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研究生98-08综合课十一年真题
1998年-2011年华政考研真题(法学综合)

华东政法学院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刑事诉讼法部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辩护制度2.回避制度二、简答题:(每题8分)1.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什么?2.我国刑事证据的特征是什么?民事诉讼法部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2.何谓执行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具有哪些特点?宪法部分(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选举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简答题:(每题8分)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I临时宪法?”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规定及其意义3.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根本任务是什么?法理部分(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法律体系2.法系3.法律意识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区别。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有哪些?3.构成违法的要素有哪些?-1-华东政法学院199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合计30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6分)1.成文法;2、法律权利;3、立法体制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24分)1、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有哪些?2、社会主义法为什么应该批判地继承旧法?3、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有何意义?第二部分宪法部分(合计30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6分)1、政权组织形式;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3、公民的人身自由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24分)1、保障宪法实施有何重大意义?2、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3、简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第三部分刑事诉讼法部分(合计20分)一、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4分)1、刑事诉讼法律关系;2、控诉职能二、简答题。
(每题8分,共16分)1、刑事二审程序的任务是什么?2、存疑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是什么?-2-华东政法学院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共30分)一、名词解释。
华东政法大学1998-2010年刑法历年真题

1998年刑法一、名词解释(20分)1.时效2.立功3.普通刑事累犯4.犯罪集团5.犯罪中止6.危害国家安全罪7.洗钱罪8.集资诈骗罪9.走私淫秽物品罪10.滥用职权罪二、论述刑法中的单位犯罪(15分)三、试述我国刑法中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规定(15分)四、试述合同诈骗罪的概念、要件及其与原刑法中有关规定的变化(15分)五、试述修订后刑法对原刑法流氓罪的分解用由此引起法律适用的有关问题(15分)六、论述处断的一罪(20分)1999年刑法一、解释下列概念(20分)1.刑法的功能2.刑法的解释3.刑法的空间效力4.犯罪的构成5.胁从犯6.非刑法处理方法7.高利转贷罪8.职务侵占罪9.侵犯商业秘密罪10.妨害作证罪二、阐明修订后的刑法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扩大(15分)三、阐明我国刑法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规定及其适用(15分)四、试述我国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15分)五、论述贪污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异同(15分)六、论我国刑法对渎职罪的修订及其适用(20分)2000年刑法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5分)1.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分了到案以后,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事实的,可否构成刑法上规定的“自首或者立功?”2.在国家规定的交易场所以外非法买卖外汇、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如何定罪?3.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村民小组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如何定罪?4.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的“虚开”是指哪些行为?5.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致人死亡的如何定罪?二、简述故意犯罪中的认识要素和意志要素在犯罪构成要件中的意义。
(15分)三、简述“实质的一罪”包括哪几种情况及其共同特征。
(15分)四、哪些犯罪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金融诈骗犯罪及此类罪的共同特征。
(15分)五、简述适用抢劫罪的三种情况并作法理分析。
(10分)六、简述1997年刑法对减刑及假释制度的修订。
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考研试题

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考研试题
一、概念辨析
1.经济义务与经济法责任
2.理论增值额与法定增值额
3.反倾销与反补贴
4.许可证管理与配额管理
5.市场监管,宏观调控与微观规制
二、简答题
1.试述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以及其基本的要求
2.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以及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区别
三、论述题
根据国内外的反垄断法,通过我国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结合个案分析反垄断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第二部分 商法
一、名词解释
1.有限合伙企业
2.别除权
3.证券的保荐制度
4.破产重整
二、简答题
1.简述商法的立法模式
2.简述我国《证券法》所禁止的内幕交易行为
3.简述责任保险标的的构成要件
三、案例题
B 委托A 和
C 签订一份买卖合同,C 为卖家,B 为买家。
A 擅自以B 的名义发汇票给C ,然后C 背书给
D ,D 又背书给
E ,E 到期向出票人承兑,才知道事实A 无权出票。
问:
1.A 出票给C 的票据行为的效力如何,B 是否应当向E 给付?请说明理由。
2.D 向C 行使追索权,C 履行票据义务后,可以采取怎样的救济行为?请说明理由。
3.E 或D ,能否直接向B 提出承担票据责任?请说明理由。
四、论述题
试论我国《公司法》中公司股东的权利
w w w .21k e t a n g .c o m。
中国政法大学19998-2006年考研真题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试题汇总1998年法学基础理论综合课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8分)1.法律关系2.法律解释3.合法行为4. 大陆法系二、判断题(对正确的命题在答题纸上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1.法学分支学科的划分,一般是以法律部门为依据的。
()2.法的国家强制性是指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
()3.“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分权。
()4.技术规范也具有阶级性。
()5.雅典民主制是“最纯粹、最典型的国家形式”。
()6.法与平等的关系没有一个完全固定不变的模式。
()7.任意性规范不是因素被提到首位。
()8.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公民的行为能力是相同的。
()9.实行法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10.不宜将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混为一谈。
()三、简答题(7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意义。
1998年综合课试题民法学部分民法学综合部分(25分)请用一句话区别下列各组概念(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法人和合伙人2.宣告死亡和死亡3.代理人和法人代表4.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5.继承人和扶养遗赠协议的受遗赠人1998年综合课试题刑法学部分一、解释下列概念(每小题2分,共10分)1.罪刑法定原则2.自首3.犯罪的过失4.诬告陷害罪5.合同诈骗罪二、判断正误(在答题纸上作答,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5分)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胁从犯包括被胁迫和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3.减刑和假释必须由中级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裁定。
()4.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
()5.凡占有他人遗忘物,拒不交出的行为,均属不当得利.不构成犯罪。
()三、简述下列问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防卫过当的特征。
2.侮辱罪与诽谤罪的区别。
1998年综合课试题宪法学部分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写清题号,在答题纸上作答。
2011年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综合考研试题

2011年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综合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5分)
1.法的溯及力
2.临时政府组织法
3.人格尊严
4.复代理
5.伪证罪
6.董事会
7.证券内幕交易
8.意思表示
9.监视居住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
1.美国宪法的渊源是什么?
2.可撤销法律行为与效力待定法律行为的区别?
3.《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基本特征
4.我国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有哪些?
5.我国宪法对限制人身自由措施的规制情形
6.共同犯罪主犯及其刑事责任的承担
三、辨析题(每题9分,共27分)
1.“如果元旦天晴就租用此车”是附始期的法律行为?附始期法律行为及其效力
2.刑事拘留后,提讯及侦查过程中发现无罪的处理,然后移送检察院起诉后合议庭当庭释放无罪人。
辨析公检法机关的行为及理由
3.经济法中,政府的行为就是宏观调控行为,辨析及理由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司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强奸的成立条件及丈夫强制和妻子同居是否构成强奸?
w w w .21k e t a n g .c o m。
中国政法大学1998年法律硕士入学考试试题_经济法学试题

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论述公司与合伙企业的主要区别。
(20分)二、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阐述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当专利权受到侵犯时,专利权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其专利权?(20分)三、什么是中外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和投资总额?合营各方可取哪些方式出资?(20分)四、简述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出让方式。
(l5分)五、我国《涉外经济合同法》规定的当事人有权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有哪些?合同解除后,当事人约定的解决争议的条款是否也同时失去效力?(10分)六、案例分析(15分)1996年元月,五金交电贸易公司因商业流转需要,向工商银行申请贷款。
借贷双方根据《借款合同条例》和恢款通则》(试行)的有关规定,签订了合同。
合同对借款用途、金额、利率、期限、还款资金来源、还款方式、抵押担保、违约责任等均作了规定。
其中,约定借款作为流动资金使用,购买汽车。
担保条款中约定:借款人到期如不能偿还,贷款方可有三种方式行使抵押权。
@届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自动转移给贷款人所有;②将抵押物变价,实现债权;③双方协商将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给贷款方。
合同签订后,工商银行依约向贸易公司提供了1000万元贷款。
贸易公司将500万元用于采购汽车;另500万元用于股本权益投资。
贷款人认为,借款不得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通知贸易公司提前归还500万元贷款。
贸易公司同意提前归还。
在归还200万元后,贸易公司将剩余的300万元还款义务转给了天地电子公司,此事,贸易公司用信函通知了工商银行业务员。
之后,天地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故在工商银行与贸易公司之间引发了一场官司。
本案在审理中,有三个重要问题,请回答:1.按照法律规定,贸易公司可否将借款用作股本权益投资?为什么?2.贸易公司将还款义务转移给天地电子公司,并向工商银行业务员发了通知,这种转移债务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3.双方约定的抵押担保三种形式,是否均符合法律规定?如认为完全合法,请说明根据。
如认为有不合法之处,请指出,并说明根据。
华东政法大学804法学综合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综合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概念题(每题分,共分)、法的预测作用、贞观律、自治条例、挪用公款罪、私力救济、取保候审、禁止性补贴、消费者的结社权、特征性履行规则二、简答题(每题分,共分)、简述古希腊法的基本特征。
、全国人大有哪些基本职权?、简述绝对权和相对权的区别。
、运用间接证认定案件犯罪事实时必须遵循哪些规则?、简述我国经济法主体的主要类型。
、简述《海牙规则》中有关承运人的适航规则。
三、辨析题(每题分,共分)、要约人甲向要约人乙发出要约,意图将自己的一套房屋送给乙。
有观点认为,该要约行为属于无偿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辨析上述观点,并说明理由。
、只要实施侵权责任制度就可以有效规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请辨析正误,并做简要分析。
、陈华因债务纠纷提起诉讼,与某律师事务所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并在授权委托书上写明由李律师全权代理。
为此,陈华认为,在代理诉讼过程中,李律师有权与对方当事人进行和解。
请辨析陈华说法并做简要分析。
四、论述题(每题分,共分)、请说明确认法的效力的主要原则,并简要分析它对保证法律的统一实施的意义。
、试论索贿犯罪与敲诈勒索犯罪的异同。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综合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概念题(每题分,共分)、法的预测作用答案:根据法律的规定,人们可以预先推测出,在特定情况下别人将会如何行为以及自己应如何行为。
法律预测作用,是法律秩序得以建立的前提。
法的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的相互行为。
、贞观律答案: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命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在《武德律》的基础上修订新的法典,于贞观十一年完成,颁行天下,称为贞观律,共十二篇,条。
《贞观律》的特殊之处在于:第一,废除斩趾酷刑,增设加役流;第二,大大减少了旧律中重刑条款的数量;第三,缩小了族刑、连坐的范围;第四,确立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当、免及化外人有犯、类推、死刑复奏等基本原则和制度。
、自治条例答案:自治条例是指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本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组织和活动原则、自治机关的构成和职权等内容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
中国政法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法律硕士试题综合考试

综合考试试题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1、执法解释2、法律实效3、法律后果二、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注明题号。
每空1分,共5分)1、国家创制法律有两种方式: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大陆法系是以___________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样板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法系。
3、根据“两要素说”,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含两个部分,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三、判断题(对正确的命题在答题纸上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3分)1、法的体系是指由国家的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机关在其权限范围内所制定或发布的一切法律文件都是法。
3、在我国,习惯只有经国家认可才成为法的一种渊源。
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答案中选出正确的若干项答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每小题1分,共3分)1、古代汉语中的“法”,就其词源看,有以下含义:A、神明裁判B、权利C、公平D、一致遵循2、按照法律规范为主体规定行为模式的不同方式,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A、义务性规范B、授权性规范C、保护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3、下列文件属于非规范性文件的有:A、刑法B、民法C、判决书D、通缉令五、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简述划分法的部门的标准和原则。
2、法产生的主要标志有哪些?第二部分中国法制史一、填空题(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每空0.5分,共5分)1、周礼所贯穿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
2、根据诉讼案例的性质,秦律将自诉案件分为___________两种情况,并据此规定司法这员的回避制度。
3、《__________》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正式规定了司法官员的回避制度。
4、元仁宗时期制定的一部关于纲纪和吏治方面的格例条画汇编是《__________》。
5、明孝宗弘治年间删定颁行《________》,是明朝律外编纂刑律条例、实行律例并行的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课部分(1998---2008)1998年综合考试第一部分:刑事诉讼法部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辩护制度2.回避制度二、简答题:(每题8分)1.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是什么?2.我国刑事证据的特征是什么?第二部分:民事诉讼法部分(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诉讼权利义务的承担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原则。
2.何谓执行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程序具有哪些特点?第三部分:宪法部分(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选举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二、简答题:(每题8分)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I临时宪法?”2.简述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规定及其意义。
3.我国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四部分:法理部分(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1.法律体系2.法系3.法律意识二、简答题:(每题8分)1.简述资本主义两大法系的区别。
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有哪些?3.构成违法的要素有哪些?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部分(合计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1.成文法:2.法律权利:3.立法体制: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有哪些?2.社会主义法为什么应该批评地继承日法?3.加强法监督工作有何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宪法部分(合计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1.政权组织形式2.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3.公民的人身自由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保障宪法实施有何重大意义?2.简述我国采取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原因。
·3.简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第三部分:刑诉部分(合计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4分)1.刑事诉讼法律关系2.控诉职能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刑事二审程序的任务是什么?2.存疑不起诉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第四部分:民诉部分(合计2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4分)1.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2.除权判决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1.简述共同诉讼人的特征2.简述处分原则的基本内容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法律体系2.法的渊源3.法律汇编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1.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法律有何影响?2.社会主义司法的特征有哪些?3.简述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含义和区别。
第二部分:宪法学(共3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政党制度2.社会经济制度3.人大代表的人身特别保护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1.何谓我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2.简述我国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特点。
3.简述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
第三部分:刑事诉讼法(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1.强制措施2.抗诉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职权原则的内容是什么?2.刑事拘留与逮捕有何区别?第四部分民事诉讼法(共2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1.执行异议2.破产债权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简述诉的要素和种类。
2.简述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的转移的区别。
第一部分:法学基础理论(3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法系2.任意性规范3.法律解释二、简答题(每题?分,共21分)1.简述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要求。
2.权利与权利能力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3.试述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第二部分:宪法(3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政党制度2.基本权利3.国家机构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1.简述宪法规范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的辨正关系。
2.怎样理解公民的言论自由权?3.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方面,应着重注意解决哪些问题?第三部分:刑事诉讼法(2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1.上诉2.直接证据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定的回避条件是什么?2.什么是诉讼证据,其特征是什么?第四部分:民事诉讼法(2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6分)1.期间2.诉讼代表人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简述确认之诉与给付之诉的区别与联系。
2.暂缓执行的条件和程序。
民法部分4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1.民事权利2.信托3.著作发表权4.亲权二、简答题(每题7分。
共28分)1.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
2.结婚、离婚、收养关系的建立与解除能否代理?为什么?3.物权的公示制度。
4.债的相对性与债权的不可侵犯性。
刑事诉讼法部分3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回避制度2.上诉3.再审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1.刑事强制措施是什么?2.言词证据的特点是什么?3.第二审程序审理的对象是什么?民事诉讼法部分3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地域管理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3.执行担保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1.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有那些?2.民事诉讼中,哪些事实无需证明即能被确定?3.第二审法院对不服判决提起的上诉,应作如何处理?法学基础理论部分40%一、概念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法的价值2.法律关系的客体3.公权利和私权利4.法律监督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请概括说明民法法系的基本情况。
2.简述法律与宗教的关系。
3.什么是法律移植?您如何看待我国的法律移植现象?4.您对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国策有何看法?请选择某一角度进行分析。
宪法部分3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宪法判例2.政治协商制度3.劳动权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什么是宪法修改?宪法修改的方式主要有哪些?2.什么是公民的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包括哪些内容?3.简述宪政与宪法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部分3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刑鼎2.干名犯义3.申明亭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21分)1.试举二例说明中国古代司法慎刑原则的发展。
2.中国封建法律规定土地典卖须具备哪些法定程序?3.简述《中国民国约法》的主要内容。
民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除斥期间2.善意取得3.债务承担4.隐私权5.抗辩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意义?2.简述物权法定原则?3.简述预期违约制度?刑事诉讼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2.相对自诉案件3.间接证据4.辩护5.侦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审查起诉和审查公诉的区别。
2.拘留和扣押的区别。
3.简述运用间接证据定案必须遵循的规则。
民事诉讼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民事诉讼权利能力2.执行异议3.证明责任4.司法协助5.简易程序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反诉的特征是什么?3.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起诉必须具备的形式和实质要件是如何规定的?法理学部分(50')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行为模式2.改正正义3.专属权与可转移权4.系统解释5.行政监管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如何理解法的作用(或法治作用)的局限性?2.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基本原则。
3.什么是法律责任的免除?它有哪几种形式?宪法部分(50')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刚性宪法2.宪法解释3.政权组织形式4.行政区划5.公民的监督权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怎样理解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我国宪法对公民财产权保护的内容有哪些方面?3.怎样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审判独立原则?中法史部分(50')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1.钧金,束矢2.“汉律六十篇”3.大理寺4.六礼5.《训政时期约法》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内容上的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试述明代法律关于诉讼权利之限制。
其相对唐代有哪些变化?3.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及其成因。
民法部分(50分)一、比较以下各组概念,简述两者的主要区别(每题5分,共15分)1.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2.违约的民事责任与侵权的民事责任3.商标与商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述债权人撤销权的成立要件?2.继承的接受与放弃能否附条件?三、论述题(15分)论物权法定原则的理论依据?刑事诉讼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刑事诉讼模式2.证人3.鉴定4.传来证据5.执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刑事诉讼当事人有哪些特点?2.回避的使用情形和人员有哪些?3.上诉审抗诉与再审抗诉的区别是什么?民事诉讼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普通共同诉讼3.证明责任4.协议管辖5.执行和解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民事诉讼代理人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诉前财产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的区别是什么?3.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具备哪些条件?法学理论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法制与法治2.法律的形式推理与实质推理3.刚性与柔性的法律程序4.广义的执法与狭义的执法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相比异同分别表现在那些方面?2.简述法律移植的类型。
3.根据法治原则,现代世界就法律溯及力主要有哪几种原则,世界各国主要采取了哪些原则?宪法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柔性宪法2.宪法监督3.国家形式4.结社自由5.社会经济利益二、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宪法与其他的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宪法是如何规范国家权力的?3.我国宪法规定男女平等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法制史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天罚神判2.法律问答3.刑部4.井冈山土地法二简答(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汉文帝,景帝废除肉刑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2.《大清新刑律》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历史地位。
民法部分(50分)一、简述下列各组概念的主要区别(每题4分,共16分)1.债权和请求权2.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3.抵押权与留置权4.职务作品和法人作品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简要说明我国法律对自然人行为能力的划分,以及此划分的实际意义?2.何谓“流质”?订有流质条款的担保合同,其效力如何?简要说明禁止流质的法律意义?三、论述题(14分)评述我国《合同法》关于债权人代位权的规定刑事诉讼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刑事诉讼基本原则2.刑事法律援助3.刑事证据4.取保候审5.监外执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审判独立的价值功能有哪些?2.人民检察院对哪些类型的刑事案件能做出不起诉决定3.简述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处理民事诉讼法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1.处分原则2.管辖权异议3.普通共同诉讼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5.再审程序6.执行和解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1.民事诉讼中免于证明的事实有哪些?2.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3.那些人不得作为民事诉讼中的委托诉讼代理人?4.比较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裁定的异同点?法理学部分(50分)一、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1.良法之治2.资本主义政党制3.法律推理4.违宪法律责任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法律在实质上既是对自由的保护,同时又是一种限制自由的工具?在实践中对自由的限制主要有哪些情形?2.什么是确定性规范、委托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它们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区分的?3.什么是法律的不抵触原则?使用该原则终止法的效力具有什么特点?宪法学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权力制约原则2.国家结构形式3.直接选举4.公民权利5.言论自由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保护作了哪些方面修改?有什么意义?2.怎样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职权有哪些?中国法制史部分(5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弃市2.六脏3.西藏通制4.训政时期约法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礼法结合在魏晋南北朝立法内容上的体现?2.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的范围、形式与原则?1、一般累犯2、法的预测作用3、八议4、宪政5、复代理6、诉讼标的7、垄断8、动态连接点9、非关税壁垒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8分)1、清末修律的特点有哪些?2、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关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有哪些?3、简述代理制度中的复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