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美术(上)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年级美术(上)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技能:能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一张介绍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报。
情意: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教学难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5.我们可以用哪些形式来向更多的人介绍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6.出示学生作品
分析表现形式,内容的选择。
四、作业要求:
小组合作设计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报。
五、学生操作
1.选择内容,确定表现形式
2.分工合作
3.确定小报的大框架,利用已有的资料确定位置,标题、布局……
六、小结
各组交流进度,提出本组所需补充的资料,各组相互支援,课下搜集。
学生展示介绍
发表看法
小组学习
汇报
学生介绍
学生提问
组内讨论
思考,回答
观察分析
小组合作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及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培养合作意识。
第二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一、汇总课下收集的资料
1.交流新资源
2.介绍自己对文化遗产有哪些新发现。
二、探究
归纳小结:
口头传承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
传统手工艺技能
北京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荣宝斋木版水印、同仁堂重要文化……13项。
三、探究
1.说说你最熟悉的或接触过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课件演示相关资料
2.你有哪些想了解、不熟悉的文化遗产?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ppt

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古建筑的保护ppt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 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 ,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 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 术品。无世达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 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 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课堂延伸:巴黎圣母院火灾
当地时间2019年4月
15日晚,法国巴黎圣
母院发生大火,标志
性尖塔倒塌,建筑损
毁严重,浓烟弥漫整
个巴黎上空。外观为
石砌的巴黎圣母院,
其实内部有很多木质
结构支撑,这些旧木
料极易燃烧,丁点火
星便可诱发大火。根据法国媒体报道,火灾可能
是巴黎圣母院顶楼的电线短路引起的,此前巴黎
圣母院正在进行修复工作。圣母院修复预计需要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
文成公主而建。布达拉宫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拉宫的每一座殿堂的四壁和走廊里,几乎都可以看到壁画。
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居中央是红宫,主要用于供奉
作业布置:
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 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 以表示君权“受命于天”。由于君为 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 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 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 (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 个皇帝。故宫规模宏大,占地72万平 方米,建筑面积15万多平方米,有房 屋9999间,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 代宫殿建筑群。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

六年级下美术教案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课改版

课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时:1课时课型:综合.探索。

学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与六年级上册的第11课“我国的世界遗产”构成一个学习单元,是系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内容的两课。

本课侧重于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了解全国范围内各个地方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这两课与第8课“北京的建筑”和第9课“泥塑—古建筑”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也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学习单元,第8课“北京的建筑”与第11课“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是围绕北京的文化展开,同属“综合探索”领域,第10课“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为学生学习“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铺垫。

通过本课的引导学习,使学生能关注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渐建立和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自觉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队伍的一员。

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学过的《北京的古建筑》、和《泥塑—古建筑》等课的学习,以及大量美术作品的赏析,可以说已具备了的欣赏、分析、品评各类美术作品的基本能力。

对于本课的知识内容,学生们可以说是充满期待,又充满好奇,但他们的头脑中缺乏系统的知识作为支撑,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

[来源:Z_xx_]教学目标:1.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极其包括的内容。

认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并理解它们的含义,了解我国各地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能够选取一种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社会环境、民众心理、保护现状、传承人等方面搜集资料,制作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板报。

尝试选取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

2. 学习围绕主题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析和探究等方法。

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接触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思考、阐释如何对其进行保护。

引导学生树立在文化传承方面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同等重要的价值观。

引导3.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感以及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案-教学文档

(北京课改版)六年级美术上册 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案-教学文档

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了解建筑、园林特点及知识。

2、学生通过对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地观察、欣赏、分析提高学生评述及综合学习的
能力。

3、通过对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欣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化,保
护古文化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建筑、园林知识及特点,使学生体会感受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美。

教学难点: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特点与美术之间的关系。

教师用具准备:课件、学生作业、北京文化遗产的资料或图片。

学生用具准备:课下搜集的北京世界文化遗产资料、制作小报的相关用具、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

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又来划分
2、北京六处文化遗产
3、建筑特点
4、文化遗产建筑与生活美在哪
力。

通过对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的学习欣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传统文
化,保护古文化的积极情感。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科学研究院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课件1

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科学研究院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_课件1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 绍几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 产。
天桥中幡
• 幡是旗的一种。中幡 是装饰华丽、既具有 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 力量的一种旗帜。 • 中幡起源于皇室仪仗 队的旗杆,后演变成 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 目。
北京景泰蓝工艺,在工艺上称之 为“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 泰年间,故名“景泰蓝”。
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标志
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 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 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 式。 •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 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 (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 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 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雕漆工艺,是把天然漆料在胎上涂抹出一 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花纹 的技法。
风筝
京 剧
聚元号弓箭制作工 艺
聚元号弓箭制 作技艺是中国的传统 手工技艺之一。聚元 号是清朝皇家专设的 兵工厂,其弓箭铺原 来位于北京东四附近 的弓箭大院。聚元号 到今天已流传了近 300年,历经十代传 人。
聚元号弓箭制作技 艺传承人——杨福 喜先生
北京象牙雕刻工艺,指的是在北 京地区形成的、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 手工技艺。考古材料表明,北京象牙 雕刻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北京 市文化局在综合有关单位申报及 专家推荐的基础上,并通过各项 目专家论证会的论证以及北京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会、北 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 席会议的评审产生的。
范围
• • • • • 口头传统和表述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 》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 》人美版(北京)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人美版(北京)一. 教材分析《第18课我国的世界遗产》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的美术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载体,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欣赏能力,对我国的世界遗产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遗产的保护意识较为薄弱,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多停留在表面,对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不多,这也是需要在教学中关注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世界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提高审美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为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北京故宫的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

2.欣赏与分析:展示我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如故宫、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讨论与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世界遗产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实践环节:让学生结合世界遗产的特点,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关注遗产保护,增强民族自豪感。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课件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课件

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PPT课件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激趣导入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激趣导入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激趣导入有目的地搜集相关资料,如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搜集资料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故事的。

整理资料筛选资料,剔除无关信息。

如果资料不够完善,可以继续搜集、补充。

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撰写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

方法迁移,形成习作:写完后,和同学交流,互相评一评,看看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1.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再一次进行梳理、分类,同时将介绍时用得上的重要信息做上记号。

2.列出习作提纲,明确从哪些方面介绍,详略怎样处理。

3.动笔写作。

4.讨论、交流,互相点评,并修改自己的习作。

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兵马俑规模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范文示例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鹬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

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武士俑平均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

它们身穿战袍,披挂铠甲,脚登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手持兵器,整装待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

18. 我国的世界遗产 课件(共39张ppt)人美版(北京)美术六年级上册

18. 我国的世界遗产 课件(共39张ppt)人美版(北京)美术六年级上册

破损的出土彩陶
古书画修复专家徐建华展示一幅破旧的古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它南北长约1600米。 已经开发的石窟共有492个。这492个洞窟中有大约45000平方米的壁画 群。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和风沙的侵蚀,我们可以看见,有的壁画还 能保持鲜艳的色彩,但是受侵害严重的地方颜料层已经脱落,颜色几 乎看不见了。
修复人员正在为破损的古书画进行贴条, 通过隐补工艺,加固这幅画。
文物保护技术人员在对古书画进行全色。全色是古书画修复的一道
工序,对缺失部分进行补色。这个程序对光线要求很高,几乎都是在自 然光下进行。
文物保护技术人员进行补缀工艺,把绢画背 面的破损用补绢补上。
使用马蹄刀补缀。
四、面对社会进行普及与宣传
我国的世界遗产
知识回顾
回忆:什么是美术遗存?
思考:美术遗存之所以珍贵, 它们的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最后的” • 以独特的造型或精湛的工 艺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内涵。
美术遗存
这些都是美术遗存
秦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飞天 北魏 甘肃麦积山石窟76窟藻井局部
舞蹈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期
刚出土的秦始皇陵兵马 俑是带有色彩的,一接触空 气颜色很快就褪去了。由于 现代技术还不能保存这些色 彩,第二、第三兵马俑坑就 暂不开挖,等待技术成熟之 后,我们才能大饱眼福。
展览展示
雕刻师傅在展览中展 示老北京紫檀雕刻工艺。
扎燕风筝制作展示
在展览现场表演景泰蓝的制作
写生、临摹
学生在安徽的宏村进行写生
五、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中
利用敦煌纹样 设计的茶杯垫
仿古代食盒设计的糕 点礼盒
利用传统剪纸纹样 装饰的时尚服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世界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统计表
遗产名称 长城 故宫
周口店猿人遗址 天坛
颐和园 十三陵
列入时间 1987年 1987年 1987年 1998年 1998年 2003年
建筑类型 价值 军事防御工程
宫殿建筑
城 2、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3、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4、北京颐和园 5、北京天坛 6、明十三陵(明清皇家陵寝) 7、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8、甘肃敦煌莫高窟 9、西藏布达拉宫 10、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1、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2、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3、云南丽江古城 14、山西平遥古城 15、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6、重庆大足石刻 1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31、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面对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该怎样做?
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18、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19、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1、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2、澳门历史城区
23、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24、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25、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26、云南三江并流
27、山东泰山 28、安徽黄山 29、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30、福建武夷山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 三、课后“静思2分钟”大有学问 • 我们还要注意课后的及时思考。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心中快速把刚才上课时刚讲过的一些关键思路理一遍,把老师讲解的题目从题意到解答整个过 程详细审视一遍,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所以,2分钟的课后静思等于同一学科知识的 课后复习30分钟。
2019/7/2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21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延庆
柔怀
密云
八达岭长城
昌平
十三陵
门 头沟
颐和园
海淀
顺 义
故宫
石景山
朝阳
房山
丰台 天坛通 州

北京猿人遗址 兴
平谷
· 列入时间 · 建筑类型 · 文化价值
· 突出主题 · 合理布局 · 图文并茂 · 制作精美
1929年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 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 轰动了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