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USIM卡与终端命令详解

合集下载

USIM卡基础知识

USIM卡基础知识

附件一: U SIM卡基础知识及常见问题1.什么是USIM卡?USIM是什么的缩写?USIM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USIM卡是TDS-CDMA(TD 3G)数字移动电话用户的身份识别卡;USIM是英文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的缩写。

USIM卡主要用于存储用户的身份识别码、密钥及加密算法,支持TDS-CDMA网络对用户的鉴权,有效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移动网络。

同时USIM卡中还存储了与用户有关的管理数据,如用户号码、短信息等。

在网络端支持的情况下,在TDS-CDMA手机和GSM手机中均可使用USIM 卡。

IM卡的物理结构是怎样的?使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USIM卡由集成电路模块和塑质卡体组成。

USIM卡的芯片镶嵌在其电路板上面,然后封装到卡体里。

U SIM的芯片中有8个物理触点,但是有两个触点(C4、C8)没有使用,所以USIM卡有六个使用的触点。

分别用来连接电源电压、参考地、复位信号、编程电压、时钟信号和输入输出。

尺寸和触点符合ISO7816的系列标准。

使用时,不要将卡过度弯折、振荡,受潮、手机电压不稳、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卡的寿命或损坏USIM卡。

在取出或放入USIM卡前,应当先关闭手机电源。

为保护USIM卡金属芯片,应当避免经常把USIM卡从手机中抽出。

IM卡的供电电压是多少?答:USIM卡的供电电压为1.8伏,3伏或5伏有些向卡供电电压为1.8V的移动电话不支持5V的SIM卡。

有些向卡供电电压为3V的移动电话不支持5V的SIM卡。

我公司目前制作的USIM卡基本上都是3/5伏兼容卡。

4.ICCID及其编码方式答:ICCID是英文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dentification的缩写。

即智能卡识别序列号码,用以标识USIM卡。

ICCID共20位,格式为:898600 M F SS YY G XXXXXXX。

含义如下:898600 固定不变M 代表移动业务接入号的末位,分别为9、8、7、6、5SS 代表各省编号,见下表北京 01 吉林 07 福建 13广东 19 西藏 25天津 02黑龙江08 江西 14广西 20 陕西 26河北 03上海 09山东 15海南 21 甘肃 27山西 04江苏 10河南 16四川 22 青海 28内蒙古 05浙江 11湖北 17贵州 23 宁夏 29辽宁 06安徽 12湖南 18云南 24 新疆 30重庆 31YY 代表编制ICCID时的年号(取年份的后两位)G 代表SIM卡供应商编号雅斯拓--0;金普斯--1;江西捷德公司--3;珠海东信和平--4;大唐微电子--5;九州通--6;北京握奇--7;东方英卡--8 ;北京华虹--9;上海柯斯--A;北京航天智通--B。

SIM卡电路知识总结(转载)

SIM卡电路知识总结(转载)

SIM卡电路知识总结(转载)USIM是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全球用户识别卡)的缩写。

全球用户身份模块(USIM),也叫做升级SIM ,是在UMTS(全称为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通用无线通信系统) 3G 网络的一个构件。

一般也指SIM卡。

USIM卡结构USIM卡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分别为:CPU,程序存储器ROM,工作存储器RAM,数据存储器EEPROM和串行通信单元。

SIM卡存储在日常的手机使用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手机号或者短信,通话记录,会跟着手机卡显示在不同的手机里。

这也就说明了SIM卡本身存在一定的存储空间。

然而不同的SIM卡其容量是不同的,一般为32K,64K以及128K。

SIM卡尺寸在购买SIM卡时,都知道,其分为三种尺寸。

标准的SIM卡尺寸15X25mmMicro SIM卡尺寸15X12mmNan0 SIM卡尺寸12.3X8.8mmSIM卡电路SIM卡电路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VCC:电源,存在1.8V/3V/5V,按照协议,目前常用的为CLASSB 与CLASSC 。

其中:CLASS B电压为2.7-3.3V。

CLASS C电压为1.62-1.98V。

功耗方面 CLASS B最大为6mA。

CLASS C 最大为4mA。

一般情况下,SIM卡检测电路要求支持1.8V与3.0V。

RST:复位,用于对内部处理器进行复位的。

低电平:0-0.2VCC。

高电平:0.8VCC-VCC。

CLK:时钟,时钟均在1-4MHZ。

低电平:0-0.2VCC。

高电平:0.7VCC-VCC。

IO,数据与手机内部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线。

低电平:-0.3-0.2VCC。

高电平:0.7VCC-VCC+0.3。

VPP,SIM卡的编程供电。

一般情况下为NC,在设备具备NFC 功能的情况下会使用到该引脚。

DET,检测管脚,低电平拔出,高电平插入。

新大陆ic卡、sim卡命令集

新大陆ic卡、sim卡命令集

新大陆IC卡、SIM卡命令集访问IC卡或SIM卡操作命令:项目卡号IC卡1(客户卡)IC卡2(柜员卡)内置SIM卡1内置SIM卡2 0 1 2 3在进IC卡或SIM卡操作前,要先选择卡号,然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操作,开机缺省选择IC卡1(客户卡)。

选择卡号命令为:ESC#Num (1b 23 3x)这里的Num代表卡号,其取值范围为0~3。

例如:要进行内置SIM卡1上电、读写、然后下电等操作,则主机相应发送的命令如下:ESC #2;ESC U;ESC W +Iclen+Icdata+BCC;ESC DIC卡或SIM 卡操作命令命令功能成功返回格式失败返回格式ESC U(1b 55)ESC W length data BCC (1b 57 length data BCC) ESC D(1b 44) 上电读写下电p length data BCC(70 length data BCC)p length data BCC(70 length data BCC)p(70)q(71)q(71)q(71)注:上述表格中的data表示主机向金卡键盘发送的数据和金卡键盘返回给主机的数据,length表示前述数据的长度,BCC是length和data的校验字节(异或校验)。

金卡键盘规定了IC卡和SIM卡的传输数据采用比特拆分,二次传送的方式,将一个比特拆成高低四位两部分,分别加上前缀码“0”(hex:30H),然后按先高字节,后的字节的顺序传送。

这里所指的传输包括主机向金卡键盘发送指令的下行传输和金卡键盘返回给主机的上行传输。

例如:金卡键盘要把IC卡上电信息(HEX)06h(数据长度),24h、00h、80h、72h、0a4h、45h、(6个数据),31h(BCC校验码)返回主机,金卡键盘发送的数据为(HEX)30h、36h、32h、34h、30h、30h、38h、30h、37h、32h、3ah、34h、34h、35h、33h、31h。

SIM卡应用技术规范

SIM卡应用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业务卡管理体系SIM卡应用技术规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二○○一年十一月1 范围 (5)2 引用标准 (5)3 符号和缩略语 (7)4 SIM卡应用工具箱概述 (9)4.1 概要信息下载 (9)4.2 主动式SIM卡 (9)4.3 下载数据到SIM卡 (10)4.4 菜单选择 (10)4.5 SIM卡呼叫控制 (10)4.6 SIM卡的MO短消息控制 (10)4.7 事件下载 (10)4.8 安全 (11)5 概要信息下载 (11)5.1 过程 (11)5.2 TERMINAL PROFILE的结构和编码: (11)6 主动式SIM卡 (15)6.1 概述 (15)6.2 主动式SIM卡命令描述 (18)6.2.1 DISPLAY TEXT (18)6.2.1.1 命令和过程 (18)6.2.1.2 FETCH(DISPLAY TEXT)命令结构 (20)6.2.2 GET INKEY (21)6.2.2.1 命令和过程 (21)6.2.2.2 FETCH(GET INKEY)命令结构 (23)6.2.3 GET INPUT (23)6.2.3.1 命令和过程 (23)6.2.3.2 FETCH(GET INPUT)命令结构 (25)6.2.4 MORE TIME (26)6.2.4.1 命令和过程 (26)6.2.4.2 FETCH(MORE TIME)命令结构 (26)6.2.5 PLAY TONE (26)6.2.5.1 命令和过程 (26)6.2.5.2 FETCH(PLAY TONE)命令结构 (28)6.2.6 POLL INTERVAL (30)6.2.6.1 命令和过程 (30)6.2.6.2 FETCH(POLL INTERV AL)命令结构 (30)6.2.7 REFRESH (30)6.2.7.1 命令和过程 (30)6.2.7.2 FETCH(REFRESH)命令结构 (33)6.2.8 SET UP MENU (33)6.2.8.1 命令和过程 (33)6.2.8.2 FETCH(SET UP MENU)命令结构 (35)6.2.9 SELECT ITEM (36)6.2.9.1 命令和过程 (36)6.2.9.2 FETCH(SELECT ITEM)命令结构 (37)6.2.10 SEND SHORT MESSAGE (39)6.2.10.1 命令和过程 (39)6.2.10.2 FETCH(SEND SHORT MESSAGE)命令结构 (40)6.2.11 SEND SS (42)6.2.11.1 命令和过程 (42)6.2.11.2 FETCH(SEND SS)命令结构 (44)6.2.12 SEND USSD (45)6.2.12.1 命令和过程 (45)6.2.12.2 FETCH(SEND USSD)命令结构 (47)6.2.13 SET UP CALL (48)6.2.13.1 命令和过程 (48)6.2.13.2 FETCH(SET UP CALL)命令结构 (51)6.2.14 POLLING OFF (52)6.2.14.1 命令和过程 (52)6.2.14.2 FETCH(POLLING OFF)命令结构 (53)6.2.15 PROVIDE LOCAL INFORMATION (53)6.2.15.1 命令和过程 (53)6.2.15.2 FETCH(PROVIDE LOCAL INFORMA TION)命令结构 (54)6.2.16 SET UP EVENT LIST (55)6.2.16.1 命令和过程 (55)6.2.16.2 FETCH(SET UP EVENT LIST)命令结构 (55)7 命令结果(TERMINAL RESPONSE) (56)7.1.1.1 TERMINAL RESPONSE 命令结构 (58)8 下载数据到SIM卡 (61)8.1 点到点短消息(SMS-PP)数据下载 (61)8.1.1 过程 (61)8.1.2 ENVELOPE (SMS点到点下载) 命令结构 (62)8.2 小区广播短消息(SMS-CB)数据下载 (63)8.2.1 过程 (63)8.2.2 ENVELOPE (小区广播下载) 命令结构 (64)9 菜单选择(MENU SELECTION) (64)9.1 过程 (64)9.2 ENVELOPE(菜单选择)命令结构 (64)10 SIM卡的呼叫控制 (65)10.1 移动端发起的呼叫过程 (65)10.2 补充业务及USSD的过程 (67)10.3 给用户的指示 (68)10.4 固定拨号的交互操作 (69)10.5 支持禁止拨号(BDN)业务 (70)10.6 ENVELOPE(呼叫控制)命令结构 (71)11 SIM卡的MO短消息控制 (73)11.1 过程 (73)11.2 ENVELOPE(MO短消息控制)命令结构 (73)12 定时器终止 (75)12.1 过程 (75)12.2 ENVELOPE(定时器终止)命令结构 (76)13 事件下载 (76)13.1 MT呼叫事件 (77)13.1.1 过程 (77)13.1.2 ENVELOPE(事件下载-MT呼叫)命令结构 (77)13.2 已连接呼叫事件 (78)13.2.1 过程 (78)13.2.2 ENVELOPE(事件下载-已连接呼叫)命令结构 (78)13.3 呼叫拆线事件 (79)13.3.1 过程 (79)13.3.2 ENVELOPE(事件下载-呼叫拆线)命令结构 (80)13.4 位置状态事件 (81)13.4.1 过程 (81)13.4.2 ENVELOPE(事件下载-位置状态)命令结构 (82)13.5 用户动作事件 (83)13.5.1 过程 (83)13.5.2 ENVELOPE(事件下载-用户动作)命令结构 (83)13.6 空闲屏幕可用事件 (83)13.6.1 过程 (83)13.6.2 ENVELOPE(事件下载-空闲屏幕可用)命令结构 (84)14 标记值 (84)14.1 ME到SIM卡方向的BER-TLV标记 (84)14.2 SIM卡到ME方向的BER-TLV标记 (85)14.3 双向SIMPLE-TLV标记 (85)14.4 命令及下一个动作指示器的类型 (87)14.5 允许命令类型及设备标识的组合 (88)附录A ME支持的SIM卡应用工具箱 (89)附录B SIM卡应用工具箱通信的结构 (90)附录C ME支持的SIM卡应用工具箱(STK) (91)1范围本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900/1800MHz T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移动台中支持“SIM卡应用工具箱”的SIM卡和移动设备(ME)之间能够正常运行。

AT命令总结

AT命令总结

AT命令总结一、一般命令1、AT+CGMI:请求得到移动设备生产厂商的标识。

2、AT+CGMM:请求得到移动设备模块的标识。

3、AT+CGMR:请求得到改订的系统版本,修改级别和日期,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4、AT+CGSN:得到GSM移动设备的唯一标识,比如IMEI(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序列号。

5、AT+CSCS 选择TE(操作终端)字符集设定情况,使其能够和ME设备匹配,TA能够在TE和ME之间进行正确的字符转换。

6、AT+CIMI 获得IMSI。

用来读取或者识别SIM卡的IMSI(国际移动签署者标识),识别移动设备附带的SIM卡标识。

在读取IMSI 之前应该先输入PIN码(如果需要PIN的话)。

7、AT+CMUX 使GSM的多路协议生效,设置多路模式控制通道的参数。

8、AT+GMI 请求得到终端适配器生产厂商的标识。

9、AT+GMM:请求得到终端适配器模块的标识。

10、AT+GMR:请求得到终端适配器改订的系统版本,修改级别和日期,以及其他相关内容。

11、AT+GSN:得到GSM终端适配器的序列号标识。

12、AT+GOI:得到GSM终端适配器TA的ISO全球系统标识。

13、AT+GCAP:得到GSM终端适配器TA的全部性能和容量的信息。

14、AT+GCI:得到GSM终端适配器TA安装所在的国家。

15、AT+WS46:设置使用无线网络,使用无线数据服务模式。

二、呼叫控制命令1、AT+CSTA: 选择地址类型,选择GSM的拨号命令的数字类型。

2、AT+CMOD: 选择远程呼叫指令的呼叫模式,主要有SINGLE MODE,alternating voice/fax等,各模式中轮换模式的呼叫命令是在TA里实现。

3、AT+CHUP: 使呼叫挂起命令,即由TA挂起当前的使用轮换模式的GSM网络的呼叫过程。

4、AT+CBST: 选择信差(持有人)服务类型,并选择对应的数据速率和呼叫连接元素。

5、AT+CRLP: 选择和改变无线电通信线路协议参数,主要是在非透明数据呼叫建立时。

华为无线终端用户手册

华为无线终端用户手册
PIN 码后,单击<确定>。如果没有按要求输入正确的 PIN 码或 PUK 码,将 无法使用与网络相关的功能。
界面简介
快捷图标
终端客户端提供的快捷图标如下表所示。
快捷图标
说明
打开“连接管理”窗口
打开“流量信息”窗口 打开“呼叫”窗口
打开“短信”窗口
1
快捷图标
说明
打开“电话簿”窗口
打开“呼叫记录”窗口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它原因,本手册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除非另有约 定,本手册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手册中的所有陈述、消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 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目录
1 终端客户端界面说明..........................................................................................................1 启动终端客户端 ...........................................................................................................1 界面简介 .......................................................................................................................1
y :已连接网络。
y
:未连接网络。
y :正在下载数据。 y :正在上传数据。22 Nhomakorabea因特网服务
连接网络
正确进行网络设置和连接配置后,您可以通过终端客户端连接网络。
3 拨打和接听电话..................................................................................................................5 系统配置要求 ...............................................................................................................5 呼叫界面按键介绍 .......................................................................................................5 拨打电话 .......................................................................................................................6 接听来电 .......................................................................................................................7 呼叫设置 .......................................................................................................................8

USIM卡文件系统详解要点

USIM卡文件系统详解要点

1 应用及文件结构本章描述了UICC 的应用和逻辑结构。

1.1 UICC 应用结构UICC 中应用的组织结构如图8.1所示。

MFEF DIR ADF1ADF2DF TELECOMEF2EFxEF1EF PLEF ICCIDADF1EF2EFzEF1DF1EF4EF3ADF2EF2EFyEF1DF1EF4EF3EF5图8.1: 应用结构示例本文档并未对应用的位置施加任何限制。

所有应用都由EF DIR 中取得的应用标识符唯一地进行标识。

这些应用标识符被用来选择应用。

EF DIR, EF PL 和EF ICCID 都是必需的,直接放置在主目录(Master File )下。

详细内容见本文档13章。

DF TELECOM 是可选的。

当它存在时,存放在主目录中并使用保留的FID '7F 10'。

DF TELECOM 包括了应用的独立信息。

1.2 文件类型本章定义了适用于本文档内的应用的文件类型。

1.2.1 专用目录文件专用目录文件(DF )允许文件进行功能性分组。

它可以是专用目录文件和/或基本文件的上一级目录。

专用目录文件是通过文件标识符被引用的。

应用专用目录文件(ADF)是特殊的专用目录文件,包括应用所有专用目录文件和基本文件。

1.2.2 基本文件 1.2.2.1 二进制EF由一系列字符串组成的,具有二进制结构的EF文件。

通过相对地址(偏移量),对特定的字节序列进行读写操作,地址由以字节为单位的启始地址及需要读写的字节个数组成。

二进制EF的第一字节的相对地址为‘00 00’。

EF文件的数据长度在EF的SELECT响应中指明。

1.2.2.2线性定长EF具有线性定长结构的EF是由一些长度固定且相等的一系列记录组成。

第一条记录的记录号是1。

记录的长度和其与记录数的乘积在EF的SELECT响应中指明。

Record 1Record 2::Record n图8.2:线性定长文件的结构访问此类型EF中的记录的方法有若干种。

usat指令用法

usat指令用法

usat指令用法
USAT指令是在原来SIM卡被动式的操作模式基础上,增加了SIM卡新的主动式操作的能力,可在SIM卡中设计功能丰富、操作简便的菜单,使用户可以用可视化、交互式的手段享受移动运营商提供的增值业务。

USAT指令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 数据下载:终端可以通过专用指令或协议无关的承载,将数据经过Cu接口下载到UICC 中。

- 菜单选择:UICC通过相关主动式指令定义一组菜单选项,由终端显示在用户界面上,用户可以选择某个菜单项或请求帮助信息。

- USIM呼叫控制:如果终端支持USIM的呼叫控制业务,则终端所有的拨号数字串、补充业务控制串、USSD串和当前服务小区的信息都要先送到USIM应用,USIM应用可以允许、禁止、改变或替换呼叫、补充业务操作以及USSD操作。

- USIM短消息控制:如果终端支持USIM短消息控制业务,则终端在发送所有短消息之前,先将其发送到USIM应用,USIM应用有能力允许发送、禁止发送或在发送前修改短消息的目标地址。

- 事件下载:UICC可以通过相关指令设置一组事件,并要求终端监视这些事件的发生,当其中任一事件发生时,向UICC传送这些事件的细节。

- 多卡支持:如果终端已启动且激活现有UICC,则当另一张卡插入时,终端应启动这张卡。

终端可以识别该卡是否支持USAT,如果支持,则终端给当前的UICC发送事务下载信息,在需要的情况下,当前的UICC就可以通过相关的主动式指令启动该卡并对其进行通讯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TSI TS 102 221UICC 与终端接口;物理和逻辑特性1 USIM-ME 命令结构本章节描述了UICC (USIM )所支持的命令和响应APDU 格式。

1.1 命令APDU 结构本章节描述了一个通用的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 )的基本结构。

APDU 是指在传输层之上的应用层的数据(移动设备和卡之间)传输协议。

一个命令APDU 包含数据包头和数据体。

见下表,其中,数据包头包含CLA 字段,INS 字段,P1和P2字段,其是命令APDU 的必要组成部分。

数据体部分是可选部分,包括Lc ,Data 和Le 。

表10.1: 命令APDU 的内容 代码 长度 描述 类属CLA 1 指令所属的类 包头 INS 1 指令代码 P1 1 参数1 P2 1 参数2Lc 0 or 1 命令数据体包含的字节数数据体 Data Lc 命令数据体 Le 0 or 1响应数据最大字节数对于 C-APDU 结构的四种可能组合见下表:表10.2: C-APDU 组合组合 结构 1 CLA INS P1 P2 2 CLA INS P1 P2 Le 3 CLA INS P1 P2 Lc Data 4CLA INS P1 P2 Lc Data Le2.1.1 Class 字段编码Class 类字段的最高4位(b8-b5)的含义参见下表,位4和3表示安全数据标识,位2和1表示所用的逻辑通道,逻辑通道可以从0到3。

如果UICC 卡支持逻辑通道机制,那么最大可获得的逻辑通道数标识在ATR 的卡兼容性数据对象中,如果该数据对象不存在,则只支持b2 = b1 = 0的数据通道。

一个运行在支持逻辑通道的UICC 上的应用,应该要么在消息校验中,从签名的计算中去除类字节,或者将其设置为缺省值。

移动终端可以改变应用所使用的逻辑通道,与所使用的逻辑通道比较安全消息校验签名。

表10.3:类字节编码b8 b7 b6 b5 b4 b3 b2 b1 值含义0 0 0 0 - - - - '0X' 参见ISO/IEC 7816-41 0 1 0 - - - - 'AX' 参见ISO/IEC 7816-4,除非特殊说明。

1 0 0 0 - - - - '8X' 参见ISO/IEC 7816-4 及本文档- - - - X X - - - 安全消息标识(参见表10.4)- - - - - - X X - 逻辑通道号表10.4:安全消息标识编码b4 b3 含义0 0 在终端和卡之间不使用SM0 1 私有SM格式1 x 按照ISO/IEC 7816-4使用安全管理1 0 不鉴别命令头1 1 鉴别命令头缺省情况下,卡不采用安全消息,除非由应用特别指出。

2.1.2指令字段编码参见下表表10.5:电信应用的指令字节编码命令CLA INS命令 APDUsSELECT FILE 0X 'A4'STATUS 8X 'F2'READ BINARY 0X 'B0'UPDATE BINARY 0X 'D6'READ RECORD 0X 'B2'UPDATE RECORD 0X 'DC'SEARCH RECORD 0X 'A2'INCREASE 8X '32'VERIFY 0X '20'CHANGE PIN 0X '24'DISABLE PIN 0X '26'ENABLE PIN 0X '28'UNBLOCK PIN 0X '2C'DEACTIVATE FILE 0X '04'ACTIVATE FILE 0X '44'AUTHENTICATE 0X '88'GET CHALLENGE 0X '84'TERMINAL PROFILE 80 '10'ENVELOPE 80 'C2'FETCH 80 '12'TERMINAL RESPONSE 80 '14'MANAGE CHANNEL 0X '70'传输导向 APDUsGET RESPONSE 0X 'C0'2.1.3参数字段编码参数字节P1和P2的使用和具体的命令有关。

如果参数未被使用,则设置未'00'。

具体编码方式参见具体的命令。

2.1.4Lc字段的编码该字段表示数据的长度,其为可选项。

如果该字段存在,则在其后将跟着相应长度的数据字节。

移动设备可以发送1到255各字节。

2.1.5数据体编码数据体的编码与具体的命令有关。

参见下面章节。

2.1.6Le字段的编码该字段表示命令发送后所期望的最大返回数据长度,其为可选项。

如果该字段存在,则在响应数据中应包含相应长度的数据。

如果Le设置为'00',则表示移动终端期望最大256个字节的数据,则UICC可返回介于1到256之间长度的数据。

1.2响应APDU结构响应APDU包含一个可选的数据体和一个必须的状态字,该状态字由两个字节组成: SW1 和 SW2。

数据长度由Lr指示。

参见下表表10.6:响应APDU内容编码长度描述Data Lr 响应数据字串SW1 1 状态字节1SW2 1 状态字节22.1.7UICC返回的状态字本章节描述了由UICC返回的各种状态字2.1.7.1正常过程表 10.7:状态字编码- 正常过程SW1 SW2 描述'90' '00' - 命令正常结束'91' 'XX' - 命令正常结束,并包含UICC所返回的数据的长度,用'XX'表示。

2.1.7.2延迟过程表10.8: 状态字编码- 延迟过程SW1SW2错误描述'93' '00' - STK忙,当前不能执行该命令。

2.1.7.3警告表 10.9: 状态字编码- 警告SW1SW2描述'62' '00' - 无参考信息,非易失内存没有改变'62' '81' - 部分返回数据可能损坏'62' '82' - 读取文件或记录Le长度时,已经到结尾'62' '83' - 所选的文件已经无效'63' 'CX' - 在内部重试X次后,命令执行成功- 校验失败,还有'X' 次可试(参见注释)注释:对于VERIFY PIN命令,SW1SW2 指示命令成功执行,但是PIN不正确,并可以重试'X' 次。

对于任何其它命令,表示“在内部重试X次后,命令执行成功”2.1.7.4执行错误表 10.10: 状态字编码- 执行错误SW1 SW2 描述'64' '00' - 无参考信息,非易失内存没有改变'65' '00' - 无参考信息,非易失内存改变'65' '81' - 内存错误2.1.7.5检查错误表 10.11: 状态字编码- 检查错误SW1 SW2 描述'67' '00' - 长度错误'67' 'XX' - 除了SW2 = '00'的情况下,该状态字与命令相关'6B' '00' - 错误的参数 P1-P2'6D' '00' - 指令字段不支持或错误'6E' '00' - 类字段不支持'6F' '00' - 技术问题,无精确诊断信息'6F' 'XX' - 除了SW2 = '00'的情况下,该状态字与命令相关2.1.7.5.1CLA字段中的功能不支持表10.12: 状态字编码- CLA字段中的功能不支持SW1 SW2 描述'68' '00' - 无参考信息'68' '81' - 不支持逻辑通道'68' '82' - 不支持安全消息2.1.7.5.2命令不允许执行表10.13: 状态字编码-命令不允许执行SW1 SW2 描述'69' '00' - 无参考信息'69' '81' - 命令与该文件结构不兼容'69' '82' - 不满足安全条件'69' '83' - 鉴权/PIN被禁止'69' '84' - 引用的数据失效'69' '85' - 使用条件不满足'69' '86' - 命令不允许执行(没有选中EF)2.1.7.5.3错误的参数表10.14: 状态字编码-错误的参数SW1 SW2 描述'6A' '80' - 数据体参数不正确'6A' '81' - 功能不支持'6A' '82' - 文件没有找到'6A' '83' - 记录没有找到'6A' '86' - 参数P1-P2不正确'6A' '87' - Lc 与P1-P2不一致'6A' '88' - 引用的数据没有找到2.1.7.6应用错误表10.15: 状态字编码-应用错误SW1SW2错误描述'98' '50' - INCREASE 命令不能执行,已经达到最大值'98' '62' - 鉴权错误(与应用相关)注释:应用可以定义自己的错误代码2.1.8命令的状态字下表表示对于每一个命令所可能返回的状态字(用*号注明)。

表10.16:命令和状态字Status Words SELECT STATUS UPDATE BINARY UPDATE RECORD READ BINARY READ RECORD SEARCH RECORD INCREASE VERIFY PIN CHANGE PIN DISABLE PIN ENABLE PIN UNBLOCK PIN DEACTIVATE FILE ACTIVATE FILE AUTHENTICATE GET CHALLENGE TERMINAL PROFILE ENVELOPE FETCH TERMINAL RESPONSE MANAGE CHANNEL90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91 XX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 00 *98 50 *98 62 *62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62 81 * *62 82 * * *62 83 * *63 CX * * * * * * * *64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65 00 * * * * * * * * * * * * * * * * 65 81 * * * * * * * * *67 00 * * * * * * * * * * * * * * * *67 XX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见注释)68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68 81 * * * * * * * * * * * * * * * * * * * * * *68 82 * * * * * * * * * * * * * * * * * * * * * *69 81 * * * * * *69 82 * * * * * * * * *69 83 * * * * *69 84 * * * * * * * * * * * *69 85 *69 86 * * * * * * * *6A 80 * * *6A 81 * * * * * * * * * * * * * * * * * * * * * *6A 82 * * * * * * * * *6A 83 * * *6A 86 * * * * * * * * * * * * * * * * * * * * * *6A 87 * * *6A 88 * * * * * *6B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6E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6F 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F XX –(参见注释)注释:除了SW2 = '00'的情况只有对支持USAT的移动终端,UICC才可以返回状态字'91 XX'和'93 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