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惊愕交响曲》课件3花城版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惊愕交响曲》

1
听辨与思考
0
A
AA 1
A2
A3
圆舞曲节奏 交响乐
Remix节奏 古筝
爵士乐节奏 钢琴
请聆听A1、A2、A3的旋律,将表现它们的音乐元素及器 乐的方框连接起来。
2
什么是变奏曲?
音乐中可以将同一主题进行节奏、力度、速度、 音色等音乐要素的改变,来达到音乐既统一又有变 化的目的,这种手法称为变奏,以变奏手法构成的 曲式称为变奏曲式。
小结
今天,这首《惊愕交响曲》让我们认识了风 趣、幽默、富有创造力的“交响乐之父”——海 顿,也让我们享受了一场快乐的交响乐体验,让 我们铭记这个名字,向音乐大师致敬!
16
作业
请同学们通过各种方法搜集其他音乐家 有关变奏曲式的音乐作品,下一次音乐课挑
选优秀的作品全班欣赏。
17
小提
琴 弦乐
变奏三 双簧管、小提琴
典雅、轻盈 粗犷
轻巧、活泼
变奏四
小号、弦乐
辉煌、有气势
节奏与速度
力度
密集、急切快速
m
f
宽疏、快
f
密集、优美而舒展
p
密集、激烈而快
f
12
完整欣赏乐曲
要求:模仿每次变奏的主要乐器演奏,完整参与到音乐中
13
归纳总结什么是变奏曲?
(1)变奏曲是指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 组成的乐曲 。
3
4
完整欣赏乐曲,思考以下问题:
(1)、音乐有给你“惊愕”的感觉吗?
(2)、为什么用“惊愕”作为该乐章的标题?
5பைடு நூலகம்
6
听一听、唱一唱《惊愕交响曲》主题乐段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惊愕交响曲课件2花城版

学习目标:
• 1.通过学生聆听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 曲 式的创作手法。 2.通过学生自己聆听作品,分析作品使用了那些 乐器? 3.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 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 的鉴赏能力。
学习重点:注重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
体会这首交响曲的音乐特点。
一、“超前思考,比较听课”
什么叫“超前思考,比较听课”?简单地说,就是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不仅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力争走在老师思路的前面,用自己的思路和老师的思路进行对 比,从而发现不同之处,优化思维。
比如在讲《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老师会提出一些问题,如林冲当时为什么要戴着枷锁?林冲、洪教头是什么关系?林冲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
学习难点:了解海顿的创作风
格。
惊愕交响曲
• 1.乐曲中几次出现惊愕? • 2.哪个乐句在音乐中反复出 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 大提琴
变奏2
定音鼓
~~~~
变奏3 小提琴
二八.全十六
变奏4
ff p fff
• 奥地利作曲家。他一生 创作了丰富的作品,其 中仅交响乐就超过一百 首。代表作品有:交响 曲《惊愕》,《告别》, 《伦敦》,清唱剧《四 季》,室内乐《皇帝四 重奏》等。
老师没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就应当立即主动地去思考,积极地寻找答案,然后和老师的解答进行比较。通过超前思考,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这些“难点”的理解 上,保证“好钢用在刀刃上”,从而避免了没有重点的泛泛而听。通过将自己的思考跟老师的讲解做比较,还可以发现自己对新知识理解的不妥之处,及时消除知识 的“隐患”。
二、同步听课法
有些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老师讲到一道很难的题目时,同学们听课的思路就“卡壳“了,无法再跟上老师的思路。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湘教版音乐八上第五单元名曲览胜ppt课件

小结
整首乐曲以清新的和声语言和现代意识的配器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蜜蜂飞来,在宽阔的江面上持续飞行,最后蜜蜂终于越过江面,将大江抛在身后,表现了小民族和大风大浪搏斗的英雄气概。
拓展
下面我们来欣赏另外一首也是描述蜜蜂的音乐,希望同学们根据生活中见过的,电影、电视里看过的情景展开想像。
要求:1、听出 主要乐器 2、感受到基本情绪
我听《蓝花花的故事》
《蓝花花的故事》的结构, 大致可以标为: 参见课本36页
我听《蓝花花的故事》
我听出的主要乐器: 引子 1 2 3 我感受到的基本情绪: 引子 1 2 3
什么是交响乐?
上海城市交响乐团 费城交响乐团
交响乐,源于希腊语“一齐响”,是大 型器乐曲体裁,亦称 “交响乐”,是音乐中最大的管弦乐套曲。广义地说,可以包括大型管弦乐队在交响音乐会上演奏的所有器乐作品。
一、蓝花花的故事
1、欣赏交响乐 《蓝花交响乐,同学们的欣赏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喜欢,并且感受到交响乐的魅力,走进音乐的殿堂!
谢谢观赏
祝:生活愉快 学习进步
我听《蓝花花的故事》
我听出的主要乐器: 引子小提琴1长笛小提琴 2 定音鼓大锣 3小提琴 我感受到的基本情绪: 引子 沉重 1 优美轻柔无力 2 无奈 3 叹息
蜜蜂过江
在我国云南省丽江等地居住着20余万古老的纳西族人民,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文字,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纳西族人民的性格以勇敢骠悍著称,其民族音乐以叙事歌、劳动歌、习俗歌等体裁为主,器乐中最有特色的是口弦音乐。作曲家朱践耳从口弦音乐中得到启发写下了音乐诗《纳西一奇》。《蜜蜂过江》是《纳西一奇》的第二乐章。
惊愕交响曲课件

固
定
为 • 第三乐章 小快板
四
个 乐
• 第四乐章 快板或急板
章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1、为什么要用“惊愕”作为乐章的标题? 2、哪段乐句在音乐中反复出现?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主题部分 • 1 . 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有无“惊愕”出现?
• 2. 这段主题旋律有什么特点?
A 部分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主题部分
{1、将结构扩大为三个乐段。 2、 再次出现了加定音鼓的全乐队演奏,出现了第三次“惊愕”的 效果}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尾奏
• 最后12小节尾奏,反复强调了主题的第 一句,整个乐章在减弱中结束。
乐段
主题 变奏1 变奏2 变奏3 变奏4 结尾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节奏与速度
急切快速 快 转调 优美而舒展 •激烈而快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主题部分
主题部分可分为两部分
A +B
B 部分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主题部分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变奏部分
• 音乐知识: 变奏曲式:又称“主题与变奏”,主题的原始陈述和 它一系列变奏陈述按照一定的构思完整地组合起来,即 构成变奏曲式,变奏曲式是在一个基本主题呈示之后, 又作反复多次的变化陈述,从而形成一个主题及若干变 奏的系列整体。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三次变奏
思考:节奏、旋律方面有何变化?
{主题第一次出现时由双簧管改变了旋律的节奏,把旋律加密的方法 来完成变奏的,主题第二次出现时则是在保持旋律的基础上由长笛 加上副旋律加以衬托而完成变奏的。}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第四次变奏
思考:1、节奏与速度、力度、乐器方面的变化? 2、第三次“惊愕”效果出现,加入了什么乐器?
花城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第5单元《惊愕交响曲》教案教案1000字

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本节课的学生为八年级学生,他们在音乐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节奏、旋律、和声等,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音乐作品。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实践经验。
(4)音乐实验:教师设计一些音乐实验,如节奏游戏、旋律接龙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3.教学媒体与资源的使用:
(1)PPT:教师使用PPT展示莫扎特的照片、简介和《惊愕交响曲》的基本结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视频:教师播放《惊愕交响曲》的录音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莫扎特传》(作者: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古典音乐入门》(作者:罗伯特·麦克唐纳),《音乐的力量:音乐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作者:丹尼尔·雅各布斯)等。
(2)视频资源:《莫扎特:天才的传奇》(纪录片),《古典音乐大师:莫扎特》(纪录片),《交响曲的力量:莫扎特的惊愕交响曲》(视频讲解)等。
5.提高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增强音乐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学生能够通过音乐实验和游戏,提高对音乐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的感知能力,并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创造和创新。
6.培养音乐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审美水平。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和分析《惊愕交响曲》等音乐作品,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对音乐美的感知和欣赏。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惊愕交响曲》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花城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简谱)《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变奏_课件1

第二乐章 变奏
《惊愕交响曲》
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 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 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 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 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 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 和弦。实际演出中,当乐队演 奏到那段旋律时,那些贵妇人 们果然从睡梦中惊醒,以为发 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甚至想 逃出剧场,这部交响曲因此而 成名,于是后人也就给此曲冠 以“惊愕”的标题。
聆听乐曲,你能用不同的图形、线条或者打击乐器来表 现乐曲的强弱变化吗?
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片段)》
仔细聆听音乐, 从乐曲中出现了几次惊愕? 三次
哪段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
主题旋律,这种方式叫做“变奏”。祥的音乐家。他对自己的亲 人和穷人都是很关心的。在他去世之前,他很 仔细地将自己的财产公平地分配给他们。海顿 年轻的时候很穷,他的一位朋友慷慨地借钱给 他。这些钱海顿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经还给了朋 友。可这份情意,一直留在他的心里。海顿在 遗嘱中写明,赠送一千元给这位朋友的孙子, 报答他的爷爷当年的慷慨。 海顿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分配给亲人、朋 友之后,他在遗嘱中写明,他剩余的财产要全 数送给养老院的穷人,使他们可以得到较好的 生活。
第二乐章第二乐章变奏变奏惊愕交响曲惊愕交响曲海顿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
八年级音乐上册 第5单元《惊愕交响曲》教案2 花城版

惊愕交响曲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惊愕交响曲教案。
二、通过学生自己聆听作品,分析作品使用了那些乐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2学情分析1.通过全体学生参与演奏,培养学生竖笛和其他乐器的演奏水平及合奏的能力。
2.通过学生亲自演奏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3重点难点注重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这首交响曲的音乐特点。
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惊愕交响曲一、游戏导入:老师敲打小军鼓,同学走步,老师稍后突然出现一个重音,要求保持姿势,及想象一个表情并保持。
二、老师提问:老师敲击重音时的感觉?(一般是不适应,震惊,下一跳) 导入音乐史上的《惊愕交响曲》作品背景:据说18世纪的伦敦的观众为表现自己的高雅与高贵,经常特意到剧院观看与聆听此类音乐,但在听的时候经常打瞌睡,当年海顿很讨厌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盹的观众们,于是就用此办法来使她们惊醒。
三、完整聆听《惊愕交响曲》要求:1.乐曲中几次出现惊愕?2.哪个乐句在音乐中反复出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四、教师总结:三次。
和乐曲结构A+B。
并哼唱主题 ,再次聆听乐曲主题。
五 1、当听到乐曲主题变化时举手示意(出现第一次惊愕出现时应有同学举手) 出示主题乐谱聆听主题: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有无惊愕出现? 教师总结:最后出现惊愕,小提琴,2、师生演唱主旋律:问节奏特点(节奏型)?旋律特点? 总结:八分音符,135 427 分解和弦音3、听B部旋律A1+A2+A3+A4 要求:作曲家用了怎样的创作手法使音乐发展,是变化还是重复? 总结:从乐谱看,是变化。
4、全曲再听。
分四组分任务完成要求:用了什么变奏手法?从音色、节奏、力度方面欣赏。
乐段的乐器节奏与速度力度主题弦乐、长笛、双簧管、圆号舒展轻松弱到突强后弱惊愕变奏一小提琴急切快速中强变奏二全乐队、弦乐快强转调惊愕变奏三双簧管小提琴密集型、优美而舒展偏弱变奏四全乐队激烈而快强管乐惊愕结尾弦乐、木管组慢、轻盈弱结束六,再次聆听这部作品第一乐章:柔板,非常活波。
八年级音乐上册第5单元惊愕交响曲教案2花城版

惊愕交响曲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惊愕交响曲教案。
二、通过学生自己聆听作品,分析作品使用了那些乐器?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2学情分析1.通过全体学生参与演奏,培养学生竖笛和其他乐器的演奏水平及合奏的能力。
2.通过学生亲自演奏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3重点难点注重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体会这首交响曲的音乐特点。
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惊愕交响曲一、游戏导入:老师敲打小军鼓,同学走步,老师稍后突然出现一个重音,要求保持姿势,及想象一个表情并保持。
二、老师提问:老师敲击重音时的感觉?(一般是不适应,震惊,下一跳) 导入音乐史上的《惊愕交响曲》作品背景:据说18世纪的伦敦的观众为表现自己的高雅与高贵,经常特意到剧院观看与聆听此类音乐,但在听的时候经常打瞌睡,当年海顿很讨厌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盹的观众们,于是就用此办法来使她们惊醒。
三、完整聆听《惊愕交响曲》要求:1.乐曲中几次出现惊愕?2.哪个乐句在音乐中反复出现,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四、教师总结:三次。
和乐曲结构A+B。
并哼唱主题 ,再次聆听乐曲主题。
五 1、当听到乐曲主题变化时举手示意(出现第一次惊愕出现时应有同学举手) 出示主题乐谱聆听主题: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有无惊愕出现? 教师总结:最后出现惊愕,小提琴,2、师生演唱主旋律:问节奏特点(节奏型)?旋律特点? 总结:八分音符,135 427 分解和弦音3、听B部旋律A1+A2+A3+A4 要求:作曲家用了怎样的创作手法使音乐发展,是变化还是重复? 总结:从乐谱看,是变化。
4、全曲再听。
分四组分任务完成要求:用了什么变奏手法?从音色、节奏、力度方面欣赏。
乐段的乐器节奏与速度力度主题弦乐、长笛、双簧管、圆号舒展轻松弱到突强后弱惊愕变奏一小提琴急切快速中强变奏二全乐队、弦乐快强转调惊愕变奏三双簧管小提琴密集型、优美而舒展偏弱变奏四全乐队激烈而快强管乐惊愕结尾弦乐、木管组慢、轻盈弱结束六,再次聆听这部作品第一乐章:柔板,非常活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奏一
变奏二 听音频,主题旋律和我们唱的还 一样吗?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转调(大调转为小调)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一起进行节奏变奏, 变奏三 哪位同学先来试一试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一起进行节奏变奏, 变奏三 哪位同学先来试一试
一、听、记、写、唱练习(下加一线为do)
一、听、记、写、唱练习(下加一线为do) 1.听、 写、唱练习
一、听、记、写、唱练习(下加一线为do) 1.听、写、唱练习
2.唱下列音
一、听、记、写、唱练习(下加一线为do) 1.听、写、唱练习
2.唱下列音 3.听记旋律:节拍?完全重复在哪里?
一、听、记、写、唱练习(下加一线为do) 1.听、写、唱练习 2.唱下列音 3.听记旋律:节拍?完全重复在哪里?
这位作曲家是谁呢?
作者
• 莫扎特的挚友 • 贝多芬的恩师 • 弦乐四重奏之父 • 交响曲之父 • 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
如果你想了解这位音乐家更多的 信息。就去查询相关资料吧。
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第九十四 (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这个乐 章是用变奏曲式创作的。同学们还有 印象都有哪些变奏手法吗?让我们一 起感受它是如何进行变奏的。
二、唱经典主题片断 1.主题片断共几小节? 2.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并记忆主题片段。
二、唱经典主题片断 1.主题片断共几小节? 2.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并记忆主题片段。 3.背唱主题片段
休息一下
听后说说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音乐要素给你这种感受?
休息一下
听后说说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音乐要素给你这种感受?
复习: 1.今天欣赏的作品名称是?
《第94(惊愕)交响曲》
2.曲作者是? 海顿 3.海顿被誉为 •莫扎特的挚友
•贝多芬的恩师
•弦乐四重奏之父
•交响曲之父
•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
4.作品的这种曲式被称作:变奏曲式
《第九十四交响曲》
就像刚刚把大家吓了一跳一样, 这突如其来的力度变化把它的听 众都“惊”到了,因此这个作品 又被大家称为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有人说这个“惊愕”的设计就是 为了给听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也有人 说作者不喜欢贵妇人附庸风雅边听音 乐边睡觉,所以警示她一下……不管 怎么说,这部作品给听众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是一部传世之作。
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
体验:合作体验下面旋律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变化
力度:第2次惊愕 复调织体 第一小提琴
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
一起聆听变奏一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听音频,主题旋律和我们唱的还 一样吗?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 力度
P P P mP mf f ff 力度记号
很弱 弱 中弱 中强 强 很强 力度术语
四、听音乐加上3个力度记号
四、听音乐加上3个力度记号
四、唱旋律,体现3个力度记号
作品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了吗?
你知道作品、作者和创 作的相关信息吗?
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一生创 作了104部交响曲,这首是 第94首。因此这首作品被称 作: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变奏四
音色变化:全乐队
力度变化:第3次惊愕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变奏四
尾声
反复强调第一乐句,在渐弱中结束。一起听。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变奏四
尾声
反复强调第一乐句,在渐弱中结束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主奏乐器?——第二乐章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主奏乐器? ——第二乐章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主奏乐器? 小提琴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是这样变化的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变化
力度:第2次惊愕 复调织体 第一小提琴
——第二乐章
我们梳理这个变奏曲式的结构
如果把主题称作A,这一乐 章的曲式结构应该怎样表述?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A、A1、A2、A3、A4、尾声
——变奏曲式
• 欣赏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观看视频了解交响乐队,当你听到变奏 的时候举手示意。
A1:第2次惊愕 复调织体 A2:调性变化 A3:节奏变化 A4:音色变化 第3次惊愕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变奏四 一起听是如何变奏的?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变奏四 一起听是如何变奏的?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主题
——第二乐章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变奏四
力度变化: 第3次惊愕 音色变化:全乐队
《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