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书籍推荐《动机与人格(第3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套装共3册)(《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

第19章论纯真认知 第20章再论认知
第21章超越的种种意义 第22章 Z理论
第23章超越性动机理论:价值生活的生物学根源
作者介绍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1908年4月1日-1970年6月8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毕业于威 斯康星大学,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 1934年,获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后,留 校任教。193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担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7年,担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和美国心理学会 主席。1969年,离开布兰戴斯大学,担任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6月8日,因心 力衰竭逝世。
第4章创造性态度 第5章对创造性的整体认识 第6章创造中的情绪障碍 第7章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
第8章事实和价值的融合 第9章存在心理学简说 第10章一次人类价值讨论会的评论
第11章知者和所知 第12章教育和高峰体验 第13章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和内涵
第14章社会和个体中的协同 第15章规范社会心理学家的问题 第16章锡南浓与健全心理 第17章关于健全心理管理 第18章低级抱怨、高级抱怨和超越性抱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套装共3册) (《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需求
动机
理论
层次
需求
人类
问题
套装
马斯洛
理论 第章
认知
动机
认识自己需求的书籍

认识自己需求的书籍
- 《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该书以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书中指出,在与他人沟通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这本书不仅教会我们如何理解自己的需求,还教会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更好的联系。
- 《动机与人格》: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的需求组成的,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本书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认识到自己的需求是多样化的。
- 《断舍离》:作者山下英子,该书通过“断舍离”的哲学,即断绝不需要的物品,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倡导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鼓励人们抛弃不必要的物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
这本书的主旨是帮助人们从物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 《羊皮卷》:一本古老的书,书中指出我们的人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并不取决于我们的能力或努力程度,而是取决于我们的需求。
这本书教导我们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并以此为导向去生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的乐趣,并在人生中取得最大的成就。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心理学读物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心理学读物内容简介他认为,生活的富足和社会的繁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民主政治的形成和真诚美好的愿望,都没有给广大人民带来真正的和平、友谊、宁静和幸福,这主要是因为物质财富的追求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而对精神价值的渴望却一直未能获得满足。
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社会值得信仰和为之终身奉献的东西太少了,人人都为物质财富的目标而奋斗,一旦得到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种追求的虚幻性,进而陷入了精神崩溃的绝望。
马斯洛指出许多“成功人士”患有“成功精神症”,惊呼在我们的时代,“文明已发展到了一个真正濒临灾难的阶段了”。
马斯洛在探讨人性能够达到多高境界的新问题时,他深深意识到,传统科学是否让人的价值的极其危险性和全部科学非道德技术化的严重后果。
他发现传统科学具有太多的怀疑论,太冷酷、非人性。
他认为传统科学一直宣称它只关注事实的认识,而不是“一种意识形态,或一种伦理或一种价值体系,它不能帮助人们在善恶之间作出选择”。
当涉及人性对事实的认识时,科学常常表现出一种对潜能、对理想可能性的盲目性。
马斯洛要求科学不能排斥价值,要从人性事实的研究中给人们提供生命的意义和理想。
马斯洛认为一般科学模式都是承启于事物、物体、动物以及局部过程的非人格科学,因此我们认识和理解整体与单个的人物和文化时,它是有限的、不充足的。
非人格模式的科学不能解决个人、单个和整体的问题。
他认为科学是一种人的事业。
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它应具有目标、目的、伦理、道德、意图等因素,认为科学本身就是一部伦理学法规,一种价值系统。
主张将价值如事实般得到科学的研究,将价值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将价值研究转向人性内部,使价值研究深深植根于人性现实的土壤。
马斯洛认为传统科学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一般地解决个人的问题,以及价值、个性、意识、美、超越和伦理的问题。
从原则上讲,科学应产生出各种规范的心理学,诸如心理治疗心理学、个人发展心理学、乌托邦社会心理学,以及宗教、工作、娱乐、闲暇、美学、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心理学。
《动机与人格》摘抄

《动机与人格》摘抄对于基本需求的满足,其本身并不能自动地生出一个可以寄托信仰,可以为之献身的价值系统来。
恰恰相反,基本需求满足之后,倒是有可…动机与人格,这本书就是个坑?定义良好的人格的概念是对成长和进步的一个限制,就如同给它们加盖了一个低矮的屋顶,如果单从概念出发,主宰公牛、奴隶、机器人都可以算在内。
成长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而有人会逃避成长。
我们不光会热爱自己最好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机会感到恐惧。
心若改变, 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 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 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 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当儿童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当他在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方面受到根本阻碍和威胁的时候,他就会更多的表现出自私、仇恨、进攻性和破坏性来。
为了避免对人性失望,我们必须首先放弃对人性的幻想。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
人几乎总是在希望什么,这是贯穿人整个一生的特点。
如果我们记住,人归根到底是互相隔离层,用胶囊包裹起来的,每个人都处于自己的小贝壳中,如果我们同意,人归根到底不能像自己那样互相了解,那么,群体之间和个人之间的一切交往都像是“两个彼此隔绝的人企图互相保护,互相接触,互相问候”。
在我们或多或少了解的那些努力中,只有健康的爱情关系是填补两个互相隔绝的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的最为有效的方式。
当我们沿着种系阶梯上升时,口味变得越来越重要,饥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
例如,对于食物的选择,在白鼠那里的变异性比在猴子那里的变异性小得多,而在猴子那里又比在人那里小得多。
最后,当我们沿种系的阶梯上升,本能逐渐减退,对作为适应工具的文化的依赖将越来越大。
这些需要是人类所共有的,是对食物需要;对安全、保护,以及关心的需要,对群居、感情、以及爱的需要;对尊重、地位、身份、以及由此而来的自尊的需要;对自我实现或发挥个人所特有的和人类所共有的多种潜能的需要。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是一本由弗洛伊德所著的心理学经典著作,通过对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动机进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人们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和人格特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和深刻,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首先,书中对动机的探讨让我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行为往往受到潜意识的驱使,而这些潜意识的动机往往是人们自己都不太清楚的。
通过对梦境、幻想和心理疾病的分析,作者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动,让我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让人费解的行为,而通过对动机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书中对人格的探讨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作者认为,人格是由潜意识的冲动和社会环境共同塑造而成的,而人格的形成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人格类型的分析,作者揭示了人格对人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让我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受到他人的人格特征的影响,而通过对人格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最后,通过阅读《动机与人格》,我对人类内心的复杂和深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各种欲望和冲动,而这些欲望和冲动往往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通过对动机和人格的探讨,我对人类内心的复杂和深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综上所述,《动机与人格》是一本关于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学经典著作,通过对动机和人格的探讨,让我对人类内心的复杂和深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和他人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心理学经典之作。
心理学书籍推荐《动机与人格(第3版)》

心理学书籍推荐《动机与人格(第3版)》导读:本文是关于心理学书籍推荐《动机与人格(第3版)》,希望能帮助到您!
动机与人格(第3版) 内容简介:
《动机与人格(第3版)》是“人本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在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动机与人格(第3版)》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其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
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
本著作中,马斯洛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
该书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编辑推荐
《动机与人格(第3版)》是亚伯拉罕·马斯洛写的。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一个敢于深深地倾听自己。
倾听自己对人类积极潜力的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
他被称为先驱、梦想家、科学哲学家和乐观主义者。
他是人本心理学或。
第三势力心理学。
最重要的
发言人之一。
这《动机与人格(第三版)》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有关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迄今.它仍然是一个独特的、有感染力以及影响力的源泉.这一点可以从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商业和文化趋势中看出来。
心理学名著20本

心理学名著20本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而心理学名著是指那些对心理学有重要影响的经典著作。
下面将介绍20本心理学名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和核心概念。
1. 《心理学原理》(作者:威廉·詹姆斯)这本书是心理学教育领域的经典之作,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人的本性》(作者: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并认为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追求个人成长和幸福的最高层次。
3. 《心理分析导论》(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提出了心理动力学理论和精神分析方法,对心理学和临床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儿童与少年心理学》(作者:詹姆斯·马奎尔)这本书系统介绍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过程,包括认知、情感、社会和性格等方面,对教育和家庭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
5. 《认知心理学导论》(作者:约翰·安德森)安德森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对理解人类思维和智力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6. 《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互动,迈尔斯的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人类行为和社会关系有深刻洞察。
7. 《发展心理学》(作者:丹尼尔·莫尔顿)这本书主要关注人类的生命周期发展,从婴儿期到老年期,介绍了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任务,对个体发展和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8. 《学习心理学》(作者:罗伯特·希尔加德)学习是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希尔加德的这本书综合了学习的各个方面,包括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认知学习等,对教育和培训具有重要启示。
9. 《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这本书是一本心理学经典的自助读物,以真实案例和生动故事讲述了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的重要原则,对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帮助。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精选10篇)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4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该书通过对人类的动机和人格的研究,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阅读这本书,我被马斯洛对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深入研究所吸引。
他通过对人们需求层次的探讨,认为人的需求可从较低级别的生理需求到较高级别的自我实现需求逐渐发展。
这种需求层次关系的理论,使我开始思考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驱使力量。
马斯洛对人格的研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提出了自我实现人格的理念,认为这种人格是发展最高级别需求的结果。
阅读这一部分,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人格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人格。
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引领了后世对于人类需求层次和人格的研究。
马斯洛的理论为心理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动机。
同时,这个理论对于个人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马斯洛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并思考如何实现自我实现的状态。
尽管这本书已经出版了许多年,但我认为仍然可以通过创新的思考和观点来拓展马斯洛的理论。
例如,我们可以探讨不同文化和背景对人类需求层次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满足人们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可以深入研究如何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人格,以更好地实现个人的目标和理想。
总之,《动机与人格》是一本对于人类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人类的动机和人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个人需求和人格发展的思考。
我相信,这本书将继续影响并启发更多的人们去探索人类的内心世界。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动机与人格》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伯拉罕·马斯洛在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所撰写的一本心理学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人类的动机和人格发展的关系。
马斯洛通过对个人的调查研究和实验,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即“人性的层级需求理论”,并对动机和人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书籍推荐《动机与人格(第3版)》动机与人格(第3版) 内容简介:
《动机与人格(第3版)》是“人本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在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动机与人格(第3版)》是马斯洛学说的奠基作,其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
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
本著作中,马斯洛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
该书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编辑推荐
《动机与人格(第3版)》是亚伯拉罕·马斯洛写的。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一个敢于深深地倾听自己。
倾听自己对人类积极潜力的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
他被称为先驱、梦想家、科学哲学家和乐观主义者。
他是人本心理学或。
第三势力心理学。
最重要的发言人之一。
这《动机与人格(第三版)》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有关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迄今.它仍然是一个独
特的、有感染力以及影响力的源泉.这一点可以从当代的心理学、教育、商业和文化趋势中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