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考试大纲
人体工程学复习提纲

人体工程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跨越不同学科和领域,应用多种学科的原理、方法和数据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由于它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涉及范围的广泛性以及学科侧重点的不同,学科的命名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2.人体工程学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的关系目的:如何达到安全、健康、舒适和工作效率的最优化3.人体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轴有哪些?人体测量的基准面主要有矢状面、冠状面、水平面、眼耳平面。
人体测量的基准轴主要有:铅锤轴:指通过各关节中心并垂直于水平面的一切轴称为铅垂轴。
纵轴(或矢状轴):指通过各关节中心并垂直于冠状面的一切轴称为纵轴。
横轴(或额状轴):指通过各关节中心并垂直于矢状面的一切轴称为横轴。
4. 对于波长在780nm的光线,人的感觉是红色对于波长在380nm的光线,人的感觉是紫色波长大于780nm的磁辐射波称为红外线波长小于380nm的磁辐射波称为紫外线5.视觉特征⑴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而且轻松,一般先看到水平方向的物体,后看到垂直方向的物体⑵视线的变化习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顺时针运动⑶人眼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垂直方向的要准确得多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等的情况下,人眼对左上限的观察最优,接下来是右上限、左下限,而右下限最差⑷人眼对直线轮廓比对曲线轮廓更易于接受⑸人眼在远处辨认前方的多种颜色时,其易辨认的顺序是红、绿、黄、白,白天对555nm的黄绿光最敏感6.人的视野1.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察觉到的空间范围即视野,通常以角度来表示2.人眼在垂直方向3°和水平方向3°的范围内看到的物体,其映像落在视网膜黄斑中央凹上。
上下、左右视野均只有 1.5°左右,这就是最佳视区。
3.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范围内,获得的物像最清晰,是良好视野范围。
4.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野范围为有效视野范围7.根据心理学中注意的特性.有以下几种建立图形的条件:面积小的比面积大的容易形成图形同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差别大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亮的部分容易形成图形向水平或垂直方向扩展的部分比向斜向扩展的部分更容易形成图形对称部分容易形成图形具有等幅宽的部分比不具有等幅宽的部分更容易形成图形与下边相连的部分比从上边下垂的部分更容易形成图形位置接近的因素容易形成图形大小渐变的部分易形成图形相似的部分易形成图形8.坐姿的优缺点可免除站立时人体的足踝、膝部、臀部和脊椎等关节部位受到静肌力,减少人体能耗,消除疲劳坐姿比站立更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保持身体的稳定,这对精细作业更适在脚操作场合,坐姿保持身体处在稳定的姿势,有利于作业。
人体工程学理论知识的提纲

人体工程学又称为人体功效学、人体测量学以及人类工程学等。
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Ergonomics)。
工效学Ergonomis原出希腊文“Ergo”,即“工作、劳动”和“nomos”即“规律、效果”,也即探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
按照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人体工程学联系到室内设计,其含义为:以人为主体,运用人体计测、生理、心理计测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心理、力学等方面与室内环境之间的合理协调关系,以适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取得最佳的使用效能,其目标应是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
人体工程学与有关学科以及人体工程学中人、室内环境和设施的相互关系。
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
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设施、设备等;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工作系统中的人人体尺度、运动能力、生理和心理要求,对物理环境的感受性,对社会环境的感受性。
2、工作系统中直接由人使用的机械部分如何适应人的使用(1)、显示器:仪表、信号、显示屏等。
(2)、操纵器:各种机具的操纵部分,如杆、钮、盘、轮、踏板等。
(3)、机具:家具、设备等。
3、环境控制,如何适用于人的使用(1)、普通环境:建筑与室内空间环境的体量、照明、温湿度、空气质量、声音、安全因素等。
自考人体工程学应用考试大纲

自考人体工程学应用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应用课程代码: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人体工程学应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的必考课。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核心理念,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今后的环境及室内设计实践中,分析和理解人的因素、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使设计的物和环境更适合于人的需求。
使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人机设计的主要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起在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设计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应用》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透视学》、《设计制图》、《二维构成》、《艺术概论》是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概论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由来和发展、研究内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掌握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的定义(重点)(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重点)识记: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体测量学。
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的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三)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次重点)识记:泰罗制理解:人机工程学在美国、欧洲的发展。
人体工学复习提纲

人体工学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人相关的物体、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科学。
2、人体工程学的三大要素人—机—环境。
3、人体尺寸存在种族差异,世代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地域差异,职业差异,等等。
4、为在做座椅舒适度评价时,应该考虑考虑椅子类型、坐面、靠背三方面的因素。
5、通常,观察目标在__560_mm处最为适宜,小于_380_mm时会引起目眩,超过__760_mm时细节看不清楚。
6、人体测量主要包括人体构造尺寸、人体功能尺寸、人体重量、人体推拉力四方面的测量。
7、1、盲道按其功能有两种:一种是引导视力残疾者连续向前行进的盲道,称为行进盲道;另一种是告知视力残疾者起步、拐弯或停止的盲道,称为提示盲道。
8、无障碍居住空间:户门与通道方便下肢残疾者的居室,户门外应有不小于1500mm的轮椅活动面积。
9、人所有的肢体活动都是由人体的运动系统实现的。
人体的运动系统由三种器官组成,分别是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10、办公用椅比较复杂,需要适合人体的两种姿势:直立坐姿和放松坐姿。
11、最佳的设计功能尺寸是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与心理修正量只和。
12、工作座椅必须具有的主要构件:坐面、腰靠、支架。
二、选择题1、大型公共建筑走廊的最小宽度应( B )。
A ≥1850㎜B ≥1800㎜C ≥1950㎜D ≥2000㎜2、中、小型公共建筑走廊的最小宽度应(C )。
A ≥1550㎜B ≥1650㎜C ≥1500㎜D ≥1850㎜3、居住公共建筑走廊的最小宽度应( B )。
A ≥1550㎜B ≥1200㎜C ≥1250㎜D ≥900㎜4、加强环境刺激量的方法不包括(D )A 加强环境刺激的强度B 加强环境刺激的变化C 加强环境刺激的对比D 加强环境刺激的连续性5、人的感觉特性不包括(D )。
A 适应性B 感觉的对比性C 感觉的相互作用D 刺激性6、行进盲道宜设在距围墙、花台、树池或绿化带( B )处。
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人体工程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人体工程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它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与其它要素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关于如何实现人与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理论、数据与设计方法的科学。
近几年来,其研究成果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非常迅速,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人体工程学也成为了设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报考家具设计与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考生明确复习范围和报考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人的生理学、心理学及其人体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掌握人体工程学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方法;全面把握人体测量与数据的应用、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以及无障碍设计等相关内容。
要求达到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
人体工程学考试重点以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范围?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物)——环境的科学,与许多领域有关,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室内设计、机械工程、管理科学、环境工程学等都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领域。
2)人体工程学?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人相关的物体、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科学。
3)人体工程学发展历程?答: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5个时期:1)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2)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4)人体工程学的作用与任务?P4答:要充分研究人的特性,根据人的特性设计最佳的机械参数和人机匹配关系,这样才是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有效途径,这就是人体工程学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人体工程学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减少事故,必须和研究人的特性和人机系统匹配理论,因此随着人员的选拔理论、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事故率也获得了迅速的减少5)人体工程学的特点?P3答:有两点:一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渗入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自动化系统中人的监控作用,人机信息交互,人工智能等都与人体工程学有密切的关系。
6)人机界面?P5答:包括视觉、触觉、听觉、等一切人机信息传递输入界面及人的手、脚和嘴等输出界面。
第二章、人体生理系统人体的信息传递系统包括?P答:感觉系统、神经系统。
人的错觉现象?P9答:错视觉、错听觉、错嗅觉。
3)错觉图形的类型?P11答: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另一类是关于方向上的错觉。
4)人类视觉的明适应与暗适应?P12答: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两种适应形式。
且明适应比暗适应的速度快。
5)人类视觉的向光性特性?P12答:对于光亮的不同的出入口,陌生人总是趋于选择光亮的出入口。
自学考试人体工程学(必考)

1.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容(简答或选择)(1)生理学研究人得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2)心理学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3)环境心理学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4)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知识。
2.感觉特性第一是感觉适应;第二是感觉疲劳;第三是感觉的对比;第四是感觉的补偿。
3. 知觉特性知觉是我们大脑两个半球对于一个具有某些统一特征的对象或现象所发生的反映。
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一是知觉的选择性;二是知觉的整体性;三是知觉的理解性;四是知觉的恒常性。
4. 思维的品质(选择,论述)思维的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
1)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敏锐程度,如有的人建筑创造思路敏捷,有的人则较慢。
敏捷性是可以培养的,多思考,多观察则会提高思维的敏捷性2)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有的人掌握一种创作方法,会举一反三,看到周围环境对创作有用的东西,会很快在设计中加以运用,这是思维灵活性强的表现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有的人能抓住建筑创作的本质,根据基本原理进行创作活动,他的思维活动则具有深刻性4)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亦即精神创造性思维,有的人对室设计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方法,则他的思维具有创造性。
5. 消极后像的色彩是原刺激物色彩的补色。
6. 错觉:错觉是指和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错误的知觉。
..环境行为特征:(一)客观环境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一个特点的客观环境。
(二)自我需要环境行为是人类的自我需要。
(三)环境制约环境行为是受到客观环境制约的。
(四)从众习性环境、行为和需要的共冋作用。
8. 百分位如将被试的身高或肩宽等在尺寸上分为一百个等分,这就是百分位,又叫百分点。
服装人体工程学考试大纲

服工1301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考试大纲论述题或简答题:第一章:1.服装人体工程学与人体工程学的对比。
答:先写出服装人体工程学与人体工程学的定义,再谈一谈。
第一章第一节与第二节(P1-5)2.举例说明设计在服装人体工程学中的含义。
答:例如:乳房的形状对前后衣片的影响,内衣吸附污垢的设计,环卫工人的服装设计。
第一章第三节(P5-6)3.简述人—服装—环境的概念,即服装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是什么。
第一章第五节(P7-9)4.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的基本原则。
答:(2+3)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并用几句话简单描述一下各种原则或方法。
第一章第七节(P12-21)第三章:5.服装设计师对人体构造的理解(非解剖学的角度)或解剖学与服装研究在人体结构理解上的异同点。
(举例说明)参考P47的图3-2-22与3-2-23第三章第二节P476.试述皮肤与服装设计的关系,皮肤的舒适性。
答:如皮肤弹性可伸长50%,出汗量静止和运动时的区别,温度四肢与其他部位的区别。
第三章第二节P43-457.皮肤的作用。
答:1.皮肤通过热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散发并与周围环境建立热适应;2.有冷、热、痛痒感觉,是作用于人体系统的输入部分;3.对骨骼、内脏器官起保护作用。
从这三个方面论述一下。
第三章第二节P45第八章8.试述防护服装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从生理测量值、防护性质、环境条件等方面进行阐述。
第八章第一节P1429.试述头部生理结构与耐受力和设计安全帽所要考虑的因素。
第八章第三节P148-14910.现代服装的不合理性。
小题:名词解释:抽5个1.体表:指人体的外在结构和形态,是由骨骼、肌肉、皮下脂肪的差异而呈现的不同表象。
第二章第二节P252.服装可动作性:指衣服要满足人体形态的可动范围,及皮肤的伸缩、呼吸灯人体运动属性。
第二章第二节P253.复原性:复原性体现在服装能随人体运动而变化,而当人体运动结束时,衣服能复原的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应用课程代码:1065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人体工程学应用》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的必考课。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人体工程学是以心理学、生理学、人体测量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如何使人-机-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生理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
为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为设计中“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设置本课程,为了使考生能够牢固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核心理念,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今后的环境及室内设计实践中,分析和理解人的因素、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使设计的物和环境更适合于人的需求。
使设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掌握人机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人机设计的主要内容,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起在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今后的设计打好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人体工程学应用》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许多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透视学》、《设计制图》、《二维构成》、《艺术概论》是本课程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机工程学的由来和发展、研究内容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掌握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EA)的定义(重点)(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重点)识记: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生理学、心理学、环境心理学、人体测量学。
理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的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三)人机工程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次重点)识记:泰罗制理解:人机工程学在美国、欧洲的发展。
(四)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一般)第一章人体工程学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体生理学、心理学、测量学等知识。
能够对人机工程学中人的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视觉的生理基础(重点)识记:眼球的构造理解:视觉的形成原理(二)听觉的生理基础(次重点)识记:人耳的构造理解:听觉的形成原理(三)人体运动系统(重点)识记: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疲劳的概念疲劳的主要特征疲劳的三种测量方法理解:骨骼肌的两种作用(静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四)心理和行为(重点)识记:人的心理活动的三大类型理解:心理学中常用的三种维度(五)感觉(重点)识记:感觉的概念感觉的分类感受性的概念及分类感受阈的概念及分类韦伯定理感觉的四大特性(六)知觉(重点)识记:知觉的概念四个基本特性理解:知觉的三种分类(七)注意(次重点)识记:影响注意的两个因素理解: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应用:在建筑环境设计设计时,为引起人们的注意,加强环境刺激量常用的三种方法(八)记忆(一般)识记:记忆的概念及分类理解:记忆的特点(九)思维(次重点)识记:思维的五个过程思维的三种形式理解:思维的品质(十)想象(次重点)识记:想象的概念应用:室内设计及科学研究活动中分阶段运用想象(十)知觉暂留(重点)识记:知觉暂留的概念视觉暂留(视觉后像)的概念理解:积极后像与消极后像的区别(十一)私密性(重点)识记:私密性的概念私密性的四种基本状态赫尔的人际空间距离关系(十二)人体测量学(重点)识记: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人体测量的主要内容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百分位的概念理解: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概念及其代表的趋势应用:在室内设计中如何选用合适百分位的原则(十三)人体测量学与室内设计(一般)理解:人体测量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人体尺寸的相关定律(主要为头高与身高的相关比率)第二章人和环境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基础和过程;人的环境行为表现、特征和规律;人对建筑环境的视觉、听觉等感觉的要求及其相互的制约作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人与自然环境(重点)识记:环境构成的空间大小分类理解:人体感官、心理和环境交互作用心理量表的三种类型舒适性的概念及其类型(二)行为与环境(重点)识记:环境行为的概念环境行为特征环境行为基本模式框图人的行为习性人在空间里分布的图形(表格)理解:行为与室内空间尺度的关系应用:理解并运用行为内容模式(主要为秩序模式、流动模式)(三)视觉与环境(重点)识记:视觉特征适应、暗适应、光适应的概念人眼的明暗视觉表格(主要掌握锥体细胞、柱体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布位置及其对视觉的作用)眩光的概念立体视觉的形成原理人工照明的三种方法色觉的概念色彩的知觉效应质地的视觉特征理解:空间旷奥度的概念及其视觉特征应用:色彩与室内环境气氛的关系常见的室内空间形态(四)声音与听觉(次重点)识记:声源的概念与声源的四种类型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噪声对人的影响理解:双耳听闻效应掩蔽效应(五)空间知觉(次重点)识记:空间知觉的生理、物理因素。
(六)室内光环境设计(一般)应用:天然采光与人工照明(七)人与光线(次重点)识记:光线的作用理解:光与健康应用:室内光的利用(八)闪烁(次重点)识记:闪烁的概念临界融合频率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的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基础上。
其具体含义为: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指定教材《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刘盛璜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第二版三、自学方法指导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2、在了解考试大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阅读教材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并融会贯通,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在自学各章内容时,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切勿死记硬背;同时在对一些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把握时,联系实际问题思考,从而达到深层次的认识水平。
4、为了提高自学效果,应结合自学内容,尽可能地多看一些例题和动手做一些练习,以便更好的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
四、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培养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存在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课时不少于90学时,其中助学学时分配如下: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
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60%、“理解”为30%、“应用”为10%。
3、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
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本课程命题采用的基本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6、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题型示例(样题)(一)单项选择题人们看到苹果就产生了苹果绿色的视觉,摸一下则产生光滑的触觉,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人的( )A.知觉B.感觉C.感知觉D.知感觉(二)填空题按构成空间大小来分,环境可以分为微观环境、________、宏观环境。
(三)名词解释声音的掩蔽效应(四)简答题简述知觉特性(五)论述题试分析空间设计中的私密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