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在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论文

合集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变应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应、 治疗 依从性 、 生 活质量 、 满意度 比较 , 均 P<0 . 0 1 , 差 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 , 观察组优 于对照组 。结论 临床路径 可以提高患
者治疗依从 性 , 提 高免疫 治疗疗 效 , 改善患者生 活质量 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
[ 关键词 ] 变应性鼻炎 ; 皮下免疫治疗 ; 临床 护理 路径 ; 治疗依从性
现 代临 床护理 ( Mo d e m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i n g ) 2 0 1 3 . 1 2( 用
林 志斌 , 罗小清 , 吴 小娇 , 李华斌
( 中 山大学 附属第一 医 院耳 鼻咽 喉科 医 院 , 广 东广州 , 5 1 0 0 8 0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 临床护理 路径 (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e p a t h w a y s , C N P ) 在变应性鼻炎 患者皮下免疫治疗 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 两组
将 1 2 0例行皮下 免疫治疗 的变应性 鼻炎患者随机分 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各 6 0例 , 观察组患者采 用临床路径护理模 式 , 对 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皮下 免疫 治疗疗效 、 局部 不 良反应 、 治疗依从性 、 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情况 。结果 患 者治疗半年 、 1 年、 2年 、 3年症状评分重 复测 量资料分析结果 : 时间与主效应交互效应 比较 , F=6 7 8 . 2 4 , P<O . O 1 , 说 明两组患 者 不同时 间点症 状评分是 不相等 的; 时间效应 比较 , F=4 7 . 1 6 , P<0 . 0 1 , 说 明随着免疫治疗 时间延长 , 两组患者症状 评分均有 下 降趋 势 ; 不同时间段两组 患者 症状评分 比较 , 均 P<O . 0 1 , 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患 者治疗局部不 良反

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新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新方法

过敏性鼻炎的免疫治疗新方法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以亿计的人群。

其主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等,不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往往无法根治疾病,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

因此,寻找更加有效、安全且持久的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为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要理解免疫治疗的原理,首先需要了解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免疫球蛋白 E(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当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进入鼻腔后,会被鼻腔内的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捕获并加工处理,然后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 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分化为Th2 细胞,分泌一系列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等。

这些细胞因子会促进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并产生特异性 IgE 抗体。

IgE 抗体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高亲和力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处于致敏状态。

当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过敏原与致敏细胞表面的 IgE 抗体结合,导致细胞脱颗粒,释放出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从而引起鼻部炎症反应,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二、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性目前,过敏性鼻炎的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

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发作的重要措施,但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难以完全做到。

药物治疗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减充血剂等。

抗组胺药能够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鼻痒、打喷嚏等症状,但对鼻塞的效果相对较差。

鼻用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够有效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局部不良反应,如鼻出血、鼻黏膜干燥等。

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健康指导

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健康指导

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健康指导
陈巧英;李霞;宋琰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年(卷),期】2012(010)005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以鼻痒、喷嚏、流涕、鼻塞等为主要特点的速发性变态反应(1型变态反应)。

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及环境密切相关。

带有与变应性鼻炎发病相关基因的个体称为特应性个体[1],其必须与致敏物质(如花粉、尘螨等)相接触才能发病。

自2007年4月-2012年4月,我科门诊接诊治疗变应性鼻炎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32例,经过药物治疗和合理科学的健康指导,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34-134)
【作者】陈巧英;李霞;宋琰
【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6
【相关文献】
1.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健康指导 [J], 陈巧英;李霞;宋琰
2.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特患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J], 严海鸥;王志霞;邱金红
3.粉尘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局部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J], 张光进;刘霞
4.特异性尘螨皮下免疫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效果观察 [J], 陈香元;李丰;冯桂萍;黄
怡玲;张松;唐盈;曾华松
5.清单管理法在变应性鼻炎患儿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管理中的应用 [J], 刘蒙;雷薇薇;李芳丽;陈霄;余梦成;王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和鼻痒等症状。

对于这种疾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过敏源进行调整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两种方式。

本文将重点讨论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一、皮下免疫治疗皮下免疫治疗是一种通过注射含有特定过敏原的药物,来调整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的治疗方法。

该疗法可以很好地调整免疫系统的平衡,减少过敏原对机体的损害,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皮下免疫治疗对于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 有效性皮下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已得到多项研究的证实。

一项发表于《吉尔德雷柏》杂志的研究发现,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减少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状评分,减少鼻痒、鼻塞、流涕等症状的发作频率和强度。

另一项发表于《欧洲变态反应与免疫学杂志》的研究显示,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减少鼻息肉的复发率,减少患者对鼻窦手术的需求。

2. 安全性尽管皮下免疫治疗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其安全性仍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些患者在接受皮下免疫治疗后,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不过,这些不良反应大多是轻微的,可以通过调整治疗方案或使用抗过敏药物来缓解。

临床研究也表明,皮下免疫治疗的长期安全性较好,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舌下免疫治疗是一种将含有特定过敏原的药物放置于舌下,让药物通过舌下黏膜被吸收,从而调整免疫系统的治疗方法。

与皮下免疫治疗相比,舌下免疫治疗更加方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进行自行治疗,而不必前往医院接受注射治疗。

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口腔刺激感、咽部不适、口干等,大多为轻微的不良反应,不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简称SCIT)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简称SLIT)是目前常用的变应性鼻炎治疗方法。

本文将探讨这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我们来看一下皮下免疫治疗。

皮下免疫治疗是通过给患者注射一定剂量的过敏原来逐渐增加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减轻患者对过敏源的过敏反应。

多项研究显示,皮下免疫治疗可以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的症状,减少用药频率和剂量,并降低鼻炎的复发率。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接受皮下免疫治疗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一年和三年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未接受治疗的患者。

皮下免疫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项研究发现,六个月的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皮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对于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它们都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皮下免疫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局部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和红斑,以及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荨麻疹等。

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可以通过减少剂量或者停药来缓解或避免。

舌下免疫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口腔不适、咽部疼痛和食欲减退等,严重不良反应较为罕见。

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它们的安全性也是可控的。

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应根据其病情和个体特点来制定,且治疗过程需要监测和管理。

我们仍需要更多的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明确这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是指将过敏原蛋白溶液注射入皮下,逐渐提高浓度以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性。

而舌下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则是将过敏原溶液滴于舌下,通过口腔黏膜吸收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这两种治疗方式均可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性,减轻过敏症状。

在临床试验证明,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

研究显示,这两种治疗方式均能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特别是对于季节性变应性鼻炎,这种治疗方式更是能够显著减少症状的发作。

一些研究表明,这两种免疫治疗方式还能够预防变应性鼻炎的恶化,减少患者的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

除了疗效显著以外,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研究发现,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较轻,主要为局部反应,如红肿、瘙痒等。

而且,这些反应通常在用药后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不需要特殊处理。

而且,由于这些治疗方式并不需要经过胃肠道,因此对胃肠道的刺激也较小,减少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适用于大部分变应性鼻炎患者。

需要指出的是,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变应性鼻炎患者。

对于一些携带严重呼吸道感染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曾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这两种治疗方式并不适用。

临床医师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过敏原的类型以及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等因素。

皮下免疫治疗和舌下免疫治疗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而安全的治疗方式,其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

在进行这两种治疗之前,患者应当接受临床医生的全面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治疗方式还需要长期连续使用,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用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个性化选择及临床应用-1769-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个性化选择及临床应用-1769-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20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769-变应性鼻炎免疫治疗的个性化选择及临床应用
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中国慢性鼻窦炎诊疗指南(2018版)解读-概述
1、下列选项中关于慢性鼻窦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慢性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持续性炎症
B、鼻窦炎的症状包括鼻塞、黏涕、头面部沉重、嗅觉障碍
C、CRS的病程超过12周
D、头痛是CCRS的主要症状[正确答案]
E、CRS仅仅在急性发作时间才会有头痛症状
2、CRS根据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中不包括()
A、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B、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
C、嗜碱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正确答案]
D、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
E、混合型
3、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不是()
A、一种性染色体遗传病[正确答案]
B、由于纤毛中心微小管缺失导致纤毛无法运动
C、常伴发CRS
D、常伴发不孕不育症
E、如果同时合并全内脏转位,则称为Kartagener
4、下列说法中错不准确的是()
A、变态反应可能不是引起CRS的初始原因
B、细菌是引起CRS的初始原因[正确答案]
C、变态反应可以加重CRS患者黏膜的炎性反应
D、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免疫缺陷是CRS的易感因素。

继续医学教育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试题答案

继续医学教育过敏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试题答案
A、部分会引起心脏毒性
B、部分与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C、对缓解慢性变应性炎症症状改善无效
D、抗胆碱能样作用、嗜睡
4、鼻喷抗组胺药+鼻喷激素联合用药治疗过敏性鼻炎,起初联合用( )周,症状控制后,改为每周交替使用,( )周后减量每侧鼻孔1喷,每天1-2次 c
A、4,4
B、3,3
A、霉菌
B、药品
C、细菌
D、病毒
4、过敏性鼻炎全球患者>( )亿,致敏率>( ) c
A、5,60%
B、6,60%
C、5,50%
D、6,50%
5、I 型变态反应的抗体为( )d
A、IgG
B、IgA
C、IgM
D、IgE
6、( )年Gell等提出,变态反应分四型 d
7、( )是过敏性鼻炎的首选治疗方法D
A、非特异性治疗
B、微创手术治疗
C、神经阻断术治疗
D、特异性免疫治疗
8、下列哪个药物是口服减充血剂( ) b
A、麻黄素
B、伪麻黄碱
C、羟甲唑啉
D、奈甲唑林
9、在花粉致敏2小时后给予药物治疗,爱赛平( )起效 c
A、4
B、3
C、2
D、1
3、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注射法是1ml注射器在上臂外侧( )处缓慢皮下注射,30~60°角,回抽以严防注入血管内 c
A、1/5
B、1/4
C、1/3
D、1/2
4、( )年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首次使用 b
A、1800
B、1900
A、4,4
B、3,3
C、2,2
D、1,1
1、非变应性鼻炎中做常见的是哪类鼻炎( )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等 , 并进行健康教育 ; 对照组治疗后不采取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调查两组满意 度 、依从性 等并进行 比较 。结果 观察组 3 O 例患者 中 2 3 例存 在治疗 问题经 电话 回访均 获得不 同程度
的解决 。观察组患者 的满 意度为 9 3 . 3 % ( 2 8 / 3 0 ) , 对照组满意度为 6 3 . 3 %( 1 9 / 3 0 )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平均 得分为 9 1 . 7 分, 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 6 8 . 4 分。结论 电话 回访健康教育促进 了患者的遵医行 为, 对促进 医患关系和谐发展起到 良好作用 , 受到 患者 及家属的欢迎 。
名 、性 别、年龄 、职业 、开始治疗 日期 、家 属及患者 电话号 知识 的掌握 程度 , 如患者对疾病 知识 、免疫 治疗知识 、健康 生活方式等方面 的普及 。
1 . 2 研究 方法
码) 、 诊 断结果 、 回访 时间、 情况反馈进行满意度调查 等 内容 。 观察 组患者在征求患者及 其家属 的意见后 填写皮下免疫 治疗 患者的 电话 回访 表 。 自第 1 次治疗后 , 由责任 护士对患者 及
作者的服务意识不强 , 责 任心不够 , 跟患者之 间的关系紧张 ,
质量 , 加强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 保障老百姓 的生命健康安 全。
参 考 文 献
严重影 响了医院在老百 姓心 目中的形象 , 在一段 时期 内成 为
人们诟病 的对象 。 医疗卫生改革正处在 深入 进行的关 键时期 , “ 医改 ”的重要 核 心 内容之一 就是要针对上述 医疗机构 在管理体制上早 已存 在 日益 凸显的问题 , 找到根本性 解决 的办法 …。作 者认为 , 要
医疗卫生事业是关 系到 国计 民生的大事 。 目 前, 我 国的 [ 1 ] 高晨 光 , 李 树森 , 向鸿梅 . 医疗信 息化管 理 中伦 理道德 问题 的
思考 与刍议 . 现代 医院管理 , 2 0 1 1 , 9 ( 2 ) : 6 3 — 6 5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4 一 l 7 ]
1 . 3 . 2 心理状态 通过 电话 回访 了解免疫 治疗患 者是否存 在焦虑 、悲观 、丧失治疗 信心等心理 问题 。若 患者存在此 现
1 . 3 . 3 不 良反应 不 良反 应指 发生 在注 射后 的不 良反应 , 包括机体痛痒、肿胀、红晕、硬结、坏死等 … , 要求责任护 公司) 皮 下免疫治 疗 , 剂量大 小及免 疫时间长短 均按 产品说
1 . 4 统 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采用 S P S S 1 3 . 0 统计软件 包进行 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 土 s ) 表示 , 采
其家属进行详细指导 , 责任护士在患者治疗后第 3 天开始进 行 电话 回访 。 以后每月进 行 1 次, 至免疫 治疗结 束后 3 个月 为止。 对照组患者经观察组相 同治疗方法后不 采取 电话随访 。 比较两组患者 的满 意度和依从性从 而研 究 电话 回访健 康教育
电话 回访健 康教 育在 变应性 鼻炎 皮 下 免疫治 疗 中的应 用及效 果
黄秋 花 杨利 桃 贾小莉
【 摘要 】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健康教育在变直性鼻炎患者皮下免疫治疗过程中盼 甩 乏 蹙 果。方法 将 6 0 例皮下免疫 变应性鼻炎患者分 为对照组和观察 组 , 各3 0 例 。观察组 患者 进行 电话 回访 , 跟踪病 情变
Q 堡 ! :
: 收集 2 0 0 0年 6月 ~ 2 0 1 3年 6月在 门诊经皮 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 6 0 例 患者 的一 般资料 。 其中男 3 4 例, 象要求 责任 护士对其进 行心理疏 导 , 稳 定安抚 患者情 绪 , 安 慰 和鼓励患 者正确对待 疾病 , 保持积 极心态 , 使其 在治疗 过 女2 6例 , 年龄 3 ~ 6 4岁 , 平均年龄 2 6 . 8岁 。6 0例变应性鼻炎 患者 中轻度 变应 性鼻 炎 1 8例 , 中 一重度 变应 性鼻 炎 4 2 例, 程 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6 0例变应性 鼻炎患者均经螨 变应原注射液 ( 默克雪兰诺有 限 明进行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 每组 3 0例 。 士每次 电话 回访 时询 问患者 有无不 良反应 , 且 登记入表 。如
门诊设 电话 回访组 共 5 人, 护 长为 总负责 存 在不 良反 应 , 责任护士 应对其进行 正确 指导 , 并 建议 患者 及 时复诊 。 人, 建立 电话 回访制 度 , 指定 1 名 高年 资护 士为组 长并 与 3 . 3 . 4 健康 知识普及 通过 电话 回访 加强患 者对相关 健康 名组员 负责回访的具体工作 , 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 息 ( 姓 1
和措施 。
【 关键词 】 现代医院管理 ; 医改 ; 卫生保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的健康和医疗 深入贯彻 执行 国家 制定 的相关 “ 医改 ”政 策 , 改革 现代 医院
观 念在不断更新 , 对 医疗 服务和公共卫 生服务机构 的期 望和
在管理上存在 的问题 , 必须在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思考 和探索 : 要求 也越来越高 。由于我 国现 有的医疗管理体制尤其是 公立 ①建立现代 医疗机 构管理体制 , 从管理制度源头上进行 完善。 医院 的管理模 式脱胎 于计划 经济 , 是计 划经济 时代 的产物 , 要建立现代医疗管理体制 , 最为核心关键的举措就是打破医 伴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 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人们对 医疗服务 疗体制 固有 的“ 管办不分 ” 的痼疾 , 改变卫生行政部 门的职 能 , 的需 求 , 现代医 院在 管理体制 上的一些 积弊开始 浮现 , 老百 姓 “ 看病难 、看病贵 ”的问题 日益凸显 。作者认 为具体 而言 体现在 以下几个 方面 。 从 以前管 理者和经营者合一 的身份变成宏 观指导者和监督者 的身 份 , 把 经营权下 放给 医院 , 使 医院真 正成为独 立的服务 主体 , 按照 卫生事业行 业规律 和市场 规律运 营和管理 , 提 高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 4 年7 月第8  ̄g 1 3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J u l 2 0 1 4 , V o 1 . 8 , N o . 1 3

2 5 7・
简要分 析现代医院在管理上存在 的一些制度 和现 实的问题 , 并结合 “ 医改”大背景探索相关改进 的对策
长 的卫 生保 健需求 。
现代管理机制 提高医院 的经 营管理效率 , 满足老百 姓 日益增
在 社会 逐渐多元化的今天 , 许 多医院出现了利益至上 的苗头 , 务 的社会责任 , 是具 有很强 公益性 的行业 , 所 以要使 医院履 淡漠 了医院应该担 当的 “ 救 死护伤” 的社 会责任 , 更多地倾 行好 这一 责任 , 就 必须加 大财政 资金 投入 , 最大 限度改善 医 提高 医疗技术水平 和医学研 究水平 和服 务 向于对 经济效益的追逐 。在 这种思潮 的影 响下 , 部分 医疗工 院的软硬件条 件 ,
1 . 我 国的各级公立 医院服务主体不够 明确 , 导致 医院管 管理 质量 和效率 , 为老百 姓提供高质 量的卫生保健 服务 。② 理 理念落后 , 管理效率低 下。作为我 国医疗和公共 卫生服务 加强医疗专业人才培养 , 制定科学的医疗行业人力资源管理 体 系的主体 和支 柱 , 公立 医院的管理体 制是 建立在计划 经济 制度 , 激励 医务工作 者工作 主动性 和热情 , 加 强责任感 和道 的管理模式基础 之上的 , 这就导致 医院的监督主管部 门和经 德感培养 , 提高 医院的软 实力 。医院要改革 旧有 的用人机制 , 营者之间 的界 限模 糊 , 卫 生管理部 门实 际也是医院 的管理者 使新的制度能够留得住人才 , 让优秀人才安心投入到医疗工 激励医务工作者不断提高医疗技术 , 保障老百姓的 和运营 者 , 政事 不分 , 管理 理念和 管理效率 滞后 , 无法 运用 作中去 , 健康 安全 ; 要真 正改变 以前 “ 以药养 医”的模式 , 使医 院真 正成 为为老百姓提供 医疗服 务和公共卫生 服务 的机构而非仅 2 . 医院 的人才管 理模式和激励模式 陈 旧 , 不 能调动医护 仅是一个 “ 卖药” 的 “ 大药 房”而 已。③提 高医院的整体服 人 员的积极性 的工作热情 。许 多医疗机构 的人力 资源管理体 务 意识 和服务质量 , 使 医院的管理形 成 良性循环 。医院要从 坚持 “ 以人 为本 ” 、患者第 一的思想 , 利用 制 单一 老套 , 缺 乏有效 的绩 效考核机 制和激励 制度 , 致 使优 根本上转变 观念 , 秀人才 留不住 , 在其位 的人员工作热 情不高 , 医德 和服务意 优质 的服务扭转 医患关 系不 佳的现状 , 使 医院真正成为救死 识 低下 , 无法 满足现代医疗机构发展的新要求 。 护伤 、服务于大众 健康 的场所 。④加大财政 资金投入 , 努力 3 . 现代 医院管 理的人本 意识和服务 意识有 待加强 提高。 改善 医院的软硬件环境 。医疗机构承担人 民群众卫生保健 服
1 . 3 电话 回访 健康教育具体 内容 回访 内容主要包括 3 0例
2 . 2 满意度 调查 观察 组患 者满意度 为 9 3 . 3 %( 2 8 1 3 0 ) , 对 照 患者治疗前后 鼻炎发作 的情况 、是否使用伴 随药 物 、是否发 组满意 度为 6 3 . 3 %( 1 9 1 3 0 ) 。具体见表 2 。 生不 良反应 、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健康教育 。健康 教育即患者 2 . 3 健康 知识 问卷 掌握情 况 经 问卷方式 对调查 观察 组和 对疾 病 、 自身健 康等相 关知识 的掌握 , 主要包 括疾病 知识 , 对 照组患者进行健 康知识测 试 , 结果 观察组 患者健康知识 平 免疫治 疗知识 , 健康生活 方式等 。同时认 真记 录患者提 出的 均 得分为 9 1 . 7分 。 对 照组患者健 康知识平 均得分 为 6 8 . 4分 。 问题 并 给予准确 、详细 的 回答 , 介绍定 期复查 时 间及方 法 。 具 体结果见表 3 。 施行 电话 回访工作 责任制 , 组长督导 责任护士负 责将 每位患 表 1 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结果 ( n , %) 者 的基 本资料记 录在 电话 回访 登记本上 , 并对于 患者可能存 在 的健康 问题进 行具 体执行宣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