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场舞在农村的推广与引导意义
广场舞在农村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广场舞在农村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作者:宋晓光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7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1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广场舞在农村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该项目在农村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价值,从而促进广场舞在农村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广场舞农村全民健身作用广场舞作为一种草根消费和低门槛的群众性健身活动走进了人们的闲暇生活。
一、广场舞及其在农村的推广现状(一)广场舞的概念关于广场舞的概念可以这样说,广场舞起源于生产生活,它的创造者和表演者都是人民群众。
广场舞是闲暇时间里人民群众自愿参加的,多在公园、广场等场地进行的一种以休闲娱乐,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二)广场舞在农村的推广现状就当前部分学者对广场舞参与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广场舞在农村的推广现状可从多个方面来研究。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参与广场舞的年龄跨度比较大,其中30-39岁、40-49岁、50-59岁比例最大,共77.2%,老年人与年轻人相对较少。
从性别上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许多人认为男性跳舞就是不务正业,有伤风化,所以参与到其中的男性较少,女性居多。
从时间上来看,运动的时间多在傍晚,清晨有一小部分参与,中午无人参与。
农村的广场舞活动还具有季节性的特点,从杨昳丽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民群众多在在冬季、夏季、节假日等农闲时间进行锻炼,春季和秋季正值农忙时节人们很少锻炼。
对于现在影响广场舞在农村推广的因素中有一个重要的主观因素,大多数农民认为农业活动本来就是锻炼,没有必要再参加其他的体育活动,导致广场舞在农村的推广情况不容乐观。
二、农民健身的现状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计划的颁布让全民健身走进人们大众的生活。
我国的体育人口不断增加,但是在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问题。
通过研究分析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了制约农村全民健身的因素,一方面来源于农民自身对全民健身的认识局限,另一方面来源于农村环境的影响。
探析农村广场舞推广与普及

舞台艺术研究Research on stage art探析农村广场舞推广与普及朱士伍(江苏省泗阳县城厢街道文化站,江苏 宿迁 223800)摘要:广场舞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情趣,在农村逐渐拥有广泛的爱好者。
本文就广场舞的特点、作用做了阐述,对广场舞的普及推广进行一定思考,期待人民幸福生活因广场舞而更加快乐,因广场舞而更加精彩。
关键词:农村广场舞;普及;推广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是物质的,更是精神层面的。
广场舞具有休闲娱乐、强身健体、艺术欣赏等功能,不仅深受城市市民的喜爱,也深受农村朋友的欢迎,在农村参与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参与热情之高前所未有。
人们随着物质生活持续得到改善,追求生活之乐、文化之美、健身之道意识与日增强。
一、广场舞呈现的特点广场舞作为群众文化不可或缺组成部分,广场舞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特点:自发性。
广场舞具有神奇的魔力,吸引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不用上门动员说服,他们晚饭后或结伴,或独行,自发地涌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在文化广场上,领舞者朝前一站,舞曲一响,大家跟在后面一同起舞。
广场舞如一日三餐,爱好者每天不跳舞,心里总觉缺少什么。
宁可少干点家务活,也要抽去跳几曲。
爱跳单人的跳单人,喜欢双人的跳双人,宁静的乡村夜晚因广场舞而增添几许生机和活力。
群众性。
广场舞老少皆宜,被不同人群接受,得到群众广泛认同。
一个舞点少则二三十人,多则几百口,场面热闹,人气旺盛。
每个舞点都是精神家园,每个文化广场都是欢乐海洋。
不管是炎热夏天,还是严寒冬天,都挡不住群众跳舞热情。
易学性。
舞曲没有高难度动作,易学易记,只要跟在领舞后面学习,多模仿几次,就基本能掌握一个舞曲全套动作。
包容性。
没有门槛,不用交学费。
活动量在自己控制范围,没有时间限制,大家来去自由,爱跳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
跳错跳差,没有人笑话你,见到有新人加入学跳队伍,领队十分高兴,主动上前与新人打招呼,让新人体会团队的温暖。
广场舞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

.
广 场 舞 对 新 农 村 建 设 的促
进 作 用
多广 场舞 爱好者 还反映 ,经过 一
段 时 问 广 场 舞 的 锻 炼 之 后 , 自 己 的 身 体 协 调 能 力 和 空 问感 知 能 力 都 有 了提 高 。
对 于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的
目标 , “ 十一 五 ”规划用 “ 生产
与其他参 与者进行 分享 ,为不 同 家庭 、不 同生 活背景 、不 同兴 趣 的人 们 的沟 通交 流 提 供 了机 会 ,
与 者 往 往 也 会 把 自 己 的 所 见 所 感
迎 接 当今 世界激 烈 的综 合 国力竞
争 的需要 ” 。可 见 ,文化 的和谐 发 展 对 于 国家 综 合 竞 争 力 的 提 高
有着长 远意义 。作 为一个 农业 大 国 ,我 国农村 人 口占据 了全部 人 口相 当的 比例 ,广袤 的农 村正 是 文化建设 的关 键地 和薄弱 地 。长 久 以来 ,受 限 于 农 村 物 质 生 活 和
的拉 动 都 有 积 极 的 影 响 ,极 大 地 丰 富 了 农 村 群 众 的 文 化 生 活 ,是
党的 十六大 会议 指 出 : “ 要 加 强认识 到文 化的建设 与 发展是
也 是一 种 家 园文 化 和邻 里 文化 。 广 场 舞 通 过 丰 富 多 样 的舞 蹈 编 排 ,吸引 广大群众 参与 到全 民健 身之 中。在锻炼 身体 的同时 ,参
可 大 可 小 ,但 一 般 都 需 要 四 肢 、
戴 。随着 人们物 质生活 的不 断富
裕 ,人 们 对 健 康 的 追 求 也 越 来 越 强 烈 。尤 其 在 全 民 健 身理 念 的 影
试析广场舞对农村文化传播作用

试析广场舞对农村文化传播作用作者:张文建张瑞来源:《采写编》2016年第06期内容提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广场舞在农村的兴起和发展现状,阐述农村广场舞对农村文化传播作用,并对广场舞未来在农村更好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农村;广场舞;文化传播基金项目:此论文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新时期兵团宣传文化影响力研究》的成果。
一、广场舞在农村兴起原因广场舞的发展并不是现代社会才兴起的,中国最早的广场舞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宗教祭祀的一种形式,现代广場舞的发展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在城市悄然兴起。
自此,广场舞被视为城市居民的一种文化发展现象。
然而,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到来,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在农村的普及,广场舞作为一种新型的娱乐方式在农村发展起来。
(一)农民对文化的迫切需求。
伴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耕作劳动,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人们对物质生活这一层次相对满足后,就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层次和对美的追求。
由于农村精神文化发展相对匮乏,广场舞由于健身、娱乐特点可以丰富农村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
再者,伴随着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农村老龄化严重,从广场舞参加人员构成来看,主要是已婚年龄偏大的妇女,广场舞的发展也成为农村老龄化和留守化社会一种排解孤独和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
从广场舞自身的特点来看,广场舞适合各个年龄段参与,由于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需要广场等空地、简单的音响设备,这对于缺乏体育设施的农村地区来说正好满足了强身健体娱乐的需求。
(二)大众媒介对农村文化传播的影响。
农村文化的传播与大众媒介的发展息息相关,大众媒介在农村的发展,对农村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和文化习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麦克卢汉曾指出全球生活在小小的“地球村”,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媒介的高度的发展也席卷中国农村,电视、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微信等社交媒体在中国农村的普及和发展也为广场舞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条件。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广场舞对文化传承和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场舞起源于“广场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街舞、健身操等的延伸和发展。
广场舞广泛地涵盖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营养成分,无论是演绎文化经典还是改编流行曲,都可以呈现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画面。
广场舞在表达人民群众、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涵,不仅可以帮助广大民众加深对中国特色文化的了解,也能够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发展文化的追求。
其次,广场舞对促进社会和谐、增进群众健康有积极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广场舞以其简单、易学、热情和自由的特点,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的健身方式。
广场舞通过体育锻炼,帮助民众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从而强化了国家全民健身和医改政策的实施。
在日益紧张的社会压力下,广场舞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情感交流、放松身心的空间,为人们的情感健康和精神调节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广场舞对建设社会文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广场舞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优美的舞姿、美妙的音乐和欢快的气氛,可以增进人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创造一个公共场所,让人们相互了解、交流,进而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广场舞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宽容、合作、尊重和友爱等良好的社会习惯和道德观念,使社会更加美好。
总之,广场舞在群众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增进人们身体健康,推动社会文明和谐发展。
为了保护和传承广场舞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并结合广场舞发展的现状和实际情况,采用更加科学、规范的管理方式,推动广场舞的发展和普及。
探讨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物质需求被满足的同时,居民更加注重对精神文化的培养。
广场舞不仅能够愉悦居民心情,还能够增强身体素质。
虽然广场舞的发展时间较短,但是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凭借集体性和娱乐性的优势,成为了城市居民比较常见的文艺活动。
笔者结合广场舞在城市居民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浅谈一下广场舞在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提升方法和措施。
标签:广场舞;群众文化;地位一、新时代下广场舞的优势及现状随着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加,使人们的生活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而广场舞活动的诞生,不仅丰富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使城市居民身心放松,极大的减轻了城镇居民的身心压力。
(一)增进城镇居民之间关系广场舞是一项大众参与的文艺活动,主要的参与人群是城镇的居民。
热闹非凡的广场舞场面,不仅能够调动城镇居民的积极性,还能够增加城镇居民之间的互动性。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广场舞活动需要更大的场地[1]。
这就导致参与者在寻找广场舞场地的过程中,经常会与周围的居住者产生矛盾。
而且广场舞活动的开展,往往会伴随音量过高的歌曲,这对场地周围居住者的睡眠休息,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二)增强城镇居民体质广场舞动作多样,而且节奏缓慢,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参與。
经常参与广场舞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心肺能力,还能够消除工作的疲劳和紧张,对城镇居民的体质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但广场舞参与者的增多,使活动场地的人员密集度增高[2]。
在开展广场舞活动时,参与者的许多动作难以伸展,而且个人空间的狭小,还可能在跳广场舞时误伤到周围参与者,从而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三)促使城镇居民心情愉悦中年人是每个家庭的支柱,在工作一天后,常常会产生疲劳和烦躁的感觉。
而参与广场舞活动,能够跟随轻松美妙的音乐,消除烦躁的情绪。
促使城镇居民心情愉悦,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广场舞不仅能够提升参与者的身心健康素质,还在群众文化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浅谈开展广场舞活动的几点意义

2020·4广场舞作为一种现代文化存在,它以健康为目的,简单易学,不受性别、年龄、人数、场地和专业设备的限制,它的兴起促进了社会的团结和谐,有效改善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更是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发展作用。
广场舞作为一种普及性的集体舞蹈形式丰富了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它以其舞蹈形式的大众化、音乐素材的通俗化、参与人员的平民化、活动价值的多元化等等优势成为城市居民生活中主流的娱乐方式之一。
广场舞是一种极易被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并掌握的集体舞蹈形式。
在没有门槛要求的境况下以一种开放性的姿态接受着任何人的参与。
如今的云南省蒙自市作为红河州政府所在地,广场舞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也体现了很多方面的意义。
■对身心健康方面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广场舞队伍中,对于娱乐与健身的双重诉求是我们进行广场舞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局内人的心声,需要满足群众娱乐与健身的双重诉求。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对健身诉求是极为迫切的。
在对蒙自市广场舞队伍的调查统计中,老年人最怕的就是疾病缠身拖儿女的后腿,影响儿女的正常生活。
因而他们参与广场舞锻炼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健身的诉求。
在广场舞练习中可以起到调节呼吸、放松肌肉、促进新陈代谢的好处,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可以调节身心健康、愉悦心情。
在茶余饭后进行广场舞锻炼能有效地对骨骼、血液、肌肉、心理健康起到相当好的作用。
■对音乐方面影响和发展的意义近年来,很多旋律优美、主题欢快、通俗易懂的音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加上现如今广场舞的飞速发展,大街小巷,男女老少,总有那么几首熟悉的歌曲飘荡在广场舞队伍上空,这些通俗易懂的音乐不知不觉地深入到了基层群众中,大家不仅用来传唱,而且还用来排练广场舞蹈,这无疑又是对音乐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广场舞排练和表演一般搭配拉杆式或便携式音响来实现,这又对音乐播放器技术改良迎来了革新。
由于编舞者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不同,所编排出的舞蹈也有不同,但是由于广场舞的直观性和大众性,要求它的音乐大部分是欢快的,一般不用具备情绪性的表演,这样就使得在挑选和创作广场舞音乐时尽量考虑节奏型、欢快型和容易型,这样的音乐用于编排广场舞会被更加广泛使用,更受群众喜爱。
广场舞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论文

广场舞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研究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前言: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速的提升,在精神层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场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发展形成的,一经创造便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支持。
随着广场舞的深入发展,其影响力也逐渐的加深,在群众文化建设当中所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
下面将对广场舞对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一、促进群众的身心健康广场舞是一种将运动性和心理健康融为一体的锻炼方式,当中吸收了诸多的有益的内容,经常跳广场舞能帮助人们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健康,更加能让人心情愉悦,达到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的全面进步,并且能及格有效的减少人们的疲劳感,增强身体活力。
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记忆力会逐渐的下降,而在广场舞的锻炼过程中需要反复的去记忆各种动作和舞步,从而达到刺激大脑神经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的不良反应,提升记忆力。
同时,在人们跳广场舞的过程中随着音乐旋律,来进行身体上的活动,能让身体和大脑机能达到一定的调节,有利于健康情绪的产生,促使人们的身心能达到一个健康的状态。
二、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环境限制和其他方面的影响,所能够开展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少之又少,导致农村的文化建设比较落后。
而在广场舞发展起来并普及以后,农村地区的群众业余生活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
由于在广场舞当中的音乐和动作简单易懂,通俗性比较强,因此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参与,也更加的贴近于劳动人民的生活基础。
例如广场舞曲《张灯结彩》等,当中通过朴实的语言简单的节奏就能带动人们的积极情绪,从而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1]。
广场舞的出现可以说真正的丰富了农村劳动人民的文化生活,其简单、时尚和自娱自乐的特点是吸引人们参与其中的主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 大 的兴 趣 和 爱 好 ,投 身 到广 场 舞 活 动
广场舞本来 就应该是 农村文化 中一个 重
要 组成部分 ,或者说 是舞蹈艺术 的一个 最 基本 的构 成。这种形 式上 的回归 ,应 该 融入 了更 多的现代元 素 ,比如 更强 的
一
一农村文化 与广场舞
从艺术 发展史来看 。广场舞 其实归
到活 动设 备配发 ,从 “ 文 化信息资 源共
享工程 ”到 “ 农 家书屋 ”建设 。这些 举
措 , 比以 往如 “ 三 下 乡 ”之 类 “ 一阵风”
种 运动 ,它 可 以最快 、最有效地 达到
减肥 、增强体 质 、提高身体 免疫力 的 目
在历史 的长河 中 ,广场舞经历 了从农 村
起 源 — — 城 市 改 编 — — 流 行 城 市— — 回 归农 村 的几 个 阶段 。 因此 ,从 理 论 上 讲 ,
着广场舞 在城市的兴起 和滥觞 ,引起 了
社 会的普遍 关注 。 “ 广 场舞大妈 ”成 了
施设备 的利用率 却不高 。农 村群众对 参
根结底 也是起源 和生发于广 大农村 ,这
式 的农 村 “ 文 化扶贫 ”更 加实在 ,更加 接地 气 ,也更 加受欢迎 。但是我们 也看
到 ,文 化 活 动 室 有 了 , 电 脑 有 了 ,书 籍 有 了 ,在 一 些 地 方 ,一 些 村 寨 ,这 些 设
在舞 蹈 发展史 中已成 定论 。概 括地 说 ,
之 中。从这 个角度讲 ,广场舞 的确有效
地丰富 了农 村群众文 化生活 的风涵 ,引 起了广大农村群众 ( 特别是 中老年妇女)
的关 注与 热 情 。
与性 。 当然 ,这种更具 大众色彩 的广场 舞 ,其产生 的内在动 因也更为复 杂化和
多样化 。
场 舞在 农村 应该 如何 引导 、如 何开 展 、
自娱 乐 性 、更 广 的 表 演 区 域 、更 多 的 参
夺 人眼球热 词 。城市 “ 广场舞现 象” 以
及 由此引发 的种种议 论不时出现在坊 间。
但 ,当人们把 目光聚集城 市这一 文化现
象 的时候 。却 忽略 了农 村的确 良另 一种 需求 。这就是本 文想要提 出并探讨 的广
娱 性与表演 性为一体 ,以特殊 的表演形 式 、热情欢演 内容 、以集体舞为主体 的 ,
在 公共场所 多人参与 的 ,以娱乐 身心和 身体为艺术 表演活动 。据艺术史 学家考 证 ,人 类最 早 出现 的艺 术形式 是舞 蹈 ,
是舞 蹈动作较熟 练和 比较 自信 的人 ,其 自我认 同感最强 。跳 舞者越是 靠舞 场中 间位 置其 痴迷程度 就越高 。每一个 舞者
以妇 女 居 多 。
来 ,农村群众 文化工作 简单 、单 凋 ,群
众参 与度不强 等现象 已是 司空见惯 。为 此 。各级党委 、政府采取 了大量积 极有
效 的措施 ,从农 村文 化基 础设 施建 设 、
的人参与 ,舞 者面对 观众 表演 ,既能从
中得到美 的享受 ,又 能满足 内心渴望被 别人认可 的需求 。 3 . 有一定 的健 身效 果 。跳 广场 舞是
一
个人所处 的位置能体现出其 心理特征。
通 常在后面位 置 的一般 是初学者 或者不
自信 的人 ,随着 熟练程度 以及 自信 心 的
不 断提 高 ,其所 处位 置也 就不 断靠 前 。 站在 两侧 的人相 对较 随意 ,可 以随时进 出。站在第一排 的人有领舞 作用 ,一般
地域 的不 同 ,群体 的不 同所 以广场舞 的 舞 蹈形势 也是不相 同的 。广场舞 蹈是舞
良i 墨 告幸 9 U 1 . 7一
l
I j : - 被 告 枣 _
¨●
一积极开 展农村广场 舞的 推广中应注 意的几个方面
如何普及的问题 。
2 . 提 升舞者 自信 。舞者 在展 现 自我
●广场舞的基本定义
广场舞 是舞蹈艺 术 中的一 种 ,是 人
民群 众创 造 的舞蹈 ,因为 民族 的不 同 ,
一在农村推广 广场舞 的意 义
作为广 大农 民生 活生存 的农村 ,其
的同时 ,也提高 了自信 。在跳广场舞时 ,
1 . 丰 富农 村 群 众 文 化 内涵 。长 期 以
广 场舞蹈源 于社会生 活 ,产生在人 民群
众之众 是广场舞 的创作者 和表演者 。广
场舞有 形式 和结 构特征 。如今 的广场 舞
中运用 了各 个舞 种 中形式 多样 的技 巧 。 广场舞 的参与者 多为 中老 年人 ,其 中又
I I I ●
氏 旌 枣 ■■
浅谈广场舞在农村的推广与弓 I 导意义
●赵翠媛 ( 开 远市 小 龙 潭镇 文化 站
一 场 舞在 城市 的兴起 的 同时 ,广 大
农 村也 形成 了需 求 。 当人们 把 目 光 聚集城 市这一文化 现象 的时候 。却忽 略 了农村 的另一种需求 。近几年 来 ,随
都是 在与心 灵共 舞 ,他们把 细腻 的情感 注入舞姿 中 ,使舞者 与观赏者 都得 到了 精神方 面的享受 ,这 是参加广 场舞 的原 动力 ,也 是广场舞 自产生 以来 经久不 衰 的原 因。此外 ,每个 人都有被 别人认 可 的心理需 求 。广场舞 至少有三 个及 以上
于是 ,广场 舞就这样 在不知不觉 中从城 市走 向了乡村 。 从农村群众 文化 的角度上看 。广场 舞在 乡镇 的推广有着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
蹈 艺术 中最 大的一 系统 。广场舞 是融 自
在劳作 之余 ,同样 需要丰 富多彩 的业 余
文化生 活 ,同样需要 用健康 、文明 的方 式去满 足精 神层 面的欲望 。因此 ,当看 到城市 的 “ 大妈 ”们 乐此不疲 时 ,农村 的 “ 大妈 ”们也按耐 不住 了 ,有的 自发
的组 织起 来 ,有 的跑 到 文 化 站 提 出要 求 。