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音版一年级(下)(活动)做做敲敲 课件 (1)
课题一年级下《做做敲敲》

∣
∣
∣
∣
同学们要在敲、听、猜、说、 认的五个环节中参与有趣的音乐 活动,并能运用你掌握的知识与 方法一起来敲一敲为歌曲伴奏。
听一听:
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猜一猜?
把你的猜想和他一起分享。
说一说:
把你的听到的、看到的和大家说一说。
敲一敲:
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新朋友,模仿它的声音与敲击动作并一起演奏。
左右手各持一只上下挥 动, 是一种体鸣乐器。
× × ︱× ×︱ 沙 沙 ︱ 沙 沙︱
× 一 ︱× 一 ︱
叮
叮
× × ︱× × ︱
沙沙
沙沙
1=C 2/4
1 1|5 5|6 6| 5-|4 4|3 3|2 2 |1- | 5 5 | 4 4 | 3 3 | 2 - | 5 5 | 4 4 |3 3 | 2 - | 1 1|5 5|6 6 |5 -|4 4|3 3|2 2 |1-‖
碰铃
碰铃,它的形状如铃,铜制, 一付两个,用绳穿连。
敲 一 敲
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铃,铃口朝上仰举于 胸前,互相碰击而振动发音,是碰奏体鸣乐器。
× —— ︱ × —— ︱ 叮 —— ︱ 叮 —— ︱
声音穿透力强,音响清脆,音色动听。
沙锤
沙锤也叫沙球,是用空椰子壳,里面装些 发声清脆的沙子。
敲一敲
愉快有趣的音乐之旅结束了, 说说你的收获吧!
自制小乐器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三课 (活动)做做敲敲》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课(活动)做做敲敲》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第三课(活动)做做敲敲》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的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做做敲敲的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教材中包含了多个简单的敲击乐器介绍,如木鱼、铃鼓等,以及相关的歌曲和节奏练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但同时,他们对于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体验来逐步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基础水平和课堂纪律也各有不同,教师需要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做做敲敲的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敲击活动,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节奏感,以及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有趣的敲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示范法:教师示范敲击动作和节奏,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敲击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敲击乐器:木鱼、铃鼓等。
2.准备教学课件和音乐资料。
3.准备课堂纪律管理工具,如小奖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敲击游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教师敲击一个木鱼,学生模仿教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敲击乐器,如木鱼、铃鼓等,并展示如何正确使用这些乐器。
同时,教师播放一些简单的敲击音乐,让学生聆听和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敲击活动,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按照教师给出的节奏进行敲击。
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活动)做做敲敲》教案

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活动)做做敲敲》教案一. 教材分析《做做敲敲》是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课的一个活动。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简单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们亲手制作打击乐器,并运用这些乐器进行音乐活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于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对音乐节奏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设计符合他们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打击乐器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2.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通过打击乐器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4.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打击乐器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音乐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打击乐器。
3.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打击乐器的制作和使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准备打击乐器制作材料,如纸盒、沙子、瓶子等。
2.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以便学生进行活动。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音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他们将亲手制作打击乐器,并进行音乐活动。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简单的打击乐器,如沙锤、瓶子等,并介绍这些乐器的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小学一年级音乐下册 (活动)做做敲敲名师制作优质教案 湘教版

(活动)做做敲敲教学目标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
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重点:学唱歌曲难点:能用碰铃和沙锤给歌曲伴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讨论式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在晴朗的夏夜里,每当你们仰望浩瀚的夜空,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小结:是啊,夜空非常的美丽而且神奇,今天啊,梁老师就带你们进行一次星空之旅,去夜空中参观浏览,好吗?(好)那我们怎样去呢?(坐飞机、坐飞船、坐火箭……)准备好了吗?(好了),现在出发啦!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飞吧。
二、新歌教学(音乐实践,启发想象)1、A、谁能说一说夜空中的星星是什么样子的?(一闪一闪的、亮晶晶的、发光的……)B、谁能用动作学学星星发光的样子?(手臂伸直,五指分开,抖动手腕;手臂伸直,手有规律伸掌)2、我们来欣赏一下这首歌,同学们可以随着音乐学学闪烁的星星。
3、这首歌好听吗?(好听)现在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歌。
4、小朋友们真棒,学得这么快,你能跟着伴奏演唱这首歌吗?(提示:同学闭上眼睛想一想,夜空中星星闪烁,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注意表现出夜晚的氛围)5、分组表现歌曲(甲组:唱;乙组:跳;丙组:演奏(由学生选择碰铃和沙锤。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游览了夜空,认识了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其实夜空中的神奇和奥秘还多得很呢!只要我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总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在天空中飞呢!做做敲敲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境中感受星空的美丽与奇妙。
2、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的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3、能用自然的声音整齐演唱歌曲,不喊叫,并通过律动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
重点:学唱歌曲难点:能用碰铃和沙锤给歌曲伴奏复习《闪烁的小星》。
我来为你捶捶背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PPT课件

学习目标
01
了解长辈需求,掌握捶背力度和要领。
02
制订捶背计划,在实践中坚持为有需求的长辈捶背。
温馨提示
本节课学习和开展的实践活动, 请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确保 安全!
我想为你捶捶背
捶背的好处
如何正确捶背
一、捶背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 ——整理衣服
一、捶背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 ——整理头发
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劳动——第四单元
第2课时 我来为你捶捶背
教学目标 认知性目标:掌握捶背的力度和要领,懂得要感恩和关心长辈,初步形成服务他人的 意识。 参与性目标:感恩家中长辈的付出,乐于给长辈捶背,有减轻长辈负担的劳动意识, 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增强为家庭服务的劳动意识。 体验性目标:通过亲身经历为家中长辈捶背的过程, 体验孝顺长辈的获得感,形成正 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愿意主动关心长辈,初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技能性目标:学习 为长辈捶背的劳动技能,尝试主动表达自己的关心, 提高服务自我和服务家庭的劳动能力。 创造性目标:能根据长辈的需求与自身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捶背计划,在日常生 活中能做到孝顺长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捶背的力度和要领,懂得要感恩和关心长辈。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家人,培养自立精神及服务意识。
手法:拍法、击法 力度:根据家人需求调整
课堂答疑
问题三:老师告诉我们,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也想当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我可以怎么做呢?
努力学习
感恩父母
体谅父母
自己的事 情自己做
征得父母 同意
珍爱生命
为父母 解忧
谢谢观看!
一周捶背计划
一周捶背计划
捶背小窍门
空闲时间 主动捶
教参做一做,敲一敲课件资料

第六课做一做,敲一敲一、教学内容说明《音乐课程标准》对1—2年级学段的孩子提出如下目标: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能够用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音色;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为歌曲伴奏等。
本单元是对以上标准的具体实施。
教材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做一做,敲一敲。
1、学习常见的打击乐器——碰铃和沙锤。
认识这两种乐器的形状、听辨其音色、学习持乐器及演奏的基本姿势和动作,并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节奏敲击练习。
2、用自寻音源探索声音的音色——在这里,自寻音源包含了最简易的自制乐器;探索的音色对象是碰铃和沙锤的音色。
第二部分:《小乐手》。
3、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为歌曲伴奏——学唱歌曲《小乐手》,并用沙锤、碰铃或其他音色相似的自寻音源为《小乐手》伴奏。
二、教学目标1、能认识碰铃和沙锤的形状,听辨其音色,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2、能用自寻音源(含简易自制乐器)探索碰铃和沙锤的音色,体验音乐探索与创造的乐趣。
3、能用自然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小乐手》,并能用碰铃、沙锤或其他自寻音源为歌曲进行简单伴奏,体验且唱且奏的综合表现的乐趣。
三、教学设计建议1、课时安排一课时。
2、内容安排方案一按“学习乐器”(敲一敲)——“探索音源”(做一做)——“表现音乐”(《小乐手》)的顺序组织教学。
方案二将“学习乐器”、“探索音源”的活动融入《小乐手》的学习之中进行。
如:聆听沙锤音色——探索相似音源——在沙锤或自寻音源伴奏下,按节奏学念歌词“摇 0起│沙锤│沙沙沙沙│沙—│”——带入旋律学唱歌曲(歌词略作调整,全部用“沙锤”的形象),并加入沙锤伴奏。
碰铃的学习过程同上,演唱时,《小乐手》歌词全部采用“碰铃”的形象。
最后将沙锤与碰铃结合到一个乐段,完成《小乐手》的完整表现。
(本单元所附《实验教案》采用了“方案二”的思路,供参考)3、学习打击乐器碰铃和沙锤是常用的课堂打击乐器,除了认识它们的形状和音色,掌握它们的正确演奏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乐器的实物,让学生都能接触乐器,获得演奏的真实体验,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演奏技术。
湘艺版小学音乐 (活动)做做敲敲 教学设计 (1)

(活动)做做敲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碰铃与沙锤,能够区分它们的基本音色,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并能准确敲击节奏。
2、能运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并进行简单的乐器合奏。
教学设想少说多做是本课题的主导,从听辨节奏入手,我设计了两套节奏练习题,独奏到合奏练习为演奏《闪烁的小星》做铺垫。
在演奏时指导学生轻松跳跃地演唱后,突出重点掀起小高潮,小小音乐会。
最后引导学生自制了打击乐器,体验探索创造的乐趣,难点自然突破,自然的把音乐引向生活。
本课以打击乐器为主线,寻找、探索生活中的声响与乐器的共性和区别。
课前准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材料,课堂上引导学生反复敲击不同的物品,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
在用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为歌曲《闪烁的小星》伴奏时,体验探索创造与集体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听辨出各种不同物品的音乐,自己动手自制简易的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能在集体合作中作打击乐器或自制乐器敲击固定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钢琴、课件、碰铃、沙锤、小矿泉水瓶或饮料瓶两个、铁勺两个,筷子,绿豆或大米若干。
教学过程律动1,出示课件唱一唱《闪烁的小星》边听边唱边律动。
2,学唱《闪烁的小星》师:刚才的音乐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生;一闪一闪的,轻松愉快师: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法国儿歌词《闪烁的小星》,闭上眼睛,享受一下满天繁星,闪闪烁烁的美景。
师:这首歌我们都会唱了,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用打击乐器演奏这首歌曲,我们赶紧来认识打击乐器吧!二、认识碰铃和沙锤1、师:同学们,方老师带来了两种打击乐器,请你摸一摸,想想这两打击乐器怎样才能发出好听的声音。
出示课件认一认。
生:我觉得两个铃铛碰在一起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师:对了这是打击乐器碰铃生:我觉得摇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师:是的,这是打击乐器沙锤2、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想象力很丰富,老师来演示,你们认真观察正确的演奏方法。
3,学生演示师: 你们看清楚了嘛?请你来敲一敲,表扬:小眼睛真厉害,一下子就看懂了。
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活动)做做敲敲》教学设计

湘艺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3课《(活动)做做敲敲》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学生能够掌握“敲打”乐器的正确方法和节奏,了解不同的敲打乐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情感表达。
2. 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2.1 教学内容•本课名为《做做敲敲》,主要讲授敲打乐器。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敲打乐器的名称和使用方式。
•学生通过对锣鼓、小鼓等乐器的观察和互动,掌握基本的敲打技巧。
•跟随音乐的节奏,学生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强化节奏感。
2.2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敲打战鼓”等活动,使学生对敲打乐器的使用和节奏有直观的感受,提高其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讨论、合作演奏,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同能力。
3.体验式学习法: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从中掌握敲打乐器的基本技巧和节奏感。
3.1 导入新课1.通过引导学生模拟敲打战鼓等活动,生动展示敲打乐器的使用和节奏感。
2.通过简短的视频,或者小品等形式介绍敲打乐器的种类和名称,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学习活动1.敲打实践活动•演示敲打基本技巧•指导学生分小组,通过互动的方式掌握敲打乐器的基本技巧•创设敲打音乐会,展示各组所学,丰富学习内容2.加强节奏感训练•指导学生,通过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敲打,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班级展示环节,学生齐心协力,将所学和表现展示给全班听众3.3 课程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敲打乐器的使用和节奏感,体验到了音乐的乐趣和快乐,感受到了音乐带来的情感和表达。
帮助学生建立更健康、积极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4. 作业指导1.让学生在家里或者学校里寻找周围的物品,进行创意性的敲打演奏,并记录下来。
2.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小组内进行小型演出比赛,分享自己的演奏技巧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