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第六章
计算机导论-第6章 数据结构

单击此处添课程名 ⑵线性结构。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⑶树型结构。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对多的关系。
⑷图型结构。该结构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着多对多的关系, 图形结构也称作网状结构。
具有特殊的意义,称为栈顶。相应地,表尾 称为栈底。不含任何元素的栈称为空栈。
2. 栈的数学性质
假设一个栈S中的元素为an,an-1,..,a1,则 称a1为栈底元素,an为栈顶元 素。栈中的
元 时素 候按 ,单出a ,a栈击2,的..此,元an素-处1,都an添是的栈次课顶序程元进素栈名。。换在句任话何
第六章 数单据击结此构处添课程名
第6章 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 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其他 课程,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管理
系的统 。、 数软 据单件 结击工 构程主此、要处人研工究添智数能据课等表程都示是 与名十 存储分的有方益
法、抽象的逻辑结构及其上定义的各种基本 操作。数据的逻辑结构常常采用数学描述的 抽象符号和有关的理论。如使用串、表、数 组、图等结构和理论来表示数据在存储时的 逻辑结构,研究这些结构上定义的各种操作 。
本章内容
• 6.1 数据结构的概念 • 6.2 几种典型的数据结构 • 6.3 查找
• 6.4 单排序击此处添课程名
6.1 数据结构的概念
• 在系统地学习数据结构知识之前,先对一 些与数据结构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术语赋予 确切的含义。
• 数 算机据单识(别D击at、a此)存是储处信和添息加的工课载处体理程,。名它它能是够计被算计机 程序加工的原料,应用程序处理各种各样 的数据。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课件白中英版

66MHz的Pentium,基本非流水线总线周期
64÷2×66×106 bps=264 MB/S
66MHz的Pentium,2-1-1-1猝发读周期
32÷5×66×106 B/S=422.4 MB/S
【例1】(1)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4个字 节的数据,假设一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 总线时钟频率为33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STROBE*(选通)信号
•输出低有效,才能使打印机接收数据
ACK*(响应)信号
•打印机接收数据结束回送负脉冲响应信号
BUSY(忙状态)信号
•打印机忙于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不能接收新的数据
6.3.3 总线数据传送模式
读数据传送:数据由从设备到主设备 写数据传送:数据由主设备到从设备 猝发传送(数据块传送)
演示
每个数据位都需要单独一条传输线。二进制数 “0”或“1”在不同的线上同时进行传送
串行通信
串行通信:将数据分解成二进制位用一条信号 线,一位一位顺序传送的方式
串行通信的优势:用于通信的线路少,因而在 远距离通信时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
通信协议(通信规程):收发双方共同遵守
解决传送速率、信息格式、位同步、字符同步、 数据校验等问题
发送8位数据:59H=01011001B,偶校验、两个停止位
6.3.1 总线的仲裁
主设备(Master):控制总线完成数据传输 从设备(Slave):被动实现数据交换 总线仲裁:决定当前控制总线的主设备
•集中仲裁:中央仲裁器负责 •分布仲裁:比较各个主设备仲裁号决定
某一时刻,只能有一个主设备控制总线, 其它设备此时可以作为从设备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随着TCP/IP体系结构在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标 志Internet的诞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四个阶段 :以下一代Internet为中心的 新一代网络。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2.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连接方式:与局域网类似, 距离:10-100公里的区域。
城域网列为单独一类的原因是有了独立的可 实施标准。
比如:重庆电大的网络系统就是一个城域网。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的以主机为中 心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典型应用: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全美范围内2 000 多个终端组成的飞机定票系统。终端是一台计 算机的外部设备包括显示器和键盘,无CPU和 内存。
其他常见产品:VAX 计算机。 这样的通信系统已具备了网络的雏形。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第二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的以通信 子网为中心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典型代表: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的计算 机分组交换网ARPAnet,ARPAnet标志着计算机 网络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使计算机网络的概 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被认为是Internet的前 身。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考课
第六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基础
第六章考试内容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Internet基本知识 网络连接
第6章计算机网络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
各层次最主要功能归纳
应用层——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即相当于“做什么? ” 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相当于“对方看起来像什 么?” 会话层——会话的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即相当于“轮 到谁讲话和从何处讲?” 传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的传送报文,即相当于“ 对方在何处?” 网络层——分组交换和路由选择,即相当于“走哪条路可 到达该处?” 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的传送帧,即相当于“每 一步该怎么走?” 物理层——将比特流送到物理媒体上传送,即相当于“对 上一层的每一步应该怎样利用物理媒体?”
大学计算机基础
网络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
4.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通信介质中的红外线、激光、微波或其他无 线电波由于不需要任何物理介质,非常适用于特殊场 合。它们的通信频率都很高,理论上都可以承担很高 的数据传输速率。 (1)无线电短波通信 (2)微波传输 (3)红外线
大学计算机基础
网络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
6.1.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1.总线型结构 在总线型拓扑结构中,局域网的各结点都连接 到一条单一连续的物理线路上,如图2-2所示。网上 任何一个结点的信息都可以沿着总线向两个方向传 输扩散,并且能被总线中任何一个结点所接受。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优点: 结构简单灵活 方便设备扩充 网络速度很快 设备量较少 价格低廉 安装方便 共享资源能力强 便于广播式工作 缺点: 对线路故障敏感 只能有一个节 点来发送数据 线路上任何一处 故障会导致整个 网络的瘫痪
大学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6.1 计算机网络系统组成 6.1.1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网络设备和通讯线路把分布在 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运行网络 系统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总线系统

数据传送以字符为单位,字符之间没 有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方和接收方 不需要使用相同的时钟信号。
总线的仲裁机制
集中仲裁
使用一个中央仲裁器来管理总线的访问,例如:计数器、链表或优先级队列。
分布仲裁
没有中央仲裁器,而是通过硬件电路或软件算法来实现总线的访问控制。
总线的数据传输方式
并行传输
数据在多个通道上同时传输,每个通道传输一部分数据。
确定总线的控制方式
根据总线上主设备和从设备的数量和通信需求,选择合适的总线控制 方式,如同步控制或异步控制。
确定总线的仲裁方式和优先级
根据总线上主设备的数量和通信需求,设计合适的仲裁方式和优先级 确定机制。
硬件实现
选择合适的芯片和元件
01
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和元件来实现总线系统的硬件
部分。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总线 系统
• 总线系统的概述 • 总线的基本工作原理 • 常见总线系统介绍 • 总线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 实验与实践:设计一个简单的总线
系统
01
总线系统的概述
总线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 线,是多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
分类
根据传输方式,总线可分为单向 总线和双向总线;根据连接的部 件数目,总线可分为局部总线和 系统总线。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线系统的基本组成
总线控制器
负责协调各个部件的通信,管 理总线的使用。
数据总线
用于传输数据,通常由双向线 组成。
地址总线
用于传输地址信息,确定要访 问的内存单元或I/O端口。
控制总线
用于传输控制信号,如读写信 号、中断信号等。
计算机原理 第六章输入输出系统

1
2
3
为保证总线所传输的信息的有效性,总线 信息应具有单一性:在同一时刻至多只能有一 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但可以有多个部件同 时接收总线信息。
1. 总线电路: 输出挂在总线上的部件需通过“总线电路” 向总线发送信息。
总线电路由三态输出器件(TSL器件)承担。 input TSL control output
1. ISA总线:用于IBM PC/XT 微机系统,(8086),一共62根信号线, 其中20根地址线,8根数据线,4个读写信号,6个中断请求线,3 路DMA请求,还包括时钟、电源线和地等,总线带宽 8.33 MB/s。
2.EISA总线 (80386), 数据线扩展到了32位,带宽达到了33.3MB/s。 3. PCI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ion)(外围部 件互连) 总线频率为33 MHZ→66MHZ→133MHZ, 可以直接连接高速外部 设备。 同步时序总线,对地址信号和数据信号分时复用, 64根线,采用集中式的总线仲裁方式。 4.AGP总线(加速图形接口总线) AGP总线把主存和显存连接起来,不再走PCI总线。 5.USB总线(通用串行总线)主要用于连接低速输入输出设备。 带宽为1.5MB/s。
3. 控制总线CB(Control Bus) 控制总线用来传送各类控制/状态信号。
包括I/O读写命令,MEMR/W存储器读写命令,应答信号,总线请求与 总线使用信号,复位信号,时钟信号等。
4. 电源线
许多总线标准中都包含了电源线的定义,主要有+5V逻辑电源;GND逻 辑电源地;-5V辅助电源;±12V辅助电源。
2.计数器查询方式
在计数器查询方式中,总线上的任一设备申请使用总线时,通过 BR线发出总线请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

第6章中央处理器
图 6-6 指令周期与 CPU 周期的包含关系
第6章中央处理器
6. 1. 4 指令执行流程 指令的执行是从取指周期开始的。取指周期主要完成从
内存取出要执行的指令,并使指针指向下一条指令,即 PC=PC+ “ 1 ”,这里的“ 1 ”表示当前这条指令的实际字长。 取指完成后,对指令进行译码,再转入具体的指令执行过程。 指令在执行过程中如果采用间接寻址方式,还需要增加间址 周期,如图 6-5 所示。
第6章中央处理器
3. 时序控制 每一条指令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给出各 部件所需操作控制的信号,才能保证指令功能的正确执行。 因此,时序控制就是定时地给出各种操作信号,使计算机系统 有条不紊地执行程序。 4. 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是指对数据进行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或其他处 理。
第6章中央处理器
第6章中央处理器
图 6-7 所示是一个采用总线结构将运算器、寄存器连 接起来的控制器内部数据通路。其各部件与内部总线 IBUS 和系统总线 ABUS 、 DBUS 的连接方式如图中所示,图中的 “ o ”为控制门,在相应控制信号(信号名称标在“o ”上)的控 制下打开,建立各部件之间的连接。GR 是通用寄存器组, X 和 Z 是两个暂存寄存器。
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第6章资料课件

6.6 打印工作表
• 当制作好工作表后,通常要做的下一步工 作就是把它打印出来。利用Excel 2007提供 的设置页面、设置打印区域、打印预览等 打印功能,可以对制作好的工作表进行打 印设置,美化打印的效果。本节将介绍打 印工作表的相关操作。
• 打印预览 • 打印输出
6.6.1 打印预览
• Excel 2007提供打印预览功能,用户可以通 过该功能查看打印后的实际效果,如页面 设置、分页符效果等。若不满意可以及时 调整,避免打印后不能使用而造成浪费。
• Excel 2007的工作界面 • 工作薄与工作表 •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 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6.1.1 Excel 2007的工作界面
• Excel 2007的工作界面主要由Office按钮、标 题栏、快速访问工具栏、功能区、编辑栏、 工作表格区、滚动条和状态栏等元素组成。
6.1.2 工作薄与工作表
• 公式的语法和运算符 • 运算符的优先级 • 公式的输入与引用
6.3.1 公式的语法
• 在Excel 2007中,公式具有以下基本特性: • 所有的公式都以等号开始。 • 输入公式后,在单元格中只显示该公式的
计算结果。 • 选定一个含有公式的单元格,该公式将出
现在Excel 2007的编辑栏中。
• 单击Office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打 印】|【打印】命令,即可打开【打印内容 】对话框,如图6-74所示。在该对话框中, 可以选择要使用的打印机还可以设置打印 范围、打印内容等选项。设置完成后,在 【打印内容】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即可打印工作表。
习题
1. 在【学生成绩统计】表中将所有学生的“ 语文”成绩按照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如果“ 语文”成绩相同,那么按照“总成绩”, 从高到低排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6.1大纲考点1、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关系运算、属性、域、元组、码、分量、关键字的概念。
2、Access数据库的组件。
6.2知识点一、PowerPoint基础知识1.PowerPoint 概述PowerPoint 是Microsoft Office 中的一个组件,用来创建和编辑演示文稿。
一个演示文稿是由若干张幻灯片组成的,其扩展名为.PPT。
当前流行版本是PowerPoint2003。
2.PowerPoint的启动与退出(1)启动方法“开始”→“程序”→“MicrosoftPowerPoint”;“开始”→“运行”,用命令方式启动;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打开任意一个PowerPoint文档。
(2)退出方法单击标题栏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双击标题栏左上角的控制菜单按钮;按Alt+F4组合键。
3.演示文稿的新建(1)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启动PowerPoint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内容提示向导”单选框,在7种演示文稿类型中选择一种,然后按照向导提示一步步完成创建。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修改其中的内容,或添加新的幻灯片,以便得到自己所需的演示文稿。
(2)用“设计模板”创建启动PowerPoint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设计模板”单选框,选择模板→“确定”→“新幻灯片”对话框,在此为幻灯片选择版式,并输入内容。
在“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中若选择“演示文稿”选项卡,窗口中也列出了许多模板类型,用户可从中选择一种。
“演示文稿”与“设计模板”选项卡不同之处在于,“演示文稿”不仅提供设计方案,还建议实际内容。
(3)用“空演示文稿”创建启动PowerPoint→“空演示文稿”单选框→“确定”→“新幻灯片”对话框,在此为幻灯片选择版式,并输入内容。
4.演示文稿的打开与保存(1)打开演示文稿启动PowerPoint→“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单选框→“确定”→“打开”对话框→选择驱动器和文件夹→在列表框中用鼠标双击需要的文件名。
(2)保存演示文稿保存新建的演示文稿:“文件”→“另存为”→“另存为”对话框→设置想保存演示文稿的驱动器和文件夹→在“文件名”文本框中键入所需的文件名。
保存已有演示文稿的修改,则使用选择“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
5.视图方式PowerPoint提供了普通视图、大纲视图、幻灯片视图、幻灯片浏览视图、幻灯片放映视图和备注页视图6种视图。
可使用“视图”菜单或幻灯片编辑区左下角的视图按钮进行视图方式的切换。
(1)普通视图包含大纲窗格、幻灯片窗格和备注窗格三种窗格。
大纲窗格:显示各张幻灯片的文字,不包含图形等其他对象。
可用大纲窗格输入并组织演示文稿内容。
在大纲窗格中可根据需要降低和提升大纲的级别。
幻灯片窗格:显示一张幻灯片外观,可以编辑文字、移动文字或标题位置、添加图形或表格、创建超级链接以及添加动画等。
备注窗格:用来编辑备注文字。
(2)幻灯片视图与普通视图相似,只是以更大的窗格显示一幅幻灯片,同样可以进行文本编辑和插入图片、背景、颜色、阴影等静止对象。
(3)大纲视图与普通视图相似,只是大纲窗格更大。
(4)幻灯片浏览视图显示演示文稿中的所有幻灯片缩图,可以观察到所有幻灯片的外貌、风格及演播顺序。
可以组织幻灯片的顺序,添加、删除、移动幻灯片,设置切换效果等。
但不能对幻灯片的内容直接进行修改。
(5)备注页视图可输入文字及图形注释内容,注释在演示时不显示。
但幻灯片在此不能被编辑。
(6)幻灯片放映视图整个屏幕显示一张幻灯片,演示放映效果。
可按Esc键或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结束放映”命令项随时结束放映。
二、PowerPoint操作1.建立和编辑幻灯片(1)插入幻灯片方法1:单击“插入”菜单的“新幻灯片”命令项,选择版式,单击“确定”。
方法2:单击“插入”菜单的“幻灯片副本”命令项。
方法3:在大纲窗格中,单击下一张的幻灯片标记右边,按Enter键,则就在该幻灯片前插入一张新幻灯片。
方法4: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幻灯片(从文件)”命令项,将插入另一个演示文稿中的全部或部分幻灯片。
(2)删除幻灯片在大纲视图或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了一张或多张幻灯片后,按Delete键。
(3)移动和复制幻灯片可用剪贴板或用鼠标拖动。
在大纲视图中,可用“大纲”工具栏中的工具移动幻灯片或部分标题。
(4)输入在幻灯片中,单击占位符,输入文本、图表、表格等内容。
如需要在幻灯片的其他位置添加文本,可利用文本框或改变原有的版式。
(5)幻灯片的选择选择整张幻灯片:在大纲视图中,单击幻灯片标记;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单击幻灯片。
选择连续幻灯片:在大纲视图中,先单击第一张幻灯片标记,再按住Shift键,单击最后一张幻灯片标记;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先单击第一张幻灯片,再按住Shift键,单击最后一张幻灯片。
选中某标题以及它的各层子标题:在大纲视图中,单击该标题行的项目符号或其左侧。
2.组织结构图建立(1)使用组织结构图幻灯片版式在“插入”菜单上,单击“新幻灯片”,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组织结构图”幻灯片版式。
双击组织结构图占位符,使用组织结构图的工具和菜单可进行设计。
(2)插入组织结构图显示要添加组织结构图的幻灯片,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图片”,然后单击“组织结构图”。
即显示“Microsoft 组织结构图”对话框,使用组织结构图的工具和菜单进行设计即可。
3.设计模板的使用(1)应用设计模板“格式”菜单→“应用设计模板”→在弹出的“应用设计模板”对话框中选择合适模板,则整个演示文稿的幻灯片都按照选择的模板进行改变。
(2)创建设计模板用户可以将自己的演示文稿保存为设计模版。
保存的方法只是在保存对话框的“保存类型”选择框中选择“演示文稿设计模板”即可,演示文稿模版的扩展名为.POT。
(3)创建内容模板创建内容模板的方法与创建设计模板的方法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在创建内容模板时,只能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或模板作为新模板的基础。
4.幻灯片母版的设置母版可分为四类:幻灯片母版、标题母版、讲义母版和备注母版。
(1)幻灯片母版这是最常用的母版,控制除标题幻灯片以外的所有幻灯片的格式。
幻灯片母版上有五个“占位符”,分别用来更改文本格式、设置页眉、页脚、日期及幻灯片编号、向母版插入对象以确定幻灯片母版的版式。
(2)标题幻灯片母版标题幻灯片母版控制的是演示文稿的第一张幻灯片,它必须是“新幻灯片”对话框中的第一种“标题幻灯片”版式建立的。
(3)讲义母版用于控制幻灯片以讲义形式打印的格式。
(4)备注母版提供演讲者备注使用的空间以及设置备注幻灯片的格式。
5.配色方案的设定选择要改变配色方案的幻灯片,单击“格式”菜单的“幻灯片配色方案”命令项,在“配色方案”对话框的“标准”选项卡中选择配色方案,也可在“自定义”选项卡中定义各项颜色。
新的配色方案可以只应用于当前幻灯片,也可以应用于全部幻灯片。
6.动画效果的设置(1)设计基本动画选择需要动态显示的对象或占位符,选择“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预设动画”命令的相应选项完成设置。
(2)自定义动画设计可以较为灵活地更改幻灯片上对象出现的顺序,并设置每个对象的播放时间、动态显示图表中的各个元素。
可以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命令,在打开的“自定义动画”对话框中完成动画的自定义。
(3)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也可以利用“幻灯片浏览”工具栏设置动画。
7.切换效果设置方法1: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
换页方式可以设定为“单击鼠标换页”或“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自动换页。
方法2: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可以利用“幻灯片浏览”工具栏,设置切换效果。
8.超级链接选择要创建超级链接的对象,单击“插入”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项,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插入超级链接”按钮,或快捷菜单中的“超级链接”命令项,可建立与Web 页、文本文件、E-mail、磁盘中其他文件等的链接。
超级链接可以被修改和删除。
9.动作设置在幻灯片中可以创建动作按钮来完成幻灯片的播放组织。
创建动作按钮可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上的“动作按钮”命令。
三、PowerPoint的放映与打包1.演示文稿的放映(1)启动放映方法1: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视图按钮中的“幻灯片放映”按钮,从插入点所在幻灯片开始放映。
方法2:使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观看放映”命令项。
方法3:使用“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命令项。
(2)将演示文稿保存为以放映方式打开的类型可以将演示文稿保存为幻灯片放映的文件(扩展名为.PPS),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双击该文件可直接播放。
2.演示文稿的打包如果不知道要放映文稿演示的计算机是否安装的PowerPoint,则可以使用PowerPoint提供的“打包”功能,选择包含“PowerPoint 播放器”的选项,使没有安装PowerPoint 的计算机上放映幻灯片。
方法: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包”命令项,按向导提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