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原创)(可编辑修改word版)

《苏武传》原文及原创翻译原文:苏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苏武传》原文和译文

《苏武传》原文和译文原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译文:苏武字子卿,年青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盛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传》原文及对照翻译

《苏武传》原文及对照翻译《汉书·李广苏建传》里“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之”,这样的大汉使者们虽然不一定能够完成外交使命,但在“声名”上总会有加分,至少可以达到“立言”的效果。
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苏武传》原文及对照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苏武传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班固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对照来了,文章比较长,大家要慢慢欣赏!《苏武传》原文伍兹·青子,少了一个父亲,多了一个兄弟阿郎,被稍稍转移到了马厩监狱。
汉朝连斩胡,多少使臣得窥一斑。
匈奴派和鲁到汉朝十几代。
匈奴送的,汉人也留着。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苏武传》翻译

《苏武传》--班固原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原创

《苏武传》原文及原创翻译原文:苏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原创)

《苏武传》原文及原创翻译原文:苏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 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 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及卫律所将降者,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 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 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 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 “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 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 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 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焜火,覆武其上,蹈其背 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 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 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 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全)1

《苏武传》原文及翻译(全)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着父亲的职位,兄弟三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并逐渐被提升为掌管皇帝鞍马鹰犬射猎工具的官。
当时汉朝廷不断讨伐匈奴,多次互派使节彼此暗中侦察。
匈奴扣留了汉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批人。
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公元前100年,且鞮刚刚立为单于,唯恐受到汉的袭击,于是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
”全部送还了汉廷使节路充国等人。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通晓情理的做法,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他的好意。
苏武同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委派的使臣属官常惠等,加上招募来的士卒、侦察人员百多人一同前往。
到了匈奴那里,摆列财物赠给单于。
单于越发傲慢,不是汉所期望的那样。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
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
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
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其冬
名作动 那一年
第七段
1、虚心欲相待 2、空自苦亡人之地
不抱成见 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 的地方自讨苦吃 您的诚信忠义又怎么 3、信义安所见乎? 会有人见到呢? 4、扶辇下除 5、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被弹劾
60、劾大不敬
61、何久自苦如此
为什么要像这样长年累 月地苦苦折磨自己呢?
62、加以老母系保宫 因为 63、子卿尚复谁为乎?您这样做又还为了谁呢? 64、诚甘乐之 的确、确实 65、子为父死无所恨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 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 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 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 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 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 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 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 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 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话题“忘记与铭记” 四川高考满分作文——
永远的苏武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 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 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 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 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 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 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 别长安的歌舞 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 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 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 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 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烈,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 “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 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 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 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 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 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 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 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请同学们仿照“感动中国十 大人物”的颁奖词,为苏武 也写一份颁奖词
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部分颁奖词
朱邦月:一根拐杖撑起的家
• 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 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 的情感。头发花白,面带微笑, 这位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 满40年的艰难。他这支拐杖,是 一家人的翅膀。他这双肩膀,扛 住了生命的重量。
希望 把财物送给虞常
第三段
17、独阏氏子弟在 18、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19、其一人夜亡 20、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21、恐前语发 22、以状语武 23、此必及我 24、见犯乃死 25、虞常果引张胜 26、何以复加? 27、宜皆降之
只有 起事 连夜,名作状 出动 被揭发 把 连累 被 供出 还有什麽比处死 更重的刑罚去处置他们呢 使……投降
遗憾
第八段
66、陵见其至诚 67、因泣下沾衿
忠诚 于是
第九段
• • • •
• 详详细细地 68、具自陈过 责备 69、如惠语以让单于 • 按 • 道歉 70、谢汉使曰 、
第十段
• 71、武以始元六年 春至京师 • 72、凡十九岁 • 73、及还
• 介词,在…… 时候 • 总共、一共 • 等到
• • • • • •
写给苏武的颁奖辞
• 例一: • 十九年的忠心等待,十九年的海枯石烂。 苏武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民族气节。他 历经渴饮雪,饥吞毡的重重磨难,但他 的一颗忠贞之心却坚如磐石,始终不从 动摇过!他的民族气节终教匈奴心惊胆 颤,共服汉德威!中华五千年历史因他 的忠贞而更精彩。
• 例二 • 呼呼的北风,诉说着他的忠贞;漫天的雪花, 显示了他的坚韧。他他在冰天雪地中,苦忍 十九年,旄节脱落,心如磐石。他是一个忠 君爱国的人,面对匈奴的劝降、禁闭、流放, 他威武不屈;面对地位、财富的引诱,他 “富贵不能淫”;面对山珍海味,重权在握 的引诱,他掘鼠食草,可谓“贫贱不能移”。 他用自己的忠贞回答了是么是心存汉庭,他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国精神。他的 心,与日月争辉。他的精神,与天地共存。
逐渐 派;使者 趁着;使……投降 幸运地 这样 使……肥美 通过 还 “叛”,背叛 使……争斗
第五段
第六段
44、律知武终不可胁 被威逼而投降 45、单于愈益欲降之 更加;使……投降 46、乃幽武 于是 47、绝不饮食 与外界断绝联系 48、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于是,就 才 49、羝乳乃得归 官府供给的(粮食) 50、廪食不至 拄着,手中拿着; 51、杖汉节牧羊
苏 武 传
班固
前140—前60
自主学习
1、结合《导与练》,了解班固及汉 书。 (重点的做勾画记忆) 2、能大声、流畅地朗读全文。 3、分小组翻译各段内容,落实老师 勾画的重点字、词、句,并简洁地概 括出各段大意。 (每个组推荐两到三名同学在全班展 示)
1、少以父任 2、兄弟并为郎 3、稍迁至移中厩监 4、前后十余辈 5、汉亦留之以相当 6、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7、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 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8、因厚赂单于 9、置币遗单于 10、单于益骄 11、非汉所望也
一词多义
1、以①介词,表原因,相当于“由于” ②介词,表时间,相当于“在” 2、于①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 ②介词,表处所,相当于“在” 3、乎①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呢” ②句中语气词,不必译出 4、为①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 ②动词,担任,做
醉花阴•咏苏武 子卿毅然使匈奴,大义 不受辱。漫漫十九载,北海 牧羊,望断归国路。 威逼利诱不降胡,持节 亮风骨。悠悠五千年,何谓 忠臣?大汉有苏武。
沈浩:践行信念好村官
• 两任村官,六载离家,总是和农民 面对面、肩并肩。他走得匆忙,放 不下村里道路工厂和农田,对不住 家中娇妻幼女高堂。那一年,村民 按下红手印,改变乡村的命运;如 今,他们再次伸出手指,鲜红手印, 颗颗都是他的碑文。
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部分颁奖词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因为 第一段 都、一同 逐渐 批 来 使……返回
凭着……的身份 定语后置
借此机会;赠送财物
摆出;送给 更加 完全不是汉王朝所希望 的结果
11、方欲发使送武等 12、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13、及卫律所将降者 14、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 氏归汉 15、幸蒙其赏赐 16、以货物与常
第二段 派 被困于匈奴境中 和;带领 一起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见犯乃死,重负国. 何以女为见?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即谋单于,何以复Βιβλιοθήκη ? 为降虏于蛮夷.词类活用
• • • • • • • • (使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名作状) 其一人夜亡 (使动) 宜皆降之 (名作动) 惠等哭,舆归营 (意动) 单于壮其节 (使动)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动) 空以身膏草野
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古:长辈,对长辈男子的尊称 今:岳父,妻子的父亲 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用作送礼的玉、马、皮、帛等财物。 今:货币、钱币
古今异义
句
1 2 3 4 5 6 7 8 9
式
(判断) (被动) (定语后置) (判断) (被动) (宾语前置) (判断) (宾语前置) (介宾后置)
第四段
28、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29、引佩刀自刺 30、蹈其背以出血 31、舆归营 32、单于壮其节 33、朝夕遣人候问武
即使;来 拔出 以便 用车子送 认为……壮烈 看望
34、武益愈 35、单于使使晓武 36、欲因此时降武 37、幸蒙大恩 38、明日复然 39、空以身膏草野 40、君因我降 41、尚可得乎? 42、畔主背亲 43、反欲斗两主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 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 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 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 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 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 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 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 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 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 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 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 子——刘盛兰
•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 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 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 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 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