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口社区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合集下载

新生儿随访制度

新生儿随访制度

新生儿随访制度篇一:公共卫生服务随访制度 Microsoft Word 文档随访制度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逐步规范随访制度。

一、新生儿随访制度:1、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婴幼儿健康管理、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新生儿家庭访视在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由村妇幼医生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按规范要求进行询问、观察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婴幼儿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一般在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访。

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和发育评估。

、3、婴幼儿健康管理服务,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进行,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共8次。

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心理行为发育、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4、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散居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应在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进行,集体儿童可在托幼机构进行。

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眼力筛查,时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等。

二、孕产妇随访制度:1、孕12周前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并指导孕期保健和进行第一次随访记录。

2、产前健康管理:对孕妇进行孕期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和产前5次(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心理适应、孕期营养等咨询,进行高危孕妇初步筛查、转诊和随访。

社区儿童保健关键是访视制度、特殊儿童管理和母乳喂养

社区儿童保健关键是访视制度、特殊儿童管理和母乳喂养

社区儿童保健关键是访视制度、特殊儿童管理和母乳喂养儿童保健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北京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加强社区保健服务中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儿童患病率,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标签:儿童保健;健康检查;计划免疫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的、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使其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以保证儿童健康生长发育。

近年来,北京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做好社区儿童保健工作,重视儿童早期的发展,加强社区保健服务中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降低儿童患病率,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

本文简要予以总结。

1 重视健康教育,建立新生儿访视制度儿童保健工作面广量大,首先要做好宣传教育,提高家长的保健意识和传授新的保健理念、喂养习惯和习俗,真正养育身心两方面都健康的儿童。

1.1新生儿访视儿童保健的对象主要是6岁以内儿童,重点是新生儿和3岁以下婴幼儿。

新生儿访视要求2~3次,第一次访视自产科出院后3~7天,详细询问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的情况,是否足月,出生方式,有无窒息,出生体重,吃奶、睡眠、大小便情况等,观察皮肤与面色,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检查,宣传母乳喂养,指导护理与保暖,检查脐带是否脱落,脐窝是否正常。

第二次访视(满月访)于生后28-30天,了解黄疸是否消退,测身高体重,指导加喂维生素AD滴剂,预防佝偻病。

满月访时对新生儿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满月体重增长不足600克者,应分析原因,继续加强管理。

1.2特殊儿垂直管理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阿氏评分小于7分者、黄疸儿、感染儿、先天畸形并影响生存能力的应进行垂直管理,增加访视次数,提供最佳服务。

有计划、系统的在本社区内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母乳喂养知识、儿童膳食制作、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儿童预防接种等。

促使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3重点儿管理继续将患有中重度贫血、佝偻病等疾病,和体弱儿童,重度肥胖儿童作为社区儿童保健的重点之一,提供定期检查。

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制度

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制度

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制度是为了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防止母婴传播疾病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我国母婴健康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工作规范和流程。

以下是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制度的内容:一、成立母婴阻断随访工作小组1. 工作小组组成:由妇产科、儿科、感染科、预防保健科等相关科室的专业人员组成。

2. 工作小组职责:负责制定母婴阻断随访工作计划,组织实施随访工作,协调解决随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随访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随访对象的确定1. 随访对象:所有在本院分娩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

2. 重点随访对象:孕期感染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传染病的孕产妇及其新生儿。

三、随访内容1. 孕产妇随访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等。

(2)孕期健康管理:包括孕期检查、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

(3)分娩情况:包括分娩方式、分娩时间、新生儿出生情况等。

(4)产后恢复:包括产后身体恢复情况、哺乳情况等。

(5)传染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传染病筛查结果。

2. 新生儿随访内容:(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

(2)健康状况:包括生长发育、疫苗接种、疾病筛查等。

(3)传染病筛查:包括艾滋病、乙肝、梅毒等传染病筛查结果。

四、随访流程1. 孕产妇随访流程:(1)产后1周内:对孕产妇进行首次随访,了解分娩情况和产后恢复情况。

(2)产后42天:对孕产妇进行第二次随访,了解身体恢复情况和哺乳情况。

(3)产后6个月:对孕产妇进行第三次随访,了解新生儿健康状况和传染病筛查结果。

2. 新生儿随访流程:(1)出生后1个月内:对新生儿进行首次随访,了解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

(2)出生后6个月:对新生儿进行第二次随访,了解生长发育情况和传染病筛查结果。

(3)出生后1岁:对新生儿进行第三次随访,了解疫苗接种情况和生长发育情况。

五、随访方式1. 面对面随访:由专业人员上门或孕产妇来院进行面对面随访。

2. 电话随访:通过电话与孕产妇进行沟通,了解随访对象的健康状况。

母乳喂养随访支持制度及母乳随访支持组织的职责

母乳喂养随访支持制度及母乳随访支持组织的职责

母乳喂养随访支持制度
1、产妇出院前主管医生应告之产妇如何与本院随访门诊和支持组织保持联系,并填好围产期保健手册。

2、产妇出院时妇产科负责填写产后访视联系卡,将出院产妇转交给支持组织。

3、产妇出院后带保健手册到本院产后随访门诊作产后访视。

4、支持组织有计划地派人到产妇家进行产后访视,详细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继续坚持纯母乳喂养4—6月。

5、本院建立热线电话,保持24小时有人值班,随时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的困难。

6、妇产科、访视门诊、咨询门诊和支持组织要协调做好母乳喂养支持工作。

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职责
1、全面掌握出院产妇的一般情况。

2、负责出院产妇的产后访视(产后7天、14天、28天、42天)和三月、四月母乳喂养指导,帮助产妇解决出院后母乳喂养方面的困难。

3、负责新生儿的访视,指导新生儿的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回访制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回访制度

病人回访制度一、总则为进一步加强我中心行风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特制定门诊病人回访制度。

二、回访人员、形式1、门诊病人由首诊医师负责回访。

2、回访人员可以采取电话、信函、上门探望等形式。

3、产后康复由妇女保健负责人安排随访。

三、回访内容1、了解患者康复情况;2、听取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3、提供健康常识,指导病人康复锻炼、生活起居、饮食规律、用药指导、自我保健;4、征求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建议和需求;5、督促病人定期复诊;四、回访时间:1、门诊病人回访必须在病人出中心后一周内完成。

2、对转诊病人中有疑难病例或未确诊的必须在一周内回访。

五、回访管理1、医疗部建立对病人回访登记的专用簿,医疗部长负责做好医务人员回访病人统计工作。

2、登记专用簿格式:回访日期、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患病名称、出中心日期、病人意见和建议、改进措施等(具体表格由医疗部制定、办公室统一发放)。

六、医疗部长回访管理职责:1、督促首诊医生负责对所属病人进行电话随访,随访率每月达到80%以上。

2、回访医生将回访结果认真进行整理、记录,并填写在回访病人专用簿。

3、每月总结一次、每年度整理汇总一次回访资料,列出本月、本年度回访的病人总数、回访率,病人意见建议和需求有哪些等,及时上报中心办公室,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七、回访率考核标准门诊病人回访率达到80%以上。

八、回访率考核门诊病人回访率由医疗部主管领导每月按病人数量抽查,对低于回访率标准的(以5%为一个档次),低于一个档次,扣除相关人员月绩效考核分值50分。

九、回访病人注意事项:1、回访病人时语言亲切,态度诚恳,有耐心和爱心。

2、帮助病人了解看病的流程,得知病人要回中心复查时,要告知我中心的地址及医生的坐诊时间,使病人少跑冤枉路。

3、帮助病人时不应随便承诺,有寻求帮助的病人,能做到的,应尽力去帮助,如做不到的服务,要向病人解释清楚,得到病人的理解,做到诚信服务。

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家庭访视

新生儿家庭访视对生后1月内的新生儿家庭访视共三次,分别在出生后的3天内、14~16天、26~28天进行。

由于产后3天内大多数产妇尚在住院期间,因此,第一次访视一般由接生单位完成;第二次、第三次的访视分别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入户进行。

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出生窒息等高危新生儿应增加访视次数。

一、访视包装备必备物品:听诊器、体温计、75%乙醇、消毒棉签、婴儿秤、手电筒等。

其他育儿宣传资料、一次性鞋套。

二、访视流程(一)社区访视人员应统一着装,佩带上岗证。

(二)按门铃或敲门、自我介绍、说明来访目的,与产妇及家属沟通,取得信任。

(三)进入产妇家,在接触母婴之前先清洁双手。

三、访视内容(一)询问:1、围生期情况:孕期健康状况、孕周、分娩方式、孩子出生体重、有无窒息或产伤等。

2、新生儿的吃奶、睡眠、大小便等。

3、有无呕吐。

若生后2~3周或更早出现呕吐,持续性加重、呈喷射状、吐出物为奶及奶凝块、不含胆汁,则怀疑幽门狭窄,应转诊。

4、预防接种情况:询问是否接种了卡介苗和第一剂乙肝疫苗。

5、新生儿筛查:询问在出生时是否进行了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若没有,督促家长尽快带孩子到出生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接受筛查。

(二)观察:家居环境、卫生;新生儿的面色、精神、活动等一般状况。

(三)体格检查及处理1.观察新生儿整体情况,有必要时测量体温。

若体温超过38.5℃或物理降温无效或体温低于35℃或不吃奶,建议转诊;呼吸频率过快,超过60次/分或出现呼吸暂停者,立即转诊。

2.皮肤:(1)观察有无胎记和色素异常;(2)有无黄疸、发绀、苍白、皮疹、包块、硬肿、红肿等;腋下、颈部、腹股沟部、臀部等皮肤皱褶处有无潮红或糜烂。

若有异常或突然迅速生长的血管瘤,建议转诊;(3)若咖啡牛奶斑数量超过6个,大小超过0.5cm,建议转诊;若有皮肤皱褶处潮红或糜烂,给予针对性指导;(4)若黄疸过早出现(生后1~2天),或短时间内加重;持续时间过长(≥14天);退而复现;建议转诊。

母乳喂养监督与评价制度

母乳喂养监督与评价制度

母乳喂养监督与评价制度
1、制度本中心的书面母乳喂养规定,要求全体职工熟记,理解其规定内容。

2、每年对全体职工进行爱婴社区知识和母乳喂养技巧培训。

(1)每年对新上岗的人员进行母乳喂养岗前教育。

(2)每年对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进行复训。

(3)抽取5名医护人员对母乳喂养规定、知识及技能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3、通过妇保门诊、产后访视等途径,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教育;印制并向孕产妇发放母乳喂养知识书面材料。

随机询问孕妇或者产妇获得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情况。

4、按要求进行访视,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嘱其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5、设立母乳喂养咨询专线,并由专人负责,如有事不能及时答复者,20分钟内进行主动回复,并做好记录。

6、将母乳喂养指导纳入常规工作程序。

妇幼保健人员对产妇进行规范的母乳喂养指导,通过示范和指导,教会产妇哺乳体位、新生儿含接姿势、挤奶方法、促乳方法。

通过询问了解产妇接受哺乳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产妇回答问题的准确率进行核分,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1.产后访视要以母婴健康为宗旨,访视人员与排班人员加强联系,共同创造优质、温馨的产后访视服务。

2.产后访视时间:在产妇分娩后10-14天、21-28天各访视1次。

3.访视人员领取产后访视资料后,核实好产妇情况,并与产妇电话联系,告知访视的时间。

4.访视时检查了解内容:
⑴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完整观察一次喂哺过程,纠正不良喂哺姿势;
⑵为产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乳头有无皲裂,乳房有无红肿、硬结、疼痛等情况,乳汁是否充足,指导奶胀的处理方法及保持泌乳的方法;
⑶检查子宫恢复的情况,观察恶露的性质及会阴或腹部伤口的愈合情况等;
⑷为婴儿测量体温,称体重,观察婴儿的脸色、精神状况、呼吸及哭声;
⑸了解婴儿睡眠及大小便等情况;
⑹为婴儿作全身检查,重点检查婴儿的头部血肿恢复情况,有无鹅口疮等;
⑺检查婴儿的脐部,是否干结,有无红臀、湿诊等;
⑻了解婴儿黄疸出现的时间及变化过程,观察婴儿黄疸消退情况。

5.如发现异常情况又不能在产家处理时,要向产妇和家属作好解释,并督促及时到医院就诊。

6.督促产妇产后42天带婴儿一起回院检查。

7.对因各种原因访视不到的产妇,访视人员应咱当天通知访视排班人员,以便了解情况及时重新安排。

8.指导产妇带婴儿到所属医疗单位预防接种。

9.做好健康教育,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产后卫生保健知识。

10.将检查内容详细填写到围产期保健手册及访视记录本上。

11.访视前后常规检查访视用物,确保访视用物、药物齐全有效,访视箱清洁干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口社区母乳喂养随访制度
一、在本社区防保科设立母乳喂养咨询门诊、母乳喂养咨询热线电话,提供母乳喂养咨询服务。

二、孕妇早期建册时,首诊医生应告知产妇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如何与医院保健科或社区随访组织联系,并填好《北京市母子健康档案》。

三、产妇出院后,《北京市母子健康档案》交户口所在地或休养地的社区保健科,由保健人员进行访视,并详细了解记录母乳喂养情况,指导母亲坚持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按时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坚持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四、儿童定期体检时应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并给予咨询和指导。

五、与医院、保健机构、母乳喂养支持组织联系,共同做好母乳喂养随访工作,将母乳喂养随访作为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了解出院后母亲的母乳喂养问题,及时进行咨询指导,解决母乳喂养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