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5级高三历史必修一暑期训练02
关于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

关于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进入到高一阶段,大家的学习压力都是呈直线上升的,因此平时的历史知识积累也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你的历史暑假作业做好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高一历史暑假作业答案篇1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D.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2.史载:“军国大计……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这一现象开始于()A.秦朝B.清朝C.明朝D.唐朝3.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曾风靡一时。
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
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是()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B.片名与剧情不符C.当时已经废除了“宰相”D.剧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4.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相对较高②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③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④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5.一些西方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为了维护英国的正当贸易权利而战的。
这种观点()A.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B.指出了战争的实质C.揭示了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D.是一种尊重历史事实的评价6.近代一外国驻华公使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
这种情形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A.__了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君主专制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8.下图是北京大学为纪念一场爱国运动而发行的纪念章,这场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史册。
2015年高一暑假作业答案历史第一周

2015年高一暑假作业答案历史第一周16.(1)戚继光倭寇(2)郑成功收复台湾(3)雅克萨之战评分说明:4分。
每空1分,错字不得分。
17.①分封制②中央集权制或郡县制③科举制或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度评分说明:4分。
每空1分,错字不得分。
18.(1)皇帝:明太祖(或朱元璋)。
(1分)变化: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设锦衣卫。
(任答两条即可,照抄材料者不得分,2分)(2)机构:军机处。
(1分)评价: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答加强了君主专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官员没有政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可适当给分,2分)(3)清朝文字狱。
(1分)加强思想控制;禁锢思想阻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等。
(言之有理即可,2分)(4)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或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
(1分)19. (1)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1分)史实: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1分)密切了汉藏两族的联系。
(1分)(2)妥协议和(或者与辽、夏、金议和)(1分)(3)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
(1分)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
(答出言之有理的一点即可,1分)(4)原因:①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
②乾隆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
(言之有理即可,2分)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言之有理即可,2分)(5)方式:战争、和亲、和议、册封、中央设置行政机构等。
(答出以上两点即可,2分。
)20.①对外开放②闭关锁国③丝绸之路④鉴真东渡或玄奘西行⑤玄奘西行或鉴真东渡⑥郑和下西洋⑦广州评分说明:每项1分,共7分。
【推荐下载】2015年高一年级年级历史暑假习试题:太平天国运动

张小只高中知识库
张小只爱读书2015年高一年级年级历史暑假习试题:太平天国运动
精品学习网高中频道收集和整理了高一年级年级历史暑假习试题太平天国运动,以便高一年级学生更好的梳理知识,轻松备战。
祝大家暑假快乐。
一、选择试题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1.下列有关铁农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春秋开始出现B.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C.耒耜是最早的铁农具
D.是中国古代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
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1
3.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14.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A.政府统一管理商业
B.对商人进行思想控制
C.发展经济的需要
D.驱使商人为政府服务15.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是在( )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使用
C.灌溉事业的发展
D.铁犁的运用3.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是在( ) A.东汉B.三国时期C.唐代D.两宋时期
4.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2019-2020年高一暑假作业(二)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一暑假作业(二)历史含答案1.某场革命被认为是“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
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判断,其中合理的是()A.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B.是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亿C.是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D.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观察2.以下内容摘自某论著的目录:“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迥异于东方的法律制度”。
据此判断该论著的名称可能是()A.《东西方政治制度比较研究》 B.《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论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考量》3.“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
”(《欧洲文化史》)它说明()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C.国王的权力大于议会的权力 D.责任内阁制已经建立4.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
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
”这一国家应是()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6.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剪刀、石头、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此种说法你认为()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C.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D.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尔逊带着他已宣布的战后和平计划出席了巴黎和会,但他带回美国的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遭到了参议员否决,威尔逊试图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这说明在美国()①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②国会对于总统的行为有制约作用③总统与外国缔结的条约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④总统没有权力与外国缔结条约A.①②④ B.①③④C.②③ D.①②③④8.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9.“第一条: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暑期综合测试:必修二 含答案

必修二综合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学生姓名家长意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汉语中,“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至少应追溯到()A、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2.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下列有关该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自然经济的发展B.有利于社会稳定C.所分配之土地不准买卖,只准使用D.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3.据研究,南北朝中期,政府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出现了雇佣工匠制度和番役制度。
这些制度的出现说明A.民间手工业与农业紧密结合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盐铁官营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D.官营手工业者由籍匠变为丁民4.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B.“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C.“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5.货币称为“钞票”,源于宋代的“钞引”制度,说的就是商人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物后换取的经营凭证,主要出现在暴利性的行业,如“盐引”“茶引”等,拿凭证到指定地点支取货物,再到指定地点销售。
宋代“钞引”的出现表明A.在商品贸易中开始使用纸币B。
商业活动打破了政府的限制C。
商业经济发展有制度性进步 D.民间商人开始控制重要产业6.(据陈顾远《中国婚姻史》考证:“明洪武元年,令庶民嫁娶悉依《朱子家礼》,凡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以上并听婚娶。
还要求同里民户互相资助,以保证男女及时完婚”。
明朝这样规定的根本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B.传统的小农经济的反映C.有利于保证人口的增长D.落后的封建思想的体现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
2015最新岳麓版高一级历史暑假作业

2015年高一历史暑假作业【岳麓版】目录温馨提示:CTRL+鼠标点击目录小图标直达相应页面,每天作业结尾处,CTRL+鼠标点击返回图标回到目录页和参考答案处。
页码链接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第01天作业 3区域经济和经济重心南移第02天作业 7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第03天作业 10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04天作业 13新航路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第05天作业 16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06天作业 20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第07天作业 23新潮冲击下社会生活的变迁第08天作业 2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苏联的经济改革第09天作业 29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第10天作业 3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1天作业 35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12天作业 39经济区域化第13天作业 43经济全球化第14天作业 45必修2综合测试题第15天作业 48第1天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和土地制度看一看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一、农业的起源(一)概况1、采集经济——>种植业(1)传说:神农氏(2)产生:①黄河流域,粟麦,半坡②长江流域,水稻,河姆渡(3)影响:定居,五谷2、狩猎————>家畜饲养业(1)六畜和十二生肖(二)特点:1、地理分布:长江黄河流域,南稻北粟2、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二、生产工具的影响: 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三、水利灌溉(一)发展概况1、上古传说:大禹治水2、商周:井田沟洫纵横3、春秋:(1)楚相孙叔敖修芍陂(2)吴王夫差开邗沟(3)中原使用桔槔4、战国:(1)秦国李冰,都江堰,成都平原(2)秦国郑国,郑国渠,关中平原5、西汉:(1)西域:坎儿井(2)漕渠、白渠,大规模治河工程(王景治理黄河)6、曹魏:翻车7:唐朝:筒车四、耕作方式1、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齐耘”2、春秋:个体农耕,铁犁农耕(1)原因:①生产工具(铁犁)和耕作技术(牛耕)进步②私有土地出现(2)特点: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评价:①是什么?特点+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2015年高一暑假历史试题练习:第五单元检测题

精心整理2015年高一暑假历史试题练习:第五单元检测题
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高一暑假历史试题练习:第五单元检测题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高一考试网
学生对我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敬佩之情,初步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联系。
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
难点1、曲辕犁、筒车等农业工具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难以认知。
2、开元盛世产生的原因。
关于本课命题知识点集中在唐玄宗统治前期被称为“开元盛世”;农业尤
精心整理
其是新式生产工具的创制、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以图片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的考查已成为当今命题的一大趋势,本课的图片应特别注意《曲辕犁》《筒车》《唐朝的青瓷与白瓷》。
福建省永春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暑假作业历史1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一年历史暑假练习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2.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3.作为中央行政制度的重要补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呈现出往复式规律性变化如下表,下列吻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规律与特点的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①加强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重要原因②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③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④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存在矛盾与困局⑤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4.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5.“……造成了一个弥漫着书香的世界,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最具书卷气的民族,甚至目不识丁者也知“敬惜字纸”,普遍有一种对于文字、文献的崇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015级历史暑期基础训练(二)
17.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
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18.关于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分工非常明确②既相互牵制又相互配合
③因相互牵制降低了行政效率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唐朝在门下省设置的供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叫
A。
中朝 B。
内阁 C。
军机处 D。
政事堂
20.《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这说明隋唐时期的中央机构
A.分工明确,互为补充B.相互牵制,互为监督
C.程序繁多,效率低下D.部门增多,相权削弱
2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唐代宰相数量增加
D.皇权不断加强
22.元朝的行省制度
①继承和推广了秦汉的郡县制②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③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④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 ②③④
23.元朝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的地方机构是
A.宣政院 B.府 C.路 D.宣慰司
24.下列关于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内阁制度正式确立于明成祖时 B.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
C.内阁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D.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5.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下机构出现的顺序
①内阁②南书房③军机处④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26.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这一变化表明
A.皇权日益加强 B.皇权相权矛盾日益加剧 C.皇权代替相权 D.皇权与相权协调27.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其表现是
①皇帝可以直接指挥中央各部门②皇帝可以直接指挥地方大臣
③皇帝可以自行裁决军国大事④皇帝可以避免决策失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
28.清朝统治者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了顶峰,这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危害是
A.皇帝个人独断难免失误 B.官吏唯上是从因循守旧
C.官僚机构膨胀贪污腐化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9.据说明太祖曾经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
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30.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发展 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 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31.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在于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
32.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17.A 18.D 19.D 20.B 21.D 22.A 23.D 24.C 25.D 26.A 27.C 28.D 29.A 30.B 31.D 3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