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26课《将相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19张PPT)
26 将 相 和
学习目标:
1.学习“渑池之会”和“负荆 请罪”两个故事,认识蔺相如和廉 颇的性格品质。
2.欣赏作品中精彩的语句。
3.领悟三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 系和文章的命题方法 。
词语积累
无价之宝 绝口不提 理直气壮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完璧归赵
学习提示一
1.快速默读课文第二个故事, 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反复 品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作简 单批注。
2.同桌交流。
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 您为赵王击缶。”
蔺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说:“您现在离我只 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你 拼了!”
学习提示二
1.自由朗读第三个故事, 画出写蔺相如和廉颇言行的句 子,反复品读,体会人物的性 格品质,作简单批注。
2.小组内交流。
“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 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 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 下不了台!”
汇报交流
1.三个故事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 荆请罪”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 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 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 结果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
2.课文为什么不用“廉颇和 蔺相如的故事”做题目,而用“ 将相和”做题目?
秦王不敢进攻赵国是因为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如果蔺相如和廉颇闹不和,会怎样? 削弱赵国的力量,
秦国必然乘机来打赵国。
蔺相如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赵国啊!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 自己为了争一ロ气,就不顾国家 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 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6《将相和》课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26《将相和》课件
相关链接:
战国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前475—前221)。当 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 魏、韩,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峙,战火频繁。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秦国地处函谷关以西,其余六 国在函谷关以东。赵国的东面是富强的齐国,西面 是强大的秦国。赵国处在两大强国之间。“完璧归 赵”的故事发生在秦国全力进攻楚国的时候。秦国 不能集中更多兵力对付赵国,主要是用威胁的手段 占赵国的便宜。
三个故事。
深入理解
完璧归赵
“完壁归赵”这个故事的前因 是 秦王依仗强势,要骗取和氏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氏璧完好无损地被送回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赵国 ______。
从下面的话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怎样一 个人?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 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逼我,
渑池之会
朗读思考:
“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 怎样的? 前因: 秦王在渑池会上让赵王鼓瑟。
后果: 秦王吃亏。
从“渑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如 是怎样一个人?
勇敢
随机应变
思考
——“渑池之会”上秦、 赵两国是打了平手, 还是分出了胜负?
负荆请罪
朗读思考: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是 怎样的? 前因:蔺相如立功封官,廉颇不服气。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 “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 答案:
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 的结果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蔺相如 廉 颇 ……
小组汇报: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26.将相和课件.ppt

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_26.将相和课件.ppt
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 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子上!”
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 如进宫见了秦王,( 大)大地方说方: “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 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 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 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 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 的!”


S
版东
六 年
塔 三 小
级石Leabharlann 上磊册简介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当时有齐、楚、 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并存。秦国 最强大,要统一中国,不断向其它六国进 攻。赵国紧邻秦国,是一 个比较弱的国 家,常受到秦国的侵略。
秦国 侵略 赵国
学习指导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
1、读准字音,难读的字注上记号,多读 几遍,长句用横线画出,多练读几遍。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如立功究竟靠的 是什么?
他真正靠的是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爱国 精神。
学了《将相和》这篇课文后, 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1、抄写、积累本课的成语。 2、把“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讲给父母听。
“和”的意思是
和好,团结 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课堂小练习: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
由 “不和”到“和好”的故事。这 个故事发生在_战__国__时候,主要讲了 __完__璧__归__赵_,__渑__池__之__会_,_负__荆__请__罪_ 三个故事。
学习指导二: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 写将相不和的段落,从这段话中,你读 出了什么?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 “我廉颇攻攻无无不不克克,,战战无无不不胜胜,立
攻打城池没有拿不下来的。 每次战斗都胜利。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将相和ppt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将相和ppt课件语文S版
从“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 颇是一个____勇_于_改__过_,_以_国_利_益_为重 的人。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案: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联 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 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 结果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
思考: 从这几个小故事中可以看
1.蔺相如之所以说这块璧有 点儿小毛病,骗回和氏璧,是因为
蔺__相__如__看__出___秦__王__的__骗___局_。 2.用上“之所以……是因为……”
联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说一句话。
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这个故事的前因
是_秦__王___约__赵__王__在___渑__池__相__会__,___想__占 赵__国__便__宜_, 后果是_秦__王___吃__亏。
从“渑池之会”可以看出蔺相
如是一个 勇敢、随机应的变人。
思考:
“渑池之会”上秦赵 两国是打了平手,还是分 出了胜负?
负荆请罪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前因是
___廉__颇___看__到__蔺__相___如__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_位__比___自_ 己高, 很不服气 ,结果是________。 负荆请罪
思考:
到了举行典礼的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 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 。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 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 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 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送 蔺相如回国。
随机应变 临危不惧
课堂练习:
蔺相如对廉颇的傲慢无礼是怎么做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案:蔺相如先是对廉颇避让。他避 让廉颇并非害怕他,而是为了国家利 益。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6.将相和 语文S版 (共7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6.将相和 语文S版 (共7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4:21:22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52021/8/252021/8/25Aug-2125-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52021/8/252021/8/25Wednesday, August 25, 2021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பைடு நூலகம்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将相和精选教学PPT课件语文S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将相和精选教学PPT课件语文S版
无价之宝:形容物品特别珍贵,用多少钱也 买不到。
绝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说。
攻无不克:攻城夺地,没有拿不下来的。 战无不胜:形容强大无比,每战必胜。攻无不
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多指善于 打仗。 同心协力:协,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渑池:地名,在今河南渑池县境内。
完璧归赵:
璧,古代玉器的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 本课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 块玉制成的璧。“完璧归赵”指把和氏璧完好 无损地送回赵国。这个成语现在常用来比喻把 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作业:
复述“负荆请罪”这个 故事给家长听。
1.花开时节,有赏花的心情。 2.瓜果应季,喜欢瓜果的人牙好、胃口好。 3.感受春天的微风轻抚最初萌芽的青草和树叶,把稚嫩的清香散播到四面八方。 4.酷热的夏天,享受一场豪雨和随之而来的凉爽、清新、草木苍翠。 5.在秋天火一样的红叶面前停下脚步,体味凋谢前最盛大的灿烂。 6.站在温暖的窗户后面欣赏大雪最初的样子:轻盈、迷蒙、笼罩大地,洁白还无人践踏。 7.喝酒的时候,是心在应对,而不是肠胃在应对。如同焚香,要的只是一种香的氛围,而不是把香氛当氧气,这也是酒逢知己饮的本意。 8.有很够分量的情敌,你却不战而胜,似乎比用大笔钱买到极昂贵的东西还快乐。这是棋逢对手或物有所值的含义之一。 9.生命中永存一个可以单相思的人,又不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那种情怀,美中不足的生活就有了完美的寄托,如同诚信基督的教徒有一个上帝。 10.在花季结束的时候,采摘到最后一朵玫瑰。多情的人,最后一次恋情以最美的方式成为标本。 11.说话投机:有些迷乱豁然开朗,如同苗圃除尽了杂草;有些感觉处处共鸣,如同鲜花映照在清潭。 12.没有预谋的闲聊空谈,却生出实际漂亮的事情来。如同野游采摘到美味的山果。 13.一张好碟,自己单独看一次,和自己喜欢的人看一次。 14.在稠人广众之中或者车水马龙的街头,听一首老歌,独自回味自己的心事。 15.在人群中遇到一个和自己喜欢同一个品牌的人,彼此接近,更发现还有很多相同和相通。 16.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获得了与环境融洽相处的能力,比如,在给朋友当伴娘的时候,你是新娘之外,显得最出众的女人,不抢朋友的风头又给朋友长了脸,你够仗义;做配角也是最优秀的,你除了称职还不委屈自己。 17.有人背后称赞你,被你无意听到或者有人转告你。 18.有一个可以回去的故乡,那里有老父母、老房子,小时候爬过的那颗树以及和自己爬过树的伙伴。 19.有几个朋友,无论空间距离远近,你们之间的感觉是那样的: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 20.和老朋友信物挂碍地度过一个怀旧的下午。 21.闹些小矛盾之后与老朋友和解,丢失不起的最后并没有失去。 22.无论你是什么年龄,你有一个忘年交,是那种在你觉得幼稚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大的忘年交;在你觉得你自己老气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小的忘年交。 23.有一个异性死党,你们不谈性,而且彼此的配偶相信你们。 24.循规蹈矩久了,脱离常规去做一件事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25.自己做的一件事情有了好的结果,但那只是花了你些许力气而不是经过了千辛万苦。实际上,来得容易的成功会给你更多的快乐。 26.在父母三十周年结婚纪念日,你发现你们生活的称呼司正在全线放映经典爱情片,你买到两张豪华包厢的电影票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27.看着婴儿天天成长,不但呈现新气象,仿佛你一直屹立在玫瑰树前,凝视花朵的开放。 28.几岁的孩子会玩高级游戏,觉得你很笨,非要教你。 29.无论你的事业多么成功,你都没有被人忘记是一个女人。 30.在你打扮得最漂亮的那天,在街上偶遇你很在乎的人。 31.生活中充满交易行为,在买进的时候,你得到的可以说是物廉价美;在卖出的时候,你提供的可以说是货真价实。 32.过了四十岁,你在走进医院时还像第一天上幼儿圆一样找不到方向,被老病号和医生一起嘲笑,真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情。 33.在一件事情即将办成的最后环节中,你被卡住了,碰巧遇到一个没有交情的人帮了你,在道谢的时候才知道,无意中你曾经给过他恩惠。事情成了,而且行善结出的善果滋味甘甜。 34.即使卖衣服是为了赚钱,但买衣服的人的确选种了他们穿在身上最好看的衣服。 35.收拾书架的时候,发现一张没有支取的存单。数目不但,但人有遗忘的财富,无论是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都表明你的生活其实很有余地。 36.那个远在天涯的人,你在乎的喜欢的,突然像邮差那样在一个平常的日子按响了你的门铃。快乐徒然来临,一点没有企盼给你的消耗。 37.在堵车的时候选对了车道。看到胳膊边上水泄不通,自己却畅通无阻,那个时候对自己的直觉、运气、经验和先见之明都没有办法不满意,那是捡了便宜的快乐和自大狂的快乐。 38.两辆车追尾了,肇事者立即下了车赔礼,受害者却微笑着挥挥手,前面绿灯刚好亮了。这个世界有人在主动承担自己的过失,有人在大度的原谅,你正好做了旁观者。 39.早上醒来记得夜里的美梦。美梦不多且不丢失,实在很难得。 40.做了噩梦及时醒来,发现一切不是真的。 41.在自己扔的香蕉皮上差点跌倒,立刻把它拾起来放到垃圾桶,整个过程一直没有别人的眼光。对于希望晚上自己的人来说,把结果给大家,把过程给自己是快乐的。 42.回忆中的旅途生活。腰酸背痛过去了,腰酸背痛得来的东西却在。 43.有人告诉你幸福的指标,你发现自己的情形和那些指标多数吻合。 44.看到流星坠落或者昙花开放。暂时不停留的东西,却给自己留下了永恒,只因为它来的时候,你等候了,或者巧遇到了。 45.用磕磕绊绊的英语给老外指了路,即使自己不足,也能帮助别人。 46.把一个哭着的孩子或少女逗笑,疼惜美好得到的快乐就像亲吻玫瑰。 47.醒来发现上班已经迟到,但突然记起是周末。 48.在人群中抽身离去,仿佛消失了,一个人韬光养晦,直到有一天开门出去,天空是另外的天空,人群是别样的人群。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23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23张PPT)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
事。这
战国
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了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故事。
四 合作探究
读一读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 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 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运用拓展:
“负荆请罪”这个故事的前
因 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很不服气

★思考: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与“负荆请罪”之间有什么联系?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个故事各有情节,但又紧密 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 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 会”的结果是“负荆请罪” 的起因。 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爱国。
蔺相如是 仅仅靠一张
嘴吗?
解疑合探: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 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 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 给他;如果 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
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王理屈,就 没有动兵的理由。”
胸有成竹 足智多谋
解疑合探: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 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 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 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 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 撞碎在这柱子上!”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
运用拓展:
你认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 人? 蔺相如是个
的人。
廉颇忽然醒悟了, 来到相府门前……
于是, 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 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 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26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26 将相和|语文S版 (共26张PPT)
1.秦王真的拿15座城来换。我把玉交给他。(用关联词合成 一句话。)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 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 人记录下来。
不畏强暴 不顾个人安危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 御秦兵的准备。
负荆请罪
默读《负荆请罪》,用自己的话说说,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默读《渑池之会》,用自己的话说说, 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
蔺相如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 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找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想 一想:这些句子反映了蔺相如的 哪些性格特点?
语言:“请您为赵王击 缶。”“您现在离我只有 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 跟您拼了!”
拓展延伸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先生之所以这样评价
《史记》,首先是因为它的史 学价值。《史记》是我国第一 部纪传体通史,也是24史中的 第一部史书。其次就是在古代 史籍中,《史记》又是一部传 记文学名著。有着很高的文学 成就。最后《史记》是在当时 条件下的一部比较尊重历史的 史书。
课堂练习
语言:“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
机智
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行动:当满朝文武为难时,蔺相
如挺身而出。
勇敢
完璧归赵:现在 常用来比喻把东 西完好无损地归 还原主。本课指 把和氏璧完好无 损地送回赵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 常着急? ② 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物品质有 什么作用?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 有什么特点。 ③ 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 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① 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 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② 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 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 ③ 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 “完璧 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 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 之间的什么问题呢?
默读课文第三大段,想一想主要写了谁和 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① 蔺相如为什么要避让廉颇?从这儿可以看出他的什 么品质?
② “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廉颇为什么会向蔺相 如负荆请罪呢?从中你能看出他的什 么好品质?
③ 哪一个词最能概括将相和好?将相和好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完 璧 归 赵
负荆请罪
• 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 表演课文内容。
课外阅读:既然将和相同心协力保赵国, 最终赵国为什么还是被秦国灭亡了? 写一件发生在同学、朋友之间的团结友爱 的故事,要写清楚故事的前因后果。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语文S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故 事,并给课文划分段落。认读生字,互相 交流识学习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默读第一大段,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 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