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推荐5篇]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推荐5篇]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推荐5篇]第一篇: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相关资料与课文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勿忘国耻。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1本班大部分学生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识字2018个。

能辨别常见的同音字和形近字,能认读学过的多音字。

学会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学会独立识字。

会读写学过的词语,懂得意思,一部分会口头或书面运用。

已学会把一件事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初步学会把长文章所写成短文。

既能写具体,又能写简洁。

初步学会文章“开头”、“结尾”的写法。

会用应用文“启事”。

会修改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

会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有的还会默写。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也不同层度地受到了教育,有了一定的进步。

本班中还有五、六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本学期我打算从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抓起,注意培养后进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积极性,形成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

另外,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调动学习积极性。

本册教学目标: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1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1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

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能领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能用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按要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学会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列提纲作文。

能写条理比较清楚、内容比较具体的简单记叙文。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包含的情感,重点了解诗的内容。

3、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重点: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的美好景物。

教学难点: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包含的情感,重点了解诗的内容。

3、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的美好景物。

教学难点: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教学内容: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天终于晴了,老师想知道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

这节课我们走进诗中,看看诗人在天晴的时候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二、我阅读,我理解1、作者简介:戴望舒,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它是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雨巷》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诗人用浪漫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在天晴的时候,走到小径中的美好景物:泥路、小草、小白菊、风蝶儿、新阳、溪水、树木、闲云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三、扫障碍,我快乐1、理解词语炫耀:夸耀、显示在本文是褒义词,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含有自豪展露的意思。

尘垢:指灰尘与污垢。

阴霾:空气中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皱:泛起皱纹。

2、运用生字造句或说话 四、 我回顾,我感悟1、自学诗歌、归纳每节诗的大意。

2、自由读诗感受诗人的心情。

五、 我达标,我竞争 1、看拼音写词语xu àn y ào ch én g òu d ǎn qi è( ) ( ) ( ) Bu sh ài xi é sh ǒu yin m ái( ) ( ) ( ) 2 诗人在小径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泥路、小草、小白菊、风蝶儿、新阳、溪水、树木、闲云) 六、 我朗读,我提高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 作业:抄写生字 八、 板书1、在天晴了的时候炫耀: 阴霾: 尘垢: 皱: 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计划教师指导学生活动3、进入农村、感受情感4、阅读练习5、比较研究6、总结7、作业此时,高适也很沮丧,到处是闲荡,经常处于贫困的境地3.学生们自由地大声朗读学生可以自由阅读 4.让学生交流和理解句子北风呼啸,黄色的沙挡住了阳光,到处都是灰色的天空,云似乎也变黄了,本来应该刺眼的阳光也暗淡了。

大雪正在落下,一群鹅正在往南飞。

你不用担心不知道你是谁,世界上谁不知道你,董!(屈:夕阳西下,夕阳西下时的朦胧景色。

)让学生想象诗歌中描述的言论自由场景,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2.学生可以自由发言3.预设:诗中描绘的环境是荒凉的,给人一种悲伤和荒凉的感觉诗人和他的朋友都处在不利的环境中,但是当诗人和他的朋友分开时,阅读练习使离别的话语变得响亮而有力,唤起人们的心灵,鼓励朋友们自由地斗争和战斗。

前两句应该表现出悲壮和苍凉的感觉,而后两句应该表现出诗人的自信和旷达。

老师:在我们刚刚学的两首送别诗中,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背诵课文之后,总共有两个课时用于教学。

目标12,“一个叫咪咪·乔的孩子”,教学设计负责人为1班签署了新班级类型奖。

1.他正在确认阅读9个需要识别的新字符,并掌握8个需要书写的新字符2.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感性地阅读课文。

更难教的教具让学生认识到成人和儿童都有平等的权利,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

有一个叫咪咪乔的孩子,他建立了一个教学项目。

1.对话介绍。

2.输入文本。

教师指导。

1.老师:你小时候喜欢什么玩具?老师:看来大多数女学生都喜欢洋娃娃,所以今天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洋娃娃,咪咪巧(写在黑板上)现在,让我们读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故事。

1.学生可以自由朗读课文。

他们被要求读正确的发音,不要丢失单词,不要添加单词,不要随意断句。

学生活动免费答案免费阅读教学程序教师指导学生活动2。

学生在小组和全班进行思考和交流:小组交流文章能说明什么?(老师引导学生用相对简洁的语言总结课文中几个相关的主要事件:带着女儿和女儿的“宝贝”米米·乔走出家门;爸爸妈妈重伤咪咪·乔事件;十字路口的交警夺走咪咪·乔生命的感人时刻。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槐乡的孩子教学要求⒈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⒊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

⒋结合课文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3、了解槐树、槐花。

第一课时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一、导入新课槐林飘香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如“酿”读niàng,不要读成liàng;“塑料”的“塑”读sù,不要读成suò。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冀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套)

冀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套)

冀教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流连童年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单元5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50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3、朗读课文,体会每个人人物身上所存在个性特点,
4、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感受作者写人物的方法。

5、在读中感受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

6、创设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走进文本,融入文本,使其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7、扩展阅读“儿童生活”的有关文章。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典型人物的个性特点。

体会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
14课时左右。

1 槐乡的孩子
3* 颤抖的羽毛
第二单元情越山水间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单元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20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3、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4、通过逐层深入的朗读,理解文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
5,引导学生积极想象,走进文本,如临其境,感受景物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

2、通过逐层深入的朗读,理解文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体会蕴含于文字间的情感
教学时数:
14课时左右。

6古诗二首
阅读链接——悠悠水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三篇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三篇

【导语】《狼⽛⼭五壮⼠》记叙了抗⽇时期,⼋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最后把敌⼈引向狼⽛⼭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热爱祖国、热爱⼈民、仇恨敌⼈、勇于牺牲的⾰命精神和英雄⽓概。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9个⽣字,会写⽥字格⾥的12 个⽣字,能借助⼯具书联系上下⽂和⾃⼰的积累理解词语“斩钉截铁”、“壮⼠”、“屹⽴”等词语在语⾔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能辨别他们的感情⾊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2、有感情朗读课⽂,理解课⽂内容,了解狼⽛上五壮⼠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从英雄的壮举和感⼈的话语中,感受五壮⼠英雄⽓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3、揣摩课⽂的表达顺序,领悟⽂中写⼈记事的⽅法,使学⽣逐步提⾼表达的能⼒。

过程与⽅法: 以学⽣为主体,给学⽣充分的⾃主、合作学习机会,通过⾃读、⾃悟,以读促情,以情带读,分享学习快乐。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的情感由此⽽产⽣⼀次精神升华,爱国主义思想由此⽽深深地扎根在全体学⽣思想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倡⾃主、合作与探究,尊重孩⼦们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感受五壮⼠英雄⽓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重难点分析: 1、读懂课⽂内容,通过理解五壮⼠英勇歼敌、壮烈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词句,感受五壮⼠英雄⽓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体味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2、揣摩课⽂的表达顺序,领悟⽂中写⼈记事的⽅法,使学⽣逐步提⾼表达的能⼒。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抗⽇故事,了解抗战英雄。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课时: ⼀、谈话导⼊,揭⽰课题 (⼀)启发谈话,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不畏强敌,同敌⼈展开了殊死的搏⽃,这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故事,(出⽰课件)学⽣说出课件中的英雄事迹:如董存瑞舍⾝炸碉堡,邱少云在烈⽕中永⽣,刘胡兰舍⽣取义…… (⼆)揭⽰课题:⼀个真实的故事,它发⽣在抗⽇战争时期河北省易县的狼⽛⼭。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慧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竞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一起看看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欢迎查阅!冀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慧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竞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慧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喜欢,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日,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留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索: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赏识月下的江景。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案

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案【篇一: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冀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槐乡的孩子教学要求⒈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言。

⒊品读重点语句,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

⒋结合课文语段,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布置预习:1熟读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3、了解槐树、槐花。

第一课时一分钟竞赛(一分钟记忆)山山洼洼噼噼啪啪摇摇晃晃匆匆忙忙犹犹豫豫甜丝丝香喷喷白茫茫绿油油美滋滋清凌凌一、导入新课槐林飘香一湖月夜渚流光,万树琼花浮暗香。

心醉不知归去路,欲把草畔做寝床。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二、初读课文1.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

一些词语要想像当时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如暮霭、草垛等。

三.品读欣赏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

)(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

4、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包含的情感,重点了解诗的内容。

3、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教学重点: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的美好景物。

教学难点: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识7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借助工具书或结合语境与生活经验理解:炫耀、尘垢、胆怯、曝着、阴霾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及包含的情感,重点了解诗的内容。

3、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诗人在初晴的小径中看到的美好景物。

教学难点:诗人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教学内容: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天终于晴了,老师想知道在天晴了的时候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

这节课我们走进诗中,看看诗人在天晴的时候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二、我阅读,我理解1、作者简介:戴望舒,现代中国诗坛上负有盛名的“雨巷诗人”它是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雨巷》等诗篇,堪称中国新诗的杰作。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诗人用浪漫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在天晴的时候,走到小径中的美好景物:泥路、小草、小白菊、风蝶儿、新阳、溪水、树木、闲云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三、 扫障碍,我快乐 1、理解词语炫耀:夸耀、显示在本文是褒义词,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含有自豪展露的意思。

尘垢:指灰尘与污垢。

阴霾:空气中悬浮大量的烟尘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皱:泛起皱纹。

2、运用生字造句或说话 四、 我回顾,我感悟1、自学诗歌、归纳每节诗的大意。

2、自由读诗感受诗人的心情。

五、 我达标,我竞争 1、看拼音写词语xu àn y ào ch én g òu d ǎn qi è( ) ( ) ( ) Bu sh ài xi é sh ǒu yin m ái( ) ( ) ( ) 2 诗人在小径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泥路、小草、小白菊、风蝶儿、新阳、溪水、树木、闲云) 六、 我朗读,我提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七、 作业:抄写生字 八、 板书1、在天晴了的时候炫耀: 阴霾: 尘垢: 皱: 反思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

2 理解课文所包含的内容和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所包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我会学,齐合作 1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诗人在初晴的小路上看到了什么? 雨后的小路应该怎样走才能感觉到它的美好?诗人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二 我体会,展风采小组pk竞争合作,回答以上问题,教师适时点拨1 看到的:泥路、小草、小白菊、凤蝶儿2“赤着脚”让赤裸的双脚与柔软的泥路亲昵的接触,充分的享受泥路的温柔和雨后的温馨。

“携着手”与家人朋友一同出游,一起享受雨后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事物。

“踏着新泥,涉过溪流”一味的往前走,让雨后的泥土和雨水在足下经过,让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

3 诗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好处是:将事物当人写,写出了它们鲜活的特点是雨后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生命力。

4 组组竞争读诗歌,同桌互相背诗歌。

三配乐朗读课文四作业:背诵课文五板书设计:六反思2、珍珠鸟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与珍珠鸟情感。

2、从课文中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以及鸟儿对“我”的信任。

3、了解珍珠鸟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1、掌握生字词。

2、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与珍珠鸟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教学内容:一、导入学生回想《鸟的天堂》一课,鸟儿悠闲地生活并谈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珍珠鸟》。

二、我阅读,我了解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我”善待朋友送来的一对珍珠鸟,以及它们的孩子,给予它们以真诚的信任,尤其是小鸟,在日常生活中,“我”与小珍珠鸟之间建立了真诚的友谊,小珍珠鸟与“我”因信赖而创造了美好境界。

三、扫障碍,我快乐1、生找易错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茏——笼啾——瞅脸——睑贰——腻2、新词葱茏:形容草木茂盛。

眼睑:眼皮。

眸子:眼珠。

流泻:倾泻文中是流露表达。

四、我回顾,我感悟“我”亲昵的动作让小珍珠鸟感受到了爱,它对“我”表达了它的友好,从而展现了一幅人鸟和谐相处的画面。

五、我达标,我竞争1、听写词语。

幽静葱茏扒开画框比较蹦跳默写蜡笔扭动胸脯倾泻2、填一填。

()的泉()的操场()的苹果()的妈妈六、我朗读,我提高体会“我”对珍珠鸟的爱你,感受珍珠鸟对“我”的信任。

七、作业1、抄写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八、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

2、从课文中体会“我”对鸟儿的喜爱以及鸟儿对“我”的信任。

3、了解珍珠鸟变化的过程。

教学重点:了解珍珠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和珍珠鸟和谐相处。

教学内容:一、我会学,齐合作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找关键词语,体会小鸟对“我”感情发生怎样变化。

怕人(信任)熟悉。

2、小鸟对“我”感情发生变化源于“我”对小鸟的爱,找出相关语句。

3、是信任让小鸟由怕人——熟悉。

4、作者通过声音、形态描写了珍珠鸟。

二、我体会,展风采学习课文6—14自然段。

1、抓住重点语句理解小鸟对“我”的信任“我”对小鸟的喜爱。

小组pk2、体会珍珠鸟的变化。

板书:胆子大了——放开胆子——完全放心——友好——信赖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1)交流感受(生pk)信赖让人生活充满温馨,让人与人之间充满欢乐。

2)师总结。

世间万物共生共长原本就应该以诚相待和睦共处。

三、小结。

因为爱,怕人的珍珠鸟一步步熟悉“我”,亲近“我”信赖“我”因为信赖人与动物和谐相处,虽没有倾心诉说,但小鸟的一跳一啄一停一睡,无不表达它对人类的信任,书法对生活的满足,记住我们是鸟儿的朋友,鸟儿也是我们的朋友。

四、我练习,我能行近义词。

索性()淘气()感受()信赖()五、我思考,我领先小珍珠鸟是如何一步步熟悉、亲近和信赖“我”的?六、板书珍珠鸟胆小胆大美好爱信赖放心我七、作业1、课后题2、练习册八、反思3. 人类的朋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培养珍爱自然、善待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人类的朋友指的是动物。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几个片段入手感悟动物对人类的信任。

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体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培养珍爱自然、善待自己家园的美好情感。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明白人类的朋友指的是动物。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难点:从几个片段入手感悟动物对人类的信任。

教学内容一、导入1.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质疑课题人类的朋友是谁?二、我阅读我了解1.初读课文,思考:人类的朋友都有谁呢?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我”在美国的几个月期间,亲身感受到人与动物相处是那样和谐,感受到人与动物互为朋友多么美好。

)三、扫障碍我快乐1.自学生字词,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2.理解词语婉转:形容声音抑扬顿挫,十分动听。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情。

栖息:停留、歇息。

3.理解文章脉络第一部分(1—5)具体写出了“我”在美国见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大自然的优美场景,突出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第二部分(6)作者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

四、我会学齐合作说一说:课文中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怎样?从哪看出来的?(把最令你印象深刻或觉得有意思的地方说出来。

)如:1.“其中许多鸟都是我从未见到过的,有的小的像只大蝴蝶,有的红的像火,有的戴着鸡冠,有的拖着长尾……”(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对鸟儿的大小、颜色、形态描摹的格外生动。

)2.“一只大雁竟然轻易地用那宽大的嘴巴把花生米啄去……手指。

”(“竟然”说明作者出乎意料,有点不敢相信;“轻易”“宽大”“一丝也未碰到”等词语说明这些事情天天都会发生,已经成为大雁平平常常的生活,看来那里的人们和大雁之间是那样彼此友善、互相信赖、亲密无间。

)五、我体会展风采小组讨论:读第6自然段,谈谈对它的理解。

(1)这段话讲了两层意思:a 在美国,没有人在家中养鸟或兔子之类的野生动物。

b 生态保护的真正意义: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

(2)联系身边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感受。

(小组讨论)a 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动植物的家园。

b 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是一个生物链,所以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六、我练习我能行1.用“不论是……还是……”“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人类的朋友都有哪些?(列举几种)七、我思考我领先1.学习课文,你想到了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样做?2.搜集一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八、布置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

2.小练笔:读完《人类的朋友》后,你想到了什么?九、板书设计:3.人类的朋友各种鸟儿人鸟儿野鸭类大雁和的天鹅谐朋相友兔子处松鼠浣熊十反思4大自然,你好教学目标1、了解信的内容,了解大自然的美妙,热爱大自然,学会写回信。

2、自学理解文章一共讲几层意思,找出具体的句段感受语言的美妙。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归纳信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张海迪是怎样引导晓鸥认识大自然并争取投身大自然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思,表达对大自然的爱。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信的内容,了解大自然的美妙,热爱大自然,学会写回信。

2、自学理解文章一共讲几层意思,找出具体的句段感受语言的美妙。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归纳信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张海迪是怎样引导晓鸥认识大自然并争取投身大自然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思,表达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内容:一、我阅读,我理解1、作者简介: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济南,五岁因患脊髓血管瘤,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他自学了中学全部课程,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十万字的英文小说,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轮椅上的梦》等作品,被誉为“八十年代的活雷锋”和当代保尔。

2、本课讲张海迪通过讲述自己,泰戈尔在大自然中发现秘密,去聆听故事,去寻找知识,锻炼身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