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部分综合练习题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习题)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习题)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一、选择题1. 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C ) (1) 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2) 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3) 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4) 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2. 下列羰基化合物中, C=O伸缩振动频率最高者为(B )A. CH3CH2COCH3B. CH3CH2COFC. CH3CH2COClD. CH3CH2COBr3. 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器多用( C ) (1) 电子倍增器(2) 光电倍增管(3) 高真空热电偶(4) 无线电线圈4.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色散元件的材料为( C )(1) 玻璃(2) 石英(3) 卤化物晶体(4) 有机玻璃6. Cl2分子在红外光谱图上基频吸收峰的数目为( A ) (1) 0 (2) 1 (3) 2 (4) 39.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B )(1) 单质(2) 纯物质(3) 混合物(4) 任何试样10 以下四种气体不吸收红外光的是( D ) (1)H2O (2)CO2(3)HCl (4)N211. 红外光谱法, 试样状态可以是( D )(1) 气体状态(2) 固体状态(3) 固体, 液体状态(4) 气体, 液体, 固体状态都可以二、填空题1. 亚甲基有__反对称伸缩________ 和__对称伸缩________ 两种基本振动形式。
其中__反对称伸缩______振动位于高频区。
只引起键长改变而键角不变的是__________振动,只引起键角改变而键长不变的是__________振动。
2. CO2分子有__4____种振动形式。
3. 若λ=800nm,则σ =__1.25*10-10___cm-1;若λ=800μm,则σ =___1.25*10-7___cm-1。
4. 化合物C6H5COCH3的不饱和度为____4__。
5. 在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中(1) 3300~3000 cm-1处, 由____C-H伸缩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2) 1675~1400 cm-1处, 由___C=C伸缩(苯的骨架)_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3) 1000~650 cm-1处, 由____C-H弯曲_______振动引起的吸收峰三、简答题1.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解:条件:激发能与分子的振动能级差相匹配,同时有偶极矩的变化.并非所有的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具有红外吸收活性,只有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时才会产生红外光谱.2.何谓指纹区和官能团区?在IR光谱中,频率位于1350-650cm-1的低频区称为指纹区3. 简单说明下列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有何不同?A. CH3-COO-CO-CH3B. CH3-CO-CH3C. CH3-CO-F [答](1) A在1900~1650cm-1有两个C=O伸缩振动吸收峰(振动的偶合) B, C在1900~1650cm-1只有一个C=O伸缩振动吸收峰(2) B的C=O吸收峰在波数高的位置C则在波数相对较低的位置。
仪器分析四大光谱练习题

仪器分析四⼤光谱练习题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填空1. 紫外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是。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由五个部分组成,即。
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单⾊器中,能起分光作⽤的⾊散元件主要是和。
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见的检测器有、和。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按光束和波长分,总的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即、和。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吸收池的常⽤材料有和。
7. 紫外光谱法⽤于定性分析主要是:、和。
8. 紫外光谱法单组分定量分析主要采⽤和。
9.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单⾊器⼀般由、、、和等⼏部分组成。
10.紫外吸收光谱是由的跃迁⽽产⽣的。
选择题1. 某些有机化合物引⼊⼀些基团后,会使吸收峰最⼤吸收波长向长波长⽅向移动,这种效应称为红移,下列基团中不会使吸收波长红移的是()A —Cl;B —NR2;C —CH2;D —SH2. 分光光度计中,可⽤于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为下列哪种?A 空⼼阴极灯;B 氘灯;C 钨灯;D 碘钨灯3. 分光光度计中,可⽤于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为下列哪种?A 空⼼阴极灯;B 氘灯;C 钨灯;D 氢灯4. 某⾷品⾊素在510nm处摩尔吸收系数为3.8×103cm-1(mol/L),则其在510nm处采⽤1cm⽐⾊⽫时,2×10-4(mol/L)的溶液的吸光度是 ( )A 0.19B 0.38C 0.76 0.515. 某⾷品⾊素在510nm处摩尔吸收系数为3.8×103cm-1(mol/L),则其在510nm处采⽤1cm⽐⾊⽫时,2×10-4(mol/L)的溶液的百分透光率是 ( )A 17.4B 38.0C 82.6D 62.06. 在400nm处⽤1cm光程⽐⾊⽫测定化合物X溶液的透光率为50%,那么,其吸光度是多少()A 0.301B 0.500C 1.00D 0.6027. 在400nm处⽤1cm光程⽐⾊⽫测定化合物X溶液的透光率为50%,如果溶液中发⾊团0.5mmol/L,则化合物X的摩尔吸收系数是()A 602 cm-1(mol/L)B 301 cm-1(mol/L)C 500 cm-1(mol/L)D 1000 cm-1(mol/L)8. 钨灯是常⽤可见光区的连续光源,可使⽤的范围在()A 320-2500nmB 400-780nmC 320-780nmD 400-2500nm9. 氘灯是常⽤于紫外区的连续光源,可使⽤的范围在()A 180-375nmB 400-780nmC 320-780nmD 400-2500nm判断题1. ⽣⾊团是⼀种能使助⾊团吸收峰向长波位移并增强其强度的官能团。
光谱部分综合练习题

光谱部分综合练习题光谱部分综合练习题⼀、推测结构1.化合物A,C9H18O2,对碱稳定,经酸性⽔解得到B,C7H14O2和C,C2H6O,B与Ag(NH3)2+反应后酸化得到D,D经碘仿反应后再酸化得到E,E加热得到F,C6H8O3,F的IR主要特征是:1755cm-1和1820 cm-1;F的1HNMR数据为:δH1.0(3H,d);2.1(1H,m);2.8(2H,q)。
推出A到F各化合物的结构。
(中科院2006)2.化合物A,C10H12O2,其IR在1735 cm-1有强吸收,3010 cm-1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其1HNMR数据如下:δH:1.3(3H,t);2.4(2H,q);5.1(2H,s);7.3(5H,m)。
写出A的结构式,并指出IR、HNMR各峰的归属。
(中科院2006)3.某化合物的元素分析表明只含有C、H、O,最简式为C5H10O,IR在1720 cm-1有强吸收,2720 cm-1⽆吸收,该化合物的质谱图如下: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并说明m/e=43、58和71等主要碎⽚的⽣成途径。
(中科院2006)4.有⼀个化合物分⼦式为C5H10O,红外和核磁共振数据如下:1HNMRδ:1.10(6H,d)、2.10(3H,s)、2.50(1H,m);IR:1720cm-1。
请推导其结构,并表明各峰的归属。
(东华⼤学2004)第3题图(中科院2006)5.化合物A的分⼦式为C6H12O3,其IR在1710cm-1有⼀强吸收峰;当A在NaOH中⽤碘处理时,则有黄⾊沉淀⽣成。
当A⽤Tollen试剂处理时⽆反应发⽣。
假如A先⽤稀硫酸处理后再与Tollen试剂反应时,则在试管中有银镜形成。
化合物A的1HNMR 谱图数据如下:2.1(s)、2.6(d)、3.2(6H,s)、4.7(t)。
请给出化合物A的结构式及各峰的归属(东华⼤学2005)。
6.有⼀化合物X(C10H14O)溶于NaOH⽔溶液中⽽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中。
红外练习题

有机光谱 练习题红外光谱部分一 徐鲁斌 编著1.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4,其红外谱图如下,试解析其可能的结构。
2.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5N,其红外谱图如下,试解析其可能的结构。
3.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7H9N,其红外谱图如下,试解析其可能的结构。
4.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O2,其红外谱图如下,试解析其可能的结构。
5.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3H5NO,其红外谱图如下,试解析其可能的结构。
6.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O2,其红外谱图如下,试解析其可能的结构。
7.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2,不与溴发生反应,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8.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4H10O3,熔点38-42 o C,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9. 由下图试推断化合物C16H18的结构。
10. 由下图试推断化合物C4H10O的结构。
11. 由下图试推断化合物C8H7N的结构。
12.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3H7NO,试据其IR 谱图解析结构。
13.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7H8O,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14. 由下图试推断化合物C8H7N的结构。
15.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 C6H4FNO2 , 试据其 IR 谱图解析结构 。
16.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10H10O4,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17. 某化合物在4000-1300cm -1 区间的红外吸收入下图, 问此化合物的结构是 a还是b?18.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8,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19.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20.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8O,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22.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7N,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23.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6,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25.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26.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2,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27.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9H10O,试据其IR谱图解析结构。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_06振动光谱分析综合练习

第六章振动光谱分析(红色的为选做,有下划线的为重点名词或术语或概念)1.名词、术语、概念:波数,分子振动,伸缩振动,变形振动(或弯曲振动、变角振动),运动自由度,振动自由度,简并,分裂,倍频峰,组频峰,泛音峰,振动耦合,费米共振,特征振动频率与特征振动吸收带,内振动,外振动(晶格振动),红外活性与非活性,拉曼效应,拉曼散射,斯托克斯线,反斯托克斯线,拉曼位移,偏振度(或退偏度、退偏比)。
2.光谱工作者常常把红外区分成三个区域,即()、()和()。
3.若一个分子是由N个原子组成,则线性分子的运动自由度为(),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4.若一个分子是由N个原子组成,则非线性分子的运动自由度为(),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5.水分子(H2O)的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6.二氧化碳分子(CO2)的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7.氯化氢分子(HCl)的振动自由度为(),转动自由度为(),平移自由度为()。
8.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红外吸收光谱,必须有分子偶极矩的变化。
只有发生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到的红外吸收光谱带,称这种分子振动为(),反之则称为()。
9.按分光原理,红外光谱仪可分为两大类:即()和()红外光谱仪。
10.色散型红外光谱仪,按分光元件不同,可分为()和()红外分光光度计;按光束可为分()和()红外分光光度计。
11.干涉型红外光谱仪又称为()红外光谱仪,其英文缩写是()。
12.红外光谱的实验方法有透射法和反射法,反射法主要有()、()和()。
13.某一键或基团的振动频率有其特定值,它虽然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但不随分子构型作过大的改变,这一频率称为某一键或基团的(),而其吸收带称为()。
14.中红外光谱不仅包括振动能级的跃迁,也包括转动能级的跃迁,故又称为振转光谱。
光谱概论习题

光谱概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表达式表述关系正确得就是( )。
A. B. C. D.2.下述哪种性质可以说明电磁辐射得微粒性( )。
A.波长B.频率C.波数D.能量3.光量子得能量正比于辐射得( )A.频率与波长B.波长与波数C.频率与波数D.频率、波长与波数4.下面四个电磁波谱区中波长最短得就是( )A.X射线B.红外光区C.紫外与可见光区D.无线电波5.下列四种电磁辐射中能量最小得就是( )。
A.微波B.X射线C.无线电波D.g射线二、简答题1.简述下列术语得含义:(1)电磁波谱(2)发射光谱(3)吸收光谱(4)荧光光谱2.请按照波长与能量递减得顺序排列下列常见得电磁辐射区:紫外光、红外光、可见光、X射线、无线电波。
3.常见得光学分析法有哪些类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分子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就是(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得离域性质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得相互作用C.分子振动能级得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得跃迁D.分子中电子能级得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得跃迁2.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得吸收峰( )A.消失B.精细结构更明显C.位移D.分裂3.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率为T;若浓度增大1倍,则透光率为( )A.T/2B.T2C.T1/2D.2T4.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得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得吸光度为( )A.0、334B.0、343C.0、434D.0、4435、下列表达正确得就是( )A.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光物质得吸光度随波长得变化而变化B.吸收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吸光度为横坐标C.吸收光谱曲线中,最大吸收处得波长不一定为最大吸收波长D.吸收光谱曲线不能表明吸光物质得光吸收特性6.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参比溶液得选择原则就是( )A.通常选用蒸馏水B.根据加入试剂与被测试液得颜色、性质来选择C.通常选用试剂溶液D.通常选用褪色溶液7.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吸收带得就是( )A.乙醛B.乙烯C.1, 5-己二烯D.2-丁烯醛8.助色团能使谱带( )A.波长变短B.波长变长C.波长不变D.蓝移9.不能用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得定性参数就是( )A.吸光度B.最大吸收波长C.吸收光谱得形状D.吸收峰得数目10.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与R吸收带得就是( )A. B.C. D.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得作用就是( )A、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得影响B、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得光波C、调节入射光得光强度D、调节仪器透光率得零点12、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得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得就是( )A、蒸馏水B、H2SO4溶液C、K2Cr2O7得水溶液D、K2Cr2O7得硫酸溶液13、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得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得就是( )A、显色反应产物得e值愈大愈好B、显色剂得e值愈大愈好C、显色剂得e值愈小愈好D、显色反应产物与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得e值相差愈大愈好14、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得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得真正透光率为( )A、40、2%B、37、1%C、35、1%D、30、2%15、下列化合物中,不适合作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用得溶剂就是( )A.水B.苯C.乙腈D.甲醇二、简答题1.电子跃迁得类型有哪几种?2.具有何种结构得化合物能产生紫外吸收光谱?3.为什么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时要加入盐酸羟胺溶液?4.在没有干扰得条件下,紫外分光光度法为什么总就是选择在λmax处进行吸光度得测量?5.举例说明紫外分光光度法如何检查物质纯度。
(完整版)原子发射光谱习题集和答案

三、原子发射光谱(174题)一、选择题( 共66题)1. 2 分(1003)在(a),(b)两图中, 实线代表原子发射光谱法中有背景时的工作曲线, 虚线代表扣除了背景后的工作曲线,试说明:(1) 各属于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光谱背景(判断光谱干扰是来自分析线还是来自内标线)?(2) 对测定结果有无影响?2. 2 分(1004)在光栅摄谱仪中解决200.0~400.0nm区间各级谱线重叠干扰的最好办法是( )(1) 用滤光片(2) 选用优质感光板(3) 不用任何措施(4) 调节狭缝宽度3. 2 分(1005)发射光谱分析中,应用光谱载体的主要目的是( )(1) 预富集分析试样(2) 方便于试样的引入(3) 稀释分析组分浓度(4) 增加分析元素谱线强度4. 2 分(1007)在谱片板上发现某元素的清晰的10 级线,且隐约能发现一根9 级线,但未找到其它任何8 级线,译谱的结果是( )(1) 从灵敏线判断,不存在该元素(2) 既有10 级线,又有9 级线,该元素必存在(3) 未发现8 级线,因而不可能有该元素(4) 不能确定5. 2 分(1016)闪耀光栅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入射角α、衍射角β和闪耀角θ之间满足下列条件( )(1) α=β(2) α=θ(3) β=θ(4) α=β=θ6. 2 分(1017)下列哪个因素对棱镜摄谱仪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均有影响?( )(1) 材料本身的色散率(2) 光轴与感光板之间的夹角(3) 暗箱物镜的焦距(4) 光线的入射角7. 2 分(1018)某摄谱仪刚刚可以分辨310.0305 nm 及309.9970 nm 的两条谱线,则用该摄谱仪可以分辨出的谱线组是( )(1) Si 251.61 ─Zn 251.58 nm (2) Ni 337.56 ─Fe 337.57 nm(3) Mn 325.40 ─Fe 325.395 nm (4) Cr 301.82 ─Ce 301.88 nm8. 2 分(1024)带光谱是由下列哪一种情况产生的? ( )(1) 炽热的固体(2) 受激分子(3) 受激原子(4) 单原子离子9. 2 分(1025)对同一台光栅光谱仪,其一级光谱的色散率比二级光谱的色散率( )(1) 大一倍(2) 相同(3) 小一倍(4) 小两倍10. 2 分(1026)用发射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乳剂特性曲线的斜率较大,说明( )(1) 惰延量大(2) 展度大(3) 反衬度大(4) 反衬度小11. 2 分(1085)光栅公式[nλ= b(Sinα+ Sinβ)]中的b值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1) 闪耀角(2) 衍射角(3) 谱级(4) 刻痕数(mm-1)12. 2 分(1086)原子发射光谱是由下列哪种跃迁产生的?( )(1)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2) 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3)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激发(4) 电热能使气态原子外层电子激发13. 2 分(1087)用摄谱法进行光谱定性全分析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条件?( )(1) 大电流,试样烧完(2) 大电流,试样不烧完(3) 小电流,试样烧完(4) 先小电流,后大电流至试样烧完14. 1 分(1089)光电法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谱线强度是通过下列哪种关系进行检测的(I——光强,I——电流,V——电压)?( )(1) I→i→V (2) i→V→I(3) V→i→I (4) I→V→i15. 2 分(1090)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光强, N基——基态原子数, ∆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1) I-N基(2) ∆S-lg c (3) I-lg c (4) S-lg N基16. 2 分(1117)当不考虑光源的影响时,下列元素中发射光谱谱线最为复杂的是( )(1) K (2) Ca (3) Zn (4) Fe17. 2 分(1174)用发射光谱法测定某材料中的Cu 元素时,得铜的某谱线的黑度值(以毫米标尺表示)为S(Cu) = 612,而铁的某谱线的黑度值S(Fe) = 609,此时谱线反衬度是2.0,由此可知该分析线对的强度比是( )(1) 31.6 (2) 1.01 (3) 500 (4) 25.418. 2 分(1199)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若工艺精度好,光栅上单位距离的刻痕线数越多,则:( )(1)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栅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降低(4) 光栅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19. 2 分(1200)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1) 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2) 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3)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4) 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20. 2 分(1218)以光栅作单色器的色散元件,光栅面上单位距离内的刻痕线越少,则( )(1)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增高(2) 光谱色散率变大,分辨率降低(3)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增高(4) 光谱色散率变小,分辨率亦降低21. 2 分(1220)某光栅的适用波长范围为600~200nm,因此中心波长为460nm 的一级光谱线将与何种光谱线发生重叠? ( )(1) 230nm 二级线(2) 460nm 二级线(3) 115nm 四级线(4) 除460nm 一级线外该范围内所有谱线22. 2 分(1236)光栅摄谱仪的色散率,在一定波长范围内( )(1)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下降(2) 随波长增加,色散率增大(3) 不随波长而变(4) 随分辨率增大而增大23. 2 分(1237)用发射光谱进行定性分析时,作为谱线波长的比较标尺的元素是( )(1)钠(2)碳(3)铁(4)硅24. 2 分(1238)分析线和内标线符合均称线对的元素应该是( )(1)波长接近(2)挥发率相近(3)激发温度相同(4)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近25. 1 分(1239)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显影液的组分?( )(1)对苯二酚(2)Na2S2O3 (3)KBr (4)Na2SO326. 1 分(1240)下列哪个化合物不是定影液的组分?( )(1)对甲氨基苯酚硫酸盐(2)Na2S2O3(3)H3BO3 (4)Na2SO327. 2 分(1241)测量光谱线的黑度可以用( )(1)比色计(2)比长计(3)测微光度计(4)摄谱仪28. 2 分(1365)火焰( 发射光谱)分光光度计与原子荧光光度计的不同部件是( )(1)光源(2)原子化器(3)单色器(4)检测器29. 2 分(1368)下列色散元件中, 色散均匀, 波长范围广且色散率大的是( )(1)滤光片(2)玻璃棱镜(3)光栅(4)石英棱镜30. 2 分(1377)原子发射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产生的共同点在于( )(1)辐射能使气态原子内层电子产生跃迁(2)基态原子对共振线的吸收(3)气态原子外层电子产生跃迁(4)激发态原子产生的辐射31. 2 分(1552)下面哪些光源要求试样为溶液, 并经喷雾成气溶胶后引入光源激发?( )(1) 火焰(2) 辉光放电(3) 激光微探针(4) 交流电弧32. 2 分(1553)发射光谱分析中, 具有低干扰、高精度、高灵敏度和宽线性范围的激发光源是( )(1) 直流电弧(2) 低压交流电弧(3) 电火花(4) 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3. 2 分(1554)采用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 测得谱线加背景的黑度为S(a+b), 背景黑度为S b,正确的扣除背景方法应是( )(1) S(a+b)-S b(2) 以背景黑度S b为零, 测量谱线黑度(3) 谱线附近背景黑度相同, 则不必扣除背景(4) 通过乳剂特性曲线, 查出与S(a+b)及S b相对应的I(a+b)及I b,然后用I(a+b)-I b扣除背景34. 2 分(1555)用发射光谱法分析高纯稀土中微量稀土杂质, 应选用( )(1) 中等色散率的石英棱镜光谱仪(2) 中等色散率的玻璃棱镜光谱仪(3) 大色散率的多玻璃棱镜光谱仪(4) 大色散率的光栅光谱仪35. 2 分(1556)电子能级差愈小, 跃迁时发射光子的( )(1) 能量越大(2) 波长越长(3) 波数越大(4) 频率越高36. 1 分(1557)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1)频率(2)波长(3)传播速度(4)周期37. 1 分(1558)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能量最大者是( )(1)X射线区(2)红外区(3)无线电波区(4)可见光区38. 1 分(1559)在下面五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长最短的是( )(1)X射线区(2)红外区(3)无线电波区(4)可见光区39. 1 分(1560)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波数最小的是( )(1)X射线区(2)红外区(3)无线电波区(4)可见光区40. 2 分(1561)波长为500nm的绿色光, 其能量( )(1)比紫外线小(2)比红外光小(3)比微波小(4)比无线电波小41. 1 分(1562)常用的紫外区的波长范围是( )(1)200~360nm (2)360~800nm (3)100~200nm (4)103nm42. 2 分(1563)以直流电弧为光源, 光谱半定量分析含铅质量分数为10-5以下的Mg时, 内标线为2833.07A。
紫外光谱习题及答案

紫外光谱习题一.选择题1.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 A )A :频率B :波长C :波幅D :传播速度2.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B )A :能量越大B :波长越长C :波数越大D :频率越高E :以上A 、B 、C 、D 、都对3.所谓真空紫外区,其波长范围是(C )A :200~400nmB :400~800nmC :100~200nmD :nm 310E :nm 310-4.以下五种类型的电子能级跃迁,需要能量最大的是(A )A :σ→*σB :*→σnC :*→πnD :*→ππE :*→σπ5.在紫外光的照射下,Cl CH 3分子中电子能级跃迁的类型有(A B )A :*→σnB :σ→*σC :*→σπD :*→ππE :*→πn6.在下面五种类型的电子跃迁,环戊烯分子中的电子能级跃迁有(A C D )A :σ→*σB :*→σnC :*→σπD :*→ππE :*→πn7. 有两种化合物如下,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B D )(1)32CHOCH CH = (2)3222OCH CH CHCH CH =A :两者都有*→ππB :两者都有*→πnC :两者都有*→ππ 跃迁且吸收带波长相同D :化合物(1)的*→ππ 跃迁的吸收波长比(2)长E :化合物(1)的*→ππ跃迁吸收波长比(2)短8.在下面五种溶剂中测定化合物233)(CH C COCH CH =的*→πn 跃迁,吸收带波长最短者是(D )A :环已烷B :氯仿C :甲醇D :水E :二氧六环11.对于异丙叉丙酮233)(CH C COCH CH = 的溶剂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D )A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πn 跃迁吸收带,m ax λ发生蓝位移 B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πn 跃迁吸收带,m ax λ发生红位移 C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ππ跃迁吸收带,m ax λ 发生蓝位移D :在极性溶剂中测定*→ππ跃迁吸收带,m ax λ 发生红位移E :*→πn 及*→ππ跃迁的吸收带波长与溶剂极性无关13.以下基团或分子中,能产生R 吸收带的是(AB )A :O C =B : O N =C :C C =D :C C C C =-=14.以下基团或分子中,能产生K 吸收的是(ABC )A :C C C C =-=B :OC C C =-= C :D :33COCH CHE :CHCl CH =215.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 吸收带、K 吸收带和R 吸收带的是( C )A. CH 2CHCH OB. CH C CH OC. OCH 3 D. CH CH 216. 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C )A. 向短波方向移动B. 向长波方向移动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17. 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 )A. 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小、不变、减小C. 减小、增加、减小D. 增加、不变、减小二.填充题1.化合物,除有,*→σσ*→πσ和*→σπ跃迁以外, 还有n →σ* , π→π* 类型的跃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谱部分综合练习题一、推测结构1.化合物A,C9H18O2,对碱稳定,经酸性水解得到B,C7H14O2和C,C2H6O,B与Ag(NH3)2+反应后酸化得到D,D经碘仿反应后再酸化得到E,E加热得到F,C6H8O3,F的IR主要特征是:1755cm-1和1820 cm-1;F的1HNMR数据为:δH1.0(3H,d);2.1(1H,m);2.8(2H,q)。
推出A到F各化合物的结构。
(中科院2006)2.化合物A,C10H12O2,其IR在1735 cm-1有强吸收,3010 cm-1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其1HNMR数据如下:δH:1.3(3H,t);2.4(2H,q);5.1(2H,s);7.3(5H,m)。
写出A的结构式,并指出IR、HNMR各峰的归属。
(中科院2006)3.某化合物的元素分析表明只含有C、H、O,最简式为C5H10O,IR在1720 cm-1有强吸收,2720 cm-1无吸收,该化合物的质谱图如下:试推测该化合物的结构,并说明m/e=43、58和71等主要碎片的生成途径。
(中科院2006)4.有一个化合物分子式为C5H10O,红外和核磁共振数据如下:1HNMRδ:1.10(6H,d)、2.10(3H,s)、2.50(1H,m);IR:1720cm-1。
请推导其结构,并表明各峰的归属。
(东华大学2004)第3题图(中科院2006)5.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6H12O3,其IR在1710cm-1有一强吸收峰;当A在NaOH中用碘处理时,则有黄色沉淀生成。
当A用Tollen试剂处理时无反应发生。
假如A先用稀硫酸处理后再与Tollen试剂反应时,则在试管中有银镜形成。
化合物A的1HNMR谱图数据如下:2.1(s)、2.6(d)、3.2(6H,s)、4.7(t)。
请给出化合物A的结构式及各峰的归属(东华大学2005)。
6.有一化合物X(C10H14O)溶于NaOH水溶液中而不溶于碳酸氢钠水溶液中。
它与溴在水中生成二溴代物C10H12Br2O。
X的IR谱在3250cm-1有一个宽峰,在830cm-1有一强吸收。
其1HNMR谱图数据如下:1.3(9H,s)、4.9(1H,s)、6.9-7.1(4H,m)。
给出X的结构及各吸收峰的归属。
(东华大学2005)7.化合物A(C4H8O3),IR在1710和3100有吸收峰,1HNMR如下:δppm1.2(3H,t),3.7(2H,q),4.1(2H,s),12.0(1H,s)。
推出结构并标明各吸收峰的归属。
(厦门大学2001)8.某化合物(C7H12O4),IR在1735cm-1有强吸收,1HNMR谱图如下,写出此化合物的结构。
(厦门大学2001)9.根据下列分子式、IR 数据及1HNMR 谱图,分别写出化合物A 和B 的结构式。
A :C 10H 12O ,IR :1710cm -1。
(厦门大学2002)B :C 5H 9ClO 2;IR :1735 cm -110.根据所给的光谱数据推测结构(厦门大学2003):(1)化合物A (C 4H 8O 3),IR 2500-3100(宽),1710cm -1(2)化合物B (C 5H 10O 2),IR 1735 cm -1。
11.根据下列合成路线,写出化合物A-M 的结构式。
A B NH 3300︒C KMnO 4∆CH 3CH 3∆((C D E Br 2NaOH HOAc ()()()化合物E 的光谱数据如下:MS (m/z ):137(59%);119(100%);93(97%);92(59%)IR :3490、3300-2400(宽峰)、1665、1245、765cm -11HNMR (ppm ):6.52(三重峰,J=8Hz ,1H )、6.77(二重峰,J=8Hz ,1H )、7.23(三重峰,J=8Hz ,1H )、7.72(二重峰,J=8Hz ,1H )、8.6(宽单峰,3H ,加D 2O 后消失)。
(厦门大学2005)12.Phenacetin (分子式C 10H 13NO 2)是一种解热镇痛药物,1HNMR 及IR 谱图如下。
与NaOH 水溶液共热时,生成化合物A (C 8H 11NO )和乙酸钠。
请写出Phenacetin 和化合物A 的结构式(厦门大学2005)13.根据下列合成路线,写出化合物A 到F 的结构。
(20分)Mg THF,∆Ac 2O AlCl 3+Br 2B C Fe OH/H OHE F H 2O,H +∆i. D,∆ii. H 3O +H 3CO PhO化合物B 与F 的光谱数据如下:化合物B :IR (KBr ):1660cm -1;1HNMR (CDCl 3)谱图如下:化合物F:IR(KBr):3455和1655cm-1;MS:m/z=332(p. 82%)、225(85%)、213(100%)、147(37%)、106(48%)、77(25%)、43(25%);1HNMR(CDCl):δ2.58(s, 3H)、2.85(s, 1H,加D2O消失)、3.74(s,3H)、6.77-7.98(m,313H)。
14.某化合物A分子式为C8H16O,不与Na、NaOH及KMnO4反应,而能与浓的氢碘酸作用生成化合物B,C7H14O,B与浓硫酸共热生成化合物C,C7H12,C经臭氧化水解后得到产物D,C7H12O2,D的IR图上在1750-1700 cm-1有强吸收,而在1HNMR谱图上有两组峰具有如下特征:一组为10(1H,t),另一组在2(3H,s)。
C在过氧化物存在下与氢溴酸作用得到E,C7H13Br,E经水解得到化合物B。
试推导出化合A到E的结构。
(苏州大学2003)15.化合物A,C9H12O,IR在3600 cm-1、3030 cm-1、760 cm-1、700cm-1有特征吸收;HNMR谱数据如下:7.2(5H,s)、4.4(1H,t)、2.7(1H,s)、1.6(2H,m)、0.9(3H,t)。
推出A的结构。
(苏州大学2003)16.化合物A,C7H15N,与碘甲烷反应得到一个水溶性化合物B,C8H18NI,B与AgOH 的悬浮水溶液加热得到C,C8H17N,当C再与碘甲烷反应并与AgOH的悬浮水溶液加热得到D,C6H10和三甲胺。
D能吸收2mol氢气得到E,C6H14。
E的NMR谱显示一个七重峰和一个双峰,它们的相对强度比为1:6。
试推测A、B、C、D的结构。
(苏州大学2003)17.化合物A和B,化学式均为C10H12O,IR:1720 cm-1处均有强吸收;NMR:(A):7.2(5H,s)、3.6(2H,s)、2.3(2H,q)、1.0(3H,t);(B):7.1(5H,s)、2.7(2H,t)、2.6(2H,t)、1.9(3H,s)。
试推出A、B的结构。
(苏州大学2003)18.化合物C8H11N,具有旋光性,可溶于稀盐酸水溶液中,与HNO2反应放出氮气;NMR在约7.0有吸收峰。
推测其结构。
(苏州大学2006)19.某化合物A(C7H12O3)用I2/NaOH处理给出黄色沉淀,A与2,4-二硝基苯肼给出黄色沉淀。
A与FeCl3溶液显色。
A用稀的NaOH溶液处理后酸化热解放出CO2得化合物B 及一分子乙醇。
B的IR在1720cm-1处有强吸收,B的NMR数据如下:2.1(3H,s)、2.5(2H,q)、1.1(3H,t)。
试推断A、B的结构并解释。
(青岛大学2004)20.化合物A(C5H10)经臭氧分解得到产物之一是B(C4H8O),B的IR在1720cm-1有吸收峰,其NMR显示三个信号峰0.9、2.2、2.4。
试确定A和B的结构。
(青岛大学2006)21.一个旋光化合物A(C12H16O3),用LiAlH4还原得到不旋光的化合物B(C10H14O2)。
A和B的UV光谱都与甲苯的相同,B分子中无手性碳原子。
试推测A和B的结构式。
(青岛大学2006)22.某中性化合物A(C7H13O2Br),一般方法不能使其生成肟或苯腙。
A具有光学活性,其光谱数据如下:IR(cm-1):1740、2950、(3000以上无吸收)A在酸性条件下生成B和C。
B具有光学活性。
它的NMR谱数据如下:1.08(3H,t)、2.07(2H,五重峰)、4.23(1H,t)、10.92(1H,s)。
试推出A、B和C的结构式。
(青岛大学2006)23.化合物A(C10H13NO)的质子核磁共振谱图为δ=1.9(s,3H),2.2(s,3H),3.2(s,3H)和7.5(m,4H)。
A不溶于水、稀碱和稀酸。
A与NaOH水溶液加热后酸化生成乙酸和一个铵盐,从这个铵盐可以得到游离胺B(C8H11N)。
B与对甲苯磺酰氯反应生成不溶于NaOH溶液的固体。
B经高压催化加氢产生C(C8H17N),C与2摩尔MeI反应生成D,D与湿的Ag2O作用然后加热产生三甲胺和3-甲基环己烯。
确定A、B、C、D的构造式,并归属A的各种化学位移的氢。
(大连理工2003)Me2CHC≡CH Me2CHC≡CCH2CH2CH3 Me2CHCO2H + CH3CH2CH2CO2HA B C and DMe2CHCOCH3 E24.化合物A,C6H12O3,其红外光谱在1710㎝-1处有强的吸收。
A与I2/NaOH溶液作用得到黄色沉淀,与Tollen试剂无银镜反应。
但若用稀硫酸处理后所得的化合物与Tollen试剂有银镜反应。
A的1HNMR谱数据如下:δ=2.1(3H,s)、2.6(2H,d)、3.2(6H,s)、4.7(1H,m)。
写出A的构造式及相关反应式。
(大连理工2004)25.化合物CH3COCHMeCOOEt在EtOH-EtONa中处理后加入环氧乙烷,得到一化合物A(C7H10O3)。
A的红外光谱在1745cm-1和1715cm-1处有两个强吸收峰;氢核磁共振谱表明化合物A有四组不同化学环境的氢质子信号,δ=1.3(s,3H),δ=1.7(t,2H),δ=2.1(s,3H),δ=3.9(t,2H)。
写出相关的反应式及产物的结构,并对化合物A的氢核磁共振谱进行归属。
(华中科技大2004)26.一个化合物Y,分子式为C3H5Cl2O2,其NMR谱数据如下:δH1.73(3H,d),4.47(1H,q),11.22(1H,s)。
推测其可能的结构。
(华东师大2003)27.一个化合物A,化学式为(C3H6Br2),与NaCN作用得到B(C5H6N2),B在酸性水溶液中水解得到C,C与乙酸酐在一起共热得到D和乙酸,D的红外光谱在1755和1820㎝-1处有吸收,1HNMR在δ=2.0(2H)呈五重峰,2.8(4H)呈三重峰。
推测A~D的结构,写出它们之间的转化方程式,标出D的各峰的归属,并判别化合物C的NMR有几组峰?每组峰的裂分情况如何?(华东师大2003)28.化合物A(C7H15N)用碘甲烷处理生成水溶性的盐B(C8H18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