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二次测试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二次语文月考试班级:__ 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提.防(tí)负隅.顽抗(yǘ)轩榭.(xiè) 矗.(chù)立B 匀称.(chèng) 疟.子(yào)镂.(lòu)空蟠.(fān)龙C 歼.灭(qiān)擅.(shàn)长湛.(shèn)蓝点缀.(zhuì)D 蜿.蜒(wān)吆.喝(yāo)张皇.失措(huáng)斟酌.(zhuó)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 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2分)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流芳百世....。

4.默写(10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海夕漫漫。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④《春望》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

⑤出淤泥而不染, _______ 。

⑥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________ __, _________ __。

5.仿照例句写句子。

(3分)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考号沿河四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统考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田旭)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A.佃.农(diàn)镌.刻(jūn)脸颊.(xiá)任劳任怨.(yuàn)B.黝.黑(yǒu)悄.然(qiāo)窒.息(zì)藏.污纳垢(cáng)C.诘.责(jié)燥.热(zào)手绢.(juàn)重峦.叠嶂(luán)D.映衬.(chèng)黏.土(lián)遒劲.(jìnɡ)互相轩.邈(xuān)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A.题拔喧嚣蔓延眼花瞭乱 B.不辍荧光娴熟俯仰生资C.劳禄雄跨纤夫自出心裁 D.嶙峋愚钝溃退正禁危坐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A.农民常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当地风土的作物。

B.对于学生逃课的行为,学校不能无动于衷....,必须坚决予以制止。

C.她决定用节衣缩食....攒下的钱供弟弟上学。

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老鹰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古代诗文中有歌咏山水的很多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

B.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而且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C.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山河路家国梦”体育艺术节在赣州市体育中心盛大开幕。

D.劳动模范是劳动者的杰出代表,集中发明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优良品质。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B.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一、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懈怠(xiē)嗜好(shì)余暇(xiá)粗劣(lüè)B.迁徙(xǐ)流杵(chǔn)狡黠(xié)抓心挠肝(náo)C.咀嚼(jiáo)庞大(páng)尴尬(gà)潜逃(qiǎn)D.瞭望(lià o)戋戋(jiānjiān)歃血(shà)榔头(l áng)2.下列成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蜂拥而上敏而好学虚怀若谷心无旁骛B.天经地义一筹莫展肆无忌惮马失前蹄C.众目睽睽物极必反正襟危坐一笔勾销D.近在指尺微不足道恣情率性前仰后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妥的是()(2分)A.读《书》诵《诗》,与古人谋。

谋:谋划。

商讨,交谈。

B.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积累C.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D.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标榜:提出某种好听的名义,加以宣扬。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的《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B.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暴政。

《孟子》七篇,是他与弟子的合著。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现存《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散文体著作。

D.袁枚,字子才,号随园主人,清代著名文学家。

是“乾隆三大家”之一,作品主要有《随园诗话》。

5.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生活中种种苦涩,,历程中多少挫折,,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检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检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检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①矗.立②愠.怒③cù然④万lài俱寂2.默写(8分)①,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

③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

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④,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⑤。

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3.横线上填写的词语,结构前后一致的一项是() (3分)宜兴,成景优美、文化繁荣、交通便利、、,是十分理想的投资场所,近年来成为海内外众多投资者的首选。

A.丰富资源活跃市场B.资源丰富市场活跃C.丰富资源市场活跃D.资源丰富活跃市场4.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迷雾,层层叠叠月,花香,隐隐约约,酣然入梦....的碱海大草原被蹄声惊醒。

B.爸爸为了这个家,整天在花天酒地....中应酬客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答爸爸。

C.万籁俱寂....的深夜,鸟儿不再歌唱,蝴蝶不再翩飞,人们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D.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5.名著阅读(7分)从这一天起,保尔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有时候那些鲜明生动、难忘的景象清晰地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但他无法用笔墨表达,写出来的字句显得那样苍白无力,缺少生气和激情。

已经写好的部分,他必须逐字逐句全部记住。

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要受到阻碍。

母亲忐忑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

保尔见母亲如此不安,不由得笑了起来,并安慰老太太说,他还没到完全“发疯”的地步。

①这是一段关于保尔在身体残疾、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以文学作为继续战斗的武器,创作《》这部书时的描写,也是这位作家生活的真实写照。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二次月水平测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共4分)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束明媚的阳光,照射我的胸膛;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场蒙蒙的细雨,滋润我的心田;青春是美好的,犹如一缕淡淡的清风,轻拂.我的脸颊。

青春就是那位撑着油纸伞的美丽女子。

她的优雅,她的xián①静,都形成一幅美丽而动人的画卷。

趁着阳光正好,趁着微风不zào②,让我们一起潜.游青春的广阔海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①②(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2分)轻拂.()潜.游()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未来的博物馆在哪里,长什么样?。

;;一个个博物馆形象IP开发,让历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①“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②一件件珍贵文物移步线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体验③数字化带来了极具想象力的答案④近年来,博物馆业加快与数字化牵手,一个个文物保护研究项进驻互联网,拉近与公众的距离A.①③④② B.①④②③ C. 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3.古诗文默写。

(8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

( 李贺《雁门太守行》)(2),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3)杜甫《春望》一诗中“,”两句移情于物,因时伤怀,表达了诗人深切的爱国情怀。

(4)司马迁的《周亚夫军细柳》中文帝到三处军营所受待遇不同,到霸上、棘门军营时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到细柳营时“”“”。

(5)李清照《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形成一种似梦似幻的境界的句子是:,。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共4分)(1)《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纪实作品,讲究“用事实说话”。

结合原著,说说斯诺是如何做到的。

(2)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质检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次质检题(含答案)

2018级语文质量过关检测题使用时间:2019年9月25号一、基础与运用(共4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不逊.(xùn) 绯.(fěi)红繁衍.(yǎn) 诘.问(jié)B.喝.(hè)彩鬈.(juán)发胆怯.( qiè) 愚钝.(dùn)C.酒肆.(sì) 涟.(lián)漪盎.然(àng) 黝.(yòu)黑D.吹嘘.(.xū) 猝.(cù)然犀.(xī)利踱.步(du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A.荧光愚钝筋皮力尽热泪涟涟B.劳禄燥热任劳任怨和颜悦色C.崎岖蒙味杳无消息微不足道D.轩昂粲然鹤立鸡群藏污纳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A.“孝”文化,尽管是中国人的根文化,也塑造着每个人的精神气质。

B.2017年《魅力中国城》颁奖盛典落下帷幕,随州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

C.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D.《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

4.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5分)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5.下列关于第二单元相关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5分) A.《藤野先生》作者是鲁迅,这篇文章通过记述作者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赞美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B.《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朱德,他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弧.形(hú)闷.热(mân)丘壑.(hâ)大煞.风景(shā)B 镂.空(lòu)相间.(jiàn)斟酌.(zhuó)迥.然不同(jiǒng)C 矗.立(chù)韶.光(sháo)休憩.(qì)风雪载.途(zǎi)D 农谚.(yàn)繁衍.(yǎn)脊.椎(jī)濒.临(bī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巧妙绝伦惟妙惟肖交头接耳龙凤成祥B 孕育轩榭签赏嶙峋C别具匠心重峦叠嶂庄严肃穆消声匿迹 D自出心裁屏风帷幕鸣钟击磬中流砥柱3、下面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苏州园林》的作者是叶圣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B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该书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其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 苏轼,号东坡居士,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D 王维,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人称“诗佛”;李白,盛唐诗人,我国历史上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B.微笑是一首动人的歌声,它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C.江边垂柳,袅娜多姿,令许多游人不禁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D.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B 《牡丹亭》“游园”一出中有锦屏人忒看得见这韶光贱一句,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初二上第二次单元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_0.doc

初二上第二次单元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_0.doc

初二上第二次单元测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第1题:根据课内文言文内容,完成后面问题。

( 4分)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2分) (1)__未尝__横索一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是以__必得躬历山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答案】:【小题1】(1)不曾 (2)因此 【小题2】略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

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

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

如这里“是以”应理解为“以是”。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

【小题2】 试题分析: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要注意句子中关键性词语,了解句子间隐含的语意关系、有关的指代以及与本句有关的文中的其他信息。

翻译力求表达准确为好。

其中“度”“穷”等重点词语要理解准确。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

第2题: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令人__莫衷一是__。

B 从高处眺望,辽阔的绿色大草原上,几座白色的油井房__星罗棋布__,煞是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好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第二次测试语文试卷在考试即将到来之际,学生们你们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整理的浙江海宁第一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测试语文试卷以供大家阅读。

浙江海宁第一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测试语文试卷其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在八年级的课文中,我感受到了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yě了自己的情操:鲁迅先生在文字中qǐ愿仁厚黑暗的地母永安阿长的魂灵,朱自清先生在文字中回忆suǒ屑往事怀念父亲的背影,杨绛先生在文字中表达对老王的愧zu 之情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或王命急宣(有时)寻(寻找)病终B.仅(只)如银线未复有能与(欣赏)其奇者C.仍怜(可怜)故乡水湖中焉得更(还)有此人D.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寻向所志(做标记)现代文阅读植物不失眠(9分)①植物也要睡觉。

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

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

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

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

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

②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

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

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

④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

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

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

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

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

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

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

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

【小题1】文章第②段有什么作用?(3分)【小题2】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2分)【小题3】第⑤段中划线句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小题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夜间气温低,容易产生露水,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叶片更容易受到伤害。

C.在夜晚,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是否进入睡眠而造成的。

D.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

爬树的男孩(11分)尼古拉斯保罗(英国)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面包树,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光。

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

仅仅只是两三分钟,耳边便会响起一声熟悉的口哨声,有人来了,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营房。

看到了什么? 刚刚躺下,安德烈便拖着瘸腿凑过来问道。

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个吹口哨的人。

两人约定,拉瓦每天爬上树冠看看周围,看看远方,下来之后再把看到的新鲜事儿告诉放风人,也就是安德烈。

三年了,两人还算默契,在这座死寂的集中营,每天都有人因为严厉的禁锢而自杀,他们却因为那棵猴面包树而充满希望。

我们就要自由了,等着吧!安德烈一双粗糙的手在拉瓦头上抚摸,要不是因为拉瓦是黑人,连安德烈自己都会觉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儿子。

当然,拉瓦是不会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会想到,安德烈是戴高乐将军钦点的间谍。

他并不是困在集中营,而是肩负特别使命潜伏在这片草原深处进行侦探。

那棵猴面包树就像一个梦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营的中央。

白天的时候,很多纳粹士兵坐在树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痒痒。

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觉得那棵树属于自己。

可惜,连安德烈也没想到,梦想会突然破碎。

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几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来,直到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奔来,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毕竟是个孩子,熬不住接二连三的酷刑,便一股脑儿地全说了出来。

[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本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生机犹在。

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因为安德烈提供的精确信息,纳粹分子瞬间溃败,整座集中营安全解放。

安德烈伤得很重,但令随军医护人员奇怪的是,哭得最伤心的竟然是一个黑人男孩。

毫无疑问,这个男孩就是拉瓦。

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里,他一刻都没有离开他的搭档。

尽管医生开玩笑地跟他解释:只要挂上水(打吊针),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

可是,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当远处的炮声逐渐平息,安德烈终于睁开了眼睛。

可是,拉瓦却不见了,几个医生都非常好奇地询问安德烈,那个黑人男孩到底是什么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在安德烈的带领下,一行医生再次来到集中营。

顺着安德烈的手指,他们看到,那棵猴面包树的半个树冠已经不见了,树叶也是稀稀拉拉。

显然,它遭炮击了,在烈日下显得奄奄一息。

但这跟拉瓦有什么关系?随行医生面面相觑,却听安德烈一声口哨,树干后便露出了一个脑袋。

他手里正拿着一个医院的吊瓶,准备往上爬。

安德烈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风了,而是拖着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为了那棵树,还是树后的男孩。

【小题1】根据你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下列横线上写出与人物有关的内容。

(2分)⑴拉瓦利用。

⑵安德烈利用。

【小题2】品读划线句子,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4分)⑴[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两块火红的烙铁夹在他的双颊,也没吐出一个字来。

[乙]安德烈点点头,良久,才吐出三个字:跟我来。

(甲、乙两句中加点处有什么不同的表达效果?)⑵半个月后,盟军终于发起了大反攻。

( 终于一词与前文哪些内容相呼应?)【小题3】文中写道:拉瓦就像听不懂一样,虽然一脸惊愕,却依旧没有离开寸步的意思。

请结合语境,揣摩拉瓦此时的心理活动。

(2分)【小题4】猴面包树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发现。

(3分)文言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9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⑴欣然起行⑵念无与为乐者⑶怀民亦未寝⑷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3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小题3】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闲人一词?(2分)祁黄羊去私(9分)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 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 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小题1】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 划开。

(限断三处)(3分)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⑴其谁可而为之⑵解狐非子之仇邪⑶居有间⑷祁黄羊可谓公矣。

【小题3】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

(2分)诗歌鉴赏过山农家(4分)【唐】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ēn):嫌怨。

【小题1】请比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声和鸡鸣的作用。

(2分)【小题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2分)名著导读名著阅读。

(从3小题中任选2题作答)(4分)【小题1】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上的人物形象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语段⑴选自小说,他是作者真实生活的写照【小题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谁呢,有那么冷?语段⑵中的他是(名字)。

作者写此文表达对他的感情。

【小题3】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

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

他不敢再动了。

语段⑶中描写的他是,他的最大的梦想是。

默写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⑵,林空鹿饮溪。

⑶《归园田居》中,。

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⑷《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⑸请写出抒发作者爱国情怀的古诗文名句:,。

作文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科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

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