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生物药市场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大分子药物市场调查报告

2024年大分子药物市场调查报告

大分子药物市场调查报告1. 引言大分子药物是指具有高分子量的生物制剂,常见的包括蛋白质药物和抗体药物。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制药领域的不断创新,大分子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大分子药物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该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大分子药物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快速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2019年全球大分子药物市场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0亿美元。

这一市场增长主要受益于大分子药物的高效性和针对性治疗的优势。

3. 市场细分和主要产品大分子药物市场可以根据其应用领域进行细分。

其中,抗体药物是最主要的细分市场之一,占据了市场份额的75%以上。

抗体药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良好的药效,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药物。

此外,核酸药物和多肽药物等也是大分子药物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市场驱动因素和挑战大分子药物市场的增长受到多个因素的驱动。

首先,慢性疾病的不断增加促使了大分子药物市场的需求。

其次,科技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提高了大分子药物的研发效率和质量。

然而,大分子药物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制造成本高和疗效不确定性等。

5. 地域分布大分子药物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

北美地区是该市场最大的地区之一,其市场份额超过40%。

欧洲和亚太地区也是大分子药物市场的重要地区。

中国作为全球制药业的重要市场,大分子药物市场正在迅速发展。

6. 市场竞争格局大分子药物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由一些大型跨国制药公司主导。

这些公司通过研发创新药物和提高生产效率来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合作和收购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

7. 市场前景和趋势大分子药物市场前景广阔,未来仍将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随着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的不断发展,大分子药物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同时,国内制药企业也将积极投入研发和生产,为市场发展贡献力量。

8. 结论大分子药物市场的规模和重要性不断扩大,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生物医药公司

生物医药公司

生物医药公司近年来,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医药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兴产业,生物医药在人类健康事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生物医药公司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应运而生的。

本文将从生物医药公司的定义、发展现状及前景、生物医药公司的特点以及生物医药公司的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生物医药公司的定义生物医药公司是指以生物技术为基础,专注于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生物医药是指利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通过生物技术手段研制和生产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人类健康状况的药品、诊断试剂和相关产品的学科领域。

生物医药公司因此而诞生。

二、生物医药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目前,生物医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全球生物药物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3170亿美元的规模,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6000亿美元。

从国内生物医药市场来看,随着国家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医保政策的调整,生物医药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

2019年,国内生物药市场规模达到2716亿元,占药品市场总规模的比重达到28%。

由于生物科技、信息技术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生物医药公司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生物医药公司将更加注重创新,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加大对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生产出更符合市场需求、更优秀的药品,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三、生物医药公司的特点1. 高投入、高风险生物医药公司需要在研发、生产和销售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同时药品研发的成功率较低,风险较大。

所以,生物医药公司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2.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提高,生物医药市场需求旺盛。

UN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老年人口从2019年的7.16亿增至2050年的22.98亿,生物医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 创新能力强生物医药公司需要将科技创新与药物研发相结合,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药。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生物医药产业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综合性产业,包括生物技术、制药、器械和生物信息等。

它是人类追求健康的必经之路,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

本文将分析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的基础研究阶段,第二阶段是80年代至今的工业化生产阶段。

在第一阶段,生物医药产业主要是基础研究,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生物技术和生物制药的发展等。

这些研究奠定了今天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

在第二阶段,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产业之一,在多个领域出现了重大突破,如癌症治疗、基因编辑、新药研发等,促进了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类健康状况。

当前,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如数字医疗、智能化研发等;另一方面,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质量、价格、市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对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生物医药产业的前景分析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医药产业正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IMarc Group的数据,2019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到了1.26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78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9%。

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也正在迅速崛起。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近年来呈现高速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据Deloitte发布的《2019中国生物医药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已达6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2年将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

未来,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迎来新的机遇。

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带来未来的成果和价值。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治疗需求的增长,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未来重要的支柱产业。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 参考文献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医药市场之一。

其进出口贸易也随之蓬勃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医药行业的全球化进程做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从政策环境、行业现状、进出口情况等方面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进行分析。

一、政策环境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鼓励技术创新、加大投入、简化审批程序等。

2019年,国家出台了《关于促进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药品和医疗器械创新审评审批、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国际合作等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生物医药产业的进出口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行业现状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

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领域的企业纷纷崭露头角,取得了一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涌现出来。

这些成绩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进出口情况1. 出口情况我国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持续增长。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

出口产品主要包括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保健品等,出口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等。

2. 进口情况我国对生物医药产品的进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生物医药产品的进口总额达到XX亿美元,同比增长XX。

进口产品主要涉及高端药品、先进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进口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瑞士等。

四、存在问题尽管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进出口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产品质量和安全方面,一些企业存在一定的信誉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和管理。

在国际市场竞争方面,我国生物医药产品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2019年药品流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9年药品流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两票制改变药品流通渠道格局,纯销占比提升
两票制之前 • 药品流通行业存在多重代理、挂靠走票等模式。繁复的流通环节抬高了药价,滋生了违法违规行为。
多重代理:即药品从厂家到医院之间经过多重经销商层层转手 挂靠走票:流通环节违法避税的手段
两票制之后 • 2017年1月,原卫计委等八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在2018年底之前全国推行两票制。截止2018年底,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如期 实行两票制。两票制的执行减少了药品流通中间环节,规范了药品流通渠道,促进行业集中度提高。 • 两票制对药品流通格局造成明显影响。对批发企业的调拨业务占比从2016年的40.9%减少到2018年的29.9%,对医疗机构 和零售终端的直接销售比例相应上升。
两票制实施前后流通渠道示意图
历年药品流通不同渠道的占比
数据来源:药品流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平安证券研究所
行业概览:药品流通企业画像
药品流通企业主要参与者:四家全国性龙头+各省区域企业
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598家,TOP10市占率约为43%。
全国性的流通企业有四家,分别是:国药控股(市占率17%),上海医药(市占率7%),华润医药(市占率6%),九州通 (市占率4%),其他则是地方性的流通商。瑞康医药的药品配送业务主要在山东省内,该公司的医疗器械配送业务几乎覆盖 全国所有省份,是全国性的医疗器械流通商。
城市社区医院 629亿元
乡镇卫生院 1042亿元 实体药店 3820亿元
网上药店 99亿元
全国药品市场终端销售占比
4
行业概览:流通药品种类分析
化学药占比73%,本土和跨国生产商平分秋色
按药品类别分:根据商务部药品流通直报的35家企业的数据,2018年流通药品分类占比为:化学药占72.8%,中成药占 15.2%,生物制品占7.9%,医疗器械占2.4%,其他品种合计占比2.7%。

我国与全球医药行业市场对比分析

我国与全球医药行业市场对比分析

我国与全球医药行业市场对比分析一、医药行业发展现状全球医药市场由化药和生物药两部分组成。

2019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为13245亿美元,其中化药市场规模为10380亿美元,生物药市场规模为2864亿美元,在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技术进步以及新产品的销售额增长的驱动因素下,预计2021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4450亿美元。

我国医药市场主要分为化药、中药和生物药,我国医药市场在经济增长和医疗卫生需求的驱动下,从2015年的12207亿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16330亿人民币,年复合年增长率为7.5%。

2019年我国医药市场中化药、中药、生物药占比分别为50%、31%、19%,我国医药市场主要为化药,2019年化药市场规模为8190亿元。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进程的推进,预计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8262亿元。

二、医药行业影响因素分析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日益提高,大众追求健康的意识持续提升,居民的医药消费能力和意愿不断增强。

同时,伴随着慢性疾病等发病率提高,人均寿命不断增加,以及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我国居民对医药的刚性需求持续增长,成为我国医药行业长远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

从全球和我国65岁以上数量及占比来看,2019年我国65岁以上在总人口中占比为12.6%,高于全球9.0%的占比,我国老龄化严重。

从我国65岁人口数量增速和全球对比来看,全球增速为3.7%左右并逐年降低,我国增速为5%左右并持续上升,2019年我国与全球65岁以上人口增速分别为5.64%、3.12%,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

我国政府持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大医疗卫生投入。

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近年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增长,2015-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支出从40975亿元增长至65057亿元,年复合增长速率为12.25%,同时期全球卫生健康支出增速仅为 2.6%。

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1.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0002.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南京顺欣制药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摘要: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和类似生物药产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下。

政府对产业的补贴、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巨大的潜在市场,都形成了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撑效益。

但同时,由于高标准、高产品要求,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可能存在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

因此,研究分析我国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发展的现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医药;产品研发;企业引言近年来,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为临床耐受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药物选择和治愈的希望。

本文旨在结合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产业、类似生物药的特点、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要求,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变化下,国际非专利名称下生物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产业在国内外各个临床领域的应用。

研究全球生物和生物类似药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的特点分析(一)技术水平高高科技不仅体现在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高要求上,也体现在参与者严格的质量要求上。

多种学科的结合,造就了以基础研究为基础的生物药物和类似生物药产业,这属于新兴产业。

目标基因的合成、纯化和测序,以及基因的克隆和工程细菌的培养,属于基因工程药物的上游技术。

此外,靶蛋白扩增和纯化技术和产品质量检测都是基因工程药物的下游技术。

生物药和生物类似药产业和类似生物药物行业最基本的资源是来自生物体的有限数量的基因,使用这些信息的方法可以申请专利,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竞争集中在下游基因方法技术的专利性上。

此外,临床试验和报告文件的编制要求非常严格。

要进行这一产业化进程,需要专业技能和人才,在知识产权方面具有高度的垄断优势。

(二)生产研发周期时间长生物药物的发展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许多中间环节。

生物技术药物开发经历了以下阶段:实验室研究阶段、试点生产阶段、临床试验阶段、大规模生产阶段、商业化和监管阶段:每一个步骤都是困难和耗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发一种新药通常需要8到10年或更长时间。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现状从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发展的区域分布来看,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

根据2019年《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公布的全球生物制药企业榜单中,美国、欧洲、日本的企业数量占到90%以上。

在全球药品市场中,美国、欧洲、日本三大区域药品市场份额超过了80%。

其中美国生物医药技术全球领先,其开发的药品数量和市场销售额均占到全球35%以上。

从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情况来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集中度逐年上升,跨国企业的垄断程度不断加大。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产业研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全球产业分布格局。

根据2019年记分板各区域分产业的研发投入占比,可以得出,在生物医药产业,美国和欧盟处于领先水平。

进一步对美国和欧盟的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进行分解,欧盟生物医药细分产业研发投入分布为:制药(30.7%)、有机精细化学(20.0%)和医疗技术(13.9%),而美国生物医药细分产业研发投入分布为:医疗技术(36.2%)、制药(23.9%)和有机精细化学(16.1%),这体现为两个区域生物医药产业不同的发展战略,欧盟更注重传统制药技术,美国则更注重医疗技术领域。

从研发投入来看,中国在生物医药产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长,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27.5亿欧元增长到2018年的4223.3亿欧元,年均增长率为64.87%。

但由于中国在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领域起步晚,研发投入占比依然较小,2018/2019年度记分板数据,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金额占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总量的2.75%,而同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金额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总量的48.49%。

从研发投入均值来看,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研发投入与全球生物医药企业的均值存在较大差距,2018年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平均值为95.98亿欧元,全球平均值为358.55亿欧元,中国研发投入均值远远低于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平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 2023 年将继续增长至 2,356 亿美元,2018 年至 2023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0.2%,到 2030 年将增长为 3,280 亿美元,2023 年到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4.8%。
1.3 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发展情况 与全球市场不同的是,中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在欧美市场上
生物药是目前世界上最畅销的医药产品。根据各药企年报统计,2018 年全球最畅销的 10 个药物中,有 9 个药物是生物药,包括 7 个单克隆抗体药物和 2 个融合蛋白药物。该九 种生物药的销售收入总额为 769 亿美元,占 2018 年十大畅销药物总销售收入 866 亿美元 的 88.80%。 2. 全球生物药市场发展情况
833.2
1,319.8 1,219.8 1,119.1 924.9 1,017.4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注:包含所有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销售
单位:十亿美元 中标价口径
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2014-2030E
期间 2014-2018 2018-2023E 2013E-2030E
生物药 7.7% 9.0% 7.5%
194.4 204.8 220.8
240.2 261.8 286.7 313.1
341.2 370.6 402.1 435.1 469.9 507.5
第二章 单克隆抗体药物及 PD-1/PD-L1 市场分析
1. 单克隆抗体市场分析
1.1 单克隆抗体药物简介
抗体是指能够与相应抗原特异结合的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白。抗体药物是一种由抗体物质 组成的药物,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以及 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 抗体药物偶联物)、双特异性抗体、Fc 融合蛋白等。
中国生物药市场 研究报告
2019 年 09 月
1
第一章 生物药行业概览 1. 生物药行业概述
生物药是指综合利用微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药学等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 造的一类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制品,包括单克隆抗体、重组蛋白、疫苗及基因和细胞治疗药 物等。与化学药相比,生物药具有更高功效及安全性,且副作用及毒性较小。由于其具有结构多 样性,能够与靶标选择性结合及与蛋白质及其他分子进行更好的相互作用,生物药可用于治疗多 种缺乏可用疗法的医学病症。
5
1.2 全球单克隆抗体市场发展情况 自 2013 年以来,单克隆抗体是全球生物药市场最大的类别。2018 年,全球单抗细分市场
占全球生物药市场的 55.3%,2014 年至 2018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3.2%。 预期随着全球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单克隆抗体的研发、渗透率的提高,全球单抗市场
单抗是由单一 B 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达的抗体,具有纯度高、 专一性好、重复性好且能持续地无限量供应等优点。单抗通过与细胞表面的配体或受体结合,可 抑制配体与其特定受体结合,阻断目标信号路径并防止下游效应,如炎症级联反应的激活。
单克隆抗体根据免疫原性分为鼠源单抗、人鼠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以及全人源化单抗。 单克隆抗体有多种功能,包括能够抑制细胞表面抗原与其配体或与其特定受体结合,阻断目 标信号路径、抑制上下游生物效应。
548.1 586.4
627.5 665.1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E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注:包含所有的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销售
3. 中国生物药市场发展情况 2018 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已达到15,334 亿元,2014-2018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1%。
凭借生物药卓越的疗效、生物科技的显著发展以及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 从 2014 年的 1,944 亿美元增长为 2018 年的 2,618 亿美元,2014 年至 2018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3
为 7.7%。随着一些“重磅炸弹”单抗药物专利到期,生物类似药的高速发展和肿瘤免疫疗法的兴 起,预计到 2023 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会达到 4,021 亿美元,2018 年至 2023 年的年复合增 长率为 9.0%。到 2030 年的市场将会扩大至 6,651 亿美元,2023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 为 7.5%。
到 2030 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 32,004 亿元,2018-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6.3%。 中国生物药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具有强劲的增长潜力,增速领先于医药市场的整体
情况。2018 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达 2,622 亿元人民币。随着可支付能力的提高、患者 群体的增长以及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预计至 2023 年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 6,412 亿元人民币,同期年复合增长率为 19.6%。而随着医药研发投入的增加,预计在 2030 年生物药市场将会达到 13,198 亿人民币,2023 年至 203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10.9%。
市的许多药物尚未在中国获批。2018 年中国单抗市场仅占总生物药市场的 6.1%,单克隆抗 体药物在中国的种类较少、覆盖率较低。
从 2017 年开始,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在单抗药物覆盖方面显著扩大,这有利于提高未来 单抗药物的渗透率。同时,免疫治疗产品的引入,例如特瑞普利单抗等 PD-1 抑制剂在中国 的获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单抗市场的扩大。预计到 2023 年,该市场将增长到 1,565 亿元 人民币,2018 年到 2023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57.9%。到 2030 年,中国单克隆抗体市场规
4
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2014-2030E
单位:十亿人民币 中标价口径
期间 2014-2018 2018-2023E 2023E-2030E
生物药 22.4% 19.6% 10.9%
116.7 145.3
183.6 218.5 262.2 317.2
548.0 641.2 387.0 46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