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一讨论六答案

合集下载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一学案答案.docx

中职英语基础模块一学案答案.docx

湖南省英语学案基础模块第一册(配高教版)参考答案Unit 1 Nice to meet you!Part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一)课前学习4. 英汉互译。

(1)名字(2)名片(3)来自……(4)这是/这些是……(5)last/family name (6)an English teacher (二)课堂探究3. 当堂训练(2)完成对话。

①Nice②How are things going?③Good morning!④Just fine.⑤Pretty bad!/So terrible!⑥How do you do?(三)课后拓展选择最佳答案。

(1)-(5)DACDB(6)-(10)CBCCDPart 2 Reading andWriting(一)课前学习1.根据首字母完成单词拼写。

(1)telephone(2)Street(3)job(4)company(5)engineer(6)secretary(7)address(8)vocational(二)课堂探究3. 当堂训练。

(2)完成对话。

My name iscompany do you come fromfromAreis your companyNo. 2 Hexi StreetWhat’s your phone number?(三)课后拓展1. 选择最佳答案。

(1)-(5)AAAAD(6)-(10)AABCC(11)-(15)DDACB2. 阅读下列名片,选择最佳答案。

(1)-(5)BAADBPart 3 Language in Use(一)课前学习2. 完成句子。

(1)am a student(2)My father is anengineer.(3)Is(4)doctor; patients(5)Are they teachers?No, they are doctors. (二)课堂探究3. 当堂训练。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一到四测评试题答案(A)

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模块一到四测评试题答案(A)
A小组成员要对研究的问题都感兴趣
B小组成员要各有专长,优势互补
C小线需要一个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同学来做组长
D需要一个擅长使用电脑的同学来搜索网上的信息
7.在研究性学习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确定主体中,信息技术可能的整合方式是(B)
A利用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处理信息
B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
A、量规。 B、档案袋评价。 C、问卷调查法。 D、观察法。 E、图表法。
10、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是(ACDE)。
A、小组成员间要形成荣辱与共的关系。 B、小组成绩就是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 C、小组成员要有充分的交流。 D、小组成员要很好地合作。 E、小组要开展自我评价。
三、是非题
A文献资料
B课件与网络课件
C试题库
D案例
5.研究性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国外一般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为PBL或WEBQUEST(基于网络的专题研究)。它包括(ABCDF)五个教学环节。
A分析问题
B解决问题
C实施方案
D评价总结
E动员和培训
F提出问题
6.案例《关注光污染》中,英才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课程时,三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对学生如何分组建议是(ABCD)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主体多元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制作个人网站时为了使网页界面整齐、有序,一般使用(表格)对网页布局?
在《坐“信息化“船,遨游“五彩池“》案例中,主要体现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的(CD)
A课件测试
B课件发布
C课件制作
D素材准备
在因特网上用得最多的实时交流工具是(A)
A、评价的标准分层化。 B、评价的方式个性化。 C、评价的内容综合化。 D、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E、评价的目的突出化。

市场营销第一模块复习题(附答案)

市场营销第一模块复习题(附答案)

市场营销第一模块复习题一、论述题1、试论述现代企业的市场营销的管理哲学,并谈谈你的感受。

2、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经理,你将会倡导什么样的营销观念?并用具体条例列举出来以便贯彻。

3、假如你是有个公司经理,你会如何理顺企业整体营销思路?4、如何理解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对企业有什么意义?二、简答题1、企业战略具有的特征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2、市场营销管理程序包括哪几个阶段?3、市场营销观念与销售观念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4、以企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观念是什么?5、社会营销概念是什么?为什么企业要树立社会营销观念?6、营销观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7、简述西方企业一百多年来市场营销管理哲学的演变。

三、单项选择。

1、市场是指对某种商品或劳务具有需求的所有()A、个人消费者B、生产者C、社会集团D、现实与潜在买者2、市场营销的核心是()A、交换活动B、销售活动C、生产活动D、促销活动3、维护性营销是针对()状态实行的。

A、无需求B、饱和需求C、过度需求D、潜在需求4、无需求状态下营销管理的任务是()A、维持性营销B、开发性营销C、刺激性营销D、再生性营销5、市场营销学产生于()A、19C 末B、 20C 初C、二战末期D、 20C50s6、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中强调的利益是()A、企业利益B、消费者利益C、社会利益D、企业、消费者、社会三者的共同利益7、市场营销观念的突出特征是()A、以产品质量为中心B、以产品价格为中心C、以产品产量为中心D、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8、“酒好不怕巷子深”的经商之道属于()A、推销观念B、产品观念C、生产观念D、市场营销观念9、“我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属于下列哪种观念()A、生产观念B、推销观念C、市场营销观念D、产品观念四、多项选择。

1、市场可以表述为()A 商品交换场所B、商品交换关系C、商品交易过程D、商品流通过程E、具有购买力的顾客群2、现代营销观念与传统商业观念的区别是()A、面对市场不同B、营销出发点不同C、营销产品不同D、营销手段不同E、营销目的不同3、营销观念在营销过程中如何处理()利益关系。

讨论主题汇总

讨论主题汇总

引用杜德金:理解教育技术中级培训目标,并结合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思考: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怎样的职责和素质?请参与讨论,记录下你的观点。

个人认为,师当前信息技术学科所面临的一些现状。

1、信息技术教师从编制上来说是没有信息技术教师编制的,一直占用的是科学学科教师编制。

2、信息技术学科由于没有考试压力,在现今社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现状下,地位相对比较低,甚至被边缘化。

3、信息技术教学受条件限制比较大,投入多,但是收益慢,效果不显著。

4、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少,大多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过来教的,有些教师甚至是无法上课的教师,或者能力比较差的教师。

能力好的信息技术教师往往会被其他学科借用,转教主科。

5、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硬件,软件投入差距非常大。

导致不同学校教师有不同的实际情况。

6、各地区、学校对学科重视程度不一。

某些学校有教师没机器;某些学校有硬件,无教师;某些学校甚至有硬件有教师的条件下也不开课,只是有人检查的时候应付一下了事。

结合上面的一些因素,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具备有以下的一些职责和素质:1、自我约束的高度责任心。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个“良心”教学。

因为不参加考试,所以平时学校领导基本不会太过问教学问题,这样导致平时的监管比较松。

部分教师上课的时候不备课,课堂上随便讲一点。

甚至有些课堂直接就变成了游戏课。

诚然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而且也是不应当的。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律,并有高度的责任心。

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2、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往往会掌管着全校最贵重的功能室。

(电脑室,电教室)电脑设备的损坏、故障是无法避免的。

这样,平时这些设备就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去维修维护。

而这些维修与维护没有相应的知识是无法做到的。

所以专业知识也是我们所必须与必备的。

3、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会到电脑室上课,但是我们的教师往往会发现在电脑室上课比课室要难掌控。

经常见到的情形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

现代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全部测试题满分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远程培训全部测试题满分答案

第一模块测试题参考答案1 根据AECT的94定义,教育技术包括设计,开发,(),()和评价五大部分。

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 管理b. 实施c. 利用d. 培训选:A、C2 教育技术的本质是:选择一个答案a.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b. 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c. 运用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理论与实践d. 开发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选:C3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 课堂b. 教学资源c. 教学过程d. 学生选:B、C4 当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时,其教学应用功能主要体现在:选择一个答案a. 练习、测试、评估b. 资源获取、加工、利用c. 以上都是d. 情境创设和实验模拟e. 交流、通讯、协作f. 知识创建、展示、演示选:C5 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是以下哪种?选择一个答案a.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有着交叉的地方b.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是平等的概念c. 教育技术包含信息技术d. 信息技术包含教育技术选:A第二模块测试题参考答案说明:以下纯属个人意见,仅作参考。

1、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那几个部分?答:确定目标、制定策略和选择媒体与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前端分析。

2、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认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占据主动地位的是哪几种学习理论?答:人本、构建、认知主义。

3、从教学目标的分类来看,体育课中让学生在心中记住“三步上栏”的动作要领应属于哪种学习目标?答:认知领域。

4、信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的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4、信奉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的学习理论是下面的哪种?答:行为主义。

5、如果您所教的是小学5 、6 年级的学生,以下可能不属于他们特征的是:答: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

6、在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那几方面的特征?答:入门能力、学习风格、一般特征。

小课题研究讨论答案.doc

小课题研究讨论答案.doc

模块一: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似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我的教龄很短,但就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内,我却遇到了不少小问题,而这些问题似乎很多老师都曾经遇到过。

例如,在本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我就遇到了一次尴尬的场面。

那节课讲的是现代诗歌,席慕容的《长城谣》,我用故事导入,以朗诵为主,但在开始分析诗歌内容时,坐在最后一排的其中一个学习成绩较好的男生突然说了一句话:“怎么越听越没意思。

”他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困惑。

其实不只是现代诗歌,还有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授课,尽管我们准备充分,教学内容充实,有多媒体作为教具,但是仍然会让课堂陷入“没意思”的尴尬场面。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例如,学生总爱集体回应老师的问题,而不愿意个别举手作答;课堂的导入设计不够新颖,吸引不了学生;作业的设计似乎千篇一律,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为什么有时候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这涉及到提问效度的问题;如何实现差生的转化等。

而小课题研究,正好解决了这些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它是在短时期内采用适宜的方法积极主动进行实践改进的一种研究方式。

它的特征在于“小”,它的研究切入点较小,可以是导入设计或作业设计;研究投入较小,研究周期较短,研究方法简单,读书、行动、反思;研究成果相对质朴,可以是教学日志,教育反思,案例或者听评课稿等。

总而言之,小课题研究对于提高科研能力以及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模块二:故事启发:虽然踏上三尺讲台还不足两年,但是看完《两个和尚挑水》的故事后,竟然感到羞愧。

作为班主任和两个班的语文科任老师,每天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上课,自以为勤勤恳恳地工作,生活过得忙碌而充实。

然而,我却感觉不到生活的精彩。

作为一个教师,我每天似乎都像一部机器,重复做着一些必须做但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似乎毫无用处的事情。

这样的自己无异于西山和尚,何其悲哀!而东山和尚积极进取,勇于开拓,花了五年时间挖井,不但解决了喝水的问题,而且还可以腾出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小学数学国培计划模块六测验答案

小学数学国培计划模块六测验答案

小学数学国培计划模块六测验答案 10题
1、 单选题 “这法、那法 不吃头透数学教材就没法”的观点引自 。

潘小明
2、 单选题 特级教师钱守旺曾说过 能否理解编者意图 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出自 篇文章。

合理使用教材 夯实数学课堂
3 、 单选题 教师应该树立的基本教材观是
尊重教材 理清教材 重组教材 创生教材
4、 单选题 读懂教材要做到“四找” 即
一找起点 二找重点 三找难点 四找训练点
5、 单选题 体现知识逻辑性的教材不可避免地与儿童现有的经验存在差距 从而产生冲突和分歧 主要是由 个原因造成的。

3
6、 单选题 学生之所以感到教材所提供的系统知识与他们当前的生活情境相去甚远 是因为教师没有把教材知识恢复到学生经验发展的 没有把教材与学生现有经验中的一些重要因素 如认知水平、情感体验、技能发展和态度价值观等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适当过程
7、 单选题 新课程背景下 数学教师“吃透”数学教材的特殊内涵中 包含 种具体解释。

5
8、 单选题 儿童的经验如同春天萌芽的种子 充满着生长的力量 教材如肥沃的土壤 不断地给经验的生长提供养料 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把教材这一养料 并以适宜的方式提供给儿童经验这颗已经萌芽的种子以促进它不断地生长。

适时、适量
9 单选题 读懂教材 必然要经历 的过程。

愿读---会读---读懂---读活
10 单选题 教材属于逻辑化的成熟经验 是由儿童当前比较粗糙的经验发展而来的 代表了儿童现在经验的发展可能性、前进方向和可能结果。

但教材也不是有待于完成的遥不可及的结果 而是指导儿童 的一种素材和方法。

当前经验。

2014远程培训初中语文模块一答案

2014远程培训初中语文模块一答案

题目1()课型体现了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

选择一项:a. 逐层研究式b. 导学探究式c. 目标引探式d. 自探实践式题目2目标引探式课型中,学习目标要(),上课诠释目标,讨论围绕目标,展示体现目标,检测回扣目标。

选择一项:a. 贯穿课堂始终b. 明确具体c. 难易适中d. 从学生实际出发题目3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①学生没有质疑,没有问题,缺乏探究的意识和能力②探究问题的设计不科学③教学目标没有层次性④把是否探究出结论或结论是否正确作为最主要的评价指标选择一项:a. 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题目4探究学习,是指学生能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 )。

①问题性②互动性③参与性④开放性选择一项:a. ②③④b. ①②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题目5探究的课堂不仅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更重视学生( )。

选择一项:a. 独立学习b. 考试成绩c. 学习的过程d. 合作学习题目6目标引探式课型中,所设的目标要有一定的(),要使每一层次的学生感觉自己都能达到一定目标。

选择一项:a. 逻辑性b. 预见性c. 趣味性d. 层次性题目7()是自探实践式课型的核心。

a. 研究性学习b. 自主式学习c. 反思式学习d. 合作式学习题目8在逐层探究式课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向知识的纵深发展。

选择一项:a. 由浅入深b. 由深入浅c. 有一定难度d. 简单题目9“主问题”是从学生参与的角度引发思考、讨论、探究的重要问题。

如果从学生活动的角度看,“主问题”有以下明显特点()。

①在课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学生进行深入品读的牵引力②在过程方面,具有形成一个持续较长时间教学板块的支撑力③在课堂活动方面,具有让师生共同参与、广泛交流的凝聚力④在教学节奏方面,具有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问题、形成动静有致课堂教学氛围的调节力选择一项: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题目10以下哪项不是探究教学的基本步骤()?a. 交流和评价b. 学生按照导学案自学c. 收集证据,形成解释d. 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题目11将语文学习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甚至大胆勾画解决一些开放性、前瞻性、实效性的社会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阐述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书法特点是:
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也代指挥毫写字。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剑拔弩张:剑从鞘里拔出来了,弓也张开了。

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中国古代书法特点是:
2.如何理解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以美养善,美善合一”的审美观点?
我国的音乐美学思想产生得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八百年前的西周。

西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百家蜂起,诸子争鸣,哲学思想迅速发展,人们对“美”和审美意识的思考也在逐渐深化,形成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最活跃的一个历史时期。

孔子就是这一时期儒家音乐思想的奠基人,他的突出贡献是把美和善作为不同的范畴加以区分。

并认为两者结合是音乐审美的基本原则。

因此,他把音乐的“美”作为艺术的范畴,与“善”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始终把音乐的“美”与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

强调音乐领域中的“美和善的统一”,即美善合孔子,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

孔子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之久,可是他“美善合一”的音乐审美观仍然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影响。

孔子一生喜爱音乐,有着非凡的音乐天赋,他是通过钻研音乐和进行乐教评论这两个领域涉足于音乐艺术的。

他喜欢吟诗、唱歌,而且经常用歌声传情达意。

他不仅懂声乐、韵律、作曲,而且会多种乐器,除会弹古琴,还会吹笛、萧。

此外他还有高深的乐教思想和审美能力。

在先秦典籍中,有不少关于孔子“美善合一”的论说,如《论语、八佾》说:“子谓《韶》尽美也,又尽善矣,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邢疏曾如此解释此记载:“言《韶》乐其声及舞极尽其美,揖让受禅其圣德又尽善也——言《舞》乐音曲及舞则尽美,然以征伐取天下,不若揖让而得,故其德未尽善也。

”孑L子认为《韶》乐不但具有美的形式,而且还具有善的内容,即他所推崇的仁的精神。

因此,每当他聆听《韶》乐时,就会聚精会神,心领神会,传说他为《韶》而“三月不知肉味”。

可见,孔子的音乐审美观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上,认为道德上的善就是美的前提。

所以,他是用音乐中美善统一的尺度,衡量和评价《韶》和《武》.
3.谈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影响。

儒家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教化,助人伦”的绘画功能论、静心创作论、意象造型观和审美层面上的儒家观照四个层面上。

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道德伦理思想,这种道德伦理思想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是作为一种基础教育形式而存在的,并成为各代科举制度取士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影
响主要体现在士大夫们的思想表现上。

创作主体人格的塑造直接影响着中国的绘画。

在古代的画论著作中,常常会提到“画品”与“人品”的辩证关系,这正说明了儒家思想对绘画潜在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画家人格在作品中的反映体现出来的。

我们知道,艺术作品不仅仅是对事物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这种情感其实正是创作者人格的体现。

清代画家郑板桥的人格魅力完全映射在他所画的那些孤高挺拔的竹子上。

还有八大山人把他那种愤世的心态活生生的体现在那些孤石、独鹰的刻画上。

自古以来,中国的绘画者主要是一些文人士大夫们,他们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也可以说儒学思想塑造了他们的人格。

儒家思想强调中庸气息,其核心是“仁”,这种思想带给画家的是平和的心态,从思想层面上深层次的影响着画家,使得画家能比较静心的进行艺术创作。

由于儒家思想的道德意识比较强烈,所以,画家在进行绘画造型的塑造时,依然是遵循着儒家思想来进行选择和塑形的。

在唐代,绘画的题材主要是政治性的题材,这正吻合了绘画的“成教化,助人伦”的功能。

作品中的形象也比较符合唐代的社会状况,男性比较彪悍、精明,女性比较丰满、妩媚,这种意象造型的表现很好的体现了唐代的繁荣昌盛的社会景象。

在审美层面上,儒家的思想带给画家的是艺术为政治服务,因为儒家思想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才,具有很强的政治教化作用。

所以,不同时代的画家有着符合当代政治需求的审美观念,尤其是一些官场画家,不遗余力的将政治性的需求融入自己的审美观,创作出一幅幅政治性很强的艺术作品。

当然,到了五代时期之后,社会上出现了一批民间画家,他们是一些逃避政治的士大夫们,他们突破了绘画的政治性功能,自由的表现自己内心的情绪,或悠闲,或愤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