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系统与设计单元测试
技术与设计2试题

通用技术(必修2)试题一、选择题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测试题1、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B )A、美观B、重心低C、保护D、支撑2.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C )A、口杯B、衣服C、飞机D、手表3设计一个方便人户外活动携带,保护卫生、环境污染的水壶,则该产品的结构应是( A )。
A 、折叠式不锈钢杯 B、塑料壶 C、一次性杯D、铁水壶4. 一组积木块能组装成多种建筑模型,这种"积木原理"说明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性是( C )A、稳定性B、承载性C、结构对系统性能的决定性D、通用性5、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直接采用铝合金片,而用长方形截面的铝合金构件,这说明了( B )影响着结构强度.A、材料B、构件的形状C、重心的高低D、连接方式6、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B )A 拔河的绳子断裂B 广告牌被台风吹倒C 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D 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7. 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D )A、摩托车头盔B、圆形陶瓷饰品C、贝类D、金字塔8、在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
(B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9、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
(B)A、钢笔;B、潜艇;C、课桌;D、黑板。
10、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一个属于实体结构。
(C )A、电灯泡;B、乒乓球;C、橡皮檫;D、贝壳11、下列问题中,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是( B )A.拔河的绳子断裂B.广告牌被台风吹倒C. 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12.钢筋混凝土梁中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 C )强度更强。
A、抗弯B、抗压C、抗拉D、抗剪13、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属于实体结构是( C )。
通用技术与设计2教案(全册)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第四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一节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第二节流程的设计第三节流程的优化第三单元系统与结构第一节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系统的分析第三节系统的设计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第一节控制的手段及应用第二节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与方式第三节闭环控制系统的干扰与反馈第四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教材版本】本课程采用苏州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通过生活观察和技术试验,对简单结构进行强度与稳定性分析,解释它的强度高或低、稳定或者不稳定的原因。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已有条件,自行设计和制作实验,并得出结论。
指导学生对技术实验与观察的过程进行记录,并按照比较规范的格式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良好的实验作风与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的第一课时。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本课时要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以及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
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本课时还要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讲解应力概念。
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应力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 通过有趣的小试验, 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分析】学生对结构虽有一定的了解,对结构的功能和分类也有一定的基础。
史上最全面的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选择题(含答案)

《技术与设计2》选择题专项训练()1、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特大级的地震灾害导致大量的建筑物倒塌,根据结构的强度来分析,影响结强度的因素有A. 结构的体积B. 结构的材料和体积C. 结构的材料、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的连接方式D. 结构的材料和结构的重心高低以及结构的体积()2、丁谓修复皇宫,把烧砖、运输建筑材料和处理废墟三项繁重的工程任务看成一个整体中的相关部分,加以协调处理,从而找到获得最佳效果的方案,节省了大量劳力、费用和时间,一举三得。
丁谓实际上是运用了A.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B.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C.收集资料的方法D.调查研究的方法()3、现在,学校的打铃系统一般都是由电脑控制。
其控制系统为A.机械控制、闭环控制系统B.电子控制、闭环控制系统C.机械控制、开环控制系统D.电子控制、开环控制系统()4、要理解一个控制现象,首先需要清楚三个问题,这其中不包括A.控制的对象是什么B.控制的过程中受到那些干扰C.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D.采取什么控制手段()5、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准备起跳,则跳板受到A.拉力、扭转力B.压力、拉力C.拉力、剪切力D.压力、弯曲力()6、右图是温州世纪广场上标志性建筑,划圈部分建筑的结构类型包括A.实体结构、框架结构B.框架结构、壳体结构C.实体结构、壳体结构D.框架结构()7、下列关于流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流程的优化就是要使流程的环节趋向简化B.流程是具有层次性的,大流程中包含小流程C.任何流程都包含两个基本的要素:环节和时序D.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8、石墨铅笔的铅笔芯是以石墨与粘土按一定比例配好制成的。
石墨比例越大则笔芯越黑,而硬度越小;粘土的比例较大则颜色浅而硬度大。
由此例可知,石墨铅笔芯主要体现了系统的A.相关性 B.环境适应性 C.动态性 D.目的性()9、下列不属于水银温度计作为系统的条件之一的是A.温度计是由一个盛有水银的玻璃泡、毛细管、刻度和温标组成的B.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根据水银热胀冷缩的性质而设计的C.温度计能用来测量温度D.玻璃泡中的水银受热后增大体积,流入毛细管,通过刻度显示温度()10、控制系统中,将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的过程,称为A.反馈B.干扰C.控制D.闭环控制()11、控制系统中属于自动控制系统的是A、按钮开关控制B、普通自来水龙头C、汽车驾驶D、花房恒温度控制()12、观察右图,图中的人起到控制过程中什么的作用A、传感器B、控制器C、执行器D、被控对象()13、光滑水平面上,两个塑料材质,具有较薄外壳的中空球体,质量均为20g,以速率v相向碰撞,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无论v多大,小球做弹性碰撞,之后会以速率v相反方向运动B.无论v多大,碰撞后能量损失,两小球以小于v的速率相反方向运动C.小球是强度很大的壳体结构,而且能吸收撞击能量,无论速度v多大,碰撞后速度为0D.小球的壳体结构强度较大,但如果速度v太大,撞击力也会使小球破裂()14、板凳的结构和跳板的结构不同,在使用中,我们希望板凳不发生明显的变形,而希望跳板能发生明显的变形。
第二单元 流程及其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2》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及其设计》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基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的核心是认识流程、设计流程和优化流程。
本单元作为《技术与设计2》的第二单元,研究的是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其中流程图的绘制和流程的优化思想为后面学习“系统”和“控制”奠定了基础。
根据相关的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科核心素养,本单元设计了“流程的探析”、“流程的设计”和“流程的优化”三节内容,围绕着身边熟悉的生活经验案例和“制作和改进智能感应灯”的情境安排了七个任务。
“流程的探析”一节以“学生现场体验人工洗衣步骤”为情境引入来设计了“感知生活、生产中的流程”、“绘制流程图”和“探析生活与生产中的流程”三个任务,让学生画出简单地方框流程图,并通过医院就诊案例来体验流程、环节、时序的含义,熟知流程图在日常生产从生活中的意义。
“流程的设计”一节选择“感应灯的设计与制作”,由单人制作变成小组合作,由此制作流程也发生了变化,这一情境设计了两个任务“分析流程设计考虑的基本因素”和“设计感应灯加工流程”;“流程的优化”一节以“改进前面两节课设计的感应灯”为情境引入设计了“物流配送路线方案选择”和“木质模具设计与制作”等三个任务来讲解“分析流程优化的基本要素”和“进行简单的流程优化”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分析1.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流程与设计》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什么是流程,如何设计流程,同时流程的设计具有不唯一性,已经设计的流程还可以进行改进、优化。
2.本单元重点知识和相互联系流程就是做事的顺序。
第一部分《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告诉学生流程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第二部分《流程的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强的工作,要根据设计对象的不同特点考虑其基本因素,遵循流程的内在规律。
第三部分《流程的优化》有两类,一是流程设计过程中的优化,一是已有流程的改进。
3.学科核心素养工程思维:能运用流程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技术设计活动,尝试解决技术问题。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单元练习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A、口杯B、衣服C、飞机D、手表2.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实心结构B、框架结构C、空心结构D、壳体结构3.悉尼歌剧院的外壳属于―――――――――――――――――――――――――()A、实体结构B、框架结构C、壳体结构D、混合结构4.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A、头盔B、圆形陶瓷饰品C、贝类D、金字塔5.体操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拉伸B、弯曲C、压缩D、断裂6.上刀梯是是湘西苗族的传统活动,表演者为保证脚不受割伤,必须力求脚面垂直落在刀刃上,绝不滑动。
此时脚面承受―――――――――――――――――――――――()A、拉力B、压力C、剪切力D、弯曲力7.我国塔式建筑的结构一般都是由上到下越来越大,这主要是考虑它的―――――()A、稳定性B、强度C、美观性D、经济性8.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A、美观B、重心低C、保护D、支撑9.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A、拔河的绳子断裂B、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C、广告牌被台风吹倒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10.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11.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①结构的形状②材料③支撑面积大小④物体重心的位置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③④12.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采用铝合金片,而是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说明以下哪个因素―――――――――――――――――――――――――()影响着结构的强度?A、材料B、形状 C 、构件 D、连接方式材料:人们最早利用混凝土的时候,只是把它当作人造石材。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高一下学期练习题参考答案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高一下学期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3.×4.√5.×6.×7.×8.√9.√10.√
11.×12.√13.×14.×15.√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为什么严禁长途客运车超员行驶?
超过客车结构所能承受的应力时客车的结构会被破坏、影响到客车运行的稳定性、等等
3.李明的爸爸是当地有名的种菜能手,特别是在温室大棚中种植蔬菜的技术更是一绝。
请你分析一下,在种植蔬菜过程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控制?温度控制、肥料控制、光照控制、湿度控制、育种控制、病虫害防治、农药控制、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
复习题参考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 技术与设计2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讲稿) 苏教版必修2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讲稿) 苏教版必修2前言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技术与设计1》模块,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技术世界,认识了技术及其主要特性;我们一起步入了设计殿堂,学习了设计的基本知识,体验了设计的初步过程,进行了设计的交流和评价。
应该说,在培养“技术素养”的进程中,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本课程的第二个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
本模块共有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是: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
同学们会发现,在第一模块中的八个内容是用“章”来表示的,而本模块的四个学习内容则用来“单元”来表示,这是因为,第一模块的八个内容是彼此相连,且有递进关系的内容,而本模块的四个内容相对比较独立。
但并不是说它们没有关联。
实际上,这四个主题,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这种联系可以理解为:系统是主体,结构是核心,流程是系统状态的变化,控制是对系统状态实施的干预。
在本模块的学习中,我们除了要继续加深对技术的认识和对设计知识的掌握外,同学们特别要对包含在这些专题里的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理解,并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迁移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由于本模块内容的知识性和专业性都比第一模块要强得多,同学们在学习中既要动手,又要动脑,并要学会灵活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解决技术问题。
要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技术理论素养、技能素养和创新能力。
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为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而竭尽全力。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认识结构一、结构的涵义“结构”一词,对同学们来说可能并不陌生。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习其它课程中,有哪些课程提到过“结构”?对!;在生物课中提到过:人体的结构;在政治课里有社会结构;在化学和物理中,有物质结构、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在语文课里接触过:文章的结构,在地理课中有地质结构。
看来,世界上的事物,大到宇宙,小到原子、分子;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有其自身的结构。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问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技术与设计2——教材问题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一节常见结构的认识1.本节重要概念:结构、构件、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
2.教材第2页中的几幅图生动、形象地说明结构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3.教材第3页“案例分析”中的三个实例,均说明自然界动物、植物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结构可以用来为人类服务,人类可以从中获取感悟而解决某些技术问题,实现一些发明创造。
4.教材第3页“马上行动”受自然界事物结构的启发而产生的产品有船桨(鱼鳍)、人工冷光(萤火虫)、风筝(鹰)、锯(蝗螂臂或锯齿草)、车轮(随风旋转的飞蓬草)、潜水艇(海豚)、声呐(蝙蝠)、潜水用的脚蹼(鸭子)、潜水艇的流线型设计(鱼类)等。
本栏目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内化“自然界结构对技术领域的启发”,要养成对日常生活细心观察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知道解决技术问题不仅需要正确的方法,更要有持久的恒心和毅力。
5.无论是自然界的结构现象的举例,还是技术领域中的结构现象的举例,教材都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
6.教材第4页“阅读”1907年的魁北克大桥坍塌,被列为20世纪十大技术失误之一。
这里用反面例子来说明合理结构的重要性,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引起人们对结构的重视。
“阅读”为选学内容。
7.教材第4页“马上行动”自然界:地球的结构、金刚石的结构、树的结构……技术领域:汽车的结构、自行车的结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结构……社会领域:教育管理系统的结构、家庭的结构、企业的管理结构……8.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是一个难点,建议教师查阅有关结构力学和理论力学书籍,研究结构构件的受力以及基本受力形式。
应注意结构概念不能只局限于建筑结构的理解上。
9.教材第5页的插图,形象地说明了构件的受力形式。
10.教材第5页“马上行动”11.教材第6页“案例分析”这里侧重分析简易桥梁桥面的静态受力。
12.教材第6页“马上行动”吊兰的支撑架承受吊兰的拉力;桥墩承受来自桥面、桥上负载的压力,两端被托住的梁受到支撑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术与设计2《系统与设计》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系统分析的目的是:()A、为了减少实验的失败B、为了减少系统内子系统的要素C、为了减少设计决策的风险D、为了减少设计过程的不确定因素。
2、黑色系统是指()。
A、全部由黑色的材料组成的结构系统;B、信息完全明确的系统;C、在夜晚生产制造出的系统;D、信息不完全明确的系统。
3、“泰坦尼克”号游轮,在当时该游轮各项技术性能是世界最先进的。
但是为什么触冰后会沉没?请从系统的结构的角度理解,它主要反映了系统对()的基本特性。
A、整体性;B、相关性;C、目的性;D、环境适应性。
4、“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系统论”是一门跨学科的横断科学。
是由哪位科学家创立的?()A、马克思;B、霍尔;C、贝塔郎菲;D、维纳。
5、现代医学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攻克了许多难题,它采用系统中的原则是()A 整体性原则B 科学性原则C 综合性原则D、相关性原则6、我们使用计算机离不开Windows操作系统,他属于()A.自然系统B.人造系统C.实体系统D.抽象系统7、系统优化的意义()A.获取系统的最佳效益或最佳功能 B.改善系统的环境C.调整系统的结构 D.改变系统的特征8、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系统的是()A.塑料大棚 B.一片森林 C.智能大楼 D.一架飞机9、下面关于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系统是一个整体,即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目标和作用的有机整体B.系统的目的性是指每个系统都具有特殊的功能C.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D.在一个系统中,有时各子系统之间往往是互不相干的,甚至是相互对立的。
10、一堆沙子、钢筋、水泥等等材料散放在一起没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造成一座桥梁,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这个案例说明系统最基本的特性是:()A、目的性B、动态性C、整体性D、适应性11、“丢卒保车”、“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言,它们主要反映了系统基本特性中的()A、整体性B、相关性C、动态性D、目的性1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时常受到大气对流的影响而产生颠簸,当飞机的检测装置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经过控制器的调节,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好飞行状态,克服大气对流对飞机飞行的影响,保持平稳飞行。
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A、整体性B、相关性C、环境适应性D、动态性13、2003年10月我国自行研制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飞入太空。
飞船和运载火箭共有几百万个零部位,这些零部件本身都很一般,但是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性能优异的航天飞船,从而体现了系统的()A、动态性B、目的性C、整体性D、相关性14、合金钢材料中,碳含量的高低影响着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影响钢的耐磨性。
碳含量高,则硬度高、韧性差;碳的含量低、则硬度低、耐磨性差。
这反应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A、相关性B、环境适应性C、动态性D、整体性15、台式计算机的CPU上安装的小风扇有时转的快,有时转的慢,这个现象说明了系统的什么基本特性()A、整体性B、相关性C、环境适应性D、动态性16、在下列关于系统相关性的理解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一个系统往往存在多个目标,这些目标还常常不一致,需要进行协调B.系统通常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C.系统各组成元素之间、部分和整体之间不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而且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其它部分和整体任务的完成。
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17、在大自然中鹿、兔奔跑速度快,能逃避猛兽追捕;刺猬身上长尖刺.使猛兽无从下口;黄鼬遇敌时突放臭气.扰乱猛兽神志,影响其情绪,在其迟疑间跑掉。
这是生态系统基本特性中的( ) A.整体性B.相关性C.动态性D.环境适应性18、水(H2O)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但当你口喝需要喝水时,分别吸入氢气和氧气并不能为你解渴,这说明()。
A、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才能构成系统B、各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形成整体C、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没有的D.系统包含子系统,它又是更大系统的子系统19、原来,冬天的时候为了保暖,我们经常在窗子上贴一层薄膜,而在夏天时我们就换上纱窗,这体现了系统设计的哪一方面特性()A、整体性B、动态性C、相关性D、目的性20、赵明同学家所在街道的人行道路在一年内进行了铺设通讯线路、煤气管道、下水管道修理三次施工,给市民带来了生活的不便,这说明对于道路的改造不符合系统设计的()原则A、整体性原则B、动态性原则C、综合处理的原则D、人性化设计的原则21、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A、整体性、先进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B、整体性、可靠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C、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D、整体性、开放性、实用性、可靠性、动态性22、下列不属于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的是:()A、推理归纳;B、阐明问题;C、分析研究;D、评价比较。
23、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做科学实验中,有一类实验,如:阿基米德定律的验证、重力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等。
从实验中得到某些实验数据,并通过其数据进行实验的计算和试验分析,从而验证某一科学定律正确与否,这一类实验的处理方法称为()A 整体性分析法 B科学性定量分析法 C科学性定性分析法 D综合性分析法24、列车提速是对铁路运输系统的优化。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先进的机车,就能提速。
B.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机车,还需要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改进。
C.只有使用“动车组”才能提速。
D.只有重新铺设铁路,才能提速。
25、系统的优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使系统达到更理想、更佳效果的过程。
请判断以下事例,不能使系统达到优化的是()A、为交通闭塞的某村修建一条公路B、为了提高竹笋的产量,竹子种得越密越好C、利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差、时间差进行间作套种D、在耕地少的地区开发低丘缓坡,建立经济林基地26、系统设计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是()①系统设计的目的②系统设计的要求③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④系统设计方案的优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7、下面哪一点不能成为我们判断“自行车构成一个系统”的依据?A.自行车由车架、车把、鞍座、脚蹬、链轮、链条、车轮、车闸等部件组成B.车架、车把、鞍座、脚蹬、链轮、链条、车轮、车闸等部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C.自行车具有代步的功能D.自行车具有的功能是单个部件所没有的28、下面哪一句日常用语没有反映系统整体性?()A.丢卒保车B.春捂秋冻C.一招不慎,全盘皆输D.三个小皮匠顶个诸葛亮二、填空题1、运用系统的___________观点,有助于我们不仅看到系统的现状,而且看到系统的变化和发展,从而预测系统的将来,掌握系统的发展规律。
2、系统工程的霍尔三维结构是指在运用系统工程时从三个侧面来考虑问题的方法。
第一个侧面叫_________ 维,第二个侧面叫_________ 维,第三个侧面叫 ____________维。
3、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________ 的若干要素(部分)组成,并具有___________ 的有机整体。
4、系统作为黑箱,通过对系统_________ 与__________ 关系的研究,进而推断出系统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方法,就是黑箱方法。
5、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称为。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第二,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第三,这个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6、系统是普遍存在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根据需要,可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分类。
如,可把系统分为和,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的系统(如生态系统),人造系统是由人工制造加工而成的系统(如计算机系统和机械传动系统);也可把系统分为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实体系统是实物形态的(如生物系统、机械系统),抽象系统是非实物形态的(如哲学系统)。
7、系统的基本特性主要有、相关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等,这些特性都体现了一定的思想与方法。
8、系统分析是指为了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并在此基础上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有的系统提出改进方案的过程。
系统分析应遵循____性原则、____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
9、系统的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______。
10、是对各种各样的系统进行调查分析、筹划研究、评价实施、运行改善等,直到完成一个能协调工作的实际系统的过程。
系统设计要考虑其目的与要求、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对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等问题。
11、系统设计的步骤包括:将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确定各子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子系统进行技术设计和评价,对系统进行总体技术设计和评价等。
12、系统分析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地球生态系统而言,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等是该系统的_____________ 。
14、在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认识的对象的内部无法打开或不便打开,利用___________方法可以很好可以方便的研究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变化的系统。
15、某同学要完成一个多媒体作品,创作多媒体作品的主要环节有:A.集成调试作品、B.规划设计、C.确定主题、D.收集和加工素材,请用字母排出正确的创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判断题:1、系统分析的显著特点是完整地而不是零星地处理问题,考虑各种主要变化因素及其相互的影响,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2、系统设计要从整体出发,以系统整体功能的最优为目的。
()3、系统是一个整体,它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
()4、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们的功能等于是各个要素(部分)之间的功能之和。
()四、分析题、评价题1、构成系统必须具备哪三个条件?2、“木桶理论”认为,木通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的长度。
请用系统的观点解释。
(提示:木桶有若干块木板组成,若把木桶看做一个整体,每块木板就是部分,“木桶理论”实际上反映了系统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部分影响整体,整体功能由组成部分来确定。
)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种做法是否可取,请用系统的观点解释。
4、法国雕塑家罗丹给巴尔扎克雕像,人们都说双手太逼真,罗丹听到后就砍去双手,这一行为给你怎样的启示?(罗丹砍去雕塑双手的目的在于使人们注意雕塑的整体,而不会再去注意这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