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4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历史试题及答案

北京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历史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2014.5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2.“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3.在市的内部,按照出售商品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同业组织,称为“行”,仅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做生意,西市被称为“金市”;市各占两坊且“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城市商业现象可能出现于A.隋朝洛阳城 B.唐朝长安城 C.北宋东京城 D.清朝广州城4. 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②宋朝设置三司使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④清朝设置军机处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A.列强加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B.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7.读右图——欧洲某历史时期形势图。

中国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C.中国共产党诞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8.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

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英语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英语试题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英语2014.5一、单项填空1. —Did you watch the game between Taishan and Guo’an on Sunday morning?—No, I _______ my lessons for the coming exams.A. was preparingB. preparedC. had preparedD. have prepared2. I really__________ a stomachache earlier but I feel fine now.A. haveB. hadC. have hadD. had had3. The tourism of my hometown _______ a rapid growth over the last decade. Now it’s the 2nd most visited place in our city.A. sawB. had seenC. is seeingD. has seen4. The houses for the low-income families _______ at present in our city will be completed next year.A. to be builtB. builtC. being builtD. having been built5. Children of this age should be reminded of ________ to do in public places.A. whatB. whetherC. howD. why6. The volunteers will visit the primary school next Monday, _______ all the students are children of migrant workers.A. whichB. whoC. whenD. where7. —Was it because of his laziness_______ he didn’t do the experiment successfully?—No, it was because of his carelessness.A. thatB. whileC. forD. as8. ______ they traveled, they saw nothing but ruins after the terrible earthquake.A. WhicheverB. WhateverC. WhereverD. However9. Jack, look! Everybody is doing homework quietly. ______ you make a noise in class?A. CouldB. ShallC. WillD. Must10. ______ an area of 1,500 square meters, this park welcomes visitors from all over China.A. CoveredB. CoveringC. Being coveredD. To cover二、完形填空I went to India for a 2-week vacation to visit my relatives. We stopped on a red light, and as always, there were a lot of activities outside the cars near the 11 . People walked in, between the cars 12 newspaper, water and a number of kids looked for a bit of charity from the car owners. It’s a familiar 13 in most poor developing countries.While we were 14 for the red light to turn green, I noticed a man outside a couple of 15 in front of ours trying to sell bottles of water. It’s 16 unusual at first. He was a man in his 40s with relatively 17 clothes. But he walked around in a strange way. He kind of 18 his way around the spaces. He was blind.Carrying a couple of water bottles on one hand, he 19 got to the outside of our car. Out of 20 , my mum decided to buy one water bottle. As she gave the man the money, the light turned green. The car behind sounded loudly and 21 , trying to get ahead of traffic. Seeing this, my mum kindly told the man to 22 the change. However, with his 23 sense of touch, he quicklywent through his shirt pocket and threw the money at my mum’s 24 . It was the exact change. The cars behind us were really getting out of control, 25 we decided to go on our way.I broke down and even 26 when I got home. Here’s a blind man, born in 27 , trying to sell water bottles on the streets to make ends meet. He 28 our sympathy. Life hasn’t been 29 to him, ye t he’s giving it his best shot. I think that is what 30 is all about facing life bravely.11. A. signs B. crossroads C. stations D. theatres12. A. giving B. buying C. selling D. throwing13. A. scene B. play C. activity D. street14. A. watching B. asking C. waiting D. changing15. A. blocks B. crossings C. turns D. cars16.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 C. anything D. nothing17. A. expensive B. fashionable C. ragged D. fastened18. A. pushed B. drove C. cleared D. felt19. A. eventually B. quickly C. frequently D. happily20. A. curiosity B. sympathy C. thirsty D. politeness21. A. impatiently B. casually C. naturally D. carefully22. A. keep B. return C. borrow D. count23. A. poor B. superior C. limited D. enlarged24. A. hand B. arm C. face D. lap25. A. still B. yet C. so D. but26. A. smiled B. shouted C. complained D. cried27. A. pain B. poverty C. sadness D. loneliness28. A. refused B. enjoyed C. doubted D. cheated29. A. rich B. unfair C. kind D. bad30. A. kindness B. courage C. experience D. challenge三、阅读理解第一节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期末练习(二模)文综历史试题2014.4一、选择题12.古人评价商鞅变法说,变法具有“禁游宦之民(指不守本业、游散求官的人)而显耕战之士”的作用。

具有相应作用的措施是()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③“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④“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考点】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解析】材料“禁游宦之民显耕战之士”,强调奖励耕战,“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主要是土地制度的变革,没有体现奖励之意,故①错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体现了奖励军功,与“禁游宦之民显耕战之士”相符,故②正确;“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体现了奖励耕织,与“禁游宦之民显耕战之士”相符,故③正确;“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是加强对百姓的管理,与“禁游宦之民显耕战之士”无关,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答案】C13.图7为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对该图所示信息理解准确的是()A.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B.宫殿占地广阔,城市政治职能突出C.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支持商业D.确定了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汉代城市的繁荣【解析】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符合西汉的史实,但从示意图中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从长安平面示意图可以看出,皇宫占长安城的绝大部分,东市和西市所占比例小,体现了西汉时期城市的政治功能突出,故B项正确;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严格控制商业,不能说明支持商业,故C项错误;西汉长安城的布局没有体现历代王朝都城皇城居中、左右对称的特点,故D项错误。

【答案】B14.文明史学者认为,从隋唐到宋元,文化发展的大趋势是文化的下移,即“从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转向庶族士人的活跃,再转向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

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是()①科举制度的实行②城市商业的繁荣③印刷技术的应用④中外交流的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古代中国的商业——城市的繁荣;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印刷术)【解析】材料反映了从隋唐到宋元文化趋势的下移,科举制的实行打击了世族垄断文化的状态,有利于庶族士人的活跃,故①正确;城市商业的发展,推动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利于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故②正确;从唐朝的雕版印刷技术到北宋的活字印刷术,有利于普通市民文化人的出现和活跃,故③正确;中外交流的扩大主要推动中华文化呈现多样性,与文化的下移无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014海淀零模】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3月适应性练习 历史 扫描版含答案

【2014海淀零模】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3月适应性练习 历史 扫描版含答案

海淀区2014届高三第二学期适应性练习历史2014.339、2013——2014年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14.337.(36分)(1)西周分封了燕国,授土授民。

(4分)诸侯要对周王宣誓效忠和贡献财物,并镇守疆土。

(4分)(2)寻找同类的历史现象,归纳研究得出历史结论。

(2分)英国:通过《权利法案》。

(2分)法国:通过《拿破仑法典》(《人权宣言》《1875年宪法》)。

(2分)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

(2分)(如仅答出:都通过了宪法性的文件,都建立了代议制政府,而没有归纳史实,得2分。

)(3)违背历史事实的表述:(答出5点即可得10分)①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日本的安全和政治经济自立。

(2分)②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东亚地区的安定和“共荣”。

(2分)③日本并不想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

(2分)④只提“交战四年”,无视侵略中国的事实和中国人民的抗战。

(2分)⑤只提原子弹造成日本的伤亡,回避日本对别国的侵略暴行。

(2分)⑥对日本国民宣称“终战”,拒不承认侵略战争失败而投降的事实。

(2分)批驳(史实准确,说理充分,观点正确即可得2分)(4)填表: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2分)②三大改造完成后,基本上形成单一公有制经济的结构。

(2分)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大跃进”时期全民大炼钢铁。

(2分)认识:建国以后,中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采用了苏联的经济模式。

特定的时期对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

长远看给中国经济带来很多问题与弊端。

(表达出两点即得2分)39、(3)概况:运河钞关关税总额上升,运河钞关关税占全国关税比例下降。

(4分)认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国贸易量增大。

(4分)(如回答,中西部贸易发展或对外贸易中广州等口岸通商发展,也可以得2分)40、(1)促进了封建农奴制的瓦解;(2分)新兴资产阶级兴起;(2分)城市自治为近代民主制度兴起提供借鉴;(2分)促进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5月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5月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22.5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7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中国古代思想】1.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货币的使用】2.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王安石变法、古代社会救济】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

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边疆治理】4.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

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C.确定行省之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郡、州、县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5.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

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②隶属于中书省③隶属于尚书省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③①【古代法律与教化—明清时期】6.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

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

此举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7.晚清时期,中国的商业经营形式产生了新变化。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生物卷,有答案2014.5.16第一部分新命制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这一最基本生命系统共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有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的细胞膜B.都有膜包被的功能专一的细胞器C.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D.都在DNA分子中储存遗传信息【简析】试题考查对细胞这一生命系统的基本共性的认识,考查对细胞基本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理解。

内容比较基础,但有一定的立意。

关注选项D这一学生易错点。

【答案】B2.下列关于细胞内物质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内,光面内质网合成的磷脂转移至细胞膜B.胰岛细胞内,粗面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转移至高尔基体C.巨噬细胞内,高尔基体加工的蛋白质转移至溶酶体D.细菌细胞内,DNA指导合成的蛋白质转移至线粒体【简析】试题以不同类型细胞内的物质运输为情境,对必修一、二、三的相关内容进行适度整合,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的理解及综合运用。

试题与第1题考点略有重复,可根据学生层次选用其一或修改使用。

【答案】D3.西班牙长耳狗耳聋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育种学家在正常狗的杂交中发现下列情况:母狗A与公狗C交配产生的全是正常狗,母狗B与公狗C交配生出了一些耳聋狗。

据此推测不合理的是A.该耳聋性状是隐性性状B.公狗C是耳聋基因的携带者C.母狗A和B的基因型不相同D.为降低耳聋基因频率应淘汰母狗A【简析】素材来自遗传学学习指导与题解,考查利用遗传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答案】D4.猪笼草生长于营养元素稀缺的土壤环境中,需要依赖捕食昆虫来获取生长所需的足够氮元素。

一种莱佛士猪笼草具有超长捕虫囊,囊底部有消化昆虫的消化液,囊中栖息有长毛蝙蝠,它所捕食的昆虫数量只有其他猪笼草的1/7。

据此无法推断出的是A.莱佛士猪笼草所需氮元素可能部分来自长毛蝙蝠粪便B.长毛蝙蝠栖息部位需避开莱佛士猪笼草分泌的消化液C.莱佛士猪笼草通过光合作用为长毛蝙蝠提供有机物D.莱佛士猪笼草与长毛蝙蝠为互利共生关系【简析】用Ulmar Grafe博士及其研究小组2014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构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在全新的研究情境中的认知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学科试卷

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学科试卷

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学科试卷____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答案)[编辑推荐]__()为大家带来____年高三历史查缺补漏试题(海淀区带答案),供广大师生学习参考!1.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对象是天子的同姓亲族B.分封制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C.分封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分封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本题考察内容:分封制的内容及影响。

2.19___冬,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B.日用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C.南方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开发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农业的发展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商业的发展4.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治国主张,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政治理想的是A.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为勇者尽之于军。

C.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D.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

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思想主张5.虎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在秦时多有发现.如阳陵虎符(右图)中有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等错金文字,十分精美。

由此可以推断A.当时的将领与君主相互制约B.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十分严格C.贵族与君主联合执掌军权D.统兵权与调兵权有效分离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的政治的发展6.中医学博大精深,医学理论、施治思想和药物总结十分丰富,其中系统阐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理论和辩证施治原则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本题考察内容:__古代科技成就7.晚清时期,龚自珍建议朝廷在新疆设立行省,全国各省应迁徙人口到新疆,只有两省不用迁徙。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北京市海淀区2014届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A.
B.Al2O3的熔点很高,可高温C.光导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合金,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阿司匹林麻黄碱青霉素氨基酸
A. 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B. 阿司匹林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
C. 麻黄碱的分子式C10H15N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D. 青霉素氨基酸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10min内v(H2)=0.3 mol·L-1·min-1
B. T时,平衡常数K=1/27,CO2与H2的转化率相等
C. T时,当有32 g CH3OH生成时,放出49.0 kJ的热量
D.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再充入CO2气体,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
II.将SiCl4分离,得到纯净的TiCl4
III.TiCl4中加水加热,水解得到沉淀TiO2?xH2O
IV.TiO2 ? xH2O高温分解得到TiO2
资料卡片物质熔点沸点SiCl4-70℃57.6℃TiCl4-25℃136.5℃根据资料卡片中信息判断,TiCl4与SiCl4在常温下的
;组合2:
;……(用化学式表示)
1.纳米材料二氧化钛(TiO2)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可做性能优良的催化剂。
(1)工业上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是:
I.将干燥后的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主要杂质是SiO2)与碳粉混合放入氯化炉中,在高温下通入Cl2反应,制
得混有SiCl4杂质的TiCl4。
B.化合物Z2Y2与X2Y反应时,Z2Y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D.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对水的电离平衡一定是促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海淀区2014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卷2014.5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

其主要表现是A.铁犁牛耕的出现B.高转筒车的发明C.耦犁技术的普及D.曲辕犁的推广2.“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A.总领百官,监督军旅B.典正法度,以正纲纪C.检查户口,征收租赋D.提督学政,表彰善类3.在市的内部,按照出售商品的种类划分为不同的同业组织,称为“行”,仅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很多外国人在西市做生意,西市被称为“金市”;市各占两坊且“向街门户,悉令闭塞”。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种城市商业现象可能出现于A.隋朝洛阳城B.唐朝长安城C.北宋东京城D.清朝广州城4. 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②宋朝设置三司使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④清朝设置军机处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C.清政府对内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7.读右图——欧洲某历史时期形势图。

中国在同一时期发生的事件是A.中国同盟会成立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C.中国共产党诞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8.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

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

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④西方的政治理论在知识阶层传播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因反对“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而采取的行动是A.武昌起义B.二次革命C.护国运动D.五四运动10.20世纪20年代,中国知识界倡导“联合劳工”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是因为A.巴黎和会外交失败B.实业救国取得成效C.社会主义思想传播D.国民会议运动发展11.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

其目的是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D.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2.右图是张乐平创作于1937年8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

该漫画①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②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③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④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A.①③B. ②④C. ①②④D.②③④13.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

这一成就取得是因为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C.一五计划的实行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14.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D.反映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15.阅读“1972~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16.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

……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

”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17.师承柏拉图,被马克思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是A.泰勒斯B.苏格拉底C.伯利克里D.亚里斯多德18.16世纪,来自美洲的玉米、烟草,亚洲的香料、茶叶,非洲的黄金、象牙等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市场。

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新航路开辟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汽船的出现D.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9. 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议会有权倒阁②议会制约王权③议会拥有绝对权力④国王仍保有一定权力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0.卢梭认为:“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

”这表明卢梭A.认可精英政治B.推崇代议制C.崇尚直接民主D.反对三权分立21.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还自然地联系到人类社会。

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例外。

这一认识催生了欧洲的A.宗教改革运动B.启蒙运动C.近代自然科学D.文艺复兴运动22.“罗斯福新政通过承认大部分在政府里没有代表人的那些集团的地位,实现了一种更为公正的社会。

”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保障工人权利B.整顿财政金融C.调整农业结构D.兴办公共工程23.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1973年3月,在西欧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马克的风潮后,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

这些举措①是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结果②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③有利于提高“欧元”的国际地位④导致贸易自由化取代贸易保护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4.读图。

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拿破仑入侵俄国②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劫掠③威廉一世就任德意志帝国皇帝④克里米亚战争形势A.③①②④B.④②①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④①二、非选择题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铸币权的变化,分析汉武帝币制政策的影响?材料二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

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

(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

(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

(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

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

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26.斗争和妥协是政治史中经常出现的现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很多关于中国古代监察制的论著中,都有这种提法,如: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皇权对监察制的控制并非绝对有效,且往往不如权臣。

这主要因为监察制是在整个官僚系统中运行的,而权臣正是掌握官僚系统中各种实际权力的人。

退一步说,即使皇帝能够控制监察制,也不能保证监察制独立于权臣及其他官僚。

因为一般来讲,权臣就是皇帝的宠臣,皇帝控制监察制往往对权臣有利,更助长了他们的权势和不法行为。

大量的史料都说明了这一点。

……因此可以说,所谓相对的独立性只是一种假设,实际上并不可能存在。

中国古代的御史台、都察院、六科等,不是单纯的现代意义的监察机构,在其行使监察权力时,也不能独立于监察对象,反而往往成为官僚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工具。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1)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独立性”的认识。

材料二处死查理一世无疑是“革命”,但是经过“光荣革命”的“反革命”,英国用宪政框架吸纳革命原则,成就了代表资本主义发展方向的近代宪政体制。

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达成了王权接受限制的持续妥协。

维护了英国持久稳定的法治与和平。

——杨和平《查理一世之死与英国宪政体制的确立》(2)结合英国近代宪政体制的形成,指出资产阶级与王权之间妥协的具体表现。

材料三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

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

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

同时,我们在这次会议中建立起来的接触应该继续保持,以便我们对于世界和平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周恩来万隆会议发言稿》(3)材料三中与会各方要达成的“共同愿望”是什么?为此各方采取了怎样的妥协策略?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泰西诸国原不同于诸蛮貊(mò,泛指北方少数民族)之固陋,而更有中邦所不如者。

……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明末士人朱宗光(1)概括材料一中对西学的认识。

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认识产生的原因。

材料二14世纪,在意大利的一些“美丽的商业城市”,人们凭借自由的环境经商致富;富裕和自由又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天才、鼓舞了人们的勇气;这反过来又使人们变得更加富有。

……18世纪的法国社会,“中间等级的人因从事工业而发财致富。

大臣们和内宠近幸不如过去富有”。

结果,“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缩小”。

以前,小民百姓只能通过为达官显贵效劳以求发达,“如今工业为他们开辟了成千上万条途径”。

这些人,有了各种谋生致富的渠道,能逐渐摆脱权贵的控制,获得独立与自由。

——杨芳《论伏尔泰的启蒙社会观:自由、商业、战争与文明》(2)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时代要求与思想解放运动”的主题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要求:史论结合、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材料三1862年附设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三十年间译著近两百种……延聘法国毕利干教授化学,英国德贞教授解剖学。

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资产阶级新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政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同传统文化进行着多角度、多层面的较量,并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