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光——瓷器
文明之光

• 庙地沟类型装饰风格
由半坡的写实转向变形,而且是几何花纹居 多,通常用圆点、弧型线构成的新月型、叶 形、花瓣形等纹饰,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而 成三角形纹饰图样。
原 始 陶 器 艺 术
彩陶蛙纹瓮
原 始 陶 器 艺 术
彩陶蛙纹瓮, 新石器时代,容 器,马厂类型, 青海柳湾出土, 高52厘米,口径 19厘米,青海省 彩陶中心。
青铜器艺术所具有的强烈感情因素主要来自那 些为商周时代所特有的装饰纹样
常用于青铜器的纹样有:饕餮纹、夔[kuí]龙 纹、龙纹(爬行龙纹、卷龙纹、双体龙纹)、 蛟龙纹、蛇纹(蟠虺[huǐ]纹、蟠虫离纹)、 鸟纹、凤纹、波纹等青铜纹样。
从饕餮、夔龙、凤鸟等纹饰可以看出它们与原 始社会陶、玉器纹饰的渊源关系。
青 铜 器
先 秦 青 铜 器 艺 术
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 的风格特征
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形 成,至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十五个世纪。 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青铜冶炼与铸造 技术水平达到了巅峰。
青 铜 器
先 秦 青 铜 器 艺 术
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 的风格特征
青 铜 器
先 秦 青 铜 器 艺 术
三星堆千里眼
青 铜 器
先 秦 青 铜 器 艺 术
三 星 堆 大 型 铜 立 人 像
青 铜 器
先 秦 青 铜 器 艺 术
拓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商朝的 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 “铭文”。
青 铜 器
先 秦 青 铜 器 艺 术
青 铜 器
原 始 陶 器 艺 术
《涡旋纹彩陶瓶》
• 半山类型的彩陶器型
最有特点的是长颈(短颈、或无颈而有折沿)小口 宽肩大腹双耳罐。形象丰富浑厚,稳重大方,是我 国早期陶器工艺史最成功的造型之一。 利用了纹样 和底子相互 成型的手法, 获得阴阳双 关、虚实相 生的奇异美 妙效果。
读书笔记——吴军《文明之光》(未完)

读书笔记——吴军《⽂明之光》(未完)第五章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罗马法从罗马建国,到具有标志性的《査⼠丁尼法典》的完成,前后历经千年。
这期间颁布的各项法律都被称为“罗马法”,因此,罗马法不是专指⼀部法典,⽽是⼀系列的法律和法律⽂件。
公元前450年,古罗马第⼀部成⽂法典《⼗⼆铜表法》诞⽣。
罗马史上,最为系统、规模最⼤的法律汇编是查⼠丁尼时代编撰的《查⼠丁尼民法⼤全》。
18世纪,罗马法对法国的启蒙运动产⽣了重⼤的影响。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写下巨著《论法的精神》。
卢梭也深受罗马法的影响,他从罗马法中强调的法律主体的平等性,推⼴到⼈的平等性。
拿破仑下令制定《拿破仑法典》。
这部法典把资本主义制度从法国推⼴到了全欧洲。
《拿破仑法典》奠定了今天⼤陆法系(欧洲⼤陆各国,以及世界上除英美以外绝⼤多数国家采⽤的法律体系)的基础,⽽它本⾝在很⼤程度上继承了罗马法的精神和很多条款。
罗马法是罗马法是古罗马⼈对世界最⼤的贡献。
它为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现代国家的法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它所蕴涵的⼈⼈平等、公正⾄上的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第六章⼈造的奇迹瓷器陶器,由黏⼟经过烧制⽽成。
除了黏⼟,陶器的质量还取决于烧制的温度和炉温的均匀程度。
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的国家是中国,兵马俑和秦砖就是最好的物证。
但是陶器有两个先天的缺陷,那就是密⽔性不好和强调不够(厚重且易碎)。
烧制瓷器需要三条件:⾼岭⼟、⾼温和上釉技术,缺⼀不可。
中国⼈发明了草⽊灰上釉法,掌握了⾼温技术(约1280℃-1400℃),⼜有丰富的⾼岭⼟,所有的这些,促使中国⼈发明了瓷器,并且垄断了上千年。
⾼岭⼟⼜称瓷⼟,因景德镇⾼岭⼭的质量最优⽽得名。
青瓷和⽩瓷之分,主要是⾼岭⼟中的含铁量不同。
瓷器的制作在北宋达到第⼀个⾼峰,具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汝、官、哥、钧、定的宋代五⼤名窑,⽽其中⼜以汝窑最为珍贵。
汝窑位列五⼤窑之⾸有两个原因,第⼀是质量上乘⽽且稀有,第⼆是漂亮⽽精致,符合⽂⼈的审美。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文明之光》中国瓷器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 下彩瓷。唐代初创,宋代发展、盛于元代。成熟 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鲜明简洁、大气 豪迈,开启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 元代
思 考 ·练 习 比较两件青
花梅瓶说说它们 釉色的差别。
萧何月下追韩信图瓶 元代 折枝花果纹带盖梅瓶 明代
合作探究:
青花瓷的文化艺术特征和民族精神
青花瓷的文化艺术特征和民族精神:
清雅超逸、玲珑剔透的审美情趣 简淡天然的文化内涵 高雅纯真的人格追求
斗彩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绘相互辉映, 轻薄剔透、工艺别致。二次进窑,成功率 不高,珍品不易!
成化斗彩三秋杯 明代
五彩是瓷器釉上彩的 一种。五彩瓷在明清两代 得到发展盛行,浓重艳丽, 炫彩纷呈,富丽精美,珍 贵难求。
长沙窑花鸟执壶 唐代
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 钧窑 定窑 官窑 哥窑
钧窑瓷胎质细腻、通透空灵、工艺精 湛、配釉华丽复杂、种类繁多…具有“入 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
器内侧蓝色乳光,优 雅大气。器外有色交 融,变换莫测。
钧窑三足洗 宋代
绚丽多变的色彩在当时乃 至现在人们的眼中依然充满神 秘感,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 之首。
钧窑玫瑰紫葵口花盆
钧瓷荷口瓶
哥窑瓷器晶莹玉润,光洁照人,通体龟裂 的开片纹自然天成,裂纹颜色黑黄交错,有 “金丝铁线”之称,拓宽瓷器美学表现。
釉面冰裂纹
哥窑贯耳炉 宋代
哥窑高脚荷叶碗
哥窑莲花碗
官窑贯耳瓶
汝窑天青釉三足甗
定窑白釉炉
中国五大名窑正式开创了烧制实用器皿 与观赏器皿的“瓷器”时代。事实上在宋 朝以前中国的烧制器皿绝大多数都是陶器。 所以,五大名窑的到来是真正意义上瓷器 时代的到来。
八年级美术上册 第10课《瓷器之美》教案2 浙美版

陶瓷之美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简要了解解陶器和瓷器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以及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2、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陶瓷。
3、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方面进行审美评述,获得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陶瓷的美。
能运用各种书籍教材资料和网络进行相关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学情分析《文明之光》是湘美版美术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内容。
课程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构建,一是陶器,然后是青铜器,最后是瓷器。
它们是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几种具代表性的具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
学生通过对这几个内容的学习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
本节课中,由于陶器和瓷器都是土与火的艺术,有很强的关联性,为此,我将选取这两个内容进行梳理整合,进行采用关联的,比较的教学形式。
根据大纲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课题:中国陶瓷之美。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陶瓷的美,联系历史,从色、形,纹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述各类陶瓷,获得初步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有关陶瓷诗词,从色、形,纹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述各类陶瓷。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感受陶与瓷大家桌子上都有些器皿,谁能告诉我,他们是什么啊?陶瓷,陶瓷是陶和瓷两种不同的东西,我们把陶和瓷共称为陶瓷。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陶瓷是一朵绚丽的花朵,它历史悠久,光彩夺目,散发独特的美。
我们今天一起来欣赏陶瓷之美。
活动2【活动】初识陶与瓷1、陶器和瓷器有什么不同?硬度不同,透光率不同,吸水度不同,敲击的声音不同。
瓷器硬度更高,瓷器在一定条件下半透光,瓷器不吸水,敲击的声音清脆。
读书笔记-《马未都说收藏之瓷器篇》(上)

读书笔记–马未都说收藏之陶瓷篇(上)一.陶瓷文明,曙光初现–陶瓷诞生1.陶器诞生陶器源于用火,出于偶然。
烧制陶器,距今不到一万年,是新旧石器时代分解的一个特征。
陶器是人类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第一次改变泥土的特性,成为人类生活的用具,是文明的巨大进步。
陶器的用途首先是制造容器,还有烧砖。
历史上的烧陶,一般温度会低于1000度,瓷器要烧到1200度以上。
陶器的发现,大都沿着黄河流域,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也有,如良渚文化,但比黄河流域要少得多,而且烧的温度也略低。
没有纹饰的陶器,成为素陶;画有纹饰的陶器成为彩陶。
[图]仰韶彩陶人面鱼纹盆[图]马家窑彩陶水波纹罐2.秦砖汉瓦其实战国时期,砖就能烧得很好了。
秦砖汉瓦,说的是一种质量的体现。
[图]汉瓦当3.秦兵马俑秦兵马俑属于灰陶。
和红陶比,灰陶硬,原因在于加了一道工艺,即在烧制的最后阶段,泼水闷制。
秦俑都用灰陶烧制,与真人1:1比例,是秦始皇军队的翻版,种类多、数量巨大,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迹。
而俑的出现,是人殉制度的替代,是文明的进步。
秦俑本是彩绘,出土后都褪色成灰色。
[图]秦俑4.汉俑汉俑比秦俑要小很多,大者也不过真人的一半。
汉俑有两类,一类是兵马俑、官吏俑,比较庄重;一类是说唱俑、杂耍俑,反应世俗文化。
汉俑还可见颜色鲜亮的彩绘俑。
[图]汉彩绘俑[图]汉说唱俑汉陶中还有一些动物造型,比如狗。
[图]汉红釉陶狗5.釉陶陶器在汉代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进,就是在陶器上施釉,烧制出的就是釉陶。
釉陶有颜色,釉里含铜的,烧出来呈绿色,釉里含铁的,烧出来呈黄色。
釉陶出现后,除了建筑造型,容器也多样起来,比如陶壶、陶罐、陶盆等。
汉绿釉很受收藏者欢迎,而且讲究“反铅”,即埋藏两千年出土的汉釉,表面都泛着一种银色的、像云母一样的光泽。
[图]汉绿釉水榭6.唐三彩汉绿釉影响了中国陶器最重要的一支–唐三彩。
“三彩”不是三种颜色,二是多种彩色,主要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
1、《文明之光》教案(八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美术
年级八年级
任课教师朱萍萍
楼德镇初级中学
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备课(湘教版)
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备课(湘教版)
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备课(湘教版)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
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11。
丁祎文明之光瓷器教案

丁祎文明之光瓷器教案第一章:瓷器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瓷器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瓷器的基本结构和制作工艺。
3. 认识瓷器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影响。
二、教学内容1. 瓷器的定义与起源2. 瓷器的发展历程3. 瓷器的基本结构4. 瓷器的制作工艺5. 瓷器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瓷器的定义、起源、发展历程、制作工艺等基本知识。
2. 展示法:展示瓷器实物或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瓷器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影响。
四、教学资源1. 瓷器实物或图片。
2. 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介绍瓷器的定义和起源,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瓷器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和制作工艺。
3. 展示:展示瓷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瓷器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瓷器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影响。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瓷器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第二章:中国瓷器发展史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和特点。
3. 认识中国瓷器在世界瓷器史上的地位。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2. 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3. 中国瓷器的特点4. 中国瓷器在世界瓷器史上的地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品种和特点。
2. 展示法:展示中国瓷器实物或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瓷器在世界瓷器史上的地位。
四、教学资源1. 中国瓷器实物或图片。
2. 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引入:简要介绍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引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特点和发展历程。
3. 展示:展示中国瓷器实物或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瓷器的魅力。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国瓷器在世界瓷器史上的地位。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中国瓷器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
第一课 文明之光 瓷器

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制瓷技术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对世界上许多国家
06 总结
的陶瓷烧造均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世界陶瓷文化
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无愧于“瓷国”之称号。
绘制我们的瓷器艺术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文化。
新授
连续纹样:是用一个或几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无限重
复运动,也可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无限重复
扩展的纹样,其特点是它的延续性。
纹样的构成
04 新授
纹样的构成
04 新授
纹样的绘制
05 示范
纹样训练
课堂 作业
要求: 1.四副中任选一幅绘制。 2.画面工整大方。
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
表面工艺不同 陶器表面不施釉,或施低温釉。 瓷器表面施釉赋彩,高温烧成釉。
《青瓷莲花尊》南朝
04 新授
பைடு நூலகம்
刻
划
镂
雕
04 新授
瓷器的各种技法
印
贴
堆塑
彩绘
变换釉色
青花瓷传统纹样
单独纹样: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完整性,也是构成适合样、 连续纹样最基本的单位。
04
适合纹样:受一定外形限制,其纹样必须安置在特定的外形中。
第一课 文明之光 / 瓷器
湘教版 八年级下册 美术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质地、工艺等分析评 述中国瓷器艺术。 2.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古代工艺品,感 受文明之美。
考考你
陶器等于瓷器 ( ) 先有陶再有瓷。 ( ) 问题:我们怎样区分陶器和瓷器
青花瓷( china )
中国的瓷器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 俏丽而享誉海内外,瓷器与中国的联系比较紧密, 以至于china一词,就有中国与瓷器的双重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 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 从元代开始,景德镇开启一枝独秀的局面。景德镇瓷以胎薄釉 润著称,青瓷釉色如玉,硬度、薄度、透明度都达到极高标准。
• 德化窑的瓷器在明代达到高峰,以烧白瓷著称,胎、釉浑然一 体,光润如白玉。为当时中国白瓷的代表作品,以人物塑象最 为突出。
陶器与瓷器
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陶与瓷的最为重要的区别——那就是温度。
瓷器的发展历程
瓷器发展跨越年代长,种类繁多,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主要名窑
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的越 窑,北方的邢窑,所以也有“南越北邢”的说法。
长沙窑烧制出的釉下彩绘打破了唐代单色釉一统天 下的局面,从重视瓷器的釉色美转而关注彩绘装饰美。
• 我们都知道英文单词 China 的含义——中国。
• 但你知道当把字母C小写后,单词 china 的 另一含义吗?
瓷器
• 中国——瓷之国,是全世界第一个烧制出瓷 器的国家。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 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不仅是百姓的日用 品,还是中外王公贵胄追捧的宠儿。
▲ 在十六世纪西方画中出现的青花瓷 《众神的欢宴》乔凡尼·贝利尼
意纹饰的疏密变化。 • 3.根据釉彩特点进行色彩搭配并完成上色。
作品欣赏
釉彩
• 釉是附于陶瓷胚体表面的一种连续的玻璃 质层。景德镇瓷器釉彩种类繁多。打开视 频了解更多彩瓷艺术哦!
• 青花瓷:釉色为透明白色,而花纹图案为蓝 色瓷器的专称。
• 釉下彩,就是釉下面的颜色,青花和釉里 红就是釉下彩。
• 釉上彩,也就是在釉表面上的颜色,是用各种彩料 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 入窑,不是瓷器哦,它是一种低温烧造的陶器。
• 宋代——瓷器真正百花齐放的朝代,撑起这面招 牌的莫过于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
• 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又要如何分辨它们呢?通 过以下视频教大家快速认识这五大名窑的瓷器。
• 请根据以上视频,回答以下问题。 • 1.形容“雨过天青云破处”指的是以下瓷器( )。 • 2.形容“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指的是以下瓷器( )。
• 斗彩,就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结合。预先在高温下 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进行二次施彩,然后再次 入窑经过低温烘烤而成。
• 珐琅彩:胎质洁白,薄如蛋壳,用珐琅彩 的描绘。
• 粉彩:用铅粉掺入瓷色料加以渲晕,画在烧好的瓷 器上,再次烘烧而成。的描绘。
瓷瓶器型花纹设计练习
步骤: • 1.设计瓷瓶器型。 • 2.结合瓷瓶样式,设计合适的装饰图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