篇示例: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施工、使用和拆除等全寿命周期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碳排放的建筑。

绿色建筑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人体舒适性。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绿色建筑是一种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最小化的环境影响为目标的建筑设计和运营理念。

它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策略来达到这一目标。

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评估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统一的指导和标准,从而促进绿色建筑的建设与发展。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1. 能效设计:绿色建筑的能效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

这包括选择高效节能设备、优化建筑结构、进行热力学模拟等。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要求建筑的能耗不超过传统建筑的70%,并且要使用节能设备和技术。

2. 节水设计:绿色建筑要注重节水设计,通过采用雨水收集系统、灰水回收系统、低流量水龙头和厕所等方式来减少用水量。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要求建筑的用水量降低30%以上。

3. 材料选择:绿色建筑的材料选择要符合环保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要求至少80%的建筑材料应采用环保材料,并且要尽量使用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

4. 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要追求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要求建筑内部空气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并且要采用无污染材料、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计等。

5. 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建筑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要求建筑要有绿化面积,并且要采用节水灌溉系统、雨水利用系统等。

6. 高科技应用:绿色建筑要积极采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

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要求建筑要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以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和管理。

通过遵循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环境影响,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这不仅是对环境的贡献,也为建筑师、开发商和居民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利益。

因此,建立起一套标准化的评估体系对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

总之,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标准是一套促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指导标准,它涵盖了能效设计、节水设计、材料选择、室内环境质量、生态环境保护和高科技应用等方面。

绿色建筑3星方案

绿色建筑3星方案

绿色建筑3星方案绿色建筑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建筑方案。

下面是一个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的概述,组成总计1000字。

一、简介(150字)本方案旨在设计一个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三星级建筑。

该建筑将采用可再生能源、低能耗设备和材料,有助于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以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设计理念(200字)本方案的设计理念是在考虑舒适性、功能性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备。

建筑将使用高效隔热材料,以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采取被动设计原则,如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来减少对电力的需求,并给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三、能源使用(250字)本方案将采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并将其与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结合,以尽可能减少电力消耗。

建筑的屋顶将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楼内使用。

此外,通过选择高效能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

优化建筑外墙的隔热设计和采用传感器自动控制能源消耗,可进一步减少能源浪费。

四、材料选择(150字)本方案将选择符合环境友好标准的材料,例如可回收利用材料、低污染材料和环保建筑材料。

建筑将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子和麻木,来代替传统的木材。

同时,减少水泥使用量,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采用天然材料和制造过程较少污染的产品,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五、室内环境(200字)本方案将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人体健康。

采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设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力的使用。

室内采用环保材料,如无甲醛的涂料、低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家具和健康环保的地板。

此外,建筑将配备高效的空调系统,以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六、水资源管理(150字)本方案将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

建筑将与高效的灌溉系统结合,使用雨水回收以供给花园灌溉。

同时,安装低流量水龙头和节水型卫生设施,以减少水的浪费。

此外,采用灌溉自动化系统,调节灌溉时间和量,以进一步降低水的使用量。

绿色建筑三星级方案

绿色建筑三星级方案

绿色建筑三星级方案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建筑。

三星级方案是指达到一定的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方案。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三星级方案,并详细介绍其特点和优势。

绿色建筑三星级方案的特点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措施,如建筑外墙、屋顶和地板的隔热处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同时,绿色建筑还要求优化建筑的能源管理系统,通过智能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其次,水资源利用效率高。

绿色建筑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通过采集和利用雨水、洗衣房和浴室的废水处理等方式,降低建筑的用水量。

同时,绿色建筑还要求使用低流量的水龙头、淋浴和冲水设备,减少水的浪费。

另外,建筑材料环保可持续。

绿色建筑三星级方案要求使用环保和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例如,使用可再生的木材替代大量使用的钢材,采用回收的建筑材料,以降低建筑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绿色建筑还注重室内环境的质量。

室内环境包括空气质量、采光等方面。

绿色建筑要求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装修材料,增加室内空气的质量;同时,优化建筑的采光系统,最大化利用自然光,减少对室内照明的依赖。

绿色建筑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绿色建筑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环境。

通过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设备,绿色建筑能够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这对于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社区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绿色建筑能够提升建筑的价值和竞争力。

绿色建筑不仅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节约能源和水资源,还能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升用户的舒适度和健康度。

这不仅对于商业建筑、办公楼和住宅具有吸引力,也对于吸引租户和购房者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绿色建筑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要求

绿色建筑三星级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要求

三星级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报告
2016年8月16日
1绿色施工技术要求
提供建筑施工废弃物回收单据及回收率计算书,各类建筑材料进货单,工程量结算清单,施工单位统计计算的每10000平米建筑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以及现场照片。

废弃物排放量根据材料进货单和工程量结算单计算:
(1)计算公式:∑(材料进货量-工程结算量)*10000/建筑面积
(2)根据废弃物排放到消纳场及回收站的统计数据计算
2绿色施工附件
附表1:降尘措施记录表
附表2:降噪措施记录表
附表3:施工工程用能记录表(一)
(施工区用能记录)
附表4:施工工程用能记录表(二)
(生活区用能记录)
附表5:施工工程用能记录表(三)(材料、设备运输用能记录)
附表6:施工工程用能记录表(四)(废弃物等运输用能记录)
附表7:施工工程用水记录表。

新国标-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设计

新国标-三星级绿色建筑方案设计

***项目项目绿色建筑方案设计项目负责人:编制人:校对人:审核人:第一部分:工程概况专篇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泰州市。

项目所在地区属于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类型为居住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二级。

二、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本项目为公共建筑,按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设计(《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

三、设计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GJ32/J173-201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96-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DGJ32/TJ113-2011】《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16】《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技术规范》……【GB50364-2005】《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与验收规范》…【DGJ32/J08-200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DGJ32/TJ111-2010】《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国家、省市现行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和规定。

绿建三星标准

绿建三星标准

绿建三星标准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改造和拆除全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室内和室外环境质量,促进人们的健康和舒适。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核心,而绿建三星标准则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评价标准。

一、绿建三星标准的内涵。

绿建三星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施工、使用、改造和拆除全过程中,根据建筑物的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健康与舒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将建筑物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等级的评价标准。

其中,一星代表基本符合绿色建筑要求,二星代表较好地符合绿色建筑要求,三星则代表在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健康与舒适等方面表现优秀,是绿色建筑的典范。

二、绿建三星标准的评价指标。

1. 节能,建筑物的节能性能是绿建三星标准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包括建筑外墙、屋顶、地板、门窗等部位的保温隔热性能,采光、通风等设施的设计合理性以及建筑设备的节能性能等方面。

2. 资源利用,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也是绿建三星标准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资源节约等方面。

3. 环境保护,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建筑物本身的环境适应性是绿建三星标准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包括建筑物的排水系统、垃圾处理设施、绿化率等方面。

4. 健康与舒适,建筑物对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程度是绿建三星标准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包括室内空气质量、采光、隔音、室内温度和湿度等方面。

三、绿建三星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绿建三星标准的推广与应用对于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建三星标准可以引导建筑业各方面更加重视建筑的节能、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健康与舒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推动建筑业向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其次,绿建三星标准可以为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个衡量建筑物绿色程度的标准,帮助他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绿色建筑。

最后,绿建三星标准的推广与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整体品质,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我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1 总则1.0.1 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 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 ( 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城市中某地温度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

本标准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 ?T hi (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即 8 : 00 ~18 : 00 之间的气温差别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

2.0.3 可再生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指不同于传统市政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和海水。

2.0.5 可再利用材料指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指已经无法进行再利用的产品通过改变其物质形态,生产成为另一种材料,使其加入物质的多次循环利用过程中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 本标准着重评价与绿色建筑性能有关的内容,实施本标准时,尚应符合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有关标准。

3.1.2 应以节约和适用的原则确定建筑标准。

3.1.3 绿色建筑的建设应对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株洲三个中心项目绿色建筑方案设计专篇建设单位:株洲市湘江公司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湖南省株洲市规划设计院2013年月日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设计目标与主要绿色技术指标 (1)2.1绿色建筑设计目标 (1)2.2 绿色与节能技术体系设计思路 (1)三、项目概况 (3)3.1工程概况 (3)3.2地理位置 (3)3.3自然气候条件 (4)3.4交通条件 (4)3.5定位与规模 (4)3.6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5)四、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6)4.1室内、外风环境模拟优化 (6)4.2自然采光优化设计 (6)4.3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7)4.4透水地面 (8)4.5太阳热水系统 (8)4.6雨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 (10)4.7活动外遮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8高效照明系统 (12)4.9室内空气监测系统 (14)五、绿色建筑自评结果 (16)5.1绿色建筑自评总述 (16)5.2项目效果图 (16)5.3绿色建筑自评达标情况 (17)六、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22)一、编制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2.《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3/T004-2010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4. 本工程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5. 其它国家、地方相关规范标准。

二、设计目标与主要绿色技术指标2.1绿色建筑设计目标本项目以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目标,力求打造一座具有生命力的高品质的集办公展览与餐饮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以达绿色建筑可持续的设计:(1)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2)显著提高工作和生活效率;改善城市绿地、交通系统、人文环境、风环境、城市景观等城市环境;(3)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提高投资效益;通过项目周边环境的改善、防灾能力的提高、环保建材的使用等措施,营造健康绿色的环境。

2.2 绿色与节能技术体系设计思路绿色与节能技术体系设计也就是以“环保与节能”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原则的绿色设计。

因此,应从绿色建筑的高度上、结合节能建筑的具体要求来制定其准则。

必须同时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传统设计因素和节能、生态、环保、健康等可持续设计因素。

设计思路如下:(1)功能适用性功能适用性是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的前提。

建筑功能包括基本使用功能、建筑物理性能、视觉艺术效果及室外环境性能,应方便实用、灵活可变、高效率、无冗余。

(2)技术先进性技术先进性是面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的条件。

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强调在其全寿命周期中的每一环节采用先进的技术,从技术上保证建筑安全、可靠与高效地实现其各项功能和性能、保证建筑寿命周期全过程具有很好的节能特性。

(3)环境协调性环境协调性是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中的关键因素,它主要包括节能、生态、环保、健康等内容,设计时应遵守下列原则:●能源消耗最少原则:有限度地位用常规能源,尽可能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全方位地采用有效的节能技术,减少能源的使用量,提高能源效率,使其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耗能量最少。

●资源最佳利用原则: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尽可能减少不可替代资源的耗费,控制可替代和可维持资源的利用强度,保护资源再生所需的环境条件。

尤其要注重节地、节水,充分使用可循环、可重复和可再生材料。

●环境负荷最小原则: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建筑全寿命周期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固体与气体污染物、污水等废弃物最少,带来的环境负荷最小。

●“零损害”原则: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对生产者、直接和间接使用者的损害趋于“零”。

生产条件应安全、卫生,使用环境应健康、舒适。

尤其要选用无害化、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建材,保证室内环境品质。

(4)经济合理性经济合理性是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即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必要的功能,获得丰厚的寿命周期经济效益。

所谓寿命周期成本是指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研发生的全部费用,包括建设费用、使用维修费用、残值及清理费用等。

以上四条准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将功能适用性、技术先进性、环境协调性和经济合理性融合为一个整体,才能创作出绿色与节能技术体系优化设计方案。

三、项目概况3.1工程概况表3-1项目经济技术指标图3-1 项目效果图3.3自然气候条件株洲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长江流域,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株洲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

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

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3.4交通条件合理开发地下停车空间,保证必要的地下车库出入口,结合环道,方便实用,主次分明。

停车位采用地下停车结合地面停车,以地下车车为主。

3.5定位与规模1.地块的定位:本地块为文化活动用地。

项目定位为集各类文化活动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建筑。

2.地块的景观要素无论是从城市整体利益出发,还是从本项目的角度出发,都应在地块开发过程中充分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提升空间环境品质,营造出一个绿色生态的文化氛围。

同时采用现代简约建筑风格和庭院式的规划布局,彰显庄重高雅、内敛大气的品质形象。

3.用地基本条件:本工程用地范围比较规整,竖向高差不大,总用地面积59716.72平方米,规划容积率0.65。

地势平坦,便于开发地下工程。

本项目设计四、绿色建筑技术应用4.1室内、外风环境模拟优化根据项目所在地域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朝向和体型,通过室内、外自然通风模拟分析,使得建筑总平面有利于日照及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项目周边均设计高大乔木,减缓室外风速,使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株洲夏季、过渡季主导风向为东南方,项目西侧地块建筑由于近湖泊周边流场相对较强,东侧地块建筑周边流场较弱,项目整体周边没有出现无风区、涡流区,有利于室外散热和污染物消散。

室内流场分布较为均匀,风速基本处于0.05~0.2m/s之间,室内整体换气效率为2次/h以上,室内自然通风效果较好。

图4-1 室外风环境模拟4.2自然采光优化设计本项目通过建筑构造设计和布局设计,休闲区、宴会厅通过内部庭院引入自然光,可改善室内自然采光,减少室内照明能耗,保证项目整体主要功能空间约有80%以上的采光系数达到《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01相关功能房间采光系数的要求。

图4-2 室内自然采光模拟4.3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本项目在外墙、屋面及外窗等围护结构设计高效保温隔热的节能方案:1.降低窗墙比:减少窗户的面积可有效的改善墙体的保温效果。

2.建筑技术举措:a.墙面采用成熟保温技术,增大墙体的热阻,如岩棉板等;b.屋面增加保温层,增强屋面的保温能力,如泡沫玻璃保温板;c.外窗:针对这一围护结构中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采用Low-E双层中空玻璃,以改善其保温性能。

高效的围护结构保温可保证室内良好的舒适度,并结合高效的空调系统及照明系统,满足建筑设计总能耗低于国家批准或备案的节能标准规定值的80%。

图4-3 外墙外保温结构示意图4.4透水地面本项目绿地率为31.6%,建筑密度为34.6%。

绿地覆土均在1.2~1.5m,则本项目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例为: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绿地率/(1-建筑密度)=31.6%/(1-34.6%)=48.3%>45%因此本项目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4.1.16条项“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

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的要求。

图4-4 室外植草砖4.5太阳热水系统1.气象参数(1)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区划指标:图4-5 中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带(2)株洲市地理特点1)气候特点:株洲地处中纬度地带,位于长江流域,全年气温冬寒夏热,春秋温和,属于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带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株洲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

春天: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常导致天气时晴时雨,乍暖乍寒,复杂多变。

夏季:季节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6月的梅雨季节。

秋季:季节最短,气温下降快,晴好天气多。

冬季:天气较寒冷,雨雪天气少,晴朗天气多。

2)太阳辐照量:株洲属于三类太阳能辐照区,为太阳能资源一般区。

年总辐照量为4000.0MJ/㎡·a以上。

2.太阳能热水系统选用根据建筑形式,合理选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采用自然循环系统,太阳能集热器中直接加热传热工质,利用传热工质的温度梯度产生的密度差进行循环,使传热工质通过换热装置加热水。

当水箱水温达不到设定温度时,辅助热源启动辅助加热;加热到设定温度停止。

冷水进热水出,顶水式供水,保证了冷热水供水水压一致,使用起来方便舒适。

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第5.2.18条“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的要求。

图4-6 太阳能热水系统4.6雨水收集处理回用系统株洲市夏季最长,天气炎热,雨量集中,降水强度大,雨量主要集中在5-8月的梅雨季节。

雨水水质受地面污染程度、下垫面与屋面材料、降雨量、降雨历时、大气质量等多方面的影响。

据资料介绍,初期雨水中CODcr 有时可达1000 mg/L 左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微生物指标较低。

初期雨水排放过后,雨水的主要水质指标CODcr 仅有50 mg/L~100mg/L,适宜于物化为主的处理工艺。

经处理后的雨水水质指标好于“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可广泛地用于绿化、景观、洗车、浇洒道路等。

根据场地高程情况,对一般场地的雨水进行收集后处理回用,不仅减少了基建投资和运营投资的成本,使投资和收益比更加合理。

图4-7 雨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如果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能在整个城市推广,有利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能增加亲水环境,会使城市河湖周边地价增值;增进人民健康,减少医疗费用;增加旅游收入等。

本工程红线范围内的室内外排水及雨水回收系统,满足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第4.3.6条“住区应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及5.3.1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