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合集下载

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
佛山作为中国南部的重要城市,其建筑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因此,制定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应包括建筑设计、建材选用、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

在建筑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自然采光、通风等因素,尽量减少对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应优先选用可再生材料和环保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其次,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还应注重建筑能源的利用和管理。

在建筑使用阶段,应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同时,建筑物的能源管理也至关重要,应采用智能化系统,对能源进行监控和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还应注重建筑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在建筑施工和拆除阶段,应尽量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并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还应注重建筑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保护。

在建筑周边,应合理规划绿化带和水系,改善建筑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

同时,应加强对建筑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上所述,佛山绿色建筑实施方案应包括建筑设计、建材选用、能源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建筑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专篇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一、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 《河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41/T109-2015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4.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2013版)9.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0.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151-200811.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二、绿色建筑目标本项目以绿色建筑一星级为建设目标,通过总体规划和建筑单体优化设计,优先采用低投高效的被动式技术,与周边生态系统取得动态平衡,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提高医疗环境舒适性,同时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到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

解决的主要问题为卫生院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室内环境质量。

三、节地与室外环境1. 本工程总平面规划设计满足上级规划部门的审批要求。

本工程规划选址时优先选择已开发地,未非法占用及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2. 依据《场址检测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内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3. 本建筑对周边建筑不产生日照遮挡,外围护选用材料满足《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相关要求并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避免对周边建筑造成光污染。

4. 建筑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5. 本建筑环境噪声依照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2008的规定进行设计,在需要区域采取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

绿色生态设计专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绿色生态设计专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绿色生态设计专篇-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绿色生态设计是一种环保理念的体现,旨在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它将人与自然融合,致力于创建一个环境友好、资源高效利用的社会生活空间。

绿色生态设计注重减少环境压力,保护自然资源,提高居住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绿色生态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和设计的概念,更是一种响应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行动。

它要求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和城市的整体生态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生态设计还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当前的需求,同时也要保护和维持未来世代的生活质量。

在绿色生态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核心原则包括能源效率、水资源管理、废物处理、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

通过采用高效的能源利用技术,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同时,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减少浪费和过度使用,是绿色生态设计中的重要一环。

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也是绿色生态设计的关键方面,通过合理的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生态设计在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对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友好和可持续性要求越来越高。

绿色生态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可以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总之,绿色生态设计是一种可以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它关注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以及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绿色生态设计的实施,不仅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居住质量,还能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绿色生态设计展开,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1. 引言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绿色生态设计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1.1 概述这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绿色生态设计的概念和定义。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方案是一种注重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建筑设计理念。

它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关于绿色建筑方案设计的说明:
首先,我们将在设计阶段考虑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我们会尽可能地利用自然光线和自然通风来减少能源消耗。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设置大型窗户和天窗,同时确保阳光能够尽可能地穿透到建筑内部。

其次,我们将使用环保材料。

我们将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如再生木材、可回收材料和辐射减少材料。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低的碳排放,还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第三,我们将通过使用节能设备来减少能源消耗。

我们将在建筑中安装高效节能的空调、采暖和照明系统。

此外,我们还将使用太阳能板来收集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第四,我们将优化建筑外部空间。

我们将建立一个绿化空间,种植各种树木和植物。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

我们还将设置可持续的排水系统,以减少雨水流失和污染。

最后,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技术来监测和控制能源消耗。

我们将安装智能电表和节能设备,以便对建筑的能源消耗进行追踪和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
低能源浪费。

总之,这个绿色建筑方案的设计注重节能和环保。

通过优化建筑朝向和布局、使用环保材料、安装节能设备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并提高室内外环境质量。

这个绿色建筑方案将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同时对环境产生最小的影响。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

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篇:绿色建筑设计说明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原则民用建筑绿色设计遵循和谐、适地、节约、高效、舒适、经济、人文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周期内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降低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遵循健康、简约、高效的设计理念。

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229-20102、有关现行建筑绿色设计的要求三、设计方法1.在建筑绿色设计中,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地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

2.在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空调、燃气、电气与智能化、景观等专业紧密的结合。

3.绿色设计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人文等特点进行。

四、设计措施1、遵循当地城乡规划要求,满足场地和建筑的绿色目标,和可持续运营的要求。

做到场地内及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与共享。

2、利用原有地形,合理的利用土地环境,适度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并采取措施保证雨水的自然入渗,尽最大限度种植树木、花草,有利于原有生物生长,争取最大绿化面积,改善室外热环境,减少噪声。

在场地铺装材料上选用透水铺装构造。

3、场地内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设垃圾收集设施。

4、建筑构造优先按被动措施,优化建筑体型和内部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尽可能使每个空间能满足自然采光。

自然通风,外围护结构,采用保温、隔热、遮阳等措施,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负荷,提高室内舒适度。

建筑采用南北向布置的最佳朝向。

5、材料选用a.尽最大可能使用工业化建筑产品,选用成品门窗,预拌砂浆。

商品混凝土等工业建筑产品。

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b.频繁使用的活动配件选用长寿命产品,并考虑部分组合的同寿命性。

不同使用寿命的组合件选用便于拆换、更新和升级的产品。

绿色建筑——商务综合楼设计方案说明

绿色建筑——商务综合楼设计方案说明

绿色建筑——商务综合楼设计方案说明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 (2005年版)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9、规划用地坐标及红线图二、现状分析根据佛山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是佛山以金融业为龙头的商务服务区,其功能定位为:区域性的金融商务区。

吸引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来佛山市设立区域性总部、资金清算结算中心、保险融资中心等,促进广佛金融业的集聚化、集约化和集群化发展。

本项目用地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高新科技开发区内,该地块为规则的矩形,用地面积为10324.22平方米。

用地两面临路,南面的为开发区科技路12米宽,东面为宝翠北路20米宽。

西面与已建写字楼相临,北面与五胜河相邻,河涌水质清澈,环境优美,景观资源好。

用地现状地势平缓,地块形状规则长方形,整体朝向为南偏东16.50度,地块内部场地高程相对较为平缓。

周围自然地理环境较好,土壤干燥、清洁,自然通风与采光良好,周围生活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具备市政供水供电条件,建设条件成熟。

佛山市区域范围内,目前已有多个同类型的商务楼在进行中,市场价格在15000~27000元/平方米。

本项目的主要竞争对手有:金融文化创意中心、华南国际商务中心、嘉邦·国金中心、佛山市天安中心广场等项目。

如何在满足规划限制条件,顺应城市发展肌理的情况下,同时有能有所突破,彰显本项目的个性和优势,能在佛山区域范围内的同类型产品中赢得市场,超过竞争对手,赢得著名企业的青睐和入驻,是本次方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XX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XX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

一、 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 。

项目地点 。

建设单位 。

建设用地面积: m 2 。

项目建筑面积 m 2,其中地上: m 2,地下:m2;建筑层数 层;建筑高度 m。

2. 建设目标:一星级□ 二星级□ 三星级□3. 项目总分 分。

其中:节地与室外技术 分; 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 分;③节水与水XX 利用技术 分; ④室内环境质量技术 分; ⑤节材与材料XX 利用 分;提高与创新 分。

(填百分制折算分) 4. 申报绿色建筑的区域范围示意图:(应注明北向角度)5. 主要建筑功能: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商住建筑□ 6. 是否有旧建筑:有□ 无□ 二、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378-2021 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 J/T 229-2021 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21 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34-2021 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 6.《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21 7.《建筑幕墙》 G B21086—20218。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 J 75—2021 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2110.《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 GB7106—20211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 J/T 0151-2021 12。

XX 、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 XX 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XX21、应明确满足的条文编号、条文原文和相应技术措施;满足需在方框内打勾 ,并填写相应技术措施;不参评在方框内打斜杠并注明原因;不满足在方框内打叉 ,内容可不填写。

2、应简要叙述设计中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方案描述、关键参数说明和设计效果表达,不得照抄照搬条文原文或条文解释;3、应注明支持得分的施工图图纸编号或其它专业资料(或分析报告、计算书等)在方框内打勾;4、若设计图纸暂不能提供(如景观、装修、二次专业设计),需在证明材料中注明,后期专业设计应按照本专篇填写内容落实.。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

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A4文本)

#############项目############################商业 ,公寓楼 ,地下汽车库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二 o 一六年五月目录一.绿色建筑观点二.项目概略三.设计依照四.绿色建筑技术举措一) . 环境天气评估二) . 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整体策略三) . 绿色建筑技术举措1.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地与室外环境2.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能与能源利用3.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节材与资料资源利用5.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室内环境质量6.绿色建筑技术举措 --- 运营管理五.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一.绿色建筑观点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的节俭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供给健康、合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睦共生的建筑。

包含生态、节能、减废、健康四大轴心,来达到环境共生、共荣及地球永续发展的目标。

本案设计主要以自然的节好手法辅以局部高科技设备创建绿色建筑。

节能能源:采纳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温暖空调,减少采温暖空调的使用。

依据自然通风的原理部署房型,使建筑可以有效地利用夏天的主导风向。

建筑采纳适应该地天气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整体布局。

节俭资源:在建筑设计、建筑和建筑资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理。

减少资源的使用,力争使资源可重生利用。

节俭水资源,包含绿化的节俭用水。

回归自然:绿色建筑外面要重申与周边环境相交融,和睦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舒坦和健康的生活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资料和装饰资料。

室内空气清爽,温、湿度适合,使居住者感觉优秀,身心健康。

二.项目概略本项目位于工业园区 ,基地北临城市骨干道,西临##路,地理地点较好,周边配套设备较为完美,交通便利,环境优胜。

地块总用地面积约为######㎡,总建筑面积 ######㎡。

本次设计内容包含住所 ####栋, 物管、社区、卫生用房 ,####商业 , 公寓楼 , 地下汽车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山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2015版本)一、设计依据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14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15-86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4.《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7.《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9.《建筑幕墙》GB21086-2007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2012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20071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20081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200814.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1.建设目标: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2.项目总分50.57分。

其中:①节地与室外技术:8.61分;②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10.77分;③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13.72分;④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03分;⑤室内环境质量技术:10.44分;⑥提高与创新:0分。

3.项目建设用地面积15751.51m2,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50971.93m2,地下15410.9m2,建筑层数32层;建筑高度99.85m。

4.主要建筑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商住建筑□5.是否有旧建筑:有√无□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一、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措施规划专业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切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估计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用地现状为一块开阔地,经核实,项目不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无自然水系和有价值的生态植物,室外的面设计了大量生态绿地,有效增加室外透水地面面积,补给地下水含氧量。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的威胁,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

4.1.3场地内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备用发电机尾气通过专用管道引至楼顶高空排放,最大落地浓度较小,对周围大气环境及敏感点影响不显著;垃圾收集房封闭处理,降低垃圾收集房恶臭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同时在垃圾收集房附近种植高大的灌木和乔木,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可利用绿化掩蔽部分恶臭气体,进一步减少恶臭对附近居民住户产生的影响。

项目餐饮业油烟废气采用静电法对油烟进行处理,预留油烟排放口,商业建筑餐饮业饮食抽油烟经过上述措施防治后,对周围环境及周围住户影响不大。

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降低周边建筑的日照标准。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各户型的日照时间均能满足大寒日日照3小时的要求。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规划专业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地用地。

(得2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绿地面积为6787.2m2,用地面积为15751.51m2,绿地率43.1%。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得6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设计了地下室,用于人防、停车库、设备房;地下建筑面积15410.9m2,地上建筑面积50971.93m2,比率为0.302。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得5分)技术措施说明: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过度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50%以上建筑的可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与0.5Pa。

4.2.9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

(得3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场地内实际了轮椅坡道,方便残疾人的进出。

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得6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自行车停车设施设置合理,且自行车停车设施设置了遮阳防雨和安全防盗措施;设计了地下室停车库,同时也设计了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和活动场所。

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得3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场地内设计了商铺;商业部分和文化活动站集中设置并向中变居民开放;场地1000米范围内有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教育、社区服务等五类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专业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情况。

(得2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为住宅建筑,未设计幕墙。

景观专业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情况。

(得2分)技术措施说明:景观照明设计严格控制射向地块外和建筑外窗的光线。

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超过10hm2 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计。

(得6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东侧有一条小河,其水域面积(7121)m2,占总项目绿地面积(18208m2)的比例为39%,大于30%,项目给排水设计设置了合理的雨水排放措施,合理衔接和引导雨水进入自然水域,有效的避免了雨水径流受污染的程度。

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得6分)技术措施说明:景观设计全部采用乡土植物进行乔、灌、草皮相结合的复层绿化。

乔灌木类采用凤凰木、双荚槐、荷花玉兰、木棉、尖叶杜英、黄槐、紫红橡胶榕、细叶紫薇、高干散尾葵等乡土植物;地被植物采用大红花、风花夹竹桃、红铁、大叶龙船花、台湾草、毛杜鹃等,且种植覆土深度满足当地覆土要求,达到0.9米以上;项目绿地配植乔木不少于3株/100m2。

说明:实际参评总分:100 实际得分:41 计算得分:41二、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措施三、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建筑专业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建筑的节能率均达到50%以上。

电气专业5.1.4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现行值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采用高效照明光源、高效灯具及节能附件,各功能区域设置合理的照明指标。

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度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要求。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建筑专业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得4分)技术措施说明: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

暖通专业5.2.4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得6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建议采用能效比比低于3.6的分体式空调。

5.2.8采取措施降低部分负荷、部分空气使用下的暖通、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能耗。

(得6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采用分体式空调。

电气专业5.2.9走廊、楼梯间、大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

(得5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的走廊、楼梯间、大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设计采用分区控制、定时控制、感应控制等节能措施,可以有效的节约电源。

5.2.10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中的目标值规定(得8分)技术措施说说明:住宅楼的公共部分的照明功率密度值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的目标值。

5.2.11合理选用电梯和自动扶梯,并采取电梯群控、扶梯自动启停等节能控制措施。

(得3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选用的电梯均为节能电梯,控制方式采用电梯群控的节能控制措施。

5.2.12合理选用节能型电气设备。

(得3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选用的三相配电变压器的节能评价值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2级能效等级。

说明:实际参评总分:78 实际得分:35 计算得分:44.87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给排水专业6.1.1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设有生活积水系统、生活污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及灭火器配置。

项目给水管道接前期预留的给水管道,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室内给水系统分为四个分区:地下层至3层采用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4至15层采用地区供水设备加压供水,16至23层采用中区供水设备加压供水,24层及以上采用搞去供水设备加压供水,项目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首层以上的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废水检查井,地下室的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到室外。

屋面的雨水采用重力流,采用87型雨水斗,经雨水管后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

项目采用的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均达到2级,可以有效的节约资源。

6.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合理、完善、安全。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给水管道接前期预留的给水管道,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将室内给水系统分为四个分区:地下层至3层采用市政给水管直接供水,4至15层采用低区供水设备加压供水,16至23层采用中区供水设备加压供水,24层及以上采用高于供水设备加压供水,套内分户用水点的给水压力不应小于0.05MPa,入户管的给水压力不应大于0.35MPa,用水点处水压不大于0.2MPa;选用合格的管材、管件,不对供水照成二次污染。

项目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

首层以上的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废水检查井,地下室的污废水采用潜水排污泵提升至室外。

屋面的雨水采用重力流,采用87型雨水斗,经雨水管后排至室外雨水检查井。

6.1.3采用节水器具情况。

技术措施说明:项目采用的节水器具用水效率等级均达到2级,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给排水专业6.2.2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官网漏损。

(得7分)技术措施说明:本工程选用合格的管材、管件、埋地管道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电熔连接;架空管道采用热浸镀锌加厚钢管,管道连接方式:管径≤DN50丝扣连接,管径〉DN50卡箍或法兰连接,架空管道外应刷红色油漆并注明管道名称和水流方向标识;低区管道、配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1.6MPa,高区管道、配件及阀门的工作压力为2.00MPa。

埋地管道的设于阀门井内,并采用耐腐蚀的明杆闸阀;室内架空管道的阀门采用蝶阀;室外架空管道采用耐腐蚀的明杆阀门。

埋地管道的阀门采用球墨铸铁阀门,室内外架空管道的阀门采用不锈钢2.0MPa。

埋地管道的阀门设于阀门井内,阀门。

系统水压设计合理,采用变频供水设备(避免供水压力持续高压或压力骤变),竖向分区供水并采取减压限流节水措施;水表选用合理,水表安装率100%;管道基础处理和管道埋深等施工说明符合规范要求。

6.2.3给水系统无超压出流现象。

(得8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在用水处设置了减压阀,阀后压力保持在0.20MPa,无超压出流现象。

6.2.4设置用水计量装置(得2分)技术措施说明:项目根据住宅生活用水、消防用水、车库用水、绿化浇洒用水等用途设置了用水计量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