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合集下载

课件25: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25: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北大西洋中高纬度西岸 极地气候 苔原植被 拉布拉多寒流
北大西洋中高纬度东岸 温带海洋性气候 森林植被 北大西洋暖流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 南北延伸最长的热带荒漠。
降温减湿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对海 洋生物的 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 丰富,形成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 道渔场、北海渔场
②南北流向全部是补偿流
洋流性质
①东西流向只有南半球西风漂流是寒 流,其它均为暖流
②南北向洋流,流向赤道的是寒流, 流向两极的是暖流(仅适用于此模型)
课堂活动:洋流到底有什么分布规律
4、洋流的分布规律
太平洋
阿拉斯加

日 本 暖 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加流 利 福尼亚寒流
赤道逆流
澳东 南赤道暖流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 质带到表层形成著名 渔场
秘鲁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
千岛寒流 日本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秘鲁寒流 ——上升流
课堂活动:为什么2次所需的时间不一样?
哥西墨 湾暖流
A.37天 加
北大西洋暖流 那 利 寒

北赤道暖流 B.20天
哥伦布穿越大西洋,第一次航行沿①线用了37天,第二次航行沿②只用了20 天, ②线比①线远,但少用了17天的时间,为什么呢?
(1)中低纬度海区的洋流: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 北半球呈 顺 时针方向运动; 南半球呈 逆 时针方向运动; 大洋两侧洋流: 东岸 寒流
西岸 暖流。
总结: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
呈 逆 时针方向运动; 大洋两侧洋流: 西岸 东岸
寒流 暖流。
注: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洋流环流 总结:逆时针、西寒东暖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制作:阳国强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 • • • • 1、洋流概念: 洋流概念: 寒流和暖流 洋流根据性质分类: 2、洋流根据性质分类: 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3、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盛行风 4、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5、洋流成因和洋流模式
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
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层水温异常 示意
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 • • • • • • • • • •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影响气候: 1、影响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影响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 ①寒暖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涌: ②受离岸风影响海水上涌:秘鲁渔场 3、对航运的影响 顺洋流省时省燃料、 顺洋流省时省燃料、寒暖流交汇处有大雾 4、影响污染物 加快净化速度、 加快净化速度、同时使污染范围扩大 阅读: 5、阅读: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3.2_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课件

3.2_大规模的海水运动PPT课件

以副极地为中心 以副热带为中心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沿①线用了37天,第二次 航行沿②只用了20天, ② 线比①线远,但少用 了17天的时间,为什么呢?
赤道
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① ②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顺行 省时、省燃料
逆行 费时、费燃料
在 十几年前,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 趣的实验:在日本以东的洋面播撒了大量的带有 颜色的物质。大约五十天以后,这些带有颜色的 物质在 美国旧金山以西的洋面出现了。为什么?
2.从纬度的角度看,它 们分布在哪个纬度的 海区?
3.从图中你可以得出什 么样的寒、暖流分布 规律
4.你现在可以描述寒、 暖流的概念吗?
2、洋流分类
按性质,可分成两种: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
220C
寒流 暖流

判断右图中流经 240C 流A
1.为什么南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洋 流运动方向不一样?
地转偏向力
2.为什么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洋流运 动方向和中低纬度的不一样?
盛行风的风向不一样 3.为什么南半球没有中高纬度的大 洋环流,而形成了南极环流呢?
全是海洋,没有陆地的阻挡
副极地 副热带
副热带
4.为什么北印度洋夏季和冬季洋流 的运动方向不一样呢?
冰山是存在于南北南极, 为何会在北纬40多度附近 的海面上出现呢?
泰坦尼克号在从英国的南 安普顿出发驶往美国纽约 的首航式上在纽芬兰群岛 附近遭遇冰山,发生了被 人们称为20世纪人间十大 灾难之一 的海难。
哥伦布
37天
1943年
20天
为什么两次所需的时间不一样?
在 十几年前,日本的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有 趣的实验:在日本以东的洋面播撒了大量的带有 颜色的物质。大约五十天以后,这些带有颜色的 物质在 美国旧金山以西的洋面出现了。为什么?

课件9: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9: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1)、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反气旋型) 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副极③南半球中高纬海区:西风漂流和 南极环流
副极8 地海区
副热带海区 0
副热带海区
冬季
东北季风 逆时针方向
夏季
西南季风 顺时针方向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风浪
海啸
潮汐(钱塘江) 日、月对地球的引力
(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概念: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 方 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称为洋流。
按照性质分类: 暖 流 水温高 水温低(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寒 流 水温低 水温高(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暖流的水温是否一定寒流高?
(1)、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 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
(反气旋型) 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形成以副极地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逆时针)
(气旋型)
③南半球中高纬海区:西风漂流和 南极环流
④北印度洋海区季风洋流: 夏季顺时针, 冬季逆时针
副极地海区 副热带海区 副热带海区
(2)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盛行风、地 转偏向力、陆地形状等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师用).doc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师用).doc

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师用)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01学习过程一.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自主学习】1.洋流的概念: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2.洋流按性质分为寒流和暖流两种类型。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暖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叫寒流。

3.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风。

北 23(4)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季风洋流。

冬季洋流向西(东、西)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向东(东、西)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比一比】看谁能在3-5分钟时间内利用课本62页“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记住主要洋流的名称.【试一试】填图在下面“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中填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洋流名称。

二、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1.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 456(2)在大洋东部,如果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温暖海水沿大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寒流位置向西偏移。

那么,图示大气环流强弱及赤道附近大洋两岸的降水量将如何变化?为什么?(1)箭头指向呈顺时针方向。

(2)大气环流会减弱(或大气环流变得不稳定),因为其下垫面(洋面)东西部的热力差异减小(或产生变化);大洋西岸降水量会明显减少,因为这里的上升气流减弱,对流雨随之减少;大洋东岸降水量会明显增多,因为沿岸暖洋流的加湿作用以及这里的下沉气流减弱。

三、波浪和潮汐【自主学习】1.除了洋流处,海水运动的形式还有波浪和潮汐。

2.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

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

大浪对沿海陆地具有强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

3.海啸的破坏力极大,它的形成原因包括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

3.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海水涨落两次。

白天的称为潮,夜晚的称为汐。

航海和海岸工程等,都需掌握潮汐的特性。

【想一想】1.海啸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吗?2.潮汐的能量也是来自太阳辐射吗?本节小结课堂练习1.寒流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C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C.由高纬向低纬 D.由低纬向高纬2.下列下列环流图中,属南半球中低纬环流的是 ( D )3.在大洋东北部能延伸到北极圈内的洋流是( B )A.阿拉斯加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拉布拉多寒流 D.千岛寒流4.有可能将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区严重污染的海水带到加拿大西海岸的洋流是 ( A ) A.北太平洋暖流B.北赤道暖流C.千岛寒流 D.季风洋流5.当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A.北半球为冬季 B.南半球为冬季C.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 D.我国东南沿海盛行东南季风6.图中甲、乙两幅图分别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教案(含解析)

第2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一、世界海水表层洋流的分布: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做大规模运动,叫做洋流。

(一)洋流的分类:1.按成因分类(1)风海流:在盛行风影响下形成的洋流。

盛行风影响下形成:大洋环流模式——呈“8/0”模式季风环流模式——北印度洋海区,夏顺冬逆【大洋环流模式】回顾地球上风带的分布:信风带(低纬度);西风带(中纬度);极地东风带(高纬度)。

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在北半球西风带(西南风)和南半球西风带(西北风)影响下形成盛行西风带。

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影响下形成南极极地环流。

盛行风吹动海水使得海水流出区海水亏缺,形成补偿流,从而构成环流。

(2)补偿流:补偿流分为水平补偿流和垂直补偿流(上升和下沉)。

上升补偿流往往在吹离岸风的位置。

盛行风作用带动,补偿流补充形成三个大洋环流,呈“8/0”模式。

以南北纬30°为中心的中低纬度环流,(或称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以北纬60°为中心的北半球中高纬环流,(或称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季风环流模式】(1)成因:在印度洋北部,由于海域狭窄,东北信风不十分发达,因而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以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造成的热带季风却占了优势地位。

(2)规律:夏季呈顺时针环流(南赤道暖流+索马里寒流+季风环流)冬季呈逆时针环流(季风环流+索马里暖流+赤道逆流)(3)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4)为什么在夏季索马里洋流是寒流?夏季索马里半岛的沿岸海域盛行西南风,把近岸处表层海水吹离海岸,引起深层海水因补偿而上升,形成强大的上升流,并使水温显著下降,洋流属于寒流。

(5)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课件24: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课件24:3.2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29
29 o 2 f2
解析:秘鲁寒流会导致沿岸产生大量的雾,但不会形成降水, 故A项错误。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太平洋中东部东岸,厄尔尼诺现 象发生时,太平洋中东部水温上升,导致大气环流形势改变, 盛行上升气流,使得沿岸降水增多,故B项正确。阿塔卡马沙漠 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故C项错 误。该区域没有形成锋面雨带,故D项错误。
• 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的冰山 南下,对航运不利。
8
8 o2 f2
组题讲透
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 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读图, 完成下题。
9
9 o2 f2
1.此次航行中,最能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航程是( A )
受南极大陆外围西风带的影响,形 成自西向东的寒流。
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呈顺 时针方向流动。
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 通过对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对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 影响大陆沿岸的气候: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6
6 o2 f2
• 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区发生的热带风暴都比 常年偏少 ;
• 温暖的海水使冷水鱼及浮游生物大量死亡, 渔业遭受巨大损失。
31
31 o 2 f2
小积累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概念 拉尼娜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 水温异常偏低的现象。 带来的影响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 增大,引起气候异常和水旱灾害。 对我国的影响 拉尼娜发生时,我国夏季风增强, 北方降水增多,台风次数增多。
13
13 o 2 f2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共44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3.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共44张PPT)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C ( )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
B 时间不同主要受 ( )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对点训练】东海北部海域汇聚了 多种水流,如长江冲淡水,台湾暖 流、中国沿岸流、东中国海沿岸流 以及日本暖流分支,这些水流相互 作用,加上风的作用力,使得该海 域具有丰富的冷暖水的生成、消散 现象,从而形成与常见天气系统类 似的典型锋面涡。读6月份东中国海 的主要水流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C.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 D.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 西岸
D 6.若该洋流流向纬度高的地区.则该洋流 ( )
A.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B.流经地区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C.位于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D.是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因素之一
读世界某海域示意图和南半球赤道附近大气、海水运动示意图,
D.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多样的饵料
【对点训练】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箭头示意1月和7月风向,据此完 成下列问题。
11.图中渔场的形成原因( B )
A.冬季水温低,冷水鱼聚集 B.夏季盛行离岸风,海水上涌 C.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 D.地表径流量人,营养物质丰 富
右图中M、N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行西风,而M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
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考点研微专题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现象
概念
是指某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 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
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示意
三、厄尔尼诺现象
结合活动材料“神奇的厄尔尼诺现象”思考如下问题: 1、厄尔尼诺现象源自那个海区?该海区在什么性质的洋流 控制下? (源自秘鲁附近海区。该海区在秘鲁寒流的控制下。)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对东西太平洋沿岸产生怎样的影 响?常常伴随哪些自然灾害? (大洋西岸:降水明显减少,甚至出现干旱灾害。 大洋东岸:降水明显增加,甚至出现洪涝灾害。)
南赤道暖流
西 澳 大 利 亚 寒 流
西风漂流
顺时针方向
北印度洋海区
夏 季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 影响,海水自东向西呈顺时 针方向流动.
印度洋
北印度洋海区
东北季风
季风洋流 赤道逆流 马 达 加 斯 加 暖 流
冬 季
南赤道暖流
西 澳 大 利 亚 寒 流
西风漂流
逆时针方向
北印度洋海区
冬 季
北印度洋洋流受东北季风 影响,海水自东向西呈逆时 针方向流动.
东 澳 大 利 亚 暖 流
秘 鲁 寒 流
西风漂流
90°N
极地东风 现实洋流分布规律: 洋流模式图规律:
1、中低纬度
60°N
逆时针பைடு நூலகம்
副热带海区:北顺南逆
盛行西风
30°N
东北信风 2、中高纬度
副极地海区:北逆南 无 顺
顺时针环流 0° 30°S 逆时针环流 60°S
东南信风 南半球
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 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以及南极环流。

顺时针环流
东南信风 南半球
南半球中高纬陆地面积小,30°S 形成连续的西风漂流以及南极环流。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90°S
60°S
逆时针环流
西风漂流
南极环流
我国明朝郑和曾七下西洋,他总是 选择冬季从我国出发,夏季返回。
你知道为什么吗?
印度洋
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洋流
夏 季
西南季风
马 达 加 斯 加 暖 流
暖 流 寒 流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水温高(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
3.性质:(1)暖流:温高 温低。 (2)寒流:温低 流向 温高。
流向
暖流
22℃ 25℃
20℃ 23℃
寒流
说明:①水温越高,离赤道越近 ②弯向即流向
220C
判断右图中流经 AB两处洋流的
性质, 并动手画出
暖 0C 24 A 流 流
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哥 伦 布
37天
20天
哥伦布1492年到美洲时花了37天, 1493年,哥伦 布第二次去美洲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顺风顺流,结果只花了20天时间就顺利到达。

4 .洋流的分布规律
一、洋流的概念 1.定义: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 做大规模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 2.与河流的对比: 洋流也是定向地流动,但其规模更大。 3.按照性质分类:
教材详解区
章末整合
2.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南 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绕极环流。 3.在北印度洋,冬季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3)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
形成季风环流。 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形成逆时针 方向的东北季风漂流; 夏季:北印度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 方向的西南季风漂流。
260C
寒 寒 流 B

200C 150C 100C
100C 150C 200C
南半球
寒流
100C 150C 200C
北半球
暖流
200C 150C 100C
北半球
寒流
南半球
暖流
讨论: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状况,判断洋流性质
19°
21° 23° 21° 19° A B 23° 19° 21° 23° C D 23° 21° 19°
大洋 自主学习区 环流 海域 A 北赤道暖流, 日本暖流 , D⑧ E 北太平洋暖流,F⑨ 加利福 尼亚寒流 ,B 南赤道暖流, I⑬ G⑩ 东澳大利亚暖流 , C⑪ 西风漂流 ,H⑫ 秘鲁寒流 以副热带为中心的洋流
以副极地为 中心的洋流
第二节
太平洋
千岛寒流
大西洋
J 墨西哥湾暖流,M⑭ K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N 巴西暖流, L⑯ 拉布拉多寒流 本格拉寒流 P⑮ Q 厄加勒斯暖流,R⑰
60°N 30°N 0° 30°S 60°S
副热带 ①中低纬-以___为中心 顺 逆 暖 寒 北_南_、大洋西岸_东岸_ 副极地 ②中高纬-以___为中心 逆 无 寒 暖 北_南_、大洋西岸_东岸_
③40°S形成-西风漂流
西 东 自_向_ 逆 ④南极环流_时针 顺 逆
60°N 30°N 0° 30°S 60°S
课本57页读图思考
北半球 中高纬度
北印度洋冬季
南北半球 中低纬度
南半球 中高纬度
北印度洋夏季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中、低纬 海区
北半球中 高纬度海 区 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在北半 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 向流动。环流西侧为暖流 ,东侧为寒流。
形成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 方向流动。环流西侧为寒流 ,东侧为暖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气候(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 候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寒流:降温减湿,西澳大利亚寒流对澳大利亚西 海岸的荒漠气候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3)影响航海:顺洋流航行速度快,反之则慢。 (4)影响海洋污染物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能使 污染范围扩大。
冬逆夏顺
大西洋
太平洋
墨西 哥湾 暖流 北赤道暖流 巴 西 暖 流
南赤道暖流
加 那 利 寒 流
加 日 寒利 本 福 流尼 暖 流 北赤道暖流 亚

本 格 拉 寒 流 东 暖澳 流大 利 亚

南赤道暖流 秘 鲁 寒 流
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
极地东风 全 球 风 带 示 意 图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形成环球一周的西风漂流。 形成季风环流。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 风,形成逆时针方向的洋流;夏季,北印度 洋盛行西南季风,形成顺时针方向的洋流。
南半球中 高纬度 北印度洋 海区
教材详解区 P 教材
57
读图思考
章末整合
1.从图 3.5 中可以看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 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A 南半球 B 北半球
寒流 寒流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暖流 暖流
阿拉斯加暖流
湾 流
加 拿 利 寒 流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本 格 拉 寒 流
南赤道暖流
西



表层洋流的分布
2.对照世界洋流分布图,写出下列各洋流的名称。
北赤道暖流 日本暖流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北太平洋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墨西哥湾暖流 西澳大利亚寒流 ⑪_______________;⑫_______________; 南赤道暖流 千岛寒流 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 北大西洋暖流 加那利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秘鲁寒流 ⑬_______________;⑭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 巴西暖流 拉布拉多寒流 厄加勒斯暖流 西风漂流 ⑮______________;⑯____________; ⑨_________;⑩_____________; 本格拉寒流 ⑰___________。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球 1、对气候的影响 沿岸
促进高、低纬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暖流 寒流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寒流和暖流交汇海区
2、对渔场分布的影响
具有上升补偿性质的洋流分布海区
3、对海洋航行的影响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 海雾和冰山产生不利影响
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加快净化速度,使污染范围扩大
西澳大利亚寒流
印度洋
二、洋流的形成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在盛行风的吹拂下,海水向前漂流。

2、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会影响洋流方向
洋流的流动受陆地形状和 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太平洋
日 本 暖 流
拉 阿 斯 加 暖 流 加 利 福 北太平洋暖流 北赤道暖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
尼 亚 寒 流
(4)北印度洋海区:
季风环流 夏顺冬逆
(1) (3)
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逆南无
B
D
C
30°
A
上图大洋环流是 北 半球的 中低纬(纬度)的大洋环 流,判断依据是 以副热带为中心且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盛行西风的吹拂作用 B洋流形成原因主要是 C洋流从性质来说属于 寒流 。 若此大洋环流位于大西洋,则B为 北大西洋暖流 C为 加那利寒流 D为 墨西哥湾暖流
下图为洋流流经海域的海水表面的等温线分布图, 回答:
(°C)
26
1.此图表示( )半球图 南 2.此洋流是( )流 寒 3.在图中标出该洋流的方向
24 22
4.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南太平洋洋流图,则该图洋 流的名称是:(秘鲁寒流 )。
E
A
D
B C
如图所示,若A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 A.B.C.D.E五海域中,污染最严重的是 A 海域,随 着时间的推移,污染会加重的是 海域,会 BCDE 减轻的是 A 海域。对C海域污染有重要影响的是 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 洋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