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内蒙古大学)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信自学院通信工程系实验要求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过去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在一个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对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加深了解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作出思考和分析。

(2)仔细观察上机和上网操作时出现的各种现象,作出必要说明和分析。

(3)认真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

(4)遵守机房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实验一Windows TCP/IP协议配置及常用网络命令1 实验目的学习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网络配置、用ping ipconfig/winipcfg命令工具来进行网络测试、使用tracert路由跟踪命令、使用netstat、arp、nslookup命令查看网络状态。

本实验在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设置的基本操作,掌握计算机网络配置的基本监测技术。

2 实验内容一、Windows TCP/IP 协议配置添加并配置协议,网络通信协议是网络中不同计算机进行相互“交谈”的“语言”,网络中通信双方的计算机应采用相同的网络通信协议。

添加协议,单击“配置”标签选项中的“添加”按钮,选择“协议”组件类型;单击“添加”或直接双击“协议”组件类型即可进入如图1-6所示的“选定网络协议”对话框;配置协议,在“配置”标签选项中的网络组件列表中单击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协议使其高亮度显示,单击“属性”按钮,即出现针对协议的相应网络属性设置面板。

图1-1针对不同的网络协议,面板包含不同的标签,但一般都包含两个相同的标签:“绑定”和“高级”。

任何协议都需要绑定到网络驱动程序上,也需要绑定到客户和服务组件上。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带答案

辽东学院自编教材《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姜春霞编(计算机专业用)信息技术学院2012年12月目录实验一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 (3)实验二链路层协议分析 (8)实验三网络层协议分析 (8)实验四静态路由 (10)实验一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课时: 2 指导教师:时间:201 4 年12 月日课次:第节教学周次:第周实验分室:实验台号:实验员:一、实验目的1.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

2.熟悉T568A和T568B标准线序的排列顺序。

3.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4.让学生掌握线缆测试的简单方法,学会使用简易测线仪,了解连接状态指示灯的含义。

二、实验要求1.熟悉各种网络组成元件,了解设备功能;2.准备实验工具:双绞线,测试仪,水晶头,压线钳;3.掌握各种网线应用场合,能够制作标准网线;4.连通测试;三、实验内容1.直通UTP电缆的制作;2.交叉UTP电缆的制作;3.网线的连通性的测试;4.认识常用联网设备。

四、实验步骤1.认识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UTP-5双绞线图3-1 非屏蔽双绞线UTP-5(5类非屏蔽双绞线)是目前局域网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线。

它有八根铜质导线两两绞合在一起,形成4对。

绞合的目的是利用铜线中电流产生的电磁场互相作用抵消邻近线路的干扰,并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每英寸长度上相互缠绕的次数决定其抗干扰的能力和通信的质量,绞合得越紧密其通信质量越高。

导线的主体颜色分别为:橙、蓝、绿、棕。

与橙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橙白,与蓝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蓝白,与绿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绿白,与棕色线绞合在一起的白线为棕白。

UTP-5的有效传输距离为100米/段,传输速率可达100Mbps。

RJ-45压线钳图3-2 压线钳RJ-45压线钳有三处不同的功能,最前端是剥线口,它用来剥开双绞线外壳。

中间是压制RJ-45头工具槽,这里可将RJ-45头与双绞线合成(将RJ-45接头上的金属片压入线路中,让金属片穿过双绞线的塑料皮,从而和内部铜质导线接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实验一网线制作 (4)1.实验目的 (4)2.实验任务 (4)3.实验设备 (4)4.实验方法 (4)5.实验预习要求 (5)6.实验报告内容 (5)7.摸索题 (6)实验二网络常用命令 (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7)二、实验环境 (7)三、预备知识 (7)四、实验步骤 (7)五、实验报告内容 (11)实验三DNS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12)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2)二、实验环境 (12)三、预备知识 (12)四、实验步骤 (12)五、实验报告内容 (18)实验四W EB服务器配置与治理 (19)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9)二、实验环境 (19)三、预备知识 (19)四、实验步骤 (20)五、实验报告内容 (30)实验五FTP服务器的配置与治理 (31)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1)二、实验环境 (31)三、预备知识 (31)四、实验步骤 (32)五、实验报告内容 (36)实验DHCP服务器配置与治理(选做) (37)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37)二、实验环境 (37)三、预备知识 (37)四、实验步骤 (37)五、实验报告内容 (42)实验六熟悉网络互连设备及其差不多配置 (43)一、实验目的 (43)二、实验环境 (43)三、实验步骤 (43)四、实验报告内容 (46)实验一网线制作1.实验目的(1)认识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认识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了解其差不多功能。

(3)学会用双绞线制作网线。

(4)学会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安装、接线等差不多使用方法。

2.实验任务(1)熟悉LAN中常用的几种网线、连接器及各自特点。

(2)独立制作一根合格的双绞线网线。

(3)完成网卡的硬件安装。

(4)熟悉网卡、Modem、Hub、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接口及接线和使用方法,弄清各指示灯的含义。

3.实验设备●5类双绞线、RJ-45头、双绞线压线钳,电缆测试仪、剪刀等●细缆、BNC接头、T型接头、端接器。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网络设备认识和线缆制作及测试实验1.1 网络设备的认识【实验目的】通过对网络设备和连接线缆的观察,建立对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

【实验任务】1、实际观察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外观,识别这些设备的网络连接接口。

2、识别用于连接设备的线缆。

3、观察一个实际的网络,认识其中的网络设备及其连接线缆和连接方式。

建议实验学时:1学时。

【实验背景】网络设备主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Cisco公司作为网络设备的主要提供商,提供各种系列的产品,尽管这些产品的处理能力和所支持的网络连接接口数目有相当大的差异,但它们都由相似的硬件构件所组成。

系统的主要构成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器、闪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随机存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特定介质转换器等。

了解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内外部特性,对理解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是有帮助的。

【实验设备】Catalyst2912交换机、集线器、Cisco2620路由器、PC机、CA T5UTP(直通线、交叉线、反转线)若干、DTE/DCE 电缆。

【实验步骤】步骤1认识路由器(Cisco 2620)、交换机(Catalyst 2912)、集线器的指示灯、端口及其连线。

步骤1.1认识路由器的接口和指示灯。

图1.1 Cisco 2620路由器前面板如图1.1所示:依次为电源指示灯、远程电源供应指示灯、活动指示灯。

图1.2 Cisco 2620路由器后面板路由器接口主要用来将路由器连接到网络,它分为局域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两种。

由于路由器型号的不同,接口个数和类型也不一样。

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速同步串口:可连接DDN、帧中继(Frame Relay)、X.25、PSTN(模拟电话线路)。

(2)同步/异步串口:可用软件将端口设置为同步工作方式。

(3)AUI接口:即粗缆口。

一般需要外接转换器(AUI-RJ45)连接10Base-T以太网络。

(4)ISDN接口:可以连接ISDN网络(2B+D),可作为局域网接入Internet之用。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2024版《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3. 基本网络命令使用
使用`tracert`命令跟踪路 由路径
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 连通性
使用`netstat`命令查看网 络连接状态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网络配置结果 展示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
认网关的配置结果 2. TCP/IP协议分析结果
展示捕获的数据包,并分析各层协议 头部信息,包括源/目的IP地址、源/ 目的端口号、协议类型等
01 1. 环境搭建
02
安装和配置实验所需的软件和工具,如虚拟机、操作系
统、网络模拟器等;
03
构建实验网络拓扑,包括内部网络、外部网络和防火墙
等组成部分。
实验内容和步骤
2. 防火墙配置
选择一种防火墙软件或设备,如iptables、pfSense等; 配置防火墙规则,包括访问控制列表(ACL)、网络地址转换(NAT)、 端口转发等;
1. 连接路由器和交换机, 并启动设备
实验步骤
01
03 02
实验内容和步骤
3. 配置路由器接口,并启用路由协议 4. 配置交换机VLAN,并启用STP 5. 验证配置结果,确保网络连通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
01
实验结果
02
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成功,网络连通性良好
03
各设备运行状态正常,无故障提示
04
分析
02 如何提高网络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3
如何优化网络服务器的性能?
04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管理和维护网络服务 器?
05
实验五:网络安全与防火 墙配置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
通过实验,了解防火墙在网络安全中 的作用和重要性。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计算机科学与应用前言《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给《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

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成国内一流的课程,是近期《计算机网络》课程努力的方向。

我校自1986 年开始为本科生同学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当时由于设备紧张,基本没有实践环节。

1996 年,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筹建了《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实验环境。

这个实验环境为同学提供了基本的网络操作和功能,在当时达到了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计算机网络基本水平,这个实验环境为我院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3 年,我们又重新改建了实验环境。

目前,本实验室拥有40 台联想公司的个人计算机和五台联想、方正服务器。

现在的网络实验环境不逊于国内各知名学府,在这样良好的硬件环境下,我们就在软件上也力争达到国先进水平。

所以,我们重新编写了实验指导书,调整了实验安排,加大了实践力度。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实验条件,认真完成实验,从实验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培养。

希望同学们在使用本实验指导书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使《计算机网络》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课程。

本学期授课教师为杨松波,此外张学东、武传胜、吴建胜等教师也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帮助。

实验要求计算机网络是现代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在过去十几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在一个计算机网络环境中的实际操作,对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实现一个传输层协议,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的基本实现技术;通过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传输过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网络基本原理和技术的理解,进而为今后逐步再涉及到难度较大的设计型和研究型实验打下扎实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

单元一局域网组建任务一局域网认识一、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及计算机网络的分类;2、掌握按地理围分类的四大计算机网络,即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和互联网。

重点了解局域网的结构及网络系统的设置;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五种拓扑结构,即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型和网状型。

重点掌握总线型、星型。

二、实验容1、到学院网络中心、教学机房或者其他相关单位了解计算机网络结构,并画出拓扑结构图,分析属于什么网络结构;2、观察每台计算机是如进行网络通信的,了解计算机网络中的网络设备;3、了解每台计算机上使用的网络标识、网络协议和网卡的配置。

三、实验原理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类型的划分标准各种各样,根据网络的覆盖围划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国际互联网;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划分为总线型网络、星型网络、环型网络、树状网络、混合型网络;按传输介质划分为有线网、无线网;按网络的使用性质划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标准。

四、实验步骤组织学生三至五人为一小组,分别到学院网络中心、教学机房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完成本次实验的容,并写出实验报告。

LAB1: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本实验是以计算机教学机房为例,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并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学生可以根据现有的条件,到相关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实训基地观察)。

1、记录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拓扑结构等数据;2、了解教学机房设备是如互联的(根据现有条件,了解相应网络设备);3、认识并记录网络中使用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法;4、画出网络拓扑结构图;5、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图分析网络使用的结构。

LAB2:观察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经机房管理人员可后,打开计算机进入系统,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并记录主要的网络配置参数。

《计算机网络》实验任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任务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实验任务指导书实验项目(14个)及课时(28)分配总汇实验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实验二、WINDOWS 的INTERNET 连接共享设置实验三、分析以太网数据帧的构成实验四、TCP/IP 协议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实验五、安装与配置Active Directory实验六、对等网络配置及网络资源共享实验七、分析IP 协议数据包格式实验八、分析ARP地址解析协议实验九、分析ICMP协议数据包格式实验十、分析TCP协议数据报格式实验十一安装与设置DNS 服务器实验十二安装与设置DHCP 服务器实验十三网络Web 服务器的建立、管理和使实验十四网络FTP 服务器建立、管理和使用实验一双绞线线缆的制作(2课时)一、实验目的了解双绞线的特性与应用场合,掌握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环境RJ -45 头若干、双绞线若干米、RJ -45 压线钳一把、测试仪一套。

三、相关理论( 1 )非屏蔽双绞线的六种类型实验使用双绞线是 5 类线。

由8 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棕白,棕】( 2 )RJ-45 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RJ45 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 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 不能搞错。

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T568B 打线方法,线序如下:直通线:(机器与集线器连)1 2 3 4 5 6 7 8A 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 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交叉线:(机器直连、集线器普通端口级联)1 2 3 4 5 6 7 8A 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B 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

四、实验内容1 .一般双绞线的制作2 .交叉双绞线的制作3 .测试一般双绞线的导通性五、实验步骤1 .仔细阅读实验文档,决定实验环境中需要制作的网线的类型和需要使用的线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实验指导书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2008 年 1 月前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对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991年ACM和IEEE所提出的计算机91教程,计算机网络还没有成为一个单独的知识领域,而2001年所推出的2001教程,出现了网络及其计算的知识领域,因此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建设意义非同一般。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计算机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有教师致力于这个项目的建设,使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给《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堂教学应该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

将《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成国家一流的精品课程,是近期本课程努力的方向。

目前,本课利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进行了实验的设计,本实验的环境可以由学生自己选定,对于本课程而言,最重要的是同学可以通过实验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及其体现。

希望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实验条件,认真完成实验,从实验过程中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培养。

作者根据计算机学院的网络设备情况,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了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目的是为了配合计算机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而设计,目标是加深学生对网络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网络使用以及网络编程技能。

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计算机学院的领导和实验室教师们的大力支持,此外,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同学们也作了许多工作,借此机会,作者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殷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第一部分实验要求第二部分网络基础实验实验一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网络命令(3学时)实验二应用服务器的搭建---创建DNS、DHCP、FTP、Web服务器(6学时)实验三 Ethereal软件的安装与使用(3学时)实验四 Ethereal软件分析网络(3学时)第三部分网络编程实验实验五熟练掌握socket编程(3学时)实验六基于Winsock的网络编写聊天程序(9学时)实验七基于IP层的Socket编程实验(9学时)第四部分评分标准附录1 实验报告样板第一部分实验要求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是为配合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和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而设计,目标是加深用户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具备最基本的网络使用技能,同时具备利用计算机网络工作基本原理排除简单网络故障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实验分为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总结三个部分:1)实验预习(1)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2)了解实验环境(3)了解实验方法,为实验的操作做好准备2)实验操作(1)建立实验环境,进行实验操作(2)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抓图3)实验总结实验总结应以实验报告的形式给出。

通过对实验记录的整理,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断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动手能力。

应按每个实验的具体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4) 实验报告的格式(1)实验名称(2)实验目的(3)实验设备(4)实验内容(步骤)(5)实验结果(总结、分析)5)实验的验收将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上机操作,包括检查程序运行和即时提问。

第二部分是提交书面的实验报告。

第二部分网络基础实验实验一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网络命令熟悉一、实验目的熟悉Windows中的常用网络命令,为以后在此操作系统下配置网络奠定基础,为其他实验中使用网络命令提供支持。

二、实验内容练习各个命令,熟悉命令的格式,了解命令的功能。

具体命令如下:1)Ipconfig●Ipconfig:当使用IPConfig时不带任何参数选项,那么它为每个已经配置了的接口显示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值。

●ipconfig /all:当使用all选项时,IPConfig显示它已配置且所要使用的附加信息(如IP地址等),并且显示内置于本地网卡中的物理地址(MAC)。

如果IP地址是从DHCP服务器租用的,IPConfig将显示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和租用地址预计失效的日期。

●ipconfig /release和ipconfig /renew:这是两个附加选项,只能在向DHCP服务器租用其IP地址的计算机上起作用。

如果输入ipconfig /release,那么所有接口的租用IP地址便重新交付给DHCP服务器(归还IP地址)。

如果输入ipconfig /renew,那么本地计算机便设法与DHCP服务器取得联系,并租用一个IP地址。

请注意,大多数情况下网卡将被重新赋予和以前所赋予的相同的IP地址。

[此项在本机房不可以做,考虑为什么]2)NSLOOKUP 查看DNS●格式nslookup [-SubCommand] [{ComputerToFind| [-Server]}]●参数-SubCommand将一个或多个 nslookup 子命令指定为命令行选项。

ComputerToFind如果未指定其它服务器,就使用当前默认 DNS 名称服务器查阅ComputerToFind 的信息。

要查找不在当前 DNS 域的计算机,请在名称上附加句点。

-Server指定将该服务器作为DNS 名称服务器使用。

如果省略了-Server,将使用默认的 DNS 名称服务器。

如:nslookup –Server 202.207.0.6就是将默认DNS设为202.207.0.6。

{help|?}显示 nslookup 子命令的简短总结。

●Nslookup 有两种模式:交互式和非交互式。

如果仅需要查找一块数据,请使用非交互式模式。

对于第一个参数,键入要查找的计算机的名称或 IP 地址。

对于第二个参数,键入DNS 名称服务器的名称或 IP 地址。

如果省略第二个参数,nslookup使用默认 DNS 名称服务器。

在DOS命令下,直接只键入Nslookup就会进入交互模式,在交互模式下,就可以使用server选项设置你的DNS,在此状态下,退出时使用exit。

3)arpARP是一个重要的TCP/IP协议,适用于确定对应IP地址的网卡物理地址。

使用arp命令,我们能够查看本地计算机或另一台计算机的ARP高速缓存中的当前内容。

此外,使用arp命令,也可以用人工方式输入静态的网卡物理/IP地址对。

●arp -a或arp –g用于查看高速缓存中的所有项目。

-a和-g参数的结果是一样的,多年来-g一直是UNIX平台上用来显示ARP高速缓存中所有项目的选项,而Windows用的是arp -a(-a可被视为all,即全部的意思),但它也可以接受比较传统的-g选项。

●arp -a IP如果我们有多个网卡,那么使用arp -a加上接口的IP地址,就可以只显示与该接口相关的ARP缓存项目。

●arp -s IP 物理地址我们可以向ARP高速缓存中人工输入一个静态项目。

该项目在计算机引导过程中将保持有效状态,或者在出现错误时,人工配置的物理地址将自动更新该项目。

●arp -d IP使用本命令能够人工删除一个静态项目。

4) route大多数主机一般都是驻留在只连接一台路由器的网段上。

由于只有一台路由器,因此不存在使用哪一台路由器将数据报发表到远程计算机上去的问题,该路由器的IP地址可作为该网段上所有计算机的缺省网关来输入。

但是,当网络上拥有两个或多个路由器时,我们就不一定想只依赖缺省网关了。

实际上我们可能想让我们的某些远程IP地址通过某个特定的路由器来传递,而其他的远程IP则通过另一个路由器来传递。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相应的路由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路由表中,每个主机和每个路由器都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路由表。

大多数路由器使用专门的路由协议来交换和动态更新路由器之间的路由表。

但在有些情况下,必须人工将项目添加到路由器和主机上的路由表中。

Route就是用来显示、人工添加和修改路由表项的。

一般使用选项:●route print本命令用于显示路由表中的当前项目,在单路由器网段上的输出;由于用IP地址配置了网卡,因此所有的这些项目都是自动添加的。

●route add使用本命令,可以将新路由项目添加给路由表。

例如,如果要设定一个到目的网络209.98.32.33的路由,其间要经过5个路由器网段,首先要经过本地网络上的一个路由器,路由器IP为202.96.123.5,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那么我们应该输入以下命令:route add 209.98.32.33 mask 255.255.255.224 202.96.123.5 metric 5●route change我们可以使用本命令来修改数据的传输路由,不过,我们不能使用本命令来改变数据的目的地。

下面这个例子可以将数据的路由改到另一个路由器,它采用一条包含3个网段的更直的路径:route change 209.98.32.33 mask 255.255.255.224 202.96.123.250 metric 3●route delete使用本命令可以从路由表中删除路由。

route delete 209.98.32.335)Netstat显示活动的 TCP 连接、计算机侦听的端口、以太网统计信息、IP 路由表、IPv4 统计信息(对于 IP、ICMP、TCP 和 UDP 协议)以及 IPv6 统计信息(对于 IPv6、ICMPv6、通过 IPv6 的 TCP 以及通过 IPv6 的 UDP 协议)。

使用时如果不带参数,netstat 显示活动的 TCP 连接。

格式:netstat [-a] [-e] [-n] [-o] [-p Protocol] [-r] [-s] [Inte rval]参数●-a显示所有活动的 TCP 连接以及计算机侦听的 TCP 和 UDP 端口。

●-e显示以太网统计信息,如发送和接收的字节数、数据包数。

该参数可以与 -s 结合使用。

●-n显示活动的 TCP 连接,不过,只以数字形式表现地址和端口号,却不尝试确定名称。

●-o显示活动的 TCP 连接并包括每个连接的进程 ID (PID)。

可以在 Windows 任务管理器中的“进程”选项卡上找到基于 PID 的应用程序。

该参数可以与 -a、-n 和 -p 结合使用。

●-p Protocol显示 Protocol 所指定的协议的连接。

如果该参数与 -s 一起使用按协议显示统计信息,则 Protocol 可以是 tcp、udp、icmp、ip、tcpv6、udpv6、icmpv6 或 ipv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