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道办事 公正用人(看干部看什么之二)
中组部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

结合《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联系实际,试论干部德考核的意义和途径中组部2011年10月印发《关于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意见》。
这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准用好干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明确,要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廉洁自律为重点,加强对干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的考核。
考核政治品质,主要考核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党性原则等方面的表现。
考核道德品行,主要考核干部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
《意见》指出,要把考核干部在关键时刻、重要事件中的表现作为考核干部德的主要途径,对干部德的考核要注重群众公论。
要在全面考核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级和岗位分级分类考核干部的德。
对中高级干部要突出考核理想信念、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情况,对高级干部还要按照政治家的标准来要求。
对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领导干部,要突出考核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办事公道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情况。
对党政正职,要按照关键岗位重点管理的要求,突出考核党性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原则、履行廉政职责等方面的情况。
《意见》要求,突出德在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和主导作用,把德的考核结果体现到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等各个方面。
对德表现好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注重选拔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干部,注重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干部,注重选拔坚持原则、敢于负责的干部,注重选拔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干部,注重选拔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干部。
坚决不用政治上不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的人,坚决不用品质不好、为政不廉的人,坚决不用群众观念淡漠、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的人,坚决不用作风不正、热衷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的人,坚决不用不坚持原则、奉行好人主义和严重闹不团结的人,已在领导岗位上的要撤换下来。
年轻领导干部要有“六心”

二 是 有 信 心 。干 事 创 业 ,不 能 没 有 信 心 。决 心
决 定 工 作 力 度 ,信 心 关 系 精 神 状 态 。任 何 人 新 到 一 个 单 位 ,从事 一 项 工 作 ,都 要 有 一 个 认 知 和 熟 悉 的
过 程 ,年 轻 干 部 更 不 例 外 。年轻 干部 走 上 领 导 岗位 ,
继 续 在 自 己熟 悉 的 环 境 或 擅 长 的 行 业 工 作 ,容 易 发
服 ” 象 ,或 多 或 少 地 影 响 了 工 作 开 局 。“ 事 预 则 现 凡
立 ,不 预 则 废 。 开 局 是 件 难 事 ,更 是 件 大 事 。 年 轻 ” 干 部 走 上 领 导 岗 位 ,开 好 头 、起 好 步 尤 为 重 要 。从 身 边 情 况 看 ,年 轻 干 部 走 上 领 导 岗 位 后 , 能 较 快 立 住 脚 、扎 下 根 , 迅 速 进 入 工 作 状 态 ,较 理 论学 习与 探 索 023
】 ・ 7
作 、利 益关 系 ,能 否 做 到 公 道 正 派 是 一 个 新 的 重 要 考 验 。 公平 、公 正 地 开 展 工 作 ,赢 得 群 众 认 可 ,是 岗 位要 求 ,也 是 衡 量 一 个 领 导 干 部 政 治 素 养 和 道 德 水 准 的 标 尺 。尤 其是 在选 人 用 人 上 ,新 到 一 个 单 位 , 希 望 重 要 岗 位 或 关 键 位 置 上 是 自己 信 得 过 、靠 得 住 的 人 , 以利 于 协 调 关 系 、 开 展 工 作 ,这 种 心 情 是 可 以理 解 的 。但 是 ,在 选 人 用 人 问 题 上 ,必 须 以 大 局
应 强 化 大 局 意 识 ,做 到 上 下 同 心 ,无 论 是 落 实 上 级 部 署 要 求 ,还 是 自主设 计 开 展 工 作 ,必 须 着 眼 全 局 ,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提纲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学习提纲2015-02-2418:28:04络资源.. 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的意义:《干部任用条例》是组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是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遵循的规章,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学习《干部任用条例》的意义:《干部任用条例》是组织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是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遵循的规章,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武器。
颁布实施《干部任用条例》,是“”思想,建设新的工程的重大举措。
它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集体,路线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的长治久安,重大的意义。
选样的人,怎样选人,历来是党的重大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代集体继承和发展老一辈革命家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用人观,了“”要求,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思想。
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修订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科学总结了党长期是改革开放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了三代集体科学的用人思想,标志着干部工作在健全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的进程中,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是干部工作的“高压线”、“警戒线”,评价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起码标准。
在印发《条例》的通知中指出:“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基础上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体现了‘’的思想,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
”这三个判断,既概括了《条例》的特点,《条例》修订内容的体现。
《条例》贯穿全篇的一条主线,“”思想,是在干部选拔任用的标准和条件上体现了“”的要求。
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上,有四句话的总体要求,即原则不动摇、标准不走样、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
整个干部任免工作都自始至终这四句话来。
《条例》共分十三章、七十四条。
个:干部选拔任用的原则和担任党政干部应该具备的条件选拔任用党政干部六条原则:党管干部原则,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四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五是民主制原则,六是依法办事原则。
李选良当好领导干部的“八字诀”

李选良/当好领导干部的“八字诀”领导干部网 2011/12/17日15:51 作者:李选良【放大缩小】中共丹凤县委书记李选良领导干部受人民养育之深恩,负党和国家之重托,其立身、为官之正与不正、贤与不肖,关系一方祸福,关系党运国运,关系着全县的工作大局和全县人民的切身利益。
面对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面对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面对深刻变化的社会环境,领导干部应该怎么做?我以为,领导干部应该自觉从八个方面加强自身修养,严守“八字诀”。
第一,当领导要“廉”公生明,廉生威。
廉洁自律,是党对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是干好工作的人生底线。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领导干部只有严于律己,在廉政上作出表率,才能把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好风气树立起来。
首先要自己“廉”。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
身为官,要清廉,不义财,切莫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诱惑无孔不入,一个人稍微放松警惕,就有可能受到腐蚀拉拢。
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讲:“家有黄金数吨,一日不过三顿。
”钱不在多,够花就行,权不在重,能干事就行。
领导干部一定要为官清廉,视名利淡如水;执政为民,看事业重如山。
领导干部手中都掌握了一定的公共权力,支配了一定的公共资源,要特别注意修身养德,洁身自好,树立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
其次要班子“廉”。
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和单位的“领头雁”,要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把保持清正廉洁作为加强班子廉政建设、提高班子成员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按照《廉政准则》“八个方面禁止、52个不准”的要求,经常教育大家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干干净净的人、公道正派的人,树立领导干部的廉洁形象。
第三要家“廉”。
人常说,“贪”字近乎“贫”,“婪”字近乎“焚”。
俭为百福之根,奢为万祸之源。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组织工作格言警句

组织工作格言警句组织工作格言警句(一)1、正心为本,修身为基,秉公执法,勤政为民。
2、当官不爱才,不如早下台,当官若爱财,迟早要下台。
3、财欲、物欲、人欲、贪欲是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4、言之有度行有规,正己及人见慎微。
从我做起身先座,以公自律铭心扉。
5、公正选人顺民意,量才用人得民心,尽心竭力谋民利,清正做人树形象。
6、用坦荡的胸怀感染人,用踏实的作风影响人,用深刻的思想启发人,用真诚的态度关心人。
7、心想到,话说到,力尽到,组工干部要为人排忧。
8、公道在心,正派在行。
9、交通信号灯的职责不是为了管住车辆,而是为使车辆跑得更顺畅;组工干部就像党组织的信号灯,应以更好地服务广大党员为己任。
10、对己清正,弃私为公;对人公正,不偏为直,对内严格,勤于精业,对外平等,己任天下。
组织工作格言警句(二)11、对待同事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腐败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12、在政治上,要像竹子那样,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刮东西南北风;在对待同志上:翠竹井冈青山满,一枝一叶总关情;在对待各种诱惑上: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13、只说不做是虚干部,只做不说是实干部,又说又做是全干部,善说巧做是好干部。
14、有德有才能成事,有德无才能误事,有才无德能坏事。
15、清正廉洁以立德,克己自律以育德,正确行使权力以利行。
16、听中央的指示,问党员的思想,看自身的形象,想肩上的份量。
17、只有与群众零距离,才能成为群众的知心人。
18、行为正,用人准,处事稳,作风实。
19、组工干部要像一棵挺立的大树:根深、干直、枝壮、叶荗。
20、钱财不贪,廉政不忘;对上不瞒,对下不欺;人才不压,庸才不用。
组织工作格言警句(三)21、思想正派,信念不歪;行为光彩,工作表率。
22、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一俊遮百丑,是非功过看全面,公道正派善用人。
23、从政为公,情注事业;从业务实,心系党员;从严律己,形重修养。
三中全会深化人事改革,是“选拔贤才”的关键

三中全会深化人事改革,是“选拔贤才”的关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
要求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改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办法,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坚决纠正唯票取人、唯分取人等现象,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真正把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拔出来。
(11月15日人民网)笔者认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选出清正廉洁的好干部。
“公平地对待人,公正地评价人,公道地选用人”是要求组织部长弘扬正气清风,坚持把公道正派作为立身之本,不断提高为党和人民选贤任能的本领。
俗话说得好,“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看组织部。
”组工干部争当排头兵、领头雁,带头释放“正能量”。
组工干部的言行举止在干部群众中具有示范作用和引领效应。
组织部对管理单位的领导班子换届、调整、任免等提出建议,它是培养国家干部的摇篮和基地,它每年为国家输送的人才更是不计其数。
组工干部要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素质能力,在组织工作中更优异、更全面、更彻底地为党的发展做贡献、为人民的幸福供服务。
组工干部在研究干部问题上要坚持浩然正气,按程序办事,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公道正派地将实绩突出、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出来,不搞特权思想,不媚上,不看个别领导“眼色”行事,要如包公断案那样,秉公执法,主持公道,敢于碰硬,铁面无私。
不为人情所累。
当党性原则与人情“撞车”时,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是组工干部接受考验的关键时刻。
作为年轻干部,跨入干部的行列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我们的风清气正。
不要为了一点小利而将无用之辈提拔成为领导干部,祸害我们的一方百姓,要坚持用人标准,用严格的选拔制度去考核干部,保持组工干部的工作原则,清正廉洁。
公道正派内涵思考

在新时代背景下,公道正派观念对于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我们应坚持公道正派,努力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03
公道正派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培养公正无私的品格
公正决策
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始终坚持 公正决策,不偏袒任何一方,以 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考为基础,追
求公平和正义。
摒弃私利
始终保持心胸宽广,摒弃个人私 利,将集体和社会的利益放在首
勤俭节约
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 ,反对奢侈浪费,珍惜公 共资源,为社会可持续发 展做出贡献。
实践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为准则
公平竞争
在学业、职业等领域,始终坚持公平竞争,遵守规则,不抄袭、 不舞弊,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取得成就。
公正评价
对待他人和自己,始终保持公正评价,不夸大、不贬低,客观看待 优点和不足,促进个人和团队的进步。
、守法的良好氛围,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激发社会活力
03
在社会治理中遵循公道正派原则,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调动
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06
公道正派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 略
当前公道正派面临的挑战
01
02
挑战一
挑战二
价值观多元化。在当今社会,价值观 日益多元化,不同的道德观念、价值 取向相互交织,使得公道正派在实践 中面临诸多复杂情境,难以统一标准 。
公道正派的组织氛围应以尊重为基础,包容不同观点、背 景和特长的成员,鼓励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从而提高 组织的创新力和凝聚力。
激励与关爱
在严格要求成员遵守规章制度的同时,组织应关注成员的 成长和需求,提供合理的激励措施,关爱员工的生活和工 作状况,以实现组织与成员的共同发展。
7.1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5-10章)

7月11日集中学习1.《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五至十)2.观看视频《神东之路》第一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五至十)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来自人民,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党就会失去根基。
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
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
改进和创新联系群众方法,建立和完善民意调查等制度,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各种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一致起来,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全党必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身作则。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解决作风飘浮、工作不实,文山会海、表面文章,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问题。
反对官僚主义,重在解决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作风霸道、迷恋特权等问题。
反对享乐主义,重在解决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物丧志等问题。
反对奢靡之风,重在解决铺张浪费、挥霍无度,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等问题。
坚持抓常、抓细、抓长,特别是要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四风”问题,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常态化、长效化。
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既服务群众又带领群众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道办事公正用人
——“看干部看什么”之二
选人用人是领导干部职责所在,也是一件难事。
面对大批优秀干部,往往难分伯仲,难作取舍。
干部求进的渴望和有限的职务岗位,构成一个矛盾:怎样选也难免遗疏,怎样用也未必周全。
其实,化难为易的最上法门,就是出以公心:公正办事、公道用人。
治事理政,贵在一个公字,难在一个正字。
子曰“政者正也”。
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心正则公,公则不为私利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
有公心在,则权色难侵。
其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从,就会同事失和、上下反目、事业委顿,就会打击信心、摧折信念,就会在干部中滋生不信任情绪,助长投机心理。
选任干部当然不会人人满意,也不必追求人人满意,但至少应该做到,法有所本,行有所依,当事人面对结果无诚信之虞。
在与干部接触中,感到多数人虽然在乎选任结果,但更在乎竞聘过程是否公正;虽然重视选任条件,但更关注各项规定是不是得到切实的执行。
如果确认所有选任环节都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绝大多数干部对选任结果还是首肯的。
公开公平公正应体现为制度安排,但领导干部是否出以公心,仍是关键所在。
任何人看问题都有局限性,一人所见以为是,未必即是;一人所见以为非,未必真非,故当求公是公非。
有公心,就应拒绝制度之外的“例外”。
至少,这个“例外”应被多数人所认可,并有据可依。
有公心,就不怕把所有应披露的信息高度透明地呈现给大家,绝不藏着掖着。
对所有询问,给出合乎实际、合情合理的解释。
有公心,就应该不折不扣地依规章、依程序办事,不以个人好恶改变规则,增减程序。
是
否出以公心,检验的标准不是表态,而是对规章制度的敬畏和坚守。
选拔干部的“潜规则”令人愤慨。
领导干部不仅应做到不加入“潜规则”游戏,还应该亮出自己的立场。
对那些探头探脑跑官要官的,对那些拉关系、套近乎、编织小圈子的,对那些卖弄小聪明踩着别人往上爬的,对那些心怀叵测买官卖官的,要坚决顶回去。
如果对这些不轨之举、不端之行宽容,那实际上就是对公正和公平的亵渎,是对老实人的轻慢,是对实干者的漠视。
公平不是曲从众意,公平也不是无原则迁就平衡,“和事佬”其实和不了事。
“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谁都不得罪,结果往往是心劳日拙,手忙脚乱。
再好的制度也可能有疏漏,公平也总是相对的,这不言而喻。
倒是应该经常想一想,每个干部既可以是选任别人的人,也可以是被选任的人。
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地对待别人,也必然会公平地受到对待。
前者是有形的表决主张,后者则是一种无形的公议。
公议是更大的裁判,因为“人在做,天在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没有看不到的地方,没有看不懂的事理,所以公正办事、公道用人,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对人是选贤任能,成就事业;对己是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缠,多了几分说话的硬气。
总之,人前人后,唯公是举,才能对得起同志,经得起检验,当得起重托,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这样的领导不矜自威,不“秀”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