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0年开学前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隔离室管理制度
学校隔离区隔离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内的传播,保障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隔离室设置与要求1. 学校设立专门的隔离室,位于校园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位置,远离教学区和宿舍区。
2. 隔离室面积应满足使用需求,配备必要的观察床、消毒用品、防护用品、体温计、口罩等。
3. 隔离室内应设置独立的卫生间,并配备洗手液、消毒液等。
4. 隔离室门口应设置明显的标识,标明隔离室用途及注意事项。
三、隔离室使用与管理1. 隔离室仅用于隔离疑似传染病患者,禁止其他人员进入。
2. 隔离室管理人员需具备一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负责隔离室的日常管理和消毒工作。
3. 隔离室内患者需佩戴医用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
4. 隔离室内患者的生活用品、排泄物等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5. 隔离室内患者离开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确认其健康状况符合出院标准。
四、隔离室消毒与防护1. 隔离室每日进行两次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床铺、桌面、卫生间等。
2. 隔离室内患者及管理人员需严格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3. 隔离室内的医疗废物、废弃口罩等需按照规定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五、隔离室信息管理1. 隔离室内患者信息需及时上报学校防疫部门,并做好记录。
2. 隔离室内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情况等需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配合。
3. 隔离室内患者出院后,需对其居住环境进行彻底消毒,确保安全。
六、责任与奖惩1. 隔离室管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隔离室安全、卫生、有序。
2. 隔离室内患者及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学校防疫工作,共同维护校园卫生安全。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等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4. 对在隔离室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防疫部门负责解释。
学校隔离室管理制度附工作流程

一、制度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内的传播,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隔离室设置与要求1. 学校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室,位置应远离教学区,便于通风、采光,并配备必要的设施。
2. 隔离室应配备床、桌椅、消毒用具、诊察用具等,并保持整洁。
3. 隔离室内的物品应专用,不得与其他区域混用。
4. 隔离室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负责管理。
三、隔离室管理制度1. 隔离室仅用于接收疑似传染病患者,其余患者及健康者一律不得入内。
2. 保健教师进入隔离室时必须更换外衣,不得穿便服进入。
3. 隔离室设施与设备由保健教师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丢失。
4. 隔离室每天按规定进行消毒,保持室内卫生。
5. 建立健全各种登记台账,记录规范,不错记、漏记、随意涂改。
6. 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及时报告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蔓延。
四、工作流程1. 接收疑似传染病患者(1)保健教师接到疑似传染病患者后,应立即将其带入隔离室。
(2)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症状,做好初步判断。
(3)指导患者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 诊治与观察(1)保健教师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治,观察病情变化。
(2)对患者进行体温监测,记录病情。
(3)必要时,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治。
3. 隔离与消毒(1)对患者实施隔离,避免与正常师生接触。
(2)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隔离室内的物品每天按规定进行消毒。
4. 通知家长与防疫部门(1)保健教师应及时通知患者家长,告知病情及隔离措施。
(2)立即报告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协助开展防控工作。
5. 隔离室清洁与消毒(1)隔离室使用完毕后,保健教师应立即对室内进行清洁与消毒。
(2)隔离室内的物品应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无病毒残留。
(3)隔离室清洁与消毒工作完成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五、责任与奖惩1. 隔离室管理责任由保健教师承担,确保隔离室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2. 对违反隔离室管理制度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2020中小学春季开学隔离室管理工作导则

隔离室管理工作导则一、隔离室设置1、学校设置四个隔离室,临时隔离室:门卫隔离室,教学楼一楼侧门,宿舍男寝101,女寝108 ,设置隔离通道,设置备用隔离教室,以上隔离室及区域均设有明显指示标识。
2、在距离隔离室最近的卫生间设置隔离人员专用卫生间或专用位置,并有明显标志,便于启用后的消杀和通风。
3、隔离室划分隔离区与准备区。
隔离区配备床、被褥、桌椅、纸巾等必要日常用具。
准备区配备用品柜,分类别放置防护服、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鞋套、免洗洗手液等防护用品;呕吐物处置用品;消毒剂、消毒器等消杀用品。
由专人进行管理,对取用情况做好登记记录。
4、准备区设置医疗废物桶,用以收集使用过的防护服、防护口罩等弃置物。
按规定统一收运处置。
5、隔离室要定时通风消毒,并做好记录。
6、对于校内体温测量超过37.3℃的师生,应及时按流程进行隔离。
进入隔离室后,由校医进行体温复测和疫情排查问询与看护,并上报疾控部门,等待专业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处置。
同时上报属地教育局,并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配合做好处置工作。
对隔离室的使用要做好登记记录。
二、隔离室日常管理1、隔离室由专人负责(校医),实行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不准入内。
2、隔离室要定时通风、消毒,由校医进行管理,做好记录。
3、隔离室空气消毒(75%乙醇消毒液只能擦拭使用,不能喷雾消毒使用,喷雾消毒容易引起火灾)4、隔离室物品专用,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无污染,无安全隐患。
三、应急处置办法1、对于校内体温测量超过37.3℃的教职工和学生,按应急通道路线由校医(根据情况正确穿戴防护用品)及时送入隔离室进行隔离。
2、被隔离人员要佩戴医用口罩或N95口罩。
校医在与其沟通病情过程中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
3、进入隔离室后,由校医进行体温复测和相关接触史排查问询与看护,并上报疾控部门,接受疾控部门指导,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上报属地教育局,并通知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配合送至定点发热门诊就诊。
4、校医做好隔离观察人员情况记录(学生信息、接触史情况、既往史、体温复测次数及温度、上报情况、学校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处置情况、离开时间等)。
学校隔离室的规章制度

学校隔离室的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保障学生在学校隔离室内的安全和健康,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隔离室是学校为了防止疫情传播而设立的临时隔离场所,用于隔离疑似感染者或接触者,在隔离期间进行观察和控制传播。
第三条学生在隔离室内应遵守以下规定:1. 严格遵守隔离室管理人员的管理和指导;2. 遵守隔离室内的秩序,不得喧哗、打闹或进行违法违纪行为;3. 遵守隔离室的日常作息时间和规定,不得擅自离开隔离室;4. 遵守隔离室的卫生管理规定,保持个人卫生和环境整洁;5. 配合学校医务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和诊疗;6. 遵守学校其他规章制度,不得损害学校和他人利益。
第四条学生在隔离室内不得从事以下行为:1. 炊事、取暖、藏匿危险物品等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2. 纠缠、打架、斗殴等危害他人身体安全的行为;3. 勾结他人逃避隔离、传播虚假信息等危害疫情防控的行为;4. 吸烟、酗酒、吸食毒品等危害健康的行为;5. 擅自离开隔离室、窗户外爬、大声喊叫等危险行为;6. 损坏隔离室内设施设备、妨碍医务人员工作等违法破坏的行为。
第五条学生违反隔离室规定的,依据学校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通报、行政处分等。
第六条隔离室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隔离规定,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维护隔离室内秩序,有效遏制疫情传播的风险。
第七条学生在隔离期间如有身体不适、疑似感染症状,应及时向隔离室管理人员反映,接受医务人员的诊疗和处理。
第八条学生在隔离室结束后,需接受学校医务人员的健康评估和放行确认,方可离开隔离室,恢复正常生活和学习。
第九条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学校隔离室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据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学校隔离室规章制度以上述内容为基础制定,针对具体情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调整,确保学生在隔离室内的安全和健康。
愿全体学生共同遵守,保持隔离室内的秩序和安全,共同抗击疫情,共同守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中小学复学复课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

中小学复学复课校疫情防控临时隔离室制度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
根据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依法科学有序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 保持临时隔离室通风换气。
投入使用前窗户常开,投入使用后定时开窗通风。
2. 坚持定期消毒制度。
由后勤安排专人对临时隔离室每日中午和晚上进行喷洒消毒。
3. 临时隔离室只接待疑似病例、可疑病例以及早期症状者,其佘患者及健康学生一律不得入内。
4. 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由校医使用专用登记薄进行登记。
5. 接待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必须戴口罩进行诊治,诊治结束立刻洗手消毒。
6. 如校医接到班主任报告、发现有异常学生时,要依据应急处置预案安排应急人员前往搀扶或用担架将异常学生立即带至临时隔离室,并告知班主任自报告起要减少其他师生与该生的接触;且该班学生不串班,不混班。
7. 发现应临时隔离观察患者,立即电话报校长室,患者及陪同人员不得离开隔离室,待上级派员来校进行处置;并按规定送定点医疗机构诊治。
8. 视情形,对相关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应进行隔离观察;对患者到过的地方加强消毒。
9. 临时隔离观察患者在患病期间必须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隔离治愈后,须有医院证明,经校医确认同意后方可复课。
**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0 年**月**日开学第一课防控新冠肺炎健康教育学习心得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个个感人的身影,一幅幅温暖的画面,汇成了众志成城抗疫情的人物群像。
不同战线、不同岗位、不同职业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抗击疫情,“微力量”汇聚起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5 分钟的婚礼”显大爱。
非常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金马街道石磊社区为社区工作者赵馨和军人李林举办了一个简单而又特别的婚礼仪式。
学校防新冠隔离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隔离室设置与管理1. 隔离室设置:学校应在相对独立、通风良好的区域设置隔离室,并确保隔离室具备独立的卫生间、洗手设施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2. 隔离室管理:隔离室由校医院负责管理,后勤部门负责日常维护。
3. 隔离室人员配备:隔离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负责隔离室内的日常管理和消毒工作。
4. 隔离室物资储备:隔离室应储备足够的防护用品、消毒剂、隔离服、口罩、手套、测温仪等物资,确保隔离室正常运行。
三、隔离室使用与操作1. 隔离对象: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及其他需要隔离观察的人员。
2. 隔离程序:(1)校医院接到隔离通知后,立即安排隔离人员进入隔离室。
(2)隔离人员进入隔离室前,需进行体温检测、健康状况询问和流行病学调查。
(3)隔离人员进入隔离室后,应遵守隔离室管理制度,服从工作人员安排。
(4)隔离期间,隔离人员需每日进行体温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报告。
3. 隔离观察期限:根据疫情防控需要,隔离观察期限由校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隔离室消毒与卫生1. 隔离室每日进行至少两次消毒,包括地面、墙面、床铺、卫生间等区域。
2. 隔离室内的物品、餐具等需定期进行消毒,确保卫生安全。
3. 隔离室工作人员需定期进行手部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五、隔离室信息管理1. 隔离室信息由校医院负责收集、整理和上报,包括隔离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隔离期限等。
2. 隔离室信息应及时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六、应急处理1. 隔离室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
2. 隔离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确保隔离室内人员的安全。
七、责任追究1. 隔离室管理人员、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隔离室安全、有序运行。
学校疾控隔离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隔离室的设置与管理1. 学校设立专门的隔离室,远离学生活动区,确保隔离室的环境安全、舒适。
2. 隔离室由学校卫生室负责管理,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防护用品。
3. 隔离室实行专人负责制,隔离室负责人负责隔离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4. 隔离室应保持通风、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三、隔离对象及要求1. 隔离对象: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等。
2. 隔离要求:(1)隔离对象应自觉遵守隔离规定,服从隔离室管理。
(2)隔离期间,隔离对象应佩戴口罩,避免与他人接触。
(3)隔离期间,隔离对象的生活、饮食等由学校卫生室负责保障。
(4)隔离期间,隔离对象如出现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卫生室报告。
四、隔离室的进出管理1. 隔离室进出实行登记制度,详细记录进出人员信息。
2. 隔离室负责人对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消毒等工作。
3.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室。
五、疫情报告与处置1. 学校卫生室负责隔离室内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处置。
2.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隔离、救治。
3. 隔离期间,隔离对象如确诊为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隔离治疗。
4. 隔离期间,学校卫生室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六、宣传教育与培训1. 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疫意识。
2. 定期对学校卫生室工作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3. 对全校师生员工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卫生室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制度的实施,旨在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隔离区域管理制度

学校隔离区域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员工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隔离区域设立及管理责任人1. 学校应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隔离区域,用于隔离疑似或确诊病例。
2. 隔离区域应具备独立的出入口,确保与其他区域有效隔离。
3. 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隔离区域管理工作,确保隔离区域内的秩序和安全。
二、隔离区域使用规定1. 隔离区域仅限于疑似或确诊病例使用,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2. 隔离区域内应配备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医疗设备,确保病例的生活和治疗需求。
3. 隔离区域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防止病毒传播。
三、隔离病例管理流程1.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隔离区域,并进行核酸检测。
2. 对于确诊病例,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做好信息报备和隔离措施。
3. 隔离病例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观察,直至病情好转或痊愈为止。
四、隔离区域管理措施1. 隔离区域内的病例应遵守隔离纪律,听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和规定。
2. 管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例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做好记录。
3. 隔离区域内不得私自接触外界人员或物品,确保隔离的有效性。
五、隔离期结束及解除1. 隔离病例在治疗期间,应定期进行病情观察和检测,确保病情稳定。
2. 医生在判断病情已经得到控制,不再具有传染性后,可考虑解除隔离。
3. 解除隔离后,病例应接受复查,并遵守有关的健康管理规定,以防止疫情再次发生。
六、监督检查及报告1. 学校应定期组织对隔离区域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2. 对于重大事故或严重违规行为,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进行处理。
3. 学校应向师生员工公布隔离区域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保障信息透明和公开。
以上为学校隔离区域管理制度,希望各位师生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校园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